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2016年居民消费指数价格涨幅预计控制在多少

政法 > 观察-->&&>&&
2016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19:47&&来源:统计局网站&&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2016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4.0%,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价格上涨2.4%。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0%。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0.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96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5.8%,影响CPI上涨约0.3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0%,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6%,影响CPI上涨约0.1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2.2%,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11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平。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4%、4.2%、2.2%、2.0%、1.4%、0.3%;交通和通信价格持平。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5.5%,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2%,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11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一降三平。其中,衣着、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6%、0.4%、0.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均持平。
2016年炙手可热的直播行业经历了野蛮式的爆发增长,也迎来了政策上的最严监管,对于直播行业而言,洗牌从未停止而且会愈 ...
9日9时,被告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一案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
对于那些仍在负隅顽抗的外逃腐败分子而言,他们面对的不是哪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个具体的部门,而是整个国家的力量。
我希望社会能对他们多一份牵挂,这样犯罪就能少些,平安和喜乐必然更多些。2015年CPI同比上涨1.4%
2016年物价预计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日09:42&&&来源:
原标题:2016年物价预计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2月份,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2015年CPI整体比上年上涨1.4%。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CPI处于低通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受输入性通缩等因素影响,PPI短期内难出现明显回升。2016年,CPI继续保持低通胀格局,而PPI跌幅可能收窄,货币政策调整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CPI处于低通胀水平
2015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了1.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调控目标。
这是CPI自2010年由上年同比下降转为同比上涨3.3%以来,创下的最小涨幅。
从同比情况看,2015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从具体分类看,12月份鲜菜、飞机票、旅游、城市间交通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8%、2.3%、0.9%和0.5%,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了2.4、2.0、0.7、0.4个百分点。
12月份,CPI环比上涨0.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影响CPI环比上涨0.52个百分点,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食品中,受全国部分地区降温雨雪天气影响,鲜菜和鲜果价格继续上涨,环比涨幅分别为13.7%和2.3%,比上月分别扩大10.9个和0.7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48个百分点,接近CPI环比总涨幅。
从非食品价格看,2015年12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1%,整体保持稳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剔除食品与能源以外的核心CPI运行平稳,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为1.5%,2015年全年在1.2%至1.7%之间波动。CPI处于低通胀水平,暂不存在通缩压力。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兴韵指出,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比较温和。值得注意的是,CPI的波动主要是受与经济周期相关性不高的食品类价格波动的影响,而非受制造业产品价格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输入性通缩加剧工业通缩压力
2015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5.9%,降幅与上月相同。自2015年8月份以来,PPI同比降幅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在5.9%,这也是PPI连续46个月负增长。
2015年全年,PPI同比下降5.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PPI同比下降5.4%。在4万亿投资的拉动下,PPI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的大幅反弹。不过,进入2012年以后,PPI同比再呈跌势。%的降幅创下了最近4年来的新低。
余秋梅分析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7.3%、20.8%、18.7%、17.2%和13.9%,仍然是影响PPI下降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述几个行业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3.7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3%左右。
2015年12月份,PPI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余秋梅分析说,PPI环比降幅略有扩大,一是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分别下降9.2%、2.3%、2.4%和2.2%,比上月降幅分别扩大7.7、1.0、0.5和0.4个百分点;二是因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价格环比由升转降,由上月上涨0.2%转为本月下降3.1%。
“当前,在PPI中,环比和同比价格跌幅最大的都是与产能过剩行业紧密联系的资源能源行业,越接近产业链上游的价格降幅越大。”连平指出,在去产能进程加快的影响下,近期相关工业领域的需求难以显著改善,工业通缩已经持续46个月,并且处于此轮价格波动的低谷。
2015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跌6.8%,环比下降0.7%。在9大类行业中,除了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购进价格环比持平以外,其他全部下跌。
“当前,输入性通缩压力延续;虽然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跌幅略有收窄,但降幅比PPI大0.9个百分点;表明输入性通缩加重了工业通缩压力。”连平说。
进一步防范通缩风险
根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未来猪肉环比价格不会出现飙升,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而随着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础上偏向宽松调节,2015年第四季度M1增速大幅上行,CPI在2016年上半年可能有所上升,但涨幅有限,仍将保持低通胀状态。
从PPI看,由于大宗商品、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价格已经很低,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有限,相关生产资料中间制品同比价格降幅可能在2016年收窄,有助于PPI跌势的改善。此外,加大财政政策稳增长力度,基建投资项目加快落地,也有助于提振需求,并带动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趋势得到缓解。因此,由于输入性通缩和去产能压力延续,PPI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未来跌幅可能收窄。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需求不足导致通缩压力加大是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之一。从宏观调控层面看,有必要在政策宽松及供给侧改革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防范通缩风险。
“价格处于低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通缩。”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杨枝煌分析说,2016年我国物价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但受气候因素、节假日因素影响,CPI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上升特征,但幅度不会太大。中国目前有大量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存款,并不差钱。而国内的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治理、消费升级、教育卫生医疗改善等都将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因此,只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盘活现有资金,中国有能力对冲通缩压力。
杨枝煌建议,当前,我国在宏观政策方面既不能搞强刺激,也不能无所作为,而要打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的“组合拳”,加快构建“无歧视、全覆盖、不养懒”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与活力,加快推动PPP项目的落地;推进结构性减税,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
彭兴韵指出,当前我国物价总体上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为2016年货币政策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从未来一段时间看,货币政策调整仍应强调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方面,要通过采取降准和再贷款等措施,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充裕的可贷资金来源,使资本市场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对于目前的人民币贬值也要保持警惕,避免市场过度恐慌。(记者 林火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发改委: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
日16:46&&来源:
原标题:发改委: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唐斓)4月13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出席会议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
  对于今年以来,蔬菜和肉类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赵辰昕表示,自2014年以来,我国CPI涨幅一直处于3%以下,应该说这是一个低位运行的水平。当前,所谓的高点是在去年较低物价水平基础上的高点。从物价运行态势看,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赵辰昕介绍,具体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粮食价格稳中有降为价格总水平稳定奠定了基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十二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足。国家公布的2016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与2015年相比持平或有所下降。玉米收储政策也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市场供需和政策调整决定了粮价稳中有降的态势。
  其次,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制约下游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到今年2月,生产资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9个月下降,累计下降16.6%。近期降幅有所收窄,但供大于求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生产资料价格仍将低位运行,前期下降的累积效应还有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可能。
  第三,由于全球经济尚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低速增长,加上美元升值预期的影响,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运行的可能性较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价格上涨。
  此外,赵辰昕指出,由于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生产周期性因素等影响,短期内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但预计不会出现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
  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猪肉价格问题,赵辰昕表示,这是生猪养殖行业经历前几年周期性调整的结果,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在上轮“猪周期”中,生猪价格下跌期较长,导致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去年3月生猪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后,部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不高,补栏进程较慢,加上部分地方实施生猪禁养和限养,生猪产能持续处在低位。据统计,今年2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5.5%,生猪市场供应偏紧。但受夏季消费需求处于淡季、饲料等养殖成本下降、替代消费品价格下跌或保持平稳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据最新数据,3月份生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9%,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止跌持平,预示着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过程基本结束,后期生猪供求格局可能发生改变。
  此外,据赵辰昕介绍,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保障生猪生产供应 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通知》,指导各地切实做好保障生猪生产供应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安定群众生活。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和物价部门要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猪肉等“菜篮子”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同时,对于今年春节后蔬菜价格回落的速度也比往年偏慢的问题,赵辰昕表示,主要是受1月下旬全国大范围寒潮雨雪天气影响。低温雨雪使蔬菜特别是南方地区蔬菜遭受严重冻害,同时造成冬储蔬菜保存损耗加大,影响了蔬菜供应。随着天气好转、气温回升,蔬菜生长速度将会加快,区域间调配也会更加顺畅,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增加,预计4月中旬以后蔬菜价格将逐渐下降。
(责编:孙博洋、夏晓伦)挥别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跨入了更需大有作为的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关键...
惠州富力大厦。视觉中国资料说起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是一个存在多年的词...
资料图:日,行人带着口罩行走在被雾霾笼罩的北京街头。日...
中国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目标为3%左右
08:37:00 &&来源:新华网
[导读]BEIJING,March5(Xinhua)--Chinaaimstoholdthisyear'sconsumerpricegrowthataround3per...
  BEIJING, March 5 (Xinhua) -- China aims to hold this year's consumer price growth at around 3 percent,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work report to the national legislature annual session.
&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国内热点
&&军事天地
&&资讯会客室
&&网络前沿
&&教育资讯李克强: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3%左右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编辑:龙明洁
关键词:居民;收入;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居民消费水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