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招聘中国多层次直销业制度模式

山西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重点和机制研究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 9:15:52
山西省规划协调小组办公室山西省社科院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形成的以煤焦治电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与知识经济全面形成和发展的21世纪不相适应。一直以来,服务业是山西产业体系中的“短板”,是制约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难点。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突破口,是适应开放新形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力的现实选择,“十三五”时期山西省必须牢牢把握机遇期,积极适应新常态,瞄准山西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一、“十二五”以来山西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十二五”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投资持续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吸纳就业能力继续提高,服务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一)“十二五”以来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显著成效
  1.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以来,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从名义值来看,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由3960.87亿元增长到5148.30亿元,年均增长14.01%;同期全省GDP由11237.55亿元增至12602.24亿元,年均增长仅5.90%,服务业增速大大超过全省GDP的增速,也高于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国内及山西经济增速下降的“换挡期”,服务业对稳定经济的作用逐步发挥,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2.服务业投资持续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以来,我省服务业投资势头良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在绝对额上超过第一、二产业,增长速度上也领先与第一、二产业。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由3753.27亿元增至5828.31亿元,年均名义增长24.6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13年达到52.04%。
  3.服务业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吸纳就业能力继续提高
  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省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服务业万元增加值所需的从业人员是工业的两倍。“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就业容量继续扩大,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从全社会从业人员结构情况看,2013年山西全省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844.2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0.6万人,占比35.28%;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19.1万人,占比28.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74.5万人,占比36.57%。
  (二)当前山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但应当看到,相对于发达地区和先进省份,我省服务业发展在规模、结构、竞争力、专业化程度、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多的制约因素。
  1.服务业总体发展规模仍然滞后
  服务业的比重大小决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接近80%。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而山西省服务业总量仍偏低,比重偏小,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
  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从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看,山西省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新兴行业及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这些行业的相对滞后将直接制约工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3.区域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从山西内部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突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大。由于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工业化进程、政策环境、开放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省各地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各地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来看,省会太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余10个地级市所占比重均未超过9%。从服务业增加值占各地市GDP的比重来看,省内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样巨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提升山西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4.服务业专业化程度总体不高
  从目前山西省服务业就业结构看,2013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674.5万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数最高,占比29.13%,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14.65%,其他各服务业行业就业人数占比均低于10%。总体看,服务业就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人数依然占绝对优势。反映服务业专业化程度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就业人数占比较低。此外,就业结构也反映出我省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上的差距。当前情况来看,省内精通法律、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型、开放型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这些都成为影响山西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
  5.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目前,山西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领域仍为福利型和国家垄断型,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色彩比较浓厚,资本结构单一,扩张实力有限,缺少竞争意识和市场化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服务业有效竞争不足。具体表现:一是部分行业存在过度垄断的现象,国有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业中除居民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外,其他行业国有投资都占有很高比重,其中,广播、电视、电影、保险、邮电、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更高达90%以上。过度垄断导致服务行业的经营主体单一,使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服务业市场,不仅抑制了服务的有效供给,也限制了消费需求的选择;二是部分领域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行业竞争结构松散,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受到抑制;三是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不宽松,外资和省外资金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很小。
  二、 “十三五”时期山西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山西的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而要增强山西的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当作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与山西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这直接关系未来山西产业结构的高度、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及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促进山西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跨越具有战略意义。
  (一)政策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服务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根据国务院要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方案》。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明确今后国家将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政策等方面给服务业予以支持。如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在用地上给予倾斜;物流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研发、设计等实行财税优惠。这都给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二)工业化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了满足中间需求,向农业、工业甚至服务业提供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因此,工业发展状况对服务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山西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必然带动相关联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和产品档次的提升,企业用于生产环节的物质消耗将越来越少,而用于产品检验、设计、策划、包装、宣传、运输、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多,产品的附加值将主要体现在这些环节上,生产分工进一步细化,对服务业的需求向更加专业化扩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三)城镇化因素
  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城镇化水平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环境条件。山西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5.2%上升到2010年的48.1%,十年提高了12.84个百分点。据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到2020年山西城镇化率将达到53%。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渐弱化和消除,山西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形成房地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卫生保健、通信商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服务业旺盛的消费需求。城市的繁荣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提升,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促进城市的繁荣。
  三、“十三五”时期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
  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要立足山西省情,瞄准重点领域,努力发展具有山西特色的服务业,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领跑领域集聚,打造服务业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带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一)山西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山西服务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战略导向,以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与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房地产、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和产业拉动力,以此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并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二)山西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山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加深,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能力提升;省内发展更趋均衡,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打造中部地区服务业中的山西板块,力争形成在全国有相当影响力的服务业领军企业,逐步缩小与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差距,建成中部地区文化旅游强省,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
  (三)山西服务业的战略布局
  以我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体系为基本框架,依据区域比较优势,科学合理规划,形成充满活力、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鼓励和引导资源要素向领跑行业和重点区域集聚,打造服务业发展高地和优势板块。
  太原市要充分利用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服务业升级换代,努力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打造物流枢纽、金融高地、文化旅游中心,合理规划和布局商务、商贸、高技术等城市综合商务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行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太原率先建成智慧城市,形成服务业领军板块;
  加快完善太原都市圈内服务业分工和布局,形成与太原互动发展和有机融合的交通物流、商贸商务、旅游文化、金融科技组群,建设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全省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晋北加大佛教边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农业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依托能源等基础产品搭建欧亚贸易物流通道,形成北部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晋东南重点规划和发展商贸流通、商务服务、会展业、太行文化旅游等行业,打造连接华东以及长三角的交通和物流通道,形成东南部服务业集聚区;
  晋南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高技术服务、寻根祭祖文化旅游、家庭服务、健康服务等行业,打造连接华中华南以及珠三角的交通和物流通道,形成南部服务业集聚区。
  四、完善“十三五”时期促进山西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十三五”时期促进山西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履行好政府职责,创新体制机制,健全财税制度和投融资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放宽准入,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积极引进竞争机制,提高透明度,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推进服务业的社会化。二是深化改革,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对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仓储、商贸等行业的产业整合。有序规范建设一批服务业园区。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同时,落实和完善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做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三是引导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尽快减少以及消除非国有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人为限制,针对非国有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先发展股份制经济,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吸引个人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促使现有的国有服务企业建立起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四是技术创新,提高各行业竞争力。加大现代服务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制定政策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不同服务行业的标准体系,从制度上确保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五重视人才,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服务人员。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鼓励人才以智力资本参与分红,对引进服务业人才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加强对中小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六推进城镇化,拓宽市场需求。真正改善城乡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服务业发展。七扩大开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跨国服务机构、国内大型企业及其伴随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积极发展信息系统服务等跨国服务外包产业,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八因地制宜,确立不同地区发展侧重点。各地应根据实际条件,确定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对经济社会条件比较好的中心城市及市县,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引导、鼓励、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比较落后、工业企业比较少的欠发达城镇,应以提升传统服务业为主,拓展服务领域。在广大农村重点发展传统服务业,要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九完善政策,创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在土地、融资、财税等政策方面适度向现代服务业倾斜,以有效吸引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积极营造适合现代服务产业集聚的软、硬环境。
(责任编辑:lyh)
主办:大同市人民政府承办: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大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技术支持:大同市人民政府信息化中心地址:恒安街北侧政务审批中心5楼 技术支持电话:&&邮箱:& 责任编辑:刘彦华山西大同多层次直销合法吗?能成功吗?好做吗?_百度知道
山西大同多层次直销合法吗?能成功吗?好做吗?
要看你有没有营业执照,有没有诈骗行为,产品和价格比例,是不是符合物价局规定的价格范围内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从刚开始 认为它是害人害已的传销-到后来坚信它是国家暗中支持的利国、利民、利 己、穷人翻身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再到后来明白这条路并不平坦。
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你眼巴巴的看到下面的亲戚,还有知心朋友一个个都不能发展。还有支付外地每天的生活开销,甚至连一个新朋友来考察的路费都
付不起的时候。那时候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你如何面对他们?行业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毋庸置疑。以下是小总结。这个行业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请三思!!
当你遇到一件对你非常好的事情的时候,你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
用聪慧的耳朵去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是机会不要错过,是骗局就要拒绝!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没立法,所以也谈不上违法!
但是不能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
>> 查看信息
关于对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AB-SZFBGT-ZFWJ-
公开责任部门
信息有效性
&&&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对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市对照省政府转发国务院50个问题清单,结合我市自查和督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梳理制定了33条整改落实方案,并进行了目标责任分解。现将整改落实情况通告如下:
&&& 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的整改落实情况
&&& 今年以来,我市审改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目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人员由年初的134人增加到206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大同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核实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大同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认真推进落实。一是全面清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市审改办对市直56个部门近6000项权力事项进行清理核实,除行政许可事项外,对其他具有审批性质的事项一并进行摸底核实,为年底前公布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继续取消下放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奠定基础。市组成清理核实工作综合组,目前已经对50家单位的4018项事项进行了深度对接,初步提出今年再取消和下放138项事项。二是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取消下放了45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从9月1日起,全市工商系统贯彻落实国务院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的决定,实行&先照后证&。三是加快优化审批流程。政府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已经开通,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压缩了审批时限。打造转型综改落地项目和民生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一条龙&。将涉及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等20个部门的27个审批内容设立联审窗口,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一年至一年半压缩为45个工作日。对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市直各部门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目前,15家单位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环节数,18家单位压缩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时限。四是推进实施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市政府承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及调整行政权力事项,由相关部门依据文件在网上及时更新。我市现有行政权力事项,已在大同市惩防体系信息网全部公开,包括流程图、承办人、负责人、联系电话等,该网随时根据事项调整情况进行更新。做到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五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了同政办函[2014]47号文件,明确要求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变相审批或截留,要认真做好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管理缺失和管理脱节。市直部门对下放的审批事项加强监督管理,下放工作执行半年以来,相关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已全部落实,配套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已基本完成,有效防止管理缺失和管理脱节现象,确保了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工作的有序进行。六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印发了《大同市人民政府2014年投资项目核准目录》,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制订了《大同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图》,审批周期明显缩短,审批效率大幅提高。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七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整治落实情况。2014年10月,编制了《大同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和《大同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一并在政府网站公布。&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管理,根据收费项目政策调整情况,及时更新收费项目目录。初步编制了《大同市纳入政府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单》,正按程序签发。对医疗服务收费和教育收费展开专项检查,市物价局为相关收费单位办理了《收费许可证》变更,日起将按时落实规范和取消1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八是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落实情况。实行了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解决了社会组织&登记难&的问题。今年以来,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有13家。实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实行社会团体职能、机构、人员、经费与党政机关&四分离&制度。对11家业务主管单位的22个社会团体进行清理规范。规范了各社会团体的会费标准、收取会费的程序以及从事有偿性服务票据的认购等事项。九是评比达标表彰专项整治落实情况。印发了《关于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就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了《大同市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就实施细则的适用范围、审批权限、项目申请、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在清理整治过程中,叫停了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五年一度的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模范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表彰活动。目前,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就保留和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陆续申报中。十是督促指导县区。今年3月对11个县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并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各县区发文承接了上级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相关部门办理新承接事项的审批工作。
&&& 二、关于&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前期工作推进慢&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两集中,两到位&。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阳光作业&,真正把&两集中,两到位&落到了实处。做到公开产业政策,公开办事条件,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服务承诺。涉及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全部进入大同市政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办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切实转变职能,下放审批权限,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一下放,三提高&。努力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除市本级投资项目外,将各县区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权限,以及相应初步设计审批权限、节能审批权限、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核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所有县区都享有扩权强县拥有的投资审批权,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今年以来,在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方面,我市走在全省的前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西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文件出台后,我市起草《大同市人民政府2014年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共计13项。在有序推进&放&的同时,对相关县区和部门业务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培训。
&&& 三、关于&吸引民间投资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整改落实情况&
&&&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制定了《大同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2014年本)》。目录中鼓励类的产业和项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企业、金融部门、社会和民间资金增加投资,加快发展,并根据国家、省法律法规和各级相关政策,给予相应的扶持和服务。&
&&& 四、关于&部分地方新开工项目不足&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服务县区。我市责成专人为12个县区服务,帮助县区深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细化任务,明确进度,落实责任,推进工作。二是服务行业。针对的煤炭和房地产两大行业,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两大行业创新投资模式,加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大力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三是服务企业。我市全力支持同煤、同车等大型企业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围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启动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和产业转型项目,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支持大型企业加快项目进度,加大投资力度,拉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
&&& 五、关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仍存在较大缺口&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我市严格按照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配套资金,顺利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 六、关于&部分地方棚户区改造开工率较低&的整改落实情况
&&& 2014年我市计划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39116套。其中:城市棚户区38992套;林业棚户区124套。截至10月底,已累计开工34840套。其中:城市棚户区34746套;林业棚户区94套。开工率89.07%。预计年底可全部完成。
&&& 七、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够&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规范投入调控机制,明确定位问题。我市建立了跨区域设施建设制度,协调解决市与县区之间基础设施共享性问题,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建立了财政集中筹资制度,将财政资产集中捆绑使用,形成了政府主导项目投资或运作的资本金;加强城建基础设施资产开发利用,推进存量资产权益性融资;做好土地资本经营;创新各种融建方式,对能直接产生收入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积极采用BOT、BT和TOT方式融资。
&&& 八、关于&信息消费发展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完成了全市有线数字电视基础网络的建设。截至目前,市区敷设光缆干线1780公里,县区敷设光缆699公里,用户可以通过SDH传输设备收看山西省7套和大同市的本地节目,及时了解到党中央政策精神和惠民措施。二是完成了全市城区范围内的有线数字电视双向化的改造工程。双向网改造覆盖用户数为32万,数字电视用户27万。三是进行了宽带业务平台的搭建和基础网络的改造工程。投资1千多万元进行了宽带业务平台的搭建和基础网络的改造工程,开通宽带业务试点工作,开通了4M、6M、10M宽带业务,并为全市61400户拆迁户每户减免了500元有线电视初装费,自筹资金7500万元,配合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光缆入地590公里。
&&& 九、关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加大科技对工业节能先进技术支持力度。重点在装备制造业推广高速电机节能技术、球磨节能技术、环集新型材料技术,积极探索推广工业节能先进技术市场转化运作模式。二是按照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执行。制定了各部门推进污染减排的具体实施计划,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及时掌握工作进度。
&&& 十、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不及时或不完善&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我市出台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养老机构减免相关税费及用水、用电、用热、用气等费用按照居民价格收费均做了明确规定,到今年第一季度均已得到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开办补助和运营补贴均已落实。出台了《关于做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办补助和运营补贴工作的通知》,2014年市财政预算298万元作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目前已发放到位。&医养融合&方面,我市养老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大同市老人公寓、魏都颐养康复中心、口泉老年公寓、中惠老年公寓、平泉老年公寓和大同煤矿敬老院均采用医养融合模式运营。依据省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我市已制定《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近日下发。
&&& 十一、关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加快推进&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起草有关行动计划。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和精神,经过半年的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实际,修改完善了大同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产业规划中将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作为重点之一,力争使大同成为全省和全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目前已完成初稿,预计年底出台。二是加紧制定《大同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初稿,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争取年内出台。为加强政策引导,从财税、土地、工商、投融资、人才等方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正在拟定《大同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三是推动相关立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大同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力争年内形成一个有较高质量的法律条例。四是引导集约发展。着力打造影视基地、公共文化活动走廊、威厚信息产业、魏都文博园、魏碑书院、特色工艺、文化科技产业、北魏398、剪纸、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五是加快文化和相关产业的融合。目前我市已经在文化与科技、旅游、农业、体育、养生等多方面开展产业融合工作。
&&& 十二、关于&小微企业财税扶持政策未完全落地&的整改落实情况&&
&&& 去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及时转发,并通过报纸、税务网站、微信平台等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及时将税收优惠政策通知到每一户小微企业纳税人,向每一户小微企业发放了《小型微利税收优惠政策反馈单》,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在日常工作中逐项逐户按政策落实到位。
&&& 十三、关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继续做好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我市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新增54笔408万元,贷款余额达到632万元。农村青年小额创业贷款较新增万元。大学生村官贷款新增73笔258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解决小微企业倒贷导致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二是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上半年,同煤集团公司、建行共签发商业承兑汇票140张,金额6.7亿元,办理贴现16笔,金额5亿元。此外,我们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融资。农行、工行、建行依托同煤集团公司、电厂等大企业为其上游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5.41亿元。上半年,民生、中信、京都村镇等银行开办&流水贷&业务365笔共1亿元。上半年共办理应收帐款质押贷款43笔,发放贷款35.15亿元。截至9月底,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85.39亿元,较年初增加34.4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49.08亿元,较年初减少5.71亿元。三是坚持按月监测,按季通报,按年度考核。督导鼓励银行业机构落实小微和&三农&信贷服务&两个不低于&目标,鼓励其继续深化&一对一帮扶&工作,服务好中小微企业。截至9月底,去年确定的296户企业,已有285家得到贷款支持,贷款余额达到54.26亿元,累放41.5亿元。出台了《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的意见》,支农再贷款贷款余额达到8.6亿元,较年初增加5.45亿元。同时,向上级申请再帖现余额1.3亿元,较年初增1 亿元,重点支持本市企业签发的汇票贴现。
&&& 十四、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鼓励督导扩大农村抵押担保范围,提高&三农&贷款的受众面。我们重点督导了市农村信用社尝试开办林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扩展了押品范围,缓解了林农及林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问题。截至9月底,共为4户民营林企发放了此类贷款4930万元。二是推进普惠金融改革,积极为弱势群体服务。今年以来,大同银监分局批准设立了3家社区支行,初审同意在浑源县设立一家村镇银行,同意大同银行设立一家县支行;在县域新增助农取款点27个,投放ATM机具27台,POS机投放492台。
&&& 十五、关于&局部地区和领域金融风险上升&的整改落实情况
&&& 就当前银行信贷担保圈存在的风险问题,大同银监分局及时传导银监会监管政策和要求,建立预警台账,强化保证人的准入管理,重视第一还款来源,把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作为授信额度控制和贷款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而不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分局加强大客户风险监测,常规开展对企业客户授信的专项排查,及时提示风险。
&&& 在理财产品风险控制方面,一是按照银监会的监管政策,规范银行销售行为,要求加强风险提示和情况告知,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二是规范规范投资行为,要求建立跟踪评估机制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三是规范运营行为,当前银行所发售的理财产品必须录入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待审批后发售。四是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年度监管评价并作为监管评级的重要依据。五是督导法人机构完成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六是市政府金融办积极贯彻中央以及省金融办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协调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区域内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投资管理、资产管理、P2P金融平台等微金融公司的越界登记、越区业务、非法集资的监管,多次组织金融机构向全社会宣传和引导金融服务、融资理财、处置非法集资的力度和深度,确保市场稳定有序,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七是人行大同分行加强了对大同银行、农村信用社、京都村镇银行、同煤财务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管理。目前,各行准备金缴存足额按时,流动性较为充足。八是加强了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分析工作。每季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和财政、统计、发改、经信等部门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沟通情况,研究问题。
&&& 十六、关于&部分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或打折扣&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不断扩大信保覆盖面,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我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上半年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支付市级信保财政补贴共42.23万元。鼓励和动员全市出口企业参加了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出口信保市级财政补贴覆盖面达到了92.59%,力争到年底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外经贸发展扶持项目资金873.895万元。二是设立专门的外贸发展资金,着力解决短期融资担保问题。从2015年起将统筹解决。三是建立了外贸发展联系会议制度。我们着力强化了由市商务局牵头,海关、检验检疫、财政、国税和银行等涉外部门共同参加的涉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为出口业务规避风险提供具体指导。四是鼓励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各项优惠政策,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今年上半年,共为我市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91.13亿元,中行开具信用证2245万美元,办理出口保险融资2024万美元。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3家企业办理了出口信保押汇业务,并向省财政申报信保融资贴息46.09万元。五是加强对中小出口企业信用保险方面的业务培训,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10月15日,市商务局组织25家出口企业进行了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业务培训会。六是&全天侯、全方位、全身心&为进出口企业服务。近期拟成立&大同市进出口企业孵化服务中心&,凡办理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当天完成。其他有关服务事项的征询,随时答复办理。七是全市国税系统严格执行出口退税限时办结的工作要求。各基层税务机关接到出口企业退税申报资料起,到各级退税机关审核审批、基层收入核算部门开具收入退还书并送交国库,所需时间原则上不超10个工作日。八是抓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和关检&三个一&试点工作落实。目前全市已有19家出口企业加入了省商务厅在诚商网和敦煌网搭建的&山西馆&,通过电子商务增加出口订单。由海关和检验检疫局推行的&三个一&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开。
&&& 十七、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有待强化&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我市出台了《大同市科技投融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市科技局与晋商银行大同分行就建立大同市科技投融资平台达成合作协议,由市政府财政出资1000万元,作为大同市科技投融资平台风险缓释资金,主要用于专利权质押贷款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银行贷款的风险缓释,晋商银行按1:10放大到1亿元。市财政1000万元风险缓释资金也已到位,开展科技投融资专项资金贷款业务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下发了《关于申报大同市科技投融资专项资金贷款项目的通知》,各县区科技部门正在组织有关企业申报,由&大同市科技投融资平台工作领导组&筛选并向晋商银行推荐,预计年内可对符合要求企业提供科技投融资服务。
&&& 十八、关于&扶贫任务仍较艰巨&的整改落实情况
&&& 2014年我市扶贫移民任务涉及4县人,其中天镇人,南郊区125户280人,大同县834户2000人,浑源县100户250人。一是市县相关领导要亲自挂帅加强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围绕移民工作积极配合做工作,采取现场办公的办法,协调处理,及时解决有关问题。11月底各县可圆满完成主体建设任务。二是倒排工期,加强指导。从10月下旬实行倒排工期,逐日上报工程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从10月中旬起,各县区每半月对工程进行一次检查。四是做好公告公示。做到资金有专户、业务有专人、结账有专款、责任有人担,并坚决做到&六不准&,各县对于移民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
&&& 十九、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困难&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涉及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资金已落实到位。我市筹集了4000万元补充市级就业创业资金,省财政于今年8月下拨了3005万元就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市本级留1429万元。这两项市本级共筹集资金5429万元,涉及高校毕业生的小额担保资金、各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公益岗位补助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市本级就业资金紧缺问题得到解决。二是简化了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程序,实行高校毕业生只要提供档案在就业服务机构存放的证明,即可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当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可凭高校毕业证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享受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扶持。三是进一步减少了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环节。简化了办事流程,实行了窗口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对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了从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给予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享受税费减免和补助、给予租金补贴、就业补助等一条龙的系列服务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方面,我市提高了贷款额度,个人贷款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合伙创业贷款额度也相应作了提高;简化了办理手续,由原来的多个部门都进行实地勘验,简化为只由银行进行实地勘验;降低了担保门槛,由原来的需找2个人作担保,降低为1人即可或进行三户联保;缩短了办理时限,人社部门审核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已缩短为5个工作日,年底前将压缩到3个工作日。
&&& 二十、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的整改落实情况
&&& 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我市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低保优惠配套措施的建立与实施,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一是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解决救助对象&看病难&。2014年5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规范了医疗救助审核审批程序,拓宽医疗救助种类,救助标准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年最高救助标准由1.5万元提高到2万元。制定了《大同市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实施方案》,在市二医院、六医院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服务试点。二是建立教育救助制度,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对城市低保对象中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孤儿,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因病、因灾致贫的特殊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高中阶段每年给予1200元到1600元的救助,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一次性发放2000元的入学补助基金;对考取国家统招一类和二类大学本科(军校除外)的农村低保对象子女,每人每年救助2000元,直至完成大学学业。&春霖助学&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筹集资金964万元,累计发放688.8万元,1337名农村低保家庭子女得到资助。三是启动廉租住房工程,解决低保对象的&住房难&。出台了《大同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对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半年以上,且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给予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租金核减或以低廉租金配租住房的优惠。四是完善其他救助措施,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从2010年开始,为城、矿两区低保对象中的集中供暖家庭发放冬季取暖补贴,累计发放1156.8万元。今年,我市将对城、矿两区住平房、无房以及没有实行集中供暖的低保家庭,采取提高低保补助标准或发放煤炭实物的办法进行救助;从2012年7月起,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家庭每月每户给予15度免费电量补贴,2013年共免除费用1490万元;从日起,对城市公共供水范围内的城市低保户生活用水,采取&先收后返、统一返还&的模式,每吨水优惠0.5元。
&&& 关于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的车辆、户籍、存款等信息的部门共享机制。从2013年6月开始,已对全市8.1万户城市低保家庭在财政、社保、工商、客运、税务、公积金等六个方面的信息全部进行了比对核查;从2014年开始,对新申请低保的家庭全部进行信息核查,核查结果作为审核审批的依据。2014年5月,成立了&大同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导组&,出台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确保《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有效贯彻落实,全面构建&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 二十一、关于&财政预算公开需进一步推进&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我市本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按财政部的要求在8月31日前公开,所属县区在10月31日前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完成了整改落实工作。
&&& 二十二、关于&专项转移支付清理规范工作需继续加强&的整改落实情况
&&& 目前,我市正在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和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厘清各专项转移支付的支出性质,合理界定事权,对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逐一甄别排查,凡属&小、散、乱&以及效果不明显的坚决取消,压缩专项转移支付,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整个清理工作将在12月中旬前完成。
&&& 二十三、关于&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项目进度慢&的整改落实情况
&&& 清理政府性基金项目属财政部权责范围,目前财政部正在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项目,根据省财政厅近日电话通知精神,2015年我市将对11项政府性基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 二十四、关于&公积金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的整改落实情况
&&& 加强资金风险防范方面:规范了支票使用、资金日清月结、未达帐项、拨款流程、统计报表、清理帐户、合并网点、中长期存款八项内控管理机制。降低活期存款比例,严把资金出入关。定期存款到期必须当日办理转存,活期存款必须办理七天通知存款,每一笔规模资金的使用管理都做到了集体议、班子定。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公开年度预决算情况。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所有的业务工作做到了有记录、有登记、有签字,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每月召开一次业务交流会,每季度对县区管理部和代办银行进行业务检查和抽查。
&&& 打击住房公积金骗提骗贷方面:完善业务、服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31项。出台《提取管理办法》、《贷款管理办法》、《归集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应的业务服务指南。修订与委托银行的《金融业务委托合同》、《贷款业务委托合同》。住房公积金支取经初审、复审、复核三步,层层把关,分级负责。贷款流程严格按照两位科员共同初审,科长复审,上个贷会审核并签字负责完成。对异地购房提取、大病提取、资料不全的职工,中心专人进行网上或电话核查,情况属实即予提取。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中心个贷部门积极协调受托银行、房管部门、开发企业等联合办公,集中受理,限时办结。所有支取、贷款业务都与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时对接,接受公众监督,坚决杜绝骗提骗贷公积金行为。利用主流媒体、中心网站、电子宣传屏等宣传平台,深入街头、社区、企业大型场地广泛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刊发报道17篇,下社区8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现场接待群众咨询800人次、召开现场座谈会6次,大大提高了职工群众对住房公积金的认知度。
&&& 加强贷款管理,遏制逾期现象方面:重新修订《个人住房委托贷款借款合同》、《个人住房委托贷款抵押合同》和《个人住房委托贷款保证合同》。建立健全贷款风险控制三级警示制度,加强贷前审查、贷中认定和贷后管理。在与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阶段性保证合作协议书》时,严格审核其手续、资质,实地查看楼盘进度。对于散户贷款,工作人员一一上门查看,拍照存档,走访核实保证人情况。各县区管理部受理的大型楼盘,其资质规模、合同签订等必须报批市中心审核通过,备案存档。制定了《受托银行住房公积金服务质量和业务考核办法》(试行),加强与受委托银行的衔接、沟通,加大风险类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发现三个月以内未还款的,进行短信提醒;三个月以上未还款的,电话催缴。通过电话、面谈、上门催缴等方式及时化解贷款逾期风险。上半年共发现逾期贷款4户,电话催收回2户,重点上门催收回2户,目前无逾期贷款。
&&& 二十五、关于&一些地方尚未出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配套的住所(经营场所)管理规定&的整改落实情况
&&& 目前我市已制定了相应的配套管理规定:一是允许创业者在遵守法律法规、地方有关政策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将家庭住所、租赁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只要能提供具备使用功能的场地且不扰民的证明,就可以作为企业注册登记的经营场所;二是对于只有使用权而无产权证的房屋,申请者可提交使用权证明和权属证明或出租房权属证明予以登记;三是充分利用社会有限的场地和办公资源,解决因住所问题造成的办照困难局面,允许&一址多照&,允许经过物理分割的同一场所注册多家企业。
&&& 二十六、关于&一些地方化解过剩产能面临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 加强基层就业以及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我市新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正加紧施工之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即可投入使用。市县两级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及各职业培训机构资源正加紧整合之中,市人社部门已完成整合。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其中创业及带动就业94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20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
&&& 加快推进我市就业培训基地建设情况:截至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13500人,新增劳动力人员培训1660人,农民工转移人员培训16980人,创业培训人数288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44人。
&&& 二十七、关于&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缓慢&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个,累计建设面积11.69万亩。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是有些项目每年省办在六七月份(或更迟)才能批复,这时农作物已到生长期,不能进行工程施工,有些措施已不适宜实施(如林业措施),只有到作物收割后方可施工。林业措施一般在次年春天实施,所以省办每年六七月通知验收上一年的工程。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县区严格按照市农发办每年的批复计划进行实施,严格控制各项指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地点、建设标准、投资规模等均未出现过偏差,2013年以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按时完成并验收合格。
&&& 二十八、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机制不完善&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目前,我市9个农业县区认真落实了国家发改委《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等优惠政策,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特别是在用电方面,供水用电电价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我市贫困县饮水工程电价为0.34&0.36元/度、非贫困县0.34&0.51元/度。二是县级政府设立农村饮水工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目前,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大同县等5县区印发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阳高县财政今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左云县财政拿出124万元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更新改造五个村饮水状况。三是按照水利部的统一安排,加快步伐。全面推进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尽快建立水厂自检、县域巡检、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等相结合的水质管理体系,确保供水水质达标。目前,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晋发改投资发(号&关于转发下达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安排我市灵丘、大同两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2015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完备建设其他农业县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农村饮水应急管理,建立备用水源。目前,9个农业县区印发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在水源、水质管理方面明确提出对供水水源、水量、水质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 二十九、关于&农业水价改革难度较大&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加大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建设投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今年,我市向中央、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建设资金12783万元,其中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10352万元、膜下滴灌建设项目2431万元。全市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9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8.3万亩。二是落实农田水利项目运行维护经费,确保灌溉工程运行良好。向省水利厅积极争取中央统筹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目前到位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全市大中型灌区灌溉工程运行维护。三是加强农业灌溉成本核算,全面落实农业灌溉水价电价补贴政策。在落实中型泵站地表水灌溉电价水价补贴的基础上,我市已向省水利厅提出由水利牵头,联合物价、电力对农业灌溉成本进行普查核算,对灌溉水价进行分类限制,建议对所有地表水灌溉全面实行电价水价补贴的建议,现等待省级出台统一政策。
&&& 三十、关于&发展改革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改进&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立足科学性和前瞻性,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们启动了大同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组,李俊明市长任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现正在进行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二是聚集产业优势,扎实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大同市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规划研究》,现已完成。大同市现代煤化工基地、煤机集群发展规划等编制进展顺利。晋北煤机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并已批复。大同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规划已完成,并上报省发改委,现已批复。三是扎实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我市积极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十二五&规划前三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科学论证,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意见和下一步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已通过人大常委会审议。
&&& 三十一、关于&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需进一步推动解决&的整改落实情况
&&& 我市印发了《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继续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监管治理力度。一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定向招生比例。从2009年起,我们积极化解各种矛盾,每年以10个百分点的幅度不断扩大优质高中定向招生比例,年均达到了70%。二是严格规范高中学校招生管理。任何学校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规模。近年来,我们始终严格执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计划招生,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10%。三是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出台了《大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核定初中学校规模,科学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严格学籍注册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分配政策的宣传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监督。四是认真落实山西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当年公布的中小学教辅资料选用目录,按照&一科一辅&和&自愿征订&的原则征订使用教辅材料,严禁在省、市&教辅选定目录&以外征订任何教辅资料,严禁随意增删册次和随意扩大征订范围。五是严格控制班容量。小学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最多不超过50人;初中每班控制在50人以内,最多不得超过55人。高一年级招生班容量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三年内不得超过55人。六是继续实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制度。今年我市继续对全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新生实行统一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教师制度。七是进一步加快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学前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自2011年起,共投入3.83亿元,全面落实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 三十二、关于&突破教育改革难题力度不够&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五年改造计划的逐步实施和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使我市项目县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要求。目前,南郊区、左云县、城区、新荣区和矿区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730多所中小学接受市、县区两级验收。二是继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了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在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建了八个教育集团。经测算,2014年市区内优质初中的覆盖率已达到75.5%,同煤地区达到100%。在市直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各县区逐步启动了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三是全面实施联盟办学模式改革,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今年,市教育局从市直学校中选取了包括大同一中、大同六中和实验小学在内的20所优质学校,确定为首批&联盟中心校&。目前全市共启动&联盟校&177所,其中小学101所,占全市小学的16.01%,初中64所,占全市初中的35.16%,高中12所,占全市高中的31.58%,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联盟教育网络。四是认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工作。近年来,我们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原则,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时按要求接受义务教育。仅市区范围内,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每年分别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0多人。在高中招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我们继续按照全市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报名参加中考相关政策执行,以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权益。五是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促进大同市民办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大同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 三十三、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的整改落实情况
&&& 一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学改革。在全市所有职业院校,选择不同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的学做合一。二是积极实施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了1个有突出特色的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使80%以上的工种(专业)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培训,满足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对新工艺、新技术师资的需求,解决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的&瓶颈&问题。三是积极实施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扩大新成长劳动力招生规模,重点对城乡&两后生&(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后备技能人才。同时积极鼓励当年退役并有就业愿望的退役士兵和有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四是积极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从今年开始,选择若干家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五是积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逐步实现校企之间在培养计划、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密切合作,校校之间在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使用、统一考核标准等方面形成紧密型联合关系;探索技工院校在招生、培养、鉴定和就业过程中服务产业调整和集聚区发展的新途径,努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六是积极实施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研修平台建设工程。重点支持1所技师学院,1所高级技工学校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容量,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建成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经费和技术投入,力争在全市建设1-2个示范性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七是积极实施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依托我市高级技工院校(技师学院)建设一所市级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为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公共技能实训和鉴定服务。八是积极统筹组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广泛选拔高技能人才。每年从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员较多的职业领域中选择20个左右的职业(工种)进行比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九是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鉴定,加快推进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取得大专学历证书。鼓励企业在与高级技工院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协商确定初次就业工资水平时,对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十是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对技术复杂、操作性强的职业(工种),其一线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和岗位实际需要,采取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业绩评定等方式组织实施考核鉴定,重点评价执行操作规程、解决技术难题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字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大同大学招聘5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