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img早日倒闭 一点cbc信用管理公司倒闭都没有 收了押金不退 希望大家不要买img 这样

&p&某个周日,大雨,我和女朋友决定死宅在家里。&/p&&p&早上起床不可描述之后,我先洗澡,然后下厨房做了煎蛋和培根。&/p&&p&一起吃完早饭,她去刷碗,我乐呵呵的泡了一壶茶。&/p&&p&香气四溢,舒服。&/p&&p&然后我慵懒的窝在沙发里看书,她躺在我的腿上用ipad刷微博和刷剧。&/p&&p&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互不打扰,但是偶尔她也会一边刷一边兴奋的告诉我又有什么新鲜的八卦,某个电视剧的最新狗血剧情等等。&/p&&p&我有时会饶有兴致的和她讨论(吐槽)一番,如果没什么想说的,说句「噢这样啊」便也可以蒙混过关。&/p&&p&我如果有感而发,也会时不时给她讲讲书里的内容,她要么放下ipad和我讨论一会,不耐烦了便直接抬起手捂住我的嘴。&/p&&p&&br&&/p&&p&&br&&/p&&p&中午我们一起做饭。她给我打下手,洗洗菜啊什么的。我负责切肉,炒菜。&/p&&p&差不多炒好的那一刻,我夹一块肉喂到她嘴里,然后问「咸还是淡?」&/p&&p&她说「刚刚好」。&/p&&p&哪里那么多刚刚好,于是我自己试了一口。&/p&&p&「还要加一点辣椒才够味啊!哈哈哈」&/p&&p&她笑开了花。&/p&&p&真不老实,明明喜欢吃辣的嘛,我就知道。&/p&&p&&br&&/p&&p&&br&&/p&&p&吃完午饭,我们一起看了一部她喜欢的爱情电影。&/p&&p&看完后,她突然问我和前女友的故事,比如怎么在一起的,怎么分手的。&/p&&p&「这个坑我才不跳」,我傲娇的说。&/p&&p&「说啦,我想知道。嘿嘿」她开启了无敌的撒娇模式。&/p&&p&好吧。那只能说。&/p&&p&于是我给她讲了一下午的故事,她还老喜欢追问细节。&/p&&p&万万没想到,她居然从我的这些故事里总结出怎么样做一个更好的女朋友,然后也会告诉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欺负到前女友了,她不喜欢。&/p&&p&最后列出了双方都要改正的1、2、3点。&/p&&p&说是「都要努力进步才能走得更远。」&/p&&p&&br&&/p&&p&&br&&/p&&p&晚上睡觉前,我们躺在床上聊天。&/p&&p&她说「我刚刚帮你把行李都清理好了,明天就送你去机场啦。」&/p&&p&「好,谢谢宝贝。」&/p&&p&我当然知道,我是看着她一点一点把我的东西整整齐齐的摆进箱子里的。&/p&&p&「异地恋会很艰难的,你知道吧?」她靠着我轻声说。&/p&&p&「嗯,我知道」&/p&&p&「那你怕吗?」&/p&&p&「我才不怕」&/p&&p&她抬头看着我的眼睛,眼神很坚定。&/p&&p&「那我也不怕。」&/p&&p&&br&&/p&&p&&br&&/p&&p&&br&&/p&&p&&br&&/p&&p&______________&/p&&p&最后打一个羞羞的小广告,想最系统、高效的学习英语的朋友们,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六浪记」。&/p&&p&这才是我的专业所在:p 么么哒&/p&
某个周日,大雨,我和女朋友决定死宅在家里。早上起床不可描述之后,我先洗澡,然后下厨房做了煎蛋和培根。一起吃完早饭,她去刷碗,我乐呵呵的泡了一壶茶。香气四溢,舒服。然后我慵懒的窝在沙发里看书,她躺在我的腿上用ipad刷微博和刷剧。大部分时间我们…
说实话,我看了这些图片,又看了其他人发的题主日常朋友圈,我心里挺难受的。&br&因为就这个事件,我看到的并不仅仅是题主这一个人,而且现在大学生创业潮的整体现象。&br&&br&我心里真特么难受!!!&br&&br&知乎上有人不止一次问过我,为什么你每次都不厌其烦的回复每一个人的提问,这样能给你带来什么?&br&是啊,我来知乎到今天,正好是第四个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我在知乎也只关注两个话题,一个是创业,另一个是商业。&br&说句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开到知乎四个月以来,每次见到一些大V在回答里留自己的公众号,我就挺鄙视。&br&我既没有公众号,也没有微博,所以才会有人问我写干货,帮别人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哪里。&br&&br&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学生们已经变得这么向往金钱,这么渴望致富。但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我也一直认为只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去开拓开拓眼界也是很有必要的。国家近几年鼓励大学生们创业,无论好坏,这里不去评价,但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大学生都走上了一个极端。&br&&br&&b&想赚快钱,认为赚钱很容易,认为自己天下无敌。&/b&&br&&br&去年我去理工大讲课的时候,发现居然还有创业课,还有精英班,还有什么辉煌殿。后来我从网上查了一下,居然全国这么多大学都开设了这些课程。&br&我十分庆幸自己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国家没有这个政策。说句很难听的话,我一直认为那些在大学生活中痴迷创业的大学生,是这个社会最先淘汰,最先死掉的一批人。&br&&br&前两天在知乎上,一个小姑娘给我留言,说你懂个屁,我们学校经常举行创业大赛,创新大赛,我们也经常参加,收获了很多知识,为我们的创业做了很大的铺垫!你这么牛逼怎么也没看你去大学生创业大赛当评委啊!&br&她期待我的反驳,但我连搭理都没搭理她,直接就屏蔽了,我不想在一个已经死掉的人身上浪费哪怕一秒钟的时间。&br&&br&关注我时间长的知友都清楚,我是山东人,所处的这个三线城市中有一所理工大学,这所大学呢,虽然是个二本,但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在全国排个前几名没问题,因为这个学校太有钱了,上个月,一个教授的专利刚卖了五个亿。&br&&br&然后呢,就出现下面的场景。&br&&br&&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3d631dae_b.png&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3d631dae_r.png&&&br&&br&创业班,创业大咖。&br&&br&昨天去我朋友公司喝茶的时候,我给他看了看,他差点没一口茶把自己呛死,本来我也挺想笑,但看见他笑成那样,我却笑不出来了。&br&&br&之前写过一个回答,曝光的是全国大学附近的众创空间,创业中心,孵化园这类的黑幕,今天,我必须要把大学生创业大赛这类的比赛黑幕也写出来,让那些大学生清醒清醒!!!&br&&br&&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05dbf91cf785dee5ffb2ba4_b.png&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05dbf91cf785dee5ffb2ba4_r.png&&&br&&br&这是前几天理工大一个最火的公众号发的文章,讲的是学校里一个创业大咖的发家史。&br&看完以后,我拿他对比了一下我公司楼下卖早餐的阿姨,发现阿姨收入领先他20年。&br&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第一次在文中下面留言,虽然被置顶上去了,但截图里,都是一些其他学生羡慕和崇拜的言语。&br&&br&&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027db2b64ade9dfcf396ed8e_b.png&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027db2b64ade9dfcf396ed8e_r.png&&&br&&br&这个截图,是月初的时候,市里的一些民营企业老总到理工大一个创业大赛做评委的文章。&br&这种事情几乎每周都会举报,全国这么多大学,每年,每月,甚至每天要举办多少次创业比赛???&br&&br&在这里,我正好要跟那位准备等我反驳的小姑娘说几句。&br&我确实没参加理工大的创业大赛并担当评委,为啥呢?其实本来理工大第一次邀请我的时候我挺心动的,但我再看其他被邀请的企业老总,发现自己还是不要去了,太特么掉价了!&br&&br&有黑驾校的张总,&br&有只有一间办公室的王总,&br&有小型培训班的李总,&br&有做微商的陈总,&br&等等等等,太多了。&br&&br&各种公司名字恨不得叫宇宙集团,太阳系公司,这个CEO,那个联合创始人。&br&刚开始听他们名字,我还被唬住了,以为我这个城市的私企老板各个低调呢,后来我找几个学生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就是吹嘘自己公司多么多么牛逼,让学生帮忙驾校招生,跟着自己做微商等等。&br&等着创业大赛一结束,不是骑着电动车走,就是开着个十几万的小车走。&br&更离谱的,还有让招聘网站的HR或者讲师过来当评委的,我就纳闷了,一群自己累死累活每个月就赚三四千的人,怎么就这么有自信去给大学生做创业评委?这和谋杀有特么什么区别!&br&&br&还有一个现象,虽然我没有公众号和微博,但我很偶尔的时候会在评论区回复某个知友我的微信,然后就被一些大学生看到了。&br&刚开始的时候加我微信我不通过,然后不停的在知乎上私信我,上来连个你好都特么不说,直接说你不是有的时候会给创业公司投资吗,给我也投点吧,然后就是连续好几条产品介绍,将来规划,大有不把产品卖到火星不回头的信念。&br&还有的就更让我佩服了,直接说让我给他们团队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可以让我占5%的股权,这点我应该向他们学习。等我什么时候缺钱了,我就去找马云,让他先给我10亿,我忍痛给他5%股权,保证让他赚到手软。&br&&br&不去创业大赛当评委,一个是因为掉价,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真的不缺那点钱。什么意思呢?&br&创业大赛,地方上多多少少会拨专项款,这些钱去哪了?自己想去吧。&br&企业想去学校参加,想去当评委,也是需要花钱的,这些钱又去哪了?自己想去吧。&br&&br&我一直说,就算把这些大学生关在小黑屋里一个月,放出来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学校创业大咖们,除了能决定开个咖啡馆,饭店,倒腾点校园商品,做个大学生兼职的平台,还特么能干啥???&br&&br&&br&最后,再用一个经历来回答一下某些知友关于我为何一直耐心解答一些大学生提问的目的。&br&&br&有一次干爹带我去参加一个场合,想给我多介绍点人认识认识,去之前我爸说让他多照顾照顾我,干爹说,&br&&br&&b&我都五十几岁的人了,趁这几年还干的动,多培养点年轻人总归是没有坏处的,我也不指望他们发财了分给我钱,只要过年过节的,他们能记得拎点东西来看我就行了。&/b&&br&&br&&br&虽然我离干不动还很遥远,但现在的年轻人想法确实很多,有的时候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吸收到新的知识,毕竟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br&&br&不过,我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没事和几个朋友去理工大逛逛,去装成观众看一看创业大赛,这已经成了我和几个朋友的消遣之地了。&br&&br&&br&&b&这真是台上一个傻子,台下一群疯子的时代。&/b&&br&&b&愿这个疯狂的时代早日消散。&/b&
说实话,我看了这些图片,又看了其他人发的题主日常朋友圈,我心里挺难受的。 因为就这个事件,我看到的并不仅仅是题主这一个人,而且现在大学生创业潮的整体现象。 我心里真特么难受!!! 知乎上有人不止一次问过我,为什么你每次都不厌其烦的回复每一个…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br&&br&&p&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p&&br&&p&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p&&br&&p&&b&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我”是什么?&/b&&/p&&br&&p&=========================&/p&&p&下面翻译转载一篇文章,试图来回答“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2014/12/what-makes-you-yo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Makes You You?&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以下开始直到全文结束都是翻译转载,我在翻译的时候有稍许修改。&/p&&p&&br&&b&自日起转载请务必私信咨询,否则视为未授权转载 知乎 &a data-hash=&c948a6c96e2c& href=&///people/c948a6c96e2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谢熊猫君& data-tip=&p$b$c948a6c96e2c& data-hovercard=&p$b$c948a6c96e2c&&@谢熊猫君&/a&&/b&&/p&&br&=========================&br&&br&&p&当你用到“我”这个词的时候,你应该是觉得自己的意思很明确的。“我”大概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清楚、最不会搞错的事情了,从很小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当你在讨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把重心放在“是谁”上面,因为“我”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p&&br&&p&但是如果你停下来想想,“我”这个概念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p&&br&&br&&p&&strong&&u&身体理论&/u&&/strong&&/p&&p&我们就从最基本的谈起,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说到一个人的肉体。身体理论认为你的肉体就是你。其实这种理论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肉体停止工作,你就死了。如果隔壁老王经历了很重大的人生变故,老王的家人可能会说:“他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p&&br&&p&当然,这里的说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老王自然还是那个老王,虽然他变了,但是它还是老王。因为老王的肉体就是老王,不管他的行为怎么变化。人类总是觉得他们不只是肉体这么简单,但是归根结底,&b&蚂蚁的身体就是蚂蚁,松鼠的身体就是松鼠,人就是人的肉体&/b&。&br&&/p&&br&&img src=&/95b1cf04ec70eeb4bd39e_b.jp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br&&br&&p&以上就是&i&身体理论&/i&,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理论。&/p&&br&&p&如果你减了次手指甲,你改变了你的肉体构成,你把一部分原本是你肉体的原子剪去了。那么你还是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还是。&/p&&br&&p&如果你要做肾脏移植,于是你拿你的肾6和隔壁老王换了个肾,然后把老王的肾给自己装上了,你还是你吗?这次的改动比剪指甲大多了,但是答案还是很明显,你依然是你。&/p&&br&&p&如果你得了重大疾病,需要更换心、肝、脾、肺、肾、血液和皮肤,做完这整套手术后,你顺利康复并且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你的家人会不会因为你的大部分肉体已经不是原来的而认为你已经死了?显然不会,没了这么多身体器官,你还是你。&/p&&br&&p&那会不会是你的基因呢?也许那才是“你”的最核心部分,所有的器官移植都不算数,只要你剩下的细胞还含有你的基因,你就还是你。但是有一个问题,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你是你,你的双胞胎兄弟不是你。基因也不是答案。&/p&&br&&p&看来这个&i&身体理论&/i&不太靠谱啊,我们把你身上那么些个重要器官都换了,你还是你。&/p&&br&&p&那么你的大脑呢?&/p&&br&&br&&p&&strong&&u&大脑理论&/u&&/strong&&/p&&p&我们假设,一个疯狂的科学家(疯科)把你和隔壁老王抓了起来。&br&&/p&&img src=&/a54e902e148c843dba3236f_b.jpg& data-rawwidth=&751&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1& data-original=&/a54e902e148c843dba3236f_r.jpg&&&br&&br&&br&&p&疯科先把你和老王麻晕了,然后把你和老王的脑袋切开来,把你们两人的大脑交换了一下,然后把你们两人的脑袋缝了起来。&/p&&br&&p&一切完毕后,你醒了过来,你看到到你现在身在老王的体内,而你原来的身体却具有了老王的人格。&/p&&br&&p&现在,你还是你吗?直觉上来说,你还是你,你还是拥有你原本所有的人格和记忆,你只不过是活在老王的体内罢了。然后你回家,向你的家人解释发生了什么:&/p&&br&&img src=&/b03df188d3a65e860e7ddeaf090d6d40_b.jpg& data-rawwidth=&871&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b03df188d3a65e860e7ddeaf090d6d40_r.jpg&&&img src=&/b630a262a285a147c9dc1b_b.jpg& data-rawwidth=&772&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2& data-original=&/b630a262a285a147c9dc1b_r.jpg&&&br&&br&&br&&p&其它的器官移植是不会改变你的身份的,因为准确来说交换大脑并不是“大脑移植”,而是“身体移植”。你感觉还是自己,只是换了一个身体。同时,你原本的身体就不再是你了——你原来的身体变成了老王了。&/p&&br&&p&这么看来,你就是你的大脑了。&b&&i&大脑理论&/i&认为,你的大脑去了哪里,你就去了哪里,哪怕是去到了别人的身体了。&/b&&/p&&br&&br&&p&&b&&u&数据理论&/u&&/b&&/p&&p&但是,如果疯狂的科学家,在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后,不是把你们的大脑交换,而是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连接到了一台电脑上,然后把每个大脑中的全部信息,一个比特也不差地复制到了另一个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原本的信息全部抹除了。&/p&&br&&p&然后你和老王醒来,两人的“大脑”并没有交换,但是“你”却到了老王体内,而“老王”到了你体内——原本老王的大脑里已经是你的思想、记忆、恐惧、希望、梦想、情绪和人格。装载着“你”的数据的老王的大脑和身体,还是会把你的家人吓一跳。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你的家人会接受“你”还是活着的事实,只不过你活在老王的大脑和身体中。&/p&&p&哲学家洛克的个人身份的记忆理论认为“你”是由关于你的经历的记忆决定的。根据洛克的“你”的定义,上面提到的老王的身体和大脑就是“你”,虽然这个“你”不包含你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包括你的大脑。&/p&&p&这就是&i&数据理论&/i&。&b&&i&数据理论&/i&认为,你根本不是你的肉体决定的,你是由你大脑中的数据决定的。&/b&&/p&&p&我们的思考越来越靠谱了,但是要获得正确答案,还是要用假想的情景来做测试。下面是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一个测试:&/p&&blockquote&&p&&b&折磨测试&/b&&/p&&ul&&li&情景1: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交换了你们两个大脑中的数据。等你们醒来,他对着老王的身体(也就是“你”),说:“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的其中一个,我该折磨谁?”&br&&/li&&/ul&&br&&p&这时候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你原来的那个身体,因为“你”已经不在那个身体里了。如果&i&数据理论&/i&靠谱的话,那这个结论也是靠谱的,毕竟现在“你”已经在老王的体内,所以原本那个身体就不是你最担心的了。&/p&&br&&ul&&li&情景2: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但是他在动你们两个的大脑之前,问了你几个问题,这时候的“你”还是在你原本的身体和大脑里面。这段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li&&/ul&疯科:我要折磨你们其中的一个,你说我是该折磨你还是折磨老王?&p&你:当然是老王了。&br&&/p&&br&&p&疯科:好吧。但是不管我折磨谁,我都会把你们两个的大脑清空,这样当我折磨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都不会记得你之前是谁。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p&&p&你:不,你还是折磨老王好了。&/p&&p&&br&疯科:哦,对了。在我折磨这个人之前,我不但会把你们的大脑清空,还会对你的大脑进行改造,把你改造成疯子,改造完后你就会相信你是老王,而且你会拥有老王的全部记忆、人格、感知和知识。我也会对老王做同样的事情,让老王相信他其实是你。如果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p&&p&你:额,还是不。不管我的大脑被怎么改造,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都不想被折磨——疯子也是会痛的,你还是折磨老王吧。&br&&/p&&/blockquote&&p&在情景1中,“你”会选择让疯科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在情景2中,你也许会选择让疯科折磨老王的身体。&/p&&br&&p&如果你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其实情景1和情景2是一样的——在两个情景中,疯科开始折磨之前,老王的大脑都会拥有你全部的数据,你的大脑会拥有他全部的数据。区别只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个阶段需要做决定罢了。
&/p&&br&&p&在两个情景中,你的目的都是让“你”不要被折磨,但是在情景1中,你认为大脑数据交换后,你就在老王的身体中了,你的所有人格和记忆也在老王的身体中。而在情景2中,你根本不在意大脑的数据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不管怎样你会和你的身体和大脑同在。&/p&&br&&p&&b&选择折磨谁,其实就是反映你支持哪种理论。&/b&&/p&&ul&&li&选择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其实就是&i&数据理论&/i&——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li&&li&选择折磨老王的身体,就是支持&i&大脑理论&/i&,因为你认为不管大脑的数据发生什么,“你”还是会在你自己的体内,因为你的大脑在哪里。。&br&&/li&&li& 甚至说,如果疯科的科学家告诉你他要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进行移植,有些人还是选择让科学家折磨老王的身体,这就是支持&i&身体理论&/i&。&/li&&/ul&&br&&p&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这个情景考虑完之后我觉得问题还没完。我们再来试一下另一个情景,这是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他的书《Reasons and Persons》中描述的传送机思想实验的现代版:&/p&&br&&blockquote&&p&&b&传送机思想实验&/b&&/p&&p&在遥远的28世纪,人类发明了很多现在没有办法想象的黑科技,其中之一就是传送机——能把人以光速传送。&/p&&br&&p&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你走进出发室,这是一个很小的小房间&/p&&/blockquote&&img src=&/fa00e7936_b.jp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fa00e7936_r.jpg&&&br&&br&&blockquote&接着你设置了你要去的地方,假设你从上海出发,要去北京。当你选择好目的地后,你按下了按钮。出发室的设备开始扫描你的全身,把你身体的分子组成,详细到每个原子和每个原子的准确位置,全部收集起来。设备在扫描你的同时,也摧毁你,一边扫描,一边把你的每个细胞都摧毁掉。&/blockquote&&img src=&/ba127bf32b87d6c747dbbc458f64a2e7_b.jp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ba127bf32b87d6c747dbbc458f64a2e7_r.jpg&&&br&&br&&blockquote&&p&扫描完成后,你也被完全摧毁了,出发室也空了。设备接着把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北京的到达室。到达室利用这些数据,把你的身体重新构造了出来。当这一切完成后,你走出到达室,感觉和你刚刚在上海的出发室里没什么区别——你的心情没有变、肚子还是有点饿,甚至连手指上的划伤也都还在。&/p&&br&&p&从你在上海的出发室按下按钮,到你走出北京的出发室,这整个过程,大概要花五分钟,但是这一切对你来说是即时的——你按下按钮,然后眼前一黑,然后你就到北京了。碉堡了。&/p&&br&&p&在28世纪,这是很常见的技术,所有人都是这么出行的。不但方便,而且安全——从来没有人因为使用这项技术而受伤。&/p&&br&&p&但是有一天,你又要从上海去北京了,你按下了出发室中的按钮,你听到了仪器扫描的声音,但是你并没有被传送。&/p&&/blockquote&&img src=&/41a4bc4f3c4a49d7ab3c6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41a4bc4f3c4a49d7ab3c6_r.jpg&&&br&&br&&blockquote&&p&原本的瞬间的眼前一黑没有发生,你走出出发室,你依然在上海。于是你去找客服人员,告诉她出发室的设备坏掉了,然后问她你能不能用另外一个出发室,不然上班会迟到的。&/p&&br&&p&客服看了一眼使用记录,告诉你:“扫描设备工作正常,它收集了你的全部数据,不过原本和扫买哦设备同步工作的细胞摧毁设备好像故障了。”&/p&&br&&p&“不可能啊,我明明还在这里啊,我上班要迟到了,你快给我用另一个出发室吧。”你据理力争。&/p&&br&&p&客服打开监控录像,上面是你在北京的监控画面,“不,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你看,这是你在北京到达室的监控画面,看来你不会迟到了,呵呵。”&/p&&br&&p&你怒了:“但是那不可能是我啊,因为我还在这里啊!”&/p&&br&&p&这时,听到吵闹的客服经理走了过来,然后跟你解释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而“你”确实已经到了北京,只是上海这边出发室的细胞摧毁设备坏了而已,“但是你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把你送到另一个出发室,然后单独启动里面的细胞摧毁设备把你摧毁就好了。”&/p&&p&虽然天天要去北京上班的你每天上班和下班都会被细胞摧毁设备各摧毁一次,但是这个时候你突然慌了:“等一下,不能这么做,我被摧毁后不就死了吗?”&/p&&br&&p&客服经理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先生,你看监控录像,你在北京活蹦乱跳的呢。”&/p&&br&&p&你更慌了:“但是那不是我啊,那只是我的一个复制品,我才是真的我!你们不能摧毁我”。&/p&&br&&p&客服和经理无奈地对望了一下:“很抱歉先生,但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摧毁你的细胞,我们不能在不摧毁出发室的身体的情况下就在到达室构造一个身体。”&/p&&br&&p&你囧囧地看着对方,然后开始逃命。这时候两个警卫抓住了你,然后把你拖向另一个出发室……&/p&&/blockquote&&p&如果你跟我一样,在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的时候,因为觉得瞬间传送这个主意很酷。但是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就开始思考——&b&瞬间传送是一种移动的过程,还是一种死亡的过程?&/b&&/p&&p&如果在故事一开始就问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觉得莫名其妙——瞬间传送明明是一种很安全的移动方式嘛,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它越来越像一种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你每天来回北京和上海的时候,你都是被细胞摧毁者杀死,然后设备又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p&&p&对于那些认识你的人来说,你经历了瞬间传送后安然无恙,就好像你的太太瞬间传送回家后也看起来安然无恙。她会像你吐槽今天上班的经历,并且讨论周末想去哪里玩。但是,有没有可能,你的太太在那天就被杀死了,而你抱在怀里的只是几分钟前被创造出来的复制品? &/p&&p&而这一切,依然取决于“你”是什么。&b&认同&i&数据理论&/i&的人会认为到达北京的你和从上海出发的你是相同的,瞬间传送并没有杀死你。&/b&但是我们都能理解故事结尾处那个还在上海的“你”的恐惧——人们是否能在确认自己的数据已经活在了北京后,安然接受在上海被毁灭的现实。&/p&&p&更进一步说,如果传送器可以把你的数据送去北京进行构造,那么它能不能把数据送去东京、南京和西京再造出三个同样的“你”?这时候要承认四个“你”全都是你就很难了吧?而&b&传送机思想实验,其实就是对&i&数据理论&/i&的有力的反驳。&/b&&/p&&p&同样的,如果有一个自我(ego)理论,认为“你”就是你的自我(ego),传送器思想实验也能同样的反驳。一想到北京的那个“我”,会和我的朋友成为朋友,会继续上网发帖,会继承我的生活,没有人会想念我或者觉得我已经死了(就好像你没有觉得你被传送回来的太太死了一样),这些都没有意义——北京的那个“我”的死活我不关系,我关心的是我的死活。&/p&&br&&p&这么看&i&数据理论&/i&也不靠谱,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回到&i&身体理论&/i&和&i&大脑理论&/i&呢?先别急。&/p&&br&&br&&blockquote&&p&&b&大脑分裂测试&/b&&/p&&p&人类大脑很牛逼的一点就是左右脑是能够单独运作的,如果你把左脑或者右脑切除,那个人可能还是能够存活下来的,甚至他剩下来的一半大脑能够学会失去的那一半大脑的功能,使这个人能继续原本的生活。&/p&&br&&p&假如说,你有个双胞胎弟弟叫小新。小新的大脑生病了,你决定捐出半个大脑来救他一命。于是医生把你们两个的头颅切开,把小新的大脑切除,然后把你一般的大脑给了小新。你醒来后,觉得和原来没什么两样。而小新(因为是双胞胎,所以基因本来就是一样的)醒来后获得了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格和记忆。&/p&&/blockquote&&img src=&/40aeaad53d8c326f643170b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40aeaad53d8c326f643170b_r.jpg&&&br&&br&&blockquote&&p&当你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你慌了,“小新”知道了关于你的一切,而你这时候需要让他发誓不要告诉别人,但是你又意识到没必要这么做——他不是你的双胞胎弟弟小新,他是“你”。他对于你的隐私同样的在意,因为那也是他的隐私。&/p&&p&而当你看着那个曾经是小新的人,看到他因为在小新的身体中而惊慌,同时你也感到奇怪——为什么我留在了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去到了小新的体内?左脑和右脑都是我,那为什么我现在只是在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同时透过两个人的视野看世界呢?&/p&&br&&p&不管是哪一半大脑在小新体内,为什么那一半大脑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个在小新体内的“我”是谁?为什么“他”会在小新体内而我依然在我的体内?&/p&&br&&p&&i&大脑理论&/i&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了。如果大脑去了哪里人就去了哪里,那么如果一个大脑同时在两个地方呢?被传送机思想实验击败的&i&数据理论&/i&和&i&大脑理论&/i&根本半斤八两嘛。&/p&&/blockquote&&p&本文一开始就被证明不靠谱的&i&身体理论&/i&,这时候就来劲了——你当然会留在你自己体内,因为你的身体就是你,你的大脑只是身体用来思考的工具而已。小新不是“你”,小新是小新,他只是拥有了你的思想和人格的小新罢了。不管怎样,小新的身体依然是小新。&/p&&p&但是不要这么急就投奔&i&身体理论&/i&,我们再深入考虑一下:&/p&&br&&p&我们从传送器思想实验中学到的,就是&b&如果你的大脑数据被传送到了另一个大脑里面,哪怕这个大脑和你的大脑在分子结构上是相同的,这也只是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而已&/b&——一个恰巧和你一模一样的陌生人。上海的那个你是特别的,当你被用另一些原子重造了之后,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失去了,而这失去的东西才决定了什么是你。&/p&&p&&b&&i&身体理论&/i&和&i&大脑理论&/i&会指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唯一的区别就是组成的原子不同,北京的你的身体只是像你的身体,但是他依然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那么是否组成身体的材料就是答案了呢?&/b&让我们用两个测试来验证一下:&/p&&br&&blockquote&&p&&b&细胞替代测试&/b&&/p&&p&假设我们把你手上的一个细胞,用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了,你还是你吗?当然还是。那么,如果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把你身体1%的细胞都用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你还是你吗?如果这个比例变成了10%呢?30%?60%?&/p&&p&北京的那个“你”就是一个被100%替代的版本,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决定了这个版本不是你。那么,分界线究竟在哪里?究竟替代百分之多少的你能够使得剩下的你变得不是你,而只是一个复制品呢?&/p&&p&这个测试很难回答吧?考虑到我们用了替代的细胞是分子结构一模一样的,那么一个在一旁观测的人根本不会觉得你发生了变化,这样看来你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死去,即使我们最终把你100%的细胞替换了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你100%的细胞都被复制品替代了,那这个你和在北京北传送器制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p&&/blockquote&&br&&br&&blockquote&&p&&b&身体粉碎测试&/b&&/p&&p&假设你使用一个原子分散设备来把你的身体粉碎成原子——设备启动后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浮动着的原子——然后几分钟后,这些原子又按照原来的排列方式重新组成为了你。&/p&&/blockquote&&img src=&/550dcd3dd7e3a04dfe8542_b.jpg& data-rawwidth=&1036&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6& data-original=&/550dcd3dd7e3a04dfe8542_r.jpg&&&br&&blockquote&&p&这个被重新组成的你还是你吗?还是你在被粉碎的时候已经死了,而被重组后的那个其实是你的复制品?如果说这个重组的你不是复制品的话,那么北京的那个你也不能算作复制品了——唯一的区别只是原子分散设备保存了你原本的那些原子,而北京的传送机使用了另外的原子,但是在原子层面,原子是一样的,你体内的一个氢原子和北京传送机使用的氢原子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如果北京的“你”不是你,那么粉碎后重组的“你”也不能算是你。&/p&&br&&p&以上的两个测试想要说明的是,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不是你原本的那些细胞是不是还在。细胞替代测试说明的是用复制品细胞慢慢的提到你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身体,并不会改变你是你这个事实,而身体粉碎测试则说明你的组成材料可以经历粉碎和重组但是重组后的你并不比北京传送器构造出来的你更原版。&/p&&/blockquote&&br&&p&这下&i&身体理论&/i&又靠不住了吧。&/p&&br&&p&这两个测试同时还说明了,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可能不是原子和细胞是不是原装的,而是在于连续性。&b&细胞替代测试能够让你依然是你,因为替代的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是一个一个细胞发生的。而如果身体粉碎测试是你的“终结”,可能因为粉碎是一瞬间发生的,而这种粉碎破坏了连续性。&/b&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瞬间传送机可能是杀人机器——因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没有连续性。&/p&&p&所以,我们讨论了这么久的大脑、身体、数据、人格、记忆,其实是跑偏了?有没有可能,当你移动你的大脑,或者粉碎再重组,或者把大脑数据传送去另一个新大脑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你?有没有可能这些要素都不是单独成立的,而是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存在?&/p&&br&&br&&p&&b&&u&连续性&/u&&/b&&/p&&p&几年前,我的祖父还在世,那时他已经90岁了,记性也不好。有一次,他指着墙上的一张自己6岁时候的照片,说:“那个是我。”&/p&&br&&p&他当然没说错。但是,你要说照片里那个六岁小男孩和我面前这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是同一个人,难道不滑稽吗?这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共同点。物理上来说,他们完全不一样,那个6岁小男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死了几十年了。&/p&&br&&p&至于他们的性格,我只能说这个小男孩大概是不会喜欢这个老爷子的。而且他们大脑里的数据几乎没有交集,街上随便找一个90岁的老人,他都比那个6岁的小男孩的数据更接近我的祖父。&/p&&br&&p&但是要记住,关键的不是相似性,而是连续性。如果相似性能够定义一个人的话,那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就是同一个人了。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6岁小男孩所共有的是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具备的,那就是这个90岁的老人可能不解的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但是他记得自己89岁的样子,而那个89岁的人,记得自己85岁时候的样子。那个50岁的自己,记得自己43岁的样子。而那个7岁的自己,记得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p&&br&&p&&b&这是一条长长的不断重叠的由记忆、性格和物理表征组成的链条。&/b&&/p&&br&&p&就好像一艘年迈的小木船,你可能已经修过它几百次,你一次又一次的替换它的木板,知道有一天你意识到这艘木船的每一片木板都被替换过了。这还是你的那艘小木船吗?如果你曾经把你小木船命名为“隔壁王嫂”,那它现在是不是要改个名?但是你知道,它还是“隔壁王嫂”对吧。&/p&&br&&p&也就是说,&b&你其实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故事,一个不断发展的主题&/b&。你就好像一个装满了东西的房间,有些东西是新的,有些是旧的,有些你知道在那里,有些你都不知道——房间的东西一直在变,每天都不一样。&/p&&p&同样的,&b&你不是一组大脑数据,你是一个内容一直在变换的数据库,不断成长和更新。你不是一组原子,你是一套告诉这些原子该怎么组织的指令。&/b&&/p&&br&&br&&p&&b&&u&灵魂&/u&&/b&&/p&&p&人们总是说灵魂,我总是不了解他们在说什么。对我来说,灵魂好像一个充满诗意的婉辞,用来描述大脑中非常内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为了把人类从充满生物本能的动物中区分出来的优雅尝试;或者说是一种宣布永远的方式。&/p&&p&也许人们在说灵魂的时候,他们说的是那样把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照片中的6岁小男孩联系起来的东西。他的细胞和记忆来了又走,也许唯一不变的那一丝联系就是他的灵魂。&/p&&p&在从物质和精神的各个角度讨论了“我”是什么后,也许这一切的答案其实是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理论——灵魂。&/p&&br&&p&&b&&u&结语&/u&&/b&&/p&&p&本来文章写到这边就完了,但是想想不行,我还是不那么相信灵魂。&/p&&br&&p&我现在的感觉是完全失去平衡的。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花了一星期思考自己的克隆体、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大脑、思考是不是每次睡着都是死去而醒来的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如果你想要一个很让人满意的答案,请自己阅读以下的相关来源部分。&/p&&br&&p&我之前告诉别人我要写这个话题,他问我为什么。在写作这篇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了帕菲特的这句话:“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人生的很多甚至大部分痛苦来自于对于自我的错误认识。”我觉得这话说的可能很对,而这也是思考自我的目的。&/p&&br&&br&&br&&p&&u&&strong&相关&/strong&&strong&来源&/strong&&/u&&br&&/p&&p&本文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创内容。我在创作的时候读和听了很多关于个人身份的哲学,并把它们组成了本文。文章用到最多的两处来源是帕菲特的《Reasons and Persons》和耶鲁教授Shelly Kagan的关于死亡的公开课,内容可以在线观看:&a href=&///?target=http%3A//oyc.yale.edu/philosophy/phil-176%23session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yc.yale.edu/philosoph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il-176#session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其它来源&/u&&/b&&br&David
Hume: &a href=&///?target=http%3A//www3.nd.edu/%7Ejspeaks/courses/08/hume-personal-identity.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me on Identity Over Time and Persons&i class=&icon-external&&&/i&&/a&Derek Parfit: &a href=&///?target=http%3A///papers/Parfit%.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 Are Not Human Beings&i class=&icon-external&&&/i&&/a&Peter Van Inwagen: &a href=&///?target=http%3A///doi/10.24.31.s11.14/abs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erialism and the Psychological-Continuity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i class=&icon-external&&&/i&&/a&Bernard Williams: &a href=&///?target=http%3A//mind.ucsd.edu/syllabi/07-08/Phil-87/williams.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Self and the Future&i class=&icon-external&&&/i&&/a&John Locke: &a href=&///?target=http%3A///johnlocke/briefconten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i class=&icon-external&&&/i&&/a& (Chapter: &a href=&///?target=http%3A///johnlocke/BOOKIIChapterXXVII.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i class=&icon-external&&&/i&&/a&)&br&
Douglas Hofstadter: &a href=&///?target=http%3A///G%25C3%25B6del-Escher-Bach-Eternal-Golden/d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del, Escher, Bach&i class=&icon-external&&&/i&&/a&Patrick Bailey: &a href=&///?target=http%3A//scholarcommons.usf.edu/cgi/viewcontent.cgi%3Farticle%3D1944%26context%3Det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ncerning Theories of Personal Identity&i class=&icon-external&&&/i&&/a&&/p&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
“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br&&br&&br&我想所有人在读到最后几页之前,都无法解答这个问题。&br&&br&全书酣畅淋漓,悬念从一开始即高高吊起,从头到尾贯穿直至尽头。这个故事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尤其到故事后半段,加速,再加速,恨不得翻到最后一页,看看这个可怕的隐藏着的凶手究竟是何人。我也是花了不到一天多的空余时间,读完了这个故事。(没有看BBC的英剧)&br&&br&看书的介绍,“童谣杀人”,“孤岛模式(暴风雪山庄)”,阿婆的这本书开创了侦探小说的新模式,凭我个人感受,真真切切当的起“不朽名作”这四个字。&br&&br&&br&十个人,表面上看似毫无瓜葛,身份各异,却又各自背负着人命,被同样一封信邀至岛上。(让我想起在阿婆的一些作品里也曾有这样许多人物出现的故事,比如《东方快车号谋杀案》中,表面互不相识的一群乘客,实则正是他们谋杀)&br&&br&在这些人按照童谣里所预言的一个接一个死去时,我想有过推理作品阅读经历的读者,都不难猜出凶手必定在这十人之中,而那所谓的岛主欧文,也一定是虚构之人。&br&甚至令我想起了一部以神结局出名的电影《致命ID》,电影中也是陌生的十一个人吧,酷似书中的场景,在一个雨夜中聚集在汽车旅馆中,却接连死去,正是套用了阿婆的孤岛模式吧,只是神结局,谜底揭晓后,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个人内心的多重人格,在治疗过程中一个个被清除了。而书中的人们,在阿婆的笔下丝毫不逊于现代电影,书中大量的对话与心理活动描写,令读者紧紧跟着这十人的行动,一起体验这恐怖的死亡游戏。&br&&br&一句话,阿婆不愧为黄金时代三巨头之一。&br&我以为十人的死已经是故事的结束,随后的探长与爵士能够为我解答,没想到,阿婆是以凶手的自白(一封漂流瓶中的信)来揭开这一切&br&&img src=&/4b627b7d0ad8b086577d_b.pn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1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4b627b7d0ad8b086577d_r.png&&&br&&br&?看到这里,才明白这死亡游戏的幕后操作者是谁。把犯罪当作艺术,不,是想完成艺术一般的犯罪。这时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我脑海中浮现,《神夏》中的莫里亚蒂,《七宗罪》中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凶手同样是用杀人来惩戒死者的罪行,又如《占星术杀人魔法》里的时子所作的 那四十年中都无人能解的杀人,而最后,她和书中的法官又如此相似,四十年内一直渴望有人来破解自己的魔术。他们又是有很大不同,时子是为了母亲而杀人,瓦格雷夫法官却是想借杀人,完成把自己当作上帝一般对正义的追求 和对犯罪艺术的向往。&br&我和瓦格雷夫一样对犯罪推理充满喜爱,但仍旧不认同他的价值观,即使在现代社会同样有许许多多隐藏的罪恶是无法得到惩罚的,在杀人的那一刹,他便与这些人无异,不论动机如何。正如那个著名的童话:屠龙的少年最终也浸血化作了恶龙。&br&&br&总之,虽说阿婆的这部作品中带有叙诡的意味(其实其他作品也都有一些~),但不足以影响它的伟大和艺术性,担得起作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侦探小说的头衔。书中法官与医生合作,假死,再自杀的诡计也足够精彩,我有多次以为凶手是医生或布洛尔,事实证明我还是兔羊兔奶姨夫o(╯□╰)o 所以再次膜拜阿婆~
“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 我想所有人在读到最后几页之前,都无法解答这个问题。 全书酣畅淋漓,悬念从一开始即高高吊起,从头到尾贯穿直至尽头。这个故事是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尤其到故事后半段,加速,再加速,恨不得翻到最后一页,看看这个可怕的隐藏着的…
&p&&b&!1. AF的T恤,对就是下图这种&/b&&/p&&img src=&/v2-31f3bea945dca87c09d624_b.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4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br&&p&所有拿到A&FT恤的同学第一感觉就是:&/p&&p&好柔软好舒服啊, 好有档次啊.&/p&&p&如何做到的呢?其实非常简单:磨毛&/p&&p&成本大概1块钱都不到,出来的手感就非常舒服&/p&&br&&p&&b&至于上面卖300+的一件T恤,&/b&&/p&&p&&b&成本最多20,&/b&&/p&&p&不能再多了&/p&&br&&h2&2. 优衣库的轻薄羽绒服:&/h2&&p&对,就是下款!&/p&&img src=&/v2-9c0bfe1d2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p&这个系列是优衣库的主打系列,&/p&&p&一般卖499或者599,长款的卖799,&/p&&p&这些产品的成本:&/p&&p&&b&卖499和599的成本绝对不要99,&/b&&/p&&p&&b&卖799的成本不会超过130,&/b&&/p&&p&当然这是出厂价,&/p&&br&&p&所以每次有人说优衣库性价比高的时候,&/p&&p&我就特别蛋疼:&/p&&p&99的东西卖599,&/p&&p&130的东西卖799,&/p&&p&性价比高?&/p&&br&&h2&3. 优衣库的吸湿发热内衣(Heat Tech)系列:&/h2&&p&没错,就是下图:&/p&&img src=&/v2-a20ba1e88c8f2fd8eeda1_b.pn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v2-a20ba1e88c8f2fd8eeda1_r.png&&&p&首先这个项目也是优衣库的主打产品,&/p&&p&特别舒服,是美女们冬天的必备系列!&/p&&br&&h2&&b&产品确实是好产品,&/b&&/h2&&h2&&b&但是如果要说它能发热,那也只能是你自己脑补的效果罢了:&/b&&/h2&&p&&b&比如就有人说HEAT TECH是如何发热的:&/b&&/p&&blockquote&&b&前提是你自己要热起来它才会“发热”,&/b& &b&所以你坐着不动的话根本木有用,&/b& &b&可以跑几圈的话就会特别暖和了。~&/b&&/blockquote&&br&&p&就说2个事实:&/p&&p&1. 优衣库的HEAT TECH过不了我国“发热内衣”检测标准,&/p&&p&至于为什么知道,因为亲测过!&/p&&br&&p&第二:吸湿发热的原理也很奇葩:你要出汗才能吸湿,然后才发热!&/p&&blockquote&穿上它:不出汗不发热,出汗才发热&/blockquote&&p&我都出汗了,还要你发热搞毛用?&/p&&p&热死我?&/p&&p&最后说说价格:&/p&&p&&b&通常UNIQLO卖79一件(打折后),&/b&&/p&&p&&b&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5块。&/b&&/p&&br&&h2&4. GAP的T恤:&/h2&&img src=&/v2-0accf42fbfdcd3a342c75c_b.png& data-rawwidth=&16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5&&&p&说实话真没什么特点,&/p&&p&还把个大广告放在胸前,感觉和施可丰复合肥的广告衫差不多!&/p&&p&当然吐槽的还是它的性价比:&/p&&p&&b&零售价:我见过卖149的,&/b&&/p&&p&&b&成本:15块,不能再多了!&/b&&/p&&p&性价比高?&/p&&br&&p&..............................................100赞的分割线..................................................&/p&&p&瞬间100赞,我继续更新吧,&/p&&p&有很多人在评论里说:&/p&&p&设计&/p&&p&品牌&/p&&p&运输&/p&&p&管理这些费用,&/p&&p&说实话这都是圈内人忽悠圈外人的X话,你愿意相信我也没办法。&/p&&br&&p&&b&5. TOMMY的POLO,&/b&&/p&&p&TOMMY在国内是男人的大众情人了,&/p&&p&下面这款卖1190的,成本绝对50以内我会骗你?&/p&&img src=&/v2-f2faea36d3b0eb7b7d912e37fa2a0b68_b.pn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4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6&&&br&&p&大家经常看到的:素色TOMMY男POLO,男人标配。&/p&&p&成本绝对到不了40我会骗你?&/p&&p&为什么那么贵?&/p&&p&看看男模右前胸的那个3色的点点小LOGO,&/p&&p&那个LOGO值400RMB&/p&&img src=&/v2-eee40b0afebc_b.pn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4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p&.......................................500赞的分割线.........................................&/p&&p&现在说说女装的部分,&/p&&p&以前做的内部的一个“国产女装10大品牌”对比分析,只截取比较直观的部分给大家看看:&/p&&h2&看重点:&/h2&&blockquote&1. 设计风格(其实你基本啥都看不出),
2. 面料/细节(你还是啥都看不出)
3. 粉丝数量(这个直观),
4. 定价(直观),&/blockquote&&br&&img src=&/v2-8cab14bf9ea11_b.png& data-rawwidth=&898&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v2-8cab14bf9ea11_r.png&&&br&&h2&1. 玛丝菲尔,&/h2&&img src=&/v2-e30bb00a5_b.png& data-rawwidth=&997&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7& data-original=&/v2-e30bb00a5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ef288a5a63d_b.pn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v2-ef288a5a63d_r.png&&&br&&h2&2. 雅莹,&/h2&&br&&img src=&/v2-e48da29bdd1d9f70ad868fb1e432b908_b.png& data-rawwidth=&990&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v2-e48da29bdd1d9f70ad868fb1e432b908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f3bf072f0daf5f6d830484fcdb36f30a_b.png& data-rawwidth=&901&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1& data-original=&/v2-f3bf072f0daf5f6d830484fcdb36f30a_r.png&&&br&&h2&3. 玖姿,&/h2&&img src=&/v2-809a87d8a3d14d3ff19f_b.png& data-rawwidth=&975&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5& data-original=&/v2-809a87d8a3d14d3ff19f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f538a718e0203b5dbeadca_b.png& data-rawwidth=&933&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3& data-original=&/v2-f538a718e0203b5dbeadca_r.png&&&br&&h2&4. 维格娜丝,&/h2&&img src=&/v2-cddda70443c_b.pn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v2-cddda70443c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ea1ffdbbf6685dad854608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v2-ea1ffdbbf6685dad854608_r.png&&&br&&h2&5. 珂莱蒂尔,&/h2&&img src=&/v2-0b1d0f8b6f732fe11d1ffb8efb904146_b.png& data-rawwidth=&978&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8& data-original=&/v2-0b1d0f8b6f732fe11d1ffb8efb904146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9264cbbbc5bfa7455cefe4_b.png& data-rawwidth=&925&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5& data-original=&/v2-9264cbbbc5bfa7455cefe4_r.png&&&br&&h2&6. 朗姿,&/h2&&img src=&/v2-f7f0c07d61faf_b.pn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v2-f7f0c07d61faf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8d04ccbbef67f1d5af2b2_b.png& data-rawwidth=&911&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1& data-original=&/v2-8d04ccbbef67f1d5af2b2_r.png&&&br&&h2&7. 敦奴,&/h2&&img src=&/v2-a87e76f5a739369bdf084_b.pn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v2-a87e76f5a739369bdf084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9961aba140daf_b.png& data-rawwidth=&92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v2-9961aba140daf_r.png&&&br&&h2&8. 声雨竹,&/h2&&img src=&/v2-0e7b802dd69649d6cbdc67_b.pn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v2-0e7b802dd69649d6cbdc67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7eaaab7e1a34_b.png& data-rawwidth=&914&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4& data-original=&/v2-7eaaab7e1a34_r.png&&&br&&h2&9. 歌力思&/h2&&img src=&/v2-c615eb633cc9b40bb8ead6d5497f10ac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c615eb633cc9b40bb8ead6d5497f10ac_r.png&&&br&&p&简单分析:&/p&&img src=&/v2-f7ad7be2e9b707f1189ad_b.pn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v2-f7ad7be2e9b707f1189ad_r.png&&&br&&p&上面是大叔之前做的女装国产品牌分析,&/p&&p&注意所有的产品基本都集中在一个品类上:连衣裙,其他的款式都没放。&/p&&p&&b&这些品牌的年龄段偏大一点(30-35岁以上吧),&/b&当然他们也有很多小清新款服务更年轻的女性,&/p&&br&&p&之前有很多人怼大叔说设计、面料等都是成本,&/p&&p&针对以上品牌我们来看看:&/p&&blockquote&1. 设计/风格
3. 粉丝数量
5. 成本&/blockquote&&br&&blockquote&1. 设计/风格&/blockquote&&br&&p&看完以上的10个品牌,&/p&&p&如果我问你各自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你是不是一脸懵逼?‘&/p&&p&其实我也懵,&/p&&p&在你看完1000款大同小异的“连衣裙”之后,&/p&&p&所谓的设计/风格就是扯淡(对不起了设计师们),&/p&&p&当然你可以标榜:就如同我在图片里分析的“细节特点”一样,&/p&&blockquote&简洁干练,
高贵端庄,
锋芒毕露,
舞台感强,
职场风格,&/blockquote&&p&你高兴就好!&/p&&p&在我看来,&/p&&p&设计出来的衣服是什么样,&/p&&p&真的不如请个腿长乃大、貌美如花的模特,&/p&&p&模特给观众的感觉才是你所谓设计、风格最大的载体,&/p&&br&&p&并且,通常所谓的有设计有逼格的衣服,&/p&&p&主要目的就不是拿来卖的,&/p&&p&是拿来撑场面的,SHOW 逼格的,&/p&&p&这些款式的特点就是特别出挑,特别辣眼睛,&/p&&p&一般陈列在窗口,或者参加走秀,&/p&&p&目的就是满足你逼格的需要,&/p&&p&但是实际上卖的是普通的小清新,&/p&&p&毕竟没有那么多人能接受很出挑的品味。&/p&&br&&p&你真的不要把自己的所谓品味看得太重,&/p&&p&你只是被人忽悠了还在帮人数钱而已。&/p&&p&当然月入10W+的知乎精英不在此列,&/p&&p&月入不过万,&/p&&p&还跟着别人玩潇洒,&/p&&p&你没潇,&/p&&p&只有傻!&/p&&p&哈哈哈哈&/p&&br&&br&&blockquote&2. 面料&/blockquote&&br&&p&普通的吃瓜群众,&/p&&p&对于面料的认知普遍只有2个字:“全棉”!&/p&&p&只有全棉的是好的,&/p&&p&其他的一概不知,&/p&&p&哦还有一个忽悠人的梗:进口面料!&/p&&p&我们用的进口面料哦,&/p&&p&所以特别贵哦,&/p&&p&我们的衣服好高贵哦,&/p&&br&&p&套路,&/p&&p&都是套路,&/p&&br&&p&看看上面给的那些图片,&/p&&p&面料无外乎:&/p&&blockquote&雪纺
网布/网纱+各种手工珠子,&/blockquote&&p&这些东西真就高端了吗?&/p&&p&扯呢吧。&/p&&p&其实大家用的面料几乎都大同小异,&/p&&p&部分商家在零售价过千的衣服上会用一点桑蚕丝,一点麻的成分,&/p&&p&这已经是良心商家了。&/p&&br&&p&&b&面料其实是你买一件衣服最重要的参考标准,&/b&&/p&&p&&b&不过很多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任何概念,&/b&&/p&&p&&b&所以宁愿多花钱,买个安心,&/b&&/p&&p&&b&有空我们后面普及面料知识,&/b&&/p&&br&&blockquote&&b&3. 粉丝数量和定价&/b&&/blockquote&&br&&p&这个大家自己看就知道了,&/p&&p&没啥好分析的,&/p&&p&想说的一点:&/p&&p&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p&&p&有的可以卖3000,&/p&&p&有的卖300,&/p&&p&这就是品牌方的定价策略,&/p&&p&说白了就是别人忽悠你的套路,&/p&&p&你相信了还买单了还说“好赞啊”,&/p&&p&这不就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还感激涕零“你是个好人”么!&/p&&br&&blockquote&5. 成本,&/blockquote&&br&&p&选取的款式都是连衣裙,&/p&&p&之前我们做过美国一个女装品牌的PARTY DRESS,&/p&&p&翻译过来也是连衣裙,&/p&&p&我可以说说我们做的价格供参考,&/p&&br&&p&我们每年做500个款左右,&/p&&p&所有面料国外进口(哪个国家就不说了,但是肯定是顶级面料供应商),&/p&&p&进口面料+国内加工,&/p&&p&我们从美国老板这里拿到单的价格是7美金左右(平均),&/p&&p&折算下来大概也就50块不到的样子。&/p&&p&并且,&/p&&p&这还是美国人给我们的价格,&/p&&p&真正给到工厂的价格是多少呢?&/p&&p&你猜!&/p&&br&&p&上面写的十大国产品牌的很多面料都是国产的,&/p&&p&设计师也是国产的,&/p&&p&工厂也是国内的,&/p&&p&一件衣服卖500是良心价,卖1000是合理价,卖1500是智商税价,卖3000依然有人买你敢信?&/p&&p&可是行情就是这样:你卖低了,逼格就低了,牌子就砸了。&/p&&p&怎么办呢?&/p&&p&拼命定高价啊,&/p&&p&&b&.............................4/27分割线..........................&/b&&/p&&p&更新:&/p&&h2&为什么衣服的价格会那么高!&/h2&&p&其实评论里有很多人已经普及了,无外乎渠道、管理、品牌经营、人工、店面租金、水电等等。&/p&&p&但是我想说的是:&/p&&p&&b&渠道、管理、品牌经营、人工、店面租金、水电这些东西,关消费者鸟事?&/b&&/p&&p&&b&作为消费者,我不要你的LOGO品牌,不关你的渠道、租金、人工、水电,&/b&&/p&&p&&b&我TM就想买件舒服、合体、良心价的T恤,&/b&&/p&&p&&b&就这么简单!&/b&&/p&&p&&b&你吧唧吧唧讲一堆然后告诉我:&/b&&/p&&p&&b&15块的东西,149就便宜卖给你了,&/b&&/p&&p&&b&99的羽绒服,就499/599便宜卖给你了&/b&&/p&&p&&b&这不是耍流氓么?&/b&&/p&&p&&b&这是传统的经营思路:我们各个环节都需要钱,所以就卖那么贵!&/b&&/p&&p&&b&基本上所有的品牌都是这样的思路:&/b&&/p&&p&&b&GAP/UNIQLO/H&M/ZARA/ESPRIT/MB,包括以上的所谓的10大品牌,&/b&&/p&&p&&b&包括国产的李宁/361/ANTA等等。&/b&&/p&&h2&&b&有人问怎么买衣服不会被坑?&/b&&/h2&&p&&b&其实很难啊,所有店都坑人,你想不被坑,很难。&/b&&/p&&p&&b&我给个指导价给大家,以后你记住这个价格,&/b&&/p&&p&&b&当你再被收智商税的时候,你至少知道自己被人收了多少,死的也不冤。&/b&&/p&&img src=&/v2-5ff61a2b71_b.pn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v2-5ff61a2b71_r.png&&&p&&b&(表格为大叔原创,转载请联系我,我有申请维权骑士哦)&/b&&/p&&br&&p&&b&再放一张图吧:传统渠道门店里的衣服,大概是成本的几倍呢?&/b&&/p&&p&&b&看下图:&/b&&/p&&img src=&/v2-d968ba7aa4c9f77375abfab_b.pn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1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v2-d968ba7aa4c9f77375abfab_r.png&&&br&&h2&结论:&/h2&&blockquote&1. 按较高的零售价来看:零售价和成本的比值,大概是9倍,(比如GAP,ESPIRIT等,还比如你全价买衣服的时候,基本都是在付9倍左右的成本)
2. 按较低的零售价来看:零售价和成本的比值,大概是3倍!(比如迪卡侬,比如超市里的很多衣服,都是3倍左右倍比)
3. 平均下来,零售价和成本的比值,在6倍左右!&/blockquote&&br&&p&PS:&/p&&p&比如优衣库清仓的时候卖39的T恤,大概倍比也就2.5倍左右,&/p&&p&如果有你的码和颜色,抓紧买很合算。&/p&&p&因为是清仓的价格,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p&&p&&b&.........................................2000赞的分割线....................................................&/b&&/p&&p&&b&说说之前大叔和2个朋友做的项目:&/b&&/p&&p&&b&当时我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b&&/p&&p&&b&做A&F/优衣库的品质,卖优衣库1/2到1/3的价格!&/b&&/p&&p&&b&不要LOGO!&/b&&/p&&p&&b&我们的目标人群就是男性:因为男人不那么讲究品牌,性价比对他们更有吸引力。&/b&&/p&&p&&b&我们的产品线放在:早期是袜子/内衣内裤/T恤上,&/b&&/p&&p&&b&A&F一样品质的T恤,光板的卖29块,印花/绣花/贴布绣的卖49块!
当然最终的目标是优衣库的羽绒服,&/b&&/p&&p&&b&按照99/149/199的价格,去怼优衣库里买499/599/799的价格。&/b&&/p&&p&&b&不走线下,只走线上,只做基本款,主打性价比!&/b&&/p&&h2&&b&我们的想法很宏大:&/b&&/h2&&h2&&b&1. 从产品出发,先做出产品线,&/b&&/h2&&h2&&b&2. 然后做APP卖产品,&/b&&/h2&&h2&&b&3. 最后做推广,线上线下的都做。&/b&&/h2&&h2&&b&最后找线下兼职销售,以大学生为主体做线下销售推广,&/b&&/h2&&p&&b&后来产品做出来了:&/b&&/p&&p&&b&1. 袜子:我们找的USPOLO的供应商。&/b&&/p&&p&&b&2. 内裤:我们找的七匹狼和JOCKEY的供应商。&/b&&/p&&p&&b&3. T恤:我们找的AF的供应商。&/b&&/p&&p&&b&4. 羽绒服:我们找的优衣库的供应商。&/b&&/p&&h2&&b&除了没有标,我们的产品都非常好!&/b&&/h2&&h2&&b&但是这些产品的开发,基本也把资金消耗完了。&/b&&/h2&&h2&&b&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我们才发现更大的困难:&/b&&/h2&&h2&&b&卖给谁?&/b&&/h2&&h2&&b&谁知道我们?&/b&&/h2&&h2&&b&谁相信我们?&/b&&/h2&&h2&&b&产品好性价比高有个鸟用,难道放在街上摆地摊?&/b&&/h2&&h2&&b&挣扎了很久,尝试了很多推广渠道,&/b&&/h2&&h2&&b&最终的结果非常惨淡:没钱完全推不动。&/b&&/h2&&h2&&b&然后就各处去找钱,因为没有线上销售数据,资本根本不认帐。&/b&&/h2&&br&&p&&b&现在想想当时的做法完全错误:&/b&&/p&&p&&b&应该先做市场,先找消费者,&/b&&/p&&p&&b&然后才去开发产品,&/b&&/p&&p&&b&有了消费者再去开发产品自然心里有底,&/b&&/p&&p&&b&从后向前做才是王道。&/b&&/p&&p&&b&而我们从前往后做,&/b&&/p&&p&&b&产品开发因为没有订单支撑,&/b&&/p&&p&&b&大牌供应商合作意愿不强,&/b&&/p&&p&&b&没人肯免费开发,&/b&&/p&&p&&b&所以我们只能付费,&/b&&/p&&p&&b&费时费力,&/b&&/p&&br&&p&&b&最终大家坚持不住,生意也就这么停下来了。&/b&&/p&&p&&b&投进去的钱和开发出来的东西,基本就打水漂了,&/b&&/p&&p&&b&倒是我捡了一些AF同品质的T恤穿的感觉真不错,哈哈哈哈&/b&&/p&&br&&p&&b&如果当初有几千个小伙伴能支持我们,&/b&&/p&&p&&b&说不定这事就能成了,&/b&&/p&&p&&b&我们并不要赚多少钱,&/b&&/p&&p&&b&只要把流水跑起来,把数据跑出来,&/b&&/p&&p&&b&我们就可找投资人拿到钱,&/b&&/p&&p&&b&公司也就不会黄了,&/b&&/p&&p&&b&说多了都是泪,&/b&&/p&&br&&p&&b&所以每次都让大家关注大叔,就是这个道理。&/b&&/p&&p&&b&关注一下吧,你没损失的,不会套路你。&/b&&/p&&br&&p&&b&………………………………5/4分割线………………………………&/b&&/p&&p&&b&微信公众号搞起来了,&/b&&/p&&p&&b&准备众筹一波,&/b&&/p&&p&&b&有人参加就放公众号出来啦&/b&&/p&&br&&p&&b&公众号:相约2020,&/b&&/p&&p&&b&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b&&/p&&p&&b&这个回答的热度其实已经过了, &/b&&/p&&p&&b&我相信留下来的都是真爱了,&/b&&/p&&p&&b&加一下公众号,大家一起尝试一下,&/b&&/p&&p&&b&不要抱太大希望就对了,毕竟创业不易。&/b&&/p&
!1. AF的T恤,对就是下图这种 所有拿到A&FT恤的同学第一感觉就是:好柔软好舒服啊, 好有档次啊.如何做到的呢?其实非常简单:磨毛成本大概1块钱都不到,出来的手感就非常舒服 至于上面卖300+的一件T恤,成本最多20,不能再多了 2. 优衣库的轻薄羽绒服:对…
&p&问题问得好,我的回答自然也不含糊。&/p&&p&&b&作为保险精算师,保险业里的老人,我来说说保险圈子里的小秘密(内容很短,一杯茶的功夫)&/b&&/p&&p&&b&1.&/b&分红险的分红比例看上去很高,但是能进行分红的钱不是你交的保费,而是分红账户里的钱——而这个钱在头几年可比你交的保费少的多的多。&/p&&p&&b&2.&/b&你觉得现在买的保额在20-30年后不够用?但是保险公司已经把通胀通过预定利率的方式考虑进去了,我的老东家们可是严肃的金融机构。&/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关于保险的保额,要不要考虑未来的通胀和收入因素? - 知乎&/a&&/p&&p&&b&3&/b&.99%保险业务员算不明白返还型保险的预定利率,剩下的1%就算能算明白也不会告诉你。&/p&&p&&b&4.&/b&癌症的治疗费用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天价,绝大多数在有社保的基础上自费25w-30w就可以(包含靶向治疗),但是&b&重疾险的保额需要考虑治疗期和康复期丧失收入的问题&/b&。&/p&&p&&b&5.&/b&保险业务员让你投入家庭收入的10%买保险?啥都不问就让你最起码买50W重疾保额?别闹了,那都是为了多收保费。你真正要关注的是保额能不能覆盖风险——意外/重疾的治疗费、康复期误工费用、房贷费用、子女和父母赡养费用等等,甚至还要考虑你另一半的费用。在结合你的当前财务支出情况和投资偏好进行保险方案设计,以后可&b&千万不要直接拿10%的收入去买保险,到时候哭都来不及。&/b&&/p&&p&&b&6.&/b&“小”保险公司并不比大保险公司不靠谱,所谓的“小”每年的保费规模都有几百亿,而且根据保险法来看保险公司即便破产你的保单也可以保有90%的利益,况且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保险公司破产。&/p&&p&&a href=&/p/& class=&internal&&这个问题就说一次,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 知乎专栏&/a&&/p&&p&&b&7.&/b&儿童白血病的概率其实很低,但是儿童白血病占所有重疾的比例却非常高,所以造成了儿童白血病高发的假象。如果一定要买儿童重疾险,在这之前麻烦你先把社保的羊毛一定薅到了。&/p&&p&&a href=&/p/& class=&internal&&给孩子买保险前,你要知道北京“一小”医保 - 知乎专栏&/a&&/p&&p&&b&8.&/b&有能力获取年收益率5%左右回报的朋友,不要购买返还型和终身重疾/寿险,具体原因可以看我的其他回答;当然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获得5%的投资回报本身就不容易。&/p&&p&&a href=&/p/& class=&internal&&重疾险,应该选消费还是拿返还? - 知乎专栏&/a&&/p&&p&&b&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b&&/p&&p&&br&&/p&&p&-----------------4月28日更新--------------&/p&&p&&b&1.&/b&意外险必须是保险行业的一股清流,但大多数保险代理人都不会以主险推你(&b&佣金可怜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b&),组合、附加险的形式倒是比较常见。我要是你,肯定给自己买一份意外险。&/p&&p&&b&2.保费从来不打折&/b&。如果有人告诉你,现在买保险可以享受打折,你只管录音,然后拨打保监会的举报电话。&/p&&p&&b&3.意外险自杀不赔,但是寿险两年后赔&/b&。&/p&&p&&b&4.&/b&商业保险不是慈善机构,50多岁的老年人除了体检锻炼,身体健康买好医疗险兜底外没有必要购买杠杆率巨低的重大疾病保险了,除了风险自留没有办法(&b&年纪大了就别买重疾险了,真心不划算&/b&)。&/p&&p&&b&5.&/b&保监会不是形同虚设,有纠纷找保监会绝对会秉公处理&b&(保险纠纷中的弱势群体会有倾斜哦)&/b&,尤其涉及欺骗投保非本人签字什么的&/p&&p&&b&6.&/b&各个保险的犹豫期不尽相同,一定要看好合同,合理利用犹豫期,当然想好再投保是最好的办法(&b&犹豫期内你说了算,珍惜不多的宝贵时间&/b&)&/p&&p&&b&7.&/b&说了这么多,知乎粉丝赵先生反映找个纯保障的产品怎么就是找不到?别急,试试去app store搜保险(&b&只能帮你到这里了&/b&)&/p&&p&&br&&/p&&p&&br&&/p&&p&在做APP【智能保险师】的创业小白,善于分析保险/理财产品。想了解保险、理财知识,关注我的知乎:&a href=&/people/bei-dou-xing-69-32/activities& class=&internal&&北斗星 - 知乎&/a& &/p&
问题问得好,我的回答自然也不含糊。作为保险精算师,保险业里的老人,我来说说保险圈子里的小秘密(内容很短,一杯茶的功夫)1.分红险的分红比例看上去很高,但是能进行分红的钱不是你交的保费,而是分红账户里的钱——而这个钱在头几年可比你交的保费少的…
中国人俗话说的好:&br&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br&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br&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br&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br&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br&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br&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br&8、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br&9、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br&10、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br&11、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br&1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br&1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得重!&br&14、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可俗话又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br&15、俗话说: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br&16、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br&17、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br&18、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br& 19、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br&20、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br&21、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br&22、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br&2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r&24、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br&25、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br&26、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r&27、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r&28、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r&29、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br&30、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br&31、俗话说:后生可畏;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br&32、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br&33、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br&34、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35、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br&36、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br&37、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br&38、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br&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俗话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br& 40、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br&41、俗话说:光阴似箭;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br&42、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br&43、俗话说:邪不压正;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br&44、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俗话又说:不蒸馒头蒸(争)口气!&br&45、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br&46、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br& 47、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br& 48、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br& 49、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br&50、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俗话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br&51、俗话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俗话又说:老婆孩子热炕头!&br& 52、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br&53、俗话说:愚公移山;可俗话又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br&54、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话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br&55、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话又说: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br&56、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俗话又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br&57、俗话说:双喜临门;可俗话又说: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br& 58、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俗话又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br& 59、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俗话又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br& 60、俗话说:明人不做暗事;可俗话又说:兵不厌诈!&br&(不小心破百赞了,我说明下,这不是我原创,这是我几年前在网上看到的段子,当时被我收藏了。)
中国人俗话说的好: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
&img src=&/v2-e501dcebbf485d_b.png&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9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4& data-original=&/v2-e501dcebbf485d_r.png&&&blockquote&&p&更多有趣的动漫话题,欢迎关注公众号:&b&动漫宅说 &/b&(或搜&b&ACGerTalk&/b&)&/p&&br&&p&添加公众号,回复“&b&恐怖漫画&/b&”四个字,可以获得以下所有漫画的观看地址。&/p&&/blockquote&&p&恐怖漫画,作为漫画界一大类别,在漫画刚发展时就出现了。&br&多数时候恐怖漫画是以画面、气氛来达到惊吓读者的目地,这考验的是画师的笔下功夫。&/p&&p&我很喜欢伊藤润二,也是大家谈论的较多的恐怖漫画家,他的漫画以脑洞大、画面惊悚著称。当然今天肯定不谈伊藤润二了,毕竟实在被说的太多了。&/p&&p&后台总有人问我有没有恐怖漫画,虽然我总推荐伊藤润二但其实南都我最喜欢的恐怖漫画类型,并不是那种直白的画面惊悚,人设离奇,而是那种在阅读时因剧情而游离不去的诡异感,简单而言即是:&strong&细思极恐。&/strong&&/p&&p&“诡异”这词大概会在今天的更新中大量出现,毕竟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 &/p&&p&我特别迷恋这种感觉,将一部看似普通的、没有或者少血腥甚至带点搞笑、温情的漫画读下去,渐渐感觉背脊发凉,微微一想更感觉——&/p&&p&“卧槽,这个故事有点惊悚啊…”&/p&&p&今天,南都我就给大家推荐10部这样的漫画。&/p&&h2&&ol&&li&&strong&因为天空是灰色的&/strong&&br&&/li&&/ol&&br&&/h2&作者:阿部共实&p&关键词:&strong&抑郁、猎奇、细思恐极&/strong&&br&&img src=&/v2-fe7fffaf55a4b9_b.png& data-rawwidth=&723& data-rawheight=&9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3& data-original=&/v2-fe7fffaf55a4b9_r.png&&《因为天空是灰色的》大概是南都我最喜欢的细思极恐漫画之一,作者阿部共实算是一名新的漫画家,其名下真正出名的漫画区区几部,但这并不妨碍他因为出色的猎奇漫画出名。&br&&br&这部《因为天空是灰色的》以几十个小故事集合而成,每个小故事读完都能收获一点若有若无的东西,如果不能仔细阅读和观察,很容易错过。但如果看的太仔细,通常又能察觉到一丝丝猎奇和诡异,淡淡的恐怖弥漫不散。&br&&br&阿部共实的人物角色初看会觉得不好接受,有点像是《日常》的风格,但随着深入阅读,会逐渐喜欢上这种画风,甚至是个萌点。&br&&br&有些故事,你甚至一遍不能看懂,必须重看几遍才能细微品出。&img src=&/v2-e208dc9c17aaba_b.pn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v2-e208dc9c17aaba_r.png&&&img src=&/v2-5b16eb7de61e9660e00c_b.pn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8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v2-5b16eb7de61e9660e00c_r.png&&&img src=&/v2-82313bdee33fde9cc50f0_b.pn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v2-82313bdee33fde9cc50f0_r.png&&&br&&/p&&h2&&strong&2.橙、半透明、二度眠&/strong&&/h2&&p&作者:阿部洋一&/p&&p&关键词:&strong&超脑洞、猎奇、设定诡异&/strong&&br&&/p&&img src=&/v2-4bdc977ebe9d5c_b.png& data-rawwidth=&936&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6& data-original=&/v2-4bdc977ebe9d5c_r.png&&&br&&br&&p&我曾在公众号内推荐过这部漫画,不过那个毕竟只有少部分看到,这次就再推荐一次。话说,阿部家族还真是容易被南都我喜欢啊。&br&&/p&&p&阿部洋一这部《橙、半透明、二度眠》从名字开始就吸引了我,这莫名其妙的感觉简直和诡异漫画相得益彰。&/p&&p&《橙、半透明、二度眠》同样有着令人着迷的个人风格,黑白极为浓重,对比强烈。特别是黑色,几乎爬满了整部漫画,这种风格下的《橙》自然有着很不一般的诡异氛围。&/p&&p&故事上,阿部洋一给读者展现了什么叫脑洞,什么叫天马行空。看似毫无关系的故事与设定,被作者通过奇妙的故事剧情连通在一起,被衔接起来的,便是一个充满了诡异的漫画。&/p&&p&&strong&“你知道吗,恋爱的人心脏会爆炸哦!”&/strong&&br&&/p&&img src=&/v2-f46def02b117c6bcaae86b9f35c665f5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v2-f46def02b117c6bcaae86b9f35c665f5_r.jpg&&&img src=&/v2-262aadea86537_b.jp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v2-262aadea86537_r.jpg&&&br&&br&&h2&&strong&3.道满晴明系列 &/strong&&/h2&&p&作者:道满晴明&/p&&img src=&/v2-e357f608cf60e9c6e7b3d72cc8dddce1_b.png& data-rawwidth=&1227& data-rawheight=&8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7& data-original=&/v2-e357f608cf60e9c6e7b3d72cc8dddce1_r.png&&&p&道满晴明,我最最喜欢的一个漫画家,没有之一。他的风格特别合我胃口,走的是美式+日式的风格,初看人设有点像《吊带袜天使》,但故事绝不恶搞。&/p&&p&他的作品包括《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五分钱电影院》系列的《红》、《青》、《绿》三部等等。道满晴明有着超萌的画风,体态、神态拿捏的极好,很好的秉承了日式作画中严谨的人体解剖和结构比例,直白点说,该简单简单,该复杂复杂。&/p&&p&而充斥在这萌系画风之下的,是不经意的猎奇和诡谲,故事总有种“肯定没有这么简单”的余味缭绕。&/p&&img src=&/v2-f7df1ada57cd_b.png& data-rawwidth=&1463& data-rawheight=&9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3& data-original=&/v2-f7df1ada57cd_r.png&&&h2&&strong&4.黑&/strong&&/h2&&p&作者:ソウマトウ &/p&&br&&img src=&/v2-a5add21997fecfcba653be5_b.png& data-rawwidth=&1283&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3& data-original=&/v2-a5add21997fecfcba653be5_r.png&&&p&ソウマトウ 是一个有着非常萌画风的画师,笔下的萝莉特别好看。他还有一部漫画比较出名,叫做《失禁少女》。&/p&&p&《失禁少女》讲的是一个容易失禁(就是你想的那种失禁)的少女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失禁的搞笑故事,萝莉失禁什么的,是不是想想就带感?然而ソウマトウ 创作的这部《黑》,却一改萌系搞笑的风格,用清纯靓丽的萝莉和他独有的搞笑天赋,在一个日常的故事里纳入了恐怖。&/p&&img src=&/v2-adb282ee5ff_b.pn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v2-adb282ee5ff_r.png&&&br&&br&&h2&&strong&5.《猫汤》&/strong&&/h2&&p&作者:桥口千代美&/p&&p&关键词:&strong&黑暗、撕裂、心灵恐慌&/strong&&/p&&img src=&/v2-6447cabb010b798d8d34d6d75ffd37a6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6447cabb010b798d8d34d6d75ffd37a6_r.jpg&&&p&《猫汤》非常出名,在豆瓣、知乎等平台有着大量评价,都是认真讨论剧情。这漫画讲述的是两只猫、一只猪以及其他动物们生活中的故事,虽然都是动物但却非常现实黑暗。&br&&/p&&p&有人把《猫汤》分类在了搞笑栏目里,说实话,这漫画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搞笑,但我看的时候一次都笑不出来,更多的时候是觉得特别特别恐怖,里面的猫猪笑的越开心我越觉得心里发寒。&/p&&p&&strong&“你可能不知道,作者桥口千代美在画这部漫画的中途,自杀了。”&/strong&&/p&&br&&h2&&strong&6.《不能翻开的漫画》&/strong&&/h2&&p&作者:押切莲介&/p&&p&关键词:&strong&心灵恐怖、怪异、离奇&/strong&&/p&&img src=&/v2-030cdfefb4a1ef43d96de150b94928c1_b.png& data-rawwidth=&1395& data-rawheight=&9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5& data-original=&/v2-030cdfefb4a1ef43d96de150b94928c1_r.png&&&p&这部漫画名字就叫做《不能翻开的漫画》,颇有南都我这个标题党的风格,深得我心啊。&/p&&p&作者押切莲介本人画人物真的“奇丑”,这部作品是有多人共同协作的。他的另一部作品《高分少女》,说的是80、90年代街机相关的内容,非常好看的一部剧情漫画,能把那个漫画忍着画风看下来的读者,算是颇有忍耐力了。&/p&&p&《不能翻开的漫画》沿用了押切莲介怪异的风格,在塑造特别诡秘的角色上得天独厚。同时,押切本人充分展现了他的故事编造、叙述能力,细思极恐的剧情丝毫不输给让人胃疼的画面。&/p&&p&&strong&“其实我最怕的不是鬼压身,而是根本不是‘鬼’。”&/strong&&br&&/p&&img src=&/v2-4d9cfa8a93acdb3cace7c6f9d636ab2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4d9cfa8a93acdb3cace7c6f9d636ab28_r.jpg&&&br&&br&&h2&&strong&7.駕籠真太郎系列&/strong&&/h2&&p&作者:駕籠真太郎&/p&&br&&img src=&/v2-4b317d1aacffe06a7c5fc01_b.png& data-rawwidth=&1017& data-rawheight=&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7& data-original=&/v2-4b317d1aacffe06a7c5fc01_r.png&&&p&駕籠真太郎 作品之一 · 《超动力蒙古大袭来》&/p&&p&駕籠真太郎可能大家听的不多,因为他是画成人漫画的,并不是我们平常看的18X本子,而是正儿八经的成人看的成人正经漫画,简单而言,他的漫画带有血腥、暴力、性等元素,尽管内容正经却被划入了18禁。&/p&&p&駕籠真太郎算是个漫画大佬,很早很早就开始创作,网上很难找到他的漫画资源。他的漫画从一开始就将所有禁止元素加入了漫画中,不单单是血腥和暴力的恐怖,更多的是藏在故事之后的深思。&/p&&p&关于上面这部《超动力蒙古大袭来》,说的确实是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bc信用管理公司倒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