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日喀则经济工作会议汇报材料汇报

&&& 日喀则报讯(记者 德庆白珍) 10月20日下午,日喀则市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暨经济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分析了前三季度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第四季度工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 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赵志远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来尼玛出席会议。
&&& 刘虎山指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援藏四省(市)、两企业的无私援助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治藏方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紧紧围绕自治区政府“663”施政思路,深入实施“抓住一个优势、运用两种手段、打造三个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应对“4·25”地震等自然灾害,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持续良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刘虎山强调,从通报情况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加快、稳中提质,呈现了发展稳、增收快、民生实的特点,成绩实属难得,值得充分肯定。但是还要清醒认识到,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和“4·25”地震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
&&& 就做好第四季度及下一步我市工作,刘虎山要求,如期完成今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提振精神,狠抓落实,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统领,按照自治区“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紧盯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奋力冲刺,各相关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时间意识,增强紧迫感,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困难问题,确保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要强化责任,对目前没有完成的目标,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牵头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有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要加强工作督查,查漏补缺,自我加压,凝聚内力,推动工作,确保农牧业实现丰收,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精心编制发展规划,加快财政预算执行,扎实推进灾后重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超前谋划明年工作,确保年度工作圆满收官。
&&& 刘虎山强调,做好第四季度工作,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事关“十二五”圆满收官,事关“十三五”开局起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第四季度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同时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迫意识,用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各项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赵志远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增强问题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努力实现薄弱环节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抓住新机遇,切实增强想发展、议发展、会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发展的本领,同时谋划好各项发展工作;要责任明确,用心工作,敢于担当,突出重点工作,抓落实;项目开工作为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各相关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推动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 &会上,市发改委负责人通报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 市领导巴桑、嘎玛洛穷、甘立泉、桑珠次仁、达娃占堆及市(区、中)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各县(区)、乡(镇)设分会场。
责任编辑:扎西卓玛您现在正在浏览:
西藏自治区2015年综治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发文日期:
&自治区2015年综治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陈全国出席 白玛赤林主持 洛桑江村宣读表彰决定 吴英杰出席 邓小刚部署工作
& 1日下午,我区召开2015年综治工作表彰大会,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先进地(市),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
& 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出席表彰大会,区党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玛赤林主持会议,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宣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5年度西藏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地市的决定》,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英杰出席会议,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区党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委主任邓小刚安排部署2016年全区综治工作,区党委常委公保扎西、罗布顿珠、多托、丁业现、王瑞连、王拥军、曾万明、姜杰出席,陈全国、白玛赤林、洛桑江村为受表彰的先进地(市)颁奖。
& 会议指出,2015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综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贯彻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的决策要求,落实区党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会的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十项维稳措施,不断完善乡村、城镇、寺庙、社会面等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我区综治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确保了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 会议强调,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新变化,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把我区综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一要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高举法治旗帜,秉持法律准绳,用好法治思维和方式,紧紧围绕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这个核心,全面落实好十项维稳措施,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二要不断深化平安西藏建设,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健全机制,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三要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以联户平安、联户增收为核心,以联户扶贫、联户小康为重点,在创新联户平安方式、创新联户增收渠道、创新联户脱贫方法、创新联户小康途径上下功夫,推动创建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四要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为重点,切实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五要强化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健全完善服务管理政策措施,建立起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六要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相结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七要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强化使命担当,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八要严格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断巩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 会上,受表彰的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 自治区人大、政府、政协省级领导同志,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西藏公安消防总队主官出席会议。
其它链接导航:
西藏各地区网站
拉萨市人民政府
林芝市人民政府
昌都市人民政府
中央各部委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国务院扶贫办
社保基金会
国家能源局
发展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
国土资源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防科工局
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卫生计生委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自然基金会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治区粮食局
自治区林业厅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水利厅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自治区科技厅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自治区农牧厅
自治区工商局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自治区商务厅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自治区气象局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自治区监察厅
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人大网
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西藏藏医学院
地方门户网站日喀则市召开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_日喀则广播电视台-爱微帮
&& &&& 日喀则市召开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
4月2号下午,我市召开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总结回顾2014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昆参加会议并讲话。他指出: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履责,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从严管理干部,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利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杨昆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职责,为促进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杨昆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有关精神,按照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迈向新台阶,为日喀则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议还传达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和全区审计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2014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提交了2015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征求各成员单位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建议。
点击展开全文
日喀则市电视新闻权威发布 旅游信息服务等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地区委员会_日喀则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日喀则要闻
描绘雪域高原新画卷——西藏和平解放65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西藏日报
  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这片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雪域高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和平解放65年来,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火车开上世界屋脊;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实行15年免费教育;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8.17岁;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中,西藏探寻出一条生机勃勃的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雪域高原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雪域高原65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
  政治建设成就斐然
  江孜县城向西南约4公里,便可看到占地广阔的帕拉庄园。
  走进帕拉庄园,透过庄园内一件件展品,不禁惊叹当年旧西藏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园对面阴暗、低矮的农奴住所。强烈的反差,昭示着旧西藏农奴和奴隶的悲惨命运。
  旧西藏,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占有全部土地和绝大部分牲畜,主宰着农奴和奴隶的身家性命;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基本没有生产资料,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在政治上毫无地位。
  经过严寒的冬天,才知道太阳的温暖。和平解放后,西藏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从此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仅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更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70岁的巴桑罗布,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特殊的感情。巴桑罗布的父亲是1965年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2年,巴桑罗布进入人大工作,直到成为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后退休。
  “过去,我不过是一个苦命农奴的后代,在共产党培养下成为国家的干部,参与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管理,参与自治区重大事项的审议,我深刻体会到了新旧西藏两重天。”巴桑罗布说。
  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确立以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始终在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占绝对多数。全区4个市、74个县(区)、683个乡(镇)均成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经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的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有31901名,占93%以上,门巴、珞巴、纳西等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代表。干部队伍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0.95%。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自治区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全国人大代表白玛曲珍,是墨脱县德兴乡巴登则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提出的所有关于家乡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建议都得到了回应和落实。“宪法赋予了我们当家做主的权利,能为珞巴族群众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我感到很自豪。”白玛曲珍说。
  和平解放至今,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制化的轨道上不断推进。截至今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或批准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306件,其中现行有效法规155件,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300余件国家法律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力保障和促进了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特别是2007年以来,先后审议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拉萨市老城区保护条例》等大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符合西藏实际,维护西藏人民利益,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行使自治的权利。
  经济建设驶入快车道
  和平解放前,西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和平解放以来,西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涉及金融、财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并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国各地支援下,西藏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51年全区生产总值仅有1.29亿元,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2.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4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旧西藏,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和平解放以来,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我区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了优势矿产业、水产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0.01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0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区大力培育天然饮用水产业,产能突破300万吨,发展态势强劲。“西藏好水”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多个品牌矿泉水荣获国际大奖。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食饮品业、建筑建材业加快发展。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税收179.2亿元。创建藏青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入园企业174家。2015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80亿元;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只供少数上层贵族享受的小电站。如今,我区已形成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兴能源体系。截至2015年,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联网两条“电力天路”,西藏电网实现与全国电网互联互通,全区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使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主电网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至58个县,解决和改善了13.68万户、54.77万人的用电问题。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我区已初步建立起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65947公里;690个乡镇、5408个建制村、11759个自然村通公路;拉林高等级公路开工路段、林芝米林机场快速通道、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桥建成通车,高等级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拉日铁路建成运营,拉林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国内外航线增至63条,通航城市40个,立体化交通体系互联互通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和平解放前,西藏农牧业基本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如今,我区农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1959年粮食产量18.29万吨,2015年实现突破100万吨,青稞产量72万吨。“十二五”期间,全区财政支农资金累计投入787.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37万亩,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624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增长43.7%,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八到农家”工程深入推进,减少贫困人口58万人。连续8年、累计投入278亿元,全面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46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
  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我能够读小学、上大学、参加工作,如果没有西藏教育的发展,也不会有我今天个人的发展。当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走在农牧区,看到设施完善的校园时,总会从内心发出感慨。”西藏大学副校长白玛次仁作为一名亲历者,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深有感触。
  从1951年昌都小学成立,到2013年西藏大学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65年来,我区已基本建立起以区内办学为主、区内外教育相结合,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民族教育体系。一大批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而在旧西藏,教育是被作为一种特权,由寺院和贵族垄断,广大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现代科技更是一片空白。
  和平解放后,为了让西藏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党中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实行现代教育制度,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赋予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期间,西藏教育投入保障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总投入超过600亿元,创历史之最,极大地推动了西藏教育向现代化迈进步伐。
  得益于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西藏于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域内免费15年教育,加之1985年以来国家对西藏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包吃、包穿、包学费的“三包”政策,有效调动了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据统计,2015年,全区全年落实“三包”资金15.5亿元,受益学生达52.54万人次。
  “十二五”期间,全区幼儿园增加到882所,入园率达到61.5%。“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
  最近,山南贡嘎县江塘镇江塘村巴桑次仁的孩子达娃仓决,通过接受远程超声会诊,由远在北京的大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幸亏早诊断出来,不然可能就耽误了。” 巴桑次仁说。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时代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在地广人稀的西藏,互联网为传统医疗插上腾飞的翅膀,方便了广大牧民群众,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看病难问题。
  西藏虽然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医疗、医学体系——藏医,但和平解放前,医疗条件十分落后,藏族群众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人均寿命不到36岁。
  针对我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中央和自治区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从内地调入大量医疗技术人员,努力发展西藏医疗卫生事业。
  和平解放前,西藏只有3所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医人员不足百人;到2015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1435个,医院病床12200张,卫生人员总数增长到15831人。截止2015年底,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实现了门诊费用当场核销,74个县基本实现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农牧民医保实现全覆盖,筹资率稳定在97%以上;实现县级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疾控中心全覆盖、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城乡居民、在编僧尼免费体检全面实施,先心病儿童全部得到免费救治;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0.5%;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高到68.2岁。
  目前,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十二五”期间,我区率先实现了有意愿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投入近30亿元资金,建设了63个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自治区和地(市)两级10个儿童福利院以及17个地(市)、县(区)老年护理院;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90元和每人每年235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400元;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建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21.5万套。
  生态建设长足发展
  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
  和平解放前,西藏根本谈不上宏观生态建设和综合环境保护。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眼建设美丽西藏,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全面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天然草地保护、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重要湿地保护等10项工程,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
  “目前,我区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2015年挂牌成立了中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自治区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云丹说,我区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严把准入关,对“三高”企业和项目做到了零审批、零引进。
  在全国率先建设江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纳入国家良好湖泊保护试点、山南林芝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全面推进‘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植树造林516.6万亩,林业带动群众增收42.8亿元,全区水、大气、土壤质量均保持优良。”云丹说。
  西藏湿地类型丰富,是世界上特殊的高原湿地分布区。日,自治区正式实施《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建立湿地资源档案,对退化的湿地采取补水、限牧、退耕、封育等措施进行恢复,使我区的湿地资源保护实现有法可依。目前,我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家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等多种方式的湿地保护体系正逐步形成。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政府及职能部门紧紧围绕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的要求,不断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具有西藏特色的环境法制体系,使我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逐步迈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了有法可依的良好局面。
  到目前为止,西藏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江河、湖泊水质全部为I、II类,水和空气质量处于全国前列,全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良好。西藏已经初步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6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65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西藏和平解放65年的历史证明,西藏的发展进步是与祖国的统一、发展和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分不开的。没有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就没有西藏社会的新生和发展。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德央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主办单位:中共日喀则市委办公室
备案号: 藏ICP备号—记日喀则市委统战部各驻村工作队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如今,来到吉隆县宗嘎镇沃玛村、夏村,记者看到,一条村级道路直通村里,农田里有了哗哗的灌溉声,来来往往的运砂车忙碌在乡村道路上,昔日的贫困户脸上绽放着笑容……  抓项目做好民生  近年来,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沃玛村、夏村工作队(日喀则市委统战部派驻),通过兴边富民、强基惠民、扶贫开发等途径,积极争取惠民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累计投入资金408.4万元,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惠民项目,有效改变了两村的经济社会面貌,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发展的后劲。  在走访调研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沃玛村和夏村基础设施极其落后,连片农地缺乏水渠灌溉,进出村需爬山绕道。修水渠、修路成了驻村工作队的第一要务,也是两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农业是沃玛村的基础产业,全村耕地面积500余亩,主要生产青稞、小麦等作物。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匮乏导致农田浇灌困难,粮食产量低,亩产仅175公斤左右。  驻村工作队坚持“民生为先”的理念,首先加大农田灌溉项目落实力度,先后向农发扶贫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16万元,分别在两处农田集中连片处新建引水灌溉渠。  “以前一到河水冰冻枯竭期,大家都为浇地发愁。”沃玛村村民扎西平措告诉记者,“现在有水渠引水灌溉,解决了常年产量低的问题,终于可以安心种地了。”  经过几批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今年9月,进出夏村的村级道路终于修通了。驻村工作队争取兴边富民项目资金40万元,修建了这条长7公里、宽2米的村级道路。  “彻底改变了夏村长期以来在农田收割、放牧、边贸运输等方面的落后困境,成为该村重要的通商路、牧业路、丰收路、致富路,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志勇高兴地说。另一方面,驻村工作队还通过兴办富民项目口子争取到40万元,购置铲雪机,从根本上实现了群众盼望已久的冬季出行的心愿。  抓关键开展好驻村“抓住老百姓生活的关键点,是开展好驻村工作、拉近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笔记本上这样写到。  畜牧业是夏村的生存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全村优良牧草亩产量逐年下降,载畜能力低下,牲畜越冬死亡率较高,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牦牛生产性能不同程度降低。为了及时扭转这一局面,2014年8月,由日喀则市委统战部投资29.4万元,在夏村实施高寒优质牦牛改良养殖项目。驻村工作队从聂拉木县索措乡购买38头牦牛、7头奶牛,并协调农牧部门提供科学饲养、繁殖、防疫技术,实现种畜优化。项目实施以来,夏村牛羊品质得到改善。  同时,为了增加群众收入,驻村工作队还结合白绒山羊耐寒抗病力强、生长快、体格大、白绒价格高的实际,于今年投入40万元,在沃玛村实施了白绒山羊改良项目,通过引入白绒山羊进行品种改良,提高白绒山羊的质量和产绒量,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办经济实体增收入“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村里才有了第一个经济实体。”走在村里,记者听老百姓讲道。  沃玛村地处吉热公路交通要道,河边砂石储量极大,这让驻村工作队有了办村经济实体、增加集体收入的想法。从2013年开始,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一步步组建起由康萨砂场、两台大型装载机和两辆重型货车组成的村经济实体。驻村工作队只监督不插手具体事务,整个砂场的开采、运输、销售及管理工作全部由村里的6名青壮年负责。  由于吉热公路施工及吉隆县城和吉隆镇小城镇建设工程需要,康萨砂场销量不是问题,年纯收入由2013年的18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0万元,增幅达45%,全村249名群众人均从中获利3000元,实现了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投资成本在两年内已基本收回。  杨志勇告诉记者:“康萨砂场不仅打破了沃玛村常年靠天吃饭的历史,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给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村民打通了一条致富通道,成为当地增加现金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  在增加全村人收入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并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户。沃玛村、夏村地处吉隆县城与吉隆口岸的中间地段,利用这个地理优势,驻村工作队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城郊经济。2013年,驻村工作队为两村争取到13万元扶贫养殖项目,帮助21户贫困户建立了养猪场,指导7户贫困户发展养鸡业,引导贫困户发展副业,有针对性地实施“造血式”帮扶,为贫困户指明了一条走产业帮扶的致富路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工作情况汇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