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农作物复种指数数为什么低

复种_百度百科
[fù zhǒng]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复种是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能显著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复种基本定义
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如麦-棉一年二熟,麦-稻-稻一年三熟;此外,还有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等。上茬收获后,除了采用直接播种下茬作物于前作物茬地上以外,还可以利用再生、移栽、等方法达到复种目的。
耕地复种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复种指数或称种植指数来
复种主要应用于生长季节较长、较多(或)的暖温带、亚热带或热带,特别是其中人多地少的地区。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以便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通过延长光能、热量的利用时间,使绿色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年总产量;使地面的覆盖增加,减少的水蚀和风蚀;充分利用人力和资源。
复种复种发展
复种是中国传统精耕细作、集约栽培的重要方式之一。东汉郑玄注《周礼·稻人》中已有收种麦,麦收种粟、豆的复种记载。公元 3世纪的《广志》又记述了稻田复种、的事实。唐代以后,河南南阳一带的麦 -稻二熟制和南方双季稻相继出现。自明代至清代,又先后出现了绿肥-稻-豆三熟制和麦-稻-稻三熟制。 1949年后全国许多地区由一年一熟制改为二熟制,由二熟制改为三熟制,南方主要发展双季稻-冬作-双季稻三熟制,北方主要发展和等秋旱粮一年二熟制。全国复种指数由1952年的 130.9%上升到1978年的151%,全国约有半数耕地采用了二熟、三熟复种;长江以南各省复种指数平均在 200%以上,但近年已有所调整。
在埃及和东南亚、南美及其他热带、亚热带地区,复种也被广泛应用。埃及年的全国平均复种指数达188%,印度除采用旱田二年三熟、一年二熟和稻田种双季稻外,在水热资源充沛的印度恒河三角洲已部分种植三季稻。孟加拉、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也广泛推行双季稻和旱田三熟。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四季稻获得成功,平均全年亩产稻谷1700千克。近年来人少地多的苏联、美国,也开始注意在南部地区发展复种,主要是前作收获后复种生育期短的青饲作物。
复种主要类型
中国各地的复种方式,因纬度、地区、海拔、生产条件而异。大致在作物能安全生育的季节种一熟有余、种二熟不充裕的地区,多采用二茬套作方式,以克服前后作的季节矛盾,或在冬作收获后,夏季播栽早熟晚秋作物。在冬凉少雨或有灌溉条件的华北地区,旱地多为小麦-玉米二熟、小麦-二熟,或春玉米-小麦-粟二年三熟。在冬凉而夏季多雨的江淮地区,普遍采用麦-稻二熟,或麦、棉套作二熟。在温暖多雨,灌溉发达的长江以南各省和台湾等地,稻田除麦-稻二熟,油菜-稻二熟和早稻-晚稻二熟外,盛行绿肥-稻-稻,麦-稻-稻,油菜-稻-稻等三熟制,华南南部还有三季稻的种植。 旱田主要采用大、小麦(、)-玉米(大豆、)二熟制,部分采用麦、玉米、甘薯套作三熟制。
复种复种条件
复种是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种植方式,复种的发展受当地热量、、水利、、劳力等条件的制约,其中热量条件常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中国在无霜期约 180天以上、≥10℃在3600℃以上的地区,热量条件可满足小麦玉米套作一年二熟的要求;无霜期在 230天以上、≥10℃积温在5000℃以上地区,可安全种植双季稻和实行稻田三熟制。在机械化程度较低而农业劳力又不足的情况下,过高的复种指数常会导致过高的劳动强度和影响作业进度。由于复种增大了作物对水、肥的要求,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施肥料,才能满足多熟生产的需要。因此一个地区实行复种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确定可能的复种程度,选择适宜的复种方式,有主有次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获得应有的效果。为保证季季高产,还应培育选用早熟、高产、抗逆、优质的作物,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如套作、育苗移栽等,以克服复种中的季节矛盾,增加效益。我国的小麦分布区_
当前位置:  →
【标题】我国的小麦分布区
【适用区域】其他
【关 键 字】小麦分布区
【作  者】
【来  源】推荐
【参考文献】
【编  者】
【内  容】
&nbsp&nbsp&nbsp 我国栽培的小麦绝大部分是冬小麦,它与水稻、玉米、甘薯、棉花等秋收作物配合,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小麦是一种最适合于机械作业的作物,栽培也比较省工。
  小麦品种多,适应性强,能耐寒耐旱,按照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栽培冬小麦为主,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0%以上。春小麦于春天播种,秋季收割,生长期平均为85~105天;冬小麦则在秋季播种,次年初夏收割,生长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栽培地区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一般纬度、海拔愈高,生长期愈长。
  小麦在拔节孕穗期间,水分不宜过多,因为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反易遭受锈病危害;在成熟后期,如雨水多则易感染赤霉病。北方麦区春雨较少,适时灌溉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南方麦区的大部分地区因雨水较多,对麦苗的生长不是有利,因此加强麦田排水是增产的主要关键。小麦收获的适期很短,必须及时收获,并随即脱粒、扬净,在阳光下晒干后入库,以免发霉、生虫,有利于贮藏。小麦收获期一方面需要晴天,以利于成熟及收获;另一方面,此时劳动力较为紧张,其收获用工与整地、施肥,同为小麦用工的主要部分。
  我国小麦栽培遍及全国,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春小麦区
  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冬小麦不能安全越冬,故种植春小麦;因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培育了一批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高的春麦良种,现已在各地推广,获得显著增产,对改变春小麦低产的作用很大。
  2.北方冬小麦区
  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这是全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2/3左右。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耕作制度,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由于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可以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因此,1949年以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3.南方冬小麦区
  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30%左右。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我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相关资料】
没有相关资料关于冬小麦种植北界的研究(简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关于冬小麦种植北界的研究(简报)
【摘要】:正 由于冬小麦较春小麦品质好,收获期早,并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和防御干热风的危害,所以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气象和农学工作者对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进行了较广泛地探讨。影响冬小麦种植北界的主导因素是小麦越冬期的温度条件,其次是积雪或水分条件。卢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由于冬小麦较春小麦品质好,收获期早,并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和防御千热凤的危害,所以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气象和农学工作者对我国冬小麦种植北界进行了较广泛地探讨。 影响冬小麦种植北界的主导因素是小麦越冬期的温度条件,其次是积雪或水分条件。卢转1946年提出以一月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继海,吴子铭;[J];土壤肥料;1980年03期
苏亚庆;[J];土壤肥料;1980年02期
;[J];土壤肥料;1980年02期
卢青达;[J];山东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吴祝平;;[J];茶叶;1980年03期
余卓桐;王绍春;周春香;;[J];热带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张维城;;[J];河南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郝文俊;;[J];西藏农业科技;1980年03期
刘春源;李美;;[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0年03期
谢联辉;;[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迟旭;杨德礼;;[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朱勇;李春林;屈驳韵;;[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王守川;;[A];“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研讨会专集[C];1999年
南文元;;[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李百川;张校贵;王生昌;;[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徐国昌;李珊;;[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张映璜;简志英;;[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姚刚;张胜;高翔;张玉贵;;[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张胜;冯占文;姚刚;胡天明;张玉贵;;[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张胜;姚刚;刘建英;高翔;陈静;;[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驽;[N];中国文物报;2000年
陈国珍;[N];中国气象报;2001年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孟凡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本报记者 陶如军;[N];科学时报;2002年
侯俭;[N];陕西科技报;2002年
袁冠雄 韩勇;[N];中国包装报;2003年
本报记者 孙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韩俊;[N];中国人口报;2003年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何祚庥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王亦楠;[N];经济日报;2003年
任航;[N];上海金融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瑞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刘锟;[D];黑龙江大学;2004年
林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彭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卢志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李阎魁;[D];同济大学;2006年
孙忠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冯永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李怀勇;[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兴琳;[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郭书奎;[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任敬;[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唐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曹静;[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郑国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黎敏;[D];中南林学院;2003年
王爱英;[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凌丽俐;[D];四川大学;2003年
任建强;[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我国小麦种植的区域有哪些
我国小麦种植的区域有哪些
【种植】 学习啦编辑:曹欣
本文已影响 人
  我国小麦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种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国小麦种植分布的区域。
  我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要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其中河南、山东种植面积最大。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主产省有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
  我国栽培的小麦绝大部分是冬小麦,它与水稻、玉米、甘薯、棉花、等秋季作物配合,可以调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量。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小麦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全国的45%及51%以上,5月中旬至6月下旬成熟。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全区北抵淮河,西至鄂西、湘西丘陵地区,东至滨海,南至南岭,包括上海、浙江、江西3省全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4省部分,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12%,成熟期在5月下旬。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西南冬小麦区
  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麦田面积和总产均为全国的12%左右,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华南冬小麦区
  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5省(区)及云南南部。麦田面积只占全国的1.6%。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东北春麦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及内蒙古东北部。全区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北部春小麦区
  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伊盟及巴盟,北临蒙古共和国。并包括河北、陕西两省长城以北地区及山西北部。小麦种植面占全国的2.7%7月上旬成熟,最晚可至8月底。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北部冬麦区
  包括河北长城以南的平原地区,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北部,辽宁及宁夏南部,甘肃陇东和京、津两市,麦田面积占全国的8%,成熟期通常为6月中下旬。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西北春麦区
  全区以甘肃籍宁夏为主。并包括内蒙古西部及青海东部。小麦面积占其安国的4.1%。8月上旬左右成熟。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新疆冬小麦区
  小麦种植面积为全国的4.5%。冬麦品种为强冬性,8月中旬播种,8月初成熟。
  我国小麦分布区域:青藏春冬麦区
  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0.5%。成熟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
[我国小麦种植的区域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92人看了觉得好
694人看了觉得好
697人看了觉得好
【种植】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种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