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环保产品中国代理inverma公司的产品 在中国店吗

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究竟不同在哪
& & & 【研究院·微研究】到底什么是“德国制造”
一说起德国制造,大家都觉得好,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但他们为什么好,到底好在哪,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
德国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关键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必然会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因此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简单执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
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不同到底在哪
流程化:上图是大众汽车1969年的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比现今国内很多车厂的自动化程度都高。生产流程化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生产过程切分成非常细小的片段,每个片段都遵循严格的顺序加工,片段之间用自动化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每个片段简单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时候,就被机器取代了。另一个行业的例子,说起软件公司,大家都记得微软之类的美国公司,但是做流程软件最成功的却是德国的SAP,他们把企业(甚至非生产型组织)内部所有流程都固化到软件里面,把企业里面每个人都通过软件固化到一个功能,最后完成了企业的可靠高效运作,这就是流程化的威力。(我想企业里面用过SAP的ERP系统的人,特别是财务采购之类的肯定特别熟悉)
可测量:上图是Carl Zeiss在1973年推出的三维测量仪器,精度0.5微米,给精细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能优异的各种测量仪器仪表也是德国人造的比较好。他们希望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精确测量到产品和生产线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这些测量手段,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反馈回路来保证生产的产品品质波动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前提。另一个大家熟悉的行业的例子,德国人的厨房比咱们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室设备还要多,所有食材都是要用精确测量的,当然,所有加工时间和关键环节的加工温度也是需要精确测量的。
自动化:自动化就是把人类不擅长做的重复易错的交给机器人。上图就是德国著名的Fraunhofer Institute工业服务部心目中的未来工厂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工厂完全是机器自己在生产,而人的作用被形象化为两种:一是做生产规划,下达生产指令;二是给机器打下手帮助保持生产线高效可靠运转。
职业化:举个例子,有一个德国的老工程师,没有什么学历,从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FH毕业后就在机械工程师岗位上干了三十多年,德国所有核电站的蒸汽轮机都是他负责安装调试的。在部门里面非常受尊重。(上图核电厂蒸汽轮机的大小可以从旁边梯子得到直观的对比)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于可靠的生产和工程质量事关重要。
工具化:大家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德国人喜欢工具,几乎可以说做每件事情都有专门的工具,而他们的家中几乎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或工具室,他们喜欢自己制造东西,小到孩子的玩具、家中的家居,大到自己的房子。
德国制造那么多,说实在的,我觉得德国制造也有其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制造业并不适合制造快速消费和变化的产品,因为但凡一个产品使用寿命就是20年以上,这让回头客很尴尬。
德国制造的现状
德国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一座工厂里面没有一个自然人,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整个车间几乎只需要有一个人监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产。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
德国制造的思维
有个故事:一个朋友找一位德国同事问路,德国同事很nice的跟我说,你等1个小时来找我,我要上网查一查。想想无非就是google一张地图,然后打印出来。结果一个小时回来,发现她不仅打印好了地图,标记好了路线,甚至还标记上了哪里会比较容易走错,最后用一个塑料封皮非常精致的套好交给我,最后用一张便签纸写好她的电话,交给了这位朋友,并且说,找不到路,随时可以打电话过来问。
德国同事只要是为别人提供service的时候,他一定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像我索取这个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么”。反过来看一些中国同事,很多时候只是把为别人提供service当做一个任务,最主要的要求达到了,在deadline之前对付对付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大到做产品的角度会变成什么。同样是做汽车,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四个轮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个轮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赚钱第一。德国人的思路会是,如果我是驾驶员,那么在驾驶的时候,除了四个轮子,能跑,我还会需要什么。
德国产品的奥秘
设计:欧洲人崇尚低调的奢华,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中,夸张的LOGO和设计最不讨喜。而德国制造就完美切合了这种消费心理。以德国的钢笔(LAMY、宝丽金)为例,最简单的设计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而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红点奖中,德国实用又低调的产品总是最受欢迎。
品质:是产品的灵魂,德国人对品质的追求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这种追求并不止于产品外观,德国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见的地方就越发仔细。在慕尼黑的宝马博物馆中陈列着这一奢华汽车品牌的早期发动机产品。我看见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一台星型发动机上,每个螺栓都用铁丝线连接,工程师出身的家父告诉我说,这样可以保持每个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难解释德国制造称霸全球的原因了。
技术:毋庸讳言,正是看中了德国的技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亲近德国。在这个工程师和科学家立国的国家里,男女老少对科技的热情可以从每年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窥见一斑。就连即将到来的慕尼黑啤酒节,也有展示最新技术的展台。
服务:也是德国制造的一大法宝。一般而言,购买了德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售后服务都能得到保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们,”而德国产品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有着随时可以退货的服务,但出现的退货率却寥寥无几。而服务态度是让人最能直观的感受到的。
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真正的德国产品质量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国企业追求的并非是财富的积累,而是科技和产品的实用性,所以几乎看到不德国本土有哪些产品的广告绚丽多彩,或外包装精美诱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产品)。
德国产品很少去以价格竞争同行业产品,一是有行业保护,二是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并非决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更愿意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利润转化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上。
德国的产品更新换代并不快,但关注每一个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几乎没有一个德国公司可以一夜暴富或是成为全球焦点,他们往往是专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很少有“差公司”、“假货公司”,他们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公司很多。
我们不说汽车这样的大家熟悉的德国代表产品,说一些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德国小物件和服务,来看看德国产品到底好在哪。
儿童食品:所有凡是和食品有关的产品,特别是儿童食品,在安全性上,从配料到生产加工,再到出售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检验。以奶粉为例,德国奶粉不允许3岁以下儿童所食用的产品中含有人工添加香料甜味剂等,并且所有奶粉是不允许做大量广告宣传,而所有奶粉都视为药品监管行列,除了奶粉外很多母婴产品也都被只允许药店出售。
成人食品:成人食品和儿童食品一样都有严格的检验和规定,比如德国巧克力,所有的德国巧克力都被规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为原料加工生产。众所周知巧克力中的天然可可脂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但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人工代可可脂,而这种代可可脂导致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等。
护肤品:德国很多护肤品牌可能没有法国的知名度高,但我所了解的几个有名的德国有机护肤品品牌,比如德国世家和维蕾德,都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了有机植物园,专门为产品提供有机原料,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清洁剂:清洁剂本身都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危害或多或少,但德国本地生产的非工业用途化学产品,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等,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外,绝大多数都采用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说,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将化学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
厨房用具: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德国一个锅就要几千元,到底贵在哪,其实德国的锅具不仅仅是因为材料质量和生产加工优秀,还有很多其中都蕴含了科技。比如喜力特的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属性,而菲仕乐的锅具则要经过9000道工序生产加工,节能环保,极佳的传热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用德国的锅具一根蜡烛就可以做一顿佳肴。
生活用品:其实最能体现德国制造的产品就是它的生活用品,讲究的就是一个品质生活的概念,比如保温壶,简直就是集功能、科技、设计为一身的艺术品,再比如滤水壶,德国有一个品牌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还能过滤有机有害物,且滤后的水质富含镁元素。
德国的小家电:博世Bosch,博朗Braun,美诺Miele,西门子Siemens这些品牌足以代表了德国家电高品质精髓。甚至他们的科技含量不少于他们的汽车技术。比如博朗的负离子技术,美诺的外设蒸汽发生器技术等等。
德国的保健护肤品:几乎著名的德国保健护肤品牌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植物种植园,来保证取材的天然有机品质和产品提炼技术,而且部分产品智能在当地药店购买。这点与很多著名品牌不同,德国人把钱用在研发和品质上,而非广告和推广上。
产品相关服务:产品服务本身依托于完善的保障制度和保险制度,因此所有的产品都会有完善的售后和其他服务,比如在网购的过程中,承担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人员是绝对不会乱扔包裹导致包裹破损,或是送货态度恶劣。
这就是德国制造,不追求价格,但追求价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细节,不追求广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质量。
========仲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院========
馆藏&467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Gmbh & Co.一些德国公司名称中显示Gmbh & Co.KG,是不是类似中国的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一样的后缀?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GmbH=(德)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Company with Limited Liability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经济周刊:德国企业家如何看中国员工
德国《经济周刊》驻上海记者
德国《经济周刊》记者
关键字: 就业德国企业在华德国企业外资中国工人中国工程师外企招聘德国经济周刊
【总理李克强将于9日起正式访问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在德国期间,他将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近年来,中德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许多德企落户中国。本文作者采访了多家在华德企的管理人员,从企业主的角度探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方方面面。虽然认识上难免有偏差,例如无视“大病医保”,错误地认为“中国的保险体系是不太完善的,最多只能覆盖比较小的疾病”,但指出的不少现实问题,仍颇有参考价值。本文原载于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2014年第38期,原题《慢性劳动力不足》,观察者网特约译者宋武译。】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但是仍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中小企业争先恐后地进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然而找到和留住高素质的员工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些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当时多米尼克·施图尔姆(Dominic Sturm)先生谈及他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时,刚开始还会兴高采烈,但很快就变得唉声叹气。当然,自从斯蒂尔(STIHL)公司——一家总部位于德国西南部魏布林根市的割灌机、绿篱机、切割锯和吹风机等园林机械专业生产商——8年前在中国青岛开设了第一家工厂之后,业绩一直蒸蒸日上。这家企业在全世界有大约14000名员工,每年的营业额达到28亿欧元。在中国的销售额每年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住上了自带花园的房屋,当然就需要专业设备来维护花园。
作为斯蒂尔公司在中国的培训主管,施图尔姆先生必须确保这家德国企业在中国始终有足够的员工,才能满足不断增长业绩的需求。目前斯蒂尔公司在青岛的工厂雇用了大约750名员工,每年还必须新增100个工作岗位。
在斯蒂尔公司生产线上的中国工人
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施图尔姆先生必须每年招聘大约200名新员工。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任务。他说:“尤其是不熟练员工的流失率达到20%,这个数字是非常高的”。
几乎在中国的所有德国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在德国工商总会(AHK)相关的问卷调查中,受访的德国企业经常指出找到合适的员工是最大的难题。
如果有人在中国度过超过一个冬季的时间就会知道,在农历新年之后肯定会有些员工不会再出现了。因为在春节的这个假期(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很多农民工会回到农村的家庭与家人团聚。
有些人不假思索就决定留在农村老家,还有些人会听从其他人的意见,即哪些地方会挣多一点钱,然后就轻易地换了工作。500名员工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只会回来200名,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没有事先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打电话,也不会有一封电子邮件。
毫无忠诚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而且销售员、工程师和企业管理者也十分匮乏,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工种都缺人。
中国的法律环境使人们跳槽非常容易。在持续繁荣的中国市场,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期限的严谨法律条文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个问题给雇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鉴于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慢性的劳动力不足,如果有人失去了工作,很快就会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很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对雇主忠诚有什么意义。为了每个月多挣100块钱,也就是差不多将近12欧元,或者是只是为了上班路上近一点,他们就会换个工作。2012年,在中国的企业员工流动率大概为19%。这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员工大约在五年内就全换了一遍。在很多行业,员工流动率甚至达到30%。
尽管有这样的阻力,但是德国企业对中国的热衷依旧不减。如今大约有五千家德国企业在中国开办了分支机构,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几乎每天都还有新的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中国经济近来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势头,但是7.5%的经济增长率对于德国企业来说还是吸引力非常大的,尤其是德国的机械制造、医药或者电子企业。与外国的竞争对手不同,这些企业的产品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所必须的。
多次招聘对话
德国和中国的贸易总额去年达到了1400亿欧元,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德国工商总会在中国的一项问卷调查,德国企业对于在中国的发展非常乐观。例如,有四分之三在中国汽车及零配件市场开展业务的德国企业表示,他们的业绩将继续稳定增长。
Delo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从强劲增长的中国经济中获益的德国企业。这个位于慕尼黑西部小城温达的家族企业总共有420名员工,产品是各种工业上的专用胶水,例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但是也应用于汽车工业。2013年,公司董事长萨比娜·黑罗尔德(Sabine Herold)女士决定在上海开办一家分公司,因为在此前几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增长十分迅猛。在她看来,仅仅从德国向中国出口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为了保护敏感的知识产权,Delo公司目前还是在德国本土生产工业用胶水。但是在上海现在已经有十名员工负责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工作。在中国的销售业绩目前每年增长15-20%,占了这家巴伐利亚州企业年营业额6000万欧元的将近五分之一。
如果没有找到合适员工的问题,这个发展势头是令人欣喜的。“情况非常困难”, 黑罗尔德女士说。尽管很多人认为中国可用的劳动力数量非常大,“但是中国年轻人对技术的理解力经常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可是从各种证书上是根本看不出来这一点的。
黑罗尔德女士认为,一些中国工程师比不上德国技工
结果就是,如果Delo公司想在中国招聘一名新的员工,管理层就必须进行非常多次的招聘对话。如果黑罗尔德女士无法亲临现场,就不得不专门开视频会议。
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但质量未必能满足企业需求
尽管中国的教育体系现在每年培养出大约700万名大学毕业生,这个数字四倍于十年之前。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进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大学毕业生的教育水平与欧洲是无法相比的。黑罗尔德女士在中国多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求职者要多次翻转一副技术图纸,因为他不知道哪里是朝上哪里是朝下。“一名优秀的德国技工通常要比中国工程师还要好很多。”她确定地说。
教育上的差距
斯蒂尔公司的培训主管施图尔姆先生也有类似的经历。对于一个专业工作岗位,尽管他通常都会收到100份求职简历,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够满足必要的前提条件,他告诉记者说。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他们几乎没有实践经验。
Delo公司的黑罗尔德女士批评道,在中国的中小学和大学里死记硬背占据了太高的地位,学生理解知识、组合知识、提出批判性问题的能力经常被忽视。但是由于优秀的员工实在短缺,尽管如此中国的工资水平近年来每年还要增长将近10%。在斯蒂尔公司的青岛工厂,一个不熟练的工人大概每月能挣250欧元。而在十年以前,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
但是,中国员工的工作质量赶不上工资的涨幅。在年间,中国的工资水平增长了258%。而在这段时间,劳动生产率只增长了167%。
由于高素质员工已经出现了慢性的短缺,在中国的德国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人员招聘上。即使所需的员工不需要很高的资历,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还是不得不与猎头公司合作。
“我们在中国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找专业技术人员,而在欧洲通常只对于高层的管理职位才会这样做,”上海的一家德资猎头企业博园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约阿希姆·韦勒(Joachim Wehrle)说。而且斯蒂尔和Delo公司也在中国雇用了猎头公司。此外,斯蒂尔公司还在招聘网站上刊登广告,在大学里举办宣讲会,以便从校园里直接招聘新员工。
尽管如此,这还远远谈不上成功的招聘。即使将新员工招聘进来,企业还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甚至有时要在德国总部。比如在Delo公司,新进员工通常要在巴伐利亚州的公司总部培训两到三个月。
为了弥补通常志向远大而又非常勤奋的中国年轻员工在专业技能上的不足,由德国工商总会上海代表处带头,在中国的一些德资企业不久以前开始了一项在中国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项目,主要是为了培训手工技师,例如机电技师。这个职业教育项目的理论部分教学通过与中国大学的紧密合作完成,而实践部分则由参与项目的德资企业负责。
参与该项目的中国学徒的培训成本大约每月2000元。学员有义务在毕业后至少在指定企业中工作两年。如果他提前离职,必须返还培训费用。
但是,实际上这也不能阻止还是有毕业生提前离职,如果竞争对手许诺更高薪水的话。不完善的中国法律体系迁就了年轻人:即使在过去几年间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德国企业在法庭上起诉中国人获胜的机会还是很小。
不仅仅是丰厚的薪水
第一批50名中国学员刚刚结束完全依照德国标准的职业培训学业。其中,斯蒂尔公司将自己选拔的六名员工培训成了合格的机械技师。将来这个数字还将呈数量级地增长。一半的培训实习岗位由德资企业为这几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提供,如今他们已经在斯蒂尔公司工作了。
在这个培训项目开办的第一年,人们的热情是非常巨大的。对于提供的三个培训岗位,斯蒂尔公司有三十名员工提出了申请。其他的培训岗位则由公司选拔合适的中学毕业生,他们要至少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并通过济南一家职业学院的入学考试。
斯蒂尔公司对培训项目的申请者会进行能力倾向测验和时间比较长的面谈。此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会询问一些一般性的知识,但是也会测试申请者对技术和逻辑的理解力以及一些软技巧。
如果企业想在中国长期地留住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办公室的优秀员工,不仅仅需要提供丰厚的薪水。这当然是必须的,但还不是构成留住员工的充分条件。同样重要的还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个人发展前景。
“企业必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团队必须有轻松的氛围而又互相尊重,工作任务要让人感兴趣,尤其是个人发展尤其是进修的机会要大,”Delo公司董事长黑罗尔德女士说。
对员工的奖励制度
为中国员工提供医疗保险的德国企业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目前中国的保险体系是不太完善的,最多只能覆盖比较小的疾病(观察者网注:作者显然对“大病医保”缺乏了解)。
还有德国企业为自己的员工发放购买住房的贷款。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男性员工来说,住房是娶妻生子的重要保证。对于雇主而言,这同时也是这是一项隐性的承诺,即员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留在这里。
其他企业则致力于在企业生产中推行奖励制度。如果企业的整体生产速度加快,则在月底为员工发放一笔奖金。此外,定期举办的员工集体郊游和“员工家庭开放日”活动也有助于营造对企业的认同感。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还建议,每隔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就与员工进行评估绩效的谈话,最好每三个月一次。
在中国的有些地方,至少德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了。例如在上海西北部五十公里的城市太仓,当地的两百家德资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份“君子协议”,即每个企业都承诺不从对方挖人。
然而如果不做任何改变,鉴于目前如此激烈的高素质员工争夺战,在华德企最终还不得不容忍这样的局面:在工作简单而薪水不高的所有企业,很难建立起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陈轩甫德国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后:德国工人从反对到庆幸_网易新闻
德国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后:德国工人从反对到庆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德国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后:德国工人从反对到庆幸)
&隐形冠军&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它们往往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或服务。这也是面临转型挑战的中国企业最看重的。
对于中国企业大量收购德国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德国政客们是担忧的。他们担心中国企业会&偷&走他们的技术,并将就业转移出德国。
这种担忧并不仅仅存在于政界。德国律师奥利弗(Oliver Massmann)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德国近几年有不少&隐形冠军&企业因为传承问题而待售,却不愿意卖给中国企业。普华永道合伙人黄佳也表示,虽然整体而言德企欢迎中企的投资,但的确有一些德国家族企业对中企的整合并购有抵触,它们对于就业机会能否留在当地及技术研发合作等问题存在担忧。
然而,最近外媒报道了发生在4年前的中企三一重工收购一家德企的案例。这一真实的故事告诉德国的政客和企业:对于中企并购的担忧其实是过虑了。
从反对到庆幸
2012年,具有58年历史的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被中国的竞争对手三一重工(Sany)以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86亿元)买下。当时,这家公司的工人因担心失去工作而在工厂大门外集体抗议。
如今4年过去,该公司在德国雇佣的人数始终保持稳定,并承诺会将这种稳定持续到至少2020年。与此同时,该公司的销售额也增长了近1/3,品牌完好,和供应商建立的关系也保留至今。
普茨迈斯特的混凝土泵机在建筑业内很有名。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到德国进行更多并购,4年前的这一并购案再次受到关注。只是这次不是因为抗议,而是作为德国企业被售出后如何保留当地的生产和业务的范例。
&普茨迈斯特&的意思是&塑料大师&,曾经堪称&世界混凝土第一品牌&。该公司是德国中小型企业在细分领域成为世界&隐形冠军&的例子。这些&隐形冠军&也是让德国在二战后转型成为以出口为导向的欧洲制造工厂的重要力量。
三一重工则是中国湖南的一家民营企业,收购普茨迈斯特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主要业务是向中国客户出售相对廉价的泵。
这一收购案很容易让人联想成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拿走了德国人的设计,并夺走了德国人的工作。但普茨迈斯特的首席执行官卡奇(Gerald Karch)说,这从来都不是三一重工的目标之一。在一封邮件回复中,他明确表示:&实际的战略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严格维护两家公司的品牌和企业形象。&
收购完成后,三一重工并没有将生产转移到中国,而是将市场分割,在中国卖自己生产的泵,而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销售普茨迈斯特在德国生产的泵。其中,普茨迈斯特的产品仍然采用德国设计、并使用来自原采购商的零件。这家德国公司更像是是三一重工这一母公司的全球分销中心。
普茨迈斯特在德国工厂的就业始终保持稳定,4年前反对收购的工人终于不再担心。他们甚至开始庆幸:与那些被其他国家的公司买下的德企员工相比,他们要幸运得多。
&我想如果当时的收购方是美国企业,对员工来说会糟糕很多。& 普茨迈斯特工会负责人莱夫勒(Joerg Loeffler)这样说。
和多数中国企业收购德国&隐形冠军&的考虑相似,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最大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公司获得技术并提升产品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家公司合办了工厂,并互派工程师交流技术。并购完成后,双方也表达了在零件采购领域的合作意向,三一重工为普茨迈斯特提供零部件的可能性也加大了。
在普茨迈斯特帮助三一重工采购部分零件的同时,为了保持高级品牌的良好声誉,公司仍然维持原先的采购策略和供应链。
显然,除了在技术和业务上彼此增益外,收购可能对产品品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曾经做过中企收购德企研究的容布卢特(Cora Jungbluth) 表示,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后,后者需要做大量的公关工作向原来的客户承诺,公司不会因为更换所有方而影响产品质量。
在中国,三一重工最初采用的是双品牌策略。然而,普茨迈斯特自并购后就将自己与三一重工同类的产品从中国市场撤离,以保证三一重工产品在当地的良好声誉。与此同时,对于三一重工没有的产品,比如混凝土喷射机器,普茨迈斯特则利用母公司在当地的分销网络在中国出售。
由于去年做出了&2020年前不裁员&的承诺,三一重工赢得了普茨迈斯特员工的信任。这家德国公司在全球的雇员人数维持在3300人左右,在德国的工厂也没有明显的人员变动。
普华永道中国业务集团负责人赫克(Thomos Heck)称,根据德国企业目前对中国投资者的认识,绝大多数中企都不只关注短期内实现财务收益,而是更关注长期的战略目标。
根据王玮的观察,中企&走出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2010年之前中国企业对德国的30起并购投资中有至少7起以完全失败告终(破产、清算或出局),而在2010年以后的100多起并购案中,只有3起收购后破产。德国公众和媒体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投资越来越报正面的态度。& 他认为,随着中国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和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成长,那些希望能继续维持长期良好发展的家族企业也会对中国投资者的管理能力越来越信任。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verma原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