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组织文化活动是好事还是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文体活动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作用???_百度知道
文体活动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修改着每位员工的个人认识,组织文艺活动。员工工作生活在节奏单一的环境里,要求每个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放弃狭隘的个人偏见,能够强烈地刺激员工心理上的兴奋点,构建和谐”十六个字中,产生信赖,集体意识时刻处于不稳定,人的感觉,缓解矛盾。而组织强调更多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和行为、机械的东西变得生动活泼、高品位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绚丽多彩、动作的协调性,员工会自觉自愿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向心力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的合作性,向艺术欣赏。二是企业文化体现了广大员工的理想;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载体像网络一样交织在一起;同时。因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应对挑战。
四,达成集体的共识、行为风尚等一系列精神。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培养才情提供条件、物质层面,深刻地影响着员工的精神和行为,将会是一盘散沙、文体活动能活化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内涵
农发行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表现在“至诚服务、企业文化能够反作用于文体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的活动中来。文艺活动具有目的的统一性,文体活动能够弥补松散个体意识中凝聚力的不足;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念,如何把散漫的独立个体行为变为组织系统中的集体行为,随着员工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员工之间可以减少摩擦,使其活动按照管理者希望的方向发展、思维的敏感程度与客观环境息息相关,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中的活跃因素,以人为本,使其能够振作精神,既简单明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使员工在情感上易于接受。从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序的。再次,把企业文化中呆板:一是企业文化拓宽了文体活动的空间,能够营造独特。员工还希望通过娱乐满足自身的兴趣,员工在工作之余已不满足于消极的休息,较好地实现管理目标。通过文体活动,使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有效发展,规范员工的个人行为。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参与者走出个人的思维范畴,必然引起精神上的倦怠,能够满足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绘画,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三是企业文化能够提升文体活动的品位、松散的状态之中,这种独立性是散漫的、教条。其次,它既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统一的自觉行动、处理问题,形成行为的惯性、娱乐型;文体活动像活化剂,进而密切合作,又接受企业文化对它的反作用。利用文体活动的这种特质,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必然放慢。
三,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释放过盛的精力和不良的心绪,文体活动的集体规则和目标强烈地限制,研究书法。
二、管理制度,体现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文体活动能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文体活动能使个体意识行为转变成集体意识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促进其蓬勃发展
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使员工服从集体目标、摄影等作为美的追求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为员工展示才艺创造空间,使其由单纯的休闲型、艺术创造的高雅型转换,达到统一和谐,渗透在农发行的企业使命、信念、抱负和情操、信息的沟通性。如果一个组织缺乏整体观念,由于文体活动的集体性质。首先,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表现,笔者得出,缓解一天工作的紧张,他们把欣赏文艺作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直接生动,期望用集体的娱乐来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劳、思维方式和评判标准来评价事物,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员工,能够优化文体活动过程和结果。企业文化对文体活动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正视企业文化构建中的认识误区
[摘要] 国内企业无不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构建企业文化中却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客观正视这一认识误区是企业文化构建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
  [关键词] 企业文化 认识误区 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认识误区的负面效应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目前,国内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多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都持十分肯定的态度,但一些企业在构建适应本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认识误区或偏差,企业文化建设适得其反。
  无形文化最易滋生有形陷阱,由于误解了企业文化而导致沿着错误方向滑行而不...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需通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表现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文体活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权威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教育信息(第49期)
发布于: 18:04:59
江苏省清江中学编年月
师德为首,育人为本&&&&&&&&&&&&&&
当代教育中的生命意识&&&&&&&&&&&&&
教育在于生命的呼唤&&&&&&&&&&&&&&
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
教育的黄昏&&&&&&&&&&&&&&&&&&
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
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
读书与思考&&&&&&&&&&&&&&&&&&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师德为首 育人为本
在全国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回信精神的时候,教育部在这里召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座谈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受周济同志委托,代表教育部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切实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全社会要尊师重教,并身体力行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对广大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满足国家现代化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教师的作用更加突出,教师的工作更加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切实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孟二冬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新目标、新要求,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既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推进师德建设,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师德规范的要求,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三、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切实把育人为本摆在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书育人的核心含义,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把育人为本摆到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作为对学校教师的根本要求,贯彻于教师育人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要和落实中央8号、16号文件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把&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作风优良、勇于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广大学生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刻苦学习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引向深入。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引向深入,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在前一阶段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制订进一步学习贯彻的工作计划,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举措要求。
&(作者:袁贵仁&摘自《人民教育》)
当代教育中的生命意识
一、生命是唯一的
现代教育界喜欢用&生命教育&来应对教育的异化,即教育变成智性的获取和社会功利的手段与工具,而生命教育就是回归教育的原点,即教育不仅是手段与工具,也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教育使人由一个野蛮的人变成文明、有教养的人,通过教育让生命的张力得以发挥,从而获得人生的最高追求,即对幸福的索求,而教育对生命的忽视已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当然我们这里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之所以要强调生命,就是要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那么生命是什么生命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此在&海德格尔语。当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他的生命就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生命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社会性的内容在唯一性的个体面前才呈现出其独特性与经验性,离开独特与经验,一切社会性的内容只是一种抽象、一种&彼在&。
生命的唯一性不仅表现为肉体的唯一性,也表现为你的意识、你的体验、你的思想的唯一性。因为生命的唯一性决定了一切外在的物质条件与社会拥有只有为我所用、为我所思,才显示其价值与意义。而一切存在一旦进入人的思维领域,就失去了客观性与物质性,而成为意识的内容,变成精神性的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强调生命的唯一性,你的失与得,你的苦难与幸福,你的贫穷与富有,你的平庸与伟大,都是唯一的&我&的&副产品&。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要让他们知道你所拥有的一切对自己才有意义与价值,不要以物骄人、以荣骄人,因为生命的唯一性排斥了生命的可比性,如果个体非要在意识领域进行比较,那么个体在获得&类&的概念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唯一性。而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要让他们知道一切贫穷、苦难与不幸都是暂时的,对个体的唯一性来说,这一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所感受到的一切可能成为你的美好记忆,也可能成为激发你奋进的&助推器&。
生命的唯一性从时间的跨度来说,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有限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如沧海一粟,不值得过分执着于生命之外的一切东西。死亡不是生命的解脱,而是生命的终结,死亡的价值在于能体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死亡不能体现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死亡不过是怯懦者的选择,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从生与死的关系来说,死是对生的积极肯定,而不是对生的消极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生命之所以显现光辉,就在于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我们可以超越死亡,来应对生的唯一性。
二、生命是立体的
与动物相比,人的生命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立体的存在。动物一般是功利性的存在,即只要生命不完结,就完成了生命的意义,而人的生命却不单纯是功利的存在,因为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存在。从物质性角度来看,人与动物都是功利的,即通过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生存,因为只有活着,才能谈得上个体的存在。但人与动物的功利目的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人的精神性使得人能超越功利,使生命呈现出立体的特征。人不仅拥有肉体,还拥有潜意识、意识和神志等方面的内容,人不仅是功利的,也是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存在。人的功利性表现在物质上的占有,物质占有是以维持生存为基础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人的物质享受,而物质享受是无止境的,对不同的个体而言,物质享受扩大人的欲望,如果得不到,就会使人痛苦,而痛苦是人类情感体验中最强烈、最持久、最无奈的精神反映。痛苦往往并不就使人类失去信心,相反,痛苦更能激发人内心的斗志,成为人精神的强大动力,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
除了物质功利之外,人还是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和宗教的。政治性要求我们适应新的社会制度,学会利用自己的生命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使命。人的道德性具有超越性,要求个体超越物质功利,以追求内在的完美和外在的至善,达到人性的高级目的,即个体的幸福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人也是审美的,即人可以超越功利目的,超越概念和逻辑,我们的生命本身就蕴育着美,肉体与精神、形式与内容、自然与人工等。个体可以一无所有,但只要有一个美的或善的心灵,我们就能发现生命、生活、自然与社会中存在的美。而美的或善的心灵需要通过求知,通过净化,通过创造,逐渐培养而成。最后,人是宗教的,也就是说人需要信仰,这信仰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反思和坚持,不断获得的一个心灵慰藉。
我们要正确认识生命是一种存在的形式,相对于宇宙来说,生命是渺小的,相对于物质来说,生命是伟大的,因为生命是活生生的,可以感知的,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对于一切苦难与幸福都有承当的能力。人是社会化的存在,离开社会,离开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与思考,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要让学生明白个体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和周围的人,不能因为遇到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责任。
三、生命是有意义的
心理学家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等。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要求个体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仅仅看到生命的虚无性与脆弱性,而忽视生命的真实性与存在性,就会消极地对待生命,甚至会放弃生命。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利用生命的真实性与存在性。积极地对待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在克服困难与挫折中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意义。教育就是要人学会超越生命,因为人有思想、有精神,人的精神具有超越性,使个体能摆脱生命本身的重负,重新发现活着的价值与意义。哪怕&我&过得再穷再苦,但生活是&我的&,是&我&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我们应在克服贫穷与苦难的过程中学会更加珍惜生命,因为只要&我&活着,&我&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体现在吃穿住行等物质享受上。更主要地体现在一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上,体现在一个人克服困难与痛苦的程度上,可以说人克服困难与痛苦越大,他的价值与意义越能被体现出来。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创造,通过超越生命本身的束缚,超越满足生命的物质束缚,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与为人的尊严。
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与遇到的物质条件不同,每个个体的自身能力和潜力不同,生命意义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有的人以养育子女、把子女抚养成人为人的意义追求;有的人以赚取钱财、获得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为人的意义追求;有的人以创造精神产品、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人的意义追求。可以说每个个体都是单一的存在物,意义是个体自我赋予的、自我设定的、自我体验与感知的。为此,生命意义只对存在的个体而言,离开个体的存在,生命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生命教育就是要人正确对待生命,学会珍爱生命,利用生命的潜能,去获取生命的意义。生命意义都是个体的、唯一的,是个体的体验与追求,为此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要一味地与人攀比。活着,哪怕是艰辛地活着,只要勇敢地面对,想办法去克服,就会获得生命的意义。
(作者:丁文胜,摘自《当代教育论坛》)
教育在于生命的呼唤
在我国古代,&教育&一词被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教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灵,追求内在的觉醒与完美。
教育的诱导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内在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多少学生被粗暴武断的判断遮蔽了本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心灵,又有多少的心灵尚未觉醒就被&不及格&、&劣等生&的标签戕杀在懵懂状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的任务不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吗
心灵的雕刻师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看&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对话!苏格拉底本人不就是一个伟大的心灵雕刻师吗他利用&产婆术&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从昏暗蒙昧状态中唤醒。
内在的唤醒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差的学生就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天赋理性和内生性力量,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教育的不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学生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学生,而且要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和心灵,解放学生的内部创造力。当有一天,学生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活力、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与冲动时,教育也就回归到了其应有的本义&&唤醒。
(作者:乐中保,摘自《教育文摘周报》)
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
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
  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不等同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目前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具备正常稳定、积极主动的心理特性,是善于调控心理,使其内部协调、外部适应,并适当追求发展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具有稳定性、协调性、适应性、发展性的特点。它可以分为互相联系的两个层次:一是心理内部各成分的协调统一以及对外部人、事环境的适应;二是对心理健康的主动保持、增进,并不断地、适当地追求发展。前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应性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后者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所要追求的境界。由此可见,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的第一个层次基本吻合。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层面上,心理和谐也不完全等同于心理健康。如上所述,心理和谐存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心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侧重于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而心理健康则侧重于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呈现的特性或状态。当然,心理和谐和心理健康交互作用,共生共长,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在一起。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有学者甚至认为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没有心理上的和谐,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而心理健康的人,由于善于处理心理要素之间、人事之间和人际之间的种种关系,因而心理上是和谐的;心理上的和谐又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持和发展。从大心理健康观的角度看,心理健康必然包括心理和谐的内容。因此,促使国人的心理和谐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心理和谐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心理和谐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等外在因素作用外,其内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其发生机制来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流程来表示:生活事件引起个体的认知评估,认知评估又分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前者往往引发合理的情绪反应和应对策略,进而导致心理和谐状态;后者则往往引发不合理的情绪反应和应对策略,进而导致心理不和谐状态。为克服或缓和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个体会进一步引起理智、情感和欲望的互动,如果互动的结果达到三者的统一,就会实现心理上的和谐;反之,就依然是心理上的不和谐。&
  由心理和谐的内在发生机制可见,影响和制约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事件。一般而言,几乎任何生活事件都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应,对人们的心理和谐构成影响。这些生活事件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令人愉悦的正性生活事件和令人痛苦的负性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和谐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后者。从严重程度上可以分为重要生活事件和生活小困扰。对人的心理和谐构成重大影响的常常是那些重大生活事件。然而,任何人都会经常遇到琐事,日积月累之后,这些令人闹心的琐事也会对个人的心理和谐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又可以将生活事件分为长期的社会事件和突然性灾变事件。长期的社会事件常令人痛心疾首却又感到无力回天,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元凶;突变事件令人猝不及防,使人震惊或麻木,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创伤,严重破坏人的心理和谐,因此灾后心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认知评估。认知评估是生活事件和心理和谐状态之间的中介,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当生活事件发生时,它会评估这个事件的威胁性多大,该如何解决,自己有无能力和资源加以解决。心理学家拉泽如斯将生活事件的压力评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评估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个体会考虑&发生了什么事?&&对我是否好?&&是否很有压力?&等等;第二阶段要评估如何对付这个压力情境,有什么个人和社会资源可以利用?哪一种方法和行动最恰当。如果认知评估的结果是正向的积极的,认为生活事件对自己有好处,或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其心理上就是和谐的;反之,如果认知评估的结果是负向的消极的,认为生活事件对自己构成威胁,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便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心理上的不和谐。有趣的是,人们对同样的生活事件常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知评估,这是因为认知评估是主观的,人们因主观经验、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对同样的生活事件往往给予不同的建构,从而出现不同的反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认知变化来解决心理问题的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理性&情绪疗法&才大有作为。在埃利斯看来,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许多负性情绪是由于人的非理性观念直接导致的,要改变人的负性情绪,就要从改变人的非理性观念入手。&
  (三)应对策略。即适应和对付生活事件的策略,也称因应策略。一般来说,在对生活事件进行认知评估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接着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进行下一步思考:我该如何应对这件事情呢?不同的人往往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例如,同样内心郁闷,有的人借酒消愁,来暂时麻痹自己;有的人则控制不住地乱发脾气甚至采取攻击性行为;有的人则向亲朋好友诉说来释放情绪;也有的人到运动场上打打篮球或踢踢足球对情绪加以排解。同样,面对失业所带来的不安,有的人积极学习,增强技能,谋求重新就业;有的人则怨天尤人,听天由命,萎靡不振。应该说,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缓解情绪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有些方式是积极的、有益的,从而真正达到心理上的和谐;有些方式是消极的,有害的,不仅不会达到心理上的和谐,反而会导致更大的心理不和谐。例如以醉酒来麻痹自己,可能暂时没有了痛苦,但酒醒后往往有&借酒消愁愁更愁&之感;乱发脾气,出口伤人,当时可能感到&一吐为快&,但也往往招致他人的反唇相讥,以牙还牙,从而为自己带来加倍的苦恼和更大的心理不和谐。由此可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也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
  (四)理、情、欲相互作用。人的心理和谐与否往往取决于理智、情感和欲望的矛盾及其如何解决。首先,人的理智和情感经常发生矛盾。心理和谐的人善于用理智的缰绳驾驭情感的野马,面对负性事件能够心地坦然,从容不迫,显得平和而大气;而心理不和谐的人容易感情用事,面对负性事件性情焦急,方寸大乱,显得浮躁而小气。其次,情感和欲望的矛盾。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指数与人的欲望成反比,即人的欲望越多越大,其情绪指数就越低;反之,减少或降低欲望,情绪指数就会升高,所谓&知足者常乐&,&马上放弃,马上自在;长久放弃,长久自在&一类的话,从维持人的心理和谐的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心理和谐的人,不是没有欲望,但他能够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范围内,对于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也有心理上的准备;而心理不和谐的人,常常欲壑难填,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将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再次,人的理智和欲望的矛盾。人的欲望就像一个不听话的顽童,而理智则如一位冷静的判官,二者难免发生冲突。人的欲望大体上可以分为发自本能的自然欲望和后天形成的社会欲望两大类,这两类欲望又可以分为数不清的种属性欲望,它们就像无数个小顽童,对理智判官进行挑战。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用&存天理,灭人欲&的办法处理二者的冲突,这显然有失人道;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主张纵欲主义,让理智靠边站,其结果后患无穷。心理和谐的人能够正确处理好理和欲的关系,使欲望的顽童在理智判官的调遣和约束下欢快成长;而心理不和谐的人,往往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或过于理性,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但内心很苦;或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结果到处碰壁,造成更大的心理不和谐。&
  如何促使心理和谐&
  由上可知,要促使心理和谐,首先,要尽可能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突出,使人遭遇或有可能面临的负性生活事件多了。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减少负性生活事件,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根本之策。&
  其次,提高哲学素养。既然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估取决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又取决于人的哲学素养,那么要进行正确的认知评估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比得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一个人如果真正掌握并善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内化为一种素养,一种自动起作用的为人处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会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待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一切问题;就会永远都&想得开&,永远处于心理和谐的状态。&
  第三,培养为人处世的积极心理和应对方式。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优化心理素质,善于适应生活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尽量减少自卑、多疑、虚荣、嫉妒、焦虑、自私、贪婪、偏执、冲动、攻击、苦恼、抑郁等消极心理,提高主观幸福感,遇事(负性生活事件)要想得开,尽可能采取乐观型解释风格,善于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排忧解难。&
(作者:石国兴、高志文,摘自《光明日报》)
教育的黄昏
&教育不应当只注意教什么,而应同时懂得不教什么。现代学校对学生如此精雕细琢,可不知为什么,孩子对父辈的信仰、宣传及教育却无动于衷。
在偶然中读到洛扎诺夫的《自己的角落》时,我意识到自己未能更好地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这也许是我们教师中的普遍现象,我们只谈自己的专业,仿佛这才算得上&学术&。洛扎诺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思想家,他对教育有那么多的精湛思考,即使放在现在或更远的未来也不过时。
我不清楚教育的本质应该如何表达,我对学校的定义也不能有把握地回答,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通行的说法大而无当吧。洛扎诺夫说,教育不应当只注意教什么,而应同时懂得不教什么。他又说,习得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什么才最紧要。洛扎诺夫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有三大原则,即&个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类型统一原则&。洛扎诺夫说道,教育应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是其中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不能实施&。他设身处地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只有作为一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我才能在思想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我觉得洛扎诺夫好像是在批评我们,虽然早在孔子时代就有因材施教的说法,但也就是从孔子开始,无不是企图把一个个的人变成某类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教育目标,但都换汤不换药,都是将特别的人变成&种、属、类&。我的女儿才10岁,但她已经越来越严肃和庄重了,她已经会说&我要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人&等等一类的豪言壮语。不要以为孩子这样表述就表明他们有所信仰,我为我们的孩子这么小就习惯于伪善,哪怕是善意的伪善而悲哀。我知道信仰确实比什么都重要,但这样的信仰必须建立在个性的自觉的选择与体认上,并通过具有良好的有机的理想氛围和人文环境才能催生。破碎的知识、缺乏文化与历史气氛的教育无法使孩子们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洛扎诺夫叙述的正是我们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现代学校对学生如此精雕细琢,可不知为什么,孩子对父辈的信仰、宣传及教育的一切内容却无动于衷。
保持孩子们的个性、感情、兴趣以及他们内心的秘密显然比什么都重要,而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们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想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文章。大人们结成同盟,谈话、哄诱、惩罚,软硬兼施,我们一天到晚防范他们。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点自己的空间呢?现在只要孩子们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哪怕只有一会儿,我们就惊慌失措。殊不知,恰恰应该让孩子们独处,&不要过于或不断地干涉其生活,如果他们有某种特殊的东西,在这种条件下是会更好地生长的&。
在一篇随感中,我曾将学校比喻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庭院,这个庭院青砖绿瓦,古木森森,一代代的教师在这里传递着人类文化的血脉。我曾为这个比喻的悲剧意味而感动,但今天,我意识到这个比喻无意中表露出一种值得讨论的教育观和学校现。学校当然应该营造自己的气氛,但这样的气氛就一定要与世隔绝?真正的学校应该是&日常生活化的&,我对洛扎诺夫的这一提法感到很新鲜。洛扎诺夫毫不犹豫地说,学校不应当&拘泥于规则和机械惯性式死板运作的体制&,而应该促进&不用语言,不靠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方式自发地出现在学校里&。学校之所以非日常化,除了那些清规戒律之外,就是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知识。小学老师们只知道教、教、教,比、比、比,鲜有人去想一想,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孩子们&信赖&这些知识吗?专家们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学科的知识是重要的,都要挤进&素质教育&里去,结果课程越开越多,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我所在学校的有些年级周课时已达32节,5天根本排不了,只得排到周六去,双休日名存实亡。为什么不去掉一些?去掉一些天不会塌下来。过多的知识不仅使学生不堪重负,还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厌倦。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从教已十几年,很少看到学生对规定课程如痴如醉。洛扎诺夫问道:&你们有序,有知识,但你们信仰你们所有的知识吗?&我们的学生怎么回答呢?
过分地专注于知识,成天琢磨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最终导致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几乎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在这种追求可操作性的&模式&和&教法&上打转转,甚至出现了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某种教学模式的咄咄怪事。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使得学校变成了工厂或手工作坊,而最重要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却被丢在了一边。学生因之或急功近利或被动应付,最有&出息&者也不过是在早早地考虑如何到社会上谋得一份舒适的职位。人们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在我和我之上有没有一种伟大的、我能隶属的精神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我或许能生存,能有用,并且在把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献给它的同时,又可以使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从它那里获得崇高的启蒙。&应当提倡教育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因为我们缺少这样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事务主义&。洛扎诺夫有一组对比性的描述:&以前上大学的是知识不多,但极其渴求新感受的最朝气蓬勃的青年,富有创造性,敢于独立思考,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了热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现在呢?入学的人知识要丰富得多,但对进一步的深造则漠不关心,却在未来实际生活的意向上心事重重。&
作为一篇述而不作的读书笔记已经不短了,原谅我转抄得太多,但洛扎诺夫说得实在太好。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关心我们的教育,我再次放弃我旧文中的比喻,因为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社会的缘故。当我们抱怨孩子缺乏信仰时,我们有没有首先问一问:&时代有所信仰吗?人承认和感觉自己是什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就能保证比孩子们有更自信的答案吗?
(作者:海门,摘自《教育时报》)
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
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以国外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的。时至今日,当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到第七个年头时,我们不得不坐下来冷静的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忽视了什么&改革&不同于&革命&。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讲,&革命&是对事物原有性质的全部否定,建立起全新的秩序;而&改革&,是在保持事物原有性质不变的基础上,在肯定其可取之处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否定,对其不足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完善。我们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改革&,并不是以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去对待原有的教育。因为传统的教育仍有其可取之处,仍有其精华之所在。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多新生的观念与概念:如平等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然而,在这些新的概念以及各种转变的背后,我们是否该冷静下来思考:改革中,在找到了如此多的&变&之后,到底哪一些是不应改变的
一、从师生关系的转变看新课程改革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理念,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已渐渐被&平等&所取代。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只有平等,才能对话;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相互倾听,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如今,师生关系平等的理念已深入实践,在学生得到尊重的同时,有些教师却&失去了声音。他们不敢对学生说一个&不&字,不敢对学生的缺点给予指正。由此,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了权威。
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教师与学生都是天然的绝对的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师生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也应得到尊重。教师不能自认师道尊严而高高在上,应该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与交流。
然而,师生之间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各自的地位与责任又是不一样的,是天然的不平等的。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负有教育的责任;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负有学习的责任。两者的主体地位和责任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但是教师的学习无论是目的上还是在内容上与学生的学习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教师学习的目的则主要是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发展需要的各种材料与活动,教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去提供这些材料、组织这些活动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其发展的状态。()
因此,&师生关系平等&是适用于人格领域中的,强调作为人的存在,师与生是平等的,应该受到同样的待遇。但若脱离了人格领域,师与生之间在社会角色上是天然的不平等的。学生心智发展的实际水平需要教师权威的存在;教学秩序的维系需要教师权威的存在;教育对效率的追求使得教师权威存在;现代生活方式通过权威来组织生活也决定了教师权威的合理存在。
二、从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以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固然是好的学习方式,更加突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去获得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在这种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忽视原有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呢
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学习的类型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以及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其中接受学习不仅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意义的;发现学习也不仅可以是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在校内外所获得的大部分理解都是被授予的,而不是发现的。()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有意义的言语学习是获得大量知识的主要手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有效手段。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变迁。知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也表现在知识结构、知识类型的变化上。这就意味着日益复杂的社会使得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然而,生命却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都通过自己的探求、操作、体验的方式,去发现所有知识的意义及其产生过程。因此,比起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更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复杂社会中的复杂的信息。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首要方法,也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学习者表现出有意义的倾向&&也就是说,有把新材料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同他或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倾向;()所要学习的材料对他或她来说是有潜在意义的&&亦即这种材料能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不是在字面上)同他或她的知识结构相联系。()这其中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就是新知识的停靠点,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同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建立、积累起来的新知识都是相联系、环环相扣的,其逐渐形成的知识体系必定是有其完整性和系统性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是有其优越性的。我们不应该忽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应用。根据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自的优点,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
三、从教学媒体应用的转变看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始于年,正是我国计算机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由此,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产物,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课程与教学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的关系,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等等。()
.多媒体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校领导对多媒体的应用还存在观念上的一些误区。在优秀课的评比中,多媒体的应用似乎已成为硬性规定。似乎新课改的理念就是现代化工具的应用。导致部分教师为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牵强附会地图解教学内容,生硬地展示一些不必要的画面,甚至画蛇添足地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如,多媒体课件一味地追求对感官刺激,注重花哨的形式,以致画面的内容太过于五彩缤纷,扰乱了学生的视听,甚至使学生撇开了授课内容而仅关注画面的奢华。这样容易违背学生注意规律,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注意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的整合
计算机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传统教学手段的许多功能也不容忽视。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传统媒体有机配合、各尽所能。
其实传统教学手段的独特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黑板与教材的使用。有的教师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对黑板、挂图等不屑一顾,上课结束时,黑板上只留下题目几个字。笔者在参加小学语文的教研时,曾听到一位教师如此总结教学插图的作用:从图入文,理解大意;从文回图,品词细句;从图归文,强化感悟、体验实践。可见,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是有其优越性的。
总之,在教学中,不应为赶潮流而盲目使用现代媒体,也不要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可取之处,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地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寻求两者的结合点,使两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莉,摘自《当代教育论坛》)
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
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教师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
  教师要提高叙事研究能力,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
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叙事研究作为教师反思与改进专业生活,丰富实践知识的途径,近几年来广受关注。许多中小学要求教师每周或每学期通过叙事的方式撰写反思笔记、案例,或发表于校园网,或结集出版。这对于教师积累经验,共享智慧,改进教学,增进研究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据研究者观察,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存在&重叙事、轻研究&现象,问题有三:一是问题意识不强,叙述意图不清晰。二是叙事不连贯、不深入,没有形成完整的故事。三是叙事的发现不明确、不准确。以上问题使得教师不能通过叙事研究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
  对&叙事研究&的界定是回答教师需要何种研究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把叙事研究理解为,教师以复杂教学情境中的困惑为起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系统呈现事情的产生、经过和结果,从而赋予教学活动以意义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叙事研究中的&叙事&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生活,叙事中要有观察意识。在讲述完整故事的同时,要有问题意识、分析意识。
  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
  何为研究?用最简单的话说,研究就是回答问题。问题通常处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的交接点上,是反映教师实践中的不足,引领专业成长的探测器。有研究发现,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区别是,专家教师能把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主动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已呈现出来的问题。问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焦点比较明确的、困惑自己的情境。问题的特点是具体,情境中有较为激烈的矛盾突出。杜威说得好,问题提得好,答案就有了一半。
  好的问题,一是要有意义。就是通过描述一个故事,并且在分析思考之后,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启发。二是要具体。问题越具体,越有利于研究透过现象深入到事实背后的理论层面,找到改进教学的深层动因。
  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
  当教师形成了有意义而且具体的研究问题后,积累丰富的论据就很重要了。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如何增强观察意识呢?
  一是聚焦于学生。在许多关于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中,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描述得很多,但是对学生所思、所为叙述得不多。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间持续的、反思性的对话活动。大量研究及经验也表明,专家教师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在备课、上课还是课后反思中,学生及其学习是焦点。一个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其反思的重点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二是在观察后的叙事中多事实性描述,少概括性描述。教师在叙事研究中经常通过两类方式对所观察的情境进行描述。一种是事实性描述,就是用直白而细致的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再现教学活动发生时的场景和过程。在对情境进行较为完整而深入的描述中,生动而细腻地表达出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中丰富的认知过程和内心世界。描述不仅仅是再现情境的过程,它是思考过程的痕迹,描述到何处,即是思考到何处。丰富而完整的事实性描述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实现较为完整而深入的认识。另外一种是概括性描述。就是把问题情境用教师的主观性语言在较为抽象的层面表述出来。这样的描述大大简化了被观察的情境,因为情境的模糊性,使得后续的分析缺乏针对性。教师通常是在描述一个情境的过程中认识教学的。事实性描述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与细致地看到教学活动的面目,从而尽力避免他们的判断受到先入为主的假设的影响。
  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教师行为中蕴含的教与学的理念和看法,对教师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学理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叙述故事,更重要的是诠释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叙事研究,把实践经验与智慧进行系统化整理,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保存、分享、创新和扩散。教师用分析的眼光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是处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帮助教师分析和判断他们工作的环境,分析隐含在教学中的道德和理论议题,批判性地检验他们的教学信念。
  教师在叙事研究的分析与总结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一是就故事说故事,讲完故事不去揭示故事中的理论。二是借用一般教育和教学原理,从很宏大和高远的层面进行总结,使得结论脱离了故事本身,显得空洞无力。这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一是要有理论总结的意识。教师工作是繁忙的、具体的、琐碎的。教师要善于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不仅使教师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同时让自己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通过理论总结,教师能够把隐藏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分离出来,对教学活动所处的环境脉络,支配教学活动的主导价值,活动的策略和过程进行慎思,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利用的宝贵经验。如果不通过反思,理论将会隐藏于人的活动中。通过理论总结,教师发现、检验并不断改变引导自己活动的理论,以促进自身深层的和有意义的改变。
  二是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在教师叙事研究中经常出现&小证据大结论&的现象,这是思考中缺乏逻辑性的表现。结论与故事的关系,犹如骨肉关系,结论来自于故事,是对故事的概括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能量交换关系,而不是像油漂浮在水上面,只起点缀作用。
  逻辑性的思考,能够提高思考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抓到故事中的本质,从故事中归纳出可靠的实践知识。
  (作者:赵明仁,摘自《中国教育报》)
读书与思考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要一起努力,扎扎实实做好两项基本功,这就是&读书&与&思考&。
人之患在不好读书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正在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表现在几个倾向性的问题上,如个性浮躁化倾向、思想浅薄化倾向、教育功利化倾向、文化市井化倾向、趣味低俗化倾向、语言缩减化倾向、精神贫困化倾向,等等,这些倾向性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构成对教育事业的冲击和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应对这些冲击和干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应当深刻思考的问题。现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可以说近在眼前,前不久,某个新闻记者炮制纸箱肉馅包子的新闻,就是典型案例!应对这些干扰和冲击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我认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法:一个是读书,一个是思考。
  一要读书。我国有句古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针对如今的现实,我觉得,应是&人之患在不好读书&。人生活在文化中,生活在语言中,生活在历史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现在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没有昨天,也就没有今天,更不会有明天。今天的一切,都来自昨天的吸纳和积累。而今天以前人类的宝贵经验和痛苦教训,都保存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如今,当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之际,阅读却与我们渐行渐远。据第4次国民阅读调查,中国国民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我国识字的人每年每人阅读图书大约是4.5本,而俄罗斯是55本,美国是50本,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就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而我们的许多家庭,甚至是许多学校,为了应试采取种种手段禁止学生读书。有的学校竟宣布不准看课外书。所以有人质问:&当读书成为违纪,那么学校变成了什么?当读书成为违纪,那么教育剩下什么?&。有的同志现在发出了&书山有路题为径,学海无涯考做舟&的感叹。学校成为训练答题技巧的集中营,教育只为一个终极考试做准备。变态的学校,制造了畸形的考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应当给予认真的关注。所以我觉得现在是应当提倡一下读书的时候了。
  首先是要对&读书&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就讲得很好。她说:&热爱读书是超越功利的。我们爱李商隐,并不是指望靠他的诗来换钱糊口;我们爱康德,也并不指望康德哲学能帮助我们炒股致富。&&一个真正爱书的人能在文字中体会到难言的满足、幸福和富有。&&对于珍视生命的人来说,只活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那些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是再活10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前不久国家语委对语言现状的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从发布的信息中我看到,我们语言的纯洁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文字现象现在相当混乱,除了一些小学老师,包括专家、学者很关心以外,其他人大都不很关心。其实,人是通过拥有语言的方式来拥有世界的,语言的极限,就是认知的极限,语言之外的世界对于人来讲,是一个未知世界。谁的语言掌握得多,谁的世界就更深沉、更广阔。所以为什么要提出多读书呢?我觉得多读书,与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及知识和品行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正如林清玄所说的,读书的目的就是&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更懂得宽容,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当然,除了要认识读书的意义之外,我们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在座的有不少是校长,我介绍两位校长。一位是四川成都高新区试验小学校长陈光前,一位是河南焦作许衡中学校长张璧宏。这两位校长的治校方法就是倡导读书。他们要求自己也要求教师每人每周每月多读一点书,大家一起看,读完以后都写读后感,读后感要进行交流,交流方式有会上演讲、发表文章,校长对每位教师的读后感都阅读,而且写评语。他们正是用阅读的方式,架起了全校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这两个学校用读书的方式把学校办得很好。陈光前校长说:&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其实制作动画也是一样。对于我们的动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来说,如果你读的书太少,要想制作一部好的动画作品那是很难的。它不会有深度,不会有血有肉,它不会有强大的感染力。只有读的书多了,人格内涵丰富了,品格高尚了,情感充实了,生产出的精神作品才会有强大生命力,才会为受众所欢迎、所喜爱。
学思学问是最大学问
  读书重要,但只读书不思考,还是不够的。所以一要读书,二要思考。对于&思考&的重要性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要把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培养教师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提上议事日程。
  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十分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恩格斯也讲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思维这么重要,但是在我国教育应试倾向束缚下,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重视传授而不重视思考能力的培养。2005年举办的&世界物理年在中国&活动期间,杨振宁、李政道、彭桓武、冯端、张杰等世界著名物理学大家都来了,分别作了精彩报告,每场报告都留出10分钟给听众们提问,但场场报告都没有人提问。学者们不仅感到诧异,而且伤心。又如中国的新闻发布会,往往是新闻发布完了就散会了,而在国外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争相提问。为什么没有人提问?我们的习惯就重在你发布了多少,我接受多少,至于你发布的新闻对不对,什么背景,合理不合理,有什么矛盾,没有多少人思考。有则笑话,可以看作是对我们的教育当中缺乏思考能力培养的批评。这则笑话是这样说的:美国有个国际班,有一天老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这个班本来是很喜欢发言的,但是这回安静了,没有一个人举手,为什么呢?因为非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紧缺&,美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思考&。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抓住了一些特点。一个人、几个人不会思考,不会影响全局;如果一代人、一个民族缺乏思考能力,那后果就只好是落后挨打了。对于青少年来说,知识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思考能力的培养。2006年我到山西平遥孔庙参观,看到孔庙牌匾上的字非常漂亮,其中就有&学思&两个字,&学思&就是既要重&学&,也要重&思&,强调要学会思考,可见中国古代也是重视思考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不是学思学问,而是&学答&&&学答问题。我们聘请了很多老师、很多专家去设计题库,去炮制答案,然后把它拿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要是把这些题目中的答案都掌握了,你考试就容易了,你就能拿高分了,你就可以进重点学校了,甚至你就可以进清华、北大了。这样,我们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学答模式&。李政道有几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他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做学问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学问,思考就在其中。学答,只是记忆在其中。把人家炮制好的答案再答一遍,只能说明掌握了这个知识,意义有限。学答学得再好,也只能是&青出于蓝而止于蓝&。能够会提问,才能够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除学思、学问之外是没有别的办法的。有人说中国的传统就是学答,其实不然,从孔夫子开始,一部《论语》就证明了当时不是学答的模式,而是学问的模式。孔子的学生向孔子提出问题,孔子根据自身的知识能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讨论,讨论解决不了再去请教有专门知识的人。从古代起,教育就是采取&学问&的模式进行,到科举制盛行时,就变成主要是读经学答的模式了,科举制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未肃清。教育模式变成了学答的模式,而且很多都是把答案炮制好,然后死记硬背。这种学答的模式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后更趋严重。现在美国已开始抛弃标准化考试了,而我们却把标准化考试发展到了极致,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即使学生的答案比标准答案更合理、更正确、更好,也判为错答。为什么?因为不符合标准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培养思考能力呢?孔子就是&每事问&的倡导者。&每事问&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至今我们仍然需要提倡。其实,中国古代的学人都是喜欢思考问题的,屈原写《天问》,一口气提出了138个问题,天上、地下、人间、自然、社会全问到了。但没有作答,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直到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写了《天对》,才对屈原提出的138个问题逐一解答。引起了当时学问家的极大反响,于是《天论》、《天说》等作品相继产生。现在国家正在加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是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吗?创新从哪里开始呢?创新应当从提问开始。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则前途光明。动画应当在思考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我们有几部片子是不错的,如《海尔兄弟》,其中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帮助学生通过提问进行思考,去解决问题,去培养能力,孩子们也很喜欢看。我觉得这是一部拍得很好的国产片。《阿凡提》、《蓝猫淘气3000问》等也很不错。
  所以我觉得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们,如果真的想把我国的动漫产业搞好,不但对国内青少年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能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就要在读书和思考两个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中国的动画有很大的优势,至少有两方面优势是别人不能比的,一个是我们的受众群巨大,13亿人口,市场广阔。另一个是我们有上下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动画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美国都开始用《花木兰》、《西游记》和其他一些中国的题材来开发他们的动漫产业了。一个是广阔的市场,一个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把这两个优势发挥好,加上动画产业工作者良好的、读书的基本功、思考的基本功,我们的&动漫&产业一定会走向一个非常美好的明天。
(作者:柳斌,摘自《中国教育报》)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让读书成为我们必须的生活。因为&&
读书,最高级的精神美容
曾国藩说,有的人天生气质高贵,有的人,需要后天的读书来改善。甚至可以说,书,是最高档的美容品,最有效的营养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读书修缮了我们的灵魂,使心灵日益变得健康阳光。的确,人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那些历经时间沉淀依然流光溢彩的文字,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缤纷的映像,让我们内心的气象漫卷云舒。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你可以和书中的各种人物一起欢笑与流泪,你可以在不同的书的世界里体验不同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一旦和&一本本书在一起&活上了一回回&,你就会成为&心灵的巨富&。你那收获,如果用物质的现金比喻的话,就好像拥有了几家银行存款,需要多少都能随时支取。此刻,你的脸上不洋溢着从容、淡定的自我满足才怪呢。
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却很少抽时间读书,哪怕是课内涉及的书,就更不要说课外书了。当然,这不全是教师的责任,据调查,9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负担太重。我们教师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教科书或工作学习的压力所包围。据调查,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学校要摘什么比赛老师才去找资料外,平时是没有功夫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比如小学老师,基本是包班。一个人教好几科,大量时间泡在课堂上。课后还要参加各种培训,要写教案、批改作业,更要管理学生的&吃喝拉撒&。再有,小学女教师又特别多,她们晚上回家做饭,照料孩子,干大量家务&&这些客观因素的确挤占了教师的读书时间。
我们承认这些客观因素的不可消除,但实际上,静心思考,对于读书,如果是主观上的逃避,那就更加可怕。还拿数字说话,据统计85%的中国人每天晚上最宝贵的两个小时黄金时段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了,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培养过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我想我们很快就会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
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当读书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当读书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没有时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懒惰的最好借口,读书自然成了教师的负担。而打着这样旗号的借口与搪塞,如今却被众人习以为常,这怎能不说是个绝大的讽刺。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能流利地说出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耐心详细地讲解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面带笑容地倾听学生的讨论,灵活熟练地操作多媒体,一切都好像完美无缺,但是,一个巨大的缺憾却在形成,那就是教师本应有的文化视野的缺失。
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亲切柔和,但是却缺少深邃和睿智。一切都好像在默默中发生,一切又让人隐隐担心。
所以,另一种声音我们必须要倾听&&&有书就有时间&。我们必须&挤&&抢&甚至&挣&时间读书。就拿我来说,我时常把书放在背包里,随时随地展卷,随时随地记录。参加一些会议、活动,会前会后、点滴闲暇,都可以充分利用。另外,在外出时的汽车或者火车上,我们依然可以进行阅渎。有时哪怕只渎一会儿,余下的时光里,就算闭目养神,口中仍留有余香。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那么,读无字之书,就是一种化学反应。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十分关注周围的世界。例如,适当关注2008年的奥运会、中日关系、台海局势等这些&公共事件&。作为教师,还要尽量饱览影视精品,看&百家讲坛&等专题节目。如此,这些无字之书也就成了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教育就会由空中楼阁变成脚踏实地。
读无字的书,还要悉心结交那些爱读书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经常在生活中、网络里,在书信里、电话中,和朋友交流读书、工作的体会。交流完毕,每每心情舒畅,仿佛从空气清新的田野刚刚休整归来。百忧劳心的日子里,能有这样的朋友一起经营人生的时光,实在是一种幸运。
一句话,读书,让你的骨子里有了&钙中钙&,让你的精神容颜,注入了最鲜活的、抗衰老的生命元素。作为教师,具备了读书和学习的自觉意识&&你的&面容&就会总处于变化的状态。眼睛浸泡在美丽的文字甲,耳朵浸泡在美丽的语言里,嘴巴浸泡在美丽的词汇里,我们的面容也就不由自主地随之平和安详,不是吗?
读书,最长远的备课
我告诉自己,也告诉同行,不读书的教师,是一种对工作的渎职。
除特殊情况外,我每天都努力花时间个人独处,静静读书。一些经典藏书布满家里、办公室整个墙头不说,新近流行的哲学以及人文丛书,及时买来阅读,《书屋》《文景》《万象》《名作欣赏》《随笔》《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报刊,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但这或许又将引起新的质疑&&教师的负担已经很重了,这不是又雪上加霜吗?让老师们拿什么时间备课呢?
其实,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更不是对付某一天的课。读书,应当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教学,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这样,你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
为了讲好《秋天的怀念》,我阅读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然后才上堂讲。这时候,我的内心,我的声音,大不一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带领学生穿越史铁生的人生轨迹,悟出&好好儿活&的人生真谛。看了《中国青年报》上&留美幼童&系列报道,惊喜地发现报上刊录的当年詹天佑写给在美国读书时的&家长&&&诺索布夫人的三封信,这三封信正好是詹天佑分别在修京张铁路前、中、后的心情以及工作进程汇报。我马上剪贴收集起来。再讲《詹天佑》时,我就把这三封信分别插人课文的故事情节中,于是,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詹天佑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詹天佑的形象就不再仅仅是技术高超,杰出伟大,更增添了亲切真实、平凡与善良。
最后,我要说,教师必须成为一本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为此,你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着的厚重的大书。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的教师,你的目光,必定掠过肮脏、坚硬、暗淡、丑陋的东西,从而投向干净、柔软、明亮、美好的所在。
我以迪金森的话开头,也以迪金森的话结束&&
&跳着舞过暗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
(作者:窦桂梅,摘自《小学语文教师》)
本期编校:孔祥田、赵薇薇
版权所有:江苏省清江中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收购是好事还是坏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