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3) 930-gb t 8627 2007

感谢知乎管理员将本回答取消折叠。值此之际再补充几点:&br&&br&1. 我不是眼科相关专业人员,回答内容仅仅是我所了解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历的分享。&br&&br&2. 回答中提到了一些参考链接,希望有兴趣的人详细阅读一下,具体方法里边都有提到。&br&&br&3. 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中留言或私信,但请提前阅读评论区的所有内容,很多问题我已经在评论区回答过了,例如应佩戴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应该戴近视镜还是远视镜、锻炼时是否佩戴眼镜等等问题。&br&&br&4. 回答中说过只要不是先天眼疾导致的近视都可以通过锻炼自愈,应该是太过绝对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试,借用马云的一句话,万一成功了呢?&br&&br&5. 回答中提到的方法都需要实践者持之以恒的练习,所以严格来说不应该算”自愈”,期待能什么都不做就能自愈的朋友可以忽视我的回答。&br&&br&原答案就不修改了,最近远赴异国,杂事较多,一直没有去重新验光,等有新的数据再更新。&br&&br&-----------------------------------------------------------原回答分割线------------------------------------------------------&br&&br&近视是长期看近引起的,那么用长期看远来锻炼就可以治愈.(先天眼疾除外)&br&百闻不如一试,题主真想恢复近视的话就别顾及那么多,开始练吧.&br&&br&这里顺便转一个近视的原理以及很多人戴近视镜为什么会加深近视的原理。&br&&blockquote&摘自《你戴错眼镜啦》,作者:梁彥康
韓柏新,官网:&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myopia.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預防近視網&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img src=&/c497fe98a898bc33ddaf87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c497fe98a898bc33ddaf87_r.jpg&&&br&&img src=&/0c9fe0da9cd52a52b294edb_b.jp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2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0c9fe0da9cd52a52b294edb_r.jpg&&&br&&br&&img src=&/5be05b659d130b2ae52de46d982a223b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5be05b659d130b2ae52de46d982a223b_r.jpg&&&br&&br&&img src=&/bc3f7d7def7_b.jpg& data-rawwidth=&796&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6& data-original=&/bc3f7d7def7_r.jpg&&&br&&br&&img src=&/ef90e78f91d923a7f1d983_b.jp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ef90e78f91d923a7f1d983_r.jpg&&&br&&br&&img src=&/680f8b0bd990adafc5380b_b.jpg& data-rawwidth=&765&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5& data-original=&/680f8b0bd990adafc5380b_r.jpg&&&br&&br&&img src=&/3dac6ca9fc763d0fa31630ee2ccdffc4_b.jp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3dac6ca9fc763d0fa31630ee2ccdffc4_r.jpg&&&br&&br&&img src=&/ffddb59b6324dca5c5976_b.jp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ffddb59b6324dca5c5976_r.jpg&&&br&以上摘自你戴错眼镜啦》作者:梁彥康 韓柏新,官网:&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myopia.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預防近視網&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至于锻炼方法,非常多,这里介绍几个:&br&&br&&blockquote&1.医盲介绍的“眼睛保健导引法”:&a href=&///?target=http%3A///forum/threa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眼睛保健导引法,珍藏好多年了的哦&i class=&icon-external&&&/i&&/a&&br&2.尹志新介绍的带远视镜的方法:&a href=&///?target=http%3A///log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学生近视之祸首--戴近视镜!&i class=&icon-external&&&/i&&/a& 连接2:&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学生近视之祸首--戴近视镜!&i class=&icon-external&&&/i&&/a&&br&3.胡涂医介绍的方法:&a href=&///?target=http%3A//taosiqinxnj./blog/stat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医家秘传 —— 对治“眼病”的妙法&i class=&icon-external&&&/i&&/a&&br&4.《你戴错眼镜啦》中介绍的雾视法(理论介绍较多) :&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myopia.org/hanbossino/alfreddownloadgb.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书籍下戴&i class=&icon-external&&&/i&&/a&&br&5.贝茨近视疗法:&a href=&///?target=http%3A///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近视眼从800度降到现在的100度。我今年25岁(转)&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br&各种方法中其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只要选中一个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并且依教奉行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效果的。就怕做个三天两头就放弃了,近视度数越高的恢复起来就越慢。&br&&br&我自己是以第4种为主,辅以第3种,由于自己毅力不足,也就断断续续练习不到半年,半个月前验光结果是左眼原175度下降到150度,右眼425度下降到350度,现在又过了半个月,明显感觉左眼比原来更清晰了,应该已经到125度了,不过没有去验。&br&&br& 补充&br&这几个月来由于忙着搬家找工作,没有抽出时间专门锻炼,今天抽时间再次去验光,发现度数又降了,实在高兴,记录如下:&br&左眼 100度&br&右眼 300度&br&&br& 追加&br&原来2008年配的眼镜(左眼175度,右眼425度)实在是破烂不堪了,今天去眼镜店重新配镜,验光结果是,左眼100度,右眼300度,和去年8月验的结果一致,验光师非常惊讶为啥我之前的镜片度数会那么高……这半年来偷懒了,基本没怎么锻炼,本以为度数会加深一些, 还好保持不变。以后得继续努力~&br&&br&再加一个变化过程记录(2012年10月开始锻炼):&br&左眼 100度(2002年) → 150度(2006年) → 175度(2008年) → 150度(2013年4月) → 100度(2014年5月)&br&右眼 325度(2002年) → 375度(2006年) → 425度(2008年) → 350度(2013年4月) → 300度(2014年5月)&br&&br&刚刚看到有人在分享他的锻炼过程,大家也可以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近视能自愈吗? - 匿名用户的回答&/a&&br&&br&QA:&br&有朋友提议将评论区的一些问题和回答提出来,方便后来的朋友,以下是部分QA:&br&&br&&a href=&/people/yizhu-9& class=&internal&&一宁&/a&&br&先生您好 我近视约500度 假如要配老花镜调整的话 该配多少度的合适呢?&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yizhu-9& class=&internal&&一宁&/a&&br&这个还要根据你用看什么来锻炼而定了。&br&说个参考吧,假如你平时看电脑比较多,选择用看电脑来锻炼,那么眼睛和电脑之间的距离测量后约57cm(这是我的测量数据,每个人的不一样),根据《你带错眼睛啦》书中提供的公式,100/0.57=175,也就是正常视力的眼睛需要175度的调节力,这时配上175度的老花镜后眼镜的调节力就为0,眼睛处于完全放松状态。&br&如果以你的眼睛是近视500度,远点距离100/500=0.2m=20cm,也就是最多只能看清20cm远的物体,而电脑屏幕在57cm,已经超出远点距离了,所以这时候不能使用老花镜,而只能配度数较低的近视镜来慢慢改善,所以结论是175-500=-325,也就是佩戴325度的近视镜能让你刚好看清57cm远的电脑屏幕。&br&但注意这只是普通阅读用,如果是锻炼的话,需要再减一些,可以选用300度的近视镜,这时按照正常距离看电脑屏幕时会稍微有点模糊,就在这模糊与清晰之间锻炼,慢慢的,就会发现变清晰了,之后再将近视镜的度数减一些,直到裸眼完全清晰,就可以扔了近视镜啦。&br&注意,以上数据是按照平时常用电脑,并且电脑屏幕距离眼睛57cm来计算的,每个人习惯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上边的方法自己再计算一次。&br& 29&br&&br&&a href=&/people/zheng-xing-xing-11& class=&internal&&郑星星&/a&&br&怎么样才可以在你推荐的几个方法里面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呢?&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zheng-xing-xing-11& class=&internal&&郑星星&/a&&br&&p&想很快恢复并且自己很有毅力、每天能抽出时间锻炼的话,我推荐第三种(胡涂医的方法),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慢慢的延长至一个小时,效果会很明显。而且没啥成本。&/p&&p&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毅力也不大,只想不加深的话,推荐第一种(医盲的方法),眼睛累的时候可以缓解缓解。&/p&&p&第2、4、5其实都差不多,主要就是佩戴远视镜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毅力。如果不是刻意锻炼的话(例如在看电脑屏幕、阅读的时候刻意在模糊和清晰的边缘锻炼),效果只是潜移默化慢慢起效,甚至没效果(例如佩戴上远视镜后阅读时看不太清,就把距离拉的更近)&/p&&br& 1&br&&br&&a href=&/people/nuonuo-87& class=&internal&&nuonuo&/a&&br&照这个原理来说,那么平时不戴眼镜,上课等场景才戴的做法还是有依据的咯?&br& &br&&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nuonuo-87& class=&internal&&nuonuo&/a&&br&&p&还是要根据使用场景而定。近视镜本身是看远时使用的,看近时再戴近视镜反而会增加眼睛的负担。所以最应该注意的是看近(例如看书本、电脑)时不要戴看远时使用的近视镜,或者专门佩戴一个看近用的低度数近视镜。&/p&&p&而平时生活中如果不戴近视镜也能正常生活,或者不是非要仔细辨认看清路上的东西,那么不戴近视镜是比较好的,但如果连红绿灯、行人车辆都看不清那还是戴上吧。&/p&&br&&br&&br&&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 回复 &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br&您好,我试了下雾视法,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我300多度的近视,带了家里的200度的近视镜,我发现我不戴眼镜的时候能看清书上的字的距离,在我带了近视镜后在相同距离就看不清了,必须把书拿近一点才能看清。这是怎么回事?我是该按原来不戴眼镜能看清的距离努力看清呢,还是按戴上老花镜能看清的距离看呢?&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br&有个疑问,你说的家里的200度是近视镜还是远视镜?你说戴了近视镜反而还要更拿近一些才能看清,感觉很奇怪……&br& &br&&br&&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 回复 &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br&失误失误,近视300多度,家里的老花镜是200度的。就是比如(具体没测量)什么都不戴我能看清30cm远的书上的字,戴了200度的老花镜后,在30cm的距离字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必须靠近到25cm才又能看清,这个意思。现在想问,我是该继续30cm费劲看清呢,还是按舒服的25cm好呢,哪个对睫状肌有利?(话说在30cm处戴凸镜看眼睛有不舒服感,而25cm没有,但我想,我裸眼都能看清30cm的字了,戴了老花镜反而只能看25cm,会不会不管用呢?纠结了)&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br&原来如此,300度近视看30cm远的书很清楚,所以这时候为了改善近视,放松睫状肌,就应该佩戴老花镜了,而200度老花镜我觉得有点太高,100度就差不多了.。先戴着100度老花镜仍然保持30cm,或者稍微近一点,微微模糊不清时使劲儿看,就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当戴100度老花镜也能保持30cm看清时,再换200度,然后反复这个过程,近视就逐渐恢复啦。&br& &br&&br&&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 回复 &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br&谢谢了。但又有一个疑问,使劲看的话眼睛会很累,疲劳不利于近视恢复吧,睫状肌确实在使劲放松,使晶状体屈光度变小,但这个“使劲”不也是一种用力吗,好不容易放松的睫状肌会不会被“使劲”造成的视疲劳抵消掉或者更糟,视力更差呢&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li-yun-long-55-86& class=&internal&&李云隆&/a&&br&&p&累的确是会累,但是这个累和形成近视时的是累相反的,形成近视时是正常的睫状肌用力收缩导致的累,而现在是已经收缩痉挛很久的睫状肌用力放松导致的累,只要不过度就好。&/p&&p&举个例子,就像由于肌肉僵硬、收缩导致腿脚不灵便的人,需要每天坚持做康复运动,并且慢慢增大强度,并且运动+休息交替,最后就能让腿脚肌肉恢复正常功能,但是康复运动不能过度,如果超过了自己身体承受的最大范围,就会造成伤害。&/p&&p&这个例子可能不太适合,但是原理差不多,只要在自己肌肉的承受范围内稍微增加强度,持续地锻炼和休息相结合,就很安全(睫状肌也是肌肉的一种)。&/p&&br&&br&&a href=&/people/ming-li& class=&internal&&明礼&/a&&br&&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强制性看远带来的阴影到现在挥之不去&i class=&icon-external&&&/i&&/a&。先生麻烦看一下这个帖子。我觉得进行锻炼时是不是不能费力去瞪着眼看和眯眼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这个帖子里的问题。我这两天锻炼有时会瞪着眼去看,然后眼睛有点刺痛的感觉,后来看到这个帖子就吓到了。今天锻炼时就尽力练习双眼自然对焦,不强制压迫眼球了。&br& &br&&br&&a href=&/people/xjacks& class=&internal&&XjAcKs&/a&(作者) 回复 &a href=&/people/ming-li& class=&internal&&明礼&/a&&br&眯眼是肯定不行的,瞪眼看是胡涂医的方法中所要求(也就是我分享的第3个方法,原文是“目不转睛”),但是原文中有两点重要的要求:“最后停下来时,先搓热双手,然后捂住双眼(闭目),3分钟左右”,以及“有时间的,一天可以多练几次(最好在白天练习),但一天不要超过6次”,这两条都是为了避免眼睛过度劳累而提出的。所谓过犹不及,过度了,就会引起副作用。就像进行康复运动的病人,要恢复需要适当的锻炼,但也不能过度。&br&&br&&br&&a href=&/people/bu-er-bu-sha& class=&internal&&不贰不傻&/a& :不好意思,再麻烦您一下。 我是200度近视,平常上课看黑板大约4~7米,写作业时距离书本大约0.25~0.3米。 根据您给的公式:100/0.25=400 我大约需要400度的老花镜,我的远点距离=100/200=0.5米…………但这就不太明白我到底该怎么配老花镜了,希望您指导指导。&br&&br&我 :你差不多快算出来啦。0.25米距离需要+400度(既400度老花镜),你本身的度数是-200(既200度近视),所以+400-200=+200,也就是你戴200度老花镜正合适看0.25米距离的东西。如果需要矫正近视的话一般建议再减一点,也就是+25度,结果是你戴225度老花镜。不过建议在配镜的时候让眼镜店的工作人员先给你按照这个度数戴上实际感觉一下
感谢知乎管理员将本回答取消折叠。值此之际再补充几点: 1. 我不是眼科相关专业人员,回答内容仅仅是我所了解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经历的分享。 2. 回答中提到了一些参考链接,希望有兴趣的人详细阅读一下,具体方法里边都有提到。 3. 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中…
转载一篇业内人士金色葡萄的回答。 因字数限制,没有转载全,完整的文章见:&br&&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tag/%25E9%E8%%25E8%%25E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松鼠会&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看到科学松鼠会的一篇文章《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一场世纪医疗骗局?》之后,一时兴起,在后面做了一组系列的回复。现在把这些回复稍微总结一下:&br&&b&一. 很多医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却还要戴着眼镜?&/b&&br&&b&二. 术后游泳受影响么?(术后用药以及注意事项)&/b&&br&&b&&/b&&b&三. 屈光手术简史&/b&&br&&b&四. 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b&&br&&b&&/b&&b&五. 瞳孔的影响&/b&&br&&b&&/b&&b&&/b&&b&六. 能否治疗散光&/b&&br&&b&&/b&&b&&/b&&b&&/b&&b&七. 像差是什么?&/b&&br&&b&&/b&&b&&/b&&b&&/b&&b&&/b&&b&八. 非球面是什么?&/b&&br&&b&&/b&&b&&/b&&b&&/b&&b&&/b&&b&&/b&&b&九. 弱视能否通过屈光手术治疗?&/b&&br&&b&十. 十年以后再做屈光手术如何?(兼论老花眼)&/b&&br&&b&&/b&&b&十一. 角膜屈光手术的“远期问题”(兼论人工晶体计算)&/b&&br&&b&&/b&&b&&/b&&b&十二. 什么人应该做屈光手术?&/b&&br&&b&一. 很多医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却还要戴着眼镜?&/b&&br&1. 首先,眼科医生是有做的,而且专门做准分子手术的医生中,也有给自己做的。&br&但是,很多眼科医生还是选择戴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br&2. 从需求上来说,眼科医生日常工作是显微手术和门诊看病,需要用到手术显微镜和裂隙灯。手术显微镜的目镜是可以调整近视度数的,平时眼科检查所用的裂隙灯上的目镜也是可以调整的。所以在工作中,一个近视却没戴眼镜的医生,是不受太大影响的。&br&3. Lasik, Lasek, Epi-lasik等等从原理上来说,均有另一个问题,文章中和评论中还没有提到。角膜的基质层是由纤维构成的,上述的切削均是在角膜基质层进行,那么纤维是要被切断的。纤维的断端会有非常细微的起伏,产生一些散射。这些散射会降低成像的对比度。术后患者观察明暗分明的视力表可能视力非常好,但是在一些昏暗的环境下,视力会有所下降,也就是对比敏感度的下降。&br&这个对一般人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近视造成的对比敏感度下降更明显,矫正了以后会比原来好很多。但是对眼科医生或者其他需要在暗环境下工作的人,会有一定的影响。&br&眼科手术时对比敏感度要求极高,我们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透明的东西里分辨出透明的东西。有很多医生对此有疑虑,因为如果不做,反正手术显微镜上调整一下也可以消除离焦(近视、远视)的影响。&br&4. 切削的深度是和切削的面积相关的。很容易理解,考虑极端情况,比如假设把角膜表面切平,那么切的直径越大,切掉的厚度越多。所以切削的部分只是角膜中央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中央是平一些的,周围还是原来的样子。那么在过渡的位置是突变的。如果在暗环境下,例如夜间,瞳孔放大,直径大于切削区域,那么相当于眼前有两个透镜,中央一个,周边是另一个。光线照射到突变的棱上,又会散射。于是表现为眩光。也会降低对比敏感度。&br&综上,很多医生自己不去做LASIK,却还要戴着眼镜&br&同理,对于需要在暗环境下工作的人,需要长期夜间开车的人,需要极高对比敏感度的人,请更慎重一些。近视手术属于择期手术,并不紧急,多咨询一下并不会延误病情。&br&&b&二.术后游泳受影响么?(术后用药以及注意事项)&br&&/b&&br&早期游泳是不合适的,顺带讲一下术后一些可能的反应。&br&1. 疼痛。毕竟是有一部分组织被激光汽化了,会有疼痛,不同的术式,疼痛的程度不同,LASIK应该算是不很疼的。不过疼痛这事情,没有比较,往往很难说。角膜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所谓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就是因为角膜的感觉,手术之中是要使用麻醉用的眼药水的。&br&2. 角膜上皮细胞在24-48小时之内就可以完全修复,紧接着它们的基底膜,也就是前弹力层逐渐修复。这一圈修复好之前,角膜表面是很脆弱的,角膜瓣由没切断的蒂、负压和表面张力吸附在角膜上,此期间严格禁止揉眼睛。医生会在术后用一个透明透气的塑料壳扣在眼睛上用以保护,叫做“眼盾”。当角膜表面修复以后,角膜才具有了一定抵御外界的能力。所以在术后早期,会应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感染。如果这时候下水游泳,或者脏水进入眼内,是容易感染的。&br&3. LASIK切开的角膜瓣不仅仅切断了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还切断了一部分其中行走的神经。于是在早期的疼痛过后,角膜表面反而是感觉迟钝的。这又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不舒服的是干眼,由于感觉的迟钝,泪液的分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于是眼泪绝对或者相对的不足,眼睛容易感觉干涩。术后医生会给予一定的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一大族药物,里面学问也很多,以后再展开。&br&还好,切断的外周神经纤维,是可以自行修复的,外周神经纤维的修复时间一般是3-6个月,干眼持续的时间也大概是这个时间。&br&4. LASIK是角膜基质层被消融掉一部分,组织损伤必然会带来各种修复反应,其中之一是激活了成纤维细胞。不过这个损伤实在是太不“自然”了,各种修复过程都处于忙乱之中,可能忙中出错,形成了“多种胶原纤维的混乱排列”,纤维的混乱排列就是不透明的意思,所谓Haze就是如此了。于是医生在术后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一定的免疫抑制剂,告诉修复要有秩序。不过激素有很多其他的作用,不是治疗目的的,全都叫做副作用。在眼科其中之一是可能升高眼压。所以青光眼的病人,做Lasik之前要慎重哦。至于什么是青光眼,如何确定是否有青光眼,又要引出一个长篇了。&br&5. 经过术后一段时间的用药,小心翼翼的呵护,以及半年左右的眼睛干涩,手术之后的眼睛基本上恢复了。你就可以enjoy your life了,术后的视觉感觉,其实跟佩戴隐形眼镜(医生叫角膜接触镜)的效果是很接近的。在下面的一篇回复中,我介绍了屈光手术的发展史,Lasik手术算是术后角膜比较结实的手术了。但是,一直记得,角膜瓣和其下的基质层并不是一整块的。尽量避免眼睛受到外伤,特别是切向力,有可能使角膜瓣再次被剥离,不过只要是瓣的“蒂”没有断掉,铺平再长好就是了。常见的眼外伤是一大堆,多数可以靠佩戴护目镜防御,只要你觉得可能伤及眼睛,都请佩戴护目镜,比如钉钉子,做化学实验等等。我个人见过的最极端的例子,是病人术后4年,打篮球被手指戳了眼睛,角膜瓣被部分剥离,不过病人后来很快恢复了。&br&&b&三. 屈光手术简史:&/b&&br&屈光手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其实任何手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15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手术而言并不算短了,而且今天的Lasik也不是15年前的lasik了。医生们一直在观察着各种手术方式的长期效果。因为可以发SCI啊。&br&早期的屈光手术比Lasik还要生猛得多。&br&1.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br&设想一下,把一大块豆腐放在球面上,然后垂直切开一定厚度,表面的豆腐会分开。在眼球上类似,手术是用钻石刀放射状切开角膜表面(不是全层),由于眼内压力的作用,角膜表面松解,弯曲程度扁平,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br&这个手术的弊端很容易想出来,切割的痕迹造成光散射,角膜表面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在放射状切开的刀口上。所以在收到一定暴力打击的情况下,会。。。是的,从切口裂开。现在大城市也许已经没有人做这个手术了,偶尔在门诊可以看到从前做过这种手术的病人。&br&2.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br&从这个手术开始,准分子激光开始使用在眼科了。这是相当伟大的手术革命,这个手术革命从近视屈光手术开始,仍然在不断进行,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我想甚至会改变整个眼科学。&br&PRK脱胎于RK,切割的工具不再是钻石刀,而是用准分子激光。这个打法比后来的lasik生猛,从角膜最外层开始,打掉前弹力层和一部分浅层基质。据说术后很疼,愈合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点点的瘢痕,叫做haze。&br&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br&继续改进PRK, 由于PRK的弊端,医生们干脆保留上皮、前弹力层、浅层基质,从中间切掉一部分。切完了,再把原来的组织盖回来,有自己原先的组织当保护层,术后的反应小了很多,于是LASIK一跃成为屈光手术主流。&br&在LASIK的过程中,人们对眼科光学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现在眼科医生要描述一个人的屈光状态已经不仅仅使用近视、远视、散光这样的词汇,而是开始用波前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了,有请光学专业的同学展开。&br&在LASIK的初期,医生把角膜当作一个球面,那么切削就是简单的把一个球切成另一个球。后来发现,不仅仅是这样,角膜的表面是一个椭球,甚至表面还略有起伏,人与人之间也各不相同,于是出现了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在这种手术下,不仅仅可以消除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还可以个体化的消除高阶像差,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理论上视力可以超越1.0, 到达2.0甚至更高。当然实际中会有种种技术困难,超视力并没有成为术后常见,而且超视力也没有必要。&br&LASIK有个问题,就是基质层被切断以后,是不修复的,手术以后稳固上皮瓣的是没有切断的蒂,和周边上皮愈合以后修复的前弹力层。也就是周边一圈是连接紧密的,而中央内部其实是虚焊,在受到暴力打击以后,上皮瓣是可能再次被掀起来的。虽然LASIK术后角膜要比RK术后的结实得多,也是有这个问题的,急诊还见过,那个寒啊。。。&br&由于中央部分的“虚焊”,所以角膜上皮瓣里面虽然有一部分基质层,但却不能起到稳固整个角膜的作用,于是只有剩下的半层有作用,如果剩下的太薄了,不能对抗眼内压力,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圆锥角膜了。&br&4.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br&LASEK是对PRK的一次回归。方法要温柔一些,先用20%的乙醇处理一下角膜上皮,松解上皮层前弹力层,然后把上皮层剥开,用激光消融其下的结构。这个好处是切削的起点是基质层的最前面,于是可以多切一些。适合近视度数比较高的人群。&br&5. Epi-Lasik&br&用乙醇处理毕竟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化学伤,于是又有人想起了Lasik的刀,用高频震动刀来分离上皮层前弹力层&br&6. 飞秒激光Lasik&br&这是对Lasik的一个改进。Lasik是使用机械刀片切割角膜瓣的,切割时是有一定误差的。飞秒激光是眼科激光手术中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切”的定义。飞秒,是时间单位,具体原理请光学同学展开,在眼科中,飞秒激光会产生一个很小的爆破点,是在角膜基质层间,用这些微小的爆破点扫描一个层面,就好象邮票的边缘,再通过器械轻轻剥离即可,这种角膜瓣的厚度精度要比机械刀切割的更高。&br&7. 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br&上述屈光手术都是在角膜上做文章,原因有二:其一,角膜是眼的外层,好处理,不需要进入眼内,其二,角膜的屈光力大约40D占全眼球的2/3。&br&但是对角膜基质层的切割会切断纤维,可能降低对比敏感度,而且受到切削厚度切削直径的限制,对于高度近视的病人并不适合。于是有医生将“眼镜”植入到眼睛内部——将一片人工晶体植入到眼内,而且不损伤原来的天然晶状体,既矫正了近视又保留天然的调节力。这其中又有很多很多的种类了。但是这是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手术进行的,而且要进入眼内,风险要比角膜屈光手术大。所以一定要更仔细的术前检查,并且咨询有经验的手术医生。&br&&br&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进化过程中,还催生出一些其他的辅助技术。&br&1. 计算机辅助控制手术&br&手术手术,其实是以手完成的艺术,大多数手术是纯手工的。到了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后,已经是半自动化的了。比如LASIK手术中,医生的主要工作是控制震动刀切割角膜瓣,而关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消融,则是由计算机控制完成的。到了角膜地形图和/或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以后,这一步更非人力所能控制了。&br&2. 飞秒激光&br&如前所述,飞秒激光完全改变的“切”的定义,把切割变成了一组微小的爆破点。这个意义在于,切割不再是必须由外到内的,之前的任何切割方法,都必须通过一把刀,不论是钻石刀还是高频震动刀,从组织的最外层进入组织,到达目的区域,而通过飞秒激光,则是可以将爆破点聚焦在组织内部,直接在层间进行切割,甚至可以从内向外的切割。&br&这个技术已经从角膜屈光手术扩散开来,目前刚刚蔓延到白内障手术。终有一天,眼科医生会逐渐交出手中的刀。&br&3. 虹膜识别 IR&br&激光手术是高精度的手术,我们都是在微米这个单位上进行讨论的。那么如果在手术过程中,眼球动了怎么办?不幸的是,眼球天生就是必须保持运动的,在看东西的时候,眼睛总是在做快速的扫描运动,除非所有的眼外肌都被麻醉了,眼球才能静止下来。可是,头也可能动啊~&br&这时候,就要求有光学防抖的激光装置。目前这种技术也确实应用在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之中,和照相机的光学防抖镜头类似,计算机先识别被手术眼的虹膜,然后针对虹膜的抖动同步移动激光束,以达到防抖的作用。&br&&b&四. 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b&&br&&br&准分子,是寿命极短的,处于激发态的气体分子,这种分子是有卤族的原子和惰性气体原子组成。从激发态落回基态的时候,准分子会释放光子。形成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LASER。&br&顺便说,LASIK的完全展开形式=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In Situ Keratomileusis,不计空格69个字符,压缩至5个字符。&br&眼科用的准分子激光在紫外范围,能量很高,角膜可以强烈的吸收或者说阻挡紫外光,准分子激光的能量倾泻在角膜上,局部角膜组织之中的分子被光子打断,局部组织消融。想象一下的话,角膜对于准分子激光是不透明的。被准分子激光照射到的表层依次汽化,还会释放出一股蛋白烧焦的味道。&br&眼科用的飞秒激光是指输出的能量脉冲在10^-15秒的激光。飞秒激光应该是在红外波长。角膜、房水、晶状体等对于飞秒激光都是透明的。飞秒激光不能像准分子激光以平行光的形式直接照射过去汽化组织,直接照的话,就一下子打到眼底的视网膜色素细胞层了。必须使用聚焦的方式使激光能量聚集在组织内的某一个点,而其他位置的能量密度很低。于是聚焦点形成了一个爆破点,其他位置的组织安然无恙。&br&目前,角膜手术中使用飞秒激光还只是用来剥瓣,飞秒激光打出来的就像是邮票孔一样,也许以后的技术发展,可以使这些爆破球面连成一个近似平面,达到切削的效果吧。&br&&b&十. 十年以后再做屈光手术如何?(兼论老花眼)&/b&&br&考虑一下买电脑的决策模型,新出的电脑会性能总会更强,价格也差不多。不过先买了电脑,用的时间也长啊。&br&不过与买电脑不同的是,手术这种事情,做了一次就差不多了,很少有人需要、愿意、能够做第二次。所以,大概是买一台电脑,但是不允许更换的模型。&br&对于我们设计低劣的眼球而言,还要在其中加入一个限定时间。这个时间是由发生老花眼的时间所决定的。下面展开:&br&老花眼,准确的说,应该叫老视。与近视、远视不同,老视是一个动态变量的降低。复习一下,近视/远视,是焦距不准确,平行光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老视,对应于照相机来说,是变焦能力降低到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了。&br&通常我们看书等近处的东西是在一尺的位置上,大约33cm,那么视线从看远拉到看近大约需要100cm/33cm-100cm/infinity=+3D的调节力。至于为什么是一尺,量量你自己的前臂就知道了。&br&人眼的调节力是由晶状体提供的,这是个变焦镜头,至于为什么能够变焦,理论还不统一,主流观点是认为晶状体是由弹性的,调节焦点的时候,周边的肌肉通过悬韧带牵拉或者放松晶状体,可以改变晶状体表面的曲率达到调节的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降低。孩子的调节力可以达到十几个D,而到了50岁左右,已经不足3D了,到60岁,几乎到0了。70-80岁,晶状体已经开始浑浊,可能要换掉了。&br&所以,其实不论是正视眼、近视、远视、散光的眼睛,都会发生老视的。&br&不过近视眼在老了以后占便宜一些。近视眼在放松的状态下看近处是清楚的,即使调节力降低到0,他看近处仍然是清楚的。正视眼郁闷点,放松的时候,看远处是清楚的,动用调节力以后才可以看清楚近处,如果调节力不足,近处就看不清楚,需要增加一个凸透镜。最郁闷的是远视眼,这一辈子远近都不清楚,老了以后看近处更是困难。&br&综上,目前,人类这一辈子总是至少需要一副眼镜的:&br&× 近视的人,年轻的时候戴近视镜,年老的时候不戴老花镜,看近处摘掉近视镜即可。&br&× 正视的人,年轻的时候远近都不需要眼镜,老了以后看近需要一副老花镜。&br&× 远视的人,年轻的时候可能需要远视镜,老了以后看远看近都需要眼镜。&br&回到屈光手术,如果你已经接近50岁了,近视眼。终于可以嘲笑那些原来不戴眼镜的正视眼了,他们也终于需要戴上老花镜了。你去做了屈光手术,术后效果很好,屈光不正得到了矫正,成为了正视眼,甩掉了近视镜~~然后……然后请买一副老花镜吧。&br&老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医生们也一直在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之一的方法,仍然是借助角膜屈光手术。这部分我的了解不多,还请其他同道来普及&br&&b&十一. 角膜屈光手术的“远期问题”(兼论人工晶体计算)&/b&&br&其实从1983年Trokel开始的动物实验,到1988年第一例PRK手术至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经开展了有23年了,对于一类手术来说,时间并不短了。早期的一些病人现在已经开始步入老年。老年人有一个无法躲避的眼病,是白内障,也就是晶状体的浑浊。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是要将浑浊的晶状体更换成透明的人工晶体(IOL)。&br&如前所述,人的眼睛相当于有两个镜头,一个是角膜,一个是晶状体,角膜屈光手术修改了第一个镜头,白内障手术要修改第二个镜头。在植入人工晶体之前,就像配眼镜一样,要事先预测出人工晶体的度数。这个度数由一组公式来取得,展开讲的话,又是一堂课。公式中最重要的几个参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晶状体的位置。&br&对于经过角膜屈光手术的病人,他们老了以后,做白内障手术时,会面临一个问题,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会更为复杂一些,因为“角膜曲率”这个参数是被手术修改过了的。如果按照手术以后的角膜曲率计算,再应用传统的公式,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刚开始的时候,还真让人挠头。我想这就是人们说的“远期”后果之一吧。&br&不过“追逐名利”的商人们和医生们,怎么能够放弃这些病人呢~~算准了可以卖人工晶体赚钱,可以发SCI,所以这一部分立刻成了显学。是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如何计算屈光手术后人工晶体的度数。正是伟大的贸易之神保证了人类的医疗安全,赞美之。&br&有的算法是找到病人原来手术前的记录,有的是通过周边的角膜曲率进行拟合,总之是尽可能复原原始的角膜曲率数据。所以在此提个醒,还请各位在做完屈光手术以后,好好保存自己手术前后的资料。说不定哪天就有用哦。&br&&b&十二. 什么人应该做屈光手术?&/b&&br&近视眼的发病率在中国很高,而且还在好像还在升高。矫正近视的方法很多,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也叫做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晶体屈光手术。&br&大多数人,戴上框架眼镜就可以满足需求。框架眼镜是最方便的,戴上就清楚,如果度数错了,眼镜质量不好或者损坏,换掉就是了。框架眼镜要注意镜片使用的安全,打球运动的时候,都应该把眼镜摘下。少数人是无法适应佩戴框架眼镜的。当双眼的近视度数相差
=250度的时候,佩戴框架眼镜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框架眼镜的镜片是距离眼睛有一段距离的,成像会产生缩小或者放大。当两侧的度数相差高于2.5D的时候,双眼感受到的图像差别就很大了,人脑难以把双眼的视觉图像融合在一起。医学上称为屈光参差。&br&当一个人是屈光参差的时候,医生首选的建议不是框架眼镜,而是直接在眼睛表面改变屈光力的方法,包括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晶体屈光手术。&br&角膜接触镜之中的学问也很多。角膜接触镜直接覆盖在角膜表面上,像一个被子盖住了角膜。角膜表面的上皮,是需要直接与空气接触的,它们的供氧来自于空气。现在盖了一层接触镜,多少会有些影响。所以衡量一个接触镜的好坏是看它透氧的能力如何。以后再展开。基本的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的和硬性的两大类。硬性的接触镜通常透氧性更好,但是有些人无法适应,毕竟是个硬邦邦的东西;软性的更为普及些,佩戴的时候要注意清洗、保养以及眼部卫生。&br&有些人不喜欢佩戴角膜接触镜,或者无法佩戴,或者不能耐受,就应该考虑屈光手术治疗了。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应该在严密的术前检查基础之上作出判断。&br&手术,是由手完成的艺术,一定是有风险的。任何一个医生不会承诺100%的手术安全。当我们医生说100%的时候,一定是在安慰病人或者是使用了安慰剂。甚至,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也是有各自的风险的。医生在给予治疗之前,会给病人一份“知情同意书”,其中要写清楚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千万不要以为那些事情与己无关。知情同意书上的每一个并发症都是真正发生过的事件,真的有一个活生生的人遇到了上面写到的悲伤甚至悲惨的经历。人类的眼睛是一组凑合着用的设计凑合在一起勉强能用到生育年龄的光学仪器,设计之低劣,制造工艺之低劣令人发指。任何一个医生不会承诺100%的手术效果和安全。医生能做到的是尽其所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双方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至于手术能否成功,其实——&b&没有充分条件&/b&。&br&最后非常推荐陈跃国教授的一组关于角膜屈光手术的科普文章,如果您很有兴趣,请移步:&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跃国大夫个人网站&i class=&icon-external&&&/i&&/a&
转载一篇业内人士金色葡萄的回答。 因字数限制,没有转载全,完整的文章见:
看到科学松鼠会的一篇文章《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一场世纪医疗骗局?》之后,一时兴起,在后面做了一组系列的回复。现在把这些回复稍微总结一下: 一. 很多医生自己不去…
近些日子总有朋友问我,真性近视是怎么不通过手术自愈的,本来我在今年6月份就有想去激光治疗近视的想法,结果被父母拒绝。我发自内心的讲,我真的不想再戴眼镜了,好碍事。无奈之下,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到的不是广告帖就是水贴。长话短说,我看了一篇文章和作者亲身体会受到很大启发,然后加以总结,有计划的训练自己的眼球,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的近视真的在慢慢恢复。(文章地址 &a href=&///?target=http%3A///safecheck/index%3Furl%3Dx%2BZ5mMbGPAsCnBuARmrucCwM2BpViN6QkVjk7JyUlSLVJp6v36yQKc%2BC17kwwlbh3RVDq8z9w5Rfh%2Brhul%2BSbUq%2BoFSp1Z4yP58z%2BnP112Lb/zU/2zeN8jozi6W5RpcuQwLpFHxePx7OQ25jPRmQqednExSoevOQ7ErNszh/r9z0rJa6WNq6AnY9qHh6BM0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ew/0eec3a87c2c5cd.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原文作者已经从800度近视到摘掉了眼镜,那是一年半左右的效果)在此呢,万分感谢原文作者,感谢已经逝去几十年的贝茨。 希望大家花几分钟时间把作者写的东西看完,否则我下面说的你未必能清楚,同时我尽量说得详细点,方便理解。那篇文章里很有用的东西如下。 &br&&br&主要就是视觉恢复闪现。这一点很重要,假如你近视600度,你这时候佩戴上450-500度的眼镜,我们近视的人都知道,佩戴度数不足的眼镜看书使用电脑的时候把距离拉大足够远,会有一个看清与模糊的临界点。我们就用这个临界点距离锻炼自己的眼球肌肉。第一步做的就是“压迫眼球”,别误会,不是用手,而是用自己的眼球肌肉自我压迫。下面我说说几个没效果的做法 1眯眼。2低头直视前方。3拉两侧眼皮。4眼泪凹透镜。我6月份佩戴的是550度的眼镜,两年前的,说实在的,我那时候就已经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了。度数可能在600朝上了。这时候我选择佩戴450度的眼镜(这是我高中时期配的,戴上去好晕,好模糊),选择阴天,或者光线弱的时候站在自己的窗户前,这时候我选择了对面楼一家厨房上的一个大字体的电话号码为参照物。先微闭双眼,缓缓睁开。直视前方,然后双眼看着眼前的景象,快速将视线向中间靠近,就是将两眼所视焦点努力“聚焦”,(是看聚焦的物体,不是让你斗鸡眼)然后你会感到额头及眼周的肌肉有很强的力量向里拉,这应该是眼部周在向里压眼球,之后会模糊一瞬间(非常短暂),接着绷住刚才有拉扯感觉的肌肉,眼前就清晰了一些(大概50度)。熟练后,感觉会变得很轻微,比控制面部肌肉的感觉还要轻微。这种技巧,本质上就是用视远的凝视去战胜视近的凝视,这个阶段,眼球会很疼很疼,所以要把握好一个度。凝视累了,就闭上眼休息一下。说实话,那种让视线瞬间清晰的感觉不太容易找,我几乎差点放弃了恢复近视的想法。不过随着训练,你能感觉到维持那种瞬间清晰的感觉会越来越长,对,这就是有效果了,虽然它很不明显。总之,用压迫眼球的方法使视线清晰,持续30~60秒,放松半分钟,然后继续。练(压)得疼了就休息一会,可以望远,或者在光线暗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通过上述的练习,可以逐步看清,最后能将眼球压缩回正常的水平,降低眼镜的度数。养成远眺的习惯,尽量选择阴天或者太阳被云挡住的时候远眺,因为长期看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造成伤害。远眺的时候练习技巧效果是最佳的,因为望远就是对眼睛最好的放松。这一步目的就是让你,逐渐丢掉度数深的眼镜,戴上度数低的眼镜。当然,不要跨度太大,每次降低100度-150度最好。这快一个月了,我现在戴的就是450度的眼镜。基本上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刚开始要两个眼镜交替着用,因为这个适应期的确很不舒服,搞得我好几天都黑眼圈。(600度-450度,我先在550度眼镜练习恢复到能看清的基础上,然后再戴的450度眼镜练习的) &br&&br&下面我来讲讲我这一个月每天必做的事 &br&&br&1。外面光线弱的时候,找一处10米以外的草地或绿树:绿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眼部调节放松、眼睫状肌松弛,减轻眼疲劳。不要眯眼,也不要总眨眼,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凝视25秒,辨认草叶或树叶的轮廓。接着把左手掌举起略高于眼睛,在前方30厘米处,逐一从头到尾看清掌纹,大约5秒。看完掌纹后再凝视远方的草地或树叶25秒,然后再看掌纹。10分钟时间反复20次,一天做2到3回。有时候我也爬山,站在山顶这样做,看远处的广告牌和字,然后看手掌。 &br&&br&2。.晚上快休息的的时候放点轻音乐、钢琴曲,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圈。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接着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睡觉前,躺在床上,眼球左右转动,20次,然后闭上眼睛休息1~2分钟;眼球上下转动,20次,而后闭上眼睛休息1~2分钟;眼球从右到左打圈转动,10次;相反方向转动,10次,而后闭上眼睛休息1~2分钟;闭上眼睛,眼睛周围的肌肉用力收紧、放松,一收一放为一次,做25次。好了,这时候你的眼球会觉得很酸很胀,做个眼保健操,就算你这时候再失眠,经过这个专心的锻炼。你都会有睡意,因为眼部练得好酸胀,我有随身带有滴眼液的习惯,当时练完滴上就可以睡了。&br&&br&3。我每天都会泡两杯子枸杞茶喝,中午一杯晚上一杯。说实话,枸杞真是个好东西,物美价廉,13大功效,明目、养肝、补肾、抗氧化...别觉得难喝而不去吃它喝它,不过我觉得蛮好喝的,哈哈。 &br&&br&童鞋们,我想说的是,每天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外界光线,光线太强真的伤眼。这些方法一定要坚持,刚开始的确没什么显著效果,弄得眼球天天发疼。就有一个半星期,有天晚上我自己马上就要放弃了,觉得那些全是胡扯,一点效果都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愚蠢很搞笑!并且,当时很多同事朋友也嘲笑我是做梦,完全就是异想天开。自愈近视可能吗?第二天,我闲下来,我再戴起450度的眼镜看看对面楼上遮阳篷上的电话号码,那是我一直作为的参照物,咦,比原来看得清楚了,比原来压迫眼球轻松多了,当时很兴奋。当天就弄了个视力表每隔一星期就试试。现在快一个月了,我得到的成果就是,我视力恢复了最少有80度朝上而且不反弹。目前,我已经甩掉原来的眼镜,一直戴着现在450度的眼镜,因为我已经适应了这个度数。虽然特别远处还有点模糊,但是并不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我望远的时候,明显有那种越来越清晰的感觉。所以,看到这个文章的朋友们,如果你真想不动手术来自愈近视,那只有俩字-----坚持。只要不是先天性近视,都可以的!我不想说信不信由你那句话,但是我的确做到了,不是胡扯,尝到了甜头那才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我下个目标就是恢复到一定程度去配个300度的眼镜。&br&&br&最后忘记说了,人体的肌肉都可以锻炼,包括眼球上的肌肉也可以锻炼,这就是能自愈的最主要原因。我们为什么近视?主要就是用眼习惯不好,我来讲一个近视眼的共同毛病,你是不是觉得平常都不怎么看远处的东西,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喜欢视线10米左右的范围,有没有这个情况呢?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这样,我的意思是生活工作中,在你大脑不指挥你的情况,绝对不会自主看远处景色。我们近视的人只喜欢看近的东西,长期下去,视远的能力会退化,人体大部分肌肉长期不锻炼也会衰弱,眼球也一个道理,所以度数只会越来越深。----------完结
近些日子总有朋友问我,真性近视是怎么不通过手术自愈的,本来我在今年6月份就有想去激光治疗近视的想法,结果被父母拒绝。我发自内心的讲,我真的不想再戴眼镜了,好碍事。无奈之下,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到的不是广告帖就是水贴。长话短说,我看…
更新:&br&我鼻炎又犯了,空气中太多东西,大家不要迷信这个药方啊!&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我被过敏性鼻炎折腾了好几年,每当空气有点凉的时候就开始频繁的打喷嚏、流鼻涕,特别特别痛苦,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期间吃了多种药,有的压根没效果,有的很有效,但是也不能长久,直到我遇到了它(以下是药方):&br&&img src=&/11d1ad53bb76a5ada6bb_b.jpg& data-rawheight=&4122& data-rawwidth=&28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98& data-original=&/11d1ad53bb76a5ada6bb_r.jpg&&&br&看病的时候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医生,流程也比较简单,就是拿灯照了下鼻子,说我里面都肿了,然后就开了这些药,让我自己从网上买个洗鼻器,平时多洗洗。临走时我问医生鼻炎能不能根治,医生笑笑说,鼻炎就像感冒,无法根治。&br&从网上买了个电动洗鼻器,送了三十包盐,但这貌似不是重点,因为我没用过几次。为啥呢?因为之后鼻炎几乎没有再犯。&br&药方里面,最后的那个药“氯雷他定片”,我连包装都没有打开,就不提它了。&br&第一个药是喷剂,网上应该能很方便买到,第二个药是医院自制的。我的使用流程是:先用洗鼻器洗下鼻子,然后喷下喷剂,然后再抹上那个软膏。应该是用了两三次后,症状就基本消失了。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就没再用药。&br&之后鼻炎几乎没再犯过,不知道会不会痊愈了呢?&br&大概一个月后,我爸来了,他一直也有鼻炎,断断续续的很是折磨,我让他试试我的药,貌似当天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我让他把药拿走了,不过他后来跟我说因为很忙,一直想不起来用药,但是鼻炎好像没再犯。&br&所以,这个应该是很有效果的吧,不知道适不适合你呢?
更新: 我鼻炎又犯了,空气中太多东西,大家不要迷信这个药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被过敏性鼻炎折腾了好几年,每当空气有点凉的时候就开始频繁的打喷嚏、流鼻涕,特别特别痛苦,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谢邀。在进行推举类训练中,肘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有:&br&&br&1)伸肘肌群和屈肘肌群的力量失衡。肱三头肌在肘关节处的附着点是尺骨鹰嘴,而附着于尺骨粗隆与之形成对抗的肌肉却是弱小的肱肌,如果推举类训练过多而弯举类训练不足,则两力失衡容易导致尺骨头移位而引发疼痛。&br&&br&解决方法:加强屈肘肌群训练。&br&&br&2)错误的推举类动作。&b&(从题主的描述——放至低点时疼痛出现——来看,有很大嫌疑是这个原因)&/b&所有推举类动作,必须保证从侧面看时前臂始终垂直于地面(不必保证从前或后看时前臂垂直地面,其实也无法保证)。因在做推举类动作时基本都是用正握,前臂旋前处于扭转状态,本身已经给肘关节处的韧带和骨骼造成了额外的拉力或压力,如果前臂再不垂直地面,就将使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而导致伤病。如下图左起第二张小图(图片引自&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所示,这个姿势容易造成:&br&&br&&b&·&/b&尺侧副韧带在强大拉力下发生损伤;&br&&b&·&/b&尺侧副韧带未发生损伤,但其拉力造成肱骨外上髁撕脱性骨折;&br&&b&·&/b&尺侧副韧带长期受力过大而松弛,造成肘关节的另一侧,桡骨小头和肱骨头挤压摩擦加剧,引发炎症。&br&&br&&img src=&/2c1eb9a89afe9f2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c1eb9a89afe9f2c_r.jpg&&&br&解决方法:改正动作,保证前臂垂直地面(从侧面看,从前面或后面看无此必要)&br&&br&3)热身不足。热身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但实践中很少有人充分重视。很多人到了健身房,随便做点类似于广播体操的动作意思一下,然后直接从正式组重量开始推,如此必然导致伤病易发。&br&&br&解决方法:对有肘痛的训练者,正式训练开始前先用很轻的重量做4-6组,每组15-30次的三头肌下推或哑铃头后臂屈伸,然后再开始推举类训练。无肘痛的训练者可在徒手活动后直接开始推举训练,但第一组的重量不要超过自己1RM的50%,先做几个单次组,待动作流畅快速后,再开始正式训练。
谢邀。在进行推举类训练中,肘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有: 1)伸肘肌群和屈肘肌群的力量失衡。肱三头肌在肘关节处的附着点是尺骨鹰嘴,而附着于尺骨粗隆与之形成对抗的肌肉却是弱小的肱肌,如果推举类训练过多而弯举类训练不足,则两力失衡容易导致尺骨头移位而…
&p&人体的后背侧肌肉主要分为三类&/p&&p&1. 以背阔肌大圆肌为主的肩伸肌&/p&&p&2. 以斜方肌为主的肩胛带肌&/p&&p&3. 以竖脊肌为主的脊柱伸肌&/p&&p&这里主要讨论躯干上面积最大的,也是大部分希望获得更好体型的人所追求的——&b&背阔肌的训练&/b&。&/p&&br&&p&背阔肌起于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于肱骨小结节嵴。&/p&&img src=&/fcec7f6b92ba39920cbf9d69ecc3c24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cec7f6b92ba39920cbf9d69ecc3c24e_r.jpg&&&br&&p&主要的解剖学功能是使大臂向后伸,以及使大臂内收。听起来似乎不复杂,但由于它又长面积又大,很难被一个动作充分的刺激。所以通常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背部训练方法就是各种角度各种握法的划船和高位下拉或引体向上,这些动作本身都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有些人练了背部就非常有感觉而有些人怎么做都觉得不对劲呢?问题大部分时候不在于训练者的动作本身,而是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b&肩胛骨稳定&/b&。&/p&&br&&p&所有的动作都需要在一个稳定的支撑面的前提下才能够活动良好,比如我们在平地上走和在一个游泳池里的浮板上走,同样都是我们最熟悉的动作但由于后者在一个极不稳定的平台上而难以完成。而对于肩关节的活动来说,肩胛骨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p&&br&&p&但是肩胛骨本身是可以活动的,所以也称为肩胸关节。通常把肩胛骨的活动分为六种。&/p&&p&1. 肩胛前伸/前引&/p&&img src=&/2d2aef466dfd85cb5005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2d2aef466dfd85cb5005c_r.jpg&&&br&&p&2. 肩胛后缩&/p&&img src=&/0ed01d07a683de4d4afed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0ed01d07a683de4d4afeda_r.jpg&&&br&&p&3. 肩胛上提&/p&&img src=&/6a16b0d91a0a0431abc4b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6a16b0d91a0a0431abc4b_r.jpg&&&br&&p&4. 肩胛下沉/下抑(也就是我们日常听到的沉肩)&/p&&img src=&/ccadd803100f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cadd803100f_r.jpg&&&br&&p&5. 上回旋&/p&&img src=&/c32accb36ce35dbce1d0f58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32accb36ce35dbce1d0f58c_r.jpg&&&br&&p&6. 下回旋&/p&&img src=&/e8da29d52cfb509bfd870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e8da29d52cfb509bfd870e_r.jpg&&&br&&p&对于所有上肢参与的动作,肩胛骨在&b&&u&下沉并后缩&/u&&/b&时能提供最稳定的支撑,同时也是最能防止肩关节损伤的姿态。&br&&/p&&br&&p&然而,由于现代人长期的伏案作业,再加上低头族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人后背侧肌肉的肌张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衡。典型的表现就是,使肩胛上提的斜方肌和肩胛提肌高度紧张,而与之对抗的使肩胛下沉后缩的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则被过度拉长且处于无力状态。如果没有改善这个问题前就进行训练,要么训练效果很差(如引体向上),要么受伤风险倍增(如卧推)。如果大家在做背部训练时发觉前臂、肱二头肌、上斜方肌疲劳但就是背阔肌那一大片没什么感觉,那么很可能就是有上述这些问题。&/p&&br&&p&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没有练到背阔肌的,但有些人(比如说以前的我)还是觉得背上像长了翅膀一样,走了都得横着。这种情况在做引体向上或高位下拉后特别常见。事实上这是一块跟背阔肌功能相同的肌肉——大圆肌在作祟。特别是在做大臂内收类动作时,由于做功距离比背阔肌短得多,一旦肩胛骨失去稳定,它就会变成最主要的发力肌肉。并不是练这块肌肉不好,而是训练应该更有效率。&/p&&br&&p&那么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呢?&/p&&br&&p&&b&我们按照先放松,后激活的原则,然后再学习正确的动作模式。&/b&&/p&&br&&br&&b&&u&第一步,放松紧张的肌肉&/u&&/b&&br&&br&&p&&b&首先需要放松使肩胛上提的紧张肌肉:&/b&&/p&&br&&p&斜方肌上束&/p&&img src=&/c19db781bf0ae39e3ee48c2c04767a17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c19db781bf0ae39e3ee48c2c04767a17_r.jpg&&&br&&br&&p&肩胛提肌&/p&&img src=&/f7fd98dbdf5b0ad36dfae7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f7fd98dbdf5b0ad36dfae7_r.jpg&&&br&&p&&b&然后放松抑制肩胛后缩的肌肉:&/b&&/p&&br&&p&主要是胸小肌&/p&&img src=&/a93eea4754ae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a93eea4754ae_r.jpg&&&p&虽然胸小肌也参与使肩胛下沉,但相对来说前伸是它的主要功能。&/p&&br&&p&其次是前锯肌&/p&&img src=&/bf4b0e62fea52fcc6e7296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bf4b0e62fea52fcc6e7296_r.jpg&&&p&除非你能确定自己前锯肌紧张,否则并不建议去放松。一是它的结构造成很难被放松,二是多数人的前锯肌其实是无力的。&/p&&br&&p&再然后放松背阔肌&/p&&img src=&/bc446b88ee04ab835eda51e6954abb5b_b.jp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bc446b88ee04ab835eda51e6954abb5b_r.jpg&&&p&虽然背阔肌并不直接作用于肩胛活动,但它过紧会导致肩屈不足从而无法完成下述的激活练习。&/p&&br&&p&&b&&u&第二步,激活无力肌肉&/u&&/b&&/p&&p&我们要激活使肩胛后缩的肌群,主要是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有一套非常经典的YTWL动作就是针对这几块肌肉的激活。&/p&&img src=&/95e8a6ba53449_b.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95e8a6ba53449_r.jpg&&这是在屈髋位的做法,如果想要增加难度,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使用弹力带。&br&&br&&p&&b&&u&具体的动作细节:&/u&&/b&&/p&&br&&p&Y&/p&&p&手臂伸直展开约30°,大拇指垂直90°伸直,尽力使肩胛下沉,大臂沿拇指方向发力同时使肩胛后缩;&/p&&br&&p&T&/p&&p&手臂展开略低于肩峰,高度大约在乳头的连线上,其余同Y;&/p&&br&&p&W&/p&&p&肘关节夹紧肋骨,并使前臂平行于躯干成&W&,其余同Y;&/p&&br&&p&L&/p&&p&可做可不做。&/p&&br&&p&&b&&u&第三步,就是拉的动作模式学习。&/u&&/b&&/p&&br&&p&人体的基本动作模式我看过非常多的版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无论如何划分,上肢拉都涵盖在其中。而根据不同的运动平面,又分为竖直拉(对应肩关节内收)和水平拉(对应肩关节后伸)。&/p&&br&&p&前文提到过,肩胛骨在下沉并后缩时才是能提供最稳定的支撑,所以我们学习这两个拉动作的第一步就是在肩关节开始运动前,首先让肩胛骨处于这种位置。比如说竖直拉的经典动作引体向上:&/p&&img src=&/d8b6bea66c05c638f75de63b56d67ec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8b6bea66c05c638f75de63b56d67ec6_r.jpg&&&p&此时可以看到肩胛骨是充分上回旋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手臂尽可能伸直的前提下使肩胛下沉后缩:&/p&&img src=&/b55ac5b48c3cbe240e2df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55ac5b48c3cbe240e2df3_r.jpg&&&br&&p&同理对于水平拉的划船类动作,也是如此,因为在水平位比较好理解,就不再上图了。&/p&&br&&p&对于大部分刚开始接触健身的训练者来说,很难在做完一两次放松激活的训练后就解决肩胛骨的功能问题。而这两个手臂伸直位的动作既是学习上肢拉前必须掌握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功能的评估动作。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在使&b&肩胛骨后缩的同时吸气&/b&,因为吸气可以扩大胸腔,从而拉近两肩胛骨的间距同时让身体感受肩胛骨后缩的趋势。&/p&&br&&p&当在徒手时掌握正确的发力方式后,就可以从轻重量开始逐渐增加阻力,并完成完整的动作。也就是说在肩胛稳定后,进一步使手肘内收让肘关节贴近肋骨(比如引体向上)或手肘后伸至最大幅度(比如俯身划船)。&/p&&br&&p&如果能顺利进入到这个阶段,那么上肢拉的动作可以说掌握了80%。剩下还有两个要点:&/p&&p&1. 前臂尽量不要主动发力,动作的过程中应该只关注肘关节的运动;&/p&&p&2. 掌握在对应动作下保持身体姿态稳定的能力,比如俯身划船对应的屈髋位,但这部分又涉及到非常庞大的内容,这里先不说了。&/p&&br&&p&最后再谈谈背部训练动作的选择,因我不是健美人士,所以这里不会讨论握法和握距,也不会关注高位下拉拉到锁骨端和拉到胸骨端的区别。&/p&&br&&p&根据背阔肌的功能,我认为一堂背部训练课应至少包括:&/p&&p&1. 一个竖直拉动作&br&&/p&&p&2. 一个水平拉动作&/p&&p&3. 一个单侧拉动作&/p&&p&前两个分别对应背阔肌的肩内收和肩伸功能较好理解,而加入单侧动作是因为背阔肌的起止点非常远,而单侧动作可以达到更长的初长度以给肌肉更好的刺激。但单手动作一定是不如双手稳定的,所以用来辅助很好但只练它就会得不偿失。&/p&&br&&p&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动作组合,再配以合适的重量和充分的休息,很快你的背部(无论是围度还是力量)就会有明显的改善。&/p&&br&&p&硬拉对背部的训练也非常有效,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我非常推荐在整个计划里把它加进来,但这和在背部训练日练硬拉是两码事。&/p&&br&&p&结尾附张我的渣背。&/p&&img src=&/dc58b092e12dc5cdd27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c58b092e12dc5cdd27d_r.jpg&&&br&&br&&p&以上。&/p&
人体的后背侧肌肉主要分为三类1. 以背阔肌大圆肌为主的肩伸肌2. 以斜方肌为主的肩胛带肌3. 以竖脊肌为主的脊柱伸肌这里主要讨论躯干上面积最大的,也是大部分希望获得更好体型的人所追求的——背阔肌的训练。 背阔肌起于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
腰痛一般就是指肋骨到髂骨之间的腰椎区域出现疼痛&br&&img src=&/c0cc914bae03a295b535fe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c0cc914bae03a295b535fe_r.jpg&&(L1-L5:1-5节腰椎 Lumbar region:腰部区域 )&br&
医院经常接触两类病人,一是呼吸道感染,另外一类就是腰痛病人,年龄多数集中在30-65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腰痛,腰痛仿佛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就像感冒一样正常了。&br&
造成腰痛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大概60多种,病理上常见的腰痛问题有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关节骨裂。然而,除去一些直接的病理现象,相当一部分的病人因为不能从核磁共振或CT或医生的经验中精准辨别出造成腰痛问题的解剖学原因,于是被医院定位为肌肉劳损和肌肉拉伤,告知回家休息养着,或者练练飞燕(就是俯卧两头起的动作,可能有人有类似的经验)这样的结果就是腰痛迟迟得不到缓解,而且不久后者一批新的要椎间盘突出患者出现了。&br&
其实这不是医院的错,医院已经行使了他们的责任,你最多只能责怪医院的医疗技术不够完善或某个大夫不负责任。当我们更深的了解腰痛问题的根源时,你会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大夫和私人教练只是给你建议,监督或者某种程度的引导而已。&br&
即使导致腰痛的原因虽然说有60多种。但大部分病因可以归结为5类:举重物,突发性的意外伤害,肥胖,不良情绪,不良生活姿态和运动姿态。而根本原因其实只有1个:关节超负荷。&br&不用解释的是举重物导致腰椎超过正常负荷而受伤,和突发性的意外伤害。&br&下面着重说明一下其他几类原因&br&&strong&肥胖引起腰痛:&/strong&肥胖是如何导致腰痛的呢?这点很简单,看下面对比图&br&&br&&img src=&/445f8ba8bb01cd9944312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445f8ba8bb01cd9944312c_r.jpg&&&br&&br&左侧是正常体态,但如果你是肥胖人群,想像一下你肚子上一堆肥肉,相当于你的脊椎上挂了一个大铁球,把你的上半身向前向下,当然你不可能以上身前倾的姿态走路,于是你抬头挺胸,颈椎和胸椎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是由于肚子上那堆肉,你的骨盆位置依旧是趋向于向前向下,腰椎也过度前屈并且失去了下端的支撑,一旦失去支撑就会超出正常负荷,时间一长就腰痛,并且下背部肌肉收缩过紧同样导致了腰痛。这就如右图所示,所谓的骨盆前倾姿态,导致腰痛。因此针对肥胖造成的腰痛,先把肚子上的肉减掉,腰椎压力就小,腰痛就缓解了,就这么简单。&br&&strong&长期坐姿引起腰痛:&/strong&&br&&img src=&/1e90d5fce1ac9326cac1d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1e90d5fce1ac9326cac1d_r.jpg&&&br&&br&以前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完走路回家。后来有了家庭影院,一家人在家看电影,看完睡觉。再后来,有了视频网站,最新电影都在网上可以看到,可以一次看一天的电影。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工作也在电脑前完成,一个程序员在封闭式开发环境中更可以对着电脑连续工作12-15小时,然后睡觉,睡醒继续开发程序。看看长期坐姿的情况下身体发生了什么:
&br&下图髂腰肌,它连接了腰椎和髂骨,以及股骨&br&&br&&img src=&/6cc4f774b07d16dc0dc3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6cc4f774b07d16dc0dc3d_r.jpg&&&br&&br&长期坐姿会持续保持屈髋姿势,这个屈髋姿势会让髂腰肌持续收紧,髂腰肌一直收紧就会出现正常髋关节打开的状态下也趋向收缩,这就是所谓的张力过大。髂腰肌如果张力过大,就会把腰椎向前向下拉并带动骨盆转动,这样同样出现骨盆前倾状况,最后出现了腰痛。比较惨的是,如果你没注意到这一点,这就会引起更多的问题,&br&&strong&再看竖脊肌:&/strong&&br&&br&&img src=&/2ecffd3f8a794324bed1bf2bd86e5315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31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竖脊肌的功能是让你的腰椎伸展回到正常的位置,稳定你的整个躯干。髂腰肌的张力过大会拉长背部的竖脊肌,让竖脊肌出现所谓的“锁定延长”现象,即竖脊肌被持续拉长并且出现力量降低,腰椎便进一步失去了保护。很多大夫对于腰痛患者练习飞燕那个动作的出发点就是强化竖脊肌。这个建议并不具备普适性,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很多时候腰痛患者的竖脊肌长期被锁定延长,神经控制能力已经相当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练习那个动作很可能就是其他肌肉发力出现代偿行为。而且动作幅度上如果控制不好,也会导致腰椎压力过大,伤的更重。&br&&strong&另外:&/strong&长期的坐姿必然导致不正确的坐姿,比如躯干转向一侧,肩膀的歪斜,同时伴随骨盆前倾,这里就不是单纯的哪几块肌肉过紧,而是涉及到了多个活动平面上的功能不良,侧倾,前倾,骨盆与腰椎的旋转都可能同时集中在你身上,叫关节紊乱更合适一些,这一点没必要挂图说明了,大家应该想象得到。&br&&br&&strong&直接引发骨盆前倾的其他情况是:&/strong&&br&1. 长期穿鞋跟超过5cm的高跟鞋,重心前移,骨盆前倾,下背部紧张出现腰痛,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高跟鞋收起来,不得不穿的时候再穿&br&&br&&br&&img src=&/8be5e176af2fc8de1a637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8be5e176af2fc8de1a6374_r.jpg&&&br&2. 练镜子肌肉,就是镜子能照的到的地方就练,照不到的就不练。经常看到人练胸不练背,练胳膊不练腿,练推不练拉,比如前面紧张后面弱脊椎自然就向前带,腰椎受力就大了。所以建议练胸的同时更注重背阔肌训练,而练习背阔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激发后背竖脊肌的控制能力并且提高腰背筋膜的张力,从而进一步稳定脊椎。 &img src=&/aaaccabd2e2a008a4da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3. 锻炼完不做拉伸,比如跑完步,练完收腿动作,髂腰肌都会收紧,需要拉伸。&br&&strong&4.&/strong& 错误的蹲起类动作,让股四头肌发力过多或腰椎压力过大,而臀大肌与腘绳肌参与过少,股四头肌的股直肌部分过度紧张时同样将导致骨盆前倾&br&&br&&strong&不良情绪引起腰痛:&/strong&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呼吸变得不均匀,而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它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膈肌又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离开,托住了心,肺,肝等脏器。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其实所有脏器都悬挂于脊椎上。情绪为什么会引起腰痛的逻辑就变得很简单,比如说如果你心情沮丧并且呼吸无力,于是膈肌工作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膈肌就会松弛,承托脏器的能力就下降,脊椎的负担就大,不但腰出问题,肩背都会有问题。&br&&br&&br&&img src=&/ba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br&[膈肌像一把伞一样上下活动]&br&而在解剖学上,这仿佛仅仅是个开始,肋骨、横隔、腹腔、骨盆和下肢肌群在体前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连接机制,被称为前深线&br&&img src=&/a157e2bd049d1abad34a37e29d5bbc57_b.jpg& data-rawwidth=&411& data-rawheight=&7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br&&br&【前深线】&br&前深线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其他大量问题,比如肋骨疼痛,骶髂疼痛,膝盖疼痛,足底疼痛,哮喘,肝炎。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腰痛,激烈的社会竞争与生活压力让很多人情绪不稳定,出现腰痛是更小的开始而已。在这我只是建议大家尽量真实对待自己尽量开心,如果你长时间心情沮丧,焦虑,生气,烦躁还能每天抬头挺胸那也实属难得。更多情绪和身体相互影响的问题大家可以查看《生理心理学》一书。&br&
不良情绪引发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前深线过紧,使得脊椎压力过大,出现疼痛。如果可以从前深线这个整体概念出发,那很多腰痛问题都变得容易解释。&br&导致前深线过紧的其他情况:&br&1. &strong&不注重小腿肌肉拉伸&/strong& :比如长期跑步或者健身房跳团操课,长期的小腿重复蹬踏会导致胫骨后肌过紧,让前深线紧张,躯干重心前移,引起腰痛。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过紧,腰背筋膜张力降低,重心前移,前深线缩短,引起腰痛&br&&strong&2.&/strong&&strong&不良坐姿:&/strong&如果长期久坐加上不良坐姿那必须腰痛了。不良坐姿包括身体前倾,膝盖内扣,躯干旋转,含胸弓背,股内收肌,髂腰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膈肌通通都可以改变你的腰椎位置,&br&有关前深线或者更多肌肉筋膜连接机制以及身体结构问题请查看《Anatomy Trains》&br&&br&&strong&不好的生活习惯引起腰痛:&/strong&&br&&strong&翘二郎腿:&/strong&&br&&img src=&/950fb5fe252fdcefe1d66c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br&例如,左腿搭右腿上,左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拉长,右边臀部的梨状肌被收紧,左右肌肉不平衡,骨盆就出现了侧倾,从体态评估上看就是左侧髂骨高,右侧髂骨低,或者左腿长右腿短,其实这个时候不仅仅是骨盆侧倾,还伴随着腰椎侧弯,这种姿态往往导致一侧腰痛。&img src=&/b4c6345f7ddd2ace54eaf_b.jpg& data-rawwidth=&23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0&&&br&如果梨状肌持续收紧还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让人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而实际上这被称为梨状肌综合症。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不要翘二郎腿。&img src=&/cefd9c42fac7b9be2f4da2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cefd9c42fac7b9be2f4da2_r.jpg&&【坐骨神经痛】&br&引起骨盆侧倾或腰椎侧弯的其他情况:&br&&strong&单肩背包&/strong&:&br&&img src=&/a13b86d183580edb584cfb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a13b86d183580edb584cfb_r.jpg&&&br&如果你的背包只背到肩膀一侧,问题就会引起一肩高一肩低,同时肩胛骨上附着的很多肌肉链接到了脊椎,所以肩的一高一低会导致脊椎的侧弯和骨盆侧倾,出现腰痛。这只是一个典型,还有很多情况都可能出现肩的高低不平。&br&&strong&不良运动姿态导致腰痛:&/strong&例如:做深蹲或者硬拉时膝盖先伸直,髋关节还没打开,或者整个动作过程髋关节就没有完整打开过,髋关节打不开重心就在前面,腰椎压力就过大,然后腰痛。实际上髋关节可能不是真的打不开,我以前在健身房遇到这个问题时,让学员不负重或小负重去做动作,完全可以控制关节活动幅度。其实这种错误姿态形成的真实原因是他用了一个超过自己控制范围内的重量,而选择这个重量的出发点是为了让旁边的人觉得他不是那么弱,好面子引起腰伤的情况很多很常见,即使有人不愿承认,但是已经潜移默化变成习惯了。&br&当然,除了要面子确实有一些根本上的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导致了腰痛,比如说髋关节活动能力不足,见下图,骨盆和股骨构成了髋关节,骨盆又与脊椎链接到一起。&br&&img src=&/611cd60a7e343a64cc5aba_b.jpg& data-rawwidth=&356& data-rawheight=&5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6&&&br&当你和别人一起做一个高踢腿动作,你身边也许有人脚都快碰到头了,但是你还抬不到90度,也就是髋关节灵活性不好,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踢得也高一些,你不得不弓背让自己的头靠近腿,这个时候动作幅度虽然看起来一样,内部发生的变化是腰椎过度弯曲来补偿了这个幅度,腰椎过度弯曲或被拉长就会导致腰椎不稳定,时间一长引发疼痛。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人们在做很多屈膝的动作都存在这种关节代偿活动。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坐的时间太长,坐姿不对,关节丧失原有活动幅度,并且不自知的情况下喜欢和人比拼。&br&&br&&strong&由于关节活动能力不足引起的腰痛,除了髋关节灵活性不足还有以下情况:&/strong&&br&&strong&1.&/strong&&strong&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与稳定性不足&/strong&&br&肩关节在解剖学上不仅仅是和脊椎相关,在众多运动中肩和髋是直接联系的,比如跑步,如果肩关节的对称灵活性不足,就会出现两侧髋关节摆动幅度不一致,长期下来导致髋关节两侧肌肉不平衡,影响腰椎,出现腰痛问题&br&&strong&2.&/strong&&strong&胸椎灵活性不足,引发腰椎代偿工作&/strong&&br&3. 膝关节稳定性不足影响到髋关节,间接影响腰椎&br&4. 踝关节灵活性不足或者足部姿态问题,直接引起腰椎疼痛。&br&相关资料请查看《Movement--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骨关节功能解剖学》,太多解释不完。&br&&img src=&/b6f22e740be61c8f56d583d99958fd36_b.jpg& data-rawwidth=&298&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8&&&br&&strong&针对腰痛的相关训练&/strong&&br&&strong&我只给出一些基本训练,一段时间训练后都可以见到成效,但不一定都能解决问题,个体的差异化需要私人教练来检查,评估与针对训练。&/strong&&br&&strong&&br&静态拉伸:每个动作拉伸25秒 2组 左右侧对称都需要拉伸&br&&/strong&&br&&br&拉伸上斜方肌 &br&&img src=&/91b88b7ef782b4fe06c3de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肱三头肌 &br&&img src=&/ab29aefbf34e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肱二头肌 &br&&img src=&/581b199e0e1bc0d3e0fb34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三角肌 &br&&img src=&/a68ee16521f77ebfef273d06d7a45985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胸大肌 &br&&img src=&/fcbbf55336bacbed8ffc481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胸小肌 &br&&img src=&/76f58ced99c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背阔肌 &br&&img src=&/92c186dc5b5317ed2fdd6_b.jpg& data-rawwidth=&38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0&&&br&&br&拉伸腹直肌&br&&img src=&/b8f77dd73f89bd8f9960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b8f77dd73f89bd8f9960_r.jpg&&&br&腰方肌 &br&&img src=&/b31f4a20fd4cef139a6538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b31f4a20fd4cef139a6538_r.jpg&&&br&&br&&br&髂腰肌&br&&img src=&/de293b54c98a07dbe918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de293b54c98a07dbe918_r.jpg&&&br& 股四头肌&br&&img src=&/6bd771ff2def7ff8c39ad541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6bd771ff2def7ff8c39ad541_r.jpg&&&br& 股内收肌 &br&&img src=&/8de2d64b7e84e332a95f5fd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8de2d64b7e84e332a95f5fd_r.jpg&&&br&臀大肌及外旋肌&br&&img src=&/7c15c1deefced7ce17b309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7c15c1deefced7ce17b309_r.jpg&&&br&&br&腓肠肌 &br&&img src=&/f7f90ab7dc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f7f90ab7dc_r.jpg&&&br&比目鱼肌 &br&&img src=&/e5a26e90de3f071acabe36605afa681e_b.jpg& data-rawwidth=&2304& data-rawheight=&1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4& data-original=&/e5a26e90de3f071acabe36605afa681e_r.jpg&&&br&&br&加强: 腹直肌 腹斜肌 腹横肌 腰方肌 &br&练习动作:平板支撑和平板侧撑,保持身体一条直线&br&训练安排:支撑到力竭,3组 组间休息1-2分钟&br&&img src=&/043bb8e8bf872b83d0d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43bb8e8bf872b83d0d3c_r.jpg&&&br&(平板支撑)&br&&img src=&/2ee5e55afe1d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ee5e55afe1df_r.jpg&&&br&&br&&br&(侧撑)&br&加强:中下斜方肌 菱形肌
竖脊肌 多裂肌&br&练习动作:后置支撑
肩胛骨向后收紧靠拢,身体一条直线,可以抬腿也可以不抬腿&br&训练安排:支撑到力竭,3组 组间休息1-2分钟&br&&br&&img src=&/d1ffa4adbe4eedb2c009b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加强:背阔肌&br&练习动作:引体向上或者高位下拉&img src=&/4dcaec2d18ee94fabc668d98cd06617e_b.jp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img src=&/3fc83cbbfd5_b.jpg& data-rawwidth=&29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6&&&br&训练安排:15-20次 3组 组间休息2分钟&br&&br&&br&加强:臀大肌 臀中肌 腘绳肌 &br&练习动作:&br&桥式
&br&&img src=&/3c90e25b23c1fe5ef287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过顶深蹲(查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深蹲?&/a&)&img src=&/c64b088e6342172cfe50de61ad05781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剪蹲(查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成标准的剪蹲?&/a&)&img src=&/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b.jpg& data-rawwidth=&1143&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3& data-original=&/083a1610caa91820cdc46b36f84b46f5_r.jpg&&&br&训练安排:15-20次 3组 组间休息2分钟&br&&br&&br&改良的飞燕(俯卧两头起动作 下图为结束位置,其实位置是俯卧姿势)加强竖脊肌,臀大肌,股内收肌&br&&img src=&/4a0dcf144c3d58e1be1c9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a0dcf144c3d58e1be1c9f_r.jpg&&&br&&br&上图动作稍微做改变,双脚不要分开,脚后跟夹住一本书,整个过程都不能掉下来。&br&&br&
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腰痛问题需要综合训练,它反映了肌肉或关节的功能不良,因此更具实际功能性的是各种综合训练也慢慢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下面介绍一个跑酷体能训练动作,也可以有效防止和缓解腰痛:&br&猫爬 :&br&猫爬需要持续以四肢做支撑,模仿动物行走。&br&&img src=&/e17f8ec5f2a2fd04f90bb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17f8ec5f2a2fd04f90bbd_r.jpg&&&br&
从一般意义讲,只要解除站立姿势,就可以释放大部分腰椎的压力,猫爬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从基本解剖学上理解,猫爬可以提高三角肌,前锯肌,胸肌力量,进而提高肩关节稳定性,爬行过程中为了控制身体转动,腹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力量都会得到练习,这些肌肉会帮助提高躯干稳定性,躯干稳定意外着下肢的稳定,这样可以降低运动安全风险。如果你有更好的本体感受,你会发现猫爬其实全身都练到了,包括手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s 2cd8627fwd f lz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