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指尖骗局经济

指尖上的时代 “颜值经济”拉动购买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美的追求,催生了一大批面膜微商、跨境代购等形形色色的电商企业和发展模式。塑造和展示身体之美――“美丽产业”因符合的社交特征和趋势,遍布“朋友圈”和各类社交应用。轻奢品牌愈加受捧、设计师定制概念崛起和美丽社交的出现等,使得众多创业者加入竞逐大军。
  在“美丽需求”的引导下,那些“美丽产业”APP,如小红唇、好色派沙拉、SOIREE奢瑞小黑裙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业内人士表示,内容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吸引消费者的不竭动力。因此,手机应用的发展不能盲目,要根据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手机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了13亿,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有数据显示,近7亿中国移动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的时间总计达1.5小时,考虑到无需联网服务的电话、短信和单机游戏等,实际使用手机的时间还将超过这一数值。LBE创始人兼总裁表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应该算是世界上仅次于的一个发达地区。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及趋势来看,手机应用的市场潜力巨大。
  正是这样的背景使“美丽产业”的发展成了可能。当人们开始讲究生活风格,以内容为主导的消费模式将取代过去货架式的购买,这是阿里巴巴对下一个消费时代的判断。
  有一款名为“小红唇”的APP专门定位15岁至25岁的年轻女性,是一个垂直分享社区+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不论是时尚达人还是普通网友,都可以免费在此平台上通过视频方式分享变美心得、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不同于很多平台用恶搞等形式赚取眼球,小红唇上的短视频大多注重实用性,鼓励更多的普通用户分享自己化妆打扮方面的内容。这种无门槛的视频分享社区模式,无疑为普通人开通了一条追求时尚和变身达人的快速通道,既能满足她们自我展现的需求,又能让她们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随者,实现自我价值。
  “小红唇的初衷就是利用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生产方式,让普通女孩用手机简单拍摄的视频也能被更多人看到。我们希望一些普通女孩和平台共同成长为中国最美。”小红唇创始人兼CEO姜志熹表示:“不论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只要你爱美爱时尚,又愿意分享,就可以来小红唇上尝试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业内人士表示,类似小红唇这种创新商业模式,从前端出发精确定位消费人群的需求,后端快速反应,以数据驱动,倒逼供应链的改造,不同于过去的简单货架模式,代表未来主流的消费方式,其孕育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用户黏性是关键“用户的黏性逐步增强是现在手机应用商城的趋势,用户在平台上停留的时间越久,对平台的忠诚度就越高,相应的需求也就更加深入。”安智市场管理层认为,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会促使平台进行更加精准的应用分发以满足目标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如今,移动互联网早已变成了需求为王的时代,手机应用对于自身的定位不仅仅是应用分发渠道,而是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洞察目标客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
  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应用用户保留率为38%,使用一次就放弃应用的消费者比例为23%,相比2015年的25%稍有好转。但是,仍有近1/4的用户访问一次应用就放弃。
  有些电商类APP,如SOIREE奢瑞小黑裙,其最大的亮点是只做小黑裙,抓紧女性市场不停推出新款,这才是核心竞争力。另外,为支撑新款上线速度的提升,SOIREE奢瑞小黑裙除自主研发新款式外,还与独立设计师合作,再交由合作工厂代生产然后放在平台上销售,价格遵循平台定位。小黑裙创始人王思明坦言,小黑裙不光要好看,最重要的是实用,不然不会吸引消费者。小黑裙的设计者有很多是跨界的设计师,分布在各行各业,这些跨界设计师更懂用户的需求,将实用性和时尚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才最符合消费需求。
  “虽然服饰上我们只会做小黑裙,但未来我们想打造一个女性泛生活平台,通过认同感把女性群体聚拢起来。因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个商业模式,更是创业者站在历史文化角度的一种思考和眼光,未来将不断丰富SOIREE奢瑞小黑裙文化底蕴,打造属于SOIREE奢瑞小黑裙的品牌文化。”王思明说道。
  此外,追求个性、创造欲极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是未来手机应用市场群体的共同特征。针对这个群体,挖逗(一款结合拍照美化和社区的APP)CEO郑少辉表示,在商业模式的规划上,挖逗为了确保用户体验,从LOGO代言、垂直电商方面入手,挖逗LOGO 逗萌的卡通形象在将来会被包装成卡通网红,通过对形象的改造,适用于服饰、护肤品、时尚造型、美发、健身运动、手表、手袋等代言;而垂直电商部分,则涉及服饰类、魔术、表演、稀奇、电子产品。
  “颜值经济”发展仍路漫漫
  由于APP开发成本低,又有巨大的市场,创业者往往将其作为首选的创业方式。最近一两年几乎成为手机应用软件的疯狂生长期,仅2015年上半年国内APP数量便增加了10万个。目前,我国主要应用商店的APP已累计超过400万个。国内求美者对于美的爆发式需求,为医疗美容行业带来巨大商机,但求美者对变美的认知还是处于朦胧期,甚至会有不信任和恐惧的感知,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的不透明化。
  而就在近日,工信部通报了一季度对43家手机应用商店里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的结果,发现有29款不良应用。这29款不良应用,有的是恶意“吸费”,有的强行捆绑其他软件,还有的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士表示,山寨APP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有的不仅会窃取用户的支付账号,还会自动接收弹窗广告,导致数据流量暴增,有的山寨软件则每天不定时向用户推送广告消息。
  这个时候,一个能为其提供可信任信息的平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对于医疗美容机构来说,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复购的解决方案更是“救命稻草”。很显然,能同时满足求美者和医疗美容机构需求的医疗美容APP将会获得成功。
  业内目前有一款真优美APP在探索,用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系统服务医疗美容机构,从真优美 APP上给医院导入求美者流量,目标是替代百度从移动端给医疗美容机构输送高性价比商机。
  据真优美有关人士称,由于商业模式及融资节奏的差异,真优美选择了先整合B端再获取C端用户的方法,即先收集、谈判、签约足够数量和品质的供应端(医院和医生)。目前真优美已经签约了全国500多家医院和门诊,包括部分公立医院,覆盖全国31个省100多个城市,在线手术优惠项目数量位列行业前端,最高每日商机供应量上千。
  有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医疗美容类APP如新氧、悦美、更美、美丽神器、美黛拉等均先后获得融资。在谈及受资本青睐的医疗美容产业链设计话题时,多位投资界人士均表示,资本更青睐于具有极大成长性、较高的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高的企业。 (林玄墨)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06/07 07:1206/06 08:1906/04 07:5906/03 19:0106/03 09:3706/01 00:5505/30 11:3505/26 16:44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何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
作者:姚远&&
编辑:周文君
来源:当代先锋网 发布时间:
  一根针,承载的是贵州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一双手,寄托的是千百万妇女致富小康的梦;一件实事,倾注的是政府学界业界的关心与支持&&&锦绣计划&编织的,既是贵州妇女的幸福之梦,更是特色手工业的美好明天。图为2014年&两赛一会&上,蜡染手工艺吸引了一位小游客好奇的眼光。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张丽 摄
  贵州省拥有1690.13万女性人口,其中,约36%是少数民族,约60%生活在乡村。
  她们勤劳质朴,种地养殖,是农村的重要劳动力;她们心灵手巧,多方经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她们热爱传统,传承技艺,是守护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她们,撑起了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半边天&。
  然而,相当一部分妇女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地位不高、收入较低。有的熟知民族文化,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有的指尖藏有绝技,却无法将其转化为指尖经济;有的心怀创业致富之梦,却缺乏平台有心无力。
  谁来为她们圆梦?
  汇集梦想
  &锦绣计划&描绘蓝图
  贵州省妇联牵头推出的&锦绣计划&,便是一个致力于帮助妇女圆梦的&幸福工程&。
  2013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提出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并明确到2015年,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运行一年多后,2015年,&锦绣计划&再次升级,被列入2015年贵州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并要求省妇联、扶贫办、人社厅、中小企业局、民宗委等单位共同&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
  &一根针、一双手、一群女人、一件实事,绘就一幅锦绣蓝图。& 省妇联主席罗宁说,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妇女手工技艺的独特优势,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推动实施文化扶贫,正是&锦绣计划&的初衷。
  一头连着绣娘,一头牵着企业,&锦绣计划&一方面调动业界、学界的资源,进村入寨对绣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汇集绣娘资源,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截至目前,&锦绣计划&专项资金总量达到1500万元,直接覆盖54家企业和单位,有20家龙头企业得到地方政府的用地支持,50余家企业进驻旅游景区,4000多名绣娘接受培训。
  如今,&锦绣计划&的成效已经开始呈现。剑河县在&锦绣计划&的支持下,绣娘骨干培训班于2015年1月开办,20余位绣娘参加了为期8天的培训,重点内容是苗族刺绣、红绣和锡绣的设计与操作。与此同时,绣娘们自行成立的剑河县妇女手工产业协会也在县城民族街挂牌运营。
  对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菁来说,公司要踏上新的台阶,人才的匮乏是最大的瓶颈。然而,经过&锦绣计划&的牵线搭桥,王菁得到了省内专家的帮助,还与北京、江西等地的知名设计师联上了线,双方采取&松散式&合作,为王菁解了燃眉之急。
  在&锦绣计划&的支持下,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晓松带着学生到各地进行&体验文化教学&,同时给当地的绣娘们授课。今年3月,学院教师、学生与苗族绣娘杨二耶留共同设计的一幅蜡染精品,在技艺、设计、艺术、品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刚完工便被收藏者订购。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锦绣计划&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回到家乡重拾针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特色手工业。根据省妇联《2015年贵州省锦绣工作情况汇报》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4月,全省手工业从业妇女近20万人,产值10多亿元,一个中等技能的绣娘年收入约3万元,相当于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多,&美丽脱贫&正变为现实。
  道阻且长
  重重瓶颈如何突破?
  培训绣娘、搭建平台,只是&锦绣计划&为妇女圆梦的第一步,最终的目的在于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路还有很长、很远。
  在&锦绣计划&实施过程中,特色手工业&小而散&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少数民族妇女普遍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现代设计经营理念的短板也日益显现。
  信任、尊重和胸怀&&采访中,各级妇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家和绣娘都谈到了这三个问题。
  首先,企业家和绣娘之间的信任度不够。在黎平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有些妇女不愿意接受订单。原因很简单,&绣来不知道卖给哪个&。以前有公司来村里下订单,大家按要求做好后,公司却不肯来收,更别提付款了。这样一来,妇女们的热情被浇灭了,信任被破坏了。
  同样,企业家们也遇到了&信任&问题。贵州多彩雪飞文化旅游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雪飞表示,公司与绣娘们签订协议,规定好交货日期或数量,可结果常常&打折扣&。绣娘们要么因为农活多或忙于人情来往,耽误了工时;要么因为亲友索要,将绣品赠送出去,很难按时按量交货。&这让我们很头疼,没法向客户交代。&林雪飞说。
  其次,绣娘和设计师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关于&尊重&,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英体会颇深:&少数民族妇女特别勤劳,犁田种地修房子,很多重活都是女人干,但这一切不能给她们带来效益,更不能改变她们在家里的地位。&为此,她创办了晟世锦绣,想要为绣娘找到自信和希望。
  然而,在不少地方,刺绣、蜡染、织锦甚至包括设计,仍然被看作是满足兴趣爱好的&副业&,其重要性远远比不上耕作、养殖及其他&正经工作&。
  小林(化名)是张晓松教授的一位学生,她的毕业设计将贵州蜡染的元素与现代家居用品结合,兼具美感和实用性。但是,这样一位有潜力、有天赋的年轻设计者,就业意愿却是到银行工作,&因为父母觉得银行工作稳定,做设计又累又不赚钱&。
  再有,企业所有者缺乏足够的胸怀。
  有的企业并不愿意加入&锦绣计划&,因为&资金没多少,我还要安排人手去给绣娘培训,耽误生产任务&;有的企业为了积累资本,降低了绣娘的报酬标准,也不为员工购买劳动保险;有的企业&小富即安&,既不愿意转型发展,也不愿意抱团借力。
  &很多地方妇女手工产业协会难以发挥作用,因为当地的企业所有者各有想法,不愿形成合力。&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蒋耘说。
  &现在市场严峻,抱团才能生存共赢发展,我们特别希望同行业的伙伴能够抱团前行。&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国艳如此呼吁。
  除了信任、尊重和胸怀,阻碍特色手工业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资金、场地、观念、人才、市场、渠道、品牌&&正如张晓松教授所说,&锦绣计划&还需翻山越岭。
  穿针引线
  共同编织美丽人生
  突破种种瓶颈,并非&锦绣计划&一力可行;推动文化扶贫,并非各级妇联一方可为;升级&贵绣&品牌,做大做强妇女特色手工业,更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创造锦绣生活,帮助妇女圆梦,最终还是要依靠政府、学界、业界、妇女组织以及妇女本身的共同努力。所幸,在&锦绣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力量集聚在一起:
  4月27日,陈鸣明副省长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锦绣计划&专题会议&,省经信委、扶贫办、中小企业局等多个部门联席讨论。会议明确&2015年实现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妇女达到30万人&的目标,并提出解决发展方向、动力、支撑三大问题,着力抓产业融合、产品营销、招商运营,打好实体、特色、创新、平台&四张牌&。
  政府部门正在行动,学界也&不甘示弱&&&4月22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举办首届旅游产品毕业设计展览。旅游产品设计专业首批39名毕业生,以设计师的眼光挖掘和使用贵州民族元素,展出了一批别致的现代生活用品。除此之外,还有20余名在读本科生参加了&锦绣计划&杰出设计师培训&。
  业界方面,林雪飞、石丽萍、余英、付国艳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正在想方设法地扩大市场,让&贵绣&品牌升级升值。例如,黔粹行先后在厦门机场、贵阳高铁北站开设了实体店;黔艺宝设立能工巧匠现场制作表演区域,联合其他公司推出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多彩雪飞倾力打造了以&贵绣&作品为核心的服装品牌&黔&颜&,即将通过电商平台发布&&
  &锦绣计划&,将特色手工业发展的各项主体串联在一起: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绣娘&&只有充分发挥这些主体的光和热、只有把这些主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线,才能为千万贵州妇女编织出勤劳致富、&贵绣&花开的&锦绣人生&。
近年来钟山区不断进行党建工作创新,极大推动基层组织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贵州坚持在...
我们打破常规,只用一张图,让你看懂贵州的大事小情...“指尖经济” 锦绣前程
“指尖经济” 锦绣前程
新华网 ( )
稿件来源:
台江老屯村的“绣娘”正在刺绣。(资料图片)
在晟世锦绣的“虚拟生产线”上,越来越多的“村寨故事”正精彩上演——
贵州省2013年启动实施的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已成为贵州省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的一条新路。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千古流传的民族手工技艺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工艺独特精湛等特点,对于推进“锦绣计划”有着巨大的优势。
日至24日,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在黔东南州举行,再次把这项工作推向一个高潮,推动了锦绣计划与休闲、会展、文化、地产、购物等多种业态联动发展。
农忙时节种庄稼,农闲时节来绣花。绣娘们过去悠然的生活状态正在演变成一种生产力,焕发出巨大的潜力。
打破“一盘散沙”式的落后生产模式,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道路,黔东南州民族特色手工业之花正娇艳绽放,10万绣娘正奔向“锦绣前程”。
吊脚楼里、美人靠旁,三三两两的妇女聚在一起,手捻绣花针,在绣布上挥洒自如,山光水色、花鸟虫鱼跃然而上。
这是黔东南州村落里随处可见的独特风景。而今,在贵州省“锦绣计划”的催化下,这样的“风景”正在演变成一种“风潮”,奔一个“锦绣前程”成了妇女们竞相追逐的新梦想。
“帮助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妇女群众把原有的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由‘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亲手绘制美好人生。”黔东南州妇联主席陈晓琼介绍,“锦绣计划”的推进实施,带动了留守妇女和返乡女农民工实现就地灵活创业就业和脱贫增收,既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了民族文化手工技艺,促进了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延伸发展,也缓解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据悉,为切实抓好省政府《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锦绣计划的意见》的贯彻落实,黔东南州出台《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人才支撑、奖励扶持等具体措施。特别是把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作为“旅游活州”战略重点内容推动,纳入全州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州“十件民生实事”及工信、旅游、财政、扶贫、人社等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和创业就业总体部署安排,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发展局面。
从2013年起,黔东南州整合资金6000余万元,投入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带动成立手工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42家,使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逐步从分散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凯里苗侗风情园示范区、台江民族刺绣示范园、雷山民族文化示范基地、太阳鼓、苗妹银饰、晟世锦绣、宁航蜡染等一批产业示范区和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先后涌现。其中,凯里苗侗风情示范园已入驻企业600余户,其中手工艺企业245户。
从乡村走向工坊,从工坊进军国内国际市场,在“协会+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下,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地把资金、技术、人才、产品集中起来,通过打造精品,实施民族品牌战略。
苗妹银饰公司在凯里经济开发区修建苗族文化产业园和苗族侗族非遗生态博物馆创意研发中心,为100余名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晟世锦绣公司以“村寨故事”为品牌,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的方式,专注于民族手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规模拓展,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创意代表性品牌。
太阳鼓公司与爱马仕、圣伽步(SKAP)、深圳鼎典、黔宝金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宁航蜡染公司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2014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更大的希望和生机在这里孕育。
黔东南州结合教育“9+3”计划,在农村中小学增设蜡染、刺绣、雕刻及民族服装服饰等特色手工课程;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将初中毕业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毕业生送到职业院校进行美学、文化修养、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集中培训。此外,该州还组建由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办的校园工厂,在凯里、雷山、台江等地建立民间工艺品实训基地,形成了产学研展销一体化生产基地。
同时,通过举办“百佳绣娘”、“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等活动,以赛代训、以会创业,为广大妇女搭建展示才艺、创业就业、传承文化等平台。3年来,共举办“三女培训”、“技能培训”等300余期,培训手工艺技术骨干2万余人。
如今,在黔东南州特色手工产业中,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10家、50万元以上中小企业150余家、手工产业特色村寨74个,绣娘及手工产业经纪人10万余人,实现了年产值5亿余元。
(责任编辑:&&&&■&记者&张怡&文/图&&&&核心提示:从理财通到嘀嘀打车,微信的功能从聊天逐渐向金融、生活领域渗透,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今天,微信蕴藏着巨大的创业能量,从代购行业掘金微信朋友圈,到如今通过微信售卖新鲜水果,微信被商家用一个个全新的创意开垦着。&&&&01&&&&用微信买来的水果&&&&惹人爱&&&&8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在景华路与延安路交叉口,水果时间新鲜水果快送店里,地上整齐摆放的集装箱里分别装着柠檬、柑橘、椰子、哈密瓜等水果,工作人员正在将山竹、红提、车厘子进行打包,并将顾客通过微信订购的货物名称、价格、订货人电话、地址贴在外包装上,等待送货员送货。&&&&该店负责人张亚林的iPad一直停留在微信界面,这家今年1月开业的水果快送店拥有自己的微信和快递电话,主要通过微信面向顾客销售水果,只要在微信上订单满150元,即可在市区内免费送货。&&&&16时许,送货员回到店里,带上包裹匆忙赶往下一个地点,这是当天的第5个订单。&&&&正值周末,不少市民经过该店时都会好奇得进来看一看,问一问店里销售什么水果,怎样送货。有一位顾客告诉张亚林,之前他们曾自己订购国外水果快运过来,收到时水果都坏了,没想到在这里就能买到国外的新鲜水果。&&&&红心火龙果、车厘子是最近的热销产品,不到1个小时,就有3名顾客到店内选购车厘子,红心火龙果也只剩下2颗。张亚林告诉记者,店里基本4至5天会进一次货,根据不同水果保存时间不同,进货量也不同,大部分水果的进货量在50斤左右,目前基本不会有水果滞销、坏掉的情况。&&&&张亚林说,最近算是淡季,年前每天晚上都要准备第二天为顾客送货的水果集装箱,通常要在门店外面摆放好几排,每天微信上接的订单多到让送货员都没有休息时间。&&&&02&&&&指尖经济催生水果快递&&&&水果是诸多人的最爱,不少喜好吃水果的消费者常常想品尝国外的水果品种,却不知道到哪儿去买,张亚林和朋友就面临过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们便萌生了销售进口水果的想法。&&&&张亚林介绍,目前店内销售的有美国红蛇果、车厘子、山竹、牛油果等30余种水果,其中80%是进口水果,从向国外订货到国内收货不超过3天,面向的销售群体主要是中高端消费人群。&&&&张亚林和朋友一开始就决定该店的主要销售方式是微信。“之所以选择微信,是因为当时微信特别火,使用微信做销售的人虽然多,但使用微信下水果订单、送货上门的当时洛阳还没有。”张亚林说,瞅准这一商机,迎合当下消费者倾向于高品质、享受型的消费习惯,便开设了这家水果时间新鲜水果快送。&&&&张亚林说,使用微信销售,不需要宣传成本。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很方便,卖家只需要在店里就可以接到订单,买家想吃什么,动动手指,就会有新鲜水果送上门。&&&&同时,通过微信还能即时发布店内的水果信息,将被动等待顾客上门转化为主动为顾客推广产品,销售方式灵活多变。&&&&该店的微信首先通过在朋友圈发,口口相传是宣传的主要方式。店内前期投入包括购买送货车辆、店面转让费用等约15万元,虽然开业仅2个月,前期投入暂未收回,但是目前每个月均能达到盈利。&&&&通过微信下单的顾客全部为先下订单、货到付款的方式,目前,暂时没有遇到下了订单拒绝付款的顾客。&&&&03&&&&微信经济能走多远&&&&今年25岁的禄璐刚刚研究生毕业,身边有些朋友在国外深造,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朋友发布的代购信息,刷屏的信息让她很反感。禄璐说,虽然觉得知根知底的朋友发的东西更可靠,如果有需要的东西可以直接发信息,否则这些消息对她来说是无用的。&&&&去年曾通过微信朋友圈代购化妆品的王莹,在微信上经营了1个多月,但是销售情况并不好,每天询问商品情况的顾客寥寥可数,现在已经不借助微信这个平台了。&&&&同样开设有微信平台,但已主要转向在淘宝网上销售水果的吴昆道表示,通过微信、电话预定存在风险,曾经他就遇到过有商品送到但顾客不要的情况,通过淘宝网销售则多了一层保障。同时快递服务最好外包给其他快递公司,如果自己承担运送工作的话则成本过高。&&&&曾在网上订购水果的淘宝网网友“许馨_0411”说“卖家太好了,晚上八点半还把水果送来了。”曾通过手机下订单购买水果的魏女士也表示,想吃了就下订单,马上有快递送上门,确实非常方便。&&&&张亚林很看好通过微信营销,她认为,微信下单快递水果这一行业前景很好,目前他们已经准备在新区再开设一家分店,不开设微信分号,仍使用这一微信号接受订单,看距离哪个较近即选择哪个门店送货。&&&&针对朋友圈商品刷屏的问题,张亚林说,她发布朋友圈消息每天仅4至5条,既有店内的水果信息也有可爱图片,不完全为商品信息,尽量不让朋友心生厌烦。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在指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