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战后,金本位制下的德国和法国货人民币会大幅度贬值吗?

关于金本位制不可不知的10件事|黄金|贬值_凤凰财经
关于金本位制不可不知的10件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将一种金本位制描述为固定以国内货币计价的黄金价格,那一开始就错了。一种金本位制意味着以其等同的黄金标准质量(若干克或盎司)来确定国内货币单位的价值。而货币单位(如美元)就只是黄金的一种单位。一美元,被定义为若干克的黄金,并保持其若干克黄金的价值,或者换句话说,一种黄金单位恒定等于另一种黄金单位。并且这一美元的价值不受其他任何相关价格的限定。国内的纸币(和检查账户余额)都是用黄金计价和兑换的。这些纸币只有在货币系统中用来检查账户余额时才用黄金计价。艾肯格林大概不会对自己的银行因保持一个固定的美元换美元的赎
  配图:历史上,黄金战胜白银成为本位货币在这场听起来好像破纪录的风险中,我确实想多说一点关于经济学家将其货币历史弄错的趋势。但我特别想针对的是一些关于金本位制的常见错误。如果有一个货币的历史话题,往往被经济学家草率处理的话,那这个话题肯定就是金本位制。当然,金本位制并不完美。就算是主张金本位的人有时也会对这个他们最喜欢的前标准做出一些愚蠢的解读。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因渴望对这个“野蛮遗迹”找茬而犯的错误却不容原谅。考虑到有人不想通读全文,我把自己的观点先列了一个大纲,你可以据此进行跳读:1.金本位制并不是政府垄断价格的一个行为,至少传统上不是。2.金本位制也不是特别昂贵。相反,法定货币的成本更高。3.黄金供给的“冲击”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冲击。4.金本位制度下的通货紧缩并不是一件特别糟糕的事。5.19世纪的美国金融危机并不是罪魁祸首。6.从整体来看,这个经典金本位制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当它持续起作用的时候)。7.金本位制没必要一定由各央行人员来“管理”。8.事实上,央行试图阻碍其作用的发挥。9.并不是大萧条造成了“金本位制”。10.据经济学家的思想理论,金本位制没能管理金钱,但发行法定货币的央行们也没有。下面就展开对这10点的讨论:1.金本位制并不是政府垄断价格的一个行为,至少传统上不是。正如拉里?怀特(Larry? White)所指出的重要一点,这里我就直接引用他的原话了:巴里?艾肯格林写道,各国都用自己的货币来计价黄金(如,美国就用计价)。他了以下令人困惑的一点:认为政府应该给黄金、牛奶或等某一特定大宗商品制定法定价格的想法,与保守共和主义关于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承诺格格不入,更谈不上与茶党式的自由主义相搭了。当然,自由市场的信奉者会认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黄金的需求增加,那么就应该允许价格上涨,从而给黄金采矿业开采更多黄金带来动力,最终使得黄金价格下降。因此,那种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像过去金本位制那样盯住价格的观点,至少是很奇怪的。将一种金本位制描述为固定以国内货币计价的黄金价格,那一开始就错了。一种金本位制意味着以其等同的黄金标准质量(若干克或盎司)来确定国内货币单位的价值。而货币单位(如美元)就只是黄金的一种单位。一美元,被定义为若干克的黄金,并保持其若干克黄金的价值,或者换句话说,一种黄金单位恒定等于另一种黄金单位。并且这一美元的价值不受其他任何相关价格的限定。国内的纸币(和检查账户余额)都是用黄金计价和兑换的。这些纸币只有在货币系统中用来检查账户余额时才用黄金计价。艾肯格林大概不会对自己的银行因保持一个固定的美元换美元的赎回率,并且在提款时用现金核对余额而感到奇怪或反感。值得注意的时,艾肯格林所说的其余部分证明了,他除了没有了解到黄金“固定”美元价格的意义,还对黄金产品的基本经济学没有把握。至于自由市场的信徒会说什么,艾肯格林当然明白,那就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金本位制度下的黄金需求增加了,那么黄金的相对价格(每单位黄金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实际上将提高,而这种提高降促使黄金矿业生产更多的黄金,而黄金产量事实上最终将导致相对价格的回落。我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经济学家们对金本位的的批评越激烈,越显得他们对金本位知之甚少。当然关于金本位,艾肯格林知道的远比大多数经济学家要多,并且远不是最严厉的金本位批评者,所以他无疑是简单线性回归方程Y =? +?(X)的离群值,(其中y是批评金本位的激烈程度而X是主体的无知程度)。然而,他的观点显示了,就算是金本位最知名的批评者之一,他对金本位的认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实际上金本位不是政府“固定”纸币计黄金价格的手段,发行纸币的垄断银行确实是政府创造的,并且这种垄断的结果倾向被视为是政府或准政府权威,而且最终导致它们被授予主权豁免权,从而不必承担民营中介机构若无法履行承诺而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中央银行能够违背自己的承诺而不受惩罚,所以这样的银行所执行的金本位制会更像是一种价格垄断方案而不像是由商业银行执行的那样。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们应该将这种传统金本位制的特点与些央行管理的固定制度小心地区分开来。2.金本位制也不是特别昂贵。事实上,法定货币的成本更高。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已经6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就估计美国需要为黄金制定一个“真正”的金本位制,并且这一金本位制的成本相当于其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5%。但这是因为,弗里德曼认为在一个“真正的”金本位制中,只用金币作为货币,而不用任何其他银行提供的替代品。正如拉里?怀特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原理》(第47页)一书中所说的,允许铸币储备占到2%,这比之前一些以黄金为基础的自由银行系统所需的比例要大。金本位制的资源成本利用了部分准备的纸币,并且存款将是弗里德曼所预想的五十分之一。根据迈克?波尔多和休?罗克夫的研究称,这给黄金的“认证标准”打了一个巨大的折扣,这可能意味着能够以大幅降低了的利率进入国际资本。弗里德曼最终也改变了自己对经济使用法定货币的看法:货币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不可兑现的纸币与商品货币相比,其真实资源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据最近的经验判断,由于长期价格的可预测性下降,所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想当然地认为生产不可兑换纸币的真实资源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种成本仅由纸张和印刷花费构成。在一个普遍的不可兑换纸币本位制下的经验清楚地显示了,如果考虑政府发行外存货币的直接成本,那这种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但从整体社会来说,这个假设不成立。并且在一种不可兑换的纸币本位制之下出现一种能提供精准的长期价格水平可预测性的货币结构出现之前,这种假设都无法成立。不幸的是,无论是怀特对弗里德曼的早期计算的批评,还是弗里德曼自己挽回颜面的说辞,都是在重复法定货币本制比金本制更经济的老套说法。例如,罗斯?斯塔尔,在他2013年的书中,认为金钱是“使用纸张或信托资金比使用商品货币更节约资源,并且还可以使得商品库存得以进行清算。”虽然他明白,部分使用纸币和存款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节约商品货币储备,但斯塔尔(引自亚当?史密斯,但未能查找历史悠久的苏格兰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坚持仍然认为,“必须储备大量的大宗商品后盾用来成功支持货币”,然后他又从这个无根据的说法中构建了法定货币的情况:节约捆绑支持货币的资本的下一步是使用法定货币。代替一种关于商品后盾的政府法令从而将经济资本存量的很大一部分用于生产。经济不必再必须持有黄金,白银或其他大宗商品作为支持货币的库存了。而且不用再为开采它们而使用额外的劳动和资本了。这些资源被解绑了,并且取代了一个简单的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政府法令。对于这种荒谬说法,只要用世界官方法定货币管理机构金库31957.5多吨的黄金储存量就可以反驳了。而这一反驳只是对斯塔尔推理的根本缺陷的暗示。而斯塔尔的推理是他将法定货币当做是一种顶点或限定的情况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忽略了法定货币和随时可兑现的纸币及存款之间的关键区别。一般被使用者所理解的可兑现的纸币及存款如果不是完全也是几乎替代了商品货币。而购买力脱离了任何之前的商品货币的法定货币,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与此相反:它倾向于使相关的真实商品贬值,特别对黄金所造成的贬值已经是臭名昭著。因此法定货币持有者有理由持有“商品库存”以作为防范法定货币贬值风险的对冲。如果前货币商品的避险需求足够大,那依靠法定货币并不能节约任何资源。事实上,正如罗杰?加里森所指出的,“由一个不负责任的货币当局实施的纸币本位制可能导致黄金价格上涨得太高,以至于纸币本位制下的资源成本要比金本位制下的要多。”只要看一下黄金真实价格的历史就足以显示所发生的情况正如下图所示:  黄金真实的历史价格2010年,黄金价格的长期平均值为470美元左右。在1971年“黄金窗口”关闭之前,黄金价格突破470美元只出现过三次,并且都未突破太多:加州淘金热期间、20世纪末21世纪初,罗斯福美元贬值的随后几年。但自1971年以后,情况发生逆转,黄金价格多次突破470美元,突破频率比之前高出好多。以下再次援引自罗杰?加里森:在成本比较中,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从而使得在关于资源成本的争论中纸币本位制处于不利地位。当一个不负责任的货币当局开始滥发纸币时,市场参与者们就会开始囤积黄金,从而刺激了金矿产业,提高了资源成本。但是,当又发现了新金矿时,市场参与者们并不会开始囤积纸币或是开始加印那些无支持的货币。黄金对法定纸币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但纸币对官方认可的金属货币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由于这种不对称性,一个国家努力在经济中实行纸币本位制的时候就会产生资源成本,并且如果该国如果只认可黄金作为货币的话,操控纸币供应量的行为就可以避免。所以这些成本可能不利于纸币本位制。因此,如果这是对所要求的黄金资源成本的避免,包括了对金矿开采所造成的真实环境后果的避免,那金本位制似乎才是正确的选择。3.黄金供应“冲击”并不特别令人震惊在关于金本位制的众多错误的批评中,我认为错得最离谱就是抱怨金本位制甚至无法可靠地保证避免出现严重的。The RationalWiki在上关于金本位制的条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使是黄金也可能遭遇的问题。如加州淘金热等淘金热潮扩大了这种货币的供应量,而当其与经济产量中的同步增长不匹配时,就会导致。16世纪的“价格革命”就展示了一种戏剧性的长期的情况。在此期间,西欧国家使用了复本位制(黄金和白银)。而价格革命是15世纪后期白银从中欧矿山大量涌入的结果,当时西班牙的宝船舰队带来了大量的新黄金并且黑死病也改变了当时的人口结构(即人口减少)。诚然,这篇文章的匿名作者可能并非专业的经济学家;但你得相信,你能从很多专业人士的口中听到同样的观点。例如,布拉德?德隆,在“关于重建金本位制可能后果的几个要点”的大纲上就提及了“黄金开采技术的显著进步可能会显著推动数十年的平均率。”就像我说的,金本位制并非没有缺陷。但它并没有易受严重的缺陷。鉴于到RationalWiki的条目上提到了16世纪“戏剧性”的。如果该条目的作者有参考普通wiki百科里关于“价格革命”的条目,他们会读到:在过去的150年中上涨了6倍。而16世纪的这场相当于年率1%至1.5%,如果以20世纪的标准来看,这场其实是相对较低的,但如果考虑到16世纪实行的货币政策,这场在当时还是很高的。我不理解该作者第二句话的意思,因为在16世纪肯定没有所谓的“货币政策”,而他们也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或引用。到目前为止,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们的意思无非是价格革命之前的物价没有价格革命期间的物价涨得快,但这种普通的事实并不能证明任何本位制所导致的有多“高”,包括16世纪。根据现在货币专家得本位制设定,无论对错,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不仅“不高”,而且还低得危险。最后,虽然这点往往被忽视,但欧洲价格革命实际上在主要的美洲铸币出产以前就开始了。这意味着,美洲铸币的产量并不是价格革命的唯一原因,价格革命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而其中就包括了硬币的贬值。  历史通胀率那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也应该显示当变化的黄金供应“不匹配经济产出的同步增长时”将如何导致通膨的吧?从现有统计数据来判断,似乎其他商品的生产者几乎都与那些不知疲倦的淘金者相匹配:正如拉里?怀特所说的,尽管淘金热后的几年,美国的平减物价指数确实涨了一点,但上涨幅度出奇的小。即使在是在最大的期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减物价指数也仅是从1849年的5.71(2000年时这一指数为100)升至1857年的6.42,八年间同比增长了12.4%。这八年的复合年物价率还略少于1.5%。再次,这一率如果放在今天,将使得央行们紧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也与此无关,不然你看看能不能在下图中找出淘金热引起的:尽管普遍认为,加州淘金热实际上并不是19世纪新发现的最大黄金供给,至少从它对物价进程的影响可以判断出来。而这一荣誉其实属于1886年的威特沃特斯兰德淘金热。这场淘金热与1896年的克朗代克淘金热一起结束了渐进通缩的一段长期间隔(下面再进一步讨论),并开启了一场渐进的长期间隔。因此,布拉德?德隆提到南非发现时,所指出的金本位制带来一定风险的说法是十分正确的:例如,十九世纪末,在现在的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和开采的大量黄金矿藏导致了全球率四个百分点的年变化——从1896年以前每年约2%的通缩到1986年以后每年约2%的。考虑到对19世纪的居民的估计一般不准确,所以德隆的统计是正确的。但是,他举的这个例子很容易引起误解。就像我说的: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严重的一个黄金“供给冲击”的例子。然而,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杜绝了通缩的趋势,并没有引起率大幅度上涨而高过目前央行所认为的(无论正确与否)最佳。至于率“每年”四个百分点的变化,大概意味着“在一年内,”它并不显着的:这么大火比这更大的率变化在整个19世纪十分常见,部分原因是那个时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据出了名的有限。即便如此,它们也无法与那些上涨幅度更大的相比。那些有着千疮百孔的法定货币史。当你思考布拉德的结论时,请记住以下这一点,在金本位制之下,数十年的平均率或通缩率将在政府或央行的控制之下,并且变成增长的全球产量和金矿开采速度之间平衡的结果。唉,你得这么想,很多金本位制的批评者们似乎不愿意将金本位制的实际率记录与历史上法定货币的实际率记录而不是理想中的法定货币相比,这可能是处于什么好理由吧。在这一主题上,没有什么比试图通过以自金本位制废弃以后黄金真实价值的不稳定来论证黄金不适合作为货币媒介还荒谬的了。然而这是很多考虑不周的金本位制批评者们喜欢用的争论焦点,包括保罗?克鲁格曼在内:人们普遍认为至少黄金有着稳定的购买力,但这却不是真的。下图是自1968年以来黄金的真实价格,可以看出这一价格因消费者消费价格指数而下降了:  自1968年以来黄金的真实价格你把克鲁格曼教授的这张表跟上文的那张表比较一下,然后问自己(1)黄金价格的表现在1968年前后是否不一样?(2)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的答案是“是”,并认为这是因为“黄金和纸币美元不再是相近的替代品,并且黄金现在被广泛用于应对美元和其他法定货币贬值的对冲,”那你对金本位制的理解就比克鲁格曼要好多了。但是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克鲁格曼就是方程Y = ? + ?(x)的那个X值。4.金本位制所允许的通缩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关于金本位制不能阻止的抱怨还只是小菜,它受到的更多指责,用布拉德?德隆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通缩倾向使得金本位制导致的平均失业率要比其他本位制高”而本?伯南克也说“通缩(物价下跌),和萧条(产量减少)的数据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不可否认,金本位制往往是意味着通缩,或者说是发现黄金矿藏之间的长期间隔导致了通缩。但在此期间缓慢的通缩绝对与高失业率没多大关系。基于对实证记录的全面回顾,安德鲁?阿特基森和帕崔克? 基欧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通缩和萧条之间似乎确实有关联。但是,其他17个国家以及一百多年来的数据,都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联系。最近克劳迪奥?博里奥和他的几个国际清算银行的同事报告了类似的发现。那么你可能会想,伯南克是怎么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的?很简单:他只观察了20世纪30年代最严重通缩危机的数据而忽视了所有其他的数据。为什么通缩有时会伴随萧条而有时又没有呢?简单的答案是,通缩的种类不只一种。有一种是由于支出崩溃而导致的通缩,就像上世纪30年代的“大紧缩”,还有一种是真实商品和服务的输出增加而导致的,这种就是总供给的增加而不是总需求的减少造成的。而古典金本位时期(1873年至1914年)期间发生的大多数通缩都属于后一种,是“好”的一种。尽管我一直在强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好的通缩,并且迈克?波尔多和其他人也指出金本位制所涉及的通缩主要都是好的那种而不是坏的那种。但有太多经济学家一直在忽视供应驱动通缩的极大可能性,而这些人又总有办法公众更多的关注。由于经济学家们倾向于假设通缩和萧条必定是联系紧密,所以许多误解才得以传播开来。没有什么比从1873年至1896年整个时期,欧美都持续着一场“大”或“长期的萧条”这个普遍看法更有害的了。幸亏得益于G?B?索尔及其他人,现在除了一些报纸权威和顽固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说法现在基本上没人信。但关于之间一场更短的“长期萧条”的神话依然存在,尽管经济史学家也已经开始消除这个观点了。5.这并不是19世纪的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说到1873年,克鲁格曼在声称金本位制因为会导致通缩而更不可取后,又说道:金本位的拥护者将毫无疑问地回答谁,,在金本位制度下,大泡沫可能不会发生,因此也不会有重大的金融危机。而且这是真的:在金本位制度下美国没有重大的金融恐慌,除了他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1907年,1930年,1931年,1932年和1933年。哦,等等。让我看看,如果我理解这一点的话,那就是,如果金融危机发生在基础货币制度X之下,那么该制度就必须是危机的原因,并且因此最好避免使用这种制度。因此,如果危机发生在一个法定货币制度之下,那我想我们最好远离法定货币。 哦,等等。你得明白这一点:尽管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制度的性质可能是影响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因素之一,但很难因此就说该频率主要取决于货币制度,而不是金融系统的其他因素,如结构,工业和监管。美国金本位时期的金融危机更多的是与美国的金融监管有关而不是金本位本身的运作,这一点是受到所有称职的金融史学家的认可的。分支银行的缺乏使得美国各银行特别容易受到冲击,而内战法规则将纸币的供应与联邦政府的负债程度挂钩,而不是根据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需求进行调整。但有没有必要深入探究将法律限制误导到到克鲁格曼所提到的危机上的精确方式。应该指出的是,加拿大同样也使用金元,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美国的出口,并且(由于金元尺寸更小)远没有多元化。但加拿大在年期间,都没有发生银行危机,也少有银行破产。6.从整体来看,古典金本位制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在它实行的期间)。自从凯恩斯将黄金称为是一种“野蛮遗迹”以后,金本位制的批评者常引用这一说法。那么,似乎还得重复一下凯恩斯在多年前所说的关于金本位制时期而不是黄金本身的话才公平:在人类经济发展中的这段不平凡的插曲在1914年8月终于结束了!确实,大部分人都努力工作但生活舒适度却很地,不过从一切迹象来看,这与当时那个时期是相符的。但是,对那些能力或性格都超过了平均水平逃的人来说,摆脱低水准的生活标准,进入中上阶层,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少的麻烦生活着,比同时期最富有的阶层和最有权势的君王还过得舒适便捷,这是有可能的。伦敦的居民可以在床上喝早茶,通过电话订购全球的产品,这些产品数量之丰富足以让他挑选到适合自己心意的,并且他还可以期待早早地就在自己家门口收到这些产品。他还可以在同一时刻,用同样的手段使用自己的财富来投机全球的自然资源以及任何领域的新企业,并且可以轻松便利地分享自己未来的成果和优势......如果他想,他不用护照或其他手续就可以立即就乘坐廉价且舒适的交通工具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他可以派遣仆人到周边的银行办公室或方便到达的贵金属供应处,然后可以在不了解宗教,语言或习俗的情况就出国,并且深信不会出什么偏差。而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对享有的这一切习以为常,除非出现新的改进,并且任何偏差都会是可耻的异常的可避免的。当然,如果认为这种世外桃源完全或主要是由金本位制造成的,那是非常愚蠢的。但它有助于各种商品的丰富性,国家间资金和货物流通的便捷性,以及对这一切便利产生“正常、确定和持久”的感觉。但金本位制主要是通过确保物价水平及汇率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来实现这一切的。据芬恩?基德兰德和马克?韦恩称:大多数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价格稳定性与法定货币本位制下价格的不稳定性形成了惊人的反差。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在商品本位制(如金本位制)下,价格水平的上涨(这经常与战争有关)往往被逆转,从而导致价格水平长期稳定。自从金本位制在一战至二战期间崩溃后,在实行法定货币本位制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明显出现上述这种逆转的趋势。广泛采用金本位制所带来的价格水平的高预测性和固定汇率系统,会大幅降低生产和国际贸易的风险,同时正如我所指出的,维持金本位制还能大大降低国际借贷成本。那些容易大赞摆脱了金本位制的权威人士,需要问问自己,每次世界大战之后货币“重构”都在焦虑些什么。如果没有实现一个,那古典金本位制至少实现了稳定。诚然,这些努力都失败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探索到最后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那些探索的人“被黄金时代的神话蒙蔽了”。虽然他们在关于旧系统如何工作上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但在认为这个金本位旧系统确实发挥过作用这点上,他们是对的。7.它不必由央行管理外界曾有的共识在于金本位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是因为它一直受到英国央行和其他央行的悉心管理,同时相关的观点是这个制度的成功建立在国际协议和其他形式的央行协作,谢天谢地,如今由于消息更加灵通的金本位批判者,这些观点都已不再得到认可。相反,正如胡里奥(Julio Gallarotti)所观察到的,这个制度发挥作用主要是市场中商品和金钱的私人交易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由于一定程度的政府和央行的管理及干预。但如今被接受的观点仍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事实上,对于金本位产生的最理想的结果来说,央行根本没有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这种结果反而是依赖于竞争性的银行系统得以实现并做得更好,实际上很多国家已经通过这种系统取得了这一成果,包括美国、瑞士(直到1901年)和加拿大。此外虽然央行的拥护者们普遍将这些银行当作向私人银提供紧急流动性的来源,但在古典金本位时代流动性援助经常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尽管央行的垄断特权让其相比较商业银行拥有很多的优势。正如胡里奥观察到:8.事实上,央行的工作会带来破坏在某种程度上,央行在金本位时代所作的货币调整会带来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没有带来帮助,反而使事情变得糟糕。由于不断扩张的央行不会受到储备损失的内在约束,所以它能够创建一个外部不平衡机制,最终触发金银储备的流失。另一方面,在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按照瓦伊纳(Jacob Viner)的观点,相较于商业银行央行更容易竞相增加它们的折扣率并掠夺各自的储备。最终,黄金频繁的流入和流出会令金本位制度弄得一团糟,并且违背“金本位游戏规则”——针对黄金票据要放宽,针对损失要收紧。竞争性的发钞银行可能会遵守这些“规则”,因为这样做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另一方面,央行的半公立性质使它们面临一种双重使命,利润必须与其他东西(如公共责任)相权衡。正如伊克斯(Barry Ickes)所观察到的,遵守金本位规则是“是非常不受欢迎的,因为它可能涉及到需要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商业银行根本不在乎这些。另一方面央行必须关心,因为如果不关心央行可能会丧失一些特权。当然从今天来看,实现内部平衡被广泛视为健康的央行业务操作所必须的条件;在一些企图稳定汇率的国家,为了保持国内货币稳定外部平衡可以偶尔做出牺牲,这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将这种思想延伸到古典金本位制度,从而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在那种背景下为换取内部稳定而令外部平衡做出类似牺牲的做法代表了央行转向更加开明的货币政策,但这其中存在严重的误解,这不仅是一个稳定汇率的举措,而是更类似于一个跨国货币联盟或货币区域。在这样一种区域内,一家央行增加储备的同时另一家央行损失储备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算违反“游戏规则”的正当理由,而事实上是一家商业银行以其他银行为代价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储备。相比较国际自由银行,央行的所作所为往往会加剧对国际贸易模式变化的干扰影响。另一方面,央行消灭黄金流动性会导致严重的长期调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达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程度。9.“金本位制度”不是大萧条的原因我知道我在谈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所以我得小心一点。如果我说“金本位制度导致了大萧条”,或者换句话说“金本位制度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的主要威胁”,这存在非常强的误导。更准确的说法是,大萧条是由在一战后临时拼凑的金本位制度崩溃所导致的,诚然,有一种说法是真正的金本位制度促成了1920年代灾难性的恶作剧,并导致了接下来的萧条。因为在一战爆发期间它没有延续下来。所以战前的金本位制度成为战后拼凑制度的参考。然而这对于黄金来说有点不公平,因为金本位制度在一战前夕的脆弱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个事实,即在大部分好战国家,管理金本位制度的央行很容易受到资助政府的镇压,从而变成一个战时通货膨胀的金融工具。基德兰德(Kydland)和魏恩向我们提供了瑞典银行的案例,来说明面对一个重大的冲击要保留金本位制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瑞典实施金本位制度的期间(1873年至1914年),瑞典宪法保证了瑞士央行发行的纸币能够兑换成黄金。此外,与金本位制度相关的法律如果要改变必须瑞典议会的一致决定,并且要从中选举出代表。然而,当一战爆发时,瑞典银行单方面决定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这一步的合宪性从未收到质疑,从而瑞典的金本位时代宣告结束。不过这个故事似乎并不奇怪,因为在1901年获得该国纸币垄断权的“瑞典银行”应该更确切地成为“瑞典央行”,或者“瑞典议会银行”。如果1930年代的全球危机不是因为古典金本位制度而是混合制度的失败,那么作为少数维持完整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美国遭遇特别严重的衰退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吗?根据迪隆(Brad DeLong):维持金本位制度的承诺阻止了美联储在1930年和1931年扩大的行动,并且推动当时的胡佛总统进行破坏性的预算平衡行动,来避免金本位制度压倒美元。的确,胡佛总统试图平衡美联储的预算,而这种尝试也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幸的后果。但金本位制度并没有强迫他这么做,所以可以说这个制度与这些后果没有关系。胡佛总统只不过是因为赞同平衡预算的主流看法。在这个问题上,罗斯福总统也犯过同样的错,直到一些事件迫使他改变自己的论调:在1932年总统竞选中,罗斯福对竞争对手引发赤字和过度支出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抨击。至于金本位制度阻止了美联储扩大货币供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扩大货币基础来保持更广泛的货币供应),但事实远非如此。迪-汀布莱克(Dick Timberlake)澄清道:在1931年8月,美联储黄金储备已经达到35亿美元(1929年为31亿美元),是美联储未偿贷款的81%并超过联邦储备条例所需储备量的两倍。即使在1933年3月储备达到最低点时,美联储的黄金储备过剩量也超过10亿美元。此外:无论美联储是否有多余的黄金储备,它的所有黄金储备在危机期间都可以用来使用。美联储理事会有无限期暂停美联储黄金所需储备量的法定权利。根据谢长泰和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的统计研究,美联储没有理由担心允许减少储备会引发贬值的风险。相反,通过采取步骤来避免银根紧缩,美联储能够减轻对贬值的担忧,与此同时按照汀布莱克的话说,通过启动“开支动态”,能够帮助恢复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命脉。10.根据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的理论,黄金并没有管理金钱。就像在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布”总能够打败“石头”一样,在经济学家所热衷的货币本位制游戏中,受到管理的纸币也总能够打败黄金。这是因为在法律的制度下任何模式的货币供应调整都是可能的,包括“完美”模式,当然这个“完美”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另一方面,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金本位制度也无法达到经济学家理想的状态。因此,布(纸币)打败了石头(黄金)。更准确一点是,布在理论上打败了石头。考虑到在实际中黄金较纸币具有相对的优缺点,上述的完美逻辑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没有什么。我是说真的。要谈论纸币和黄金的相对优缺点,需要论证在两个不同的货币制度中货币供应会随环境作出怎样的调整。关于金本位制度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理论,来为我们展示这个制度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而关于货币的理论却像是一个笑话,这部分是因为我们更难确定央行的目标(或者说任何不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但除此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倾向于简单地将央行当作一位无所不能的天使,认为它们能够领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微妙之处。这种倾向你可以在研究生课程上看到,也可以在《美国经济评论》的文章中找到。但它绝对称不上好的经济学理论。最后我再说几句,解释下为什么我们认清金本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表明我们对于这个制度认识的进步。虽然我也和其他人一样为古典金本位制度的逝去而伤心流泪,而且我怀疑我们再也无法创造如此美妙的东西。但我们要适当控制黄金的作用,不仅要澄清它没有外界经常描述的那么多吸引力,而且要除去它的部分光环,这些光环已经被现代的法定货币所拥有。换句话说,这里并不是在为黄金说好话。而是针对一些事情。(编译/双刀)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近3个月收益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2402
播放数:209953
播放数:25867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西货币贬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