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张平 中科资源中在干嘛

高平市改革和发展网
欢迎浏览高平市发展和改革网!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张平主任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 9:41:26
访问量:256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在评价五年来工作时,张平说,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挑战是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深、冲击之大,是历史罕见的。&
  他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果断提出并逐步充实完善,形成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实践充分证明,五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应积极评价去年7.8%的经济增速
  在谈到对去年经济增速的看法时,张平认为,7.8%的增速超额完成了去年初确定的目标,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影响继续显现的大背景下实现的,也是由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基数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决定的,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用增速企稳、结构优化、物价稳定、民生改善这四句话来评价去年的经济形势是恰当的,是实事求是的&。
  张平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我国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广阔空间。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将继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几年宏观调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我们有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扩内需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在回答扩大内需的问题时,张平说,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张平说,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提高消费能力,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让老百姓有钱花。为此,要通过扩大就业、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消费预期,就是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地提高保障水平。增强消费意愿,就是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养老等消费,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改善消费环境,就是要规范市场经营,加强市场监管,使产品质量让老百姓放心。
  张平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关键是要选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要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上,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学校、医院等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进一步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
  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在回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时,张平表示,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今后中国发展仍然要靠改革。
  他说,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八个方面的改革,即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将出台规划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回答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时,张平说,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镇的繁荣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他说,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搞好城市布局,适当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帮助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融入城市生活,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他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引导城镇化有序、健康地发展。规划有望今年上半年出台。
  研究出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在回答有关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时,张平说,现行定价机制存在周期过长和调价幅度不能灵敏反映国际油价变动情况的缺点。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总的方向是使定价机制更加灵活反映国际市场油价的频繁变动。
  多策并举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在回答有关产能过剩问题时,张平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一些行业和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尤为突出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产业。近期,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
  张平说,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中央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方向,即&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就是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市场规律,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调控手段,既解决当前的问题,又着力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产业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扩大和创造国内需求来消化一批产能;通过提高企业素质、推动兼并重组来整合一批产能;通过优胜劣汰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通过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来转移一批产能。
&相关内容:没有相关信息一张没有秘密的公务员工资条--高平人才招聘网
一张没有秘密的公务员工资条
] &发布日期: 16:41:00
&阅读数:165078
职务工资480元、级别工资498元、工改补贴45元、工作津贴3250元、提租补贴80元……这是一名普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条。由国家统发的基本工资1000元出头,其余80%均是各项津补贴。这份工资条没有什么秘密,却是几次工资改革和公务员内部收入差距的见证。工资条:超80%是津补贴陶磊是某中央党群机关的一名公务员,本科学历,9年工作经验,正科级,2013年1月的工资条显示:统发合计1173元,包括职务工资480元、级别工资498元、工改补贴45元等;工作津贴3250元,交通补助200元,通讯补助130元,提租补贴80元,购房补贴1000元;此外,住房公积金扣款500多;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为0元;应发5833元,实发工资5259元。这份工资条基本的工资仅1173元,超过80%是津补贴,其中工资的一半主要来源于工作津贴。国务院某直属机构一位负责人事的林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6年实行新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后,公务员工资分为四块,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共同构成。其中,前两项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由中央财政支付;后两项由地方财政或各部门财政支付。类似陶磊这种工改补贴,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发放的,各个单位可能名称不一样,但同级别公务员发放的额度是一样的,前述林姓工作人员称他们单位将工改补贴等统一称为补贴。级差八九百据陶磊介绍,各项津补贴因级别和职务差别而有不同,如提租补贴(对租住公有住房的职工,因租金提高而由单位给予的补贴),正部级240元/月,副部级210元/月,正司级130元/月,副司级115元/月,处级100元/月,科级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陶磊说,每个级别的工资总差也就在八九百元左右,如处级要比科级高八九百元左右。如果以此类推,在中国,国家主席的工资估计也就1万余元。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会不一样。据前述林姓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医疗报销的比例,一般国家规定的能够报销的医药费,公务员的报销比例能达到90%。但50岁以上的副司局级有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享受副司局级医疗待遇,有专门的医疗蓝卡。以北京为例,具体说来就是可在指定医院的干部门诊就医,可报销的病房标准和床位标准要比普通公务员更高等。5年一晋级 2年一晋档2006年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后,各地陆续开始清理合并公务员收入中的各类津贴补贴,原先“不上台面”的收入被取消或变成“明补”,这也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我一直觉得按照级别来定工资不合理”,陶磊直言。一个单位,能当上官的毕竟只有少数。处级干部,厅级干部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余的都是普通工作人员,结果是有职务的比没职务的拿得多,而工龄长的老公务员比工龄短的拿得多,可能一个30年工龄的老公务员的工资不如一个10年工龄有职务的领导。这样的后果可能是大家都处心积虑想当领导,可能真正干实事的人就少了。而公务员的升职都有一定的程序,从正科级到副处级按程序至少需要3年,而极少有人能在3年内完成这一转变。不过,现在的公务员工资已有一定的增长机制,只是增长额不高。如2006年工改后,工资实行滚动晋级。据前述林姓工作人员介绍,年度考核累计五年称职的公务员职务晋升一个级别,年度考核累计两年称职的公务员则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也就是常说的“5年一晋级,2年一晋档”。这样,即使职务没有变动,工资也会有所增长,避免了几年不涨的尴尬局面。一般升一个档级工资可能会涨100元左右。不同省最高相差几千元对于各地区、各部门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即陶磊工资条中的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部分),各单位名称会有差别,但同地区同级别的津补贴差别并不太大。中央某部委一位正科级工作人员透露,国家统发1000多元,每月津补贴3000多,每月实发工资5000元出头;国务院某直属机构副处级干部向记者提供的工资条,没有工作津贴的名称,所有津补贴细化到各项,如物价补贴215元、交通费40元、生活补贴260元、提租补贴90元……另一位在地方某市级机关任职的公务员告诉本网记者,其属于正科级,国家统发的基本工资1000多,津补贴部分按照地区标准2000多,每月实发工资3000多元。2008年的一篇报道指出,“阳光工资”后,由于津补贴改革是地方自费改革,地方财政承担了更大的压力,规范以后“暗补”变“明补”,原来一部分由单位自己解决的补贴变成了财政支出。此外,即便是在一个省内,补贴的金额也有不小的差距。中央对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有个核算公式:省直机关津贴补贴标准=(省会城市平均标准+全省平均标准)/2,如果省直机关要想达到300元的标准,省会城市就要比平均值高。这种制度造成了不同省之间、同省不同市县区之间津贴补贴相差最高达几千元。一位2007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深圳司法系统的法警,2008年税前工资为8100元,实际扣除各项保险缴费之后工资所得约6200元。这让西部地区同样资历的公务员望而兴叹。即便扣除两地物价因素,差距仍可观。根据第一轮规范的结果,即使有年均津贴补贴2.1万元这个最低调控线,很多财力弱的贫困地区也根本无法达到。
来源:《中工网》中共高平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共高平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晋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迎接十八大、学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紧紧依靠全体委员,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位列中西部50强第四位。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党委、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山西省&省级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县(市)&、&农建&禹王杯&先进县&、&治超工作先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市&、&一县一业先进市&、&粮食生产先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市&、&设施蔬菜生产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重点抓了以下五件大事:
  一是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扎实做好十八大代表候选人推荐提名工作,我市农民党员毕腊英当选十八大代表,赴京出席盛会。十八大闭幕后,市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两次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讨论,专题召开全市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和安排部署,发出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制定了&十个一&主题活动安排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美丽高平的指导意见(讨论稿)》,提交本次全会审议。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分别到基层联系点和分管领域宣讲辅导。组建10个市委宣讲团赴各乡镇、各口进行宣讲。举办科级干部十八大精神培训班,对600余名市管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市委常委带头作辅导报告。各级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以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激发干劲、指导工作,形成了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主题主线总基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等严峻局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转型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保持了平稳增长、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亿元,增长11.8%;财政总收入42.3亿元,增长16%;一般预算收入11.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4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8917元,增长17.4%。
  三是项目落地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按照项目落地年有关要求,扎实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唐一新能源、融高太阳能、福川制铁、金田农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华润制药、海诺科技、科兴光电、安泰矿工防护设备制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7亿元,增长33.5%;落地项目89个,落地金额188亿元,占落地任务的122%;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融高太阳能、海诺科技、金田农业三个项目代表晋城市接受省委、省政府观摩检查,受到高度肯定。
  四是扎实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焕发新的精神风貌。根据中央、省委要求,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以思想教育、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严格按照&把好三道关口、坚持三个贯穿始终&的要求,认真进行&学、查、改&,扎实开展&十个一&活动。市委常委带头参加各项活动,集中阅读经典著作,观看廉政文化精品剧目,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赴革命老区武乡、沁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各级党组织按照市委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勤政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五是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进一步引深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活动,扎实开展&进百村入千户帮万人&、&党员志愿者&、&爱岗敬业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帮助200余个村完善了发展规划,解决民生问题2800余件,办实事好事1.9万件,受惠群众12余万人。对16个乡(镇、办事处)进行项目观摩点评,实地检查34个重点工程和项目。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常委会两次学习讨论,结合高平实际着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市委常委立说立行,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心贴心回答问题、实打实解决难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下面,我报告市委常委会一年来做的其他主要工作。
  一、全面推进&四化&进程,转型跨越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围绕&两个转移&战略,工业新型化迈出重要步伐。紧紧抓住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市建设重大机遇,继续大力实施&两个转移&战略,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替代。&六个十&项目进展顺利,16个转型综改标杆项目加快推进,三产服务业项目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非煤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马村煤电化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受到省、晋城市主要领导高度赞扬;米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晋城市&一市两园&试点,四大园区落户企业达30余家,总资产150亿元,园区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二是围绕实施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完善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2.5亿公斤。加快发展生猪、蔬菜两大主导产业,成功举办了全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全省发展生猪产业现场会,组建了高平市猪业协会,开通了高平生猪网,&一县一业&生猪示范基地规模效应充分显现,全市生猪出栏达145万头。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7562亩,新建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22个。&一村一品&扎实推进,制定出台了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扶持办法,涌现出1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全面启动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均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引起广大农民群众强烈共鸣。深入推进&六村联创&活动,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实施了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群众自我增收致富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市域城镇化实现新的提升。大力实施&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战略,启动了十大城建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了一批公用建筑,高标准完成丹河路改造工程,打通了10条断头路,市区道路交通明显改善。全力实施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872套,新建盛业广场、蓝色港湾等商品房4000余套。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供气工程,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供气5000余户。园林绿化实现新突破,建成了综合性城市公园长平苑,新建一批城市小游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5%,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五镇&建设,实施基础设施项目48个,城镇人口达到24.78万人,全市城镇化率51.1%。
  四是围绕&四化高平&建设,城乡生态化实现了新的改观。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化、净化、气化、健康高平。全年完成造林2.3万亩,通道、河道绿化58公里,栽植各类苗木32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18.3%。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丹河污染整治,扎实开展烟尘烟气污染防治,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7天,顺利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验收。切实加强节能工作,加快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国烧结墙材废渣余热利用技术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可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启动实施了农村供气工程,马村、原村部分村即将实现供气入户。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果则沟村、侯家庄村荣膺晋城市&最美乡村&称号。
  五是围绕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市建设,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成果。编制了转型综改试验先行试点行动方案,启动实施了16个首批标杆项目。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政策对接,顺利完成首批下放事项对接任务。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得到卫生部和省政府肯定,全省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积极对接上海、融入中原,先后组团参加了中博会、能博会、首届晋商大会等重要展会,积极开展大型招商活动,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306亿元,拟引资302亿元,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市水平得到提升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深入开展&三联三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组织人大代表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提出意见建议。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听取和审议了一系列专项工作报告,依法作出重大事项决定。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组织政协委员视察经济社会重大工程,积极开展&我为转型跨越献良策&活动。举行了统一战线同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先进事迹报告会、转型跨越共铸辉煌文艺晚会、党外代表人士专题培训班、&服务转型跨越&同心同行&银企座谈会、联村帮户、&新晋商科普惠三老&、&情暖长平服务民生&等系列经济统战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有效维护了民族宗教界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工作,侨务工作和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成效明显。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组织开展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活动,扎实抓好&六五&普法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不断加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得到新加强。
  支持国防和驻高部队现代化建设。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完善军地齐抓共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机制,切实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民运动会暨政法武装运动会,实现了民兵武装组织全覆盖,党政军联合组织指挥、军警民联合遂行任务能力明显提高。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力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军地&双服务&迈上新台阶。市国动委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十一五&国防动员建设先进单位,市人武部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
  三、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加快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指导转型跨越实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市情民情的认识,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律,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谋转型、促跨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握正确导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围绕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主题、重要活动,开展&创先争优促发展、喜迎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主题活动,唱响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主旋律,形成喜迎十八大、学习十八大、宣传十八大的浓厚氛围。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一系列对外宣传交流活动,全面展示了高平的新形象。
  扎实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提炼高平精神、评选&高平好人&活动,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我市在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作了&以文化创建为抓手,推动思想道德水平大提升&的主题发言。积极引深以&爱高平、谋发展、讲卫生、促和谐,争做文明高平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召开了文化强市建设大会,出台了开展文化&为民惠民靠民&创建工程的实施意见。引深实施文化创建工程,全面实施村级文化活动组织全覆盖工程,创建村级文化活动组织150个,完成了图书馆、文化馆搬迁,文化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组建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群众健身活动日益活跃。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精心组织中国&高平第四届炎帝农耕文化节,成功举办了&全国村歌大赛&、&炎帝农耕文化产业展&、&魅力高平书画展&、&高平传统饮食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大大提升了高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市乡村三级文艺汇演、庆七一歌咏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西沟女儿》作为喜迎十八大&2012全国优秀剧目&二度晋京演出,并作为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在全省进行巡演,荣获&优秀剧目奖&。新编历史剧《金钗案》荣获山西省&一度杏&、&二度杏&奖。旅游文物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成功申报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展开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一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开发了一批文化产品。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亲临我市视察调研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356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9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征缴社会保险费3.9亿元,发放率100%,社会保障卡上报数据27.6万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城乡覆盖,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强科技惠农和科技服务工作,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各类教育统筹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得到巩固提升,实验中学主体完成并实现首批招生,河西二职、王报三职、高平六中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考成绩再攀新高,本科达线人数1341人,6名优秀学生同时被北大录取。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零收费、高保障&。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普通高中&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12年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我市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报道,全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区域内教育协调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完善,为农民直接减轻医药负担1.2亿元;公立医疗机构彻底取消&以药补医&,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普遍惠及城乡居民。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民政、档案、市志、外事侨务、残疾人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全面发展。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应急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各类事故死亡48人,同比下降11.11%,低于晋城市控制指标;工矿商贸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
  全面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起了市、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开通了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了市、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全覆盖,累计投资2800万元,实现了乡村主干道路、社区居委和城乡结合部、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全覆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在农村全覆盖&被《求是》小康杂志社评为&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荣誉称号。围绕确保十八大胜利召开,认真落实市乡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包案、机关干部下访等信访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活动,建立健全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行&四级六步&、&一卡通&制度,确保了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市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两个零&、&五个不发生&的目标。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连续九年保持现行命案破案率100%,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建立健全&双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旗帜在行动&党员志愿服务和六村联创、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等主题实践活动。《山西日报》头版和《前进》杂志对我市创先争优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我市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党委&,市委组织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先进集体&。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市委中心组共举行集体学习14次,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举办&高平大讲堂&10期,受教育干部8000余人次。深入开展&分类送学&专题培训、干部在线学习活动。建立了科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制定出台了8项制度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建班子、带队伍,全面落实学习培训、常委分工、民主决策、常委值周、集体观摩等五项制度,我市加强班子建设的经验在全省党委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推进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三考两推两评两票决全程差额&干部选任机制,大力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全年共召开有关人事任免的市委常委会议6次,调整干部146人,其中提拔59人,交流30人,军转干部安置任职1人,免职56人。采取竞职演讲差额票决的方式公开遴选12名乡(镇)长。从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对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单列考核,积极开展单位互评,特别是把项目建设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形成了现场评干部、项目论干部、绩效考干部的浓厚氛围和良性循环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大会,制定了《高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实行了特聘专家制度、市委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等系列配套制度,全市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求,组织实施&1+7集成升级&行动,分类召开农村、机关、学校、企业党建推进会,全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形成了&三级书记联动抓党建&的新格局。扎实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探索实施了农村副职干部待遇保障试点工作,在乡镇推广了&文建明工作法&。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科学分类定级,实施了后进基层党组织&3+1&包保责任制,96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我市基层党建的经验做法在《山西日报》进行了整版专题报道,在三晋红e网进行了专题访谈。认真落实党内帮扶激励机制,对1000余名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救助。大学生村官管理成效明显,建立市、乡、村三级村官导师帮带制度,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10个。建立了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体系,开展定制培训2500余人次。我市开展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的做法被《山西日报》头版报道。
  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市委常委带头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落地和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实施&163&关爱教育工程,扎实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阳光农廉网点击量突破45万人次,得到了中纪委、民政部和省、晋城市纪委领导的肯定,在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上作了书面交流。从严整治吃拿卡要,收到主动上缴违纪款物17.5万元,核查案件7件,3名公职人员被双开。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353项精简为96项。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和动态监管,我市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全省3个&县级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试点县&之一。积极推行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有效防止了农村腐败问题发生。深入推进纠风专项治理,开展&安农、安康、安保、安教&四大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年共立案49件,其中大要案1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2人,其中重处分30人,涉及乡科级干部5人,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袁纯清,代省长李小鹏,省委副书记金道铭,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张少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建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联彬,副省长张平、张建欣、任润厚,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王清宪等领导多次亲临高平检查指导工作,给全市干部群众以巨大鼓舞。市委常委会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晋城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形成了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合力。一年来,共召开22次常委会和常委扩大会,决定和部署全市重点工作。常委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以&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保持党的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先后召开2次市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改进了作风、增进了团结。认真执行市委常委深入基层调研、基层联系点和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制度,协调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切实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话制度、重要情况反馈制度,努力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与此同时,市委常委会还定期向人大、政协和老干部通报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的建议和意见,并把重大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各位常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大胆工作、主动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一年来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各位委员和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市委常委会给予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园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仍不顺畅,部门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机构设置、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力度不大、动作不快、效果不明显;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城镇化水平比较滞后,农民就业增收特别是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保障改善民生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有不少;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实、进取精神不足,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域腐败现象较为突出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办好&两件大事&和晋城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的要求,坚持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建设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大力实施&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前五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晋城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16488&转型跨越发展战略要求,结合高平经济发展现状,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其他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各位委员、同志们,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一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和晋城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提振精神、鼓足士气,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在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山西.高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按作者意愿予以更正。③ 信息热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平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