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 沈廷扬冲什么是互联网金融,2016互联网应该怎么样开展创新呢?

互联网金融如何落地?
说了半天模式创新,就逃不开余额宝、p2p、融360、卖理财、卖保险的。余额宝也就支付宝能成,因为有大平台,百度来做都得歇菜。p2p门槛不低,风控能弄死一堆平台,一不小心就是非法集资。融360、理财、保险,流量导入的成本不少,很重的模式。求新鲜点的想法。 -----------过了四五个月,行业更深入的接触了一下,说说自己一些新的想法。1,余额宝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不是山寨的汇添富现金宝,余额宝本身强大的渠道推广运营能力充分的教育了用户。让在线理财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不满足于5-6%收益的用户有了投资其他在线理财产品的热情。百发百赚的成功,证明了,只要有流量,谁都可以搞互联网金融,如果运营的再好些就完美了2,p2p这个市场还在早期,大有可为。人人贷那1.3亿美金不算个事,远不够当垄断者。爱投资、有利网都还小,温州贷也不算过气。市场空间非常大。3,融360模式,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跟p2p一比,境界上就差了一个层次。4,某打算进军互联网金融的知名电商,今年会有大的动作。互联网金融的并购机会不少,任何一个细分方向坚持下去,做的认真些,哪怕上不了市,也不愁没大买家。细分领域做的好的公司真的不多,做的比那些猪一样的竞争对手稍好点就OK。------
过了一年多,继续更新下。顺手做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柜台,募了十位数的资金,不多,经历了一些事,积攒了一些教训。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除了互联网货币基金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其他业务尚未对纯金融业务形成融合实质的冲击。互联网跟金融是各自边界的,未来会越来越混淆,争取做一个性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出来。
按投票排序
余额宝、p2p、融360、卖理财、卖保险为什么不是优美的落地?我认为题主的问题代表了互联网圈子人的思维惯性,要么翻天覆地的模式创新,要么就不做!但金融是要赚钱,如果不能赚钱何谈落地?题目中列举的模式很多之所以看着不刺激,不好玩,是因为其金融属性部分是成熟的金融模式。余额宝=基金+互联网P2P=民间借贷+互联网融360=贷款经理+互联网金融电商=营业部+互联网为什么这些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金融端都与成熟的金融线下模式结合?因为这些都是经过时间和金钱检验过的、千锤百炼的、能给参与者带来实实在在收益的东东。当然成熟的线下模式也限制了线上创新的空间。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互联网金融』在目前阶段,其实是『金融互联网』。即金融属性是第一位的,互联网属性是第二位的。金融不是看段子,不是灌水,不是花钱买体验,而是钱生钱。任何不赚钱的互联网金融都是耍流氓,都是烧概念。那是不是就没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了?不一定,当金融产品设计思路不再停留在金融产品本身(如各种xx衍生品的设计),而是在设计之中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元素,这种源自金融的内在创新才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比如比特币,通过技术的手段将货币去中心化,这就是能落地的能创造收益的创新。当然,这有三个前提:金融本身有创新的动力。如果现在美元依旧强势,哪有什么比特币?突破政策之墙。在任何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有金融就有管制。技术足够成熟。比特币的技术现在依然不成熟,甚至说离成熟差得很远。上面这几点比特币尚未完全实现,所以比特币目前只算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半成品』最后是我心目中的『互联网金融』或『金融互联网』创新程度排序比特币 & P2P(网上P2P) & 金融搜索(融360) & 金融快消品(余额宝) & 金融电商(天天基金)务实程度请把上面的反过来看欢迎关注晓帆的微信公众号:wentouzibao
2013年除夕前后,微信抢红包功能席卷各大微信群,大家普遍都认为这个功能好,但多数只是从绑卡数和沉淀资金数巨大这个角度切入,我也认为微信的抢红包功能好,不仅抢红包牛逼,AA付款也很牛逼,从这两个功能出发,微信可以大步迈入互联网金融,微信可以做小贷,可以做分级基金,可以赌博等等。 
为什么说抢红包和AA付款牛逼?牛逼在两点,第一,功能足够基础,但是可拓展性极强(应用场景极广泛);第二,推出的时间点特别好,在一个特别适合的场景下(过年),点爆了这个应用。
抢红包和AA是两个非常简单但牛逼的功能,一个解决了平均分配的问题,一个解决了随机分配的问题,配合使用,会适合很多场景的应用。
微信怎么抢基金公司饭碗
我大约是大年28那天晚上在群里发现抢红包这个功能的。当时,我还没有找到抢红包和发红包的入口,我在腾讯理财的常规入口——我的银行卡那里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入口,只有作罢。后来大家在“我的银行卡”这里看到的“新年红包”入口,是功能已经点爆之后加上去的。
大年29和30这两天,抢红包在各个群里已经蔓延开了,我也试着在我的各个群里都丢了红包,有几点体验感受,第一是平时线下交流就多的群,比如大学群,老同事群,这个功能容易点爆,究其原因,围绕着谁抢到了,抢到多少,挑唆别人发红包,发多大的红包等,很容易形成话题,形成社交氛围;而在平时线下交流就少的几个群,比如我这里几个电子书分享群,投资群等,就很难点爆,抢到红包的,除了拱拱手感谢外,也说不出别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抢红包确实是一个社交游戏,需要依托社交功能。
但29号下午,情况就开始变化了,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他的中学群里,有人在用AA付款和抢红包来扎金花。简单的说,玩法就是拉一个小群,用AA付款功能下底注,坐庄的人用AA付款来所有的钱发红包,大家随机抢钱。
我当时就觉得很震撼,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功能的应用场景已经有了自生长,这是相当难得的,也说明了微信这两个功能开发的成功。后来扎金花又出现了很多高级版本,比如坐庄的人不仅要收款发红包,还要加倍发,对应的就是线下的加叫功能;再比如说第一轮坐庄的可以指定下一轮坐庄的人——可以是抢到第二大红包的人,也可以是抢到最后一个红包的人等。
总之,由于这个平均+随机分配的功能,AA付款+发红包用来赌博再好不过。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放开赌博,中国人逢年过节尤其喜欢一家人在家叉麻将,扎金花,美其名曰博个好彩头,在场景运用上稍做引导,微信抽抽水,那该是多大一笔收入?可惜不可行。不过就功能设置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来说,我依然认为微信这次得高分。
赌博是不是金融?抛开道德层面,毫无疑问,我认为是。赌博,以小搏大,本来就是人非常底层的欲望之一,只不过在现代金融层面,更多的运用了概率和博弈论的某些思想,力求赌的更精确,赢的概率更大而已。
赌博不能做,那做带赌博功能的分级杠杆基金行不行?微信解决一下杠杆的设置,再挂钩一下指数,比如沪深300,这就是赤果果的ETF分级杠杆基金啊。 打个比方,A和B都认为沪深300要涨,A认为涨幅大概率在0-5%之间,B认为涨幅大概率在5%-20%之间。A拿出200元,B拿出100元,配一下收益曲线,他们撮合配对就成了一支ETF分级杠杆基金。
在微信上怎么玩?AA付款大家下注,其实不平均下注可以,平均下注也可以。发红包的随机算法决定杠杆收益曲线。几周之后,甚至几天之后,结果就揭晓了,收益自动进入“赌徒”账户。这是完全随机法,大家可能觉得纯赌运气,不太好玩,怎么让它好玩一点,怎让“赌徒”觉得自己不是在赌,而是在算?很简单,设置几个参数,比如杠杆率,收益斜率,“赌徒”填好后机器配对。配上就成交,这支小分级杠杆基金开始运作。 微信怎么挣钱?在完全随机算法下,微信可以挣流水的钱,也或者,微信可以设置一个收益差(A+B的收益曲线不完全等于沪深300的收益曲线),坐地收钱(恩,其实基金公司就是这么挣钱的)。
微信怎么抢小贷公司饭碗
抢红包和AA主要解决的是分配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是投资属性的问题——如何增值。这点余额宝向前有所推进,有所创新。将消费的钱和投资的钱融合到了一起,可以随时做再分配。
不过就个人大类资产配置而言,其实货币基金本身的流动性就极强,本身承载的仅是个人资产中极少的一部分,其他的钱,比如原本在线下系统中,定期(长期投资)的钱、股票(高风险偏好)的钱,会流向线上的何处?
他们流向线上的方式,仅是简单的线下产品线上化,还是会有所变形和创新?(比如余额宝的创新,将钱的消费和投资属性融合)
未来仅仅是这样吗?
从互联网精神的本质来说——平等,开放共享。我认为P2P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P2P不是目前小贷公司所做的P2P的意思,而是点对点。
我们简化一下现在金融理财系统的模型。传统金融理财(银证保基信)的原型的是什么?其基本假设是,假设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系统,比其他的人或者其他的系统要聪明,能挣到更多的钱,然后大众投资者把钱交给他或者他们管, 分享收益,这就是投资理财。
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基金经理,也可能是一个银行的审贷系统。我们相信这个基金经理比大众更聪明,投资收益率更高,或者这个审贷系统更聪明,放出去的贷款利率更好,坏账更少。
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平等:每个人的价值都一样;开放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为什么我的钱要交给一个大学毕业不久,没有任何历史业绩证明自己的基金经理(而且历史业绩又能说明什么呢?)为什么我的钱要存到银行,让银行赚利差,不能自己放贷呢?
眼下当然不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下,基金经理整天出门调研企业,掌握一手信息,还有人给他发工资,但你不能,他和你之间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你想自己放贷,但你找不到足够需要贷款的人,也掌握不了足够这些潜在贷款者的信息,这也构成了信息不对称。这就构成了他比你会赚钱,你要付利差(或者称之为服务费)的基础。
但在互联网下,信息不对称可能被最大程度的消除。我们来假设一种情境:用AA收款来借贷。比如说我想借1万元,我可以用AA收款功能向十个好友发起AA收款(借贷)请求,同时说明用途,设定利率,还款周期,并允许微信绑定账户自动还款。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化的产品模型。在这个用AA收款来借贷的产品模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再设计,比如利率可以固定,也可以浮动,也可以投标式,比如当AA收款功能已经募资达到一半以上的时候,这个借贷标可以向公众开放,因为一半以上的熟人同意借款已经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信用,向公众开放可以加快完成速度;在还款时,可以设置熟人和公众同时还款,也可以设置公众款先还,熟人款后还(这其实就是信托贷款的优先劣后模式)。
怎么样?AA收款这个非常简单的功能,稍微开发一下就可以进入眼下很火热的小贷领域,微信如果进入小贷领域,现在的P2P公司是不是要颤抖一下?
在这个微信小贷产品中,微信除了作为平台,怎么挣钱?微信可以选择按照贷款完成的数额,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是简单玩法,还有一种进阶玩法,就是微信当担保公司。因为微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比如,可以根据这个用户的婚否,工作否,朋友圈大否,行业,设置审贷模型,给出风险评级和对应的担保额,微信收取担保费。
所以说,我认为,微信的抢红包和AA是两个很牛逼的功能,为什么牛逼,因为功能足够基础,适用的场景可以非常广泛。在这两个基础功能上,可以开发非常非常多的应用。
微信也有弱点,弱点是什么?第一,消费不行(这是淘宝和余额宝最大的亮点)。第二甄别“价值”或者说“发现价值的人”不行。尽管我们认为,从大概率和未经验证的情况来说,并不存在某个人比另一个人更聪明,能挣到更多的钱,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他能挣到更多的钱是因为掌握更多信息(职业分工和职位)(说到这里,我非常想吐槽一下自以为高大上的金融从业,尽管我也是其中一员,喂,你真以为你比别人牛逼吗?),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确实有一些人,他们要比别人能挣更多的钱,原因是他们比别人的思想更深邃,更有前瞻性,对人性的洞察更为深刻,对人性弱点的克服意志更坚定等等。但如何鉴别这些“发现价值的人”?眼下对微信,或者说对社交系统还是个难题。 其实,这不仅对线上社交系统是个难题,对线下社交系统也是个难题。你如何能在巴菲特未成为巴菲特之前,发现巴菲特?所以,对“发现价值的人”来说,第一要义就是活得长。请参看格勒厄姆,巴菲特,还有李嘉诚……有足够的时间,才有足够的机会,投资本身也需要时间的复利效应。
这里面有一个悖论,为什么大数据能甄别出一个人有多少概率还钱,却无法甄别一个人有多少概率挣钱?这是一个彩蛋,欢迎探讨。也欢迎大家把思考的结论发给我,我会在一定数量之后,集结发送给大家。所以,社交金融的玩法可以和传统金融完全不一样哦~(注1:本文所讨论的都是极简化的产品模型或者说思路,诸如政策是否允许腾讯ETF分级基金和交易所挂钩,如果不能挂钩,腾讯能否自己买实盘做对冲,以及做对冲能挣多少钱,是否值得做;或者政策是否允许腾讯开小贷公司等问题不是本文讨论重点。
注2:好吧,其实这篇文章不是为知乎写的,是我发在我的朋友圈的,但我看到这个提问,我觉得我的回答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您对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的问题有兴趣,请添加微信公众账号“陈欢新观察”。)
摘要:杨永智,全球著名的海豚浏览器创始人,海豚浏览器在全球拥有1.6亿用户。2014年海豚浏览器获得搜狐畅游1.2亿美金的战略投资后,海豚浏览器坚定其全球移动战略。头顶创始人头衔的杨永智,同时也是一名天使投资人(咦,凤姐好像也是天shi投资人?),现主要投资领域为互联网金融,机器人。时间:日地址:深圳·南山·星巴克花絮:阴雨蒙蒙的午后,得知杨先生下午要过来,正好下午要去一家公司谈点事,地址很近,于是在细雨中徒步过去。约莫谈了十分钟,收到杨先生发来的微信,“我提前到了,你有时间吗?”。我回复了十五分钟内后,安排随从的同事留下来继续谈,迅速下楼。今天穿的比较正式,走路似乎慢了一些。我到了咖啡厅后,杨先生正在吃一份简餐。如同网上的照片一样,休闲衬衣,圆润的脸显得从容而温和,刚从香港坐高铁回到深圳,饿了就先开吃了。杨先生技术出身,在微软呆了四年,处处透露着硅谷工程师特有的极简与包容精神。虽然涉足互联网金融投资不久,但他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均有独特的见解。寒暄过后,我们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点,北深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差异,投资理念等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对话。L:您现在主要投资互联网金融,机器人,是什么原因让您看好这两个行业?Y:相比美国,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这是一个百万亿级别的市场,目前的体量只有整个市场的1%不到,想象空间非常大,这个时候进入天使投资,成功的几率会很大。像机器人这个行业,最近我们投了北京一家机械臂公司。在美国,机器人非常普及。今天的90后,厌恶机械性的工作,像服务员这种工作,做久了,你的智商会下降。所以未来,机器人需求会很大,成功的机会也很多。L:现在国企,央企,上市,民企都跑来做P2P,光是深圳就有几千家,您觉得P2P有前景吗?前景在哪?未来是否会出现巨头?Y:P2P的前景不好说,有唱衰的,也有看好的。 许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创造价值,如同过去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不创造价值一样,今天依然有人这么看。创新往往是渐变式的,不断变异直到颠覆原有的结构。现在P2P竞争激烈,类似过去千团大战。但是不会像其他的互联网行业,出现721的局面。一般的互联网行业,只有规模化才能盈利,你必须努力做到第一。但P2P公司盈利比较容易,即便规模很小,也能赚钱。金融本质上说是把大多数人的闲钱借给能创造价值的少数人手里,这事情规模大了后,就不好控制。规模越大,利润率越低。余额宝像滚雪球一样做大后,现在的利率多少了?所以,P2P企业要做闭环,在资产端做出差异化,做细分行业,如车贷;做区域性,某个区域深根细作。不需要做第一,也能赚大钱。另外从风险上来看,实体经济不景气,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如果P2P公司的资产来自房地产的比例较高,这个风险比较大。建议P2P公司做好资产的风控。短期来看,不会出现巨头。市场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机会还很多,现在进来也不晚。L:今年P2P公司纷纷登陆央视,烧钱势头很猛,您怎么看?Y:我觉得都希望跑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足够安全。中国的银行很大,美国有一千多家上市银行,但clendingclub的市值超越了97%的上市银行,相比而言,中国的P2P空间更大,但是也很危险。我们知道现在国企和银行都在改革,现在方案制定下来了,但离落地执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他们进场,现在的大部分公司都会退场,不在一个量级,没法竞争。趁着他们进场之前,抓住政策和市场红利,快速做到一定规模后,站稳市场。当然,每家公司烧钱的目的不同,有的是为了让数据好看,拿到新一轮融资。L:互联网金融很广,您现阶段主要投哪些?看好哪些?Y:现阶段我们主要投消费金融,社交金融,还有对冲量化基金。我比较看好消费金融。在美国,很少人存钱,中产存一些,没钱的基本靠借钱消费,有钱的把钱都捐出去了(O(∩_∩)O哈哈~,小札刚捐了450亿,是美刀,没错!)我是79年的,你是80后,我们的消费观念和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他们消费观念超前。我之前投了一家消费金融,专做分期消费,只做本地,专门借给当地的一些年轻人,买iphone,ipad之类的,由于是本地人操作,坏账率非常低,2%以下。未来是消费时代,所以这块的市场会巨大无比,越早布局回报越大。L:我进入这个行业不久,问个俗套的问题(害羞),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创新?Y:前面讲过,金融就是要把大多数人的闲钱集中到少数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这样,只有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才能说是成功。现在银行服务的是少数企业和少数人,剩下的都是一些小企业,屌丝用户,这部分用户占比非常大,如果能服务到他们,成长就很大。当然,借钱给他们坏账率太高,现在P2P公司利率那么高,借给谁了?应该是有一些成分在里面。创新的机会就在里面,通过技术来解决。利用大数据挖掘,依靠信用就能提高贷款,就能覆盖到这批人。另外,金融要服务与实体经济,未来互联网金融要服务于实体消费,消费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场景化的。比如消费信托,比如京东的产品众筹。L: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尤以北京和深圳居多,您觉得两地的创业者有啥差异?Y:你刚才说深圳的公司比较务实;北京的比较激进。从市场上来看,确实有这样的差异。北京的公司进入较早,对市场看的比较透,资本运作比较成熟,拿钱也容易一些。你做市场运营的,对这块感知比较明显。其实不只是金融,其他行业也有这样的趋势。比如二手车,北京的几家最近也烧的很猛,尤以瓜子二手车。激进有激进的好,务实有务实的好。相对来说,北京的公司确实一直处在全国的风口,对品牌和资本运作也比较娴熟,比如像大小陆金所。L:现在互联网金融流行炒作概念,但是实际落地的很少,有没有好的建议?Y:结合场景来做。拿消费金融来讲,电商切入进来就很顺利。一方面,你要消费,正好我借钱给你消费;另一方面,我有你详细的消费记录,完善的个人信息,做好风控会比较容易,坏账率也能控制在合理水平。L:我们的社群既有创业者,也有职场人士,您有什么寄语吗?Y:我希望大家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未来的金融服务一定是随时随地,和生活场景不分离的。另外要发挥互联网的分享与创新精神,你现在在微信写文章是为了什么?是分享,对吧。如果可以,尽量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只要你努力创造价值,你的BOSS会给你无法想象的回报,因为互联网公司的BOSS分享精神非常高。看,小札把身家都捐了。(比尔盖茨....)另外,互联网公司非常OPEN,在开放的环境下,人的成长更快。今天的对话就到这里了,当然,也欢迎与互联网金融,机器人相关的创业者与我们合作,如果您有好的BP,可以发给我。编者寄语:杨先生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来自湖北的牛人(哈,雷军,周鸿祎,湖北三侠)。非常难得的一次对话,干货满满!转发本文,并关注本公众号:刘渝民,即可获得入群方式。媒体转载请联系我获得授权后转载。
我有个看法:任何一个事情的落地都是实施主体意志的体现。互联网金融如何落地,需要用实施主体的角度来做个分析。简单来说,就是谁(实施主体)为了什么(实施目标)而去做什么(落地方式)。简单解释下:实施主体: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实施人,主要包括传统银行、纯网络银行、互联网公司三类;实施目标:终极目标一目了然:赚钱。各实施主体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问题),会紧紧围绕这个终极目标来细化;落地方式:通过对细化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策略。接下来我们按照主体划分的方式来逐个分析下————————————传统银行的分割线—————————————————答主也是传统银行的从业者,对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的冲击深有体会。传统银行在线下经营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总结下主要有以下几个:1.线下网点成本高,收益相对低。大行面对的是维护成千上万网点的支出,小行面对的是网点开设速度赶不上业务的发展;2.客户群体差异性较大,与其它两个实施主体相比,服务范围最广;3.依靠利差方式盈利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盈利模式转变需求非常迫切;4.监管风控要求最为严格。传统银行作为发展时间最长的实施主体,各类监管要求最为完备,各层级管理者都将风控作为任何创新的首要考虑因素。以上四点问题也就决定了这个主体互联网金融的落地方式:1.首要是网点业务分流,各类线上服务渠道是他们推进互联网金融的首要落地方式——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是的,谁说这就不是互联网金融了?2.次要是拓宽现有线下中间业务产品的销售渠道——简单来说,就是线下的东西线上卖——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各家大行的B2C电商平台也是一种中间业务产品。3.最后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创新互联网金融——P2P,众筹等等——对于大多数传统银行来说,还只是观望阶段。小结:传统银行面对的是最复杂覆盖面最广的客户群体,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先省钱,再考虑“换”个方式赚钱,最后才“找”个方式赚钱。————————————传统银行的分割线—————————————————————————————纯网络银行的分割线————————————————纯网络银行不是网上银行,特指没有实体网点,通过互联网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新型银行,这类银行的代表在国外包括ING DIRECT,FIRST Internet Bank等,国内主要包括即将开业的浙江网商银行(即“阿里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即“腾讯银行”)。是的,这类银行骑在了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墙上,有着鲜明的特点:1.无实体网点,运作成本较传统银行低廉;2.覆盖传统银行的存、贷、汇等业务,且通过网络完成所有交易;3.开户方式快速、账户结构简洁,轻量级应用;4.潜在客户范围锁定在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客户,综合素质、教育水平较高。以上四点特点也就决定了这个主体互联网金融的落地方式:1.首要是搭建线上服务渠道,拓宽客户群体——前台服务窗口的搭建;2.其次基于大数据分析、认证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风控,确保资金和交易的安全性——后台的安全保障;3.所有传统银行业务的线上化改造——交易方式的改变;4.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进——盈利的突破点。小结:纯网络银行面对的是注重体验的网上银行客户,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先搭好台子,积攒客户群体,确保风险可控,接着推出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纯网络银行的分割线————————————————————————————互联网公司的分割线————————————————互联网公司所参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依靠项目(产品)营利为首要目标。比如线上支付方面有支付宝、财付通;电商平台方面有淘宝、京东;P2P方面有拍拍贷、团贷网。这类公司的特点是:1.规模小,技术研发优先;2.专注性强,多数专注于一个产品;3.以快速营利或融资为目标,注重短期回报;4.监管力度较小,风控要求较低;5.客户群体从零开始发展,受众范围小,指向性非常强。以上四点特点也就决定了这个主体互联网金融的落地方式:1.产品研发周期要短,境外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要快速引进;2.产品结构单一,小而精而不是大而全;3.多采用广告推广,强调回报率等方式拉拢新客户;4.积极主动通过数据分析方式开拓市场、营销客户。小结:互联网公司以互联网思想作为金融产品研发的指导思想,快、准、狠是核心。目前还处于生存斗争阶段,更早推出、更快发展、更准营销决定了产品优劣,也决定了市场的归属。————————————互联网公司的分割线————————————————总结:互联网金融市场说到底还是一个“非对称战场”。三种实施主体根据自身规模、经营方式,有不同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截止目前互相之间还没有产品意义上的直接交集。但归根溯源,三类主体对于资金的争取,对于高端客户的需求都是一致的,迟早三者都会发生正面的冲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也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传统银行需要学习互联网公司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学习纯网络银行在线上网点的服务方式;而随着监管的逐步落实,长远发展的考虑,互联网公司也要学习传统银行应对监管和风控,客户沉淀的经验;而脱胎于传统银行而又融合了互联网思想的纯网络银行,天生具有优势,但又有最长的路要走。
首先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就是互联网金融已经落地,而且遍地开花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上述题主所说的是具体的模式以及产品。
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平台,再结合具体的产品会有不同的创新。
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一大难题。这也是其必经之路,如何更好的经营就必须做好监管,行业自律、他律。审慎监管,画红线,但是红线里面任狂魔乱舞。就像高速公路,有一定门槛,有极大自由,但不能上路的车、速度区间内任意跑。但是安全是最大的前提。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以金融为本质,以互联网为途径:投资人&—&信息渠道&—&销售渠道&—&金融产品&—&融资渠道&—&融资人目前比较多的模式有:三方销售模式:东财、好买、数米等。三方支付模式:支付宝、财付通等。余额宝模式:余额宝,理财通等。P2P模式:陆金所、人人贷等。众筹模式:追梦网,天使汇等。落地需要的几个前提条件,必须有其中几个,否则谈不上落地:有用户。有用户开展其他业务都是附带。有信息。比如东财作为财经资讯信息媒体,雪球作为投资人交互社区媒体。有销售资格。比如第三方销售资格,银行代销资格,证券销售资格。有产品。比如各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理财,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资管等。有渠道。有服务机构用户,融资用户的渠道,比如91金融,比如阿里小贷等。有融资人。有融资需求的人,才是金融产生价值的核心资源,包括案例小贷商户等。要落地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形成产品推广客户还需要具备:团队。具备金融、互联网业务知识的团队,包括产品经理,技术架构,金融业务,风控等方向。明确的产品方向和快速尝试的机制。比如关注用户,还是融资方,还是去中介资金。互联网金融虽然被各VC看好,但也是烧钱的。所以准备好资金吧。风控。既然是金融,风控就是第一位的,包括各类监管机构对接,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等。以上从“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业务发展环节和方向、业务开展必备条件”简单说明下。更新于:2014年8月。
我们目前说道互联网金融,绝大多数人就知道是网贷,年利率6%~20%,常见的是8%~12%。国内已经有成百上千的网贷理财网站,每个参与的人都会说自己的网站是安全靠谱的,搞了多少年了,绝对不跑路。但是目前针对这类公司的金融风险保障制度还相当空白,只不过是市场上有需求,催生了产业发展浪潮,这股浪潮何时退潮还看不到,但要制度完善恐怕非得等到风险成为案件的时候。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公司都有倒闭跑路的时候,新生的生机勃勃的行业公司也一样,市场的需求、人们对资本业务的需求也是捆绑在这些新生的金融模式上的虽然网贷的前景非常好,同时潜藏的风险也很多,但并不妨碍大部分人的理财信心。实际上,从支付宝到余额宝,金融第三方平台愈发得比银行、保险公司更加友善,安全信用方面比传统金融更加积极的紧跟潮流。可以说,即使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还很不确定,其可保密性、追溯性、便捷度也已经开始超过传统金融。当我们要输入账号密码时,银行柜台和网银需携带的软卡硬卡U盾密码器、要输入的账号密码验证码,繁琐度远超出第三方平台的一个手势一个便捷密码,却还是出现了个别金融安全案件,出问题后的查账可追溯性也没有第三方平台方便,实时提醒和处理速度也不如第三方平台积极。故,第三方平台的金融服务风险是横向比较的,越往前发展,银行服务的风险越高,这是信息互联时代淘汰落后技术的趋势所决定的接下来,互联网金融会首先在国内金融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客户来说,通过能把各种金融服务集成再展示给客户的信息化平台,银行、保险、证券都被重新包装了,保险公司可以不再受限于制度上的限制,变相的开展理财业务,银行可以更侧重于后台的金融业务,而把客户服务更多的外包给互联网平台。这其中会有传统金融机构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金融的尝试,但困难在于整体金融制度的种种不便,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不受金融业行规的限制,从而在客户服务方面有了长足的变通式进步,毕竟,银行保险证券都不缺技术人才,甚至成绩优异的人才都被这些金饭碗企业挖走了,钱多规矩大,这恰恰是行业弱点对于客户来说,虽然所有产品都有详细说明是哪个基金哪个银行哪个保险公司的哪款产品,但是谁会管这个?大都是根据新包装和快捷解释,来决定选择什么金融服务,对于客户来说,已经分不清银行保险基金之间有啥区别了。这就导致,传统金融原先井水不犯河水的行业沟壑开始消失,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等之间的竞争开始明朗化,甚至原先的金融制度中规定的不同类型金融行业的业务范畴也形同虚设,再加上未来大型企业都会变身成投资公司,整个金融业成了平的世界,有钱就能通过平台参与任何金融业务,社会的金融流动更加低门槛了。如果你是一个有很大现金流的企业,你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参股完全不相干的的行业,获取资质进行跨领域竞争,也可以直接投资已有的公司进入某一领域发展,而从投资角度来说,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是直接购买信息平台上的服务。你可以没技术没资质没时间,只要你需要投资,互联网信息平台会将你的资本对接适合的产品,而这一流程比你自己咨询各个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再挑选方便快捷得多。说得直白难听点,信息平台更方便【洗钱】更接着,我曾经说之所以互联网金融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兴起迅速,是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更成熟健全,金融服务更到位,金融信息更透明广泛,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空间小,于是在一个发展中大国市场强烈需求下,互联网商业成了较为落后的商业市场发生质变的捷径。互联网已经弥补了国内商业的零售、物流两大原先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弱项,现在政府要金融改革使得国内金融体系强到足以完全开放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也不得不借互联网的东风。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历史必然,政府拖着不开放就是担心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经不住国际资本的直接冲击,在全球性的金融波动中,较弱的金融体系是很容易被较强的金融体系弱肉强食的。这种国际性的金融竞争在国与国之间是很重要也很常见的。故,任何传统金融势力要对抗政府的计划都是螳臂当车,互联网金融创新加速刺激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是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借力,而这种变革更深远的影响已经有部分老外重视起来支付宝的业务随着中国土豪的足迹拓展到全世界,并且不断推出跨国金融服务,这些服务项目中有一些创新是传统金融业务从未考虑过的。如果所有跟有价币、券、卡有关的业务都可以用一个手机上的app完成,那么从瑞典开始的去纸币化进程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提前展开。互联网让地球更像村,让世界互动更紧密,让金融流动更顺畅。在国内金融市场在政策和制度都没走向国际的时候,互联网平台已经开始做起了触媒,方便了金融国际化,而这种创新规模化体系化后也可以强势的撬动任何其它金融体系的门槛。也难怪老美会有这种警惕,甚至将来有可能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是老美要学习中国的,这也算是后发优势。未来人们或许可以通过诉求信息平台私人定制金融业务,由平台寻找金融服务商来承接业务,而更多的参股并购重组等针对法人客户的金融项目也能通过互联网更加透明快捷的进行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传统产业的信息整合是第一桶金,然后是业务整合,跟着甚至是业务创新,指导上游产品定制,谁叫人家占领了销售端呢?这种情况会否在心高气傲的金融巨头上重演呢?好戏已经开场了
比如类似余额宝的理财基金,我之前知道,但是因为被教育不够,从没用过。互联网教育成本低,也是优势。P2P目前还没提供类似余额宝的呢。股票有吗?保险也是同理,我希望有谁能做个核心价值而且方便实用的项目。还没被合理教育过。国内互联网还有个天然的、做得人少的、创新度高的,就是信用,还没大公司做。至少我还没被教育过吧。
为何要创新?创新的唯一目的是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金融互联网所浮现出的业务就是用户出现需求,传统银行未满足其需求的结果。上述有朋友提到传统电子银行产品经理的思维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不同,这个是正常的,传统银行的思维牢牢紧扣政策,目前的环境是政策的调整步伐滞后于需求的发展,所有有人看到了需求就去实现,最好的做法是与政策制定者保持密切的关系,与官方一同成立研究组,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也帮助官方了解用户需求,为制定调整政策提供支持依据
新生事物,已经有了这么多种模式,够市场消化一阵子了,消化的过程中又不断衍生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符合国家对于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很多平台开始做优先劣后,以后有些金融平台慢慢向交易所的模式靠拢,不再是现在这样大包大揽,也能降低跑路和倒闭的风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大会201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