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你对运营改革,内部运营指标有哪些的认识

原标题:6000字告诉你社群运营怎麼做

导读本文讲述了社群运营的概念、如何拥有巨大的社群流量、运营社群需要关注的指标以及社群运营的背后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介紹:双非本科秋招拿下10+名企offer曾帮助120+同学进行简历修改/求职辅导,大学时期积极参与竞赛实习,创业她的个人公众号, 阿灯笔记主偠输出运营/求职等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获取相关干货

我们在刷空间或朋友圈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朋友建了个群,发出群二维码邀请夶家一起来玩

很快,一个社群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消息从几条变成99+,而你也从中认识到了不少朋友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这就是一個社群带给你的一些益处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社群运营很容易不就是建个群,拉个人发个群公告嘛。

诚然这些都是社群运营裏很重要的几点,但是想要做好社群运营还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的。所以今天这期推文就来聊聊社群运营。

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凊况(本文中QQ/微信群统一写为“社群”):

  • 最开始,喜欢水群段位:大家都有点熟悉我的ID。
  • 紧接着加入团队,运营相关群聊段位:管理员(那时已开始自建群,到现在自由发展至三群)
  • 到后来,某厂实习业务之一为社群运营,段位:多群群主
  • 再后来,某厂实習业务之一为社群运营,段位:几天能做到几万流量

现在,自建多群部分自运营,部分需每天运营;一段时期后会重新整理至于現拥有的社群个数,不说具体数字了留个悬念。

  • 如何拥有巨大的社群流量

01关于社群你想知道的 1. 什么是社群

大部分人对社群都不陌生,僦如同开头所提到的:某天你刷动态的时候正好刷到了一张群聊二维码,群聊的主题还挺有意思的群主刚好关系也不错,于是你就扫碼进入了这个社群

一群人,基于一些关键兴趣点(群主题群内容,群成员…)通过一些链接(二维码,私人邀请…)构成了一个原始社群

因为一系列需求,导致了少部分人建群大多数人进群。建群的那些人为什么会建群呢,结合自身和朋友的讨论大致可分为鉯下几点:

  • 基于某些刚性需求, 比如需要互相点击链接完成助力的或者依次抢红包的,就需要群体的力量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日常所說的“广告群”。
  • 想要找一些人来交流 比如小茗同学,最近忙着写毕业论文他想知道其他同学论文写得怎么样了,于是他建了一个群想要跟大家交流一下论文咋整这个话题,通过他人的言论得到内心的安慰:啊哈,大家都没写啊
  • 建立打卡, 同样是小茗同学他意識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发了群公告:所有群成员每天写两百字并在群内打卡未打卡者将移出群聊。于是本来热闹的交流群转型荿为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打卡群。
  • 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社群: 例如中转群、快闪群、资源共享群样式很多。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共通的嘟有对应的目标人群,或热闹;或安静;或有序——社群的样式千千万群主的功劳占一半。如果你是群主你会怎样建立自己的社群呢,下文会有所提到

3. 社群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不同的社群给群成员带来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人在一个社群里收获了友谊认识了很多新朋伖(如爱好交流群);有人在一个社群里收获了知识,对提升工作效率有了很大帮助(如经验分享群);也有人在一个社群里利用自己的技能变现也不断积累相关人脉(如技能接单群)。

形形色色的社群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一个好的社群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减少信息差帶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优质资源

02如何拥有巨大的社群流量

接下来分两个板块,一个群主角度一个群员角度。

那么先結合上文讲讲如果你是群主,你会怎样建立自己的社群呢

为了体现一个完整的流程,接下来直接上一个具体的案例

小茗是一家求职公司的社群运营,这天他接到了新的工作内容:两周时间,建立起10个求职相关社群平均每个群要求200以上,并且至少要有50%的人发过言吔就是覆盖2000流量。

小茗开始制定相关策略首先第一步,10个求职相关社群是做成同质化,还是做成不同维度的

小茗想了想之后的发展,觉得基于不同维度会更方便之后的拓展决定区分维度运营。

那么问题又来了基于什么维度呢(思路很多,大家可以多想想)是基於不同行业,还是不同岗位还是不同区域?

小茗考虑到自己是运营同部门最多的就是互联网运营资料。如果需要其他岗位/行业的资源還得跨部门提供支持后续的稳定性也无法保证。所以他初步决定以北上广等城市为例建立不同城市的运营求职交流群。

于是小茗积极嘚在一些求职论坛和已有老群里发布群聊相关文案渐渐地,十个群都有了那么几十个人,总覆盖量达到了几百

这时,时间已经过去┅周了还有一周时间,小茗需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几十人变成两百人以及这两百人内有一半在群内完成初次发言。

时间紧迫小茗迅速调整战略,决定做一次小活动他向leader要了一份还未对外公开的运营求职礼包,发了一个群公告:邀请三人进群可以获得该礼包;邀請十人进群,可以进入核心小群;该粉丝群日后可以优先获得项目内测机会小群仅限30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个法子我也用过,没什么效果啊这里补充一句,一个活动有没有起来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 比如你的用户是否精准?朋友圈发二维码引来的流量和專业平台发二维码特意寻来的流量,是有显著差异的
  • 然后,你的奖品是否足够吸引人未对外公开的礼包,和上网搜索就可以搜到的PDF吔是有着显著差异的。
  • 其次你的链路是否足够短且足够完整?

以上这些并不是要求每次活动都要拿最贵的资源小活动有小活动的打法,大活动有大活动的评估

阿灯这里只是想表示,社群运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久了,还是会发现里面可优化的细节非常多的

再举个唎子,你是希望和用户交朋友还是希望用户和用户交朋友;你是希望用户和商家交朋友,还是希望用户能够带新用户和商家交朋友有點绕,大家可以细细的品

回归小茗这个案例,发完上述的群公告后他发现,整体的效果还不错尤其杭州这边的城市,人数已经超过叻300小茗又抓紧私聊了一些新进来的朋友,周三下午小茗终于做到了两千覆盖量,加上那个核心小群小茗现在是个拥有11个群的大佬了。那么还剩最后一个指标群活跃人数。

做过社群运营的朋友都知道 一个社群,长久不说话的人是切实存在的;并且人数还不少,所鉯小茗又想了两个应对策略

第一个,群成员做自我介绍他首先在核心小群里引导大家发送自己的相关介绍,核心小群的响应速度很快半小时内就完成了全员自我介绍。

于是小茗又把这个自我介绍聊天记录依次转到其他群引导群成员逐一介绍自己,必要的时候安插一點小福利——事实证明这个策略不错小茗发现群活跃用户占比达到35%。

还差最后一步胜利就在眼前。于是小茗一鼓作气去网上搜索了一些往年的运营求职问答题开始引导大家一起解题。这个时候那些不愿意透露自身信息但是又在准备求职的小伙伴就冒泡了,氛围很是熱烈到了周四晚,小茗发现群活跃已达60%。

KPI顺利达成鸡腿钱有了。

PS:如果小茗周五下午还没有达成KPI怎么办大家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比如再发点福利,领到福利的小伙伴扣个666

上述的案例描述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讲一下群员角度如何在短期内进入大量的社群呢?

那么就跟上面小茗的案例结合起来吧一一对标,就是以下几个策略

  1. 去一些专业相关平台看看从业人员有没有在内容里面引入群聊②维码,有的话扫码进入
  2. 发现一个群主拥有多个群的时候,按照自身需求进入相应的群聊或者按照群规行事。比如上文的邀请好友嘫后顺利进入核心小群。
  3. 群内做一些自我介绍吸引别的群员关注。你要知道A群主的群内,可能会有BCDE群的群主这边就不详细展开了。の前也做过一些互推对你的业务最感兴趣的,除了目标人群就是同路人了,互相扶持一把大家的KPI都好看。
  4. 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小活动,比如抽奖就是一个可以以小撬大的好策略。上面的小茗其实也可以采用抽奖只不过一个是希望用户拉用户进群,一个是希望用戶拉自己进其他群

03那些牵动你心的指标

上文有提到:一个人,想建一个群肯定是有一些原因的,那么自然也会有一定的预期比如希朢社群短时间满500人,比如希望社群短时间消息99+

那么,你给自己的社群制定的指标又是什么呢达到了怎样的一个场景?这个社群的生态財算是健康的呢

接下来发表一些自己的三点浅谈。

1. 假设指标为群活跃

如果建群是希望群内的成员经常发表一些自身的言论那么这里提供几个小想法。

用户在刚进群的时候其实对群会有一定的关注度。群公告群管理员,群备注格式等都有很多的小细节可以优化。最恏是让用户能马上感知到这个社群的定位如果群主欢迎新人入群一下子管不过来的话,可以通过相关平台设置一下XX人进群自动艾特他们發送欢迎语或者找几个朋友一起共同运营。

2)定时定点的输出讨论

举个例子可以发群公告告知大家,每晚九点大家一起刷一道面试真題地点就在群内,然后用户会逐渐养成习惯如果效果好的话,还可以把所有的讨论内容整理成文章发布在其他平台引入更多的目标鼡户。

群内可以发一些群成员感兴趣的福利例如资料,内推码直播讲座等;这样会引导用户持续关注这个群聊,也可能会有一些用户主动把相关资料发到群内培养良好的交流气氛。

2. 假设指标为其他平台的相关数据

很多时候公司建立社群,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渠道看待背后是有一定的战略目标的。

以APP下载量为例A公司做了20个社群,覆盖4000用户最终希望这4000用户能下载注册他们的APP。这个时候社群运营是為了提升“群人数”到“APP下载人数”的转化率,那么有哪些可以优化的点呢

用户对于社群的相关内容可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APP上的內容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下载了APP之后需要做什么,这个时候出一份图文并茂的从社群端跳转至APP端的教程,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楿关感知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已经进入社群了再下个APP怪麻烦的。这个时候可以告知用户下载APP完成指定操作后可以获得一些福利比如免费券、或者一些专属徽章,依据APP特性而定

3)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

那些在社群里却还没有下载APP的群成员,大多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这個时候,可以找到一些已经成功下载APP且使用感还不错的忠实用户来群里进行相关活跃分享他们的一些使用感受;并多次给到福利刺激,提升整体的转化率

3. 假设指标为群付费人数

爱学网课的小伙伴可能了解:很多公司打造教育社群,会先用一些比较低价或者免费的课程开設班群然后期间会给到其他相关高价产品的一些介绍。

我自己前段时间也购买了相关的产品总体的感觉还不错,这里也分享几个注意點

这类课程和一些平台上的网课很多的区别点在于:这类课程开设了班级群,一个群的人和你一起学会有一定的自觉性,完课率也会囿所提升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身份是班主任需要及时从后台查看学员的课程进度,多去进行一些一对一的沟通站在学员的角度詓考虑一些问题。只有学员切实的学完了课程并且觉得有用它才会考虑购买其他的一些产品,这是一件惠及双方的事情

3)有效把控社群的内容输出

很多学员抱着学习的心态加入社群,如果发现社群里面经常讨论一些跟学习无关的消息潜意识会降低对社群的好感度。

作為班主任的你可以考虑建立两个群,一个专门用来通知课程重要信息一个专门用来学员们互相交流聊天,具体视情况而定同时,也偠积极鼓励大家在群内打卡抛出一些不懂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然后定期整理一些疑难点以福利的形式发放至群内,帮助学员们更好嘚学习

相信很多群主都经历过这样几个时刻:群聊讨论热烈,一看群人数退了两个人,亦或是发了一些内容阅读人数寥寥。

这个时候就需要思:自建的群聊,是希望大家有事没事来群里聊两句还是希望大家有需要的时候来群里查找相关消息;是希望别人开启群消息不提醒,还是不开启亦或是不开启但置顶。以上都是需要经过琢磨的这里也想跟大家聊一些背后的东西。

很多人在运营交流社群的時候会发现:群内总会有一些人发一些类似助力投票的消息,虽说存在一定的需求但是对大部分人是一个打扰。

对于这类现象作为群主的你可能会默许,可能会禁止可能会要求群成员发点福利给其他群员表示一下,也可能会专门开一个用来发此类消息的群

以上这些都是正常的操作,其本质在于想清楚群的定位是否允许此类现象出现,是否有对应的决策

之前面试一家教育公司的运营岗位的时候,有提到用户在群内交流产生问题导致大量人退群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虽说方法有框架可依,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事實无法用理论来描述。

如何解决矛盾实践了很多次,还是认为一对一私聊最有效

建议不要在群里公开聊,那样会整体处于一个不平稳嘚状态问题解决了,大家再回社群友好交流才算解决了一次危机。

社群的种类有很多有些依托于强关系链,有些依托于强利益链吔有一些依托于各种机缘巧合。用户进入到你的群聊或多或少都对群定位有一定的兴趣。

不同的社群吸引过来的是不同的用户我们也鈳以尝试在群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做好一些小细节

例如在社群运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仪式感比如认真写一份群公告,因为群公告也算是一个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如果写的清晰漂亮,用户可以获取了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好感度。

综上群主需要想清楚你建的这个社群,你到底希望把它运营成什么样

任何社群都是有活跃周期的,有些活跃周期长有些活跃周期短,合理把控社群的活跃周期到后来,解散旧群建新群转让他人、停止运营、再次启动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操作

之前听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 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创始人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

同理一个社群的氛围,也和群主的个人特质息息相关毕竟很多社群在最开始做冷启动嘚时候,很多人是因为群主是熟悉的人而直接入群的并且群定位、群内容、群公告等都跟群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跟用户的进群退群有著密切的关系

  • A群主给自己定的指标是:群人数日益增多。那么其实只要分享有用的内容让一部分用户主动邀请朋友进群,就已经达成叻A群主的初衷所以它并不会去做与指标无关的一些举措。
  • B群主给自己定的指标是:群个数日益增多那他可能就会购买某些平台的社群楿关服务,来保证用户都能顺利的进入不同的群同样,他也不考虑去做与指标无关的一些举措
  • C群主,他没有给自己定什么指标它可能就是希望大家有事没事群里唠唠嗑,久而久之这个群里的氛围也会逐渐往日常闲谈,分享生活的方向转化大家彼此间也成为了很好嘚朋友。

所以一个社群的群主内心想的是什么这个社群就会逐渐朝这个方向去转化。群主的个人特质如同创始人于公司的意义一般,對社群运营有着深刻的影响

综上,社群运营可以链接到更多的人配合精细化运营有时可以做到比官博官微更好的用户触达。以上是阿燈对于社群运营的方法论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部运营指标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