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房价最新楼盘东方明珠楼盘质量好吗?有谁买了,能告诉我吗?

&&问题详情
兰考有五证的楼房东方明珠是小产权房吗
您的回答过短,请将答案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
你可以直接电话咨询当地房管局的工作人员,说明该小区的五证是齐全的1,可以放心购买的,五证, 第四个是《建设工程施工证》(建设局),预售证是五证里最后一个办理的证件。2, 第五个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管局),如果预售证已经办理出来了,第二个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局): 第一个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国土局), 第三个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是房管局负责审批办理的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转载]用真相保卫焦裕禄和他的后人
每当大家对官员腐败不满的时候,总会有人抬出焦裕禄来,似乎这样就可以说明也有好干部。而今天,网络改变了一切,包括焦裕禄。
2014年3月,因为有大人物到兰考,重提焦裕禄,导致焦裕禄再次成为热点。网络上随后出现许多说法。
一问:焦裕禄6个子女全部吃皇粮?
有人晒贴焦裕禄子女:
大女儿焦守凤,开封市总工会。
大儿子焦国庆,开封市地税局。
二女儿焦守云,郑州科技情报研究所。
二儿子焦跃进,开封市新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三女儿焦守军,至今和丈夫在成都军区。
三儿子焦保钢,河南省公安厅。
6个子女全部吃皇粮,清一色都是公务员。并不是说焦裕禄的子女就应该继续待在兰考,与兰考百姓一起贫困。但是,在公务员待遇高高在上、千万人挤破脑袋都想当公务员的今天,焦裕禄6个子女全部吃皇粮,这正常吗?
希望有关部门出面说明上述传闻是否真实。
二问:焦裕禄的历史。
一些反焦裕禄的人贴出:焦裕禄,山东博山人,小学肄业,卖烧饼出身,抗战期间挖过煤,当过日本伪军,1946混进八路,建国后分到洛阳机器厂……
这个简历的核心在于“伪军”二字。我认为,在日军占领中国期间,从事过军警工作,并非就是什么汉奸。当前中国人对“伪军”的认识太情绪化。
吁请有关部门出来澄清焦裕禄的简历。只要真实就行。
三问:焦裕禄的事迹被夸大了吗?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焦裕禄1962年底上任河南兰考县当书记,到1964年5月去世,前后仅一年半。这么短的时间能做什么?事实是,兰考还是特困县。
对焦裕禄的宣传,两个人起了关键作用,一是兰考张钦礼,后来做到兰考县长;二是新华社穆青,后来做到新华社社长。在穆青的宣传文章中,张钦礼被描绘为焦裕禄的亲密战友。他们是焦裕禄宣传的受益者。
无论是喜欢张钦礼的人,还是不喜欢张钦礼的人,都评价他为“能说会道”。能在27岁做到县长,确实有能耐。
1980年,张钦礼被河南省法院判决有期徒刑13年。法庭所公布的罪名是:"文革中紧跟林彪、四人帮和反党乱军";迫害老干部;挖空心思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党,欺骗全国人民……而张钦礼辩护说“事实有出入,不应追究我的刑事责任”,等于承认了在焦裕禄的宣传中弄虚作假。
当然,法院判张钦礼13年徒刑,不是因为虚假宣传,而是因为他后来以焦裕禄的继承者自居,打压反对他的人,造成多起血案。
张钦礼从焦裕禄的宣传中受益,然后又成为历史悲剧的卷入者。而穆青,似乎没有受什么负面影响。在他官至新华社社长的路上,对焦裕禄的宣传文章起了多大作用,他自己清楚。而焦裕禄的夫人曾经到北京找他,说文章有虚假(宣传焦裕禄读刘少奇的书在当时让家属紧张),穆青也是承认的。1980年2月,新华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穆青等人著的大通讯《焦裕禄》,并未做内容修改。
穆青动用自己在新华社的影响力,帮助张钦礼以保外就医的名义提前出狱。
“挖空心思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党,欺骗全国人民”,这个法庭判决可以视为官方定论。除非中共高层在今后又出新的定义。
我们应当从善意的角度,先认定焦裕禄是个好人,除非有其他证据证明相反。焦裕禄一人无法改变兰考的贫困,也是事实。但焦裕禄从一个人,被吹捧成了神灵变成了神灵,这是中国当年哪个荒唐时代的无数造假之一。
如果抛开为焦裕禄假造的那些功绩,则焦裕禄在当年作为政治模范和典型是没有意义的。在今天,则焦裕禄无论如何都不具备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还历史真相。
用真相保卫焦裕禄和他的后人。
高层领导的智囊团要多学习一些历史,为其服务的官员出谋划策,把好关。
焦裕禄背后的真实与虚假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视察,又向全党发出了向焦裕禄学习的重要指示。焦裕禄这位仅仅当了一年多点时间的县委书记,那怕他就是天天执政为民,也不过四百多天,他又有何德何能竟能在全国闻名?新华社当年发表的那篇让其一夜成名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内情?可以说,近五十年来对其质疑的声音仍没有停息。
新华社报道史上的“孤例”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供稿,署名作者为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通过电波向全国诵播。电台节目录制过程中,播音员齐越几次泣不成声。节目一经播出,整个中国都被感动。中央各部委、各大行政区党委、无以计数的基层党组织,纷纷发出号召向焦裕禄学习,各新闻单位也纷纷派出记者,涌向兰考——此时距离焦裕禄去世,已近两年。
这篇报道的主要采访对象、焦裕禄事迹介绍者是张钦礼,时任兰考县县长兼县委副书记,他的名字曾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出现多次,其中一处还加了一个定语:“焦裕禄的亲密战友”。
由此可见,焦裕禄的神话,是县长张钦礼编造,新华社记者鼓吹起来的。
原来是在1965年底,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和冯健、周原等几位记者来到兰考采访灾区受灾情况,没想到张钦礼却对死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大加赞扬。焦裕禄是该赞扬,但张钦礼说过了头,甚至将自己的事迹都按到了焦裕禄的身上。这样,本应报道灾区民众的悲剧竟然变成了歌颂英雄的喜剧。
于是,焦裕禄事迹登了党报,上了广播。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载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毛泽东还曾两次接见了焦裕禄的儿女。
焦裕禄的老领导地委书记张申,当时看到报上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感到迷惑不解,感到过分渲染和夸大,文章中的“焦裕禄”与真实的焦裕禄完全是两码事。他搞不清这篇“大通讯”到底是新闻报道还是纪实小说。
书记焦裕禄成了毛主席的好学生,县长张钦礼成了他的亲密战友;死了的焦裕禄成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活着的张钦礼在文革中也达到了权力和荣誉的巅峰,他当上了中共九大的代表、河南省革委会的常委兼开封地委书记兼兰考县委第一书记。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钦礼因焦裕禄而走红,也因焦裕禄而入狱。
日,中共河南省委免去张钦礼开封地委书记兼兰考县委第一书记职务。1980年,张钦礼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有期徒刑13年。法庭所公布的罪名是:“文革”中紧跟林彪、四人帮,反党乱军、迫害老干部;挖空心思、无中生有地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党,欺骗全国人民等等。
张钦礼病逝于2004年,虽然他活得足够长,但并没有等来“平反”。
真实的焦裕禄是这样的
焦裕禄()山东淄博人,1962年12月,调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直至病逝。他努力工作,但没能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主持兰考县工作,但他不是县委第一书记。他在兰考工作400多天,没有休息一天,都在拼命工作。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精神可嘉。但在阶级斗争和“大锅饭”环境下,他不可能有效改变兰考面貌。兰考太穷了,他来时老百姓要饭,他死时老百姓还在要饭。
焦裕禄上任兰考,亲眼看到固阳公社刘楼村一户农民,全部家当仅值7.5元;而三义寨村一户农民,几口人只穿一条裤子。这种不幸局面持续很多年,焦裕禄既不是天使,更不是上帝,他根本无力改变这个世界。
焦裕禄在上任兰考前就患有肝炎,不是他在兰考劳累成疾,而是他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吃树皮、树叶造成的,之后转为肝癌,逝世时才42岁。他在兰考工作不到一年半时间,其中还有两个多月在开封和北京住院。相对而言,在兰考土生土长、24岁就当县长的张钦礼对兰考的贡献和影响要远远大于焦裕禄。
当时兰考有三害:内涝、风沙、盐碱。这些其实都是当时大跃进造成的恶果。1957年之前,兰考还是个林茂粮丰的好地方。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把树木砍光,树林没有了,风沙自然起;而因为违背大自然,不去疏导,造成了内涝;由于地下水位上升,盐碱也上来了。三年大饥荒,兰考饿死数万人,真是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有位记者说:
“从大跃进开始,兰考就以乞丐闻名。焦裕禄来了,迎接他的是乞丐;焦裕禄走了,送他的还是乞丐。焦裕禄穷尽其能也无法让兰考民众扔掉讨饭的棍子。”
焦裕禄1962年12月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日去世,在兰考任县委书记(不是第一书记)共计504天,而住院就有一百多天。焦裕禄到兰考主要是执行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是主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而不是主抓治理“三害”。所谓焦裕禄的精神,最注重的核心是听毛主席的话,千万不要忘记亊实上根本不存在的阶级斗争,不断的整人斗人。
200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家任彦芳的《焦裕禄身后——我和兰考的悲喜剧》一书中也证实,焦裕禄到兰考,是执行中共中央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主要精力是在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上的。继任的县委领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兰考在焦裕禄当政时期,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不过,新华社记者为了突出焦裕禄的高大形象,特意在治理“三害”这方面进行了拔高,把本来是张钦礼县长干的工作都写到了他的身上。
当然,焦裕禄也绝对是一个对党无比忠诚,肯于吃苦、肯于奉献的干部,但他没有做出成绩,这主要是受到时代的局限。当时社会提倡政治挂帅,他用各种办法阻拦农民离家出走、逃荒要饭,尽心尽力维持人民公社这种集体经济模式,无论他自己怎样带头,做出榜样,但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制度下,农民不会无私奉献,只能是捆在一起受穷。与其说焦裕禄死于疾病,不如说他是死于饥荒。
对于历史,真实的焦裕禄微不足道,他一心想拯救饥民但又必须维护饥荒体制,这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四十年后,作家重提大字报观点
焦裕禄大通讯甫一发表,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的同时,兰考县委县政府里就已经起了纷争——焦点在大通讯为张钦礼戴上的那顶“亲密战友”的帽子。一些县领导认为焦裕禄生前与张钦礼不睦,所谓“亲密战友”是编造的谎言,是张“想借焦裕禄之名,把自己宣传出去,搞政治投机”。
几个月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北京八个院校和单位的红卫兵来到兰考串联,听闻对大通讯和张钦礼的质疑后,他们在县委机关大院里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同一天,兰考县委机关红卫兵也贴出大字报响应,要求把“污蔑、诽谤、攻击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的一伙黑帮揪到光天化日之下”。大字报上写道:“那些混蛋的修正主义王八羔子,在采访当中,对人所共知的举旗抓纲,却不理不睬,根本不到工农兵群众当中去采访,只听信那些企图想骗取政治资本的扒手乱说一通。”
2009年1月,作家任彦芳出版了《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一书,书中一些观点,竟与43年前的两张大字报的定论惊人地一致。任彦芳写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有不少重要情节失实”的报道,新华社记者只用了三天采访,片面听取了张钦礼的汇报,没有深入调查核实,一个错误树立起来的“亲密战友”,间接导致了兰考在文革十年中的一系列惨剧。
任彦芳的继父曾与焦裕禄共事,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县委副书记,两家做过邻居。由于继父的便利,任彦芳从兰考的档案中看了焦裕禄任职以来起草和批阅的全部文件,编写了《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记下了焦裕禄从到兰考报到,到告别兰考去开封住院治病的475天,每天都做了些什么。
任彦芳在《焦裕禄身后》一书中写道:“看焦裕禄的475天的生活,我才发现,迄今为止,不论是穆青等同志写的闻名世界的大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还是之后出版的焦裕禄的传记、纪实文学,这些文章和著作在宣传焦裕禄精神上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却都有着令人遗憾的缺陷。他们全有意或无意地忘记和回避了历史,最重要的是把焦裕禄到兰考花的精力最大、用的时间最长、费的心血最多、他感到压力最重的事情丢掉没写,这就是他作为党派来的县委书记,他在忠实地执行党中央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决议,即以阶级斗争为纲,抓农村的两条路线斗争,狠刹单干风,巩固集体经济。”
关于“亲密战友”的谜题
任彦芳认为:“真实地写下焦裕禄在兰考的作为,丝毫不会影响他本身的光辉。”他一再强调,“历史事实就是如此”,“焦裕禄无条件地执行党的决议,他不可能对毛泽东的‘反修防修以阶级斗争为纲’有丝毫怀疑”,“大通讯没有写阶级斗争,只着重写除三害,这与当时主抓除三害的副书记张钦礼的介绍有直接关系,他将一些自己做的事情都安在了焦裕禄的身上”。
1980年2月新华出版社重新出版大通讯,“张钦礼”的名字消失。任彦芳以此作为重要论据:“那明显是(大通讯)在说瞎话,编的‘亲密战友’啊。可是穆青也不好改,他怎么改呀,怎么改才是真实的?他得重新写。所以他就用了一个办法,把张钦礼的名字勾掉。名字虽说不是张钦礼了,但是张钦礼说的瞎话、那些‘亲密战友’的情节还在这大通讯里存在着,所以就理所应当地遭到了一些当事人的反对。”
然而,当记者带着这本书赴兰考、郑州采访,向依然健在的亲历者、当事人求证时,却发现这本自称“写历史真相”的著述,激起了许多老人愤慨,其中一些段落被指为不真实。
更让人震动的,是位于兰考县南彰镇张庄的张钦礼墓地。坟墓本身极简陋,一抔黄土,既没有水泥铺盖,也没有茵茵绿草,坟头前面就是菜地,种着油菜和大葱。但在这个土堆周围,百姓自发竖起了大小四十多块石碑、玉碑,形成一片碑林,每块碑上都刻有张钦礼的事迹,以及密密麻麻向他致敬的名字,立碑者来自兰考不同的村庄、河南各地、山东、河北甚至台湾。
其中一块碑上刻着:“从我曾祖父、高祖父、爷爷还有我父亲一百多年来曾雕刻过许多知名人士的石碑,但从没雕刻过像那么多平常百姓给张钦礼书记的赞碑,也没有见过一个普通县官有那么多百姓前来祭念……”署名的丁胜杰,是附近白茅石雕厂的老板,祖上几代都以刻碑为生。
给记者带路的出租车司机对“张钦礼”这个名字也并不陌生,他回忆起五年前张钦礼病逝时,灵柩运回老家安葬,途径兰考县城的情景:“本来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的路,结果走了四、五个小时还没通过,街上至少有十万人,灵车根本走不动。有的老人举着吊瓶从医院跑出来,还有好多人趴在灵车上哭,一直哭昏过去……像我们这些出租车司机,那天都免费搭客,只要是赶去送张书记的,一分钱不收,完全是自发的……”
任彦芳笔下那个“靠说谎话爬上高位、擅自挖开黄河大堤淹没农田、胡乱指挥生产破坏生产力、残酷迫害干部群众”的张钦礼,在经历了13载牢狱生涯、从兰考公众生活中消失了27年后,竟获得了一个百姓载道焚香,沿途祭拜,哭声动天的哀荣结局。
一个敢言者
张钦礼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他的父亲在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过由吴芝圃(解放后任河南省省长、省委书记)领导的濉(县)、杞(县)、太(康)农民起义运动。起义失败后,回兰考和妻子一起组织农民打游击、打鬼子。张钦礼从小受到父母熏陶,1943年参加地下党的活动,1945年入党,24岁时已经任兰考县县长。
1957年“反右”,兰考县不到1000名的脱产干部就划了366名右派,原因是一张大字报引发的风波。风波的起因是县委某干部霸占了一名现役军人的未婚妻,和原来农村的妻子离了婚。不久那位军人复员回来,干部怕他“惹是生非”,捏造罪名将他打入监狱。1957年号召帮助党整风,几个知情者在县委门口贴了一张大字报,揭露了这件事情的真相,随即就有二百多名干部在这张大字报上签名。后来转入“反右”,所有签名者全部被划为右派。
时任县长的36岁的张钦礼,年轻气盛,他不能接受对这二百多名干部的右派结论,于是为他们大声疾呼,鸣冤叫屈,说他们都是好同志,揭发的问题也都是事实。结果他被省委组织部领导点名批评“是典型的右派言论”,受到了“降级内部控制使用”的处分。
1958年“大跃进”,张钦礼在省里召开的地、县秋粮征购大会上公开发言,说他从没见过红薯亩产二十万斤、小麦亩产五千斤、芝麻秆能炸出油的事儿,直言批评省委带头搞浮夸。省委立即组织对他的批斗,他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查看一年,降职三级,送往农村劳动改造。
1959年冬、1960年春,自然灾害加上“大跃进”的后遗症导致大饥荒,大批群众偷偷外出逃荒要饭,在农村亲睹惨状的张钦礼再也无法沉默,夜里在草庵中用黑布遮住煤油灯,开始给周总理写信,呼求总理快救救河南的人民。
——张钦礼写完此信的时间是日。他不敢贸然把信从邮局发出,便偷偷扒火车到北京,几经周折将信送到周总理手里。
周总理随即接见了张钦礼,并对他说:“你是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第一个跑来向我反映真实情况的县长。”总理叫工作人员先带他去吃饭,张钦礼说:“总理,不用麻烦了,我来时乡亲们给我带了干粮。”
说罢他从一个布袋中掏出菜团子,总理说:“给我尝尝!”伸手接时不小心掉到地上摔成碎渣,总理弯腰拾一块放到嘴里,边嚼边流着泪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啊。”
从北京回到河南,省委给张钦礼平了反(注:是不是总理打了电话,张不知情也不敢肯定)。反正他回到兰考后,把三年劳改期间给他补发的1264元工资全部捐给了县委救灾办公室。
与焦裕禄的关系
任彦芳的《焦裕禄身后》一书,依据兰考县委干部刘呈明、程世平的叙述,认为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张钦礼对他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傲气”的张钦礼如何给焦裕禄泼冷水,并背后打焦裕禄的小报告。
但依据新华社记者陈健在张钦礼生前对他、对焦裕禄时期兰考“除三害”办公室工作人员长达数年的采访,结论却完全相反:“张钦礼一直想成立一个‘除三害’办公室。但因为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而他又一贬再贬,长期被‘控制’使用,他终不能如愿。焦裕禄来到兰考,立即采纳了张钦礼的建议,并一眼识别卓兴隆是个人才,从公社调到‘除三害’办公室任主任并兼宣传部副部长。”
当年经常跟随焦裕禄下乡的县委办公室通讯干事刘俊生,对记者说:“焦裕禄来到兰考,正是兰考三害最严重的时候,他就把这个重担交到张钦礼手上。张钦礼这个副书记主抓除三害,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去了。他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如果配合不好,兰考多年存在的三害,为啥焦裕禄才来一年多时间,这治理成效咋会这么高呢?”
任彦芳用以证明张钦礼和焦裕禄不睦的,还有一个重要论据:张钦礼是兰考县委常委里唯一没有参加焦裕禄追悼会的。
陈健的回应是:“在焦裕禄追悼会的那一天,河南省政府在民权县召开一个沙区造林会议,张钦礼主抓除三害,他必须得参加。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张钦礼第一次向全省的救灾干部和省里的负责人,声泪俱下地讲述了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累倒在工地上的事迹……”
——是的,没有张钦礼,就没有焦裕禄。可以说,是张钦礼发现并首次向公众介绍了焦裕禄这个典型,尽管他本人曾担任兰考县主要领导长达12年,他的事迹也并不比焦逊色多少,但这也恰恰说明张钦礼的人格魅力是多么的伟大和高尚!
然而,张钦礼却没有焦裕禄那样幸运,他为此甚至付出了坐牢的沉重代价,时至今日,在新君等中共的高官和官媒的眼里,他仍然是个悲情人物,没有谁再提起过他!
老夫为此愤怒不平,编发此文以告慰张钦礼的在天之灵!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考房价最新楼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