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合同骗取贷款200万,只提供线索不行吗?搞工程合伙人,17人伪造矿难骗取赔偿假合同2010

用工不签劳动合同 国企用假合同骗法官被罚20万
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讯(记者裴晓兰)一家国企在与员工打劳动争议官司时,伪造劳动合同骗取仲裁委及一审法院信任。案件上诉到市二中院后,涉案劳动合同被鉴定有假,法院终审改判员工胜诉,并认定该国企伪造案件重要证据,情节非常恶劣,对其罚款20万元。
  记者昨天获悉,20万罚款已被市二中院强制执行到位,这是北京市法院系统作出的最高一起罚单。
  员工告公司未签合同
  2008年1月,李女士入职位于东城区的中国某文化艺术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国企。当时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的末页有李女士签字,落款日期为日。2008年7月,李女士离职。
  2010年11月,李女士又重新到该文化艺术公司工作,担任美术编辑,双方约定月工资为3000元。2012年5月,李女士离职。
  此后,李女士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她说自己正常离职,公司拖欠了2012年两个月的工资。李女士要求文化艺术公司支付拖欠的两个月工资总计6000元,还有经济补偿金、年休假工资等共计4000余元。
  李女士提出,她第二次入职文化艺术公司之后,公司一直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她要求公司再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共计3.3万元。
  国企拼凑劳动合同
  从仲裁开始,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国企称与李女士一直签有劳动合同,并提交了一份期限为日至日的5年期劳动合同。该合同共计7页,最后一页有李女士的签字,落款日期为日。国企据此不同意支付李女士的双倍工资差额。
  李女士则称,公司所提交劳动合同的最后一页,是她2008年第一次入职公司时,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末页。她从来没有和公司签订过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
  仲裁委认定双方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合同,只裁定文化艺术公司支付拖欠李女士的两个月工资。李女士的其他请求没有得到支持。李女士不服,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维持了仲裁委的裁定。李女士上诉至市二中院。
  二审期间,李女士向法院申请对单位提交的劳动合同进行鉴定。经法院委托相关司法鉴定机构鉴定表明:这份劳动合同是拼凑形成,第7页是李女士和公司于日所签劳动合同的最后一页,前6页是文化艺术公司后期自行打印的,将劳动合同期限写成了5年。
  情节太恶劣被罚20万
  对于上述鉴定结果,该公司不承认合同是伪造的。
  市二中院没有采信文化艺术公司的意见,终审改判李女士胜诉,判决该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共计3.3万元,此外还有该公司拖欠李女士的两个月工资及应付的经济补偿金,共约8000元。
  与此同时,市二中院认定文化艺术公司伪造案件重要证据,严重妨碍了法院对案件的正常审理,而且情节非常恶劣,对该公司作出了20万元罚款的决定。
  事后,该公司对判决和罚款都没有主动履行。
  最终,法院通过银行强制划款,依法划走4.1万余元给李女士,并划走罚款20万元。
(责任编辑:UN652)
原标题:国企用假合同骗法官被罚20万
&&&&&&</div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社区热帖推荐
感觉他应该很凉快……[]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男子伪造材料骗贷200万 到期不还被警方抓获 -中新网
男子伪造材料骗贷200万 到期不还被警方抓获
  郓城一男子刘某利用伪造的虚假买卖合同、虚假购原料发票骗取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到期后潜逃。近日,郓城警方将从外地躲藏回来的刘某抓获。目前,刘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今年4月18日,郓城县某银行业务部经理吴某到郓城县经侦大队报案称,2013年3月份,郓城某加工企业经理刘某伪造虚假买卖合同,虚假购原料发票从银行骗取贷款200万,贷款到期后不知去向。
  接案后,郓城警方成立专案组,办案民警经过调查走访,确认刘某骗取银行贷款属实,并且已潜逃外地,随后专案组对其网上追逃。9月21日,专案组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刘某已潜逃回郓城,遂即组织侦查人员在一宾馆将其抓获。经审讯,刘某对伪造虚假买卖合同与虚假购原料发票从银行骗取贷款200万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2013年3月,刘某以购买化工原料为名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了伪造的虚假买卖合同以及虚假购原料发票,由于刘某加工企业与化工企业有正常业务来往,以前也办理过同样贷款业务,银行按规定批准了刘某贷款200万元的申请。
  贷款到期后,银行向其催交贷款时发现刘某手机停机,企业已人去楼空,厂内部分资产已被转移,而据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反映刘某根本就没从其厂购买化工原料。刘某到案后交待,其从银行骗取的贷款下来后,钱款被其全部用于购买楼房及偿还个人债务。 (记者 邢孟 通讯员 宋明磊)
【编辑:叶攀】
>相关新闻:
>法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05版:温都新闻
 本版要闻
<font style="size:12px"; color="#16年1月29日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公司换壳,800万银行贷款就不用还了? 虚假诉讼,100万债务凭空成了200万?
我市公布打击逃废债十大典型案件
温都讯 昨天,我市公布打击逃废债十大典型案件。目前,这10起案件的涉案人员均已进入司法程序,其中5起案件相关人员已被判刑。 我市自2011年发生借贷风波后,一些企业与个人先后因深陷债务危机,出现借钱不还、转移财产等逃废债情况。为此,我市从多层面严厉打击这些逃废债行为,包括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媒体和金融单位宣传专栏、各大广场屏幕公开曝光逃废债失信对象超2000例。 打击逃废债十大典型案例 01 为阻止厂房被拍卖
伪造租赁合同 2015年3月,瑞安法院对瑞安市某针织有限公司的厂房启动司法拍卖程序。两名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称其与被执行人早在2011年、2012年涉案厂房抵押贷款前就已签订租赁合同,且合同期未满,要求停止拍卖厂房。经调查,涉案厂房实际上是2015年3月份法院准备拍卖时故意出租,为达到阻止厂房拍卖、影响拍卖成交的非法目的,双方伪造了合同签订时间。2015年7月,瑞安市人民法院对该针织公司法人陈某予以司法拘留15天,对协助作假、虚构租赁合同的两名案外人分别给予5万元和5000元的罚款。 02 虚假转让股份和房产 以逃避返还集资款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被告人叶某某、陈某某夫妇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先后向郑某等30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059万元,部分投资于某房地产开发项目。 2011年12月份,叶某某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出现资金链断裂,为逃避返还集资款,叶某某策划了股份虚假转让和房产虚假转让案件。2014年,叶某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罚金人民币70万元;陈某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没收两人违法所得100万元,并责令共同退赔涉案赃款,返还各集资参与人。 03 贷款逾期不还 汽摩配公司换壳躲债 浙江某汽摩配件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向某银行瑞安支行贷款800万元,逾期后至今未归还这笔贷款,且贷款资金去向不明,法人赵某某潜逃。据其担保公司反映,该公司将厂房虚假租赁给瑞安市另一家汽摩配件公司,从表面上看这家新的汽摩配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出资人都不是赵某某本人,但实际上仍由赵某某控制。新公司生产正常,经营收入比较可观,此外原公司及赵某某名下资产还比较多,完全具有偿债能力。公安机关对此已立案侦查。 04 拒不偿还欠款 擅自转让公司股权 蔡某是某塑胶集团的股东,明知自己负有支付申请执行人谢某执行款59.52万元的义务,但无视法院判决、裁定,在执行期间拒不申报财产,也未偿还欠款。另外,蔡某将其持有的两家公司股权擅自转让,获款105.8万余元,但转让所得并未用于偿还债务。2015年7月,蔡某因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05 炒期货亏损 办四张信用卡恶意透支 2012年上半年,黄某借高利贷炒期货亏损,想到以办理信用卡透支的方式偿还高利贷。为此,黄某分别向温州四家银行申请信用卡各一张,信用额度分别为5万元、2万元、2万元、7万元,后分别透支8.49万元、1.65万元、1.77万元、7万元,逾期不归还。因犯信用卡诈骗罪,黄某于2015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法院责令其分别退赔四家银行经济损失。 06 虚假诉讼 100万的债务凭空成了200万 陈某某、李某甲与李某乙是温州市某眼镜厂的合伙经营者,日,柯某起诉陈某某、李某甲偿还其借款本金350万元及利息。为了稀释债务,陈某某向李某乙提议,将原先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乙偿还的100万元债务虚构成200万元,并要求李某乙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日李某乙向法院起诉,要求陈某某、李某甲偿还200万元的债务。诉讼过程中,李某乙与陈某某、李某甲达成调解协议。因涉嫌恶意串通制造虚假诉讼,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妨害作证罪,该三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07 擅自处置抵押物 骗取政府转贷资金 2013年上半年,浙江某铝合金有限公司负责人倪某以上海的房产、厂房等作为抵押物,获得1400万元的政府应急转贷资金。可到了还款的日子,倪某却迟迟无法全额归还。经调查,倪某擅自处置银行贷款的部分抵押物,导致公司银行贷款授信额下降,应急转贷资金损失350万元无法收回。2015年6月,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对倪某公司的资金流向和银行贷款情况进行彻查。专案组认为,倪某在使用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签订、履行合同时,具有骗取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的行为,已涉嫌合同诈骗罪。2015年7月倪某被抓捕归案。 08 以非法“经济互助会”会钱 买房产买名表 2013年5月,涉案会主郭某借其子叶某的名义,以218万余元的价格在杭州购买了一套房产,并以非法组织“经济互助会”所得会钱支付首付款66万元。叶某明知该房产系以会钱购买,仍办理了产权登记,并与郭某共同偿还房贷。2014年7月,郭某以“经济互助会”所得的9万余元会钱从台湾购买了劳力士手表1只。叶某明知该手表系郭某以会钱购买,仍将其藏匿于家中。案发后,叶某退出款项68万元,涉案的劳力士手表已被公安机关追回。 2015年8月,叶某因犯洗钱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09 伪造购销合同和报表 骗取贷款300万元 夏某与蔡某夫妇分别为温州某控股有限公司和温州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盲目扩张经营不善于2014年倒闭,拖欠本市银行贷款余额1.5亿余元和大量社会债款无法偿还,严重资不抵债。随后,夏某携其妻儿外逃。夏某妻子蔡某迫于压力回国后,公安机关对其采取了限制出入境的临控措施。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日,夏某、蔡某伪造购销合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骗取某银行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贷款300万元,至今逾期未还,其行为涉嫌骗取贷款罪。日,蔡某被抓获,现已刑拘在押。 10 恶意透支信用卡 8万余元逾期不还 2012年3月,周某向某银行申办了一张信用卡。此后两年里,周某及其妻潘某持该信用卡,以取现、刷卡消费等形式共透支本金18.9817万元,尚欠8.499万元未归还。法院认为,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最终,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温都记者 郑俊杰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浙ICP备B2-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提供技术支持郓城一男子刘某利用伪造的虚假买卖合同、虚假购原料发票骗取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到期后潜逃。近日,郓城警方将从外地躲藏回来的刘某抓获。目前,刘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今年4月18日,郓城县某银行业务部经理吴某到郓城县经侦大队报案称,2013年3月份,郓城某加工企业经理刘某伪造虚假买卖合同,虚假购原料发票从银行骗取贷款200万,贷款到期后不知去向。
接案后,郓城警方成立专案组,办案民警经过调查走访,确认刘某骗取银行贷款属实,并且已潜逃外地,随后专案组对其网上追逃。9月21日,专案组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刘某已潜逃回郓城,遂即组织侦查人员在一宾馆将其抓获。经审讯,刘某对伪造虚假买卖合同与虚假购原料发票从银行骗取贷款200万事实供认不讳。
经查,2013年3月,刘某以购买化工原料为名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了伪造的虚假买卖合同以及虚假购原料发票,由于刘某加工企业与化工企业有正常业务来往,以前也办理过同样贷款业务,银行按规定批准了刘某贷款200万元的申请。
贷款到期后,银行向其催交贷款时发现刘某手机停机,企业已人去楼空,厂内部分资产已被转移,而据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反映刘某根本就没从其厂购买化工原料。刘某到案后交待,其从银行骗取的贷款下来后,钱款被其全部用于购买楼房及偿还个人债务。 (记者邢孟 通讯员宋明磊)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要下决心、出重拳,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我们的城市需要外在的美丽,更需要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家有捣蛋淘气包?还是可爱机灵鬼?家有萌宝,赶紧来秀秀吧!
关于《河北省出台建筑造价管理办法》发布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伪造矿难骗取赔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