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圆o直径ab为10cm为10cm需要什么样的功放

求教,为什么用同一功放推小喇叭很小声,大的就很大声!|创意DIY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赞助商链接
为什么用同一功放推小喇叭很小声,大的就很大声!是不是阻抗匹配问题,小喇叭就是4cm,4R2W,而大的是10cm,用万用表量是5.3欧和但不知几瓦。小弟不才望大家解析下,先谢谢大家!
赞助商链接
功率大的,声音自然大声了,只不过功放功功率跟不上的话,功放就会发烫甚至烧毁功放
赞助商链接
小喇叭是高音喇叭?
引用第1楼loneabcd于 16:44发表的&&:功率大的,声音自然大声了,只不过功放功功率跟不上的话,功放就会发烫甚至烧毁功放 1.喇叭上面标注的功率是喇叭可以承受的额定功率,小功放推大功率喇叭只要喇叭阻抗匹配是不会烧功放的。2.同一功放推小喇叭很小声,大的就很大声,其原因是小喇叭灵敏度低,大喇叭灵敏度高。
1楼说得对,并不是大的就一定声音大的
声音跟阻抗有关5.3欧应该是6欧的日本标准喇叭日本是3欧的倍数(早期)欧洲是4欧的倍数(早期)中国是8欧的倍数(早期)找个4欧的喇叭接上试试
通常个头大,功率大。 抗阻高了,功率发挥不出来的也有可能,灵敏度也是一方面。确定你功放是多大功率
3楼正解,应该是灵敏度关系,和功率无关,一般来说功率值越大。灵敏度越低下,。
功率和喇叭无关功率小最多带不动喇叭,带大喇叭声音不大。也不会烧了功放。不懂得别在这忽悠人。
引用第8楼于 19:04发表的&&:功率和喇叭无关功率小最多带不动喇叭,带大喇叭声音不大。也不会烧了功放。不懂得别在这忽悠人。 第一次听说 (功率和喇叭无关)那喇叭上标的功率都是多余的咯?
跟喇叭灵敏度,阻抗有关,小功放推大喇叭,只要阻抗匹配,功放是不会烧毁的。我试过用自己DIY的30瓦功放,跨在舞台音箱的两端,能推的动,但声音不是大。
只要阻抗匹配,不会烧功放的!好比用四分之一瓦的4欧电阻接上,会很烫甚至烧断,换上10瓦的4欧电阻就不烫了一样。喇叭有个灵敏度的问题,矿石机为什么用高阻的呢,因为哪个东西线圈匝数多、线细了、电阻就大了,但是灵敏度高很多了。
4CM和10CM的喇叭,如果用万用表测试都为5.3Ω的话,应该二喇叭的特性阻抗相近,即功放输出在不同的两个喇叭的功率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不存在功放烧坏不烧坏的问题;而二喇叭的灵敏度相近的话,就存在二喇叭的有效面积的问题,相同功率作用在大喇叭上的有效面积比小喇叭的有效面积多得多,自然大喇叭比小喇叭响。
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的道理一样!这里的“响鼓”就是灵敏度比较高的鼓!
如果要对比大小喇叭,咱们先给个定义:2个喇叭的阻抗相同。好吧。好,既然阻抗相同了,咱们就近似的认为在通过同样电压的情况下,喇叭线圈行程相同。(喇叭你可以当作电机的一种) 行程相同了,你说大扇子扇的风大还是小扇子?(当然,行程速度一样的情况下)还有,在阻抗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大喇叭体积大,线圈直径一般都比小喇叭大,线阻比较小,浪费在线阻上的能量会小点,这也是一点。还有,大喇叭的磁铁磁性一般比较强。所以在同样阻抗下,大喇叭声音比较大的原因:1.纸盆面积大。2.线圈线阻小。3.磁铁磁性强。线圈的圈数(在磁场中的长度)也有原因,不过我不了解,不做对比解释了。
如果兩种喇叭阻抗相同,那就是大的灵敏度高!特别是早期大纸盆喇叭灵敏度相当的高!我8几年做过一个音箱是红灯牌的10w喇叭,灵敏度很高当时在映秀用一个3V电的收音机声音小接上音箱后马上感觉音量大了不少,用电流麦测量总电流基本上设变。另外如果喇叭功率小而功放的输出又大那接上喇叭的话那很容易就把喇叭烧坏!
喇叭功率有100用2w功放都能带动,而且不会烧。就算用手机直接耳机线都可以,只是功放功率大小决定声音大小。要是用200w功放肯定烧了喇叭。你说的功率大的喇叭烧小功放,那是不可能的。
和灵敏度有关,如电子管几瓦的小功放推灵敏度92DB的扬声器,在近百平米的大厅都有相当的响度
我不太懂喇叭上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是纸盆大小的关系。。。。。。我以为,从喇叭里出来的声音是纸盆震动引起的空气震动产生的,那纸盆大小就有绝对的因素了。。。频率一定的情况下。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灵敏度问题。至于烧喇叭情况主要是给喇叭提供的功率超过喇叭所能承受的功率,表现在喇叭发声严重失真或啸叫,功放输出电流产生削波呈现类似直流。烧功放一般是阻抗不匹配通常阻抗太小接近短路,喇叭是感性负载不能完全认为功率大就会烧功放。
以上不正确声响不响跟声压有关声压跟震幅有关跟发声面积有关同样的力气 敲小锣跟敲大锣 很明显
唉&&我都不想说了的按公式 按道理是这么说&& 我也试过用2W推100W的喇叭&&2W的功放会发热 要是推10W的喇叭 当然就没有推200W的那么热&& 当然我也试过用300W的功放推过100W的喇叭&&但没见像你说的烧过喇叭你可以用100W的功放推300W的音箱试试吧·····这样做肯定不久就会出问题的·可以给你看看别的贴子&& 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功放功率必须大于喇叭的功率 当然太大了也不行原因是 负载超越了功放管的饱和区 就会有高频输出或者直流输出 导致功放管超负荷 会烧掉功放管 或者喇叭 (当然2W的功放供电的直流电都不足烧喇叭 所以我没说烧喇叭 要是功放是20W 供100W喇叭的时候 不仅是烧功放 烧喇叭也是可能的 ) 这只是道理&&实际集成功放里都会有保护电路 当功放功率不足的时候都会让集成里功放管截止 很难烧掉功放&&就像收音机里的AFC AGC&&自动增益电路一样 保护着电路&&要是你是用分立元件做的功放就没那么好说了······除非你的保护电路做得很好 不然都会很容易出问题然而功放的功率大于喇叭的功率并不会烧掉喇叭 因为功放没超载 功放管都工作在它们自己的饱和区内 是它们的工作范围 所以不会烧喇叭的 除非你输入的音频信号 阻抗不匹配的时候 让喇叭的峰值功率(实际的峰值功率,不是额定峰值功率)超越功放功率的时候 那也会出问题的追求HIFI 高保真的发烧友们都会追求 功放的功率大于喇叭的功率 甚至大几倍 大几十倍的都有·······
先不考虑功率也不考虑阻抗匹配。。。 同是动圈喇叭,尺寸大的喇叭声音大,这是理所应当的。。喇叭如何将电流转换成声音。。。对于动圈当然是纸盆,纸盆越大、输出功率就越大。 楼主的功放的输出功率肯定是超出了小喇叭的极限。。也就是小喇叭超载了。因为喇叭小 功放的输出并没有全部转换成声音。大喇叭可以承受更高的功率,输出功率也更大,所以声音要比小喇叭大声。
当然 喇叭的输出功率也不仅仅是看尺寸,是尺寸和动圈行程这2个参数决定的。所以有些小尺寸喇叭的功率,可能要比某些大点尺寸喇叭的功率大很多。最后有一个要说明的。喇叭的阻抗不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出来的。喇叭是感抗 大功率喇叭阻值是很小的。功率越大直流电阻越小。
借楼主的地方 我出个题 大家讨论一下[attachment=2014776]
感觉就是100W的电阻大,不过感觉常常都是骗人的!
跟喇叭灵敏度,阻抗有关,小功放推大喇叭,只要阻抗匹配,功放是不会烧毁的。
还是楼上几位说得对,在同样阻抗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纸盆大小是决定因素。声音的大小就是靠的空气的振动,大纸盆的振动对空气的推动要大于小纸盆的。灵敏度应该是针对高频率和低频率,及小电流信号的反应能力。对小电流信号能有所反应的一般阻抗要高,因为在得到同样电磁推动力时,阻抗越低电流就要求越大,而阻抗高的线圈数就多电流需求也小,因而小电流灵敏程序也越高。而高频率的灵敏度应该是行程小的反应快,因为在电磁推动纸盆时行程小的在反向运动时则响应越快,而且还和纸盆材料有很大关系。
引用第23楼loneabcd于 02:20发表的&&:借楼主的地方 我出个题 大家讨论一下[图片] 阻抗由电感量决定。看下公式,然后。。。 所以正常情况下同样阻抗的喇叭,大功率的纯电阻小。
在功率都一样的情况下,大的喇叭推动的空气多,所以声音大一些。小的推动的空气少,所以声音小一些。但小喇叭推动更容易一点。
懒的写了,直接转载。音箱的功率和音量
作者:自由鱼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866 更新时间:
经常听到有人问某某音箱多大功率,其实功率与音量并不能完全划等号。首先每个厂商在标称功率的时候,用的是不同的概念。有的标的是额定功率,有的是长期功率,有的是音乐功率,最大功率,峰值等等。测试方法也不一样,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标识方法也不同。即使是用同一种方法,同样的功率,音量也不一定相同。在这里我们首先了解两个声学概念:dB和灵敏度 dB是声压的单位 例如60dB 一般谈话的声压级 120dB 开始令耳朵难受的声压级 130dB 开始危害人的听觉的声压级 200dB 火箭发射时的声压级水平还有一个重要概念:每增加3dB就是增加1倍。但是人耳的听觉不是线性的,而是成指数关系的。声压级大1倍,在人耳的听觉上只大了一点点。喇叭的灵敏度 : 1W的声功率,(以1K的频率为测试标准)在1米处测得的的声压级。下面我们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支200W的音箱,灵敏度是 86dB,另一支50W的音箱,灵敏度是98dB。哪支音箱声音更大?它们相差几倍?答案很简单,50W的那支音量要大的多,而很多国产喇叭灵敏度仅为80dB,灵敏度高的能达到100dB以上。还有一点:电子管音箱的音量要比晶体管音箱高出3dB!相当于两倍功率的晶体管音箱。另外电子管音箱在过载时呈现圆滑的转换过程。比如说在音箱最大功率时,当用力弹奏一个音符时,声音首先会因过载产生失真,当音符衰弱时即会转变为清音,而音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现象被人称为“WARM BLOOM”。这也是电子管音箱产生特有魅力失真音色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对晶体管音箱来说,在最大功率是仍然是没有失真的,而当超过这一值时,会产生较大的失真,即为一个跃变的过程,要么有较大的失真,要么没有失真。我听过很多朋友在买音箱时要买100W的纯电子管音箱,说实话我还没见过这么大功率的电子管音箱。电子管是高电压低电流,50W就很大了。咱们今年丝忆聚会使用的那支卡特分体的才40W,声音已经很大了。明白了这些,朋友们在选购音箱时就要自己听听实际音量,不要只是看厂家标的功率,很多都是厂家玩的数字游戏,没有实际意义。 这只是我所知道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如此判断音量和功率大小错在那里?当今,在国内音响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一些现象,使这本无意义的关系变得大有文章。君不见,在买音响的时候,当你要求比较两合不同机器的功率时,卖者十有八九会把两合机器的音量电位器开到某一位置,例如正中的位置(人们习惯与时钟的时针位置相比较,称为开到12点钟),然后听听谁的音量大,就判谁的功率大。其实这完完全全是种误导,因为这种比较法往往会得到与实际相反的结果,甚至会被不法商家或厂家利用来让你落入圈套。那么这种判断方法究竟错在哪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给两个错觉所误导了。其一,是机器的增益大小所造成的错觉。其二,是电位器的特性造成的错觉。以下就电位器的问题说明这其中的奥妙。  电位器是一个对信号强弱进行改变的部件,旋转电位器的过程实际上是改变了衰减系数,最小位置是0,最大位置是1。但是在旋转过程中间的某一位置所对应的衰减系数并不是每个电位器都一样的,比如在旋到一半位置时就并非衰减系数都是0.5。如果旋一半衰减系数是一半,旋1/4衰减系数是1/4,这种电位器叫线性电位器,这是制造上最简单的电位器。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人类自己的耳朵对音量的感觉并非是线性的,对信号衰减了一半听起来就并非感到是小了一半,为了使这一衰减过程能符合人类听感的特点,于是就有了一种叫指数特性的电位器出现,指数特性表现为先慢后快的衰减特性,但是由于它抵消了人耳朵听感上的非线性,反而使听感上感到是均匀的了。所以在经典的电路设计理论中,音量电位器用的都是指数特性的。如果使用线性电位器来做音量电位器,其音量来得早,由于这是不符合人耳的特性的,当音量开一点点就感到很大,小音量端的调整范围太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无法得到较小的音量,令人感到很难控制音量。这是因为机器太快到达其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了(这正是某些厂家或厂家想让你感觉到的,说得不好听,是想你上当的),其实再往上调加大机器的功率输出就很有限了,甚至已经失真,老大一截调整范围其实就废了。可用的调整范围挤在开始的一小段,这样的机器买回家后当然不会好用了。  至于前面说的指数型电位器,虽然音量来的慢,同样的机器,用这种电位器与上述的线性电位器比较,在相同的位置(最大与最小位置除外)音量会觉得小,但由于它是按人的耳朵的生理特性所设计,旋转起来会感到均匀得多,没有线性电位器那种音量变化突然的现象所以这种电位器如果画上刻度的话(按人的耳朵感觉的大小),是均匀的。位置和线性电位器比较起来会小一点,但却不用担心最大输出功率受到损失,置时都会得到一样的衰减系数1(全通过)。指数型电位器只不过是把有用的调整范围扩大了,而可能出现功率到头的现象或因此造成的失真的范围压缩到最小。所以按正规设计概念,如果用线性电位器做音量调整用,会被认为不是错误就是无知。可是为了使机器被人们感到功率大一点,说得直接点,就是为了蒙人,为了在本文前面提到的比拼中取胜,有些厂家还是这样做了。可是,为了这种蒙人的比拼,却使消费者损失了产品的调整性和科学性。这种利用了人们无知的&无本钱功率加大法&在中国已十分泛滥。面对中国厂家的理所当然,难怪一位国外著名的电位器制造厂的技术员十分纳闷地问到&为什么中国的厂家都喜欢用线性电位器呢?&如果把这&家丑&告诉这外人,是好笑还是可悲呢?唉谬论再次战胜了真理&。  这就是中国的家电现状。是随大流还是坚持科学,就看你了。
与其在这里争论不如去百度看看,从原理上了解一下,什么都明白了。
哎 误人子弟啊,这人咋这样。我每天都在搞音响我能不知道?笑话。
主要是纸盘震动面积太小
功率和喇叭无关? 笑而不语。 &&你用你手机功放直接推个十吋几百瓦喇叭试试&&你手机功放部分秒烧。
要是不会烧你叫我什么?
  你这种比喻就存在问题了,手机喇叭的阻抗是多少?刚测试了三个,两个电阻8欧的、一个16欧的。  如果你用手机最大音量来推动阻抗4欧的哪怕是5瓦的喇叭,手机功放部分秒烧的可能性是有的,也仅仅是有的,很多功放是有热保护的;  但是如果手机原喇叭是8欧的,即使推动1000瓦的8欧的音箱,绝对不会出现手机功放部分秒烧的问题,只不过喇叭估计不出声了,那点功率不够塞牙缝的!  真的搞不懂,初中最简单的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有人都没有搞清!  喇叭在同等功率、相同频率输入下,感受的声音大小与喇叭的灵敏度有关,而喇叭的灵敏度又与其振膜材料、形状、边、以及磁钢的磁场、形状和音圈的材料、匝数、阻抗等等有关。  楼主的意思估计就是这个。
不会烧功放????谁这么有才????
在小功放带大功率喇叭的前提下,阻抗越小越容易烧功放,为什么呢,阻抗越来越小就相当于导线了,你再加上大功率,不烧功放才怪。 耳机输出口设备(比如手机)带大功率喇叭也没事 你试试1Ω大功率喇叭接你的手机,嗖~~~一阵青烟!!为什么现在的耳机阻抗都在32Ω左右,阻抗越小越容易烧会输出终端——也就是功放!&& 同意说灵敏度的朋友,同阻抗同功率的前提下,灵敏度高确实会提高声音,但不绝对,因为说了只是灵敏度——说白了比一般耳机只能多听到一些细节和不容易听到的细节而已,并不是声音增加的特别明显!!别忘了还有口径这个指标!!&&最终一句话 不烧功放那是谣传~~~
呵呵 楼上各位弱爆了。不信的话试试,
只是声音很小 不会烧了。
  灵敏度和口径是有关系的,烧不烧功放看输出电流(电压已定,实际上输出功率)是不是达到了极限,当然是指没有过热等保护的功放。   还是那句话,电路中为缩小体积常使用八分之一瓦的电阻,难道使用了一瓦的就会烧?!  再说一个道理,8欧的100瓦音箱(别再提4欧、2欧的哦,你要再换欧姆不如说直接短路好了),和与之匹配的100瓦功放,按某些人的观点该是很匹配的了吧!两样工作起来都不会烧是不!  好了,开启功放,家里的空间不大,离得近,声音放小点吧,调到功率估计10瓦左右吧!嗯,怎么听了这么久,功放还不烧了呢?!哦,怎么会烧了呢!
就差没有人说短路会烧功放了
接0.1W 8欧姆的不烧接1000W 8欧姆的就烧?你当喇叭是纯直流电阻呢?注意是阻抗,不是直流电阻。
引用第34楼gta于 13:05发表的 回 8楼() 的帖子 :功率和喇叭无关? 笑而不语。   你用你手机功放直接推个十吋几百瓦喇叭试试  你手机功放部分秒烧。&& 请问 用1875的功放接耳机会不会秒烧???
说烧喇叭的先详细陈述,拿出证据,不要意想,用公式来。
烧了就是能量转化成热量了,请用公式推出结论!
我十多年前用声卡接两个耳机,用了一段时间好像都有几个星期不知为什么声卡就不响了,烧了个IC。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楼上几位说的原因!
引用第42楼yitiaotui于 18:29发表的 回 37楼(xuexizhong) 的帖子 :接0.1W 8欧姆的不烧接1000W 8欧姆的就烧?你当喇叭是纯直流电阻呢?注意是阻抗,不是直流电阻。
说烧功放的大概是以5瓦12伏的变压器点20瓦12伏的灯泡、会烧变压器的结论引申而来的他们没有注意到负载阻抗(灯泡是电阻)的不同对源驱动的影响。其实,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大都是音箱的最大功率大于功放的峰值功率,否则导致较严重的失真;当然那种严重虚标的功放除外。
引用第46楼downtoearth于 18:48发表的&&:我十多年前用声卡接两个耳机,用了一段时间好像都有几个星期不知为什么声卡就不响了,烧了个IC。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楼上几位说的原因!
首先声卡的功率相对于耳机来说,功率不小了,能带动8欧2瓦的无源音箱没有问题。其次,耳机的阻抗是多少的?16欧或32欧的吧,还有更高的。按道理,声卡输出的功率更小,怎么会烧了呢?!估计烧了的原因是,耳机线一般不很长,不小心拉扯那么几回,插头被抽出了一些造成声卡功放短路了。也仅仅是估计,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我都不是很清楚,或者是其他原因!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音响发烧站
时间: 10:19 &点击数: 848)&&
今天我们来说说功放。
大家对功放都很清楚了。尤其是很多的发烧友,对功放的品牌、型号如数家珍。马克莱文森、麦景图等等,杰弗罗兰,那一数起来,几十个张嘴就来,说得非常熟悉。
但是,到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功放来伺候我们的音箱?来为我们的音箱服务?从这个角度思考的人不多。
功率大的就好,功率小的就不行,胆机的声音好,晶体管就差一些,是这么回事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首先说,大功率的功放是在70年代以后,甚至到80年代才开始生产的,以前的功放没有这么大的。我小的时候,在小学校的时候用的,全操场的扩音机,现在想起来2瓦、1.5瓦,当然那个时候的喇叭是高音喇叭,声音很大,吵得邻居都来提意见。
可是今天动辄150瓦、200瓦,稍微大一点,500瓦、1000瓦、2000瓦,有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呢?不能说没有,但是要看用什么样的音箱,在什么场合下播放。
我们在这里只讲一个概念,功率大的功放不一定好,甚至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对弱信号的表现很不利。
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试一试,用一些小功放听室内乐,听人声,会觉得更为亲切,因为它对细节的表现,远远超过大功率功放。
胆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输出功率,相对比晶体管小很多。大家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5倍,有人说是7倍,有人说是9倍,就是一个5瓦的胆机,相当于一个35瓦的晶体管机,也有人说是9倍。但是我个人感受,从主观听音的感受上来讲,我认为大家把它理解成5倍比较好。因为电子管的功放,最后有输出有变压器。同时,由于它的工作的原理,导致它的内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它有足够大的储备功率,但是电子管功放,如果是一个20瓦的电子管功放,它完全可以跟100瓦左右的晶体管功放媲美,甚至有的时候还要超过。
但是电子管功放,一定要比晶体管功放好吗?坦率地说,我不认可。电子管功放也可以做出好的功放,晶体管功放也可以做出好的声音来。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今天当代科技发展到这种地步,特别是D类功放的出现,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迷信电子管功放,我们希望功放的厂家用晶体管,用集成电路,做出电子管的声音,那才是我们的福音。
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合理的价钱买到一个功率相对比较大的功放。
当然电子管的迷人之处,我们绝对没有要否定它的意思。希望大家在试听过程中,逐渐体会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音箱,大家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几乎是90%以上的发烧友都会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听众朋友,您听我这么说完以后,如果我下面说的内容和你想的是一致的,就等于我把您的心里话说对了,希望你给我点赞啊。
很多人都认为大口径的音箱,特别是大口径低音单元的音箱,一定要比小口径低音单元的音箱难以推动,所以我选择大口径低音单元音箱的时候,我就要配上一个大功率的功放。小口径的单元,大家说我那个床头的,我那个书案的音箱很好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
从科学的技术角度来说,口径越大的单元,越不需要足够的功率,它的功率需要更小。因为稍微给它一点功率,它就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我有时候跟大家开玩笑,就很像芭蕉扇,很大的一个芭蕉扇,当这个扇子挥动起来以后,利用它的惯性,在动作的时候,稍微一挥风就够了。你用一个小纸扇,特别是女士们用的那个小的绢绸的扇子,你怎么挥也不出风。实际上,这两个在喇叭单元、低音单元,对低音的表现是非常形象的比喻。
用一个不太大的功率推动,是不是也能达到发烧友要求的效果?
真正最理想的播放系统构成,当然,我说的是最理想阶段的了。一般,我不建议发烧友马上去追求它。最理想的音响器材系统的构成,是利用一个足够大的低音单元。所谓足够大,我们用定量来说的话,建议大家考虑在12英寸以上的低音单元。可以用12、15甚至18英寸的,低音单元配一个小功率的功率放大器,这样大口径的低音单元不需要过长的冲程。由于没有了过长的冲程,可以导致低音单元在工作时候的相对失真减低。由于推动它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比较小,刚才我讲了弱信号的表现更为淋漓尽致,这样的构成是非常理想的。
像西电这样的大喇叭,用一个小胆机来推,能行吗?
可能刚刚开始发烧的朋友,还不太了解西电。顺便提一下,西电是美国的一个公司,叫做西部电器。在二战结束以后,由于它在美国的电子工业方面的垄断位置,导致政府强行地把它给解散了,这是谈一些历史上的话题。
西电都是老的,它的单元、喇叭,包括它的音箱,它更多的都是号角了,都是从有声电影以后产生的,是为了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让大家都听得很清楚的。所以西电,经常使用一些大口径单元,比如说它最典型的这样的低音单元。它的磁钢不是我们今天的恒磁的,而是用的励磁的。就是一个很大的线圈,用线圈来做电磁铁。就是我们小时候上物理课用的那种电磁铁,这种电磁铁在相对的体积下,磁的效率会更高。同时,它不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磁钢失磁。只要你加同样的电,它就会产生同样的磁,工作很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西电的扩音机或者叫做功放,在家庭用来说,有个三、五瓦,就嗷嗷叫了,就非常好了。
当然这种组合,由于它在市场上的天价,使我们国内一般的发烧友都望而却步。由于这个公司早已经没有了,所以它的宣传,相对也都是发烧友们口口相传。它也不一定是我们今天马上要追求的目标。
但是说到西电,我想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号角式音箱。很多发烧友,听过号角式音箱的发烧友都说,号角不行,声音很硬、很刺耳,很尖。我往往在这个时候,告诉大家那个叫高音喇叭,是在村口,生产队长通知大家下地的喇叭是这样的。真正的发烧级的,或者真正的高保真的大口径的号角,声音非常的柔和,非常的自然。
号筒喇叭在某些发烧友的家里,听得有点刺耳,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号角式音箱,或者我们叫做号筒喇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号筒本身产生出来的谐振。这个谐振是在原来音乐之外,另外产生的一种杂音或者叫做噪音,它和音乐信号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失真。而且,我刚才讲过,有一个概念叫做叠加噪音,特别是表现在高音上更为突出。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听到,号角喇叭的高频是刺耳的,是尖锐的,是冷冰冰的,在今天的号角喇叭,是经常见到的现象。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出另外一个科学的概念,就是号角喇叭的开口度,也就是号角的开口面积和所播出的频率的下限,也就是与最低的音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厂家,很多科学家,很多音箱音响爱好者,拼命地去研究,想着有没有小口径的号角播出低音,因为他们都试图用相对低的单元,装上小号角产生出低音的效果。事实很无情,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大家,几乎是不可能。要想获得自然的低音和柔和的高音,开口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即使是高音的号角,如果没有足够的开口度,这个高音单元本身的下限很难播放出来,所以就剩上面的了。也就是说,在高音单元本身的低频部分,被抑制住了,反而高频部分被夸张了。
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了相对口径比较小的号角音箱,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增加一次折射。比如说不让它直接对着我,我让这个声音无论是做障板或者用什么方法,用折射板等等。增加一次折射以后,大家会发现刚才所说的那种夸张的声音就被抑制住了,同时,它的传输长度等于开口度也大了。如果是小号角,可以简单地试一试,比如拿一本杂志绑在一个号角的上。
回复(图片大小请在50K以下)
电子邮件:
链接地址(http://):
上传图片:
&(作者:&&时间:15-04-14&10:30 &点击数: 872)&&&&
&&大连广播电台《视听总动员》(FM106.7)是由一群发烧友为国内外音响、音乐爱好者倾力打造的电台直播节目。
本节目综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和O2O方式,借助于微信公众号、网络电台等社交媒体,真正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和互动,在传播音响、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为2016中国大连国际音响唱片大展提前一年做足培育市场,聚拢人气做足暖场准备。
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大连音响发展的辉煌之后,沉睡了近二十年的大连音响市场已悄然苏醒,新的起航将始于2016年6月在大连上演的中国大连国际音响唱片大展。届时,大连乃至中国东北地区音响、音乐爱好者们,将翘首期待与国内外音响生产商、唱片公司和代理经销商共同分享这次音响唱片行业的年度嘉年华。
相信作为首届展会一定能以独特的亮点给大家带来多重的惊喜。
《视听总动员》
大连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蓝城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视听总动员
电话:6
邮箱:
招商:乔先生
(作者:&&时间:15-04-17&17:24 &点击数: 904)&&
&&咱们前面用了不少的时间给大家聊了聊黑胶播放系统的事,简单地介绍了唱盘、唱机、唱臂,还有唱放等等。可能有的朋友已经知道,这些东西叫黑胶实际上是不太科学的说法。因为它不是黑胶,它是黑塑料。到底什么是黑胶呢?为什么叫它黑胶唱片呢?实际上是LP唱片的前身——SP唱片。
SP唱片,一般大家定义在LP唱片发明上市之前,用留声机来播放的唱片,叫做SP唱片。SP的“S”是standard-playing,是标准的意思。我们之前讲过LP的“L”是Large-playing,是大的唱片、长的唱片的意思。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SP唱片,SP唱片实际上是一种圆盘唱片的最前身的产品。它是在1887年由爱米尔‧贝利纳发明的。爱米尔‧贝利纳是一个出生于德国,但是在美国成名的科学家。他研究利用留声机来播放唱片,后来大家把它都叫做留声机系统。在1893年的时候,贝利纳和他的朋友在美国创立了美国留声机公司,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后来很有名的。大家十分熟悉的DG公司的G,实际上也和他有关系,D就是德意志,G就是留声机的意思。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更多的SP唱片,之前还有一种纵向振动式SP唱片,在我们国内也有流传。而且这种流传很多都是小批量的刻制,同时中间没有贴标签,是用手工刻上字,所以在古典唱盘的领域中,也有人叫它手刻盘。还有一些SP盘只有单面,没有双面的。SP唱片的生产到了1950年的下半年,就基本都停产了,而我国的SP唱片生产还持续了更长的时间。
SP唱片大致上分为两个尺寸,12英寸和10英寸。12英寸的每一面大约可以播放5分钟左右,而10英寸的大约可以播放4分钟左右。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LP出现以前的歌曲,往往是在5分钟或者4分钟之内。有的时候有些厂家为了延长一点点时间,就故意把唱片的转速降下一点,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我们今天说SP唱片,叫78转唱片,但是实际上一般从76-80转,都是SP唱片的转速。
SP唱片的主要原料是由氧化铝和硫酸钡的粉末加入虫胶而固化形成的,它的硬度非常高,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胶木。SP的针头针压高达120克,而LP一般的唱针针压在2-2.5克是最多见的。这种唱片的硬度非常高,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它很脆。由于制盘的原料中含有天然有机的虫胶,所以很容易产生霉点,这些都给保存SP带来了一些难度。由于SP的材质各式各样,它的做法不像后来那样规范,所以在放音的时候,它的摩擦的噪音也不很规范。
我们再来说说具体的录音情况。SP唱片大致分为两部分录音,一部分叫做声学录音,用一个反着的号筒或者叫集音筒,筒的一边放一个振膜,用它当麦克风来录音,没有电。到了1925年以后,就发明了电气录音,就是用一个振膜麦克风,把它转化成电能记录下来。
但是无论是声学录音还是电学录音,所有的SP唱片都是按照留声机方式制作的。所以即使是电气录音的唱片播放,也是留声机形式。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小时候听到的SP唱片给我们造成了一辈子的误区,那个噪音很大,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所听到的SP唱片都是用电声放声系统,也就是说用一个电气的拾音器,唱针的针压很轻,同时直接转换电能,把很多摩擦带来的噪音直接都放进来了。
实际上真正的SP播放,应该是由留声机来完成的。留声机的构造是由转盘、唱针、发声盒和和扩音系统构成。它不通电,转盘的时候是靠手摇上弦,各种机器的变化都不大。唱针有铁针,还有一部分竹针,还有一部分仙人掌针。铁针一般可以一根针播放三到四面,竹针一般最多播放两个面,就要剪掉一次。仙人掌针一般是播二至三面以后,要重新磨一下。所谓竹针,就是用竹子做成一个三角形当唱针。仙人掌针,就是用仙人掌的刺烘干、磨尖后做成唱针的。
发声盒的振膜也分为树脂膜和金属膜。金属膜的效率更高一些,后期的产品往往都是金属振膜的。扩音系统与留声机自身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电影里有那种铜的大号角。还有柜式的,直接一个柜子底下是一个大号角。特别还有一个台式的,台式的也挺有意思的,它自身里存着一个曲里拐弯的号角,但是出来的声音非常好。柜式的留声机比较典型的代表是HMV200系列,202、203、204都非常好听。台式的或者叫便携式的,像HMV的102是世界上最经典的。
(作者:&&时间:15-04-21&08:51 &点击数: 676)&&
&&征集令 :《视听总动员》将在4月26日节目中办一场(庆五一广播音乐会),现在就向听众朋友们征集音乐会的曲目,同时也需要你为办音乐会出谋划策。请把你的建议和要求留言在(视听总动员)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很可能在音乐会上就能听到你推荐的歌曲或乐曲,也可能节目的形式是按照你的建议编排的。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为你自己的节目出把力。
(作者:&&时间:15-05-20&10:12 &点击数: 496)&&
&&总有一种声音 让我们无法忘怀
──《视听总动员》祭念邓丽君故去20周年三人谈
编者按: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亿万的国人心中,会有多少个邓丽君呢?黑格尔有曰,“存在即合理”,我们能否换一个更马克思的说法,“存在既有合理的一面”。邓丽君虽已故去20年,在当下的中国,但却一直被传播,被解读,被消费••••••一定是有她“合理”的一面。今天,《视听总动员》栏目组开辟专题,在追忆邓丽君现象的同时,尝试进行一点点解读。
邓丽君的歌曲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杨鸣,今天节目的主题是《歌声中的回忆》——纪念邓丽君逝世20周年。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大连市著名作家、辽宁大学影视学院的教师陈昌平老师,还有本台体育频道才女主持王敏。
5月8日也就是前天,是邓丽君逝世 20周年的日子,所以今天请两位老师和我一起聊一聊邓丽君。一代歌手邓丽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鲜花与掌声伴随她走完了光鲜亮丽的一生。她气质清雅、声如黄莺,被誉为亚洲歌唱女王,她是华语流行乐坛永恒的文化符号,她的歌声承载了几代人回忆。
在邓丽君逝世2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搞了很多纪念活动,包括演唱会、追思会。5月8日恰逢邓丽君20周年的纪念日,她生前最后的绝唱仅完成一半的《清平调》,由天后王菲亲自进入录音室重新录制, 隔空对唱单曲版本,在当天下午5:08分全球发行。
20年过去了,为什么邓丽君的影响力还是这么大的呢?陈老师,您谈谈为什么邓丽君到今天还有这么大的的影响力?
陈昌平:这个话题要说起来是比较漫长的。我是1963年出生的,我们的童年成长的美学背景是政治性的、观念形的、口号性的,都是宣传一些非常革命的,坚硬的。我现在都能想起来我们的一些歌曲,比如《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种歌曲,现在不由自主地还能哼唱出来,这种歌曲现在看起来是比较暴力的。
我们是在文革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1978年之后,当邓丽君进入大陆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给邓丽君定位,她的歌是情歌。她的所有的歌曲的名字,像《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甜蜜蜜》,现在我们来定位是情歌。而且都是那种比较私密的、情感的、柔情的、个体的,都是这种美学范畴,从美容范畴来讲是优美的。
像我们这种在文革期间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少男少女,突然有一天心里被这种柔风细雨所感受的话,内心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
主持人:当时是突然间涌入这么一阵轻风,让人耳目一新,还有这种歌曲?我小时候也有这种感受,大约在1980年前后,我从同学那里听到邓丽君的录音带,这个歌曲怎么这么美?以前没有这种唱法。以前我们听到的都是革命歌曲,要么就是样板戏,没有听过这么柔美的歌曲。这种东西突然涌进来以后,我觉得对大陆的青年人是一种冲击。其实一开始听邓丽君的歌,还被冠以靡靡之音。
王敏:岂止是对你们青年人,那个时候我还是少年,我也自报一下我的年龄,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我的童年都是听着样板戏,我家住现在住在大钢文化宫的后身,只要文化宫一有演出,我就跟着解放军叔叔溜进去。一出戏只要演多少遍,我就能看多少遍。我没有座位,我就站在侧台,看着演员们从这边上,那边下。充斥在儿童的耳朵里自始至终只有一种调调,所以当邓丽君的音乐进入到中国大陆的时候,对一个少年来说,虽然我不懂什么爱和情,但是我真的觉得她是心灵的按摩师,就是一下子酥软了,一下子解渴了。
在邓丽君之前,李谷一已经出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好象一年就一首或者二首,而且那个时候叫《每周一歌》,每一个礼拜一首歌唱。90后和00后,你们能想到吗?一个礼拜就听一首歌。就是在某一个整点就放这一首歌,循环一个星期,你再听不到任何的音乐。
在这种前提下,邓丽君的声音像春风一样吹了进来,最近流行一首诗叫做《春风十里不如你》,真的是那个时代这么形容邓丽君的歌一点不为过。
邓丽君的歌曲符合时代发展的节拍
主持人:有的人说在情感蛮荒的时代,邓丽君担起了一个时代的代言的作用,她用甜美的歌声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
随着后来又走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她在华语乐坛的地位无人能及的时候,当然她变成了华人文化的一种符号了,那是后话了。因为邓丽君唱情歌比较多,小情小调的歌比较多,但是有人说邓丽君是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你们怎么看?
陈昌平:这种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所知道的唐诗宋词有豪放的,有婉约的。因为中国在诗词里一直有婉约派,在中国的传统文学里也一直有言情和婉约,历朝历代一直到民国的鸳鸯蝴蝶派,一直有这一路。我们这一路只不过是被人为地阻隔了,所以中国文学27年都是被阻断的。
我们要注意邓丽君在大陆出现的文化环境,当时有《第二次握手》,里面也写到了情爱。还有一个手抄本的所谓地下的反动小说《少女之心》,我也没有看过。但是我想这本书拿到现在来看,绝对不是有多么的黄和多么的反动。而当时之所以被禁,就是因为提到了个人情感。
你知道那个年代,样板戏的唱段很美,但是它所传达的内容,坦率地讲,往往是观念化的,人物都是扁平的、虚假的。比如我们的样板戏里从来看不到男欢女爱,看不到情感,只有革命情感、阶级情感。
王敏:没有完整的家庭,要么就是一个男的带着一个女儿,要么就是一个奶奶带着一个孙女,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家庭里不允许有爱情。
陈昌平:我在这个背景下听到邓丽君的情歌,讲内心情感的,即便我当时是一个小伙子,坦率地讲,我们跟王敏的接受肯定是不一样的的。少女是很柔和地接受,而少男会带有一种排斥性的,小伙嘛,怎么能接受这种靡靡之音?我们喜欢比较阳刚、雄性的,有荷尔蒙气息的雄壮的歌曲。但是即便如此,她的歌曲像挠痒痒一样,非常的舒服,很柔软。
王敏:刚才杨老师说它是从中国文化当中生长出来的一个声音,刚才陈老师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这一点。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它本身的歌词,就是直接用的是我们的唐诗宋词,包括我们的《清平调》,就是李白的一首诗。但是你现在到百度上搜索《清平调》,不是李白排在前面,是王菲翻唱邓丽君的歌排在第一位。你说它的文化影响力有多大,而且她的《独上戏楼》这种传唱度非常广的歌曲都来自唐诗宋词。
主持人:她出的那场专辑《淡淡幽情》全部是唐诗宋词改编的,可以说邓丽君完成了这张专辑之后,没有第二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完全把唐诗宋词改编得这么好的一个专辑。
主持人:听友通过微信讲了他的一个故事,他说第一次听邓丽君的歌还是高一那年,1984年,爸爸买了一架盒式的录音机,第一盘录音带就是邓丽君的歌。那个时候偷偷摸摸地听,当时邓丽君的歌被说成是靡靡之音,值得回味的记忆。
邓丽君以前的歌曲在我们小的时候还被批评为靡靡之音。1986年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丽君歌曲选,在前言里面也是赞扬了一番邓丽君,但是比较谨慎的,最后加了一句邓丽君的歌曲很大一部分是爱情范畴的,流露出的是某些的卿卿我我的缠绵之情,我们现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这件事。1986年了,还这么谨慎,我们中国当年的政治气侯,那个时候才开始转暖,但是还没有真正地暖。
到了今天,邓丽君可以说被大家完全接受了。2008年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随着神州7号载人飞船升入了太空。所以说邓丽君的影响,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敞开地讲,她就是华人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2009年的时候,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的评选活动中,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是六年了,六年前她在中国的文化地位已经被确立了。
王敏:而且她担得起,实至名归。
陈昌平:我深有感受,听邓丽君的歌曲,等于说目睹了中国由蒙昧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进步,等于说她的歌曲让我们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曾经说她是靡靡之音,其实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有很多积极进步的一些现象,开始都不会被世俗的美学所接受。比如我们的朦胧诗,是什么意思?就是看不懂,朦胧、不清晰,这个朦胧不是赞美的意思。但是现在朦胧诗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学的成就和硕果。比如说欧洲的印象派也是一种贬义词,野兽派更是贬义词,现在看来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硕果。
尤其是在当前资讯传媒非常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对很多我们看不准的,感到游移和模糊的文化现象,我个人感觉要抱一种审慎的、谨慎的态度。
王敏:杨老师说有一部电影,邓丽君的歌《甜蜜蜜》在里面自始至终,好象整部电影的情绪线索。现在想一想,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邓丽君的歌不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线索吗?在现实生活当中,它本身就是一个线索。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像我这样一个蒙昧的少年接触到邓丽君的歌,突然间我一下子就由斗争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带一点柔情的少年,温和下来了,不那么叛逆了。我整个少年或者青春期不叛逆,我觉得和邓丽君的歌和朦胧诗是有关系的。它好象给我松绑了,把我的那个劲给卸掉了。
陈昌平:任何的解放都离不开身体的解放,心灵的解放。在这个解放的过程中,邓丽君对中国人,对华人起到了一种极大的推进、促进和点燃的作用。
邓丽君之后,我们知道了崔健、罗大佑、齐秦、齐豫、苏芮一批音乐人,共同地给我们的时代起到一种推进的作用,但是在这里邓丽君是龙头。
主持人:从青春玉女变成甜美歌后,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华人世界里颇具影响力的歌唱者,她在不短的艺术生涯却不长的生命历程里,让听过她的歌曲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唱由心生的温暖和关爱。或许你第一次听到感受如此,多年之后你再听到,感受依然如此。
陈昌平:一方面她是从传统文化里成长出来的,她从小就受到了特别好的传统古典文学的熏陶。另一方面,他们是直接从内心里透露出来的,他们是源于内心,没有什么障碍,没有什么阻隔。我们大陆的传统文化上可能有一些障碍,但是从内心发出的声音是没有任何阻隔的,所以我们接受起来,那就是一秒钟。
王敏:而且在了解了邓丽君的成长背景以后,你就越发知道为什么她的声音是从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她的爸爸是一个军人,她是在眷村长大的,她是大陆人,而且他的父母是从大陆到了台湾,她有着深深的思乡之情。她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氛围当中长大,可想而知,她的声音当中一定会传承着某种信号和某种声音。为什么她的声音对抚慰人心有那么强烈的震撼力,就是因为在部队的大院里,就是乡愁啊。
主持人:所以她对一些东西的理解比一般人深一些。邓丽君从小就喜欢唱歌,尤其是她的妈妈也注意培养她,因为看到她有一副好嗓子,就决定好好培养她,经常给她放一些中国的戏剧小调来听,那个时候唱片也没有什么别的流行歌曲。她从13岁参加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赛的时候,就以一曲《采红菱》夺得了冠军,这就是一种民间小调。以后包括她出的唱片,很多东西其实是民歌改编的。在她的歌唱文化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很深。
她一开始唱歌的时候,据说她这种小情小调,这个小嗓子唱歌,后来他的老师觉得再往上发展就有瓶颈了。所以让她改变这种小嗓子的声音,要变成大嗓子,所以她后来又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嗓音发生了变化,后来到香港发展的时候,她的声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听。
王敏:你说的一下子提醒我了,邓丽君从她的唱腔上特别和中国的戏剧有着缠缠绕绕的一种关系。你不觉得她的声音和我们的黄梅戏,乃至和京剧的那种起承转合是一样的吗?
主持人:她以前就是唱黄梅调出身的。
陈昌平:如果我们听惯了文革期间的革命歌曲,你听邓丽君的歌曲,她的发声就像一个女的在你耳边说话一样,很呢喃,很柔绵,否则不能被冠以靡靡之音的帽子吧。就像一个邻家女孩或者一个在谈情说爱的女人在跟你说话一样。
主持人:对,第一感觉她唱歌的声音非常亲切。另外,觉得感情很真,听起来特别的入耳,很容易打动你。据说邓丽君唱了2000多首歌曲,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完整的统计。因为她到国外发展,很多国家她都唱了,比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包括美国。这么多国家和地区,当地的歌曲,她也唱了不少,所以就统计不上来了。有人大概统计了一下,就是她出不同的唱片300多张,2000多首歌。她是42岁去世,创作这么大,真的很不容易。
邓丽君的影响力离不开工业化的推波助澜
陈昌平:杨老师,你谈到创作量大,刚才王敏一句话提醒我了,我从小总听大连广播电视,听刘兰芳的评书。当时我高考的时候,每天晚上复习很枯燥,但是有了刘兰芳的评书,每天晚上的复习就很愉快。还有我听我们的《每周一歌》比较多,当时有一个片头曲叫《西班牙的风》,还有各样的流行歌曲,就像王敏说的《每周一歌》太少了,太不解渴了。
所以我就关注到一个问题,任何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人物的产生,她的传播和被受众的接受,总离不开音乐工业的推波助澜。像你刚才聊到的小饭盒子,东芝的小录音机,当时它的价格下跌和普及,等于说为邓丽君在华人世界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王敏:没错,我第一次开始有小盒带,就是卡带的时候,就是我自己录的邓丽君的一个下卡带,那是1984年,我们家拥有了第一台家里的录音机,就是小饭盒式的。
邓丽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主持人:对,那个时候主打就是邓丽君的歌。后来的港台歌手慢慢进入到大陆,但是因为邓丽君进的比较早,另外邓丽君的歌也确实好听,所以基本上邓丽君把这个市场占了。包括她的歌曲对中国大陆一代代歌星的影响是巨大的,刚才我们说的王菲,王菲从小就是因为翻唱邓丽君的歌而出名的,然后去的香港。
王敏:还有杨钰莹。
主持人:还包苏小明,都受到了邓丽君的影响。所以中国这次搞纪念邓丽君去世20周年,很多的歌星都有这方面的情结,他们在回忆当中都认为邓丽君对自己歌唱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王敏:采访了一批歌星,各个年龄段的都有,甚至有80后接近90后的年轻人,每个人谈邓丽君对他的影响,而且影响非常巨大。杨钰莹说她的台风都是模仿邓丽君,她挥手的姿势、拿麦克的姿势,甚至浅颦低笑都是模仿邓丽君。
陈昌平:邓丽君可以说是我们一代人的美学初恋,她给我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音乐,她打开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了、变得感性了。换句话说,让人有了心了。我们以前的成长是要求像螺丝钉一样,你是按照螺丝钉成长的。听了邓丽君的春风化雨的歌声,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有情感了,有柔软的东西了。
王敏:而且女人变得更女人了。
陈昌平:她唤醒了人的身体,所以这种现象一辈子对他就变成一个情结了,所以邓丽君是一个文化现象,她已经超过了歌手的影响力了。
主持人:所以她在音乐圈的地位不用讲了,在文化的范畴里,她的符号话语也是很明显的。邓丽君今年虽然去世了20周年,但是她影响了几代人。像50后、60后、70后,这些人是直接影响。现在的80后和90后,也有很多人喜欢她。 很多80后、90后的听友向我推荐歌曲的时候,还要附上几句话,说他们非常喜欢邓丽君,说她的歌声如何感动他们,人美歌更美。现在的年轻人还那么喜欢邓丽君,可见她的魅力到现在也不减,确实有各方面的原因。
王敏:我给大家讲一个亲身的例子,前几年的夏天,邓丽君去世开20年了。有一天我是夜归下班路上等红绿灯,旁边停着一台车,车窗是摇下来的,从他车里飘来的音乐就是邓丽君,我一看就是中年的大叔。你看音乐对一代人的影响,晚上一个人静静地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他非常投入地听邓丽君的歌,在浅吟低唱。
死亡也许是一种升华
陈昌平:她根本就是为美而生的,甚至可以说也是为了美而死的。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意思就是说有的人死得比较早,但是后来的人生命运就被阻断了,你就不知道他后来的命运怎么发展了。就是说如果邓丽君依然活着,对她的歌唱事业坦率地讲,不会有决定性影响了。如果邓丽君依然活着,甚至我们可以揣摩她后来会有一些不断的绯闻,各种各样的遭际,都会对她的歌声是一种损减,而不是一种增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为美而生,甚至也可以说是为美而死。她的这种凄凉和凄惨,也唤起了无数歌迷的怀念,可以说更加深了对她的怀念。
主持人:大家非常惋惜,她1995年去世的那天,我是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我当时觉得可能吗?邓丽君这么年轻,而且生活条件非常优越,怎么可能因为哮喘而死呢?后来晚上听到了媒体正式地报道。
陈昌平:邓丽君死的消息,我可以说不断地听到,为什么呢?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港台电影《甜蜜蜜》,陈可辛导演的。这是港台电影中我看的最多的一个片子,我看了至少5、6遍了,整个影片的情绪线索就是邓丽君,因为题目就是甜蜜蜜。当黎明和张曼玉两个人物不断地有什么戏剧冲突高潮的时候,总是要出现这首歌曲的。他们重逢也是在纽约街头,在一个橱窗里看到了一则邓丽君去世的消息,说今天早晨邓丽君在清迈去世,因为我看这个电影,结尾不断地播报这个消息。
王敏:我也是不断地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因为早在之前就有很多关于她的传闻,因为她淡出歌坛了。她没有去世之前就有几次假的传言说她没了,然后媒体出来辟谣。为什么?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她还存在,就是不想忘了她,有些人想发一个假消息,你出来辟谣也证明你还存在着,没有淡出我的视线,说明歌迷有多爱她。
没有结局的爱情
主持人:邓丽君去世的比较早,算是英年早逝,就她的身世来讲,也有很多让人遗憾的地方。比如邓丽君一直没有结婚,一直是待字闺中,大家也觉得非常的惋惜。因为邓丽君本身的条件非常好,人长得非常的甜美,歌又唱的这么好,据反映她为人特别的谦卑、低调,孝敬父母。这个人怎么可能嫁不出去呢?当然她不是嫁不出去,我也听说邓丽君为了她的歌唱事业,推掉了外人看来非常美满的一段婚姻。
王敏:那次其实都已经订婚了,新加坡的郭孔丞。人家不是富二代,是富三代,已经是真正的贵族了。
王敏:其实她跟郭家的公子当时是真心相爱,因为她哥哥事后回忆说,当她提起未婚夫的时候,她的脸上荡漾的是少女的羞涩,一脸的甜蜜,而且她订婚的那天跟很多人说“我订婚了”,就是那种我终于可以结婚了那样的一种喜悦。但是他带着她见奶奶的时候,奶奶提出你要淡出歌坛,不允许和一切歌唱事业的异性来往。她说什么都可以答应,就是我可以不再抛头露面,我可以淡出歌坛,但是你要让我出唱片,我就进录音棚,每年发行一些唱片行吧?奶奶不同意。她没有妥协,然后一对相爱的人就此分手了。
她非常爱当时的未婚夫,她形容她遇到了一个真正的绅士,那个人是留英的,从小在英国长大的,一个非常绅士的人,他们非常相爱。就是因为她太爱她的歌唱事业了,我可以放弃,但是你不能让我不唱歌,不能让我停止歌唱。歌唱已经是她的生命了,就像鸟儿早晨起来要鸣啼一样,我一定要唱歌。
主持人:邓丽君为了歌唱事业,放弃了她的爱情,虽然很可惜,但是她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听的歌曲。所以邓丽君也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地回忆、好好地纪念。
永远的回忆
陈昌平:无论从她的情感世界来说,还是从她的生命来说,邓丽君的美是残缺的,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唯其残缺,可能我们现在才会如此深切地怀念她。如果邓丽君活着,今年应该是60多岁吧,应该算是一个奶奶了。她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嘎然而止,留给歌迷无数的悬想和追思。
主持人:所以说到了今天,在邓丽君去世20周年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人缅怀她,所以说她的魅力依然不减,也是刚才陈老师说的原因之一吧。
王敏:而且在华人歌坛,没有任何一个人像邓丽君这样,在她去世20周年,有两位巨星为她隔空对唱,一个是成龙,一个是王菲。我想起了那句诗,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得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
主持人:没有人像邓丽君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有这被多的铁杆歌迷,有这么多的同代人、后来人受到她如此深的影响。在那个情感蛮荒的时代,邓丽君担起了为一个时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声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
在4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所演绎的、爱过的人、错过的魂,曾经拥有,就是永恒的凄美人生,太让人爱恋和留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至今还如此怀念邓丽君。
感谢大家的推荐和参与,今天我还要特别感谢陈昌平老师、王敏老师对邓丽君文化现象,为听众朋友做了这么深入的解读。谢谢!
(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正文标题和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作者:&&时间:15-05-21&10:19 &点击数: 848)&&
&&今天我们来说说功放。
大家对功放都很清楚了。尤其是很多的发烧友,对功放的品牌、型号如数家珍。马克莱文森、麦景图等等,杰弗罗兰,那一数起来,几十个张嘴就来,说得非常熟悉。
但是,到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功放来伺候我们的音箱?来为我们的音箱服务?从这个角度思考的人不多。
功率大的就好,功率小的就不行,胆机的声音好,晶体管就差一些,是这么回事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首先说,大功率的功放是在70年代以后,甚至到80年代才开始生产的,以前的功放没有这么大的。我小的时候,在小学校的时候用的,全操场的扩音机,现在想起来2瓦、1.5瓦,当然那个时候的喇叭是高音喇叭,声音很大,吵得邻居都来提意见。
可是今天动辄150瓦、200瓦,稍微大一点,500瓦、1000瓦、2000瓦,有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呢?不能说没有,但是要看用什么样的音箱,在什么场合下播放。
我们在这里只讲一个概念,功率大的功放不一定好,甚至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对弱信号的表现很不利。
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试一试,用一些小功放听室内乐,听人声,会觉得更为亲切,因为它对细节的表现,远远超过大功率功放。
胆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输出功率,相对比晶体管小很多。大家也说法不一,有人说是5倍,有人说是7倍,有人说是9倍,就是一个5瓦的胆机,相当于一个35瓦的晶体管机,也有人说是9倍。但是我个人感受,从主观听音的感受上来讲,我认为大家把它理解成5倍比较好。因为电子管的功放,最后有输出有变压器。同时,由于它的工作的原理,导致它的内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它有足够大的储备功率,但是电子管功放,如果是一个20瓦的电子管功放,它完全可以跟100瓦左右的晶体管功放媲美,甚至有的时候还要超过。
但是电子管功放,一定要比晶体管功放好吗?坦率地说,我不认可。电子管功放也可以做出好的功放,晶体管功放也可以做出好的声音来。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今天当代科技发展到这种地步,特别是D类功放的出现,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迷信电子管功放,我们希望功放的厂家用晶体管,用集成电路,做出电子管的声音,那才是我们的福音。
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合理的价钱买到一个功率相对比较大的功放。
当然电子管的迷人之处,我们绝对没有要否定它的意思。希望大家在试听过程中,逐渐体会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音箱,大家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几乎是90%以上的发烧友都会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听众朋友,您听我这么说完以后,如果我下面说的内容和你想的是一致的,就等于我把您的心里话说对了,希望你给我点赞啊。
很多人都认为大口径的音箱,特别是大口径低音单元的音箱,一定要比小口径低音单元的音箱难以推动,所以我选择大口径低音单元音箱的时候,我就要配上一个大功率的功放。小口径的单元,大家说我那个床头的,我那个书案的音箱很好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
从科学的技术角度来说,口径越大的单元,越不需要足够的功率,它的功率需要更小。因为稍微给它一点功率,它就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我有时候跟大家开玩笑,就很像芭蕉扇,很大的一个芭蕉扇,当这个扇子挥动起来以后,利用它的惯性,在动作的时候,稍微一挥风就够了。你用一个小纸扇,特别是女士们用的那个小的绢绸的扇子,你怎么挥也不出风。实际上,这两个在喇叭单元、低音单元,对低音的表现是非常形象的比喻。
用一个不太大的功率推动,是不是也能达到发烧友要求的效果?
真正最理想的播放系统构成,当然,我说的是最理想阶段的了。一般,我不建议发烧友马上去追求它。最理想的音响器材系统的构成,是利用一个足够大的低音单元。所谓足够大,我们用定量来说的话,建议大家考虑在12英寸以上的低音单元。可以用12、15甚至18英寸的,低音单元配一个小功率的功率放大器,这样大口径的低音单元不需要过长的冲程。由于没有了过长的冲程,可以导致低音单元在工作时候的相对失真减低。由于推动它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比较小,刚才我讲了弱信号的表现更为淋漓尽致,这样的构成是非常理想的。
像西电这样的大喇叭,用一个小胆机来推,能行吗?
可能刚刚开始发烧的朋友,还不太了解西电。顺便提一下,西电是美国的一个公司,叫做西部电器。在二战结束以后,由于它在美国的电子工业方面的垄断位置,导致政府强行地把它给解散了,这是谈一些历史上的话题。
西电都是老的,它的单元、喇叭,包括它的音箱,它更多的都是号角了,都是从有声电影以后产生的,是为了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让大家都听得很清楚的。所以西电,经常使用一些大口径单元,比如说它最典型的这样的低音单元。它的磁钢不是我们今天的恒磁的,而是用的励磁的。就是一个很大的线圈,用线圈来做电磁铁。就是我们小时候上物理课用的那种电磁铁,这种电磁铁在相对的体积下,磁的效率会更高。同时,它不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磁钢失磁。只要你加同样的电,它就会产生同样的磁,工作很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西电的扩音机或者叫做功放,在家庭用来说,有个三、五瓦,就嗷嗷叫了,就非常好了。
当然这种组合,由于它在市场上的天价,使我们国内一般的发烧友都望而却步。由于这个公司早已经没有了,所以它的宣传,相对也都是发烧友们口口相传。它也不一定是我们今天马上要追求的目标。
但是说到西电,我想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号角式音箱。很多发烧友,听过号角式音箱的发烧友都说,号角不行,声音很硬、很刺耳,很尖。我往往在这个时候,告诉大家那个叫高音喇叭,是在村口,生产队长通知大家下地的喇叭是这样的。真正的发烧级的,或者真正的高保真的大口径的号角,声音非常的柔和,非常的自然。
号筒喇叭在某些发烧友的家里,听得有点刺耳,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号角式音箱,或者我们叫做号筒喇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号筒本身产生出来的谐振。这个谐振是在原来音乐之外,另外产生的一种杂音或者叫做噪音,它和音乐信号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失真。而且,我刚才讲过,有一个概念叫做叠加噪音,特别是表现在高音上更为突出。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听到,号角喇叭的高频是刺耳的,是尖锐的,是冷冰冰的,在今天的号角喇叭,是经常见到的现象。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出另外一个科学的概念,就是号角喇叭的开口度,也就是号角的开口面积和所播出的频率的下限,也就是与最低的音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厂家,很多科学家,很多音箱音响爱好者,拼命地去研究,想着有没有小口径的号角播出低音,因为他们都试图用相对低的单元,装上小号角产生出低音的效果。事实很无情,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大家,几乎是不可能。要想获得自然的低音和柔和的高音,开口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即使是高音的号角,如果没有足够的开口度,这个高音单元本身的下限很难播放出来,所以就剩上面的了。也就是说,在高音单元本身的低频部分,被抑制住了,反而高频部分被夸张了。
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呢?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了相对口径比较小的号角音箱,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增加一次折射。比如说不让它直接对着我,我让这个声音无论是做障板或者用什么方法,用折射板等等。增加一次折射以后,大家会发现刚才所说的那种夸张的声音就被抑制住了,同时,它的传输长度等于开口度也大了。如果是小号角,可以简单地试一试,比如拿一本杂志绑在一个号角的上。
所有图形和文字归音响发烧站及作者所有,欢迎自由转贴和链接,但请注明出处 使用IE
4.0以上版本,800X600,小字体模式可获最佳观看效果 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o的直径ab为10c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