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达能否通过证监会ipo批文lpo

2016年证监会暂停lpo到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2016年证监会暂停lpo到什么时候?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lpo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零售银行业务
其他业务及未分配项目
公司银行业务
金融市场业务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公司名称: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893480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5.80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9号
法人代表:常振明
总经理:李庆萍
董秘:王康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ir_
联系电话:010-
证监会发重要信号 新1批新股发行在3月
证监会:新一批新股发行或在三月份  证监会:新一批发行或在三月份
  10日证监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邓舸表示,目前,已过发审会且办理完会后事项的首发企业,都已取得了核准文件,其余过会企业中除个别企业外,均拟补报2013年年报,预计到三月份才能发行。
  邓舸还称,目前在审的首发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企业,均需按规定补充提交预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报,并履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后,方可进入审核程序,预计也要到三月份才会召开首发企业发审会。(新华金融 屈绍辉)
  证监会表示新股发行暂告段落 三月重启发审会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昨天表示,除个别情况外,补交2013年年报的排队企业预计到3月份可以进行首发,首发企业均需按规定补充预披露材料和2013年报材料,履行新股发行相关文件后,预计到3月份启动首发企业发审会。
  邓舸昨日还表示,市场化改革不是放任自流,新股发行不得存在操纵价格、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当中要注意维护市场公平,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数量,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他说,2013年底恢复新股发行后,有51家公司启动新股发行,为促进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守法合规,贯彻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的精神,针对市场反映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近期组织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开展检查。
  邓舸强调,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提供招股书之外的发行人信息,切实做到依法披露,审慎定价,证监会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证券时报)遭遇IPO暂缓发行 证监会否认叫停传言  遭遇IPO暂缓发行 证监会否认叫停传言
  心提示: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暂停IPO是发行人和保荐人基于审慎原则暂停IPO,是公司自主决定,并不是证监会叫停。
  上市对于(300361.SZ)而言似乎一直充满戏剧性,在2012年已经过会的情况下却因为证监会停止IPO而不得不等待至2014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登陆A股市场已经没有问题的时候,其IPO上市“步伐”却突然被“暂缓”。
  这家主要生产消化类和肿瘤类药物的企业,在IPO询价过程中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狂热追捧,其每股发行价高达72.99元,更是达到67倍,排在了目前所有中的第一位。
  由此预计,此次募集资金净额约7.9亿元,另有老股东转让资金达到31.83亿元,但其IPO最终倒在了发行前夜。而发行暂缓的原因更是众说纷纭。
  根据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本次合计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其中新股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控股股东转让超过4360.35万股老股。而公司这一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1655 号”文核准。
  1月8日,披露,根据初步询价结果,本次发行股份数为5544.6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公司控股股东南京转让老股数量为4360.35万股。
  但是,在1月10日,却突然紧急公告,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公司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
  市场一片哗然,有媒体称,此次暂停是被监管机构紧急叫停,原因的确是控股股东一次性套现金额过大,引发监管层质疑。
  上海一位券商保荐人直言,这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化,“并没有违反发行规定,凭什么要暂缓呢?不能因为发行价格高,人为因素干扰多就暂缓发行,这是没有道理的。”
  对此,一位私募经理告诉记者,最后一批战略投资者引进的时候,公司估值才3.2亿元,而如今的估值高达160亿元之巨,二者相差50倍。“怎么可能三年不到时间估值就高得离谱,这必然是中介机构和公司联手做的局,证监会叫停是正确的。”
  由于认为此事较为敏感,董秘任为荣并没有直接接受采访,其给记者的短信回复为:“请与我们财经公关润言沟通,谢谢。”
  通过多方沟通,记者了解到,暂缓发行的原因是“IPO重启后市场讨论较多,公司理解改革实验不易、公众关注度高,所以综合各方考虑,经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审慎协商,决定暂缓发行。公司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市场发展的问题还是会得到较好解决”。
  对于是否会调整发行方案、再次启动时间、入围投资者下次是否自动入围等,方面对记者表示现在未知,有消息后会及时公告。
  在日下午的中国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媒体记者对暂停IPO事件的追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暂停IPO是发行人和保荐人基于审慎原则暂停IPO,是公司自主决定,并不是证监会叫停。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告诉记者,的一个消化类产品占营收比重较大,“这种主打药品因为利润率高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另外,药监部门还有限价的可能性,对于而言,这都是潜在的隐患,正因为如此PE给出的估值并不高,但A股投资者显然不理会这些。”
  事件引发的讨论已经超越其IPO本身,甚至已被舆论上升至本轮历时最长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成败与否。
  “从案例可以看出,证监会此次IPO改革推出的政策,对于抑制&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的&三高&现象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本来被寄予厚望的存量发行,反而成了新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投行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
  证监会方面显然也开始担忧起这一问题。
  针对当前新股发行中出现的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1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当中要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数量,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毫无疑问,这下排在后面的发行人都明白了,新股定价越往低定越安全,先上了再说,但对于证监会来说,一级市场人为压低价格,上市后二级市场又会遭遇爆炒,到时候又该怎么解决?”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坦言。(.21.世.纪.经.济.报.道 .韩.迅)
  参与各方商定暂缓发行
  (300361)一纸暂缓发行的公告引得市场哗然,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根据此前的发行公告,公司老股转让资金高达31.8亿元,直接引发市场对控股股东大额套现的舆论批评。
  一位接近方面的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暂缓发行的决定并非某一单方做出,而是公司与保荐机构共同协商的结果,原因是公司发行数量、发行价及市盈率较高,为避免对市场产生冲击,伤害中小投资者。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保代。他表示,属于新股发行改革后的特殊案例,在IPO开闸后的首批新股中,老股转让股数超过新股发行量的仅一家,一般情况下,老股转让数量都会少于新股发行数量。
  根据证监会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相关规定,“新股发行超募的资金,要相应减持老股”。对此一位分析人士介绍,监管部门此项规定的初衷是增加二级市场可流通股数,避免炒新,只要保证IPO后流通股不少于25%(股本4亿以上的为10%),增发新股募得资金与招股书募投项目资金相对应(扣除发行费用后),确定发行价,即可算出新股发行量,保证流通盘25%的比例后,便得出需转让老股数量。同时,持股三年以上的股东才有权出售老股。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发行价高达72.99元/股,在募集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发行量与发行价恰成反比,因此老股转让空间则相比其他新股公司更大。在的案例中,具有老股转让权的股东仅实际控制人南京(持股三年以上)一家。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的发行方案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与现存法规并无冲突,但确与证监会制度设计初衷相违背,即IPO的目的应为企业募投项目提供资金,而为非老股东提供转让套现的机会。
  那么,这样的案例今后会否继续上演?上市公司与保荐机构是否因制度设计有更大激励推高发行价?江苏地区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的高发行价及高市盈率对于公司本身来说具有显而易见的诱惑,同时,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也从中获得不菲的回报,发行新股承销费6311万,老股东减持承销费2亿,总承销费近3亿。
  然而,上述保代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他认为,证监会对于新股发行的公司会给出窗口指导意见,类似情况应该不会再发生。(.证.券.时.报.网 .袁.源)
  暂缓发行背后:讲规则与讲政治
  高市盈率的发行价、大比例的老股转让以及夜半的突然暂停发行,(300361)搅动了整个资本市场舆论场。
  媒体、网友的各种批评与意见,投向了与这次发行相关的每个主体。发行人、保荐机构、询价机构、监管部门或是整个市场环境,似乎都有苦衷,又似乎都被认为对这尴尬局面负有责任。直到1月10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监管部门的立场再度表明之后,舆论的浪潮才有所回落,而不同观点的争议,预计仍将持续。
  67倍市盈率与
  31亿元老股转让
  在1月9日发布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上市发行公告》时,舆论上的讨伐已露出端倪。
  根据公告,此次发行5546.6万股,其中新股数量为1186.25万股,公司控股股东转让老股4360.35万股。以2012年收益计,发行价市盈率达67倍,转让老股的控股股东将套现31亿元。虽然也有一些人士认为公司盈利增长前景不错,市盈率其实不算高,但多数网友则认为这个价格是“天价”,痛批上市公司“圈钱”者不在少数。还有网友发帖号召股民“拒绝申购,拒绝买入”。当天亦有网络媒体在报道中将与2010年高发行价上市、长期大幅度破发的(002399)比较,认为或成下一个。
  同时,此次发行老股转让金额30余亿,远超募集资金规模,也引起了大量批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的钱,绝大部分老股东拿走了,只有很少部分用于公司发展,这无疑是不合理的。还有人将之与以前超募资金相比,认为超募的钱至少还进了公司的资本公积,也培育了部分持续收购发展的公司。
  至晚间,舆论持续升温,情况却急转直下。1月10日凌晨,宣布暂缓发行股票。
  讲规则还是讲政治
  昨日以《暂缓IPO 大股东暴富梦中止》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代表了舆论场中的一类观点。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认为,IPO新规存在漏洞,以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是在钻制度的空子,利用IPO新规中对存量发行的规定变相套现,因此应当坚决叫停发行。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份网友发给国务院纠风办的举报信,举报人在信中对监管机构冠以不少指控,并提到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等事项。
  暂停发行的结果引来许多网友叫好。总编辑水皮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甚至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多行不义必自毙”来评论此事。新浪微博上还有一众认证为“新浪名博”、“某证券经纪业务部总经理”的博主认为,“破坏规则是可以的”、“应当叫停存量发行”,甚至还有人又喊出“应无限期暂停IPO”。
  然而,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发行结果令人惊讶,但的发行过程合乎现有规则,似乎并无停发必要。曾任医药上市公司高管的葛剑秋在微博上说:“是心黑,但人家按规则办事,怎么说停就停了?”新浪专栏作家@向小田也有一问:“IPO定价是一个很专业的金融问题,没有违反任何游戏规则,但是在网民和媒体的狂轰滥炸下,却不得不暂停发行。民粹进入专业领域,就是知识分子的末日。”
  在微信上,一位投行高管所写的名为“中金错在哪儿”的评论,引起不少转发。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发行人及保荐机构,虽然看似做法符合规则,但是“这熊孩子太不讲政治了”。他认为,市场化发行刚刚起步,保荐机构就和大股东一起钻空子,引起民意沸腾,让整个新股发行改革都处于某种尴尬境地。与(002706)的做法相比,境界差了太远。
  舆论仍纷纭
  在宣布发行暂停后,周五早间网上舆论热潮更是高涨。微博、股吧等渠道,绝大多数网友都在以各种方式点赞。有不少媒体还将之演义为31亿老股转让引来监管层领导关注,所以才有半夜暂停之事。
  在上午11时刊出文章《从国外老股转让经验看暂缓发行》,指出老股转让在海外资本市场是常见做法,在这过程中往往需要各方反复博弈来确定方案。文章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对于管理层、发行人、保荐机构而言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而前不久由国务院颁发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国九条”,或许会成为新股发行实践的指引。
  财新网则一整天都把暂缓发行的更新消息放在头条区域,头条文章引述投行人士话语称,“监管层果断出手,着实大快人心。但行政干预终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时间投资管理公司则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撰文分析,在满足既定条件下具有弹性的仅有发行价,然而发行价是由“饥渴过度的361家网下投资者,冒着真金白银受损的风险投标投出来的”。因此“没有理由对一个尊重规则的公司说三道四,反倒是对的发行被叫停感到震惊”。
  纷纭讨论中,许多人都倾向于认为是在某种指导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才决定暂缓发行。另一位私募人士有更直言不讳地评议:“亏损才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纪律是市场给的,永远不是监管层给的。暂缓发行貌似市场化改革的倒退。”
  监管层重申
  市场化规则
  1月10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未叫停发行,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根据相关情况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数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重申“需要市场主体各尽其责”等,意味着只是个案,既定市场化游戏规则不会变化。而提到“市场提出的问题证监会将积极关注,持续跟进”则相当于对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某种警示:第一要符合游戏规则,第二注意要“合理”。
  对于接下来制度应该作何调整优化,不少人士也提出了建议。许多网友提到,对于询价机构要加强管理,对于乱报高价的基金等机构,要严查有无利益输送等问题。
  微博认证为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汪潮涌认为,首批lPO重启后的上市公司巿盈率和老股出售的比例不宜太高,尤其是老股比例不要超过募资额的20%,创业板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发展公司的未来。
  但也仍有不少人认为,IPO规则可以不调整,暂停发行亦无必要,可以让市场参与者适应存量发行规则,主动调整预期。雪球网友成一虫写到:“就是得让人圈钱,让人高价减持,疯狂地上新股,想上就让上,这样才能让新股今后没法高价。吃亏多,你自然就不会打新了。或者不会高价打了。是可能因此下跌,跌不怕的,短期而已,会跌出一个牛市来。”(.证.券.时.报.网 .赖.梓.铭)“老股转让”凸显新问题 证监会发力承销端监管
  “老股转让”凸显新问题 证监会发力承销端监管
  核心提示:原本被监管层寄予厚望作为增加流动性的工具,打击“三高”的利器,却伴随着的高估值、高转让比例,使得老股转让成为圈钱的代名词。监管层在这一新工具面前,正面临两难。
  1月10日下午三点半,距离当日凌晨的紧急暂缓发行已经过去了超过15个小时,整个市场都在等待证监会的回答。
  富凯大厦17楼会议室,人头攒动。媒体记者们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指向。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将会加强发行承销过程监管。
  邓舸指出,针对市场反映的发行承销中的问题,按照《证券发行和承销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证监会将会近期组织证券业协会、交易所对部分拟发公司的发行承销工作展开检查。
  据记者从接近发行人处获悉,监管层或已要求的发行人与保荐机构配合检查询价过程,以及信息披露中是否存在问题。
  原本被监管层寄予厚望作为增加流动性的工具,打击“三高”的利器,却伴随着的高估值、高转让比例,使得老股转让成为圈钱的代名词。监管层在这一新工具面前,正面临两难。
  下一步该如何继续,眼下最迫切的是的处理问题,更进一步的是老股转让如何发挥作用。
  有接近监管层人士对记者指出,监管层的态度是通过老股转让还不能消除价格不合理情况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消除不合理定价。
  这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监管方向,为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50家和后续更多企业指出预案解决路径。
  调整方案则需重上会
  “需要补充的是,根据公司公告,是经过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等协商决定暂缓发行,而非&证监会叫停发行&。”发言人强调。
  事实上,1月10日的市场传言是证监会叫停发行。
  虽然没有详细回应,证监会也在1月10日做出“特别提醒”,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新股发行方案设计和发行承销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市场公平,兼顾发行人和老股东、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新股东和原有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的配比数量、网上和网下的分配比例、承销费用的分担原则,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到底是行政叫停还是主动暂缓?眼下不得而知,然而,被市场称为“破天荒”的暂缓发行案例,它下一步要怎么走?无疑是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下一步的处理问题,1月10日证监会并没有正面回应。
  但是市场聚焦的焦点在于发行价过高,老股转让比例过大。如果下一步需要调整老股转让方案,它面临的问题会很大。
  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对记者指出,作为过会企业,不允许调整老股转让方案,如果它需要调整,则需要重新上发审会。
  行政之手的困境
  虽然监管层强调并非行政叫停,而是自主协商暂缓发行。然而,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对记者指出,此前在应对定价和老股转让问题时,监管层就有过考量,通过老股转让还不能消除价格不合理情况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消除不合理定价。
  可以确定的是,监管层对于第一批发行的新股示范效应极为重视。
  在此前发行前监管层召集保荐机构开的会议上,监管层人士就对台下指出,“我们把核准批文节奏放开、把定价管制放开,交给大家自主配售权,如果结果依然是三高突出、炒作盛行、社会一片哗然,后续的市场化改革就有很大压力。”
  “提醒大家,合理定价非常重要,是想长远发展,还是想一锤子买卖。”其指出。
  或成为了一锤子买卖的代表,只是锤子还未落下,就凝固了在半空中。
  这背后是行政之手的困境。此前,监管层推出老股转让的初衷,就在于增加公开流通的比例,从而防止“三高问题”。
  然而,高昂的发行价、大比例的老股转让依然让市场议论纷纷,这或也使得行政之手不得不重新出场,而之前的“节奏”、“定价”放开也随之显得暗淡。(.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市况凄惨证监会也煎熬 鼓励大企业回购释积极信号
  市况凄惨证监会也煎熬 鼓励大企业回购释积极信号
  周五,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针对部分大型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证监会于1月6日召开了“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座谈会”,9家银行和6家央企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表示,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可以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进行探索和尝试。
  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0日表示,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破净,证监会于6日召开了上市公司回购普通股座谈会,9家银行和6家央企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表示,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可以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进行探索和尝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共有16股银行股挂牌交易,按周五收盘的最价计算,市净率低于1(“破净”)的个股有11只。其中,市净率最低(“破净”程度最严重)的前9只个股依次是(601328)、(601818)、(601988)、(601998)、(601169)、(601009)、(600015)、(600000)以及(601288)。
  截止周五收市,上证50成份股当中,共有10只股价跌破净资产,上述股票包含部分银行股,剔除银行股以后,剩下的“破净”公司分别是(601668)、(600050)、(600028)。此外,(601088)、(600104)、地产(600048)、](601857)、(601299)等公司股价也很接近净资产。
  证监会:3月份才能召开发审会市场化改革不是“放任自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预计3月份才能重新召开发审会,原因是在审企业需要补充预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报。此外,关于暂缓发行事宜,邓舸表示,的公告中提到:“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他说,市场需要参与主体共同呵护,对于市场关注的问题,证监会将继续关注,持续跟进。
  与此同时,邓舸还呼吁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要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邓舸表示,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发行过程当中要注意维护市场公平,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和老股数量,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他说:“2013年底恢复新股发行后,有51家公司启动新股发行,为促进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守法合规,贯彻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和事后问责的精神,针对市场反映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近期组织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开展检查。”邓舸强调,市场化改革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提供招股书之外的发行人信息,切实做到依法披露,审慎定价,证监会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修订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定建立统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
  邓舸表示,今后将修订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定,特别规定自发布之日实施,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一是加强高风险领域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披露质量。二是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加强各规定之间的衔接性。三是简化信息披露内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证监会正在着手完善和建立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范。邓舸表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当前一项紧迫工作,相关文件正在起草过程中。”(投资快报 高超)2-1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达证券ip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