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拒付工资用没钱为托辞拒不支付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看 “法”  某网吧老板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员工王某盗窃网吧营业收入。经查明,由于网吧老板恶意欠薪,王某在网吧工作半年从未拿到工资,最终王某决定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便擅自从收银箱中拿走与工资数额相等的钱款。虽然王某的目的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且拿走的钱款数额与其应得工资相等,但被拖欠工资和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产据为己有是两码事,其行为构成犯罪。  面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问题,许多劳动者缺乏正确的维权意识,讨薪手段往往违法甚至涉嫌犯罪,例如控制欠薪者的人身自由或私自拿取用人单位财产等,这些违法行为是不可取的。那么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应当如何正确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呢?  讨要工资先争取协商解决,直接与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协商。协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协商前劳动者之间可以联合起来,选出代表与单位进行协商;协商进行时要保留证据,并通过录音等方式保存协商记录;协商中可通过讲明政府和对拖欠工资的处罚,让单位知晓恶意欠薪的不良后果。  若协商不成,用人单位仍恶意欠薪,可通过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热线:12333)投诉、向工会组织(热线:12351)咨询并获取维权帮助。在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须是2年内发生的,对于超过时限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不会受理;2、投诉的书面材料要载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主体信息;3、说明被拖欠工资的事实并提出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资的请求。如果劳动者无法书写书面材料,也可以口头投诉,由接待人员记录,经劳动者本人确认无误后按手印。  最后,劳动者可以采取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等法律手段。劳动者采取法律手段时只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可。劳动者可提供劳动合同、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作证、出入证、加班记录、工资条、证人证言等能证明自己在该单位工作的材料作为证据。  单纯的劳务欠款案件――即只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劳动纠纷案件――即劳动者存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其他诉讼请求的案件,必须先仲裁,仲裁后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注意,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超过时限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不会受理。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裁定生效后,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定的,劳动者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劳动者负担不起诉讼费,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 HN666)
互联网金融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支付职工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