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海收购威海清华紫光紫光40%股份的新闻

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背后“棋局”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背后“棋局”
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背后“棋局”
长江商报消息 拟募集资金225亿元,将推出涉9500人的员工持股计划
□本报记者 郑玮
一直被外企身份困扰的华三通信终于靠上了一条本土好船。
5月21日,清华控股旗下紫光控股(000938.SZ)宣布,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股价向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H3C Holdings Ltd)发起收购,主要标的是其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份。
这标志着被外界争议数月的华三身份终于确定,华三股权在被买卖多次后,又重新被贴回“民族企业”的标签。
5月25日晚间,紫光股份随后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25亿元,其中,拟投资188.51亿元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香港华三主要持有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10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参与方还包括两个员工持股计划,这两个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合计高达9500人。
先并购,再推员工持股,紫光股份到底在下怎样的棋?
5月27日,紫光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收购华三通信是为了完善公司云网端产业链。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也曾公开表示,看中了新华三更广泛的协同效应。
一位IT业分析师称,过去的几年内,由于惠普持股,华三通信一直披着合资企业的外衣在国内研发生产,导致其在政府主导的网络设备采购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次紫光收购完成之后,新华三会以正式的国产厂商身份参与中国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这无疑会对国内的华为、联想等企业造成冲击。
紫光系借势扩张版图
从私有化展讯、锐迪科,到迎娶“新华三”,紫光集团的触角由芯片设计延伸至存储和服务器领域,其全产业链的战略渐次展开。
5月21日,紫光股份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与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议案,其中包括以募集资金购买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权。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不解,主攻芯片市场的紫光集团为何对提供服务器和技术服务的华三通信感兴趣?
“芯片是事业,其他是生意。”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这样阐释紫光集团的集成电路战略。为此,紫光集团辗转腾挪,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并举。2013年,紫光集团大举进军芯片领域,以17.8亿美元私有化展讯,并于次年以9.1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紫光集团由此一跃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设计领域龙头。
之后,清华控股煞费苦心理顺股权结构。
今年1月,在实际控制人清华控股的划转下,紫光股份重回紫光集团怀抱,而紫光古汉成为启迪控股旗下公司,与此同时,紫光股份宣布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项,为展讯、锐迪科证券化铺路。
赵伟国计划,紫光集团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市值千亿美元的芯片巨头。如今,收购新华三之后,紫光集团从芯片设计到存储和服务器,离千亿美元市值又迈进了一步。
若成功收购新华三,新收购的资产将极大增厚紫光股份的业绩。公告显示,本次收购完成后,香港华三预计未来3年净利润约为15亿元、20亿元、27亿元;EG业务未来3年的净利润约为3.4亿元、4亿元、5亿元,即业务重组后的香港华三净利润约为18.4亿元、24亿元、32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0%。
“依托新华三进入存储和服务器领域还不是边界,紫光集团的集成电路版图可能还将更大,而后续的资产证券化也颇值得期待。”有分析人士如此表示。今年2月,紫光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达成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内,产业投资基金拟以股权投资方式给予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分析,惠普公司此次甩卖“新华三”,成功“借壳”将中国惠普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转给了具有强烈国产背景的中国企业,也成功规避了中国政策的壁垒,打通销售市场,还能继续保持自己在核心技术创新的自主优势。
此次收购完成后,“新华三”将成为惠普服务器、存储、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而惠普企业仍拥有新公司49%的股权,话语权并没有得到明显削减。变身民族企业的华三,其创造的收益有一半将流入惠普。
华三多年坎坷路或终结
实际上,自2003年成立至今,华三通信经历了数次易主及股权变更。
资料显示,华三通信最初是华为与3Com于2003年成立的合资公司,2006年被3Com全盘收入囊中,2009年惠普又以27亿美元收购了3Com,华三也顺理成章进入惠普大家庭。
此后,股权变更后的“新华三”仍然在中国企业网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中网络产品名列第一,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然而直至今年年初,华三通信出现大面积的罢工潮,涉及超过九成员工,一些潜在问题才浮出水面。
问题的爆发诱因,源于此前惠普中国宣布对华三通信管理层进行人事调整。按照新的任命计划,惠普中国区董事长毛渝南将兼任华三通信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Matt Greenly将担任副董事长。
“华三这么多年被卖来卖去,还能保持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比较稳定。”华三老员工李飞曾表示,如果从CEO到董事长都换了,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市场部门。而从惠普以前收购EDS的经历来看,长此以往华三没好结果。
据了解,2008年惠普就曾对著名IT公司EDS的收购,随即宣布深度整合计划,对该公司裁员2.7万名员工,随后,惠普将其计划裁员数量扩大了近一倍,即计划裁员的人数扩大至4.5万人到5万人。
罢工压力之下,惠普改任华三总裁兼CEO吴敬传为华三副董事长,以及惠普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个人的中国和全球网络战略顾问,华三首席运营官曹向英任华三CEO,并承诺向华三员工提供长期金融奖励措施。
由此看来,紫光股份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似乎是为惠普的承诺埋单。
5月25日,紫光股份拿出重量级定增方案,公司将以26.51元/股向林芝清创等9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8.49亿股,所募资金225亿元用于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紫光数码44%股权、紫光软件49%股权,以及建设云计算机研究实验室暨大数据协同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
另外,定增方案还嵌套了两个员工持股计划,合计认购6827.6万股(占本次增发的8%),锁定期36个月,存续期72个月。其中,首期1号员工持股计划认购2018.1万股,参加对象为公司董监高(不包括外部董事和监事)及部分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000人;首期2号员工持股计划认购4809.5万股,参加对象为香港华三、其中国境内子公司以及即将并入华三的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合称为“华三”)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8500人。
上述IT业分析师认为,在经过多次股权变动后,紫光集团向华三通信抛出的员工持股计划起到了安抚作用,或代表其多年坎坷路的终结。
紫光意欲挑战华为联想?
根据2014年IDC发布的第四季度中国企业硬件市场份额调查报告,华三通信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综合占比为16.5%,仅落后综合排名第一的华为,但却与联想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新华三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超过华为雄踞第一。
“在过去,华三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都在中国,但是他们拥有一家外国母公司。”IDC网络研究部经理Steven Hu表示,这对华三执行大型网络设备项目造成了挑战,尤其是那些由中国政府驱动的项目。
因为外资控股的身份,华三通信无缘很多市场采购,这也让其业绩遭受打击。
惠普CEO惠特曼在今年2月底曾表示,惠普的网络设备业务表现不佳,尤其是中国市场。而根据惠普的财报,在上一个财季中,惠普网络设备的销售额下滑了11%。
特别是自“棱镜门”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惠普、思科等美国科技公司面临压力,而华三作为一家总部在中国本土的公司,控股权又在惠普这家美国公司手中,身份颇显尴尬。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从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期的设备集采中几乎没有看到华三的身影。
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惠普通过出售多数股权给中国本地厂商,将有利于华三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新华三来说,股权的变化将带来远期的利好,国有控股的身份将使得它可以更好地应对国产化趋势的挑战。
“在IT自我控制趋势的背景下,中国国内服务器和存储厂商出现了迅速增加,惠普和其他跨国公司面临着重大挑战。”IDC企业系统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Thomas Zhou表示。一旦这一交易通过,新华三将成为一家国有参股公司。它将显著改变中国服务器和存储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果新华三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一转变,他们将成为中国企业业务市场最有竞争力的厂商之一。
IDC中国总经理Kitty Fok认为,跨国公司和本土厂商之间的合作发展模式,将在未来导致更激烈的竞争。如果新华三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一交易和转变,充分利用每家公司的优势,他们将成为一个新的巨头,并能够对华为和联想等本土厂商发起挑战。
2014年中国硬件市场份额情况
(包括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
IDC《中国分省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
IDC《中国分省存储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
IDC《中国分省局域网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背后“棋局”_公司新闻_股票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长江商报消息 拟募集资金225亿元,将推出涉9500人的员工持股计划  □本报记者 郑玮  一直被外企身份困扰的华三通信终于靠上了一条本土好船。  5月21日,清华控股旗下紫光控股(000938.SZ)宣布,以不低" />
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背后“棋局”
  长江商报消息 拟募集资金225亿元,将推出涉9500人的员工持股计划
  □本报记者 郑玮
  一直被外企身份困扰的华三通信终于靠上了一条本土好船。
  5月21日,清华控股旗下紫光控股(000938.SZ)宣布,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股价向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H3C Holdings Ltd)发起收购,主要标的是其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份。
  这标志着被外界争议数月的华三身份终于确定,华三股权在被买卖多次后,又重新被贴回“民族企业”的标签。
  5月25日晚间,紫光股份随后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25亿元,其中,拟投资188.51亿元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香港华三主要持有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10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参与方还包括两个员工持股计划,这两个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合计高达9500人。
  先并购,再推员工持股,紫光股份到底在下怎样的棋?
  5月27日,紫光股份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收购华三通信是为了完善公司云网端产业链。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也曾公开表示,看中了新华三更广泛的协同效应。
  一位IT业分析师称,过去的几年内,由于惠普持股,华三通信一直披着合资企业的外衣在国内研发生产,导致其在政府主导的网络设备采购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次紫光收购完成之后,新华三会以正式的国产厂商身份参与中国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这无疑会对国内的华为、联想等企业造成冲击。
  紫光系借势扩张版图
  从私有化展讯、锐迪科,到迎娶“新华三”,紫光集团的触角由芯片设计延伸至存储和服务器领域,其全产业链的战略渐次展开。
  5月21日,紫光股份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与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议案,其中包括以募集资金购买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权。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不解,主攻芯片市场的紫光集团为何对提供服务器和技术服务的华三通信感兴趣?
  “芯片是事业,其他是生意。”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这样阐释紫光集团的集成电路战略。为此,紫光集团辗转腾挪,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并举。2013年,紫光集团大举进军芯片领域,以17.8亿美元私有化展讯,并于次年以9.1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紫光集团由此一跃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设计领域龙头。
  之后,清华控股煞费苦心理顺股权结构。
  今年1月,在实际控制人清华控股的划转下,紫光股份重回紫光集团怀抱,而紫光古汉成为启迪控股旗下公司,与此同时,紫光股份宣布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项,为展讯、锐迪科证券化铺路。
  赵伟国计划,紫光集团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市值千亿美元的芯片巨头。如今,收购新华三之后,紫光集团从芯片设计到存储和服务器,离千亿美元市值又迈进了一步。
  若成功收购新华三,新收购的资产将极大增厚紫光股份的业绩。公告显示,本次收购完成后,香港华三预计未来3年净利润约为15亿元、20亿元、27亿元;EG业务未来3年的净利润约为3.4亿元、4亿元、5亿元,即业务重组后的香港华三净利润约为18.4亿元、24亿元、32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0%。
  “依托新华三进入存储和服务器领域还不是边界,紫光集团的集成电路版图可能还将更大,而后续的资产证券化也颇值得期待。”有分析人士如此表示。今年2月,紫光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达成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内,产业投资基金拟以股权投资方式给予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分析,惠普公司此次甩卖“新华三”,成功“借壳”将中国惠普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转给了具有强烈国产背景的中国企业,也成功规避了中国政策的壁垒,打通销售市场,还能继续保持自己在核心技术创新的自主优势。
  此次收购完成后,“新华三”将成为惠普服务器、存储、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而惠普企业仍拥有新公司49%的股权,话语权并没有得到明显削减。变身民族企业的华三,其创造的收益有一半将流入惠普。
  华三多年坎坷路或终结
  实际上,自2003年成立至今,华三通信经历了数次易主及股权变更。
  资料显示,华三通信最初是华为与3Com于2003年成立的合资公司,2006年被3Com全盘收入囊中,2009年惠普又以27亿美元收购了3Com,华三也顺理成章进入惠普大家庭。
  此后,股权变更后的“新华三”仍然在中国企业网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中网络产品名列第一,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然而直至今年年初,华三通信出现大面积的罢工潮,涉及超过九成员工,一些潜在问题才浮出水面。
  问题的爆发诱因,源于此前惠普中国宣布对华三通信管理层进行人事调整。按照新的任命计划,惠普中国区董事长毛渝南将兼任华三通信董事长一职,原董事长Matt Greenly将担任副董事长。
  “华三这么多年被卖来卖去,还能保持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比较稳定。”华三老员工李飞曾表示,如果从CEO到董事长都换了,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市场部门。而从惠普以前收购EDS的经历来看,长此以往华三没好结果。
  据了解,2008年惠普就曾对著名IT公司EDS的收购,随即宣布深度整合计划,对该公司裁员2.7万名员工,随后,惠普将其计划裁员数量扩大了近一倍,即计划裁员的人数扩大至4.5万人到5万人。
  罢工压力之下,惠普改任华三总裁兼CEO吴敬传为华三副董事长,以及惠普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个人的中国和全球网络战略顾问,华三首席运营官曹向英任华三CEO,并承诺向华三员工提供长期金融奖励措施。
  由此看来,紫光股份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似乎是为惠普的承诺埋单。
  5月25日,紫光股份拿出重量级定增方案,公司将以26.51元/股向林芝清创等9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8.49亿股,所募资金225亿元用于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紫光数码44%股权、紫光软件49%股权,以及建设云计算机研究实验室暨大数据协同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
  另外,定增方案还嵌套了两个员工持股计划,合计认购6827.6万股(占本次增发的8%),锁定期36个月,存续期72个月。其中,首期1号员工持股计划认购2018.1万股,参加对象为公司董监高(不包括外部董事和监事)及部分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000人;首期2号员工持股计划认购4809.5万股,参加对象为香港华三、其中国境内子公司以及即将并入华三的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合称为“华三”)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8500人。
  上述IT业分析师认为,在经过多次股权变动后,紫光集团向华三通信抛出的员工持股计划起到了安抚作用,或代表其多年坎坷路的终结。
  紫光意欲挑战华为联想?
  根据2014年IDC发布的第四季度中国企业硬件市场份额调查报告,华三通信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综合占比为16.5%,仅落后综合排名第一的华为,但却与联想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新华三在未来的发展中,很有可能超过华为雄踞第一。
  “在过去,华三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都在中国,但是他们拥有一家外国母公司。”IDC网络研究部经理Steven Hu表示,这对华三执行大型网络设备项目造成了挑战,尤其是那些由中国政府驱动的项目。
  因为外资控股的身份,华三通信无缘很多市场采购,这也让其业绩遭受打击。
  惠普CEO惠特曼在今年2月底曾表示,惠普的网络设备业务表现不佳,尤其是中国市场。而根据惠普的财报,在上一个财季中,惠普网络设备的销售额下滑了11%。
  特别是自“棱镜门”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开始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惠普、思科等美国科技公司面临压力,而华三作为一家总部在中国本土的公司,控股权又在惠普这家美国公司手中,身份颇显尴尬。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从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期的设备集采中几乎没有看到华三的身影。
  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惠普通过出售多数股权给中国本地厂商,将有利于华三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新华三来说,股权的变化将带来远期的利好,国有控股的身份将使得它可以更好地应对国产化趋势的挑战。
  “在IT自我控制趋势的背景下,中国国内服务器和存储厂商出现了迅速增加,惠普和其他跨国公司面临着重大挑战。”IDC企业系统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Thomas Zhou表示。一旦这一交易通过,新华三将成为一家国有参股公司。它将显著改变中国服务器和存储市场的竞争格局。如果新华三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一转变,他们将成为中国企业业务市场最有竞争力的厂商之一。
  IDC中国总经理Kitty Fok认为,跨国公司和本土厂商之间的合作发展模式,将在未来导致更激烈的竞争。如果新华三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一交易和转变,充分利用每家公司的优势,他们将成为一个新的巨头,并能够对华为和联想等本土厂商发起挑战。
  2014年中国硬件市场份额情况
  (包括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
  数据来源
  IDC《中国分省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
  IDC《中国分省存储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
  IDC《中国分省局域网市场跟踪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
  华三通信
注: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威海紫光,健海生物,U23医院,海健团队都是合作公司吗?是合法的吗?听说健海和威海紫光是合作关系,_百度知道
威海紫光,健海生物,U23医院,海健团队都是合作公司吗?是合法的吗?听说健海和威海紫光是合作关系,
U23医院,两万块进单?是合法的吗,海健团队都是合作公司吗,健海生物,专门做基因检测,是真的吗威海紫光?听说健海和威海紫光是合作关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真的啊,不知你有这方面的打算吗?俗话是选择大于努力,真心交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紫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清华系资本大戏法:紫光股份225亿大收购,市值直逼中兴_10%公司_澎湃新闻-The Paper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清华系资本大戏法:紫光股份225亿大收购,市值直逼中兴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
16:46 来自
紫光股份的重组并没有涉及紫光集团此前私有化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和锐迪科。&#160;&#160;&#160;&#160;&#160;&#160;&#160;刚刚以25亿美元收购的惠普资产,紫光集团就闪电注入了A股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160;&#160;&#160;&#160;&#160;&#160;&#160;5月25日晚,停牌5个多月的紫光股份公告,将以每股26.51元价格(较停牌前收盘价折让8.99%),向林芝清创等9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8.49亿股,所募资金225亿元用于收购香港华三51%股权、紫光数码44%股权、紫光软件49%股权,以及建设云计算机研究实验室暨大数据协同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160;&#160;&#160;&#160;&#160;&#160;&#160;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清华系公司的集体行动。本次非公开发行对象中,林芝清创、紫光通信、健坤爱清、同方计算机为一致行动人。其中,实际控制人清华控股间接持有林芝清创100%股权;紫光集团间接持有紫光通信100%股权;清华控股直接和通过控股子公司紫光集团合计持有同方股份27.77%股份,同方股份则持有同方计算机100%股权;健坤爱清为紫光股份董事长赵伟国控制的下属公司。&#160;&#160;&#160;&#160;&#160;&#160;&#160;林芝清创、紫光通信、健坤爱清、同方计算机拟合计认购本次定增股份的七成以上。&#160;&#160;&#160;&#160;&#160;&#160;&#160;通过以上运作,紫光股份将成为A股市场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通信“高富帅”。&#160;&#160;&#160;&#160;&#160;&#160;&#160;5月21日,紫光集团宣布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惠普新组建的“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160;&#160;&#160;&#160;&#160;&#160;&#160;“新华三”也即香港华三,包括原惠普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和惠普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及技术服务业务,总估值约45亿美元(不含现金及负债)。&#160;&#160;&#160;&#160;&#160;&#160;&#160;紫光集团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2005年改称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资产规模约400亿元人民币。官网介绍,紫光集团正“以重金投资研发、全球延揽人才和并购、重组为手段”,“发展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通信微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为主要内容的集成电路产业链”。&#160;&#160;&#160;&#160;&#160;&#160;&#160;紫光集团有关人士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注入资产后,紫光股份的定位是云网端,即云计算、网络设备和硬件产品。&#160;&#160;&#160;&#160;&#160;&#160;&#160;具体表现在:新华三在中国多个IT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其中网络产品名列第一,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均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其中,网络设备具体运作公司杭州华三一直是中国企业网络设备市场的龙头企业。惠普的服务器业务一直在中国市场也表现良好。&#160;&#160;&#160;&#160;&#160;&#160;&#160;爱建证券发布报告称,华三的主要产品以太网交换机、企业路由器、企业WLAN、IT安全硬件产品分别占中国市场份额的31.9%、44.3%、29.9%、10.9%,自2010年起连续四年市场份额第一,企业路由器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思科。加上未来将是惠普路由器、存储器等硬件产品在中国的独家总代理,预计业务重组后的香港华三公司未来三年内净利润为18.4亿元、24亿元、32亿元,年均增长约为30%。&#160;&#160;&#160;&#160;&#160;&#160;&#160;据悉,紫光股份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进行投资,不排除有进一步的收购计划,该公司希望未来打造成涵盖移动终端、云计算、网络设备、硬件等信息通信领域的整体平台。&#160;&#160;&#160;&#160;&#160;&#160;&#160;爱建证券报告称,收购完成后,紫光股份将受益于互联网+持续升温,未来将成长为千亿市值的公司。若达成千亿市值,将与中兴通讯(000063)比肩。&#160;&#160;&#160;&#160;&#160;&#160;&#160;截至5月26日收盘,中兴通讯A股市值约1180亿元,紫光股份股价不出意外涨停,市值约64亿元。&#160;&#160;&#160;&#160;&#160;&#160;&#160;另外,澎湃新闻()记者也注意到,这次紫光股份的重组并没有涉及紫光集团此前私有化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和锐迪科。紫光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信息产业和芯片产业还是有些不同,公司规划芯片会单独上市。&#160;&#160;&#160;&#160;&#160;&#160;&#160;“最新听到的消息是,芯片业务年进入资本市场,但目前没有具体的消息。”上述这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展讯加上锐迪科,使得紫光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手机芯片提供商。
录入编辑:赵刘记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海紫光科技是传销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