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医保怎么补交老知青医保在哪交?怎么交?

  1月24日,中国保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出席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厉以宁: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供给方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古典经济学应该是值得我们反复读的。因为其中有很多原理讲得很清楚,古典派是均衡论者,从均衡论的角度出发,供给跟需求互动,供给创造需求、需求也创造供给。但古典派的学说是在工业化初期的,它没有预料到以后会发生那么重的经济危机,1929经济危机。  所以,在经济危机的时候,用古典派就不能应付当时的情况。这个时候凯恩斯出来了,凯恩斯原来就是均衡论者,是新古典学派中的一员,所以他早期的著作都是货币均衡方面的理论。在30年代初,凯恩斯观点转变了,他从均衡论者转为非均衡论者,而且成为非均衡论者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非均衡论主要是资本主义是非均衡的,它的就业问题没法解决,他用一大套理论证实了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生需求的不足。那需求不足的对策是什么?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注重在需求方面,因为是近期能够见效的,需求管理理论是凯恩斯最重要的代表理论了。他认为必须宏观经济调控,才能从非均衡转入均衡状态。这就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西方国家的主导思想,在西方国家一直在运用凯恩斯学说,根据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应该着重在需求不足刺激需求,需求过多抑制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20多年时间里,凯恩斯是主流,所以非均衡理论占了上风。  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新问题,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滞胀,滞胀什么意思?既有经济停滞但是还通货膨胀,在凯恩斯理论说不通的,因为凯恩斯理论认为如果总需求大了那就是通货膨胀,如果总需求不足了那就是失业,有失业就不会有通货膨胀,有通货膨胀不会有失业,为什么两个同事发生了?凯恩斯经济学没法解释,需求管理没法解释。当时美国总统是尼克松,尼克松找了凯恩斯经济学派经济学家来作答,你们说滞胀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后凯恩斯的经济学家说了,因为情况发生变化了,不是凯恩斯时代的情况了,什么变化?当前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垄断力量,一个垄断力量是工会,工会操纵了工资的涨跌,工资只能升不能降,这就形成了工资的刚性。另一个垄断力量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垄断了价格,价格只能涨不能跌,形成了价格刚性。一个工资刚性,一个价格刚性,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游戏,这种游戏被称作为“青蛙跳”,蛤蟆跳,什么意思,就是幼儿园的两个小孩,一个蹲在地上另一个从他身上跳过去,然后再蹲下再跳过去,就是工资物价轮流上涨就形成了滞胀,滞胀怎么办?他们给尼克松出了一个馊主意,就是只有采取管制的政策,工资冻结,于某年某月某日起工资不让涨了,物价限制,于某年某月某日起限制物价不能涨了,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尼克松的这套新经济政策怎么管用呢?乱了。  工资不让涨,暗涨,不然工人不干了。以奖金、以补助等等。物价不让涨,那就不卖了,转入地下交易了,结果物价涨得更快。结果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了。下台之后的总统卡特没有解决滞胀问题,滞胀问题什么时候解决?就是里根总统上台以后采用供给学派的政策,没有用凯恩斯的宏观调控,采取了供给式,供给式当时两个主要政策,一个政策是减税,只有减税才能增加供给;第二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才提出新产品、新营销方式,这样产品才有销路。  终于在八十年代,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这个理论说明什么呢?我们国家的政策,在前一个阶段,实际上用的是凯恩斯的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所以说,如果经济不行增加信贷、增加财政支出。看看又不行了,又把信贷政策收了回去,仍然在这里徘徊,理论上没有摆脱凯恩斯的非均衡的政策观念。今年提出供给方跟需求方都要改革、都要发力,而且当前重要的是在需求方的改革,需求侧的改革也一样。这个实际上是我们重新温习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当然它是工业化前期了,但是供给双方都发生问题的时候进行改革是必要的。比如说萨伊两个重要的观点,一直在经济学界被承认的,一个是供给自行创造需求,供给被简称为萨伊定律,这是对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因为有了就业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要消费。  第二个要创新,如果在供给方发现有制度的阻碍的时候,这里所谓制度的阻碍就是政府干预的时候,应该清除这种阻碍恢复市场调节,市场调节供给方就能够进行了。这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涉及到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萨伊有一个观点是我们不能统一的,因为他在资本主义初期,只要供给发生作用,只要需求也跟它配合相互联动的话,那么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经济是稳定的,马克思就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是稳定的,错了,就把它列入了庸俗经济学家之列,实际他是古典派的经济学家。  还有要发生变革,在需求方面,跟凯恩斯理论不一样,因为凯恩斯只管近期分析。供给方的问题长期信贷的问题,还有结构调整问题,都属于中期的任务。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对经济情况不了解,就认为萨伊的观点是错的,其他的观点都错了,不对,他这个观点,资本主义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因为19世纪初期能够预料到100年以后发生大危机吗?1929年的大危机吗?萨伊的书出来是被禁止的,因为他是法国人,当时拿破仑主政,拿破仑主政政府管制,政府干预政策,所以拿破仑认为萨伊这个主张是市场调节,就禁止他发行。只有拿破仑倒台以后才重版。  照凯恩斯的做,从需求方面讲结果养成了一个病,宏观调控依赖症,没有宏观调控就不行了,没有宏观调控政府官员不知道怎么做了,所以翻来覆去说,我们要适度的调整,要重在预调、重在微调。但是后来说要定向调控,这都对的,但是观念上没有变,仍然是在靠需求观点。  所以我们说这是重温古典派的原理,供给方要调整,供给方遇到阻碍加快改革,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难!当前我们要供给方调整难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供给方调整严重的结构的失衡,结构不行,产业结构为什么不行了,因为中国现在的问题,你说要淘汰过剩的产能,过剩产能怎么来的?都是新建的企业,本来已经有点过剩了,什么钢铁、玻璃,结果扩张,扩张成立新的企业,你把新的淘汰还是把旧的淘汰?旧的淘汰又有问题,工人下岗怎么办,新的你刚建,有的还没有开工,撤掉、换掉?这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但是更重要的,供给方的调整一定要有完善的市场主体,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市场不能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那怎么行呢?所以在中国要结构调整,必须和国有企业改革联系在一起,必须和国有企业怎么让他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而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这是当前重要的。总理老说壮士断腕,断啊,干嘛不断,还老拖呢,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应该有个看法。就是我们来使得供给方,真的是市场的独立主体,这样他就能根据情况来调结构了。调结构是要痛的,但是一定要过这一关,过不了这关,就算经济上去了,加大宏观调控,又超过7%、8%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这个有用呢?结构没有改。  第二个结构方面的改革就是人力资源结构要改革,人力资源跟不上供给方的变化,这样是不行的,人力资本的素质提高,这是跟生产方面的结构调整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现在一定要注意,劳动力的再训练,劳动力的培养,要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员能够到市场上去,帮助创业、创新,这个我们讲已经有希望了,大家如果有时间,到北京的中关村去看看去。  中关村的那些咖啡馆都坐了满满的,天天有那么多人,都是年轻人,在那干嘛?在那交流自己创业的经验,等待企业家看中买我的发明,这个变化是很了不起的。美国华盛顿邮报登了一篇文章,要看中国的未来要到中关村看看去,坐下听听那些年轻人在聊些什么,这是中国的希望。30年前比尔盖茨这些人都是在大学城周围的咖啡馆里出来的人,所以我几次到外省去,他们说我们也有了,这是好现象。  还有应该看到,人类资本的创造促进了新的观念。现在有个字,大家知道吗?叫做“城归”,过去没听说过啊,过去只听过海归,海外留学回来然后他就在国内找工作,这批人叫海归,海归是有了,“城归”是最近两年才有的,出去打工七八年、十年了,专业技术学会了,有本领了,回农村了,积累了钱,创业去了,在那里或者搞跟农民的生产服务、生活的服务,你都不要动手我替你全包了,农民也欢迎,还自己开店,自己创立小微企业,这也是他们做的。  所以说,中国的农村也在起变化,中国农村现在出现一个词,不下农村的人听不到,就是“家庭农场主”,过去只知道美国加拿大有家庭农场,西欧、北欧有家庭农场主,现在中国也有了,中国现在土地确权以后,农民心定了,确权以后他就安心经营农场,别人去打工了,把你土地租下来,转包下来。而且我看到本地农民不一定在本地搞家庭农场,到外地去了,因为我在城里有门路了,我就工商业去了,小微去了。浙江我去看了,他的田安徽农民来的。苏南农民走了不种田干别的去了,苏北农民来的。田总有人种,不用着急。今天是安徽人到浙江来,安徽如果发展了,可能有更西部的人到浙江来种,田总是有人种的,而且家庭农场主的概念已经传到第二代了,不要小看这些家庭农场主的第二代,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在几个地方看得很清楚,要求的非常严格,要想接我的班先干活,懂得农业的过程,懂得农药、化肥、新种子、新品种等等,各种各样的他都要做,不然不教给你,宁肯转包给别人。  所以中国旧的人口红利渐渐消失了,新的人口红利正在起来,这就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起来的。对中国的问题要有信心,老说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没了,不符合事实。中国的人口红利旧的逐渐淡出,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正在涌现,其中包括大量创业创新的年轻队伍,也包括“城归”这样一批人,也包括今天的农场主和他的下一代。  所以说,中国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出来,至于说最近的一些情况,我们说6.5%的增长率,就这么奇怪,早在预料之中的,因为进入新常态就要下来了,问题就在今后是不是还会下降,你要担心这个问题。既然是中高速增长,6%以上就行了。关键在于要提供新产品,要创新,创新的最大问题是政策,真是应该走供给学派讲过的道路,免税、减税,不减税、不免税这是起不来的。  我不是搞保险的,但是这个保险会既然来讲了,最后一段我就讲对保险的一点想法。  经济学里面从来都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就是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最大利益的人,追求最小成本的人。对保险业来说经济人假设是不够的,应该说保险业是经济人假设加社会人假设,人是社会人不一定是经济人,何以见得人越来越多是社会人呢?比如说一个人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自己投资,A、B两个地方,A利润率高、成本低,能赚钱,B利润率低,成本高,不一定赚钱,甚至还赔钱。一般作为经济人肯定选择A,但是作为社会人就不是这样了,我就选择B,为什么选择B?因为这是我的家乡,这是我从前居住过的地方,我因为从这里出来的,我自己发达起来了,看到这个地方还是那么穷,我就办工厂吧,让大家就业吧,这就是处于社会人的假设。  比如还有一种理论,我为什么在这里?因为当年我在这里工作过,我曾经做过一些对不起乡亲的事儿,今天我发展了,我觉得我曾经对不起家乡人民,我在这里投资,将功补过,来忏悔。这也是社会人啊。  还有一种可能,我为什么在这里投资?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在这里上学都看不起我,我现在回来就办个工厂给你们看看。  这就表明了我们作为保险事业来讲,既要有经济人的想法,也要有社会人的想法。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经济的调节是三种调节,第一种调节是市场调节,市场是无形的手进行调节;第二种调节政府调节,政府是个有形的手,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调节。难道就这两种?市场出现多久?两千、三千、四千年、五千年顶多了,在原始部落瓦解的时期,在部落成员之间开始有交换,政府的出现就更晚了,有国家才有政府,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时候少说有几万年,在漫长的社会中没有市场就没有市场调节,没有政府也不会有政府调节,但是人类存活下来了,什么力量在调节?道德力量在调节,一个巨大的社会动乱时期,市场失灵了,政府瘫痪了,人类社会存在下来了,市场失灵了没有市场调节了,不按市场规则办,政府瘫痪了没有政府调节了,但是人类社会还是存在下来了,靠什么?靠道德力量调节。  所以,对保险业来说,既要看到社会人的假设,也要加强道德力量调节的作用。  谢谢大家!  厉以宁简介  男,汉族,江苏仪征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转载]贾也:退休人员或将交医保是“挖潜”改革?
& 【秋明按】针对黎民百姓切身利益的所谓“改革”,均应以考虑百姓利益为重作为出发点。一切打着“改革”旗号,行损害百姓利益之实的行径,都是不可取的!谋划让退休人员交医保,就属于此种不可取的行径!对提出此类所谓“改革方案”的人,理应加以严厉谴责!
近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发文提出,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这次琢磨退休人员也要交医保,是因为我国医保基金入不敷出趋势已相当明显。
&&&&笔者发现不少评论文章,虽怒不可遏却未能直击根要,徒徒陷入妄议之境。不妨由笔者摧陷廓清,述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医保的差序:不患寡而患不均
&&&&医疗保险比之养老保险更为重要,不管男女老少,随时都可能遇到这个病那个痛的,若没有参保的话,小病小痛都让人会感受到“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极端的例子就是,庐江男子弄丢妻子剖腹产手术费后跳楼身亡。
&&&&楼继伟撰文提出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针对的是谁呢?其实,针对的是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在分析这个缴费政策之前,有必要厘清一下医保的种类。按缴医保类型,面向公众且覆盖面广的无非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工作的,如果单位正规的话,是到社保部门参保登记,这种叫“职工医保”,全称一般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种一般是单位交你社会保基数(或称认为定工资)的8%,个人交2%。当然,如果有工作但单位不正规(比如个体户)的话,个人也可以自己交,姑且叫为“个人医保”,交的一般称之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医保”,交足年份之后,也可以享受退休之后不交医疗保险的待遇。
&&&&第二种是没工作的,如果户口在农村,可以参加“新农合保”,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如果户口在城镇,就可以参加“城居医保”,全称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两种医疗保险是个人每年交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的钱,然后各级财政每年补助几百,因城乡统筹,缴费金额、补助金额和报销政策也基本一致了。
&&&&以上二种具有普惠性质的。但是,我们国家制度的特色在于:体制内外,泾渭分明。在体制内的人,免不了国家会额外开小灶的,属于“特供”性质,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职公务员的医保。公务员(包括参公的事业编制人员)同样参加职工医保,但他们还额外有一个公务员补助,财政会额外按比例和基数交点钱,所以他们报销会高些,但和社会上的流言不一致,公务员多报销的钱,完全没有挤占普通职工缴纳的医保费,多报销的完全来自财政额外缴纳的公务员补助。
&&&&第二种是离退休干部的医保。离退休干部中最好的是离休人员和1-6级的革命伤残军人,他们单独参加离休医保,不仅享有离休高规格待遇,最重要的是医保方面享有特权,基本上是全报全销的,因此这一块浪费了很多财政资金。看过离休干部待遇之后,即使是公务员简直也是浮云,那遑谈普通老百姓了。当然,目前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也享受类似于离休干部的医疗特权,所以呢,离休干部和高级干部的人生才是“开挂”的人生,是普通百姓无法企及的。
&&&&“普惠”性质的医保,因为城乡统筹,目前渐渐并轨,但国家开的“特供”性质的小灶,却没有人敢动一线。诚然,离休干部是越来越少,但退休干部只会见多不见少的,因此财政供养压力也不小。
&&&&人们目光所聚的是,医保的不公平,而最大的不公平之处在于,国家财政供养的人享受到了医保特权。最直接的感受,只要你去看看各地一些稍有知名度的大医院,就会被干部病房占用的情况所惊呆。开小灶虽说是国家财政提供,但无疑会增加国家财政压力,更何况,财政支出不正是全民来承担的?退一万步讲,这些特殊干部们即使不占用医保费用,也是占用了大部分医疗资源的!
&&&&记得在2006年,前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披露:2000年中国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在世界191个国家中位188位,倒数第四,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主要服务850万党政干部群体,200万名各级党政干部长期请病假,40万名干部长期占用干部病房、招待所、度假村。眨眼间已过15年,这组数字不知有多大变化?人们一直期待有个权威说法。
&&&&诚如孔老夫子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改革之迫在眉睫,就是应该叫医院取消干部病房。提倡社会平权,就应该从医保开始!
&&&&二、继缴的法理:获得感与剥夺感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发文提出,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政策所指,退休职工是很明确的冤大头,也就是上文提及的参加“职工医保”的那部分人。这样问题就来了,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既为退休,何以按职工每月缴纳?
&&&&既然职工已经退休了,也就是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自然属于没工作的人员,那么要缴费也只能参照没工作的标准来交了,既套用“新农合”或“城居医保”的标准?试问拿什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退休职工去套有工作的职工标准——每月再交180元?再说了,一般的退休职工能有几个退休金啊?再去残忍地扣除8%,此举无异于“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这还要脸不?还亏堂堂一个国家财政部部长想得出来的!
&&&&退一万步讲,即使参照没工作的标准,也会遭遇很大的问题。因为一旦执行这个标准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退休职工他们以前缴了二三十年的职工医保相当于白缴,那还真不如一开始就不缴,索性参加“新农合”或“城居医保”不就得了。更何况,现在又要开始延迟退休了,至于又要多交五年了。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账本难道老百姓不会算?一算心里只会骂娘,哪里容得一个财政部长明里暗里地坑老百姓的?典型地挖了坑把老百姓往里推么!
&&&&第二个问题:既为强缴,按何项法律规定执行?
&&&&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属于国家强制征收的性质,是为“五险一金”中的一种税收。一般而言,国家立税、立金、立费,都需要立法通过的,根据“税收法定”的原则,法定程序是应由通过人大立法来制定的——这跟财政部没什么关系的。难不成楼财神爷在为人大“种田”,要启动修法了?问题是,退休职工不缴医保费已写入《社会保险法》,其中第27条明文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楼继伟说要研究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明显与现行国家法律相违背的。习惯经验告诉我们:每当一个政策的出台,前期都会有一个预热阶段,说是研究,或许已经着手在做准备,当问题遇到法律干涉时,根本不想有一丝一毫社会契约精神,往往会选择将法律这块碍脚石移开,然后堂而皇之地继续他们的人治,这种行径绝非依法治国的理念。种种行为绝对是视法律不是儿戏,视民众不是乳儿!楼继伟开出这种不符合法律的强缴医保的馊主意,还真不如直接降低退休金发放标准来得更合法一些。
&&&&第三个问题:既为改革,何以频频向民众开刀?
&&&&刚刚媒体称社保缴费降低成定局,生育医疗保险将合并,殊不知十天之内,就突然来了个大变脸。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余音未绝,听听也鼓舞人心,许多人差点又要感动得叫爹喊妈起来了。所谓“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然而,人们看到了是什么?社保之“养老”有缺口,强行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社保之“医保”有缺口,又打起让退休职工继缴医保的鬼主意,老百姓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牺牲民众的利益?这哪里来的“获得感”,是再真切不过的“剥夺感”。
&&&&社会保障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全民公费医疗,如今倒好,退休职工医保要改不缴费为缴费了,令人不禁要质疑:国家财政就不能为全民公费医疗担当一点吗?不是说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这是一种社会保障的进步还是倒退呢?不减少政府庞大的开支,不堵住盲目的投资,而只专门盯着基层退休人员的口袋,想方设法多榨取一点是一点,总想着让老百姓做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本不是“挖潜”改革,完全蜕变成“挖坑”改革了,挖了一个又一个坑,将老百姓往来里面填。既然说到社保改革,不妨说说其中的改革逻辑。
&&&&三、改革的逻辑:损不足而益有余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针对近期国家提出的“养老”和“医保”改革,都在一个劲地喊缺钱,貌似国家严重闹“钱荒”了。有人说,国家为何“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完全可以从庞大的财政收入中切割出一部分来补充社保亏空,毕竟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超出10多万亿的规模了。
&&&&有经济专家估计。中国2015年的财政收入很可能超过15万亿,宏观税负已达37%的高点。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13亿人的人均税负已经超过了1万元,同时,37%的宏观税负也远高于很多发达国家,可谓赶英超美。然而悲催的是,民众在承担税收的“高税负”的同时,又承担了社保的“高费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思曾撰文指出: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即大家熟悉的“五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税前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如果再加上公积金(即大家熟悉的“一金”)缴费,则可能超过60%,数倍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无论是高税负还是高费率,钱谁来承担?不正是企业和个人承担吗?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老百姓的腰包里掏出来的。而这些钱都是国家收走的:高税负国家收走后,名正言顺地成为国家财政收入,而高费率国家收成后,却国家名之曰“代管”,即为“代管”就不想承担贴钱进去的责任。
&&&&这正是笔者认为的“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
&&&&老百姓想法比较单纯,国家财政收入是老百姓交的钱,就应该以花在老百姓身上为主,这也是名正言顺的。但中国的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绝对占大头,以2006年为例,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73%,而同期的日本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为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法国为6.5%,加拿大为7.1%……美国最高,也只有9.9%。中国2014年一度的比重据说更是达到25%,也就是说1/4的财政收入被政府支出切蛋糕一样无声无息地切走了。而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甚至有50%都列入“其它支出”,如果真正支出于社会事业,早就拉清单列明去处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50%是不是成为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
&&&&放眼寰球,国家的财政支出一般主要用于两大项:医疗和社保。毕竟这两项才真正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收入“二次分配”的精髓。
&&&&不妨拿2010年中美两国中央财政支出作个比较:中国这两项支出比例是多少?仅有可怜的3.4%,典型的“九牛一毛”;而美国这两项开支是多少?达到46.6%,如果计上劳工部支出(主要提供失业保险和岗位培训),则达到51.6%,如果再计上退伍军队事务部给退伍军人提供的医疗保障和津贴,那么这个比例达到54.7%。一经对比,绝对是到了欲哭无泪的程度。
&&&&我们国家现在一看代管的“养老”、“医保”有支付压力,但又不想从财政收入多切出一部分补贴空缺,也不愿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实行精兵简政,剩下的途径只有让老百姓多交点钱了。
&&&&问题是让老百姓多交点钱是比较麻烦的事,为什么呢?税负都这么重了,更要命的是社保费率高到了占尽工资的一半了,你再他们多交,简直到了杀鸡取卵的程度了,无异于在试探民众的容忍底线,完全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怎么办?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改革的一句“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话一直被引用。触动谁的利益最难,当然是既得利益者们;而触动谁利益最易,自然是普罗大众。众所周知,“五险”中“养老”和“医保”是占了大头,“养老”占工资的20%,“医保”占工资的8%。好,改革就这从这两个费率着手,咱不好意思叫你们多交了,那就是让你多交一段时间:养老金有缺口,那你就延迟退休吧,再多交几年吧;医保有缺口,那你就终生缴费吧,交到进坟墓为止。这分明刀刀向民众开刀的节奏。
&&&&经笔者如此分析,社保改革逻辑已经了然。
&&&&最后,近期一直在热炒“供给侧改革”,“供给侧”难道不正是针对民众的“需求”来定制“供给”吗?现在民众最需求的是什么?不正想获得优质的社会服务产品吗?能生得起娃、能读得起书、能住得起房、能看得起病、能养得起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大量的社会服务,而恰恰也是这些才能给民众有“获得感”。老百姓太需要这些“供给”了,但他们埋得起单吗?
&&&&【个人微信号:jiaye6108】
&&&&【公众微信号:meriguanjian(观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补交医保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