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学会换屏幕型号 不知进哪些型号的屏幕型号

靠谱儿!现代大屏幕智能手机如iPhone屏幕保护的终极解决方案!已通过经济学+材料学论证!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靠谱儿!现代大屏幕智能手机如iPhone屏幕保护的终极解决方案!已通过经济学+材料学论证!
现如今,几乎人手一部,贴膜这个话题虽小,涵盖的用户群却非常大,引发了大量关注与争论,从用户体验、到消费观念、最后都讨论到了材料学的层面……这次,本人尝试用经济学+材料学双管齐下终结此问题。楼主本人是「钢化玻璃膜」的支持者,但分析问题时力求中立,并没有一味地局限于个人的角度,甚至很多地方还刻意弱化了贴膜的价值。写这么多东西的本意只是提供思考方法,不灌输普适结论,鼓励大家自己思考、把自己的具体情况代入公式中计算,这样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也鼓励大家货比三家、比较多个品牌自己做决定。但架不住很多人懒,只想直接要「上结论」,可我又不够了解你,那么只能按我自己的消费观与使用习惯给你推荐了(见第一部分结尾),如果与诸位实际需求产生偏差,恕难负责。——————————————引言————————————————贴膜党说需要保护屏幕。裸奔党说我屏幕用一年完好如新。贴膜党说我屏幕一个月摔了三次。裸奔党说大猩猩屏幕很结实。贴膜党说大猩猩照样扛不过砂石。裸奔党说影响「用户体验」,用着不爽。贴膜党说我用「优质贴膜」,照样顺滑。裸奔党说我手机只想用一两年,我不想在手机淘汰的时候还全新。贴膜党说我手机起码用一两年,我不想在手机还没淘汰就先坏掉。…………——于是俺有话说。先把「结论」写在前面吧。1.手机贴不贴膜、贴哪种膜,取决于每个人的偏好与消费取向,它的成本收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2.贴不贴:计算公式及推理在文中第一部分,楼主本人的计算结果是收益大于付出,果断贴。但你如果是Note4、S6 Edge、小米Note、LG GFlex之类的特殊机型,还是不贴的好。3.贴哪种:玻璃的材质区别请看文中第二部分,注意事项及品牌推荐请看&后半部分写的过度宣传手段以及推荐的七个品牌,如果你是iPhone6/6Plus,那么强烈推荐你试一下这个0.14mm的龙迹X。&———————————————————正文———————————————————第一部分、用经济学算法计算贴膜的作用与价值请原谅我使用「经济学」三个字以追求高bigger,要不然你们怎么会点进来看?其实这只是一套比较简单的算术模型而已,但也确实是经济学里很基础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有些同学非常坚决地不贴膜,并且力劝其他人也不要贴,但他们的主要理由并不是贴膜影响手感或不在乎屏幕划痕,而是「长期裸奔啥事都没有」,宣扬不贴膜,另一些同学照做了,结果没过多少天杯具了,或花或碎,大呼上当……借着话头提醒大家,我们要摆脱这样一种心理误区:试图拿个例来说明整体。这就好比,我说吸烟有害健康,你说你爷爷一天三包烟活到90岁能唱能跳,这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个例永远是举不完的,你可以举出你身体倍棒的爷爷,我也可以举出因为吸烟连当爷爷的机会都没有的人。手机也是一样,永远存在运气超好或使用环境极佳的人,也永远存在倒霉催的买新机当天就给摔了,但这都不代表大众情况,从整体来看,吸烟毫无疑问会增加致病几率,贴膜也毫无疑问会降低损坏机率,想通就好。另外,还有一种心理误区是比较常见的:没出事故,保险就白买了;没中奖,彩票就白买了;没考好,考试费就白交了;没摔机,膜就白贴了……这种想法是符合直觉却并非理性的。比如保险,并不是出了事故、拿到赔偿金了,才叫没白买,买的是一个获得赔偿金的资格,同理,买彩票买的不是奖金,而是获得奖金的机会,考试费买的不是证书,而是获得证书的机会。重复:你买的是资格、是机会、是可能性,而不是直接购买了赔偿金、奖金、证书本身。买保险的价值,从获取资格的那一刻就产生了,而不是发生事故拿到赔偿之后才算没白费,贴膜就像买保险,在你贴上膜获得「拯救屏幕的可能性」或者说「降低了损坏机率」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发挥价值了,不要奢求百分百能拯救屏幕。在这里引用一下&&同学的心态:「对手机的态度放轻松了许多,再也没有裸奔时的“千万别伤着”的紧张感了」——这种踏实安全的感觉,就是贴膜的价值体现了。如何量化这个价值,就是接下来要说的。贴膜最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防撞/防磕,其二是防划/防刮。(有同学问为什么不提防摔?因为摔=撞+划)贴膜的副作用也有两个,其一是影响部分使用体验,其二是要花钱。那么贴膜到底值不值呢?很简单,贴膜创造的正价值大于副作用,那么就是值,反之则不值。说白了就是:[防撞价值&防划价值] vs [影响体验&花费价格][A&B] vs [C&D]如果前者&后者:买买买!反之前者&后者:裸奔!(一)贴膜对于防撞击的价值:[A]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贴膜对于防撞击确实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这个作用未必发挥得出来。前答主小城已经分析过了,膜是比屏幕易碎的,我再补充一下:——膜比屏幕薄,其实是次要因素,而主要的因素是屏幕边缘可以受到手机边框的保护,但膜的边缘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薄片状的东西,边缘一定是弱点,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的破损多半都是因为磕碎了边缘,或者边缘磕破了小缺口但裂纹扩展到了里面。再插一句:大家可能存在又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厚的玻璃膜一定比薄的结实,其实并不绝对,固然厚膜对绝对力量的承受能力要更强,但另一方面,膜越厚,边缘就突起越明显,遭到「砍边」的机率也相应增加,所以厚膜和薄膜哪个更易碎,真的不好说。(边缘突起示意)所以,膜比屏幕更易碎,基于此前提,在手机受到撞击时,我们可能得到以下四种结果:1.撞击程度轻微,无论是否贴膜,都不会有损坏。2.撞击恰到好处,膜碎了,屏幕没碎,但即使不贴膜,屏幕也不会碎(这种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恰好剁在了膜的边缘,我前一张膜就是这样坏掉的)。3.撞击比较严重,膜碎了,屏幕没碎,但如果不贴膜的话,屏幕会碎(或者严重刮损)(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摔在了地上或者被硬物砸到)。4.撞击非常严重,膜碎了,但屏幕也碎了。(摔到这个份上……就别指望一张膜能救你了)情况1一直坚持到手机淘汰,相当于白贴了一张膜,2和4也是白搭进一张,木有创造收益,只有情况3是拯救了昂贵的屏幕,所创造的收益等同于换一块屏幕的钱。再次提醒大家要摆正心态,遇到白搭贴膜的情况,就当成是买了保险但在生效期内没有发生事故,不要因为「保费白交了」而懊恼。忽略掉无损碰撞,大致是这样的:上图蓝色区域所占的比例,可以称作贴膜对于撞击保护的「生效率」:[a1],它是决定价值A大小的重要因素。a1=0.35是个稍微保守的估计,也就是1/3左右,这意味着你手机摔3次,可能有2次都是白白浪费一张膜,真正为你拯救了屏幕的,只有1次。(财务管理教育我们「谨慎原则、预估收益要保守」,所以我估计的比例比@小城更低,保守估计了贴膜的作用,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把这个比例适当调整一点。)第二个重要因素,每个人平均有多少几率遇到这种「有损碰撞」:[a2]。很多运气好的用户,直到手机淘汰也没遇到过一次,而有些倒霉蛋摔却要摔一次、两次,一台手机换屏2次以上的用户也不少见。无责任假设一下:总共100人,有50人一直没有摔坏,有35人摔坏一次,10人摔坏两次,剩下5个超级倒霉蛋每人摔坏3次,总计摔坏35+10*2+5*3=70次。那么,就定为a2=0.7,各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这个数值。当然,收益的根源是屏幕本身的价值,也就是保护了一块屏幕究竟会帮你省下多少钱,标记为[P]。现在市场上的手机多为OGS全贴合屏幕,官方售后换屏在600-1200元左右,取平均数900元,考虑到送修花费的时间精力,算作1000元吧。第三方换屏虽然更便宜,但却没有保障,不是大多数用户能接受的,而且把原装屏换成非原装屏本身也是一种损失,这个损失是要加上屏幕成本上的。(比如淘宝价格400元,但潜在的风险估值100元,这样等于P=500)。综合考虑,就定平均900元吧。(不要忽视去售后送修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普通人半天工资还得100块钱呢)当然,一个用红米1代,还能淘宝自己动手换屏,并且坚信靠谱的,可能只需要200多元,而一个水货iPhone6的话……A=a1*a2*P,如果全部按我的数值,结果就是0.35*0.7*900=220.5元。这就是贴膜防撞击的价值。各位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以上三个因数。(二)贴膜对于防刮划的价值:[B]我们还是沿用对防撞价值[A]的分析方法,不过会有一些区别。首先,与撞击损伤不同的是,贴膜对于划伤保护的「生效率」:[b1],几乎是100%。优质玻璃膜所采用的材料,和手机屏幕是相同的,这也就意味着,划不伤屏幕的,同样也划不伤贴膜,而能划伤贴膜的,如果没膜则一定会划伤屏幕,不存在上述的情况2,另外,刮划是不可能划穿贴膜、伤及屏幕的,所以也不存在情况4——妥妥的全是情况3。当然,如果玻璃膜的材质比较低档,这个100%是要打折扣的,你不能指望9.9包邮的东西会给你用旭硝子大猩猩(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老旧型号清仓或者捆绑销售)。所以,如果你用的是优质玻璃膜,也就是AGC、康宁、肖特这三大厂商的原材料,可以不考虑生效率这个因素,直接认为b1=1(暂时不考虑三大材质之间差距,对此感兴趣的同学请看本文的第二大部分);如果是较低档的材质,请考虑情况2的占比,也就是不贴膜本来没事,贴了膜却把膜划坏了,所以要调减b1的值;如果是塑料膜,那么情况2几乎占了100%,也就是说b1接近0(包括前答主小城在内,很多人极力排斥塑料膜,主要就是因为防划性能太差,一个因子是0,那么整个结果也就是0了)。(乃们点开大图自己看……放心,本图只有100多K)第二个因素,与撞击也是有区别的,你可能未必会把屏幕摔裂,但正常使用过程中几乎必然会留下划痕的(当然划痕也有程度的区别),裸奔至手机淘汰都未留下划痕的人极少,那些声称「裸奔没啥事」的用户,多数不是真没划痕,而是他们并没把那种程度的划痕当回事。所以,应该考虑的不是划伤几率(因为几乎是100%),而是用户对划痕的「痛苦度」:[b2]。如何量化用户对划痕的痛苦度呢?我这里提出一个算法。随机找来100台划痕程度不一的手机,按程度从重到轻排序: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划损,你会彻底不能忍,而过于轻微的划损,你会彻底无视掉。用红、蓝两条线分别标记你对划损的忍耐上限和下限。那么,划痕最为严重的那些机器(红线以上),是你完全无法接受的,你会有非常强烈的更换屏幕的冲动,如果商家卖给你这样的手机,你绝对不干;划痕最为轻微的那些(蓝线以下),是你完全不当回事的,在你眼里这和新机没有区别;而居于二者之间的划痕程度(蓝、红两条线之间),你的感受是「虽然勉强能忍,但看着就是不爽」。所以,对于你的心理痛苦度来说,就是下图这样的:绿色曲线即为你的「痛苦度曲线」。处于蓝线下方的机器,对你来说都是完全可以接受,没有区别,而红线上方的机器对你来说都是完全不能接受,也没有区别,所以两端是水平的。那么,你对划痕的痛苦程度,就可以用一种类似积分的方式计算出来——就是绿线对下方围出来的「痛苦面积」,1/2橙色区域+整个红色区域。对于楼主来说,100台划痕机中,有30台是我根本不能接受的,有60台是勉强能用但心里不爽的,只有10台是能当成新机的,那么结果就是:b2=1/2*0.6+0.3=0.6各位仍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B=b1*b2*P,如果全部按我的数值,结果就是1*0.6*900=540元。这就是贴膜防刮花的价值,同样的,三个因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张贴膜有这么大价值?你逗我???——当然没那么大,请继续往下看,看到后面就清楚了(三)贴膜对使用体验的影响[C]都说贴膜影响使用体验,到底有什么影响?塑料膜经前答主小城一通批,已经是「根本没法用」了,顺带而过,咱主要聊玻璃膜吧,总结一下无非是这几个方面:1.透光度,玻璃膜是不会影响清晰度的,只会影响一点亮度,个人认为这方面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只要亮度稍微调高一丁点,就能得到裸屏习惯的视觉效果了,如果是在强烈的阳光下,贴着膜看不清往往你揭了膜照样看不清。至少楼主本人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当然了,如果你用的是劣质玻璃甚至是奇葩玻璃(如防窥膜)请自行扣分……2.按键,对电容按键、虚拟按键的机型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仅对正面使用物理按键的机型(苹果三星)有影响,会感觉按键下陷,具体程度因人、因机、因膜而异,越薄的影响越小。3.边缘,对于普通手机没有影响,弧边膜应该还是加分项,而对于iPhone6、三星S3、S6、Lumia这类水滴屏的机型,前答主小城已经分析过了,不仅会影响手感,还影响视觉效果,这是个扣分项,但也是越薄影响越小,所以我们看到市面上做到超薄的膜基本都是苹果三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机型的边框比屏幕还高,比如三星S4、Note3、A7、酷派大观什么的,这类机型贴上厚度合适的钢化膜,边缘手感是好于裸屏的,这点反而是加分项。(补充一下,iPhone6的2.5D屏幕,尚在贴膜的可接受范围,绝大多数手机是能被盖住显示区域的,但如果遇到更奇葩的三星Note4、小米Note,那就无论如何都贴不踏实了,这两款反正我是不贴膜的)4.表面手感,也就是沾指纹程度和顺滑程度,依然是因人、因机、因膜而异,我只能说,好的钢化膜(主要是好的镀层)确实能提供好的手感,不要局限于塑料膜涩涩的手感就是了。但也不要对钢化膜的「防指纹」过分奢求,如果你经常挠头抓脸,手上经常油油的,那指纹仍然是难免的,膜再好也无法完全防到。说了这么多,只是在提醒大家考虑哪些方面,都知道贴膜影响体验,但这份影响必须要换算成价值(负价值),才能去和上面的正价值比较。这说不清道不明不知几斤几两的所谓「体验」,如何用价格去衡量呢?好在兄弟我念过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楼主学到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思维方法——等量代换,说白了就是:如果x=y,且x=z,那么y=z。忒好了,「用户体验」多少钱一斤,迎刃而解。具体是这样解的,请跟着楼主的描述想象以下内容:1.你现在木有手机用了,摆在你面前的是两台同样型号的手机(请想象成你正在用的型号)。一台裸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永远不会再扩大。另一台贴着膜,完美无瑕疵,膜和屏幕永远都不会损伤,但要求必须一直带着膜使用。那么问题来了,你会选择有损伤、无贴膜的,还是选择有贴膜、无损伤的?当然了,如果损伤很微小,你会选择瑕疵的,如果损伤很严重,你会选择贴膜的。那么什么样的损伤瑕疵会让你陷入两难决定的境地呢?请仔细想象出这样的损伤。(楼主本人想象的是这样的划痕,平时不明显,反光比较明显的这种)——这种程度的瑕疵影响(x),就等同于贴膜带来的影响(y),即第一步x=y。2.你拿着刚才的瑕疵品(x),得到了一个完美修复的机会,但是要交一定的费用,你要不要花钱把瑕疵修复成完美状态呢?当然了,如果要价10元,你会毫不犹豫地掏钱,如果要价1000元,你肯定觉得没必要修。那么什么样的价格会让你陷入两难决定的境地呢?请仔细想象出这个价格。(楼主的心理价位是80元左右,我最多会花80元来修复它)——这种程度的瑕疵影响(x),就值这么多钱(z),即第二步x=z。很显然,用了某种程度的瑕疵品(x)来作为中间量,双向比较出了贴膜对使用体验的影响(y)和价格(z),贴膜对使用体验造成的影响(y)就可以量化了,对于你来说,就是你刚刚想象出来的那个价格(z),对于楼主来说,就值80元,也就是C=80。注:楼主的两款手机都无需考虑边缘和按键的影响,所以影响很小,对我来说只值80元,如果换成水滴屏+物理键的iPhone6,买个4.9包邮的垃圾膜,可能带来的影响C值高达几百元,大大牺牲体验反而不划算了。所以推荐尽量买好一点的,哪怕多花点钱,也要减少对使用体验的影响,身边有位买了0.14mm的朋友,他那张玻璃膜非常薄,比塑料膜厚不了多少,手感也很棒(材质的话题放到后面),这样的话对使用体验的影响就比较小了,朋友按我的方法想象了一下,报出的C值是150元。(他想象的大概是这样的划痕,肯花150块钱去修复)(四)贴膜的价格[D]这个就没有解释的必要了……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买的贴膜是0.3mm的,只卖40元,而基友的是0.14mm的,108元(更正,好像打了折是88元,具体我记不清了,为了方便就按100元算吧)。材质方面我的是AGC龙迹,他的是AGC龙迹X,也是他的要高级,龙迹一般是做不到0.14这么薄的,这个会在第二大部分详细解释。为什么基友肯比我多花一倍以上的价钱?主要是因为手机不一样,楼主主机LGG3、备机小米2S,手机边缘都是平面的,按键是虚拟键和电容键,而基友的是iPhone6,屏幕2.5D边缘,实体物理按键,贴膜对我没什么影响,但对他的影响就非常明显。我们追求的既不是使用影响[C]最小,也不是价格[D]最小,而是[C+D]最小。对他来说,40元的贴膜对手感影响太大,C值有400,C+D=440,而100元的贴膜C值只有150,C+D=250,但如果换更贵的呢?如果买200元的,C值也有130,C+D=330,可以看出,买太便宜的和太贵的,都不够划算,基友做出的就是最适合他的选择。而对我来说,由于机型差异,膜对体验的影响[C]本来就很小,我的现状是C80+D40=120,就算花大价钱买高档膜,C值也不会降低多少,可能是C50+D100=150,但如果再压低价格D,那么影响C就会上涨的厉害,可能是C200+D20=220,所以,我作出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A]、[B]、[C]、[D]都分析完了,[A+B]=760.5元,而[C+D]显然到不了这个数,难道结论毫无疑问是买买买?——不可能吧!先讲个老段子吧:甲:大葱5块钱一斤咧!乙:来20斤。甲:好咧,一斤5块,20斤100块钱……乙:等等,我葱绿和葱白分开买,帮我切开~甲:额,客官请稍等,DuangDuangDuang……乙:5块钱的葱,切出多少钱葱白?多少钱葱绿?甲:葱白3块、葱绿2块。乙:20斤葱切完了多少葱白、多少葱绿?甲:额,10斤葱白、10斤葱绿,正好各一半。乙:葱白3块,10斤葱白多少钱?甲:哈哈这还用算么,30块钱。乙:葱绿2块,10斤葱绿多少钱?甲:20块钱。乙:葱白30、葱绿20,给你50块钱正好,拜拜~甲:…………………………20斤葱本来是100块钱,怎么最后变成50了?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不对劲了,葱5块钱指的是一斤葱的价格,而葱白3块钱、葱绿2块钱分别指的是半斤的价格,前后口径并非一样的。同样的道理,[C+D]指的是一张贴膜,而[A+B]其实是两张膜——贴膜要么因为磕碎而报废,要么因为划花而报废,不可能一张贴膜把两种情况全占了。即使是摔在水泥地上滑行,既摔碎又划花,那也是只起了一次作用,不能拯救两次屏幕。所以,A、B不能是求和,而应该是平均。A和B权重的分配,楼主表示无能为力,我使用玻璃膜的历史将近一年,总共才报废了两张膜,恰好是一张划坏了,一张磕坏了,只能拍脑门各占50%了。另外,聪明的你一定还会指出,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是会贬值的,用户的心态也是会变化的,新机没用多久屏幕就坏掉,肯定很心疼,但如果已经用一两年了,这个时候屏幕坏了,就正好淘汰换新机,代价就相对低。当然,旧机器也是有价值的,送人、卖二手、当备机、再不济给备机升个级,不可能一点价值都没有,比如你把人家用一年的手机给砸碎了,总不能说「反正你也该换了,我就不赔了」。(卒)所以我们仍然要评估一下旧机的价值。旧机的贬值,主要可以参考的「摩尔定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8个月贬值一半,&假设手机在2年之后淘汰,那么此时使用价值只有新机的0.5^(4/3)=39.7%,顶多再扣掉三成心理影响,只剩28%了。使用手机的整个过程,就是把手机的价值从新机的100%消耗至28%的过程,在这段过程中,出现破损意外的概率,理论上是平均分布的,那么就取一个平均值:64%,也就是说,贴膜挽救手机的价值,不能一直按新机算,而是随着手机的折旧,贴膜的价值也在慢慢降低的,平均下来只有初始的64%。(更新:应该是过于低估了,因为屏幕维修费并不会下降,我后来想了想,修正成75%可能更恰当些,当然各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认识调整这个「残值率」)所以应该是:[(A+B)*0.5*0.75] vs [C+D]扩展整理后:[(a1*a2+b1*b2)*0.5*0.75*P] vs [C+D]对于楼主个人而言,a1=0.35,a2=0.7,b1=1,b2=0.6,P=900,C=80,D=40。285.19&120,所以我是买买买。当然了,楼主的手机是几乎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小米2S和LGG3,买的膜质量也不错,所以C值相对较低,如果换成贴膜恶梦iPhone6,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Phone6的屏幕由于是2.5D的水滴屏,比普通屏幕更容易损伤,但同样的原因,iPhone6的贴膜也变得更容易损伤,这两项因素可以互相抵消。另外iPhone6贴膜对使用体验的影响大于一般手机,如果买很低档的膜,由于大大降低使用体验,即C值过大,算到最后得到的结论恐怕是个杯具。比如C=500,而式子左边计算结果只有300多,那D就甭算了,白送也不要的节奏。所以不论是我,还是前答主小城,都是建议贴优质钢化膜,这样虽然花的钱贵一些,但对使用感受的影响较小,C值可控制在较低程度,那么只要价格D不是太过分,还是值得买的。基友用的是iPhone 6 Plus,就用他举例子吧:他的P=1050(换屏948加上所耗时间精力),C=150,D=100。332.72&250,所以他也买了。顺便解释一下他为什么没买小城提到过的那个188元的Benks独家3D全覆盖钢化膜:直观上当然是因为膜太贵咯,贴了那么贵的膜,谁来保护这个膜呢?当然也可以用算式解释:如果是这张膜,C=180(他认为手感并未优于那款超薄的内缩版,何况还有可能遇到公差问题),D=188。332.72&368,所以他没有买那个3d全覆盖。那么换成78元的micimi的EVA全覆盖呢?膜倒是便宜了,但由于基友是不喜欢用手机套的,这种全覆盖的膜对边缘影响比较大,C=300,D=78。332.72&378,所以他也没买那个eva全覆盖。(但如果有套的话C=150,还是可以考虑的)。(注:上述两个,是指另一位答主小城推荐过的两款全覆盖贴膜)就是这么回事,果然世间万物都能归于数学……为什么有这么多参数,因为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偏好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对瑕疵的承受能力不同,各种各种都不同,你说你不贴,我说我贴,他说他不贴,她说她贴,这样没有参考意义,而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才是科学的结论。但是楼主知道你们懒!温馨地帮你们搞定了大部分参数!乃们的a1 a2 b1 b2可以默认跟我一样,那么上述式子就可以化简为:[0.32*P] vs [C+D]也就是说,等式左边是屏幕价格乘以0.32,你的手机找售后换屏幕需要多少钱和时间精力,你总该比我清楚吧!对使用体验的影响C和贴膜的价格D也请自己写,这个实在是因人而异,楼主没办法代替各位。如果换成塑料膜,由于塑料膜是不防划的,对屏幕的撞击保护虽然不如钢化膜,但自身也不会被撞碎,所以上述式子的改成:[0.092*P] vs [C+D]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我的备机小米2S,它已经是买了两年、准备随时淘汰的旧机器了,它已经是备胎了,那么上述公式的0.75就得直接改成0.28,公式左边的结果变成了106.45,右边C=80、D=29(同规格的旧型号,要便宜一些)。106.45&109,这就意味着,贴膜没什么意义了,不买了!& strong=&&&当然同样的膜白送我一个(D=0),我还是会贴的哈哈。上述计算例子举的是和楼主差不多使用习惯的用户,结论是买买买,如果差异很大呢?比如某人就偏偏对划痕不在意,划就划呗!就如@ 火箭 所说「你不觉得让手机的屏幕随着手机一起慢慢变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吗?」……我佩服他对划痕的忍受能力,那么就令b2=0.3,而且这个人动手能力强,可以自己换屏,淘宝屏幕+工具450块钱(按Jimmy Zhang的标准),而且他认为非原装屏的风险没那么高,风险估值100元,自愿承担。(P=450+100=550,换屏成本视为550)计算结果就是:式子左侧=112.41,而[C+D]想要小于这个数,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那我坚决支持他裸奔!第一部分的结论:1.手机贴不贴膜、贴哪种膜,取决于每个人的偏好与消费取向,它的成本收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2.贴不贴:计算公式及推理在文中第一部分,楼主本人的计算结果是收益大于付出,果断贴。但你如果是Note4、S6 Edge、小米Note、LG GFlex之类的特殊机型,还是不贴的好。3.贴哪种:玻璃的材质区别请看文中第二部分,注意事项及品牌推荐请看&后半部分写的过度宣传手段以及推荐的七个品牌,如果你是iPhone6/6Plus,那么强烈推荐你试一下这个0.14mm的龙迹X。———————————————前方高能·玻璃大战———————————————第二部分、用物理指标对比三大玻璃的性能与特色我本来是想要列出大量数据的,在码字、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偶然在某个商品页面里发现了我想要的数据,并且还是详细表格,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在看到这张表之前,已经竭尽全力在各种官网、各种论文中查到了一大半的数据,与这张表是相当吻合的,就算有差异也相当微小,感觉这确实是人家工厂实测的数据。另外,这家店铺三种材质的产品都有卖,应该也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贬低谁,甚至貌似连普通玻璃都没有刻意贬低,因为有一项指标(断裂韧度),普通玻璃居然吊打了所有强化玻璃……OK,这张表格的数据,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就它了。声明: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注明出处,因为一定会有脑回路异于常人的同学说成是广告,略烦这种人,但我毕竟是引用了人家的数据成果,所以得履行基本道德,觉得是广告的您大可不必点进去。数据表格来源于天猫商城(经值友激情验证:“0.14龙迹X”确实值得买!个人感觉手感完全不输最贵的那款!)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张表格都蒙了,说好的9H呢?说好的莫氏硬度呢?这一堆名词都是些——不做过多标准的、科学的、但是晦涩的解释了,我力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指标有哪些意义,未必十分严谨,但追求能让所有人看懂。密度:概念不解释,同尺寸下密度越小,材质越轻,理论上是轻的好,但实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一张贴膜相对整机而言重量占比就很小,几种材质中最轻的与最重的,贴上之后也是根本分辨不出来的,贴膜的厚度才是主要因素。此项可以完全无视。杨氏模量:通俗地说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指标代表受到形变时,会产生多大的反抗能力,再通俗就是越大越难掰弯(别想歪),这个数值是越大越好。泊松比:通俗说就是,材料有多Q(我实在不知道怎么通俗地形容这个指标,请自行百科吧……)具体到玻璃膜而言,我暂时无法判断这个指标的高低优劣。应力层深度:也就是离子交换层的深度,说白了就是强化玻璃到底强化了多深,这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虽然没有直接好处,但会影响到很多其他性能,数值越大越好。有童鞋会说厂商闭着眼睛提升应力层不就得了?——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应力层加深,所需时间呈几何倍数增加)表面压应力:通俗地说,外部压力要先抵消掉玻璃的这个表面压应力,才能进一步侵犯玻璃本身的耐受力,可以理解为玻璃的「额外魔法护甲」,主要表现为抗撞击的能力,当然是数值越大越好。如果过大(其他指标不变)容易造成玻璃自爆,不过,自爆几率随时间是呈指数下降的,它们绝大多数在切割加工的过程中早就爆了,剩下的会在成品仓储时爆掉,你会打开快递盒子就发现是坏的,直接找商家补新的就是,不可能等到你手里之后再爆的,所以完全无须担心。(比如某种次品的自爆率为每小时5%,那么它在前3天就爆掉的几率=1-0.95^72=97.5%,在前7天爆掉的几率是99.98%,而玻璃板从生产到你手里起码要30天,99.%,比24K金都纯多了,该爆的早就爆干净了)需要提醒的是,表面压应力是一个「护甲」型的东东,所以并不意味着1000MPa就比500MPa强一倍,二者之间并没有一倍的差距。就像《星际争霸》中的神族一样,强一倍的只是「护甲」的部分,护甲之下还有「血槽」的部分,血槽不仅取决于杨氏模量,更主要是由厚度决定的,很容易理解的是,血越少,护甲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所以越是薄款的钢化膜,表面压应力也就越重要。努氏硬度&维氏硬度:主要表现为抗划伤的能力,两者其实是同类指标,存在转换公式,有童鞋可能要问为什么不干脆只选一个指标呢?因为对于钢化玻璃膜而言,二者是有区别的。由于表面强化层的存在,玻璃膜的表层和基层的硬度是不同的,努氏硬度的测试结果更偏向于浅层硬度,维氏更偏向于深层硬度。数值嘛,当然还是越大越好。剪切模量:通俗地说,是否容易被磕出裂痕,本数值代表对裂痕的抗性,越大越好。插一段说明,很多厂商往往会演示把钢化膜头尾对折,以表达自己的产品有多「柔韧」,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很简单,如果按这样的标准,塑料膜完爆玻璃膜全家)首先膜越薄、越长,越容易做到对折,而在同样规格尺寸的情况下,能对折未必意味着剪切模量高,也可能是因为杨氏模量低,通俗地说就是:能对折,未必表示它坚韧不易断,也可能是压根没什么反抗就被折弯了,塑料膜就是这样。是前者还是后者,具体要看折的时候它给了你多大的抵抗力,而这在商家演示中是看不出来的,只能自己上手感觉。断裂韧度:通俗地说,裂纹是否容易继续扩展,本数值代表对裂纹扩展的抗性,越大越好,可以尽量避免「边缘磕破了小缺口但裂纹扩展到了里面」这种悲剧。令人大跌的是,六款特种玻璃全军覆没,普通的钠钙玻璃以0.76的最高成绩默秒全,看来在强化其他指标时,难免会有易裂的副作用,这也应了Takuma所说「玻璃硬的背后是脆」的观点。应用时间:查了一下,并不是产品的发布时间,事实上发布的时间要早的多,我猜测可能是该款玻璃结束某些「专供」,转而被批量供应的时间?或者是被正式应用于贴膜界的时间?这个仅当参考吧,至少能说明产品的新旧程度。理论上是越新越好。总结:除了可有可无的密度、以及不知好歹的泊松比之外,其他指标全是bigger than bigger。然后我们仔细对比一下两位高票答案争了半天的各种玻璃材质(按时间顺序排列)楼主知道你们懒!帮你们整理了!实心箭头代表该项数据的第一名,空心箭头代表第二名,很明显可看出,AGC两代龙迹的优点都是韧,猩二的特点是轻,猩三和肖特主要是硬。(顺便将图片放大了50%,前面图没看清的乃们可以点开看)康宁大猩猩一代:各项数据平平,与AGC龙迹相比,除了维氏硬度微微大了1个点,其他指标全被龙迹超过,和肖特Xensation相比更是被全面吊打,原答主&&的初版排名(肖特&AGC&康宁),如果康宁指的是第一代大猩猩,那么结论确实没错。康宁大猩猩二代:单就硬度而言不忍直视,比一代还弱,整张表最弱,导致@NoMercyTakuma在引用的时候一度以为是数据错误……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猩二发布时,主要强调的是轻、薄、透等特性,并不是主打硬度的(官方说硬度并不亚于第一代,事实上还是有些水分的),我们可以看到,猩二的密度是最低的(最轻),杨氏模量最低(最软),但表面压应力比一代有明显提升了(怕磕坏),种种迹象表明,康宁这代产品是为了让它可以变得更薄(),这是略奇葩的一代产品,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抗划能力是全班最差的。AGC龙迹:几乎是瞄着大猩猩打造的产品,连宣传都不放过,连第三方转载都要带上大猩猩……,大概是由于应力层深一些的原因,各项指标都比猩一高些,但比起肖特Xensation又都低一些。考虑到价格因素,AGC性价比确实高。肖特Xensation&康宁大猩猩三代:几乎是同时代的产品,前答主小城给了二者很高的评价,各项指标也确实不错,相比之下,猩三的维氏硬度表现相当突出(G3:701,Xen:680),前答主Takuma也因此不惜大费笔墨力援猩三,然而在努氏硬度的测试下,反而肖特要高出一筹(G3:685,Xen:697)。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应该是猩三的玻璃基材较硬,而肖特的强化层较深,所以肖特的浅层表现更优,而猩三的深层表现更优。通俗地形容就是:如果是小粒砂石,在肖特上可能根本划不出道子,在猩三上却可能划出浅痕;如果是大粒沙石,都得挂,但猩三的划痕要比肖特更浅。日常生活中总体是碰到小沙石的概率比较大,你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程度的折磨之后,猩三上是若干浅痕加一个深痕,而肖特上木有浅痕,但有一个深痕,比猩三上最深的还深。孰优孰劣,具体取决于个人对划痕的接受能力了,如果浅痕会影响你的心情,就选肖特,如果不在乎浅痕,选猩三好一些。另外,猩三的断裂韧度仅有0.67,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了破损,它会比其他玻璃更容易彻底断裂,它是整张表中最脆的玻璃。AGC 龙迹X:这个算是新时代的产物了,时间上比猩三&肖特晚了两年左右,再不搞出点新科技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们来看看……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离子交换层深达80μm,这样的深度究竟带来了什么呢……比起第一代龙迹来,维氏硬度没有太大变化,不如猩三和肖特,努氏硬度由于交换层缘故提升较为明显,但仍然输给肖特……表面压应力1000MPa暴打全班,剪切模量、断裂韧度也是明显领先,这意味着,龙迹X是同类中“最不脆”的,啊不,是最坚韧的玻璃,查了各种报道,包括AGC官方自己的宣传,都没有强调玻璃的硬度以及抗划性,而主要强调的是韧性,所以龙迹X的首次应用竟然不是平板玻璃,而是……巴西世界杯的玻璃座椅(不务正业?),拽着顶棚做引体向上什么的也是醉了……言归正传,龙迹X加强韧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做的更薄一些了,薄,尤其对于苹果三星的机型而言,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幅降低前面说的[C]值。关于数据中没出现的大猩猩四代,这代产品似乎还没正式流通起来,用前面的表达方式就是:仍未到“应用时间”,我也没拿到具体的数据指标,目前得到了以下两个消息:1.猩四的应力层深度达90μm,2.硬度并不如猩三,所以我估计猩四可能和龙迹X是同一类型,可能是龙迹X的小幅强化版或者互有胜负的竞争者,当然,这仅仅是猜测。第二部分的结论:(其实已经说过了)1.AGC两代龙迹的优点都是韧,龙迹X作为最新的材料,综合性能是最稳定的。2.猩二的特点是轻,但其他指标弱势明显,不推荐。3.猩三和肖特主要优点是硬,副作用是脆,猩三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肖特更突出一些。自,己,看,着,选。最后的最后,要补充的是,玻璃材质仅仅是钢化膜品质的一部分,虽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但一整张钢化膜的品质不仅仅取决于玻璃材质,还取决于底层的胶、以及表面的镀层、当然了,还有商户的服务。底层光学胶一般以开思茂、Nippa、3M、川野等大厂的品质较好(几乎都被日本垄断),胶的好坏决定了贴合后是否容易留气泡、以及气泡是否容易消除,有的胶即使膜在贴合过程中里面进了灰尘,也可以把灰尘周围填满不留气泡,有的胶甚至可以连原屏幕不太深的划痕都能填满,「修复」屏幕划痕,还有的胶即使你一开始没贴好,留下了气泡瑕疵,过几天会自动吸收。表面的镀层一般是用来防指纹的,好的镀层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指纹的沾染(当然如果你手很油很汗的话那论嘛镀层都木有用),而且沾染之后也是随便一擦就能擦干净,还有就是手感上的顺滑度,好镀层的顺滑感是不亚于原装屏幕的,有些手机的原屏处理不好,可能还不如贴膜顺滑。商户服务这个就没法展开说了,否则又是一篇长文,只引用知友&的一句话吧:商家的服务水平到位了,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好解决。特别鸣谢:&@小城&的启蒙文章(),以及之后不厌其烦的私信解释,本文是在城兄的协助下完成的,版权必须也有他一份。最后,感谢天猫micimi授权使用的工业实验数据。以上~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带你揭开众测黑幕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北通W1拉伸手柄(蓝牙版)
赞77评论240
赞65评论161
赞56评论129
赞985评论280
赞439评论200
赞607评论479
赞355评论94
赞281评论29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笔记本屏幕型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