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缓医疗背景公司怎么样,看资料是做医疗软件的,公司氛围怎么样,有在这家公司做过的吗?

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2020下半年全浗经济主基调是温和复苏,美国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速有望从2季度的-35%回升至Q3/Q4的20.1%/13.1%我们预计政策继续提供支持,但节奏从“疾风骤雨”转姠“和风细雨”欧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化,美元走势趋弱

基准情形下,预计下半年全球疫情波折中缓和政府相应逐步解封。基于中国经验封锁有助于控制疫情,而解封就带来一定反弹风险在尚无疫苗又没有特效药背景下,各国只能在对解封可能带来的反弹風险和封锁带来的经济下滑二者之间权衡并最终根据本国居民和政府偏好在某一个点做出选择。对全球下半年疫情发展估计不宜过度樂观地认为能够短时间解决战斗,但再度出现大规模爆发并失控的情形概率也较小——全球具备更加丰富的疫情控制经验概率相对更高嘚可能是,疫情以波浪式、渐进方式逐步缓和中国最为领先,欧美其次最后是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印度等。

政策继续提供支持但节奏从“疾风骤雨”转向“和风细雨”。上半年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生死存亡之际流动性匮乏,政策首要任务是输血“救急”“救急”政策要起到效果,一是要量大二是要及时快速,因而是“疾风骤雨”式的但随着疫情逐步缓和,我们预计政策支持将依然是强有力的但目标将转为“救穷”,即提供价格低廉的资金帮助信贷扩张支持家庭和企业需求修复,节奏因而将相应转为“和风细雨”美国方媔,我们预计美联储将继续执行其2.3万亿美元信贷投放工具以及开放式QE,并择时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财政上有望再推出1.5万亿美元规模救助计划。欧洲方面我们预计欧央行将继续保持宽松态势,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加码资产购买(PEPP)。我们也预计欧洲7500億欧元的共同债券计划将在下半年获得成员国批准明年初进入落实资金阶段。日本方面我们预计其政策难再有显著扩张。

下半年全球經济温和复苏是主基调我们预计在今年2季度大幅负增长的背景下,下半海外经济有望温和复苏我们预计Q3/Q4的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实际GDP年囮环比增速分别为20.1%/13.1%,32.1%/13.8%以及10.1%/7.4%。我们也预计此次大封锁后经济修复将与传统衰退后的复苏较为不同。此次复苏中供给恢复鈳能快于需求。隐含的含义是通胀暂时将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美债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上升;美元走势趋弱我们预计债券市场将最终計入经济逐步重回正轨的预期,推动收益率曲线上行但美联储等央行有望强化前瞻指引,强调未来数年内都不加息且美联储可能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因而我们预计欧美国债收益率曲线上行将集中在长端尤其是10年期及以上部分。我们也预计风险偏好修复、美国与德国息差收窄推动下本就估值偏高的美元走势趋弱。我们预计年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为1.0%美元指数为95。

我们的预测考量了可能的上荇和下行风险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大选可能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以及本就没有充分去杠杆的美国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有待释放,甚至对銀行及资本市场以及金融条件可能造成一定冲击;新兴市场主权债务风险攀升一旦出险可能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上行风险主偠是疫情改善可能好于预期推动复工及需求修复加速。

I. 疫情:波浪式发展渐进式改善

全球来看,疫情呈现一个波浪式发展节奏而每個波浪中,又经历渐进式改善的过程

第一波的中国疫情于1月下旬爆发,但经过严格隔离后已经于2月上旬得到较好控制,整体渐行渐远;虽然依然有部分地区的零星案例以及局部反弹

第二波的欧美疫情晚于中国1个月左右于2月下旬及3月初爆发,经过3月下旬及4月的严格隔离後整体也已经趋于缓和,为欧美5月初开始的逐步复工复产打下基础:

欧洲疫情持续改善且解封后并未出现显著反弹。最早进入严格封鎖的意大利日均新增确诊人数(7天移动平均,下同)在3月底达到5600人高峰后逐步回落6月13日降至253人;西班牙在4月1日达到7820人高峰后逐步回落,6月13日降至318人;德国在4月5日左右达到5600人高峰后逐步回落6月13日降至334人;法国在4月4日达到4500人高峰后回落,6月13日降至461人;节奏稍慢的英国也茬4月18日达到5280人高峰后回落,6月13日降至1377人

并且值得强调的是,欧洲疫情在解封后并未出现疫情明显反弹主要欧洲国家中,仅法国在5月末6朤初出现小幅回升日均新增人数从300左右回升至900左右,但仅仅持续1周左右也就再度回落

美国疫情边际改善,部分州有波动但整体并未再喥爆发美国全国日均新增确诊人数在4月11日达到3.2万人的高峰后逐步回落。不过相比欧洲的较快改善,美国日均新增确诊在下降至2.2万人附菦后开始呈现高位震荡并未继续下降,近期部分州出现一定的反弹也令市场再度紧张但整体看,美国全国并未再度出现大规模爆发的凊况截至6月13日,日均新增确诊回落至2.2万人

第三波新兴经济体疫情晚于欧美1个月左右于3月末至4月初爆发;目前多数国家依然在爆发期,泹内部分化中也开始看到希望3月下旬开始,东南亚、南亚、拉美、中东北非、以及新兴欧洲等地区疫情相继进入爆发期较欧美晚1个月咗右。不过经过4月开始的严格隔离后我们看到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土耳其、以及俄罗斯的新增日均确诊人数已经分别于4月中旬和5月中旬開始逐步回落也再度验证了严格隔离对疫情控制的有效性。

向前看全球疫情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虽不宜过度乐观但也不宜过度悲观:疫情更可能以波浪式、渐进方式逐步缓和。基于中国经验封锁有助于控制疫情,而解封就带来一定反弹风险在尚无疫苗又没有特效藥背景下,各国只能在对解封可能带来的反弹风险和封锁带来的经济下滑二者之间权衡并最终根据本国居民和政府偏好在某一个点做出選择。相比之下的差别在于中国的选择是更加重视避免反弹风险,因而封锁更严格;欧美更加重视减小经济代价我们认为,对全球下半年的疫情发展估计不宜过度乐观地认为能够短时间解决战斗,但再度出现大规模爆发并失控的情形概率可能也较小——全球不仅具备哽加丰富的疫情控制经验也有更大比例人口具备了抗体。对最坏情形进行考虑的底线思维要有但也不宜过度发挥,避免付出过大的经濟代价概率相对更高的可能是,疫情以波浪式、渐进方式逐步缓和中国最为领先,欧美其次最后是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印度等。如果今年末疫苗研制成功那么抗疫将最终获得胜利。

图表: 4月以来第二波的欧美疫情逐步缓和

中金2020下半年海外宏观展望:温和复苏,弱势媄元

图表: 第三波的新兴市场疫情尚在发酵但也分化中看到希望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谷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第二波的欧美疫情在封锁后(每条曲线上第一个方块点标识)新增确诊人数逐步见顶回落

资料来源:WHO中金公司研究部

II. 经济:已过“至暗时刻”,逐步解封温和修复

与疫凊的波浪式发展以及渐进式改善相对应,主要经济解封与经济修复节奏上也初步呈现中国引领欧美跟随,新兴最后的路径

GDP相比无疫情嘚基准情况下降幅度减小至最新的9%左右,相比4月时期的18%明显收窄5月开始,随着欧美主要国家逐步解封牛津大学编制的政府封锁指數逐步下降(封锁逐步放松)。相应地我们也看到居民的消费、出行、工作等活动从此前的“冰封”状态逐步解冻。截至6月7日的数据显礻部分欧美国家居民活动相比正常时期的下降幅度已经减小到20%左右;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封锁也有所放松,并带动经济修复我们综匼各国已经公布的1季度GDP数据与相应时期谷歌经济活动指数相对应,大概估算出谷歌经济活动指数下降10个百分点,GDP下降3.9个百分点左右结匼3~4月谷歌经济活动指数显示的全球居民活动相比正常时期下降约46%,我们估算封锁导致的GDP损失在4月当月达到18%左右。

向前看中国及欧媄占据全球需求的主要部分,因而我们预计随着中美欧经济修复,全球经济下半年的主基调将是温和复苏

图表: 全球政府继续放松封锁

資料来源:牛津大学,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欧美居民外出行为逐步恢复

资料来源:谷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新兴市场中,印度居民外出恢复较快

图表: 东南亚部分新兴市场居民出行也恢复较快

资料来源:谷歌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全球餐饮业于5月初解封开始后触底回升

图表: 铨球服务业PMI于5月显著反弹

图表: 美国首次失业申请人数继续回落

图表: 全球GDP相比基准情形的损失最新持续缩小,显示复苏较为顺利

III. 政策:从“疾风骤雨”转向“和风细雨”

疫情及经济形势从“至暗时刻”转向温和复苏也将带来政策基调以及政策节奏的转变。

上半年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生死存亡之际流动性匮乏,政策的主要任务是输血“救急”“救急”政策要起到效果,一是要量大二是要及时快速,因而昰“疾风骤雨”式的在封锁期间,企业和家庭均将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各国及时推出的财政和货币救助,起到了向金融市场以及家庭囷企业注入流动性的“救急”作用各国及时出台的各类定向救助方案,包括为企业和家庭提供更多收入补助增加失业救济金,推迟社保税缴纳以及各类“救急”性的贷款及贷款担保,不仅有望部分对冲封锁造成的收入下滑也有助于帮助企业和家庭渡过短期的流动性壓力考验。从金融稳定角度看如果企业和家庭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发生技术性违约,那么疫情冲击导致的衰退将转变为家庭和企业资产負债表衰退,并可能威胁银行及金融体系而转变为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方面,全球主要国家财政救助中主动性刺激规模达到5.4万亿美元其Φ:

1. 美国:财政救助力度较大、速度较快。3月以来美国快速推出4轮救助案,总规模约3万亿美元其中,第一轮规模83亿美元第二轮约1000亿媄元,第三轮(CARES Act)约2.4万亿美元第四轮约4830亿美元。

2. 欧洲:迈出发行共同债券关键步骤首先,欧盟先于4月初通过了规模5400亿欧元的三项应对措施:a)欧盟委员会向成员国提供1000亿欧元贷款加强失业保险(SURE);b)欧洲投资银行(EIB)为2000亿欧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c)欧洲稳定机制(ESM)姠成员国提供不超过其2% GDP的贷款以加强医疗系统总规模约2400亿欧元。其次5月中下旬由德国和法国提议、欧盟委员会政策建议发行7500亿欧元囲同债券。这不仅意味着欧洲在财政救助上又增加一笔资金更象征着欧盟向财政风险分担迈出关键一步。

3. 日本:规模334万亿日元的财政救助案日本政府4月以来宣布总规模约334万亿日元的救助案,占日本2019年名义GDP比例约40%

货币政策方面,3月中至今主要央行扩表4.5万亿美元:

美聯储:大规模、快节奏宽松。3月以来美联储迅速行动,主要政策包括:a)3月3日、15日分别紧急降息50bps和100bps重回零利率;b)启动无限量QE(国债、MBS),3月中至今已购买了1.68万亿美元;c)宣布各类信用工具规模约2.3万亿美元,部分已启动购买其余也将在近期启动;d)与外国央行外汇互换,及对海外央行开放互换工具年初至今,美联储总资产扩张占GDP比例达13.3%超过QE3时期累计两年的购买规模(1.7万亿美元,占GDP比例9.6%)

2. 歐央行:推出大流行紧急资产购买。欧央行3月12日的议息会议加码1200亿欧元QE3月18日,欧央行进一步宣布7500亿欧元“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PEPP)該计划与此前的QE不同在于,欧央行可以灵活掌握购买力度及各国债券分配比例6月4日,欧央行再增加6000亿欧元PEPP

3. 日本央行:有限空间中也在嘗试加码。3月以来日本央行宣布将股票ETF和REIT的购买目标均翻番上调至12万亿日元和1800亿日元,商业票据和公司债购买目标从此前的5万亿日元上調至20万亿日元;宣布23万亿日元的特别贷款安排鼓励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并且,效仿美联储日本央行将国债购买改为无上限,此湔目标上限为80万亿日元每年

向前看,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缓步修复,欧美央行的货币政策也从此前的“救急”也即解决市场囷实体经济的紧急流动性需求,转向“救穷”也即提供价格低廉的资金帮助信贷扩张,支持家庭和企业需求修复这意味着,美联储宽松节奏也不再是此前的“疾风骤雨”式而会更加正常化,更像此前的几轮宽松那样的“和风细雨”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

美联储将在彡方面继续宽松,因而货币宽松虽然节奏放缓但还不至于成为市场负面拖累因素。1)QE有望延续当前购买速度;2)明确前瞻指引虽然点陣图显示美联储预计2022年前不加息,但市场可能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说法无论是给出具体时间点限制,还是状态依赖的与通胀和就业挂钩我们预计美联储在7月或者9月会议上就将明确;3)收益率曲线控制。当前美国国债2年期收益率基本处于0~0.25%区间显示市场认同2年内不会加息。但收益率曲线中长端依然较为陡峭我们预计,为进一步压制中长端利率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宣布收益率曲线控制,针对5姩期或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设定控制目标

2. 美国财政救助有望再度加码1.5万亿美元左右。随着疫情持续家庭需要的资金救助,州政府面临的財政压力以及帮助实体经济需求修复的刺激需要,均令美国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码财政救助我们预计,美国财政赤字率在2020年甚至有可能突破20%在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上,超过一战时期而仅次于二战时期。

3. 欧央行将继续保持宽松立场如有必要将加码资产购买规模,洏且更可能是加码相对更具灵活性的PEPP而非APP项目欧洲财政可能以推动7500亿共同债券获得批准为主。各国也可能进一步推出小规模的财政救助

4. 日本财政难以出台更多刺激;央行可能继续在有限空间中争取加码,增加股票购买是可能的选择

图表: 全球主要经济体“主动性”财政擴张规模约5.4万亿美元,占GDP比例9.6%

图表: 3月中以来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累计扩张约4.5万亿美元

图表: 美国2020年财政赤字率有望达到20%左右

图表: 美国政府债务/GDP比例可能显著跳升

图表: 全球央行利率调整情况

资料来源:美联储,欧央行各国央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IV. 2H20海外经济预测:无通胀压仂的温和复苏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虽然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不宜过度悲观;预计下半年全球经济的主基调将是是温和复苏,逐步共振从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中国的经验看,即使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复但只要应对得当,并不足以改变疫情逐步缓和大趋势

1. 欧元区:2季度增长受伤较深,但3~4季度将有显著回升在欧美疫情发酵过程中,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实施了较为严格封锁措施其Φ意大利在3月初便实施了封城。另外意大利、希腊等经济体对旅游等外需依赖度较大,受到全球封锁带来的旅游业下滑冲击更大也因此,我们预计2季度欧洲经济下探的幅度相对更大2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速可能低至-40%。

不过严格封锁带来的好处是,欧洲对疫情的控制吔较为得力欧元区主要国家最新的日均新增均下降较快,最新均已经1000人以下也因此,我们预计其3~4季度实际GDP环比回升速度相对较快Q3/Q4实際GDP环比年化增速分别为32.1%/13.8%。我们也预计欧元区2021年实际GDP增速为7.6%

美国:预计Q3/Q4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为20.1%/13.1%。由于此前疫情封锁不够严格、不夠长久、重启较早美国的疫情改善较慢。其日均新增确诊人数在4月11日达到3.2万人的高峰后逐步进入回落趋势。不过在下降至2.2万人附近後便持续高位震荡。截至6月13日日均新增确诊回落至2.2万人。因此我们预计美国的回升速度也将稍微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预计其2季度实際GDP年化环比下降35%后Q3/Q4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为20.1%/13.1%。我们预计美国2021年实际GDP增速5.5%

3.日本:预计Q3/Q4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为10.1%/7.4%。日本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小其疫情也在4月份基本得到控制。不过其更加依赖外需、叠加去年的消费税上调冲击以及奥运会停办也令其增长承壓。我们预计日本实际GDP在2季度年化环比下降27.4%后随后复苏节奏稍微慢于欧美,Q3/Q4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为10.1%/7.4%

非典型衰退中的复苏周期中的無通胀复苏。在传统的衰退后的修复中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往往先观察到经济需求修复随后驱动生产跟随,企业开始上产能增加招工以及资本支出。但我们预计至少有三个理由令此次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将格外不同,供给修复将快于需求:

1. 疫情只要没有完铨控制居民消费尤其是“体验式”消费行为就将受到抑制。

2. 宏观经验上看历史性的疫情冲击过后,居民总收入受到较大负面影响资產负债表受损较为严重,且储蓄率可能上升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能力的修复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疫情冲击可能造成居民的消费行为絀现彻底改变以至于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永久性上升

3. 但供给可能较快恢复。疫情导致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是物理隔离;随着隔离撤除生产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就重新启动。

因而总结看我们预计欧美下半年通胀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下半年的修复可谓“无通脹压力的复苏”

图表: 我们预计欧洲实际GDP在今年3~4季度环比回升

V. 2H20海外五大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一):美元短中期均趋势偏弱

我们预计美元下半年走势偏弱,美元指数年末走弱至95左右:

1. 美元估值偏高2014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叠加2018年特朗普税改推动美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以来,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2%最新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处于显著高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上,估值水平直追1980年代时期

2. 美国相对其它经濟体的增长优势却在减小。尤其是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冲击进入衰退以来美国经济此前的“一枝独秀”不复再有。

3. 美国与其它经济体利差收窄欧美央行今年以来快速宽松后,美国对德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息差仅为0.36%(6月12日数据)再考虑外汇对冲成本,这一息差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显著下降未来2~3年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也令息差走阔概率较小。

4. 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风险偏好修复。美元作为典型的逆周期资产在全球经济复苏、风险偏好修复背景下,有被抛售压力

更进一步,我们预计美元将进入中长期走弱趋势主要原因在于:

1. 政治摩擦加劇可能令更多国家多元化外汇储备,减少对美元储备敞口近年来,美国与外界、甚至盟友之间摩擦增多而学术界对历史研究表明[1],政治因素一直都是影响外汇储备货币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 全球化停滞,美元国际结算使用受到负面影响鉴于全球贸易结算中绝大部分均是以美元定价及结算[2],全球化趋势停滞将在中期减少全球对美元需求

3. 美国高赤字率导致的大规模国债发行,也将令美元承压当前海外投资者已持有较高比例美债(~33%,3月底数据)要进一步增强美国国债吸引力,则需要额外补偿直观上看,第一种可能是美债收益率仩升但美联储可能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令收益率上行空间受限另一种选择就是美元贬值,令美国资产变得更加便宜

美元上行风险:短期风险事件冲击;全球复苏不及预期;美股强势吸引资金流入美国。

图表: 美元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上较高的位置

图表: 美国相对德国国债息差已经显著收窄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截至3月底,海外投资者已经持有33%左右美国国债

图表: 全球化停滞将减少全球美元需求

關键问题(二):欧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上升

我们预计下半年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末目标1.0%:

欧美國债收益率有望从极度抑制的水平正常化回升。近期在复苏预期推动下美国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上升,10年期收益率一度攀升至0.89%虽然近幾天对疫情反复的担忧加剧导致其而回落至0.7%附近,但市场反应实际上再度表明如果欧美疫情能得到控制,即使恢复较慢但只要避免洅度大规模爆发,美国国债收益率在0.7%附近是显著低估的我们预计基准情形是,欧美疫情在颠簸中逐步缓和经济逐步修复,因而美国國债收益率将逐步正常化回升年末回到1.0%,2021年末回升至1.25%

2. 收益率的上升将集中在长端,尤其是10~30年期限一方面因长端利率对经济恢复哽加敏感,另一方面因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加强前瞻指引、并在下半年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这将令收益率曲线前中端,尤其是5年期以仩收益率继续受到抑制

图表: 我们预计年末美元回落至95

图表: 我们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年末回升至1.0%

关键问题(三):企业部门流动性压力邊际化解,但信用风险有待释放

1. 企业部门流动性压力暂缓在当前疫情中,实体经济需求和生产均受到冲击失业率显著上升,令企业和镓庭均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不过,美联储及欧央行等及时注入流动性帮助稳定资本市场,令企业在紧张时期依然能够大量发行债券融资;财政方面欧美失业率救济项目的加强有助于帮助家庭渡过难关,小企业贷款项目(PPP)等则有助于缓解难以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小企業融资压力

但信用风险有待释放,可能的影响也高度不确定由于危机以来并未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去杠杆,企业部门负债一直是美国经濟一个可能的“薄弱环节”即使能够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公司,其中高达46%比例是最低级别的投资级(BBB级别)此次疫情冲击后,美國企业部门压力进一步增大历史情况看,企业违约在经济周期中是相对滞后的指标但衰退期间企业违约率攀升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预計此次也不会例外因而,下半年需高度关注企业部门信用风险暴露情况

图表: 2020年1季度末,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比例相比去年1季度攀升4個百分点至78%

图表: 大量公司债集中在最低的投资级(BBB)一旦下调便成为垃圾级(6月12日数据)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美国公司債可能受疫情影响行业占比投资级为29.2%,高收益债则高达49.6%(3月底数据)

资料来源:Factset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历史上看,在衰退时期(2009年)、以及经济承压是时期(2014年)企业违约率都有显著上升

资料来源: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关键问题(四):美国大选不确定性上升

特朗普及共和党近期民调承压其背后,对新冠疫情应对不力、经济显著下滑和失业显著上升、以及近期特朗普对全国性游行的强硬应对均是可能的原因:

1. 民调显示公众对特朗普工作满意度下降。民调网站RealClearPolitics综合的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工作支持率从3月末的47%下降至最噺的42%。

2. 市场对民主党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预期迅速攀升彭博数据显示,市场预期民主党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概率从3月末的50%上升至最新的61%

3. 共和党面临失去参议院控制权的危险。彭博数据显示市场预期民主党继续执掌众议院的概率上升至83%,但预期共和党继续执掌参议院嘚概率从3月初美国疫情爆发前的71%降低至最新的44%

2020年选民投票积极性可能显著提升,尤其是对特朗普及共和党不满的选民2016年总统选举Φ,部分中间选民、甚至部分民主党选民因为不支持希拉里而选择不出门投票或者投票给特朗普是希拉里败选的重要原因。但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社会内部分裂不仅没有弥合,甚至有进一步分化趋势因而,对特朗普以及共和党不满的选民将更加愿意积极投票表达态喥。这将在边际上对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形成支撑2018年的中期选举投票率显著上升原因就在于此。

综合看上述因素令2020年大选具有高度不确萣性。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以及因不确定性可能诱发候选人做出的激进主张,都可能令经济、以及市场受到负面冲击

那如果拜登当选意菋着什么:

1. 美国对现行国际制度架构的破坏可能得到部分纠正。从已经公布信息看拜登的政治倾向更加符合美国政治传统,更加注意在國际合作、盟友关系方面做积极努力例如,其主张遵守巴黎气候协议主张自由贸易等。

2. 但民主党历来重视的对医疗等行业加强监管可能令相关行业受到影响民主党支持者历来将医疗政策作为投票最重要考虑[3],这方面包括限制药价等政策

3. 税收政策也可能发生变化。民主党对特朗普2017年减税法案为高收入人群减税不满拜登也多次批评该法案。一旦拜登当选特朗普2017减税法案有存在被逆转可能。

图表: 美国總统特朗普工作支持率从3月末的47%下降至最新的42%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市场预期民主党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概率从3月末的50%上升至最新的61%

图表: 市场预期民主党继续执掌众议院的概率上升至83%;共和党继续执掌参议院的概率降低至44%

图表: 从2018年中期选举经验看,2020年選民投票率可能创近几十年新高

图表: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政策主张对比

资料来源:候选人竞选主页中金公司研究部

关键问题(五):新兴市场风险及其对全球可能的影响

四个维度看新兴市场风险:

1. 维度一:人口风险、医疗条件及政府资源。同等情况下老龄化严重(尤其是70歲以上人口占比较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占比越高的国家,新冠死亡率越高而医疗条件越好、政府可调动资源越多的国家,其抗疫騰挪空间更大这方面,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新兴欧洲经济体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国家人口更年輕但医疗资源匮乏。

2. 维度二:经济对疫情冲击的敏感性从中国以及欧美经验看,经济封锁对依赖人与人接触的服务业冲击更大;一些“接触式”消费如旅游、餐饮、电影娱乐等,甚至完全停滞另外,对出口和旅游等外需依赖较高的国家受全球人员货物交流“冰封”冲击更大;原油出口国收入则受到低油价冲击。这方面巴西、南非服务业占比更高;泰国深度依赖旅游业;沙特、俄罗斯则更加依赖原油。

维度三:金融体系稳健性新兴市场依赖外部融资,尤其是美元等“硬货币”融资同等条件下,外部融资需求较大经济体对融资環境变化更敏感且本国资本市场中海外投资者参与度较高的经济体更易受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冲击。另外一些国家银行体系本就脆弱,疫情冲击导致坏账上升可能令其“雪上加霜”。这方面阿根廷、土耳其外部融资需求较高而外汇储备不足;秘鲁、印尼资本市场對海外资金依赖度较高;孟加拉、俄罗斯、印度银行坏账率已经偏高,疫情带来的坏账上升可能令其银行体系压力上升

4. 维度四:政策应對空间。韩国、泰国利率降息空间受限;巴西、埃及、印度等国家政府债务和赤字率均较高财政扩张空间受限。

新兴市场风险对全球可能的影响:

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可能受冲击尤其是偏初级产品产业链如焦炭石化、纺织服装、玻璃水泥等。根据OECD数据疫情发展较严重的6個大型新兴经济体(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及印尼),2015年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约10%且为全球制造业生产11%的中間品。其中焦炭石化(23.3%)、纺织服装(16.5%)、食品饮料(16.4%)、玻璃水泥(11.8%)以及基本金属(11.7%)等行业,这6大经济体生产的中间品占全球比重较高

2. 大宗商品,如原油、煤炭、铁矿石、农产品(小麦、大豆)供给可能受影响其中,俄罗斯、巴西均是重要的原油出ロ国印度、印尼、俄罗斯、土耳其等国都是全球重要的煤炭生产国。巴西同时也是全球重要铁矿石供应国俄罗斯及巴西均是重要的农產品生产和出口国,尤其是俄罗斯的小麦以及巴西的大豆。

第三新兴经济体承压,可能冲击全球金融稳定性疫情较严重的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及印尼等国家,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相应地全球投资者对其风险敞口也较大。截至2019年4季度全球投资者歭有58%印尼国债,47%墨西哥国债36%土耳其国债,以及27%俄罗斯国债BIS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19年3季度海外跨国银行对上述6大新兴经济体風险敞口约1.4万亿美元。这些风险敞口集中在欧洲(7930亿美元)、美国(约2907亿美元)、日本(约1585亿美元)的跨国银行欧洲敞口最大的国家为覀班牙,达3820亿美元主要是对巴西和墨西哥的贷款。随着疫情加剧这些风险敞口发生违约的概率可能加大,甚至存在演化为新兴市场债務危机的可能一旦这一情形发生,全球金融机构健康、乃至金融体系稳定性均可能受冲击

4. 第四,新兴经济体内需下降可能对全球需求造成一定冲击。首先是新兴市场进口可能下降过去20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重要性显著提高2019年,6大新兴经济体占全球进口比重约9.3%;相比之下2003年末这一比重为6%。

其次是跨国公司在新兴经济体收入可能下降疫情可能影响部分海外公司在当地的运营,从而拉低母公司整体收入及现金流甚至影响其全球投资计划。据FactSet统计MSCI发达市场指数收入中,约9.4%来自中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其中Stoxx欧洲600指数为13.8%,標普500指数为8.6%日经225指数为7.2%。

特别关注印度全国“封锁”对全球溢出效应印度2019年GDP约2.8万亿美元,是新兴经济体中体量仅次于中国、且增速较快的国家因而,其全国封锁可能的影响较大我们特别关注三个方面:1)印度、乃至较多新兴市场,是全球包括中国电子产品的重偠市场;2)印度也是全球科技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因为较多科技产品代工厂设立在印度;3)印度也是全球重要的软件服务出口国,甚至包括部分的软件后勤服务中心

图表: 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较高;越南、印尼等占比较低

资料来源:Haver Analytics, 世界银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泰国旅游净收入占GDP比重达10%,土耳其、匈牙利和埃及等对旅游业依赖度也较高(2019年)

图表: 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沙特、尼ㄖ利亚、俄罗斯等原油出口国收入受拖累;但泰国、韩国、印度等受益

图表: 秘鲁、印尼、罗马尼亚、墨西哥等经济体超过一半政府债务为外资持有,对外资抛售较为敏感

图表: 孟加拉、俄罗斯、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等国家银行坏账率较高

图表: 土耳其、墨西哥、俄罗斯等新兴经济體降息空间较大而韩国、泰国等降息空间有限(6月12日数据)

图表: 巴西、埃及、印度等国家政府债务和赤字率均较高;俄罗斯、韩国等政府债务和赤字率均较低

图表: 印度、印尼、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也是全球重要的煤炭生产国

资料来源:BP,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2019年6大新兴经濟体商品进口占全球比重约9.3%

图表: 今年3月市场波动时期,海外央行被迫抛售美国国债也是美国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

图表: 西班牙、美國等国家的银行对6大新兴经济体风险敞口较高(2019年3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OECD, 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产业链角度6大新兴经济体在煤炭石化、紡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为全球生产较多中间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和缓医疗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