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单位信息化一部分水利职工2016年下岗职工新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正文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作者/编辑:佚名
近几年,**市在大力加强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防汛抗旱指挥信息化为龙头,在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水利政务信息化及水利方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晚,基础薄弱,目前,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在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全市水利化建设基本   (一)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情况  1、重视,成立了**市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市于200*年*月成立了&**市水利信息化领导小组&,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和总任副组长,相关处室及部门的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作为负责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由局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工作,为全市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分步建设,各负其责,应用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市有关部门按照分步建设,各负其责的指导,在防汛抗旱信息化、水利政务信息化、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行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水利信息化工作,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受益。  3、按照**市水利局领导大力宣传**市水利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我局于200*年*月开通了**市水利局公共信息网(网址:)作为我局对外宣传和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每日更新信息,运行1年多来充分发挥了网络宣传的作用。与此同时,全局15个直属和全市40个区县水利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均建立了当地的水利公共信息网,此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在公众信息网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而且有效提高了**市水利局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4、**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起步良好。**市作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目前已经建成监测总站1个、分站4个、监测点23个,拥有gps定位仪2台,工作站、数字化仪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各1台,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下一步将开展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  (二)**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情况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尚未正式启动之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针对**市洪涝和地质灾害频繁,春旱、夏旱、伏旱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了&**市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并开始发挥效益。  1.**市防汛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市防汛信息传输的主要平台,于200*年开始建设,200*年*月通过验收,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了**市防汛办与国家防总办、区县(市)防汛办及相关水文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市、区县(市)防汛办间防汛抗旱信息和公文能相互传输,能够实时自动接收、传输、处理和存储水文量测站、水库站的水雨情信息,并通过监视系统实时监视全市主要江河水情、主要测站降雨情况,对水位超警、降雨超量和水库超限进行报警,对水库、重点防汛设施布置、全市防洪概况的基本情况进行编辑和查询,并能打印输出各类工作报表,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方便快捷、人机界面清楚灵活、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2.**市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  **市境内水网众多,主要江河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渠江、綦江、御临河等,在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市成为中央直辖市以前,防汛抗旱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处于比较原始的人工操作阶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汛指挥快速、准确的要求。为提高防汛指挥能力,为下游城镇防汛抢险争取,减少洪灾损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建设了沿江城市防洪预警自动测报系统一期工程。该系统能实现**市境内寸滩以上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琼江、綦江6条江河沿江城市的水位自动采集、洪水预报和相关数据的自动传输、处理、查询以及电话报警等功能,并将这些信息通过防汛水情自动收发报系统传递给相关区县防汛部门,为防汛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和依据。
  一期工程于200*年*月向全国公开招标,并选定了建设单位。200*年*月**日-*月**开始对各遥测站及中心站设备安装,*月**日预报系统软件安装,**月**日-**月**日开始中心站应用软件和分中心站设备及软件安装,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200*年9月19日通过验收。  3.**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一期一阶段)  **市受季风环流控制,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使降雨在时程上分布不均,导致干旱频繁发生。春旱、夏旱、伏旱的发生频率达到8%、31%和71%,严重影响了全市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为提高全市抗旱能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建设了**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是抗旱决策的基础,它的目标和任务是应用墒情监测设备建成覆盖全市的实时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旱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存储,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递旱情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有关墒情实况、及预测等信息发布在网上,为全市抗旱提供决策依据。该系统由旱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传输和旱情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阶段工程项目于200*年*月启动建设,200*年*月进行土建工程,200*年*月初开始对各固定遥测站及中心站设备进行安装,共建设了大足玉滩等9个固定旱情监测站、武隆防汛抗旱办等3个移动旱情监测站和市防汛抗旱办1个中心站及网络,*月**日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阶段,《》()。从目前试运行情况看,系统实现了旱情监测站数据采集、接收、解码、纠错、入库与监视,实现了信息统计、分析、预测和公文处理的自动化、电子化。该系统正常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市抗旱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旱情监测和预报手段方面已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市旱情信息采集系统第二阶段工程已于**月**日完成公开招标,将于今年11月底再完成53个固定旱情监测站、37个移动旱情监测站和2个旱情试验站的站址勘测、土建、设备安装调试等建设工作。此套旱情信息系统的全面建成,将会有效改变全市旱情数据长期依靠人工采集的形式;规范信息上报的标准;提高了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精确度。  二、市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市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水利信息化尽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总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  1.信息化不到位。全市水利系统的部分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水利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尚有距离,缺乏紧迫感;统一指挥的建设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有序性。  2.《规划》的情况差异较大,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要。《**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尽管已经出台,但全市执行《规划》的情况差异较大,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分割和重复现象,系统集成困难,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其原因是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别是管理机构尚不健全。  3.水利信息化资金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全市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除极少数系统外,信息化资金来源渠道几乎没有,投入信息化的资金十分微弱,致使信息源开发严重不足,至今尚未形成覆盖全市水利行业的信息网络。  4.水利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尚未形成。受客观原因的影响,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5.信息化人才缺乏。全市水利系统计算机人才、软件开发人才和系统管理人才短缺,基层单位计算机人才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和有针对性的较少,已有信息化硬件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1.防汛指挥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大量的雨水工情传递是通过乡村邮电部门有线电话网,手后,可靠性和实时性差。在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还没有把汛情分析、预报和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环节重复,自动化程度低。全市虽建有部分通信网,但覆盖面小,设备落后,传输能力差。计算机设备及相应软件一方面数量少,另一方面缺乏规范化,其通用性和开放性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防汛信息采集和处理,影响了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旱情信息系统由于我市旱情监测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旱情信息量化程度不高,正在建设的旱情信息采集系统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发挥的效益差,一时难以估算。  3.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待提高,防汛抗旱信息种类少,传输和处理速度不能满足防汛指挥快速准确的需要,与现代社会对防汛指挥的高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市水利工作下一步计划  **市下一步将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并以&**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快**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力争到200*年达到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水平。具体工作包括: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水利系统信息化管理机构,并在各区县建设水利信息分中心,以加快全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二)建设**市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计划到20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基本建成**市水利综合数据库(含水利工程基础数据库、全市水文数据库建设、市水利空间数据库等11个数据库);制定和完善一批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完成区县(自治县、市)水利信息网络中心。  (三)建设和建成**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市水利政务信息系统、**市水资源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市水质监测和信息系统、**市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市地方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市水利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及**市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等九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体系。  (四)规范建设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结合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适合本市的标准。  (五)加强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努力、借鉴兄弟省市和市级相关单位的先进,通过、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批懂信息化规划开发、掌握信息应用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适时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与很多兄弟省市和市其他部门相比差距较大,此次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的,学习借鉴兄弟省厅局的先进经验,结合**市工作实际,力争今后把**市水利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相关:没有任何专题栏目
  〖〗链接地址:
  总结提供的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相关范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pdf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 1期 水 利 信 息 化 NO.1 2015年2月 WaterResourcesInformatization Feb.,2015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 “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的 研究与思考 曾 焱,王爱莉,黄藏青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北京 100053 摘 要:水利信息化发展 “十三五”规划是全国水利发展 “十三五 ”规划的重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全国 水利信息化今后 5年发展的阶段性、纲领性文件。根据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情况,结合水利改革 发展需求,在归纳梳理近年来相关规划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水利信息化发展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发展现状的定 位、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规划思路、目标、任务、重点项 目等关键 问题的初步考虑。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关键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l5 0卜o0l4―06
0 引言 称 《“十二五”规划》 ,紧密结合水利信息化发展 现状和水利工作实际需求,明确了 “十二五 ”期间 水利部非常重视水利信息化规划工作 ,经过 水利信息化 的发展 目标和主要任务 ,着重考虑了
近年来的努力,逐步形成 由总体规划 、阶段规划 、 “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同时,水利
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 部还组织编制了不同业务领域的专项规划,各流域
确定了到 2015年的远景 目标,主要通过 “十五”、 机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也组织编制了各 自的 “十一五”、“十二五”等 5年阶段规划加以实现。 区域规划 。这些规划的实施,对近年来水利信息化
其中:2003年正式印发的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 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规计 2『003】456号,以下简称 《总体规划》 , “十三五”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思考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关于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思考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8:36: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思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会下岗职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