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款项

,吴桐,数联铭品CFO。招才。
1、债务准备金严重不足。文中提到,地方政府准备金共计3265余亿元,而地方债务余额高达108859余亿元,覆盖率仅3%;如果按5.8%来估算全部债务利息,则准备金仅仅超过利息6314亿元的一半。参照《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还贷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 还贷准备金的金额至少应当满足未来一年内到期贷款债务的周转垫付需要,其占本地区贷款债务余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目前比例是明显不足5%的,更远远达不到未来一年到期债务的余额(未来半年就有24949亿元)。&br&2、违约率暗藏隐患。2012年全国政府负有偿还义务的负债违约率已达5.38%。文中提到,仅2013年下半年应直接偿还负债就达到24949亿元,已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包括中央转移支付)为115427亿元的21.6%。可以很轻松的推测,地方政府要么靠借新债还旧债,要么靠新增项目举债腾挪资金,未来违约风险不容忽视;&br&3、银行体系风险较大。银行贷款余额占地方债务的51%,加上政府担保后,银行对政府的敞口为7.4万亿元,占比55%。2012年全国银行业资产总额133.6万亿,对地方债务的敞口占5.56%。另:银行业净资产仅8.6万亿。&br&4、未来地方政府债务还将高速增长。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115427亿元,增速9%,201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96282亿元,两者已非常接近。而仅2013年上半年,地方债务就增加至108859亿元,接近全年财政收入。半年增速达到11.6%,超过全年财政收入增速。这意味着地方财政为了维持地方GDP增长目标,不得不加快举债速度。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落后。滚存的债务将加重财政利息负担,挤压财政支出,从而逼迫地方财政进行更多举债,陷入恶性循环。目前我国虽然还在恶性循环的初级阶段,但长此以往,君不见美国就是如此吗?&br&5、仍有大量隐形债务未计算在内。该报告统计了BT项目的负债,却没有统计BOT项目。部分BOT项目为政府采购,协议运营期长达二十至三十年,每年财政需掏出几千万买单(类似于融资租赁)。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1、债务准备金严重不足。文中提到,地方政府准备金共计3265余亿元,而地方债务余额高达108859余亿元,覆盖率仅3%;如果按5.8%来估算全部债务利息,则准备金仅仅超过利息6314亿元的一半。参照《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还贷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 …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家可以观察到一个重要的事实:会计不是死的。根据会计师的不同,职业判断会不同,从而会计处理也会不同。这正是会计经过了两千多年依然生机盎然的一个重要原因。&br&我讲讲我的判断。它不是唯一的判断和处理方法。&br&========================================&br&计时点卡游戏的收费,根据玩家在线时长确认收入。我想这没有争议,也不是本题所问。&br&对于收费道具,我们回到准则,它究竟应该属于哪种收入?&br&准则有三种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其中商品销售收入伴随实物所有权转移,收费道具为虚拟物品,并无直接对应的实物商品,不存在实物所有权转移的情况,所以销售游戏道具不应归类为商品销售;让渡资产使用权一般指利息、租金、使用费等,销售游戏道具显然不属于此项。&br&那么游戏道具的销售就应属于提供劳务收入。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游戏运营商通过提供在线游戏这一项劳务,向玩家收取费用。&br&而对于劳务收入,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br&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br&2、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r&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的确定;&br&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br&对于收费道具而言,第1条和第2条显然满足;第3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以依靠技术手段,从durable道具的启用时间和consumable道具的使用次数来确定;第4条,则值得商榷。&br&对于销售和使用收费道具来说,它会增加运营商的成本吗?如果认为对玩家所提供的游戏全部服务为收费道具对应的成本,那么由于不可能预估玩家何时或者如何购买道具,从而无法可靠计量某一次销售收费道具对应的成本,不能满足上述第4条;如果认为是销售道具所对应的直接成本,由于这个道具仅仅是一串代码,不会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因而也不能计量。&br&所以,销售收费道具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因而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那应该怎么办?参照商品销售收入处理。&br&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br&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br&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br&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br&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r&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br&收费道具一旦销售,则不可能发生退货等情况。无论玩家使用与否,或何时使用,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均不会发生显著变动。因此收费道具在销售的时刻即符合上述第1条。第2、3、4显然也满足。第5条可以很明确的知道,销售道具时相关成本几乎为0。&br&综上,无论收费道具的种类,我认为都应该在销售的时刻确认全部收入,不必在其受益期间内分期确认。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家可以观察到一个重要的事实:会计不是死的。根据会计师的不同,职业判断会不同,从而会计处理也会不同。这正是会计经过了两千多年依然生机盎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讲讲我的判断。它不是唯一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以前这个科目也放飞机-_-!&br&不过飞机不是随便放的。干审计要的是效率,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工作,必须侧重于高风险科目,减少花费在低风险科目上的时间。&br&那么首先,汇兑损益是不是高风险科目?如果金额不大,显然是低风险科目。要在这个科目造假,必然影响应收应付货币资金等资产负债科目。这些科目都很明了,也是重点审计科目。保证了这些科目准确,也就保证了汇兑损益不会有大问题。&br&其次,对这个科目的分析性复核是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汇率的波动是如何影响这个科目,是收益还是损失,金额大致是多少,近几年、近几月的波动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能解释清楚,这个科目基本就没问题了。&br&通常到这里我就打住了,后面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就不做了。放飞机就是指这里。&br&以下这些程序,如果汇兑损益金额不大,并且没人要求你做,建议就不做了。不然就是吃力不讨好。&br&首先弄清楚会计系统是怎么确认汇兑损益,通过实验确认其有效性;其次抽取部分月份,获取当月各项外汇数据,手工计算当月汇兑损益,与当月凭证比对。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以前这个科目也放飞机-_-!不过飞机不是随便放的。干审计要的是效率,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工作,必须侧重于高风险科目,减少花费在低风险科目上的时间。那么首先,汇兑损益是不是高风险科目?如果金额不大,显然是低风险科目。要在…
一般财报审计的目的是证明客户财报没有问题。&br&请勿南辕北辙。
一般财报审计的目的是证明客户财报没有问题。请勿南辕北辙。
我觉得可以参照这个回答来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很多公司倾向于租赁资产而不是一次性购入?&/a&
我觉得可以参照这个回答来看:
公司实际的自由现金流是100-(100-10)×10%=91,而不是92。&br&为什么这里要减去9元的所得税,而不是之前计算的8元?因为我们认为,利息费用是可以抵税的。如果计算无利息的自由现金流,那么就要当作从没有利息费用来计算,也就是100-10=90元的基础上计算所得税。之后,额外增加的利息费用,实际上对现金流的净影响是9元(付出10元,但是可以少交1元所得税)。&br&&br&至于为什么要调整利息,如果你能明白什么是自由现金流,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自由现金流将公司划分为两面:资产和经营,以及投资者。其中,投资者包括两个部分,长期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公司经由资产和经营产生现金流,进而分配给投资者。这里的现金流,就是自由现金流。所以,自由现金流未来是会分配给债权和股权投资者的。&br&而利息费用(严格来说应该是长期债务的利息费用)则属于分配给债权投资者的现金流。因此,在计算自由现金流的时候,不应包含利息费用的流出,也就是要将利息费用加回。这样,在下一个分配给投资者现金流的环节,它就可以正确的计入债权投资者的现金流。
公司实际的自由现金流是100-(100-10)×10%=91,而不是92。为什么这里要减去9元的所得税,而不是之前计算的8元?因为我们认为,利息费用是可以抵税的。如果计算无利息的自由现金流,那么就要当作从没有利息费用来计算,也就是100-10=90元的基础上计算所得…
1、越是知名度事务所,审计报告的公信力越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同样两家公司,一家拿出来四大的审计报告,另一家拿出来的是某县城一个不知名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你更信任哪家?&br&2、审计还会给出一些咨询意见,帮助找出内控的薄弱点,并提供一些初步的改进意见(增值服务啦)。
1、越是知名度事务所,审计报告的公信力越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同样两家公司,一家拿出来四大的审计报告,另一家拿出来的是某县城一个不知名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你更信任哪家?2、审计还会给出一些咨询意见,帮助找出内控的薄弱点,并提供一些初步的改进意…
只有投资品的极大丰富才能通过投资者的甄选体现出优秀投资品的价值。过多的钱追逐过少的投资品则只会造就泡沫。&br&A股市场就是一例。投资品太少导致没有多少价值的股票也能炒上天。待到股票品种继续放大,投机行为因为无法吸引聚集足够的资金将被迫减少,价值投资将慢慢体现出来。
只有投资品的极大丰富才能通过投资者的甄选体现出优秀投资品的价值。过多的钱追逐过少的投资品则只会造就泡沫。A股市场就是一例。投资品太少导致没有多少价值的股票也能炒上天。待到股票品种继续放大,投机行为因为无法吸引聚集足够的资金将被迫减少,价值…
问题又改回来了。那么我谈谈合并当中产生的商誉的操纵。&br&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answer-1647689& class=&internal&&优酷高达 42 亿元的 Goodwill(商誉)该如何抹平?&/a&这个问题中提到过:商誉产生于会计和商业的差异。会计是客观的,商业却是主观的,这个的结果导致商誉其实也是受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商誉其实是可以被用作“垃圾桶”的,即有比较大的操纵的空间。&br&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通过计提大额商誉减值从而达到“大洗澡”的目的。即通过集中确认损失在某一年度,换取以后数年间较轻的费用等,从而提升后续年度盈利。常见于管理层换届以及某年度非正常亏损。&br&还有一种做法在开始时就低估商誉的金额,从而避免今后计提减值影响利润。个案要数08年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通过分步购入后者股票,达到以不同会计方法处理两次并购行为的目的,从而只在第一次购买时确认了商誉,第二次购买的溢价冲减资本公积。这样在该项投资需要计提商誉减值的时候,仅仅确认了很小一部分。&br&另外在合并时故意低估合并资产或高估合并负债的公允价值,虚增商誉。由于一般资产需进行折旧和摊销而商誉并无强制性摊销或减值,或实际负债小于合并时公允负债,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br&就像我说的,商誉这东西,是在会计理解之外的,因此bug太多其实很正常。这个数字大家看过即可,不可过于较真。
问题又改回来了。那么我谈谈合并当中产生的商誉的操纵。我在这个问题中提到过:商誉产生于会计和商业的差异。会计是客观的,商业却是主观的,这个的结果导致商誉其实也是受主观判断的影响。因此,商誉其实…
这个问题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answer-1647689& class=&internal&&优酷高达 42 亿元的 Goodwill(商誉)该如何抹平?&/a&这个回答里有提及。
这个问题我在这个回答里有提及。
递延税项指企业所得税。&br&递延税项是会计当中“配比原则”的经典体现。&br&配比原则要求,当期的收入要与成本、费用配比。不能只确认收入,不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只确认成本或费用而不确认相关的收入。此举是为了尽量减少会计操纵,稳定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br&那么,递延税项的存在,就是为了将应当当期负担的所得税与当期的收入、成本费用进行配比。&br&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需要配比呢?难道企业不就应该按其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吗?&br&这是源于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税法因为是规范纳税,所以企业自主空间很小;会计准则更多的满足各种不同行业的需求,企业自主空间比税法更大。在到税务局缴税的时候,企业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税款;在财务报表上,企业会根据实际的经营利润计算应缴纳的税款。由于企业在会计核算上与税法规定上有差异,导致利润表上应计的税款与实际缴纳的税款有差异。这个差异,就是递延税项。其中,实际缴纳的多与利润表上的,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表是以后可以少交所得税;反之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表示以后会多交所得税。
递延税项指企业所得税。递延税项是会计当中“配比原则”的经典体现。配比原则要求,当期的收入要与成本、费用配比。不能只确认收入,不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只确认成本或费用而不确认相关的收入。此举是为了尽量减少会计操纵,稳定公司的毛利率、净…
我来个精简的讲解:&br&1、什么是资本成本?&br&一句话,叫做,投出去的钱都是有成本的。&br&比如,我要做生意,找你借100元,你可能不乐意。但我说明年还你110元。也许你就答应了。&br&这里的10元,或者说100元的10%,就叫资本成本。&br&2、什么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br&接着刚才的例子。我找你借了100元,你的资本成本是10%。我再找张三借100元,但同样10%的资本成本,他就不肯,他说我可以不还钱,但要每年给他15%。接着我又找李四借200元,李四说5%的资本成本就可以,但要我保证,如果生意做砸了,我要先保证还他的钱。&br&这里说明,每个投资人的资本成本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出资条件也不同。&br&但最终,我借到了400元,明年要额外偿还100×10%+100×15%+200×5%=35元,这里35/400=8.75%就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就是我借来的所有钱平均下来的成本。
我来个精简的讲解:1、什么是资本成本?一句话,叫做,投出去的钱都是有成本的。比如,我要做生意,找你借100元,你可能不乐意。但我说明年还你110元。也许你就答应了。这里的10元,或者说100元的10%,就叫资本成本。2、什么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接着刚才的…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怎样通过财报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br&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问题的答案却不是财报。&br&那话怎么说的来着?投资第一看重团队,其次才是项目和平台。这三大看重点都出来了,还没轮到财报呢。&br&投资是看重什么?看重项目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未来能够获利,才能给投资回本和盈利。怎么去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通过分析公司的客户、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等等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是在财报之外的。&br&但这并不是说,财报在分析企业的时候毫无价值。财报虽然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的总结陈述,并不直接等同于对未来的预测。但是对于&b&较大和较为稳定的公司&/b&来说,财报作为对过去事项的陈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之中最好的评价办法就是将其与同行业的公司横向比较。&br&通常来讲,如果一家企业能够较为长期的保持较行业平均水平高的财务指标,我们就认为它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这些财务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现金周转天数、净资产收益率等等。对于不同行业来讲,由于行业特征,这些指标的平均水平都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一定要将一家公司的指标与行业平均指标进行比较的原因。&br&具体的就不用一一列出了。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怎样通过财报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问题的答案却不是财报。那话怎么说的来着?投资第一看重团队,其次才是项目和平台。这三大看重点都出来了,还没轮到财报呢。投资是看重什么?看重项目未来的获利能力…
这三张表会告诉你以下事实:&br&&u&资产负债表&/u&:&br&在这一时刻,我有多少现金,至少还能换取多少现金(除现金以外的资产,考虑谨慎性原则所以是“至少”);&br&同样的时刻,我欠了多少钱(负债);&br&还是这一时刻,股东投入了多少钱,累计盈亏是多少(所有者权益)。&br&&u&利润表&/u&:&br&在这一段时间,我经营的生意应当赚多少钱(考虑了资产换新等情况)。&br&这里的利润最终加总在了前面所说的累计盈亏里面。&br&&u&现金流量表&/u&:&br&在这一段时间,我经营当中结余了多少现金,投资花费了多少现金,从股东和债权人那里要来了多少现金。&br&这里的现金变动实际上加总在了资产当中的“现金”里面。
这三张表会告诉你以下事实:资产负债表:在这一时刻,我有多少现金,至少还能换取多少现金(除现金以外的资产,考虑谨慎性原则所以是“至少”);同样的时刻,我欠了多少钱(负债);还是这一时刻,股东投入了多少钱,累计盈亏是多少(所有者权益)。利润表…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来估算房产的价值,思路上没有问题。&br&不过,估算过程中所需的两个数据,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选择,有问题:&br&1、房租是会增长的,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租金,也要考虑未来租金的增长率;&br&2、要考虑土地产权到期后是否有现金流;&br&3、3%的利率是无风险利率。房产投资显然不是无风险的。需要估算房产投资的风险利率。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来估算房产的价值,思路上没有问题。不过,估算过程中所需的两个数据,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的选择,有问题:1、房租是会增长的,不仅要考虑目前的租金,也要考虑未来租金的增长率;2、要考虑土地产权到期后是否有现金流;3、3%的利率是无…
已知A+B=C,A、C在增长,请问B是否也在增长?&br&其中,A为电商销售额,B为各地商圈销售额,C为全国商品销售额。
已知A+B=C,A、C在增长,请问B是否也在增长?其中,A为电商销售额,B为各地商圈销售额,C为全国商品销售额。
要么用项目收益率与wacc比较,要么用扣除债务成本的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比较。
要么用项目收益率与wacc比较,要么用扣除债务成本的收益率与资本金收益率比较。
有句话说得好,一旦社会最底层的人掌握了哪怕一丁点权利,他也会变本加厉的凌驾于众人之上。&br&你所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况。更糟的是,财务还不是一丁点权利。事实上,财务的权利非常大。报账、发工资、支付货款等等员工所经历的日常工作,生杀大权全部是掌握在财务手中。所以,只要财务愿意,完全可以把你搞得生不如死,寸步难行。&br&财务态度恶劣的问题,正是你说的素养问题。财务部不是公司的业务部门,而是支持部门、服务部门。我常常给我的员工强调,财务部要有服务意识,以服务者的心态来对待公司业务和公司员工。对员工不明白的、感觉增加了他们工作负担的事情,要耐心解释,向他们阐明财务对这件事情的考虑,以及制定和遵照执行相关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平等良好的沟通上建立互信,进而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提高公司运作效率。财务部要做公司业务的润滑剂,而不是拖后腿、破坏员工的工作热情。
有句话说得好,一旦社会最底层的人掌握了哪怕一丁点权利,他也会变本加厉的凌驾于众人之上。你所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况。更糟的是,财务还不是一丁点权利。事实上,财务的权利非常大。报账、发工资、支付货款等等员工所经历的日常工作,生杀大权全部是掌握在财…
之所以会迷惑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把整个问题想通想透。&br&建议将兴趣作为职业,是因为以兴趣作为工作会很快乐。建议不把兴趣作为职业,是因为职业的压力会让人对兴趣产生厌烦。&br&迷惑的人一方面喜欢把兴趣当职业,因为学习成本低;另一方面遇到任何困难,就懒于解决,只做自己熟悉的部分。&br&选择一项兴趣,就要接受这个兴趣的各个方面,包括好的一面,也包括不好的一面。将兴趣当作职业,更是需要如此。不能说喜欢旅行,但讨厌上路;不能说喜欢当官,但讨厌官场;不能说喜欢会计,但讨厌做账。捂着一个兴趣中自己讨厌的方面,自欺欺人的说,我喜欢它,这叫什么兴趣呢?以它作为职业又怎么能快乐呢?&br&谈完了什么是真正的兴趣,再谈谈怎么选择兴趣作为职业。以兴趣作为职业,首要条件是你能够平衡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有的兴趣,赚钱少,要求能够接受比较拮据的生活;有的兴趣业余时间少,要求全身心的投入,无暇顾及他人;有的兴趣要求无固定工作地点,常年在外风餐露宿,没有建立社交圈的机会;等等。只有在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将兴趣作为职业。否则,将顾此失彼,终日劳碌奔波在工作与生活之间,不得安宁。&br&最后,如果不巧,按照上面的要求,自己的兴趣无法作为职业怎么办?选择一份不讨厌的工作作为职业,兴趣作为生活,并且平衡好工作和兴趣。@徐博闻 先生的“以「经、管、法」安身,为「文、史、哲」立命,靠「烟、酒、茶」怡情”正是一个最佳实践的例子。
之所以会迷惑于这个问题,是没有把整个问题想通想透。建议将兴趣作为职业,是因为以兴趣作为工作会很快乐。建议不把兴趣作为职业,是因为职业的压力会让人对兴趣产生厌烦。迷惑的人一方面喜欢把兴趣当职业,因为学习成本低;另一方面遇到任何困难,就懒于解…
会计知识是必备的。但大多数时候用不上。&br&审计是完全不同于会计的学科。审计工作中大部分的判断都与会计无关,诸如行业风险判断、管理风险判断、内控风险判断、审计重点判断、等等。然而会计知识却是必须的,诸如判断某一项目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计价、适当的表达与披露时就会用到。&br&相对而言,会计知识在审计知识中占的比重,是相当小的。扎实的会计知识作为基础,并持续不断的吸收审计方面的知识。这就是说,你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在巩固会计知识的同时,去理解和学习审计知识。&br&至于excel,对它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但我也见过不会用excel的合伙人。所以,如果你有能力,学好用好excel自然给你的工作带来方便;如果只会基本功能,并且对这个也不开窍,没关系,你一样可以做审计。
会计知识是必备的。但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审计是完全不同于会计的学科。审计工作中大部分的判断都与会计无关,诸如行业风险判断、管理风险判断、内控风险判断、审计重点判断、等等。然而会计知识却是必须的,诸如判断某一项目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计价、适当的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_百度知道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
  根据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分为,未来可以获得递减的税款。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未来需要交纳的税款。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可以获得抵减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期末、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   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当期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   2,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   对于“递延税款贷项”;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借方余额。   对于“递延税款借项”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通俗易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_百度知道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欧品给I房间都好几个发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通俗易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_百度知道
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递延税项
提问者采纳
,可能只是根据会计政策&#47,可以确认一笔DTA啦,这种情况叫做永久性差异(permanent differences)2,这个时候就得确认DTL啦. 有些费用公司账面记录了。至于是DTA还是DTL,等到你实际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才让你抵扣,但是税务局认为这个事实当期并没发生,非要你以后认;会计估计的要求确认),所以当期没办法抵扣,第二种由于费用确认在不同的会计年度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才会产生递延税项,比较常见的是,税局当期不认,可以用于未来期间抵扣的累计亏损额等等2,这种情况叫做暂时性差异(temporary differences)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面,第一种是不会产生递延税项的(因为税务局到死都不会让你抵扣这部分费用的),超过税务局规定确认的固定资产折旧:当期确认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这笔坏账实际还没发生,接下来继续,这种情况下未来你要把这部分超额抵扣的费用吐出来,比较常见的会产生DTA的项目有:1. DTA,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降低,税局当期让你抵扣的费用超出了会计账面记录的费用:如果有费用当期发生,这种情况下表示税局给了你一个以后抵扣费用的权利,所以恭喜你,但是税务局并不承认. DTL:DTL的情况就刚好与DTA相反了,相应的未来缴纳的所得税款就会增加,导致公司无法税前抵扣. 有些费用公司账面记录了,当期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与AR provision同理):当期税局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超出了会计账面记录的折旧金额(其他暂时没想到)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通俗易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