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融ijr123.com 每年5万保诚隽升 骗局

在香港买保诚的保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谢谢邀请~其实在哪里买保险的原理都差不多。英国保诚保险也算是有名的大公司了,香港又是它在亚洲的总部,应该可以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险产品的需求搞清楚:
首先,不要只跟一个营销员单线联系,应该亲自去当地营业厅看看,多了解一些险种。某位代理人或经纪人的说法难免会有偏颇和侧重,自己多了解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其次,完整阅读保险条款。签字之前完整地阅读条款,尤其是“保障范围”和“责任免除”这类部分,还有最后可能出现的名词术语解释。香港的法律和惯例都有跟大陆不同的地方,一定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应该是怎样怎样。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让销售员解释清楚,不要怕麻烦。
最后,对于险种的选择,私以为可以上网查一查,包括大家的普遍评价什么的。具体产品情况我也不大了解啦~
就这些,祝好运!
谢谢 的邀请。 两位的回答,从旁观者的角度,已经够全备了。我所补充的是1、看看保诚的网站,去了解一下你即将购买的产品,请了解保险原理的人给予参考建议2、请查看保诚网站上的“理财顾问索引”,确认代理人是保诚授权认可,保诚网站:3、还有一些之前在知乎回答的内容4、去保诚的公司签投保资料,可参考:;5、最最重要的就是:你为自己的选择埋单。所以别人的建议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得自己承担后果。
感谢邀请!(以下内容仅限于讨论人在大陆去香港购买保险的情况。如果本身就是在香港的话,就不需要看了。)第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必须人在香港签署这份保单。由于要在香港签署,所以过去的时候必须准备齐全相应的个人资料(请参考 老师答案中的第四条)。接下来说点我个人的想法:1、如果是购买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比如说您是去香港购买保诚的投连险,我比较支持。因为必须得承认,受限于投资渠道和监管等等方面的因素,国内的分红险能给得到的分红在5%就已经是很高很高了。而投连险之类的,近几年那就是惨不忍睹了。香港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险或者理财型的产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会好许多。通过我这里极其有限的一些资料,能够看到,去香港除了购物和美食,其实不要忽略了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所具备的先进的投资理财机构——不仅仅限于单纯的保险。可以百度“香港康宏”看一点点信息。2、如果是去香港购买保障型的保险产品,比如重疾、意外或者养老年金之类的保险产品。那么,我真心不建议舟车劳顿去香港购买。我虽然并不了解,但是我简单的想象,会觉得未来万一发生风险而需要理赔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较麻烦的。顺便说一句:不要那么不相信大陆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该赔的理所当然,所以我们看到不新闻到处报到保险公司给谁谁谁理赔了——狗咬人那不是新闻。而且,由于每天的理赔太多了,所以也不可能都拿出来报道。但是,一个客户因为不了解或者被个别代理人忽悠之后买了保险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赔,新闻就赖了——因为人咬狗了……真心的,大陆的保险公司和香港或者国外的保险公司都有一个原则:合同约定!大陆有责任免除,国外也有责任免除,香港同样有责任免除。大陆买疾病险不解决意外的问题,国外同样不解决,香港依然如是。(不好意思,这一段属于废话。)综上所述:1、理财产品,去香港买挺好;2、保障产品,就在本地购买最好。================================更新=====================================我在日到香港友邦为自己购买了5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
谢瑶,对境外保险了解不多。谈3点通用建议,供参考:1、别贪,指望买份保险大发其财可能性不大,无论国内国外,保险资产管理的收益水平不会特别高,因为安全和稳健相对高收益对他们更重要。所以如果销售人员告诉你会如何大赚就当心点儿;2、别懒,合同条款一定自己看,不明白的就问,理解不了就别买,自己钱包自己手握着,自己的手自己脑袋控制。谁的承诺都不如保险合同的白纸黑字靠谱,真有了纠纷再闹很累的。3、理清需求,无论是产品还是保额,都应由自身需求决定,所以靠谱的销售人员会先了解你的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家庭情况,负债情况等等,然后做相应的推荐,保险产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上面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这里再补充或者说是提醒一下:假如是透过内地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了解到香港的保险并打算赴港购买的话,建议慎重选择,三思而后行。因为所谓的内地第三方机构,其实走的是灰色地带,本身也不怎么合法,随时会有被查处的可能。这样,保单的后期跟进服务就有点悬了,往后可能还得折腾自己一趟。至于担忧代理人跳槽或者辞职不做后、保单后期的服务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这本身更多的是涉及到代理人质素和人格上的问题。假若比较靠谱的,即使这代理人不再从事这个行业,靠着曾经在保险公司积累的同事人脉和经验,他(她)也可以尽自己一份力帮自己曾经的客户跟进一下。况且每个代理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撑着,只要这个代理人愿意,他(她)随时可以稍微联系一下其所属团队帮忙跟进。还有,大部分保单是终身性质的,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代理人老掉牙了也继续为你做跟进服务吧。既然都指定了要购买的公司,只要是靠谱的代理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好担忧的。至于怎样才是靠谱的,我个人就不予置评了,见仁见智吧。
香港保险的优势主要在重疾险,储蓄分红险,寿险,大额融资保单,全球高端医疗险。意外险和普通医疗险香港保险无优势。超短期理财型保险香港保险无优势。至于法律制度,诚信度,安全性,注重隐私,资产隔离等方面,每个人的看法不同,这方面很难辩的清楚。讲点明确又实际的。优势1:保费低,保障高 这也是买保险最主要的,保险费率是根据人均寿命、卫生条件、疾病发病率、其他风险因素等厘定。目前,香港人均寿命83岁左右,而内地73岁左右,因此,保费率方面香港较低,就重疾险产品来说,香港产品的费率普遍会便宜20%~30%以上。另在税收方面,香港保险也有很大的优势。优势2:保单回报率高,因香港保险公司可投资的项目、地区、渠道、范围皆较中国大陆的保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全球性的的营运,分散投资皆可以为公司及客户在相对较低风险的情况下,争取最佳的回报。长期持有储蓄分红险收益约6%-9%,重大疾病收益约3%-5%。长期持有计算复利后,收益方面会比较可观。优势3:重大疾病产品保障范围广 香港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障的重大疾病多达50多种,加上早期疾病及轻症可达上百种。国内的大病险常见保障的仅有40多种病况,部分没有轻症保障,有的也仅有10多种左右保障。。优势4:理赔条款宽松,理赔争议少 在重疾险方面,除多种疾病大陆不保香港保之外,另对于多种大陆和香港均可保的疾病,在对疾病的定义上,香港保险要求均比内地宽松。相对内地保险的缺点。缺点1:签单相对麻烦 必须到香港签单才有效,大陆签单无效。(18年岁以下孩子可不来港)缺点2:续期缴费没有内地保险方便,一般是通过银行转账,银行转账至香港需要0.9%左右的手续费。(可以办理香港银行卡,缴费时先转账至自己的香港银行卡,再通过香港银行卡支付保费,手续费低很多。如招商银行,办有招行香港一卡通,从大陆转账过去是千分之一,最低100,另需150元电报费,如转10万以内,手续费为100+150=250元人民币。)缺点3:汇率风险,美金升值还是贬值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认为,适当配置一些美金资产也是对冲风险。当然这个因为实际缴费是分期缴纳,实际影响很小。缺点4:内地认可医院有限,保诚友邦等认可医院均为1000多家,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大中城市认可医院较多,部分偏远地级市和县级地区没有认可医院。相对国内保险公司认可医院还是偏少,建议投保前先查看自己生活的城市是否有认可医院(可找我要清单)(寿险及理财型保险是身故时才能赔付,不需要认可医院。重疾险理赔需要保险公司认可医院确诊方可赔付)举例子:危疾险友邦加裕倍安保(共保100种疾病,其中54种重疾+39种轻症+7种儿童疾病保到18岁):男性 35岁 非吸烟 保额20万美金,年缴保费5792美金,共缴18年,保终身。总保费约103536美金。大约在保单缴费期满,就是第18年时现金价值12万美金(退保时所得金额)超过所交保费,在此之前退保会少于所交保费!!!大约在保单第41年时现金价值约为47.5万美金,约为所交保费的4.5倍。再举一个例子:储蓄分红-保诚隽升(低保障产品,保费与年龄和是否吸烟无关,前期身故赔偿金为所交保费+2500美金)小弟弟 1岁 年缴保费10万元,缴费五年,共50万。第八年时保单现金价值540335元,超过所交保费,在此之前退保会少于所交保费!!!大约在保单第16年时现金价值约为100万元,在保单第30年时现金价值约285万元,到第61年时保单价值约为2448万元。到第80年时约为1亿元。注:以上现金价值是根据友邦及保诚的官方计划书按照现行利率预期结果,并且中途没有提取现金的,目前根据以往历史分红均有达到预期或超出预期。但并不是保证的,是非保证的!几十年后可能低于预期,也可能超出预期。保险计划书上另会有调低预期和调高预期的结果数据。国内保险分红一般分为高,中,低三档。香港保险计划书上预期收益相当于国内保险的中档红利,调高预期计算数据的相当于国内保险高档红利,调低预期计算的数据相当于国内保险的低档红利。香港保险计划书红利演示会和正式保单条款装订在一起给客人的。投保建议:1,意外险和普通医疗险建议买大陆的,直接买消费型。低保费高保障!2,保险公司选择:建议选择香港保诚和友邦保险。(香港第一和第二)内地客户较多,服务内地客户的经验也较丰富。普通话也说的好,O(∩_∩)O哈哈~3,险种选择:一般收入家庭,首先选择香港重大疾病险(保障全高性价比),然后是人寿储蓄保险(做教育金养老金,长期持有高收益)。高收入可以再选择高端医疗险,分亚洲计划和全球计划,(消费型,交一年保一年,也可绑定寿险,前些年多交一些费用,后期免缴费,直接从寿险分红中扣费)土豪另可做大额融资保单等。高杠杆,低风险。注意事项:1.投保前看计划书和样本条款 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看保险公司官方产品资料和计划书和样本合同条款(尤其是要看清保障范围,缴费期限,现金价值,免责条款等方面)。香港保险计划书会和正式保单装订在一起给到客户。2,续费和索赔 香港保险续费和索赔无需赴港,续费和理赔时直接联系经纪人,问清楚再处理会很方便,如经纪人转行离职等原因可以直接联系其经纪公司或保险公司客服。自行在官网打印索赔表格,准备好所需资料,快递至保险公司即可。3,前期退保有损失 退保是退现金价值,不是退所交保费,一定要看清保险计划书的现金价值。长期性保险产品,资金灵活性低,前期退保会损失本金,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都会有损失!!(如果实在因为经济原因需要资金的,建议做保单贷款,尽量不要退保)保额和保费要适当。不要过高。建议保障型保险保费控制在家庭年收入10%左右。如购买分红型产品如保诚隽升等,总保费支出建议也不要超过年收入20%。具体细节问题可以再追问或联系。。
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代理人是非常重要的,别随便在大街上找一个,最好是朋友接受的;别被乱忽悠,尤其是承诺高回报这种,没有这回事;先买保障,如重疾、人寿类的,再考虑投资理财类的
为什么要去香港买保险呢?求高收益?那你就不该买保险,任何时候也不要相信保险营销员的高收益承诺,无论是大陆或是香港也如是(忘了几年前的金融危机吗?香港的投连产品就引来退保潮),保险的作用在于确定并安全的安排你的资金.求高保障?貌似香港的保障范围更多更广,但是,在大陆使用的话,其实限制颇多,以我以前见过的合同为例,在广州市,只有五间(尽管基本是最好的)医院可以进行理赔,而国内保险公司,基本二级医院就可以理赔,数量多达近百间.另外,在疾病定义方面,国内和香港的标准也有不同,有纠纷时,按谁的标准呢?求好服务?简单问一个问题,若现在服务你的保险营销员离职了,而你又住院了,那你如何进行理赔呢?若是国内保险公司,那你只需要自己或亲人到所在城市的营业处递交资料就可以了若是香港保险公司,你是否要亲自去香港呢? 当然你可以说现在已经是电子化办公了,很多东西快递或电邮就搞掂,但当有特殊情况,很多时不得不亲自在医院和保险公司间往返.综上,不值得为了5%的性价比差额到香港买保险,除非,你住在深圳.
做好finacial planning先,明确需求。找靠谱保险代理人。买大公司的。
本人也有买HK某家保险企业的重疾保险。注意点一般为:1、要本人亲自去HK签合同。好似还要在HK开个户。当然也有在大陆汇款的做法。2、条款一定要睇清楚,什么是免责的。怎样理赔。3、HK的同一款人寿或重疾险是会比大陆便宜一些,要好好对比。(这个可以去大陆的几家大的保险企业咨询,再对比HK的,这样会心里有数。)4、意外险是大陆便宜一些,这是我比较几家后的感觉。(不对的话,请勿喷。。。)5、要考虑一下汇率,人民币兑港币未来的走势是怎样。比如,买的保单是50万港币基本保额,如果不幸理赔时,当时的汇率是多少,如果依然是0.8,那就收到相当于40万人民币的赔索支票。如果汇率低了,那就没这个价。6、理赔依据的医院,一般是三甲!这个在签合同时,要叫HK的理财顾问拿到医院名单。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内地的营销员受到内地的监管,在保险利益介绍,特别是分红介绍上,如果越界就可能遭受举报、投诉和处罚。但是,香港保险的宣传员在大陆没有合法身份,在大陆是违规宣传,不受监管。分红的宣传,都没有正式的数字来源。很容易想想,这么多年的经营历史,不乏很多资深的业务人员,业务人员都没有拿“自己买的保单”来秀真实的数据。如果收益那么高,为什么不自己多买点,卖保险多辛苦,自己买点不就后顾无忧了吗,何必折腾这么远找业务啊。  大陆的保险,尤其是大病保险,其实保障内容已经超过了香港。还有人再宣传香港管原位癌,大陆不管,其实大陆早就开始保障原位癌,如果你还不知道,只能说你放弃太多了解的机会。  从保险保障的内容来看,你被香港保险忽悠到没。  以下是我做的功课,开始之前,再次提醒你:  保险要看条款。 你拿到的保障多少种疾病的建议书,如果后边没有详细的疾病定义(不是列表),那是内容不全的建议书。 买保险,可以提前拿到条款阅读,大陆保险的条款随便看。香港保险既然发展更规范,提前拿条款应该更不是问题。  一切以条款为准, 一切以条款为准!                  还有香港友邦的大病保险,其大病定义中,甲状腺癌(T1N0M0)分期不算重大疾病,只算轻症!你问问贵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每年体检有多少人查处甲状腺问题,之后,你再自己判断有没有必要讨论这个产品。
楼主发言:43次 发图: | 更多
  继续,让更多朋友了解真相,至少是要清楚自己买到什么,没买到什么。  以下内容是在其他论坛上回复的,粘贴过来用:  你们就是忽悠和欺骗大陆居民,令人愤慨。   我都是条款和法规引用来说话,怎么叫诋毁?   你们应该有条款,有规范演示,有历史数据,堂堂正正地摆出来,最基本的标准,就象大陆现在规范的保险从业人员一样,那才是正常,没人能对事实诋毁。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移动的电话,大陆的资费肯定比香港贵:   香港一个弹丸之地,能建多少移动的基础设施?有多少人烟稀少的地盘?   大陆幅员辽阔,在城市,在郊区,在农村,在无人居住但是有交通线的地区等,在这么广大的区域上,都要修建中国移动的基础设施,其运营的成本,必然高过香港。   保险就是你凑钱我凑钱,谁有事就把钱给谁,盘子越大,保险公司越稳健。   香港才多少人口?   就那点人口,怎么可能支撑全面的保险保障内容。   就你们忽悠香港保险便宜、病种多,隐瞒重要保险区别,蒙蔽很多人:   (1)不知情地放弃了占据癌症理赔三分之一的甲状腺癌保障   (2)约1/3的85岁以上老人有阿尔茨海默病——美国的统计。如果年轻时发生过一次类似癌症的大病理赔,你们的误导(诋毁大陆保险,隐瞒、弱化保诚多重赔付是“伪终身”保障来PK 大陆保险多重保障),导致购买香港保单的大陆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年老时完全丧失“演示”的大病保障——保诚1次赔付后,86岁合同终止!   发病统计参考文章见:知乎里“周不润”的一篇帖子,可以搜他的文章  他引用的统计数据,其中引用文献:   [1]. Alzheimer's Association. (2014). 2014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 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10(2), e47-e92.   大陆人太善良,大陆就像喂奶水一样照顾香港,但是,香 港大病保险坑大陆人没商量,销售人员利用互联网,讲故事,编文章,游离在两地监管之外。   作为什么都卖,本应该更专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不知道问题所在,人云亦云也就算了,否则,要么是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要么就是“不知道该咋说”。   所以,买保险,要挑选代理人。千万不要跟卖保险的人拿反佣,拿折扣,因为羊毛总会出在羊身上,你的损失远超过你拿到的返佣。
  记号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有干货,顶一下。
  地区性
  @天下梦无疾
05:14:45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  一切以 条
款 为准!   在大陆买保险, 可以找业务员,或者到保险行业协会下载,拿到正式的保险条款样本。  大家一定, 一定要先索要详细条款。  记着,详细条款里,会有疾病的定义,会有医院的定义,会有等待期、宽限期的定义,会有什么时候兑现分红的定义。  那个只是列病种的建议书,演示书,如果在大陆就属于是阉割版的演示书——因为没有选择把“简要条款”打印上去。  希望提醒到身边的朋友, 香港保险的推销人员,受不到监管,太多, 太多 违规宣传,编了太多故事。  诺大的保诚,全球都有业务,香港只是亚洲业务的一部分,把什么二战遗留资产的收益分配给保户。这个故事,不知道保诚全球总部如何把蛋糕分配到香港的。
  大陆保险里,原位癌是没有部位限制的,任何地方的原位癌都可以赔付。  居然还有网文说香港保险的原位癌定义,指定了不同的部位,所以比大陆的原位癌理赔更具体,是优势。  还看到有网文写,香港把“生活无法自理”也列入了大病的条款,大陆则没有。真实的情况是,保诚的“生活无法自理”保障到65岁截止。大陆友邦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大病导致,或者全残导致,则直接获赔),在60岁之后会生效,保障到终身!  如果不是大病,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呢?  ——自然衰老或者慢性疾病,
但是保诚的定义描述,等到年纪大的时候这条保障却终止了,反倒是大陆友邦从60岁时保障到终身。 所以持有大陆和香港保单的不同客户,待遇时不一样的。 (当然,获得一次赔付的客户,待遇更不一样:86岁时,保诚的合同完全终止,大陆的则仍然保持有效。)  ——意外伤害导致,这种情况下有太多可能符合某一项大病病种,所以都会100%赔付,但是,但是,大陆的保险会按销售要求附带意外险的,其实是
赔 付, 是200%的确定的赔付。
  其实国内保险和香港保险在赔付率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但差距不会很大,但关键问题是保险的币种问题,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就国内保险的设定币种和香港保险的设定币种而言,10年或者20年后,那个币种会比较坚挺大家应该心知肚明吧
  本人小的时候,父母曾经给我买过几份储蓄收益的保险,在当时来看,收益率确实算非常可观了,但20年后开始拿钱的时候,才发现这点钱就是个笑话
  @yktz-25 09:07:00  地区性  -----------------------------  是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会跟本地的统计数据相关,但还会跟社会保障、监管机制有关。  香港保险的监管 跟 大陆保险的监管,由于保险业发展的定位不一样,监管的内容肯定不一样的。  大陆的25项重大疾病定义,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  大陆的分红分多少比例,是保监会统一要求,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以上,香港保险则没有任何统一的行业或者政府规定,你听到的,就是业务人员的描述而已。  大病保险的保障内容,不是大陆人去香港买,更应该是香港人到大陆来买。  看看香港的统计机构投机的甲状腺癌数据,见附件。  香港友邦对于甲状腺癌T1N0M0分期不算重大疾病!你如果遇到有人推荐,你听到有人重点提醒过你吗?  甲状腺癌是最容易治疗的癌症之一,这里会有一次理赔。  在网上搜索一下阿尔滋海默综合症,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没有中国人的统计数据,但是有美国人的统计数据:85岁以上的老人,三分之一患有阿尔滋海默症。  记着哦,香港保诚到86岁,所谓的“终身多重赔付”就终止了! 没错,以条款为准,演示书上的小字也写得很清楚。  好吧,你看看,所谓价格便宜(其实并不便宜),你知道你买到的是棉衣,还是秋衣,是“确定的、可以冬天御寒的衣服”,还是“不确定的,未来如果气候变暖,秋衣也可以当冬衣穿的漂亮的衣服”——改用不保证的分红回报来吸引你,你不觉得跟内地以前卖保险的套路很像吗?  香港人,要拥有更全面、更长久的大病保障,更应该到大陆来买保险。大陆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多一点自信。  
09:41:20  本人小的时候,父母曾经给我买过几份储蓄收益的保险,在当时来看,收益率确实算非常可观了,但20年后开始拿钱的时候,才发现这点钱就是个笑话  -----------------------------  中国改革开放多少年,未来的20年跟过去的20年,能比吗?你期待曾经靠国家分配的住房变成商品房,这样的过程,还会重来一次吗?  这过去的20年,你除了买房,有什么可以对抗过通货膨胀,有什么不是笑话?  其实有,那就是投资自己——投资在人身上。 但是,如果人中途发生了大病、意外,那么所有的投资也是化为乌有。所以,要对抗通货膨胀,就要投资于人; 要保证投资了人,规避风险,避免前功尽弃,就要给人买疾病、意外和生命保险。
09:38:13  其实国内保险和香港保险在赔付率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但差距不会很大,但关键问题是保险的币种问题,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就国内保险的设定币种和香港保险的设定币种而言,10年或者20年后,那个币种会比较坚挺大家应该心知肚明吧  -----------------------------  关于汇率  汇率的变动,谁也无法预测。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1)有人口的地方,经济发展就有潜力;  (2)经济发展空间越大,货币增值的空间越大;  (3)过往30年,确定的汇率变动是,美元一直在贬值。当初买了美元保单的客户,确定的、已经遭受损失达到30%。
(参见附图)  短期的波动,跟我们普通消费者没有任何关系,你吃穿住行在哪里,汇率变动离我们太远。保险不是短期产品,保险是长期产品。  这里讨论了香港大病保险的问题,但是作为高净值人士分散风险,配置多币种保单,也跟汇率短期变动没有任何关系,跟普通工薪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完全否定香港的保险。  
  呸,二个骗子,老子什么都不买了。  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
  @wjh6-03-25 10:27:42  呸,二个骗子,老子什么都不买了。  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  -----------------------------  内地的保险行业,已经比以前规范很多。保险行业协会做的意见大实事就是——统一了25种重大疾病的详细定义。  但是内地的保险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包括信息披露不够,所以要挑选诚信的代理人和稳健的保险公司。那种连年亏损,还打价格战的公司,也建议要避开,买不到便宜的,买到的只是风险——除非保险公司自己会印钞票。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投保的第一年保费,业务员可以拿到40%?一份保险6000,业务员的提成2400,也太离谱了吧
  @吃食的猪
11:19:24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投保的第一年保费,业务员可以拿到40%?一份保险6000,业务员的提成2400,也太离谱了吧  -----------------------------  你的终身保单,只要营销员不离职,他就要一直服务你,算你30岁投保,90岁跟上帝去喝咖啡,60年服务费2400你觉得贵?又不是你每年交的6000都能提成40%,如果这样的话,营销员第一年签40个人以后就可以回家躺着收钱了  
  @吃食的猪
11:19:24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投保的第一年保费,业务员可以拿到40%?一份保险6000,业务员的提成2400,也太离谱了吧  -----------------------------  @阳光下的大樱桃
20:13:36  你的终身保单,只要营销员不离职,他就要一直服务你,算你30岁投保,90岁跟上帝去喝咖啡,60年服务费2400你觉得贵?又不是你每年交的6000都能提成40%,如果这样的话,营销员第一年签40个人以后就可以回家躺着收钱了  -----------------------------  以前我是新人时,我觉得也是这样,所谓这个销售人员要一直服务。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所谓保险的佣金,那就是保险公司给的工资,佣金。客户买了车,销售人员有提成,难道卖汽车的,卖手机的,卖房子的,卖餐饮的,因为拿了一次提成,就要负责一辈子?  保险代理人后继提供的服务,那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跟这个代理人的为人处事、职业道德相关。
  所以,消费者买保险,琢磨业务员拿多少钱没有意义,不如想想既然要“照顾”这个业务员这一单生意, 就要好好挑选一个可靠、服务好的业务员。  不少人则放弃了自己的权利,甚至以为直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更好,其实也是分配一个业务员来联络,自己还是没有意识去考察和挑选。
  @吃食的猪
11:19:24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投保的第一年保费,业务员可以拿到40%?一份保险6000,业务员的提成2400,也太离谱了吧   -----------------------------   @阳光下的大樱桃
20:13:36   你的终身保单,只要营销员不离职,他就要一直服务你,算你30岁投保,90岁跟上帝去喝咖啡,60年服务费2400你觉得贵?又不是你每年交的6000都能提成40%,如果这样的话,营销员第一年签40个人以后就可以回家躺着收钱了   -----------------------------  @gyhcb
21:31:50   以前我是新人时,我觉得也是这样,所谓这个销售人员要一直服务。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所谓保险的佣金,那就是保险公司给的工资,佣金。客户买了车,销售人员有提成,难道卖汽车的,卖手机的,卖房子的,卖餐饮的,因为拿了一次提成,就要负责一辈子?   保险代理人后继提供的服务,那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跟这个代理人的为人处事、职业道德相关。   所以,消费者买保险,琢磨业务员拿多少钱没有意义,不如想想既然要“照顾”这个业务员这一单生意, 就要好好挑选一个可靠、服务好的业务员。   不少人则放弃了自己的权利,甚至以为直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更好,其实也是分配一个业务员来联络,自己还是没有意识去考察和挑选。  -----------------------------  我们公司客户如果发生理赔营销员都要上门去取发票,去公司一站式处理的,理赔结束发票病历卡再还给客户  
  @吃食的猪
11:19:24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投保的第一年保费,业务员可以拿到40%?一份保险6000,业务员的提成2400,也太离谱了吧  -----------------------------  @阳光下的大樱桃
20:13:36  你的终身保单,只要营销员不离职,他就要一直服务你,算你30岁投保,90岁跟上帝去喝咖啡,60年服务费2400你觉得贵?又不是你每年交的6000都能提成40%,如果这样的话,营销员第一年签40个人以后就可以回家躺着收钱了  -----------------------------  @gyhcb
21:31:50  以前我是新人时,我觉得也是这样,所谓这个销售人员要一直服务。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所谓保险的佣金,那就是保险公司给的工资,佣金。客户买了车,销售人员有提成,难道卖汽车的,卖手机的,卖房子的,卖餐饮的,因为拿了一次提成,就要负责一辈子?  保险代理人后继提供的服务,那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跟这个代理人的为人处事、职业道德相关。  所以,消费者买保险,琢磨业务员拿多少钱没有意义,不如想想既然要“照顾”这个业务员这一单生意, 就要好好挑选一个可靠、服务好的业务员。  不少人则放弃了自己的权利,甚至以为直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更好,其实也是分配一个业务员来联络,自己还是没有意识去考察和挑选。  -----------------------------  @阳光下的大樱桃
21:50:21  我们公司客户如果发生理赔营销员都要上门去取发票,去公司一站式处理的,理赔结束发票病历卡再还给客户  -----------------------------   医院的不叫发票,叫收据。  应该说,除了拿收据,还包括替客户复印病案,如果遇到资料错误还要指导客户,甚至帮客户找医院协调。  但是, 保险公司没有哪一个条款,必须要求营销员这么做,做到什么标准。
  那还是买香港的美元储蓄型养老保险的比较好
  @北京雅痞
17:25:37  那还是买香港的美元储蓄型养老保险的比较好  -----------------------------  香港保险的推销人员,以人民币现在贬值来告诉你应该买香港保险,其实是不对的:  第一,保险是一个长期投入保费,未来很多年后才兑现保险利益的产品。  第二,汇率变动是无法提前确定的;  第二,从已经发生的2、30年的数据来看,美元兑换人民币实际贬值了25%多,这是已经发生了的、却低过的损失。  人民币持续升值了2、30年时,跟现在2、3年的贬值比起来,现在人民币的暂时贬值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楼上想说明啥,人民币不可能一直保持升值状态,就像楼市不可能一直火爆一样
  @北京雅痞
08:29:20  所以楼上想说明啥,人民币不可能一直保持升值状态,就像楼市不可能一直火爆一样  -----------------------------  汇率变化不可测,谁也不能预料。
    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  日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增强,部分内地居民选择赴港购买保险产品。因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国保监会现就赴港购买保险的相关风险提示如下,望广大消费者知悉风险,谨慎投保。  一、香港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首先,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需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大陆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其次,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险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可能面临较高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此外,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无法通过该局裁决处理。  二、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  一方面,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  三、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目前内地保险产品遵照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档演示红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红利演示作出明确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分红演示。但分红本身属于非保证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高投资收益率。  四、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  中途退保时,投保人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香港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无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期交保单在保单前期现金价值很低,前2年甚至为零,客户如果退保将承受较大的损失。  五、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郑重提示
经济论坛的朋友  除了车险,保险都是忽悠,骗子!  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保险公司!  明天会发生什么,你能知道?你知道第三天的太阳能不能升起?  香港保险
都是垃圾!
  保险公司
不理赔有2个理由  这不赔
那不赔,保险就是风险,投资风险!  1985年你买一万的保险,2005年给你分红,有没有意义?  保险公司
清明节烧报纸
唬弄鬼呀!
  是怕美元流失是把
  送保险公司
垃圾一句话  滚蛋吧!垃圾,保险公司!  你是是凯撒,你们解释一切合同,你按合同办事,用春秋笔法忽悠消费者!  死吧!垃圾保险业务员!  主管 ,经理,业务员保费层层扒皮!  招聘保险业务员,就是欺骗,忽悠保险业务员亲朋好友买保险,没有利用价值,就让保险业务员滚蛋!  地球人谁不知道?在经济论坛忽悠你妈呀?
  还看到有网文写,香港把“生活无法自理”也列入了大病的条款,大陆则没有。真实的情况是,保诚的“生活无法自理”保障到65岁截止。大陆友邦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大病导致,或者全残导致,则直接获赔),在60岁之后会生效,保障到终身!  ……  妈的,你这故事,感动的我要吐了!
  保险的本质,就是拿你现在可以买套房的钱给保险公司去花,若干年之后,巨型通胀后不值几文的本金利息还给你,你可以买一个卫生间马桶上面的一个马桶盖~~!
  本人小的时候,父母曾经给我买过几份储蓄收益的保险,在当时来看,收益率确实算非常可观了,但20年后开始拿钱的时候,才发现这点钱就是个笑话  有没有买我的保险,100年后,分红%
  还有吗  
  保险是大数法则在“商业”上的应用,说保险不好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只要你命够硬,或者出现风险时有能力进行1:1应对,OK,你可以拒绝任何保险,包括车险,其实车险也很赚钱的。对保险理性看待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看清条款,选择合适的保险,尤其是重疾和意外险,上面说什么买房子的钱给保险公司花的人,我也是醉了。另外保险代理人主管老总赚钱方式我们无法决定,但想一想工厂里面从下到上有不挣钱的吗,开店的加盟商经销商总公司有做义务劳动的吗,医院学校政府有不拿工资的吗,你能决定他们怎么拿钱吗,东西可以不买但看问题要现实。
  所以楼上想说明啥,人民币不可能一直保持升值状态,就像楼市不可能一直火爆一样  -----------------------------  汇率变化不可测,谁也不能预料。  dus6-04-22 21:18  保险就能预料了?你知道20年后,火星会不会撞地球?
  “  五、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  ——实际过程中,大多数人在赴港买保险之前,连保险条款都没有拿到。 大陆的保险建议书,可以选择附加或者不附加保险主要条款,但是,我接到网友转发给我参考的香港保险资料,均没有附带条款。  关于保险市场的规范问题,我认为大陆远比香港保险市场规范。在购买保险之前,大陆保险产品可以提前阅读保险条款,可以自己到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大陆友邦可以)的网站上自行下载,也可以找保险业务员索要。买保险之前拿到保险条款,在拿到了保险合同之后,还会电话回访,提醒客户的权益,特别是反悔期的提醒。  大陆的保险,是你拿到合同,签合同回执开始算10天反悔期。来找我咨询的网友,香港保险合同邮寄到家里时,反悔期早已开始计算。  大陆保险的投诉,很方便,特别是涉嫌误导、欺诈、隐瞒或者觉得保险利益不公。香港保险则由于距离关系,买了香港保险,觉得不好也“只能将就”。有网友买了香港保险,想退保,但是根本得不到经纪人的协助,最后只能作罢。大陆保险,业务员不给予协助,保险客户还可以自行前往保险公司柜台,办理退保手续。  所以,香港保险比大陆保险更规范,更方便,只是个假象,甚至就是谎言,根本没有可比性。尤其在北上广,这些地区的保险从业环境,更加规范。
  “  五、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表述方式与内地不尽相同。投保人需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  ”  ——实际过程中,大多数人在赴港买保险之前,连保险条款都没有拿到。 大陆的保险建议书,可以选择附加或者不附加保险主要条款,但是,我接到网友转发给我参考的香港保险资料,均没有附带条款。  关于保险市场的规范问题,我认为大陆远比香港保险市场规范。在购买保险之前,大陆保险产品可以提前阅读保险条款,可以自己到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大陆友邦可以)的网站上自行下载,也可以找保险业务员索要。买保险之前拿到保险条款,在拿到了保险合同之后,还会电话回访,提醒客户的权益,特别是反悔期的提醒。  大陆的保险,是你拿到合同,签合同回执开始算10天反悔期。来找我咨询的网友,香港保险合同邮寄到家里时,反悔期早已开始计算。  大陆保险的投诉,很方便,特别是涉嫌误导、欺诈、隐瞒或者觉得保险利益不公。香港保险则由于距离关系,买了香港保险,觉得不好也“只能将就”。有网友买了香港保险,想退保,但是根本得不到经纪人的协助,最后只能作罢。大陆保险,业务员不给予协助,保险客户还可以自行前往保险公司柜台,办理退保手续。  所以,香港保险比大陆保险更规范,更方便,只是个假象,甚至就是谎言,根本没有可比性。尤其在北上广,这些地区的保险从业环境,更加规范。
  1. 第一计:画饼充饥 月亮之上  你购买商业理财保险,连续10年投保,10年后,保险分红年8%, 美国,日本50%的人购买商业保险!  A。 10年后,一根油条多少钱?一瓶矿泉水多少钱?你怎么不告诉我20年后分红50%了,100年以后分红1000%了?  B。 美国,日本,保险公司非常讲信誉,个人企业社会诚信系统建立,不讲信誉的企业和个人无法生存!  听你们的话,年都会过错!  2. 第二计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聪明一点的保险业务员,不会开门见山,引起别人反感,引起别人戒备心理!和你先当朋友,混熟了,在给你上保险课,如理财呀!先进意识呀!让你心甘情愿的买,更高级一点的,天天混在健身房,高尔夫球场,和老板成朋友,闭口不谈保险业务,老板认为他是圈子的人了,保险业务手到擒来!  A.普通人一般会告诉你,为了你的小朋友的健康,利用孩子让大人购买保险!保险业务员都是心理学高手!  B。利用一般人孝敬父母的心理,忽悠你给你父母买住院医疗保险!保险业务员都是心理学高手!  3. 第三计 厚黑学  水平比较差的业务员用厚黑学比较多,天天给你上课,天天缠你,不胜其烦,只好购买商业保险,保险业务员脸皮可以和城墙一比高下! 保险业务员 ,I 服了 YOU!  4. 第四计 金蝉脱壳  为了忽悠你,保险业务员说的天花乱坠,保险要理赔时,不接电话,或者辞职,找保险公司,你在那个业务员买的保险找谁去!  保险理赔跑断腿,今天这个证明,明天那个条子,让你自动放弃理赔!  为了忽悠你买保险: 如住院可以报销医药费 :闭口不谈同一种病只能报销一次!  5. 第五计 上屋抽梯  你如果决定购买保险,商业保险公司业务员一定希望你购买金额比较大的,你以后想不购买保险,欲罢不能,你要衡量你的沉没成本!你往往硬着头皮继续购买!饮鸩止渴!   楼主: 01:15  再次强调我是妹子,妹子妹子,因为明白所以我从来不建议人家购买长期性的保险不管是理财还是寿险,我觉得正真实用的还是便宜的消费性的短期的,其他其实我个人都是觉得是诱惑你的,保险是不能让你赚钱的,只是保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楼主:
01:20  你是想让我赞美你的文笔还是表扬你看穿事实的穿透力,人人都知道水太深,其实买保险就是一场博弈  评论
只看TA  dus770880   01:08  10楼  跪谢兄弟,指导我的文章!谢谢!  现在,晨会,还打鸡血吗?  招聘业务员,增员,现在比较困难了吗?  现在都知道保险公司招聘,都是忽悠卖保险了吧?   楼主:
01:17  晨会不就是读报纸看新闻了解实时么,打什么鸡血,你以为传销呢,你以前近的什么公司呀?  dus6-04-10 01:32  什么保险公司公司都没有进!了解你们保险公司,就走上了让保险业务员失业的道路,说多了是
  需要说明一些情况:  这里是在讨论大陆和香港保险的区别,是当你处在二者之间选择时,行销人员是否客观诚信地告知。但是,无论你买哪里的保险,有保险总比没有保险好。有保险,不给别人添负担。  连自己身边的伴侣都不是完美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哪里可能完美。  关于保险该不该买,这真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          
  免费加入“抗癌公社”吧,公益性质,三十万重疾,十万意外。不喜欢随时退出。“保保集”也不错。  
  @亮亮02
23:28:23  免费加入“抗癌公社”吧,公益性质,三十万重疾,十万意外。不喜欢随时退出。“保保集”也不错。  -----------------------------  抗癌公社,想法很好,但实际上却让很多人贻误了“在健康时候投保”的机会。  30万,对于重大疾病 够不够?能保障多久,20年后还保不保?20年后参加的人年龄逐渐增大,进入了发病高峰,钱就那么多,到底先赔付给谁?谁来把关?  抗癌公司,还不如轻松筹。没买保险的,动员买保险,确实是错过了买保险的时机,又发生了重大疾病,那大家捐款,这是合理的。但是在健康的时候,有能力买保险的时候,不买保险,搞什么公益,节省那点保费,未必是件明智的事情。收入低,就该努力挣钱。免费的东西,或者降低品质,或者放弃尊严,或者放弃机会。
  推销的人说香港保险理赔更方便、更宽松,实际上,北上广的保险公司,其他公司不知道,我们的理赔服务超过香港保险太多太多。  我们本地的保险都已经批准了理赔,香港保险的客户,其资料也许还在快递的路上。  推销的人说,香港保险的理赔不用本人去香港。但是你不知道,我们办理大病理赔,都是上门协助,甚至会到医院帮助取送资料。    
  香港保险的推销人员,特别能讲故事,先看看几段:  “  英国保诚为所有人寿保险公司中唯一承诺集团90%的利润必须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保险公司,168年公司历史中始终如一,深受几代客户信赖!世界第一,第二次的世界大战严格执行理赔,英国皇室也是保诚的客户。保诚稳健和一诺千金的作风,赢得了全球的认可!香港业务从2009年开始至今香港政府保监会数据显示为No.1的保险公司!您的选择。是最为明智的决策.......   「隽升」储蓄保障计划的优势:设有整付、5年或10年供款期,以及美元或港元保单货币的选择。从日开始,香港英国保诚已新增人民币付款平台。为您带来具竞争力的长线回报,让您从容计划未来。英国保诚保险公司(香港)于2014年4月提高了旗下隽升储蓄保险计划预期回报率,一次性、五年和十年缴费期隽升计划预期回报率已经分别提高至:6.5%、6.35%和6%,英国保诚承诺集团90%的利润必须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在这里就有故事了!!!保诚1848年发源于英国,从创业开始,便专注于经营人寿保险,是大英帝国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英国人以稳健闻名世界,而保诚的公司名称更以“谨慎”(Prudential)为名。从1856年承接第一张儿童保单,理赔泰坦尼克,到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理赔,服务戴安娜王妃,历经167年风雨仍稳健屹立,从普通百姓到尊贵王室,如长城金字塔般,带给客户磐石般的信赖。   1848天5月的春天里,一班英国工厂的工人们聚在一起,说咱们现在工厂蓬勃发展,大伙儿也赚了不少,但万一哪天出工一不小心被机器夹断了手臂,那指望咱们养家糊口的妻儿老小可怎么办呢。于是其中一人提议说不如咱们先一人凑一年的工资出来,50个人就有50年的收入了,要是万一哪个工友出了意外,这笔钱就可以保证他一家人日后的生活,大伙儿一听觉得这个方法挺好。另外一个人说咱们这么一大笔钱也别嫌着啊,我看最近XX海上贸易公司在发债券呢,咱们买点债券还可以有点收益,大伙儿一听也觉得这个方法挺好。后来干脆专门找了请了几个懂得投资的专业人士,负责管理这笔钱的投资,然后从投资的回报中抽取了一部分给他们作为工资。因为这笔钱主要是给各个工友的家里人做个保障,大家都是苦日子熬出来的好兄弟,绝大部分投资的收益都应该分给各个工友。   ”  这些文字,遍布内陆太多网站论坛,你是否见到过。  香港保险,怎么可能一无是处? 问题是,推销人员的忽悠,简直太夸张了。  以前很多人说大陆保险不规范,骗人,那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做保险,又辛苦又被人因为谈生死而忌讳,所以只有没文化、找不到工作的大妈去卖保险。 没有文化的大妈理解不了保险,卖的产品品种不对,或者夸大了收益,那是因为大妈们的文化水平有限。现在可不一样了,当初吃螃蟹的大妈们,真是背了黑锅。
  @天下梦无疾
05:14:45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  别听他瞎扯,香港保险比国内便宜不少;尤其是理财类保险,最后拿的是美元,自己想想十年后美元兑人民币是多少吧;我自己就买了一些;我老婆之前是在国内买的太平人寿30万理财保险,坑的一逼;香港保险只要你没有带病投保赔付很快
  @天下梦无疾
05:14:45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  @可可死骑
01:20:29  别听他瞎扯,香港保险比国内便宜不少;尤其是理财类保险,最后拿的是美元,自己想想十年后美元兑人民币是多少吧;我自己就买了一些;我老婆之前是在国内买的太平人寿30万理财保险,坑的一逼;香港保险只要你没有带病投保赔付很快  -----------------------------  参见香港文汇报的报道,其中列举的保险纠纷中,儿童手腕扭伤也成为保险纠纷的案例。   发生意外事故,即使没有外伤,因为这次意外事故而进行的相关检查,在大陆友邦,也可以获得100%报销。 当然,摔着了头,检查的是胃,那自然不行。  我曾经亲自办理的理赔案例:   (1)小孩体育课摔到头部,无外伤,也没有去医院就诊。1周后孩子觉得头晕,家长带孩子去照CT,结果无异常,该检查费用在友邦全额报销。   (2)幼儿走路差点摔倒,家长伸手拉,结果导致孩子脱臼,去医院治疗。给治疗费用金额较小,友邦全额报销。   脱臼案例有两例。   (3)天津客户洗衣服时扭伤腰部,去医院就诊,就诊费用扣除50元免赔,余下全额报销(团体意外险)   所以,附件文章中,香港保险里发生理赔纠纷的案例,在大陆不是事。   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伤害申请理赔,一定要注意保留首诊病历,医生会在上面记录简单的经过。               
  @天下梦无疾
05:14:45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  @可可死骑
01:20:29  别听他瞎扯,香港保险比国内便宜不少;尤其是理财类保险,最后拿的是美元,自己想想十年后美元兑人民币是多少吧;我自己就买了一些;我老婆之前是在国内买的太平人寿30万理财保险,坑的一逼;香港保险只要你没有带病投保赔付很快  -----------------------------  参见香港文汇报的报道,其中列举的保险纠纷中,儿童手腕扭伤也成为保险纠纷的案例。   发生意外事故,即使没有外伤,因为这次意外事故而进行的相关检查,在大陆友邦,也可以获得100%报销。 当然,摔着了头,检查的是胃,那自然不行。  我曾经亲自办理的理赔案例:   (1)小孩体育课摔到头部,无外伤,也没有去医院就诊。1周后孩子觉得头晕,家长带孩子去照CT,结果无异常,该检查费用在友邦全额报销。   (2)幼儿走路差点摔倒,家长伸手拉,结果导致孩子脱臼,去医院治疗。给治疗费用金额较小,友邦全额报销。   脱臼案例有两例。   (3)天津客户洗衣服时扭伤腰部,去医院就诊,就诊费用扣除50元免赔,余下全额报销(团体意外险)   所以,附件文章中,香港保险里发生理赔纠纷的案例,在大陆不是事。   需要注意的是:意外伤害申请理赔,一定要注意保留首诊病历,医生会在上面记录简单的经过。               
  @天下梦无疾
05:14:45  晕,我刚准备买保城的重疾险,,,楼主说的是真的吗  -----------------------  @可可死骑
01:20:29  别听他瞎扯,香港保险比国内便宜不少;尤其是理财类保险,最后拿的是美元,自己想想十年后美元兑人民币是多少吧;我自己就买了一些;我老婆之前是在国内买的太平人寿30万理财保险,坑的一逼;香港保险只要你没有带病投保赔付很快  -----------------------------  买香港保险,还有一些客户就只能吃哑巴亏。繁体字的条款不看,看也看不懂,等到理赔时出问题,连投诉的机会都没有,何况生病时连奔波的可能性都没有,参见这个深圳病友的案例,不知道当初推销香港保险的经纪人如何回答她,如何解释“香港理赔比大陆宽松”:  
  最新资讯:   (1)保监会: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
(通知全文)   /banking/content//content_.htm   (2)境外保险曲线销售绕开监管 保监会出重拳严打   /baoxiandongtai/02916.shtml   (3)保监会堵截非法境外保单 非法销售人员列入黑名单   /1076868.shtml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利益被侵犯,要及时举报、备案,当然,如果你确信真的是买到便宜和高收益,可以忽略。   需要提醒一点,关于所谓热卖的分红保险,并不一定不好哦,主要看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内地的分红保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债券等低风险投资收益,安全且稳定;保诚的分红保险,分红主要来源是投资于股市。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如果你接受,那么它就适合你。如果你是想买的类似于大陆分红保险一样的低风险产品,就要仔细斟酌一下。尤其是,保诚的演示书里也有小字的提示,特别红利的分配,今天的分配数字将来可以再调整。   但是,一些夸张的宣传,包括什么保险经营170年历史如何如何等,当笑料吧。   香港企业的查册中心网站,可以查出保险公司的注册时间,查询其相关信息,政府网站见:   https://www.icris.cr.gov.hk/csci/
  销售人员,脱离在监管之外,难免会有不实宣传,除非销售香港保险产品会自动提升人品值。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很多难以理解之处,比如看年报中的数据,会发现很多跟业务员的宣传矛盾。  我们总是看到宣传分红又创了新高,可是,来看保诚2015的一些年报数据(我也不是财务专业,不专业的地方请指正):        
  你被忽悠到没?  关于艾滋病,好多宣传帖说大陆不管,我给你粘贴一个大陆保障艾滋病的具体条款:    大陆的艾滋病保障,只算一个大病病种,理赔条件见上面的条款原文。  香港的艾滋病保障,分成两个病种! 而且理赔条件见下面的条款原文,你觉得能赔到吗?病种的数量多,保障内容就一定宽吗?  香港保诚的两个艾滋病保障病种:      再看香港友邦的两个艾滋病保障病种:      看完了,你觉的对于艾滋病保障,是大陆保险理赔条件更宽松,还是香港保险理赔更宽松?
  中国保险就是合法传销, 楼主你装什么逼?   就算香港保险再不济, 也轮不上传销组织在这里婊子立牌坊。  一天到晚变相广告, 传销你妈逼, 我看你还是去站街那样来钱快点。
  @gyhcb
11:50:34  你被忽悠到没?  关于艾滋病,好多宣传帖说大陆不管,我给你粘贴一个大陆保障艾滋病的具体条款:    大陆的艾滋病保障,只算一个大病病种,理赔条件见上面的条款原文。  香港的艾滋病保障,分成两个病种! 而且理赔条件见下面的条款原文,你觉得能赔到吗?病种的数量多,保障内容就一定宽吗?  香港保诚的两个艾滋病保障病种:  /p/m/.png......  -----------------------------  大陆友邦的“艾滋病”条款应该是这一条,发现我之前截图截错了:  40)经输血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指在保障起始日或效力恢复日之后因输血而感染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提供输血治疗的输血中心或医院承认该项输血感染责任的证明;  (2)提供输血前一个月内 HIV 检查阴性的报告、输血血液来源的证明以及输血后 HIV 检查阳性的报告。  任何因其他传播方式(包括:性传播或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 HIV 感染不在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必须拥有 获得使用被保险人的所有血液样本的权利和能够对这些样本进行独立检验的权利。
  楼主是个标准的大忽悠啊。断章取义,胡乱嫁接。  我就举三个例子:  1)关于保诚的危疾终身加倍保里边的多重赔付保障至85岁的条款,到了楼主这里就变成只保障到85岁。85岁前提供多重赔付的意思是:若85岁前重疾赔付不到保额的100%,剩余保额继续保障客户直至100岁,到期若仍未赔付完,保险公司将所有保单价值提取出来给客户;若85岁前重疾赔付超过了保额的100%,则在86随后保单终止。一般的重疾保单都是单重赔付的,即当赔付达到保额的100%时,保单结束;保险公司推出多重赔付的意义在于,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许多现在看来很严重的疾病,将来很容易治疗康复;但罹患重疾后再要购买重疾险,则很难买到了,因此,多重保障等于是拥有了几张重疾险,只不过,这个第二张及以后的重疾险只保障至85岁。  2)楼主关于内地友邦的释义条款“十七、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主要是要用来解释友邦重疾险不保事项第二款第九条的,到了楼主这里变成了受保的疾病定义。  3)楼主关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更是满嘴炮火,不知所谓。友邦中国的重疾险——友邦全佑至珍重大疾病保险关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的规定是这样的:  四、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若被保险人于年满六十岁(释义四)后的首个保险单周年日或以后(若保险单周年日与被保险人生日是同一日期,则于被保险人六十岁生日或以后),被认定为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即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释义五)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且该状态持续一百八十天以上的,则本公司将给付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予被保险人,长期护理保险金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给付日(释义六)每月给付一次,连续给付十年,共计一百二十次。每次给付的金额等于该状态认定时本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的一百二十分之一。  若被保险人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给付期间全残,或被确诊患有第二类重大疾病(释义七)或被认定达到疾病终末期阶段,则尚未给付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将一次性给付予被保险人;若被保险人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给付期间身故,则尚未给付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将一次性给付予被保险人的继承人。  若开始给付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则本合同终止,但本项保险金给付责任将延续至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完全给付时止。  但到了楼主这里,分120期、每期支付保额的1/120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实质上就是将保额赔完),就变成了一直赔,赔到终身。  而拿这个60岁之后才生效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和香港保险的严重疾病“不能独立生活”(保障至65岁)去比,更显出香港保险产品设计更科学和人性化。为什么不能独立生活只保障至65岁?因为这是一个重疾险,并不是养老险,但如果在65岁前不能独立生活,保险公司将保额的100%再加分红(若有)赔付给客户,以协助客户到退休年龄(65岁),这是保单设计时的人性化安排;65岁退休后,仍不能独立生活,一般人接受的是养老院的照护,动用的是养老金,而不是用来治疗大病的重疾险。
  而关于早期甲状腺癌(T1N0MO或以下级),香港重疾险产品的确是不按癌症赔,而是按照早期疾病赔,甚至部分重疾险并不会赔偿这一项(视乎该重疾险的疾病保障范围)。  根据癌症TNM分级系统,N0表示局部淋巴結沒有腫瘤轉移;M0表示無遠處轉移。这就是说,是处于早期没有扩散的阶段,是不符合大多数保险公司关于癌症(不受约束的生长、扩散和浸润)的定义的,不过由于友邦的癌症定义并不要求扩散,因此单列了不予按照癌症赔付早期甲状腺癌(T1N0M0或以下级)。  下面我们看一下关于癌症定义内地和香港几家保险公司的异同:  内地保险关于癌症的定义: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  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的恶性肿瘤范畴。  下列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1)原位癌;  (2)相当于Binet 分期方案A 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相当于Ann Arbor 分期方案I 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5)TNM 分期为T1N0M0 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  (6)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间所患恶性肿瘤。  香港友邦关于癌症的定义:  癌是指:  (a) 任何經組織學確診為惡性之腫瘤,並須有惡性細胞已不受控制地生長並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或  (b) 任何經組織病理學報告證實為白血病、淋巴瘤或肉瘤。  即使上述有何規定,就「危疾」之定義而言,癌症並不包括下列任何一項:  (i) 任何在組織病理學中分類為癌前病變、非侵略性、或原位癌,或邊緣性或低惡性潛力的腫瘤;  (ii) 根據 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N0M0 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腫瘤;  (iii) 根據 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a 或T1b 或以下級別的前列腺腫瘤;  (iv) 被分類為 RAI 級別III 以下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v) 與人體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感染同時存在的所有癌症;及  (vi) 任何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  按照香港友邦关于癌症的定义,只要不是定义列明不按癌症赔付的6种早期癌症,其他情况,癌症1-4期均可获赔,并不要求扩散。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两款不同的重疾险产品,都有可能存在你赔我不赔,我赔你不赔的情况,因为不同产品的疾病保障种类设计上本来就不完全一样。  内地重疾险虽然和香港重疾险相比,差距比较大,但有一个优势,就是楼主也提到过的,早期疾病是独立保额,而香港保险的早期疾病一般按照保额的一定百分比比如20%赔付,相应的,此后的保额会相应调减。不过,考虑到香港保险的保障杠杆较高,且提供分红,那么这个独立保额的优势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保险顾问。大家需要仔细甄别,不要匆忙做投保决定,更不要去做人情单,而是理性分析,冷静判断。保险产品有他的适用性,也有它的局限性。要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waylonwong
14:04:52  楼主是个标准的大忽悠啊。断章取义,胡乱嫁接。  我就举三个例子:  1)关于保诚的危疾终身加倍保里边的多重赔付保障至85岁的条款,到了楼主这里就变成只保障到85岁。85岁前提供多重赔付的意思是:若85岁前重疾赔付不到保额的100%,剩余保额继续保障客户直至100岁,到期若仍未赔付完,保险公司将所有保单价值提取出来给客户;若85岁前重疾赔付超过了保额的100%,则在86随后保单终止。一般的重疾保单都是单重赔付的,......  -----------------------------  你真逗  问题1)  不用在这里再多余地普及多重保障的重要性, 大陆的保险都是真正“终身的多重赔付”,香港保诚并“不是终身的多重赔付”,你自己的文字也这样写了。  问题2)  我之前已经跟帖纠正了。  香港保诚的艾滋病分两个病种, 一个是职业导致,一个要求在香港医院输血导致。用了2个病种来充数,也没有0.001%可以赔付到的可能。  问题3)  关于老年长期护理金,就是分10年,按月赔付,总额就是保额。我哪里说可以领取终身呢?令你这么激动。  年轻时,那么容易生活不能自理?  香港保险从年轻时开始生效,到65岁时却截止,算1个病种;  大陆友邦的这条利益,从60岁生效,保障到终身,而且没有列进大病病种。
  如果是大病,那么大病就赔付了,不是大病的生活不能自理,最多就是自然衰老或者慢性疾病导致。年轻时有效,正到发生概率大的时候,就失效,还来充了1个病种,到底大陆更实在,还是香港更实在,你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  我看你估计是太过激动了,把“60岁生效,保障到终身”,理解为你批判的“60岁开始领取,领取到终身”。
  @waylonwong
14:26:08  而关于早期甲状腺癌(T1N0MO或以下级),香港重疾险产品的确是不按癌症赔,而是按照早期疾病赔,甚至部分重疾险并不会赔偿这一项(视乎该重疾险的疾病保障范围)。  根据癌症TNM分级系统,N0表示局部淋巴結沒有腫瘤轉移;M0表示無遠處轉移。这就是说,是处于早期没有扩散的阶段,是不符合大多数保险公司关于癌症(不受约束的生长、扩散和浸润)的定义的,不过由于友邦的癌症定义并不要求扩散,因此单列了不予按照癌症赔付......  -----------------------------  不好意思,你再多的解释,也改变不了有人已经哑巴吃黄莲。真实的案例,买了大陆友邦和香港友邦的客户,发生了甲状腺癌,就是大陆友邦按照大病赔付了100%,香港友邦不算大病。  你不是医生,更不是肿瘤方面的医生,你对于疾病解释,解释得越多越错误。
  @yktz7302
09:07:00  地区性  -----------------------------  @gyhcb
09:45:35  是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会跟本地的统计数据相关,但还会跟社会保障、监管机制有关。  香港保险的监管 跟 大陆保险的监管,由于保险业发展的定位不一样,监管的内容肯定不一样的。  大陆的25项重大疾病定义,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  大陆的分红分多少比例,是保监会统一要求,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以上,香港保险则没有任何统一的行业或者政府规定,你听到的,就是业务人员的描述而已。  大病保险的......  -----------------------------  光保诚的分红比例不低于90% 就完败大路一切保险公司!
  是否赔得到,看两地保单的疾病定义,而不是听故事。  关于癌症的TNM分类,请参考医学网站http://www.cancerquest.org/index.cfm?page=840&lang=tchinese  倘若客户的内地险能赔到尚未扩散的早期甲状腺癌,恭喜。  最后需要再次重申,任何两款重疾险,都会存在你赔我不赔,我赔你不赔的情况。
  @yktz7302
09:07:00  地区性  -----------------------------  @gyhcb
09:45:35  是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会跟本地的统计数据相关,但还会跟社会保障、监管机制有关。  香港保险的监管 跟 大陆保险的监管,由于保险业发展的定位不一样,监管的内容肯定不一样的。  大陆的25项重大疾病定义,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  大陆的分红分多少比例,是保监会统一要求,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以上,香港保险则没有任何统一的行业或者政府规定,你听到的,就是业务人员的描述而已。  大病保险的......  -----------------------------  @OnThe路
03:33:25  光保诚的分红比例不低于90% 就完败大路一切保险公司!  -----------------------------  分红比例90%,是什么的90%, 基数是什么呢?
100元的90%,跟1000元的90%,一样吗?
  @waylonwong
13:16:32  是否赔得到,看两地保单的疾病定义,而不是听故事。  关于癌症的TNM分类,请参考医学网站http://www.cancerquest.org/index.cfm?page=840&lang=tchinese  倘若客户的内地险能赔到尚未扩散的早期甲状腺癌,恭喜。  最后需要再次重申,任何两款重疾险,都会存在你赔我不赔,我赔你不赔的情况。  -----------------------------  (1)大陆的原位癌,是不限器官不限部位的,所以只要是原位癌,都可以赔付。  香港的原位癌,还要分部位、器官,好像管很多种,其实都在大陆的理赔范围内。  “早期甲状腺癌”? 是癌症就是癌症,不是癌症就不是癌症。  甲状腺癌,在大陆,就是标准癌症,可以获得100%保额赔付,豁免保险费。  (2)T1N0M0 你再去找定义,来有什么用? 你想说明什么问题? 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是我们办理最多的大病理赔。  T1 :
是肿瘤大小
——大陆保险的癌症定义,没有规定肿瘤必须多大  N0:
局部淋巴结没有发生癌细胞转移
——大陆保险的癌症定义,没有要求必须癌细胞转移到淋巴  M0:
无远处转移
——大陆保险的癌症定义,没有要求癌细胞必须远处转移
  你就是把 T1N0M0
写成大写, 也改变不了啥啊?
  那些被忽悠去买香港友邦大病保险的, 就是没有甲状腺的重症保障,只能当轻症赔付,继续缴纳保费。
当然,如果不治疗,超过 T1N0M0 分期,就属于香港友邦的癌症赔付范围了。
  @yktz7302
09:07:00  地区性  -----------------------------  @gyhcb
09:45:35  是的,保险产品的设计会跟本地的统计数据相关,但还会跟社会保障、监管机制有关。  香港保险的监管 跟 大陆保险的监管,由于保险业发展的定位不一样,监管的内容肯定不一样的。  大陆的25项重大疾病定义,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  大陆的分红分多少比例,是保监会统一要求,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以上,香港保险则没有任何统一的行业或者政府规定,你听到的,就是业务人员的描述而已。  大病保险的......  -----------------------------  @OnThe路
03:33:25  光保诚的分红比例不低于90% 就完败大路一切保险公司!  -----------------------------  忽悠。  2014年盈利、2015年亏损,分红保险、投连保险的为什么那么多退保金额呢?  对于保险客户,香港保险的退保损失会非常大,这些退保金额对应的投保保费该有多大。      来看看天涯上有保诚老客户的反馈:    来看下面的新闻:    香港人民傻吗? 保诚的保险投资收益那么高,自己不买,等大陆人来抢,然后自己去买汇丰银行的高风险理财产品?
说不通啊。
  楼主说话前都不过脑子的吗?癌症就是癌症?定义列明放在那里的,每个字都会说话,要求扩散就是要求扩散,而且也将早期的前列腺癌除外。  内地关于癌症定义:  1)恶性肿瘤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   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的恶性肿瘤范畴。  下列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1)原位癌;  (2)相当于 Binet 分期方案 A 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相当于 Ann Arbor 分期方案 I 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5)TNM 分期为 T1N0M0 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  (6)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间所患恶性肿瘤。  内地关于早期癌症的定义:  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被明确诊断为下列恶性病变,并且接受了相应的治疗。  (1)原位癌*;  (2)相当于 Binet 分期方案 A 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相当于 Ann Arbor 分期方案 I 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5)TNM 分期为 T1N0M0 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  *原位癌 指恶性细胞局限于上皮内尚未穿破基底膜浸润周围正常组织的癌细胞新生物。原位癌必须经对固定活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被保险人必须己经接受了针对原位癌病灶的积极治疗。  是的,内地的原位癌没有指明器官,这是一个相对优势。  接下来,我们看看香港友邦的癌症定义,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区别:  癌是指:  (a)任何經組織學確診為惡性之腫瘤,並須有惡性細胞已不受控制地生長並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或  (b)任何經組織病理學報告證實為白血病、淋巴瘤或肉瘤。  即使上述有何規定,就「危疾」之定義而言,癌症並不包括下列任何一項:  (i) 任何在組織病理學中分類為癌前病變、非侵略性、或原位癌,或邊緣性或低惡性潛力的腫瘤;  (ii)根據 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 T1N0M0 或以下級別的甲狀腺腫瘤;  (iii) 根據 TNM 評級系統,任何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 T1a 或   T1b 或以下級別的前列腺腫瘤; (iv)
被分類為 RAI 級別 III 以下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v) 與人體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感染同時存在的所有癌症;及  (vi) 任何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  香港友邦关于早期恶性肿瘤的定义:  早期惡性腫瘤 (Early Stage Malignancy)  早期惡性腫瘤是指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的惡性腫瘤情況:  (a)根據TNM評級系統,有關甲?腺腫瘤必須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N0M0級別;  (b)根據TNM評級系統,前?腺腫瘤必須在組織學上被界定為T1a或T1b;  (c)被分?為 RAI
級別I或II的慢性?巴性白血病;或  (d)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 診斷必須以組織病?學的特徵為準,並由註冊醫生確定。除非在以上所列,否則惡性腫瘤前的病變及情況並不受此保障。  香港友邦关于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原位癌是指經病史證實並局限在侵入性前之病變,即癌細胞並無穿透基膜,亦未侵入(即指滲入及/或活躍地破壞)下列 任何一項的受保之器官群組的環繞組織或氣孔,並以所列的任何類別作準:  (a)
乳房,而腫瘤級別被界定為 TNM
階段TIS;  (b)
子宮,而腫瘤級別被界定為 TNM
階段TIS;或子宮頸界定為第三階段的子宮頸表層細胞癌變(CIN III)或原位癌(CIS); (c)
?巢及/或輸?管,而腫瘤級別按 TNM
  分期法必須被界定為TIS
或屬FIGO* 的0
階段;  (d)
陰道或外陰,而腫瘤級別按 TNM
分期法必須被界定為TIS
或屬FIGO* 的0
階段;  (e)
大腸及直腸;  (f)
陰莖;  (g)
睾丸;  (h)
肺;  (i)
肝;  (j)
胃及食道;  (k)
泌尿道,就膀胱的原位癌而言,包括被界定為Ta
階段的乳頭狀癌;或  (l)
鼻咽。 就此保單而言,原位癌疾病必須以活組織檢查術確定。  *FIGO 是指國際婦?產科合會 (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Gynecologie et d’Obstetrique)的分期法。  香港友邦的原位癌有指定器官,但原位癌和早期肿瘤,确诊即赔,不象内地要求接受治疗。  让文字去说话吧。
  @waylonwong
17:46:35  楼主说话前都不过脑子的吗?癌症就是癌症?定义列明放在那里的,每个字都会说话,要求扩散就是要求扩散,而且也将早期的前列腺癌除外。  内地关于癌症定义:  1)恶性肿瘤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  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的恶性......  -----------------------------  呵呵,  第一、大陆友邦的原位癌,是额外的理赔20%,不会影响标准大病理赔。  第二、甲状腺癌在大陆是标准癌症。  第三、大陆友邦及其他公司的原位癌,都是不限器官和部位的。  第四、大陆友邦确诊原位癌,需要实施积极治疗手段才可以获得理赔,香港保险不需要?  难道早期发现了癌细胞,不是立刻做病理报告,立刻治疗,还要等到发展成标准癌症?  大陆友邦的原位癌条款(包涵在极早期恶性肿瘤里):  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被明确诊断为下列恶性病变,并且接受了相应的治疗。   (1)原位癌*;  (2)相当于 Binet 分期方案 A 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相当于 Ann Arbor 分期方案 I 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5)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  *原位癌  指恶性细胞局限于上皮内尚未穿破基底膜浸润周围正常组织的癌细胞新生物。  原位癌必须经对固定活组织的组织病理学 检查明确诊断。  被保险人必须己经接受了针对原位癌病灶的积极治疗。
  @waylonwong
17:46:35  楼主说话前都不过脑子的吗?癌症就是癌症?定义列明放在那里的,每个字都会说话,要求扩散就是要求扩散,而且也将早期的前列腺癌除外。  内地关于癌症定义:  1)恶性肿瘤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  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的恶性......  -----------------------------  已经发生转移的皮肤癌,
在大陆保险里算标准的重大疾病,在香港保险里也不算。  条款很明确。
  又有人拿着香港保险来求意见,问题是: 你连香港保险的条款都拿不到,你比较啥呢?  这么大的一笔交易, 不看条款就签字,你做过多少次这样的决定呢?
  @gyhcb
00:35:29  继续,让更多朋友了解真相,至少是要清楚自己买到什么,没买到什么。  以下内容是在其他论坛上回复的,粘贴过来用:  你们就是忽悠和欺骗大陆居民,令人愤慨。  我都是条款和法规引用来说话,怎么叫诋毁?  你们应该有条款,有规范演示,有
数据,堂堂正正地摆出来,最基本的标准,就象大陆现在规范的保险从业人员一样,那才是正常,没人能对事实诋毁。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移动的电话,大......  -----------------------------  可以告知下您的微信号码?  我正准备买保险,多谢!
  @gyhcb
00:35:29  继续,让更多朋友了解真相,至少是要清楚自己买到什么,没买到什么。  以下内容是在其他论坛上回复的,粘贴过来用:  你们就是忽悠和欺骗大陆居民,令人愤慨。  我都是条款和法规引用来说话,怎么叫诋毁?  你们应该有条款,有规范演示,有
数据,堂堂正正地摆出来,最基本的标准,就象大陆现在规范的保险从业人员一样,那才是正常,没人能对事实诋毁。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移动的电话,大......  -----------------------------  @ty_林林524
10:44:05  可以告知下您的微信号码?  我正准备买保险,多谢!  -----------------------------  dk
  来看一则新闻,其中提到  “  在偿付能力充足率方面,摩根大通预计保诚的英国偿付能力比率会降至112%,低过130%的门槛,或会触发资产注入。另外,保诚很大部分的资本是不可替代的,而英国的信贷状况或美国证券及信贷状况可能进一步削弱保诚的资产负债表,再加上保诚的业务增长正在萎缩。  ”  见:  两家港险巨头 大行评价为何冰火两重天?  /a/639.htm  为什么数据,跟业务员的宣传不一样呢?
  这样的欺骗行为,不被处罚,就是因为这些销售行为脱离了监管:    看懂没有?  首先、大陆的癌症赔付条件比香港要宽泛,因为:  (1)大陆不对甲状腺癌单独免责,香港友邦不是;  (2)大陆对转移的皮肤癌也规定为标准癌症,香港不是;  其次,原位癌,上面的推销文字真是让人膛目结舌:  (1)原位癌,都不能发生转移。 转移了,就不叫原位癌。  (2)大陆赔付原位癌的条件,比香港要宽泛,因为  大陆保险没有要求必须是哪一个器官的原位癌可以赔付;  香港保险指定必须是特定的器官,才可以管原位癌。  颠倒黑白的是,真精彩:  对于早期的重疾, 香港保险可以预支20%保额,注意哦,是预支!发生标准的重大疾病之后,则赔付剩下的80%。  大陆呢?
大陆对于早起的终极,是“额外”赔付20%保额,注意,是额外! 发生靠准的重大疾病理赔时,还会赔付保额的100%。  (注意:中国人寿的产品,和香港的产品相同)  网站上还有推销文,到香港买保险是为转移资产,问题是:转移资产,为什么不是买美国保险、新加坡保险呢?一国两制的承诺,是“50年”不变,未来只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大陆和香港,谁会更稳定呢?要安全,也应该是往更远的地方转移才对吧。
  @gyhcb
17:36:57  这样的欺骗行为,不被处罚,就是因为这些销售行为脱离了监管:    看懂没有?  首先、大陆的癌症赔付条件比香港要宽泛,因为:  (1)大陆不对甲状腺癌单独免责,香港友邦不是;  (2)大陆对转移的皮肤癌也规定为标准癌症,香港不是;  其次,原位癌,上面的推销文字真是让人膛目结舌:  (1)原位癌,都不能发生转移。 转移了,就不叫原位癌。  ......  -----------------------------  这些人,应该既没受过大陆保险公司的培训,也没受过香港保险公司的培训。  即使选择买香港保险,也应该避开这些人,直接找香港保险公司自己的代理人。  看到这种忽悠帖子就让人生气。没有合法的推荐资格,严重误导甚至欺骗,居然还能在网上这么招摇,这也是监管机构的耻辱。
  香港保险公司大部分都是国际性的公司,像保诚来自英国,永明来自加拿大,安圣来自法国等等,并不是香港本身的公司。而是由于香港的特殊区位优势,导致全世界的金融公司都会来到香港开展业务。  这些公司受到的法律监管和行业监管不单来自香港,而是全世界的金融准则,所以很多公司才会得到世界金融评级机构的最高级评定,这些机构比国内的银行评级还要高,根本不敢去欺骗客户。同时,这些公司都为上市公司,公司的财报都会被披露,相比国内的公司也会正规很多。  只是在投保中,一定本人要来港,而且找到正规的代理人,否则会出现各种烦恼的。  有需求的朋友欢迎咨询哦。
  在香港买保险,不为别的,就因为大陆保险公司都是骗子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诚隽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