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对数字产品进行差别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价格歧视的可行性如何

第五章 产品定价与企业策略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五章 产品定价与企业策略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8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论电子商务产品定价的方法与策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电子商务产品定价的方法与策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电子商务产品定价的方法与策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电子商务产品定价的方法与策略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 &
价格歧视试题
来源: 时间:
篇一:价格法测试题2014 嘉洲集团法律知识普及培训测试题 一 单选题(10*2.5) 1、下列哪些价格行为是合法的(
B) A、行业协会制定的某种商品统一销售价格 B、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处理鲜活积压商品 C、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或者服务,可以利用任何价格手段进行交易 D、提供相同商品,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经营者可以实行不同的价格 2、滥用市场优势控制市场价格的行为属于( C ) A、价格垄断行为B、价格倾销行为 C、价格欺诈行为D、价格歧视行为 3、市场调节价的定价主体是(
A ) A、经营者
B、行业主管部门
C、价格主管部门
D、消费者 4、经营者利用“大出血”、“大甩卖”等欺诈性或诱导性语言诱导消费者与其交易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项( C A、价格垄断行为 B、价格倾销行为
C、价格欺诈行为
D、价格诱导行为 5、商品价格、服务价格一律使用(B)标明人民币金额。 A、文字 B、阿拉伯数码
C、英文字母 D、字符 6、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
)要求赔偿。 A、生产者 B、广告发布者
C、经营者 D、生产者及广告发布者 7、下列某商店的告示内容,其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 ) A、本店商品一旦售出概不退换B、购物总额不足十元者,本商场不提供发票 C、钱物请当面点清,否则后果自负
D、如售假药,以一赔十 8、下列对商品进行宣传的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A.经营者不做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 B.经营者夸大商品的性能,但不会危害消费者 C.经营者只对有利于销售的问题进行明确答复 D.经营者不向消费者说明商品真实的标记,以免诱导、 9、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品类,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的行为属于(A
) A、采用欺骗性标志交易行为B、虚假宣传行为 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D、诋毁商誉行为 10、中国驰名商标禁用时间是( C
B、日 C、日
D、日 二、判断题(10*2.5)
)1、经营者不能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降价前交易票据的,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 对 ) 2、新《消法》中所指的“消费者”为,为生产,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 错 ) 3、经营者对包修,包换,包退的物件商品,消费者要求消费修理,更换,退货的,经营者不承担来回快递费用。 (错 ) 4、经营者采用网络等新型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但经营者有告示“不予退货”的除外。( 错 ) 5、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对 ) 6、凡是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均被认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 错 ) 7、有奖销售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错 ) 8、经营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的方式显示折扣。 ( 对 ) 9、经营者不能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降价前交易票据的,其所标原价为虚构价格。( 对 ) 10、某市场销售冰箱,标示“买一送一”,实际上买一台冰箱送一支牙膏属于诱导交易价格欺诈行为。
( 错 ) 三、简答题(2*7.5) 1、请列举出三种以上《价格法》规定的经营者应当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答:价格垄断,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牟取暴利,哄抬物价 2、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品标价签应当标明哪几个方面等要内容。 答:从事零售行业的,商品标价签应当标明名品、产地、计价单位、零售价格,对于有规格、等级、质地要求的还应标明规格、等级、质地要求。 四、案例题(7*5) 1、某景点饭店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账时却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 (虚假标价 ) 2、某酒店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账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的哪种形式?(两套价格) 3、某商店销售普洱茶,宣传海报标价每盒100元,当消费者结账时却要支付200元,导购解释:“200元一盒,一盒中有两小盒”。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模糊标价) 4、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 ( 虚夸标价 ) 5、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销售宣传,但消费者发现全场上百种商品中,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 (虚假折扣 ) 6、某专柜销售内衣,内裤,袜品三种商品,广告宣传“年中大促,顾客任选3件,1件免单”,实际结算时购买6件或以上的顾客也只能免单一次;某家居建材市场做“中秋,国庆迎双节,预付”的促销活动,按照以上宣传内容,该家居建材商场的所有专柜都应参加此次促销活动,但实际上当消费者去消费时,有些专柜表示并不参加市场的本次促销活动。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
( 不履行价格承诺) 7、某购物城做床上用品的折扣活动,标示原价1598元,现价798,事实上此商品上柜以来并没有1598的成交记录。请问这种现象属于价格欺诈哪种形式?(
)篇二:企业的价格歧视问题文献综述 庇古(Pigou,1929)对价格歧视理论做了经典阐述,并给出纯价格歧视定义:垄断厂商对不同的市场或不同类别的客户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获取利润最大化。庇古的定义过于抽象,且限定为独家垄断厂商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同质商品,从而失去其应用价值。按照庇古的思路一般的研究都把价格歧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定义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按照厂商是否自由区分隔离客户,价格歧视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内生型歧视指各子市场客观存在,由厂商将其整合为统一市场,至少从厂商的观点来看,各子市场为可整合统一市场。而内生型价格歧视,指厂商使用某种区隔变量,将统一市场区隔为不同的子市场。 在标准教材里一级和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义使用的是内生型定义。内生性价格歧视相对特殊和简单,而外生型歧视更为一般,较多应用于分析中。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1985)在分析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时,简单介绍了内生型价格歧视,重点分析外生型价格歧视。 [7]Marius Schwatz(1990)明确指出其分析对象为外生性价格歧视。[8]琼?罗宾逊夫人和列昂惕夫分析时隐含使用的是外生性价格歧视,但没有明确指出。
菲利浦斯(Phlips,1983)认为针对相同产品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差不同即为价格歧视。斯蒂格勒(Stigler,1987)认为当同一公司提供两种产品,价格比率与边际成本比率不相同时可以认为存在价格歧视。斯托(Stole)在上述两种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当 价格在不同用户间的变化不能完全用边际成本变化解释时则称为价格歧视。 早期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然而理论研究表明在自由进入的市场中同样能产生价格歧视现象。谢巴德(Shepard,1991)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成本差别不能完全解释同质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歧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是存在的。 一级价格歧视: 施普尔伯(Spulber,1979) 建立了一个多公司竞争模型。每个公司生产一系列差异化产品并且可以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策略,即每个公司在面临剩余需求时可以获取全部消费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和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保证了利润函数对产量是严格凹的,则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均衡结果是公司基于剩余需求采取边际成本定价此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这与垄断情况下的一级价格歧视之结论一致。 上述结论是在假设公司数目和产品特征均固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产业结构是内生的,则会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巴斯卡尔和图(Bhaskar & To)建立了一个通用的空间竞争模型,以分析一级价格歧视下的市场进入问题。结果表明价格歧视总会产生过多的进入从社会福利角度看,这是因为实施边际成本的公司可以通过一级价格歧视获得其部分边际社会贡献,从而补偿其进入成本导致过多进入。 二级价格歧视: 国外文献: 捆绑销售(bundling)就是购买组合产品或服务,与捆绑销售对应的是单件定价销售(components pricing)。捆绑销售可以视为二级价格歧视的一个类型――数量折扣下的非线性定价,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越多价格越低。混合捆绑是指消费者除了可以购买组合产品外还能单独购买产品;纯捆绑是指公司以一个价格销售几种产品或服务的组合,用户只能购买组合产品。 (一)捆绑销售降低产业利润 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如果只有一个公司实施捆绑销售策略,则利润会增加。但每个公司都采取此策略则会导致产业利润下降。马图特斯和赫利波(Matutes & Regibeau,1992)建立了两维豪泰林差异化模型来研究捆绑销售的结果表明,当单件产品相互兼容,混合捆绑 销售降低了。 安德森和勒若斯(Anderson & Leruth,1993)假设消费者偏好是Logit分布的得到类似的研究结果。为了理解这一结果,可以假设所有公司采取了单件定价销售策略。其中一个公司从单件定价销售转向混合捆绑销售,通过设定绑定价格低于单件定价之和,该公司将增加组合产品的市场份额,此时市场份额的增加将超过捆绑产品价格下降的损失。该公司增加了利润,但如果对手也采取混合策略将降低所有产品组合的价格,最终混合捆绑策略将减少所有企业的利润。如果市场是全覆盖的,混合捆绑销售还减少了社会福利,当然捆绑销售与一般价格歧视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成本因素。埃文斯和塞林格(Evans & Salinger)揭示了捆绑销售的成本动因是固定成本节约效应和范围经济性,因此如果考虑这些因素捆绑销售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可能变得更加确定。 (二)捆绑销售与承诺 由于竞争环境下捆绑销售会降低利润,公司可能有动力承诺采取纯绑定或单件定价策略以避免混合策略的激烈竞争。马图特斯和赫利波(Matutes & Regibeau,1992)的研究允许厂商在第一阶段从单件定价、纯捆绑和混合捆绑三种策略中做出承诺选择。结果表明选择何 种策略与成本相关。低成本时选择混合捆绑是均衡策略但厂商会陷入囚徒困境;中等成本条件下,一个公司选择混合捆绑,另一个公司选择单件定价是均衡策略;高成本条件下,单件 定价是均衡策略,此时承诺的可信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捆绑销售与市场进入 捆绑销售可能阻碍市场进入,温斯顿(Whinston,1990)假设对在位者来说,一个市场是垄断的,另一个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面临潜在进入者。垄断厂商承诺在两个市场纯捆绑其产品,降低了潜在竞争市场中的双寡头问题。承诺纯捆绑相当于垄断厂商对进入制定了具有侵略性的价格使得垄断厂商在竞争性的市场中更具侵略性。结果进入者利润降低,在一定的进入成本范围内,进入者将选择不进入。 崔和斯蒂法耐迪(Choi & Stefanadis,2001)进一步研究了捆绑销售的动态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是多产品垄断企业进行捆绑销售的另一个重要动机,即在某一市场上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通过捆绑销售将市场势力延伸到另一市场。假设两个市场的产品是完全互补的,每个市场有一个潜在进入者,且一个进入者只在一个市场进入。如果潜在进入者能够实现创新并使产品价格比垄断厂商产品价格便宜则会选择进入;如果两个进入者都能创新,则垄断厂商被取代。假设垄断厂商在进入发生前确定对产品采取纯捆绑的策略,而创新的成功概率依赖于潜在进入者的投资,此时,垄断厂商对互补产品的捆绑销售会使得一个产品市场的进入严重依赖于另一产品市场的进入。只有两个新进入者同时获得成功进入者才能获得正利润。 (四)多维豪泰林模型下的捆绑销售研究 前文所述马图特斯和赫利波(Matutes & Regibeau,1992)的研究是利用多维豪泰林模型来分析捆绑销售的重要文献。在他们建立的模型中,消费者必须购买两个产品。如果要进 一步考虑与捆绑销售相对照的非绑定情形,则公司可以事先声明是否绑定,并基于这个信息再设定价格。对混合捆绑销售与统一定价进行对比后的结果显示,捆绑销售下公司产品价格和利润都较低,消费者剩余增加,但社会福利减少。 塔纳萨雷斯(Thanassoulis,2007)在其模型假设中引入了小用户概念,即只购买一种产品的用户,并分别研究了消费者对公司的偏好和对产品的偏好两种差异化条件下豪泰林模型的混合捆绑销售问题。由于小用户只购买一种产品,公司在价格竞争中必须考虑对大用户 和小用户的平衡,从而产生消费者剩余合成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偏好的情况下,混合捆绑销售策略可以降低消费者剩余而使公司利润上升;在产品偏好的情况下,捆绑销售会使公司陷入囚徒困境。与非捆绑销售相比,混合绑定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而消费者剩余上升。 原因在于,公司在非绑定销售时不必进行大小用户平衡的两难选择。但在混合捆绑下公司针对大用户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利润受到损失,但是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阿姆斯壮和维克斯(Armstrong & Vickers,2010)在豪泰林模型下,考虑了消费者具有购买成本情况下的多产品捆绑销售定价、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问题。尽管捆绑销售定价可 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一站式购物并节约购物成本,但与统一定价的情况相比,捆绑销售仍然会使得公司陷入到囚徒困境中。与马图特斯和赫利波(Matutes & Regibeau,1992)的结论类似,捆绑销售下公司产品价格和利润都更低消费者剩余增加,但社会福利减少。 国内文献: 郭春香和郭耀煌(2003)运用博弈论的知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讨论了二级价格歧视条件下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陈绍刚()基于线性需求函数对有市场竞争的厂商在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时的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将其抽象为一个完全信息静态模型,分别对两厂商在三段定价和n段定价的二级价格歧视下所能进行的需求区间分段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于一个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时需求区间须等分才一能获取消费者剩余的结论。同时对二级价格歧视中的需求区间分段数进行了研究。 高兴佑(2003)对一类典型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垄断厂商实施二度价格歧视的方法、程度和特点给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又在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两实力相当寡头,领导厂商和追随厂商市场情形二级价格歧视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对两情形价格歧视的特点作了比较。 还有一些文章(王玉霞,2000;葛结根,2003;何娟,2003)对价格歧视中的社会福利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垄断者选择的价格歧视不可能是社会最优的,只可能是社会次优的,且不同类型的价格歧视具有不同的福利效应。此外,许玖平(1999)从垄断者角度出发,讨论了垄断者产品的价格歧视问题。就质量歧视与数量歧视对消费者边际效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张桂文分析了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价格歧视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是有利的,从而增加了低收入者的社会福利。卓凯(2004)分析了互联网中价格歧视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垄断加价格歧视,社会福利水平会高于垄断本身的福利水平。 二级价格歧视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简建平和左理(2004)通过二级价格歧视的运用,使得火车票的需求与供给在某段时间上尽量相等。刘伟等(2003)叙述了移动通信市场等垄断企业采用数量折扣的形式以提高企业的利润。陈绍刚()分别对两厂商在三段定价和n段定价的二级价格歧视下所能进行的需求区间分段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完全不同于一个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时需求区间须等分才能获取消费者剩余的结论。同时对两厂商情形下的基于线性需求函数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拓展,在更符合实际经济状态的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讨论了寡头竞争时的二级价格歧视的均衡问题。此外,雷勇等(2003)把n个厂商分为两个团体,实际也可视为两厂商的研究。 三级价格歧视: 国外文献: 对于垄断厂商的三级价格歧视,罗宾逊和哈考特(Robinson & Harcourt,1933)指出与统一定价相比总产出是否增加取决于市场区间内需求曲线的相对曲率。假设市场区间只有两个,如果高弹性市场的调整凹性大于低弹性市场的调整凹性,价格歧视下总产出将增加;当市场区间内的需求为线性则调整凹性为零,在所有市场都被覆盖的前提下价格歧视对总产出无影响。 霍姆斯(Holmes,1989)把三级价格歧视扩展到产品差异下的不完全竞争情形中来进行考察,研究了对称最优反应下的价格歧视效应,强调价格弹性在预测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变化时的意义,并证明在对称寡头条件下,除了需求的调整凹性外,还需要比较交叉价格弹性对需求价格弹性的比率。研究模型显示竞争导致每个市场中的价格比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要低于垄断条件下的情况。相比竞争环境中的三级价格歧视会使得社会福利增加,但同时整个产业的利润效应更难预测。单个公司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利润会上升,但所有公司都使用价格歧视策略则会使得产业利润的变化情况不确定。霍姆斯进一步分析了线性需求函数,发现如果强市场中交叉价格弹性对需求价格弹性的比率大于弱市场中的比率,价格歧视条件下利润增加。否则利润的变化不确定,但社会福利一定下降。由于对称最优反应的假设太严格,它将排除大部分模型分析。如具有空间差异化的需求模型,此模型中的三级价格歧视可根据可观察到的地点来确定。例如,A公司的一个弱市场(距离A较远),对B公司而言则是强市场(距离B较近)。 蒂斯和比韦斯 (Thisse & Vives,1988)建立了一个空间差异化的双寡头模型。在该模型中,当公司强弱市场不同时,价格歧视策略下价格下降,利润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原因是价格歧视的业务偷窃效应大于租金抽取效应。与对称最优反应不同,这里的产业利润是下降的。 科茨(Corts,1998)建立了一个更一般化的基于产品差异的寡头竞争模型,以分析三级价格歧视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寡头竞争下价格歧视可能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并对所有用户都设定较低的价格,价格歧视导致的福利效应和价格离散效应是模糊的,但竞争加剧可能使得公司处境更差,导致公司可能尽力避免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单方面承诺不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可能会缓和价格竞争的剧烈程度。他的研究同时证明在非对称最优反应情况下引入价格歧视可能导致所有市场区间的价格高于或低于统一定价下的均衡价格,但这一点依赖于强弱市场的重要程度。 阿姆斯壮和维克斯(Armstrong & Vickers,2001)建立了一个三级歧视模型。模型中每个区隔是一个豪泰林市场,用户是均匀分布且每个用户有向下的需求曲线,市场区间因运输成本不同而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当运输成本接近于零并保持成本比率不变时,竞争更激烈。此时采用价格歧视可以提高产业利润并减少消费者剩余。 国内文献: 唐小我、傅崇伦(1996)提出所谓三级价格歧视有效是指垄断厂商采用三级价格歧视比采用单一价格可获得更多的利润,垄断厂商能否通过三级价格歧视达到获取更大利润实际上是 一个三级价格歧视的有效性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垄断厂商来说非常重要且具有重大现 实意义。对于垄断条件下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已有较为完备的结果, Hausman、JeffreyK和 MaekieM(1955)[,刀在线性成本函数的条件下对完全垄断市 场情形下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有效性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 成果。例如:分别给出了三级价格歧视条件下和单一价格条件下最优销售量、最优价 格和最大利润的计算公式;证明了二元市场下以及n元市场下三级价格歧视有效的充 要条件。对于二元市场情形下三级价格歧视的有效性问题,该文献首先假设总体市场 可以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子市场,在各子市场中的需求函数分别设为君二a,一八g和 凡=aZ一瓦q,成本函数为线性函数TC=a+刀(g+乌),上述各式中的al,八,aZ,瓦,a和 刀均为正常数,然后通过严谨的证明得出在二元市场情形下,三级价格歧视有效的充 要条件为a,笋aZ。对于n元市场情形,该文献证明三级价格歧视有效的充要条件为 al,aZ,隽,…,a。不全都相等。唐小我等(项叮将前述文献的结论推广到任意非线性成本函数的情形,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该文在给定市场划分和线性需求函数的条 件下,研究了两种定价方式下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给出了有关最优量的计算 公式和利润最大化的计算步骤;还给出了两种定价方式下最大利润差的计算公式,该 公式表明,最大利润差仅仅取决于给定的市场需求条件,而与厂商的成本函数完全无 关。 现有的讨论三级价格歧视有效性问题的文献均是基于完全垄断条件,而鲜见有文 献论及竞争条件下三级价格歧视的有效性问题。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参与 竞争是一种较之市场被一家厂商完全垄断更为普遍的情形。在两厂商参与竞争的情形 下,各厂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三级价格歧视有效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价格歧视无异于 单一价格,这是一个值得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问题。 Ostazewski和Schoo已经证明:通过降低所有子市场的价格,价格歧视会导致帕累托 效率增长。文献【57]认为在规模经济下价格歧视可能最有利于社会福利:首先,价格歧 视会导致产出增长和Marshallian福利效应,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增加福利效应。 其次,当规模经济成为可能,即使没有产生新的市场,价格歧视也能产生帕累托效率 增长。再次,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在价格歧视条件下的新市场的开辟。并得出了两个 重要理论结果:①在两厂商情形,价格歧视可能会降低两个子市场的价格。②当价格 福利函数曲线为凹曲线,并且子市场需求是独立时,递减的边际成本是价格歧视能在 所有子市场降低价格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基于价格利润函数是单峰凹曲线而不是一般 的凹曲线的假设下,他们力图证明递减的边际成本是价格歧视在两个子市场均增加价 格的一个必要条件。这部分论文通过例证证明规模经济下的价格歧视能真正地提高两 个子市场的价格。 另外,何娟(2003)[62]认为:①在经营者不能实施价格歧视,某些商品或劳务就 不可能生产出来的情况下,进行价格歧视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利 的,最终会增进社会福利。②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通过价格歧视可以扩大产量, 使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下降,消费者福利会相应增加, 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③价格歧视能够增加低收人者的福利,促进社会公平。由于 价格歧视把低弹性群体的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了高弹性群体和经营者,相对提高了低收 人者的购买能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一般来说,只要实 施价格歧视能够带来足够的新顾客,能够增加销售量和产量,消费者的福利就会增加, 从而使生产者与消费者都会受益。张桂文(2002)f24]、祁玉军(]、衷建红(2002) [63l也认为对生产者有利的价格歧视行为却不一定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级价格歧视应用研究 三级价格歧视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价格歧视方式,三级价格歧视的应用 分析也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国内的研究者对航空、电力、天然气、铁路、电信运 营、旅游业等部门存在的三级价格歧视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刘伟等(2003)[64]对航 空公司单一价格管制时的消费者剩余进行分析,对其采用三级价格歧视下的消费者剩 余进行分析,并将两者进行比较;郭嘉莉(2000)[65]在透析差别定价的基本涵义的基 础上,对差别定价在中国电力市场的具体运用及其意义予以探讨;杨凤玲(2004)[66】 从中国部分城市的天然气价格出发,挖掘天然气的不同用户存在不同的价格的深层原 因,引出了天然气价格歧视的概念,并分析了天然气价格歧视形成所必备的条件及其 原因;何元庆等(2003)[67】通过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条件卜,铁路客运实施季节性差 别定价能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铁路客运季节性差别定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 实际操作上也十分简单易行;魏海峰(2005)[68]对电信运营中的价格歧视方法作了探 讨,并提出电信营运中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应注意的问题;杨省贵(2004)[69】在阐述消篇三:电信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研究 电信行业的价格歧视问题研究
一、电信运营业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要达到夺取消费者剩余的目的,价格歧视的实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第二,企业必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的顾客群,只有具备这一条件,企业才有可能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价格,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价格。第三,企业必须有效地制止消费者的套利行为。即厂商能够成功地分离市场,以低价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途径再以高价卖出。电信运营业是一种基于网络而运营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电信运营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也是垄断,从传统意义上讲,电信运营业的这一特性,使得电信运营商具有了控制价格的能力。电信网络的实体是由用户终端设备通过传输系统与交换系统相连最终形成了以交换系统为中心的网状结构。消费者的身份在这样的一个网路交换系统中被抽象为一个号码,电信运营商通过对号码的控制实现对用户消费行为的控制。电信运营商可以利用电信业的技术特征而实现对市场的细分,识别出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消费群体,并能有效地杜绝用户的套利行为。电信运营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赋予了其实施价格歧视的完备能力。 二、价格歧视在电信运业中的应用分析 (一)一级价格歧视的应用 电信业中常用的一级价格歧视主要是针对超大客户、行业客户、集团客户的一对一营销,通过双方谈判,最后签订价格协议。这个价格谈判的过程就是电信运营商不断了解顾客需求的过程。因此,电信运营商对顾客实施一级价格歧视的关键在于最大程度地了解顾客的保留价格,这就需要视每位顾客的具体情况而确定不同的谈判策略。中国电信针对行业大客户的特殊要求制定的价格就可看作一级价格歧视。如财政、税务、银行等内部网络的扩容。另外,通信特殊号码的拍卖也可以看作一级价格歧视。如2010年4月,归属地为上海的手机号13*万美元的价格在易趣网上成功拍卖,创下网上特殊电话号码拍卖的新纪录。 (二)二级价格歧视 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顾客消费数量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价格。在通信市场上,各运营商都会对顾客实施一定的数量折扣,用户的通话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支付一个较高的价格,超过这个范围则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消费者消费的数量越多,电信资费的平均单价就越低,从而达到根据消费数量实施价格歧视的效果。近年来,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的使用积分反馈的促销方式。比如,若月消费量达到一定额度,就赠送一定的通话时间、免费使用某些业务,实际上就是“多买多送”的促销策略。电信运营商还可根据顾客消费时间的不同实施二级价格歧视,即峰值定价的方法。一般来说,通信用户在夜间需求量较小,在白天需求量较大,运营商的边际成本也较大,因而资费水平就较高。 (三)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在实施三级价格歧视时,将客户群按照某些特征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客户群,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采用不同的价格。电信运营商采用的三级价格歧视主要体现在差异化定价。不同客户群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厂商通过区分不同需求弹性的用户保证在每个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夺取用户剩余。电信市场上的许多运营商都实施了多品牌策略,拥有多个品牌。这样可以利用不同的品牌、针对不同档次的消费者制订出不同的价格,为不同品牌的客户群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价策略。电信运营商的品牌竞争日益激烈。比如,中国联通旗下拥有“亲情1+”、“如意通”、“新势力”等产品品牌;中国移动旗下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三、电信运营业中价格歧视合理性分析 现实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垄断产业领域而且也存在于竞争性产业或领域。价格歧视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需要对歧视定价的管制应该具有选择性。有的学者认为自然垄断企业实施价格歧视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首先,垄断厂商把消费者区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实施价格歧视的对象多为追求时尚,接受个性化服务的高收入用户,对这些用户收取高价有利于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其次,实施价格歧视给垄断厂商带来高额回报,有利于其进行再生产的投入和创新,从而促进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再次,厂商由于价格歧视来的收入除了生产的固定成本,仍然有大量利润,这些高于新厂商进入成本的利润有利于鼓励进入和竞争。然而,从理论上说,政府对垄断企业以获取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差别定价行为应实行管制。就中国电信业现状而言,对价格歧视进行有效的管制更为有必要,原因如下: 1、价格歧视基础的动摇 自然垄断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成本函数的弱增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弱增性的范围越来越小。技术进步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然垄断的边界。产业的自然垄断性有所改变,则基于自然垄断基础之上的价格歧视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在电信产业表现得特别明显,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产业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为新企业进入电信产业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信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扩大了的市场空间为在电信运营业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提供了基础。市场规模能够容纳几个企业进行有效率的生产。即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也就说在企业的成本弱增性范围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市场能维持有效生产的企业的数量也会随着市场容量的增加而增加。消费者对通讯服务需求量的增加是影响电信运营业自然垄断性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自然垄断行业内的价格歧视存在的合理性尚需论证的话,电信运营业内的价格歧视早应该取缔。因为电信运营业由于技术进步而越来越表现出的弱自然垄断性,使价格歧视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价格歧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电信运营商实施价格歧视,消费者首当其冲受到厂商所制定的高价的影响,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损失表现为大量减少的消费者剩余。我国电信改革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并没有动摇电信运商的垄断地位(虽然本行业已经呈现出弱自然垄断的属性)。价格歧视已成为电信运营商获取垄断利润的有利工具,消费者只有被动地选择接受俘虏。从表面上看,现在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工具普及率与日俱增,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对电信资费水平的认同,恰恰相反,电话普及率的提高并不能掩盖电信运营业定价方式的不合理性,消费者需求量的扩大与电信资费之间矛盾的加深,应加快电信资费水平的治理。 3、导致垄断厂商缺乏改进技术、积极降低成本的动力 参考消息曾转发了一条美国财富双周刊的有关全球最佳和最差企业的报道。我们的中国电信在产品质量及服务、创新性和全球业务三项指标下,赫然名列最差企业排行榜。对这个排名,有人可能会有异义,但是,仍然不能排除我们对其效率的置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在中国企业五百强名单里排第六,某年上半年,营业额为395136亿,盈利9216亿平均两天赚一亿,对这样效率的企业与如此盈利水平形成的巨大反差,不能不今人对其利润源进行思考。以及其以后的盈利能力忧虑。 4、不利于形成有效健全的市场环境 中国承诺的电信市场的完全开放也为时不远。国外的电信运营商进入以后,我国的电信运营业具有的网络资源优势和外国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以及雄厚的资金相比能占多大的先机?提高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素质,必须遵循其一般的规律,即在企业间引进竞争。价格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手段,而价格歧视又是价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控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价格歧视进行必要的管制有助于形成、公平诚信的市场氛围。 综上所述,价格歧视在电信运营业中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对消费者的利益、厂商的竞争力、市场的效率产生危害,它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四、国外对价格歧视的规制 (一)西欧 英国最早对电信产业实施激励性规制方式,1984年第一次实施价格上限规制。英国实施的是RPI-x最高限价模式,RPI为零售价格指数(即通货膨胀率),x是政府对企业所规定的生产效率增长率,如日到日价格上限为RPI-每年4.5%。政府还对x值作周期性调整。由于零售价格指数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外生变量,企业要取得较多的利润,就只有通过努力使生产效率的实际增长率高于政府规定的x值。这就促使企业自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进行技术革新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英国的价格管制模型不直接控制企业利润,企业在政府规定的最高限价下有利润最大化的自由,只要企业善于经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就能取得较多的利润,从而使企业能不断得到自我发展。此外,由于英国政府对电信产业所规定的x值都大于零售价格指数,而且有不断调高的趋势这意味着RPI-x是一个负数,企业每年必须把价格下降丨RPI-x丨,这使消费者能从企业效率提高后享受较低的价格,有利于提高社会配置效率,因此,英国的价格管制模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 法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电信实施激励性规制,自1996年分两阶段实施了价格上限规制:从日到日(RPI-每年9%)及日到日(RPI-每年4.5%)。 欧洲大多数国家仍然使用收益率规制,主要原因可能是价格上限规制对规制机构信息要求较高。 (二)美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1989年3月开始对AT&T采用价格上限规制代替原来的收益率规制。1991年1月,FCC对大多数运营商实施了价格上限规制体制。由表1可知,美国1995年仍有20个州实施收益率规制,只有9个州采用价格上限规制,到2003年实施价格上限的州已增至40个州。 (三)新西兰、澳大利亚 与美国和欧洲不同,新西兰的电信产业没有任何规制,互联率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的协议,新西兰商务部依据1986年通过的《商业法》反对任何反竞争性行为。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既对电信产业的进入进行规制也对反竞争性行为进行管制,同时也负责消费者的投诉和技术问题。与新西兰相同,互联率由运营商协议确定。 (四)日本 日本电信资费规制的法律是《电信事业法》,对不同类型的运营商施行不同的管制政策。1998年以前,第一类运营商的资费设定必须得到邮政省的许可才能实施。1998年5月修改《电信事业法》之后,对电信资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第一类运营商引入了新的资费体系:改许可制为通报制;为促进电信服务供应商在本地市场上就电话、ISDN和出租指定线路及通信设施规定标准的收费指数,实行价格上限管制,引入了资费指数的管制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资费改革,日本电信资费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五、政府对价格歧视的治理 电信资费水平已经不能正确地反映成本,其中有一部分很大的垄断差价存在。现在随处可见的电话卡以六至八折,甚至对折甩卖,电信部门却能泰然处之。这恰恰证明了垄断利润的存在。电信价格的混乱状况可以从中略见一瞥,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宏观规制。 1、引入真正意义上竞争运营业进行管制的过程中也引进了竞争,中国的电信产业改革,在有限的放松监管和引入竞争的同时,始终没有触及国有电信企业的产权问题,以上几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个父亲的几个儿子划分家产的过程。缺乏效率的竞争,使得企业没有降价的压力;模糊的产权,使得政府没有对价格管制的动力。要彻底地消除电信运营业中价格歧视现象,在以上几个企业之间引入真正的竞争是根本前提。 2、政府直接管制 政府作为经济运行的调控者,对市场上出现的价格歧视不能不闻不问。有关部门可以规定一定的价格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企业自由作价,这样使价格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保证企业在价格制定上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在限定范围内的自由浮动,可以实现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同时起作用,有效地克服政府管制失灵。价格歧视与价格差别是不同的,尽管两者有类似的表现形式,但价格差别有其变化的成本依据,是成本变动的结果,对两者应该区别对待。价格差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对价格歧视要强化管制。政府在对价格歧视治理的过程中对这两者要区别对待。治理的重点要放在具有掠夺性的价格歧视上来。 3、定价行为公开化 企业定价操作过程的公开化,一方面广泛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另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监督定价行为。目前,我国实施了价格听证制度,但参与人士都没能达到公开化的目的。被邀请的专家的建议也未被慎重地参考,在很大程度上价格听证会只是流于形式,价格听证会开不开,何时开,由谁参加在很大程度上由价格制定者决定。实行价格歧视的厂商只是把价格歧视作为一个挡箭牌,美化自己的价格歧视行为。要想真正达到定价行为的公开化,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全彻底地公开化,让价格听证的整个过程完全暴露在广大消费者的面前,增加透明度,接受广泛监督。第二,加强听证制度立法工作,从制度层面上确立参加听证会的人员组成比例,明确其影响力,加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控制力,使得价格听证会不仅是消费者反映心声的渠道,更要成为消费者发挥自身影响力的场所。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在电信运营业的价格歧视与其它行业的价格歧视相比应受到更多的置疑。政府的管制重点应该放在诸如此类的掠夺性的价格歧视上来。根本消除价格歧视,要建立在引进竞争,规制垄断的基础上。
姓名:刘勇 专业:产业经济学
学号:篇四:微观经济学试题1 答案 课程名称: 微观经济学 A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对经济行为做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2、如果需求与供给都增加,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是:( )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B.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难以确定 C.均衡价格下跌,均衡数量增加 D.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难以确定 3、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 ) A.X与Y是替代品
B.都不是 C.X与Y 是互补品
D.都是( )
A.a B.bC.c
D.不能确定 5、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 A.上升 B.下降C.不变
D.都有可能
6、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 C. 利润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对 7、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 A.亏损 B.超额利润为零 C.获得利润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8、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9、以下哪种劳动要求工资提高最容易引起失业: A.不熟练技术工人
B.中级技师
C. 高级工程师 10、卖主比买主知道更多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 ) A、信息不对称问题
B、搭便车问题 C、道德风险
D、逆向选择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通常认为,( )和(
)分别是现代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2、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是除()以外的其他因素发生了变化。 3、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的原因是()和( )这两种效应在起作用。 4、亚当?斯密以()的著名比喻形象描述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 5、“丰收悖论”之所产生是因为农作物(),所以,伴随着农作物丰收时价格的下降,农民的收益也会减少。 6、当两个或全部博弈者都采用占优策略时,结果形成一种(
)。 7、( )是多消费1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的或额外的效用,它最重要的规律是(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正常品。( ) 2、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 3、只要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垄断企业必定扩大产量。 ( ) 4、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 5、由于曲线斜率与弹性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曲线斜率得到弹性。( ) 6、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 7、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 ) 8、只要满足MR=MC,企业必定盈利且最大。 ( ) 9、劳动的供给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 10、我们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实际利率。
( )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500-50P,供给函数为Qs= -100+50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5分)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5分)五、作图说明题(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根据要求作并作简要文字说明) 1、画图并说明什么是厂商的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10分) 2、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的?
(10分)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2、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造成的效率损失。(提示:作图说明)试卷B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总成本: A.上升
B.下降C.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 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 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 C、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D、总产量先减后增 4、( )意味着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小于一个百分点。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
C、单位弹性 D、完全有单性) A.是整条边际成本曲线 B.是B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C.是A点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D.是价格曲线P 6、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 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 C. 超额利润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对 7、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 A.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线上 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 A.规模报酬变动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9、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 与横轴平行的线 C. 与横轴垂直的线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 A.1元B.20元 C.88元
D.19元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通常认为,( )和(
)两大分支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的核心。 2、企业利润最大化点发生在(
)决定的产量水平上。 3、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的原因是()和( )这两种效应在起作用。 4、亚当?斯密以()的著名比喻形象描述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 5、停业点是指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它的(
),低于停业点的价格时企业将停止生产。 6、市场经济中的收入以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式分配给( )。 7、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而需求的变化表现为(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若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劣等品。( ) 2、某方案的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为采取该方案而放弃的所有其他方案的利益。( ) 3、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 ) 4、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 5、实行价格歧视比不实行价格歧视的产出更多,利润也更多。
( ) 6、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 7、长期均衡时必定短期均衡,但短期均衡时未必长期均衡。 ( ) 8、只要满足MR=MC,企业必定盈利且最大。 ( ) 9、劳动的供给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 10、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和需求曲线在坐标图上是一条水平线,因此,需求向下规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起作用。
( )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 1、假定某人收入为40元,X和Y商品的的均为4元,每消费一个单位X或Y带来的边际效用见下表。求:此人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各购买多少单位X和Y商品?最大效用又是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歧视定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