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外网上中山大学网上竞价系统的校园网

Newee必看·校园网netID须知
新生校园网netID须知
一、 什么是SYSU NetID? 它的用途是什么?
SYSU NetID是中山大学校园网网络身份标识(简称NetID)。
NetID相当于网络“身份证”,它是中山大学成员在校园网上的重要身份标识。
NetID分两类:正式NetID和临时NetID两种。
正式NetID的所有者应是中山大学正式成员(拥有中山大学统一职工号或学号者),具体的人员类别为:教职工(A/B系列)、离退休人员、与中山大学正式
签约的合同工、特聘人员、博士后流动站人员、研究生(含在职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正式NetID可用于工作(学习、研究)用途的电子邮件服务、VPN
隧道服务、门户服务、数字化学习及校务管理等系统的身份认证。根据人员身份类别的不同,其权限有所区别。
临时NetID是发放给非中中山大学正式成员(无中山大学统一职工号或学号者),仅供在校内接入有线及无线网络服务用。
二、 每个人可以拥有几个NetID? NetID的管理规定是什么?
每个中山大学的成员仅可以拥有一个职工号或学号,因此每个中山大学的成员也仅可拥有一个SYSU
NetID及捆绑服务(个人工作邮箱、VPN
服务、门户服务等)的所有权属于中山大学,是中山大学的信息资产,仅供NetID的所有人使用。任何个人对其所使用的NetID及捆绑的任何服务不具备继
承、赠予、出租、出借及买卖的权力,违反此规定将被视为侵犯中山大学公有财产及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行为,将会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对情节严重者将会依法追究
三、 新生入学后何时激活SYSU NetID? 如何激活?何时被收回?
本科生(含正式学历教育的留学生)、研究生(含硕博研究生、留学生、在职研究生)在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获知自己的学号及拿到校园卡以后,即可激活SYSU
在能上网的地方(图书馆,学院实验室等)
访问“我的中大”门户,
点击右上角的“激活”,按激活向导仔细填写好相关信息,即可获取到自己的NetID。
当您完成学校注册手续拥有学号并申请了校园卡后,即自动获得一个NetID;
当您办理离校手续后的21天后,
SYSU NetID及其捆绑的所有服务及所占用的资源(例如存储空间)也将会被收回。
四、 每个人可以拥有几个NetID? NetID的管理规定是什么?
每个中山大学的成员仅可以拥有一个职工号或学号,
因此每个中山大学的成员也仅可拥有一个SYSU NetID。
NetID及捆绑服务(个人工作邮箱、VPN
服务、门户服务等)的所有权属于中山大学,是中山大学的信息资产,仅供NetID的所有人使用。任何个人对其所使用的NetID及捆绑的任何服务不具备继
承、赠予、出租、出借及买卖的权力,违反此规定将被视为侵犯中山大学公有财产及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行为,将会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对情节严重者将会依法追究
五、 违规使用NetID,被列入黑名单(账号被锁),怎么办?
如发现有中山大学成员继承、赠与、出租、出借及买卖(以下统称违规)NetID
,该NetID将被列入黑名单。视违规次数,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1、第一次违规使用NetID,系统将此NetID列入黑名单。
本人前往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前台服务厅领取并签署用户承诺书,提交所在院系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后,交回前台服务厅。系统将在收到承诺书后的第五个工作日内解除黑名单。
2、第二次违规使用NetID,中心将暂时取消违规者NetID账号的使用权。
本人写出深刻检讨,经所在院系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后,中心将提交学校给予处理。
3、三次及三次以上违规使用NetID,通报违规者所在院系,停止违规者使用NetID 的权利。
六、在激活、使用NetID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在使用NetID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即可联系网络与信息技术帮助台,帮助台网站:http://helpdesk./
帮助台微博:/sysuitshelpdesk
帮助台电子邮件地址:helpdesk@mail.
服务支持电话(8:00-17:30,19:00-22:00):
南/北/东校区020- 珠海校区0
办公地点:
南校区:第三教学楼北翼 208室
北校区:何母刘太夫人实验大楼14楼
珠海校区:图书馆5楼
东校区:图书馆1楼大堂
办公时间:周一至五8:00-12:00,
14:30-17:30,节假日除外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大发布“限外令” 凭校园卡学生证进入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罗琼 沈逸云 
  ■中山大学张贴醒目标志,要求进校者主动示证。 新快报记者夏世焱/摄
校方称为保证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有专家认为这是校园治理的下下策
中山大学(下称中大)南校区及东校区近日发布“限外令”,原则上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认为,中大此举有其合理之处,但中大不仅仅是中大的中大,也是广州的中大,中国的中大,“限外令”是下下策,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应对校园管理的种种问题。
■新快报记者 罗琼 沈逸云
走访 记者两次想进校 均被保安挡门外
4月10日下午,记者以入校参观为由,尝试从中大南校区北门以及北侧偏门进入中大校园,均被保安拦在门外。在上述两处值守的保安,均要求记者出示校园卡或者学生证并明确表示,没有这两种证件,不能进入校园。
那如果老师学生忘记带校园卡或者学生证,怎么办?“那我们就登记人员信息,比如问清楚学生是哪一栋哪一个系的,然后经过核实,再让他进入校园。”在北门值班的保安表示,出于实际工作考虑,游客、街坊、外卖、快递人员等要提供合理的身份证件和说明事由仍可进入。
据了解,不仅仅是中大南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东校区也发出了“限外令”。由于大学城校区没有围墙,因此只针对教学楼实施管制。
追因 近期发生外来人员进校严重干扰教学秩序
“北枕珠江南面市,东友白鹭西朋凰。东西南北千层树,谁识其中是学堂。”这首诗所描绘的就是中大的美景。这座华南最高学府,一直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天下人。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紧闭校门,不再对外?
中大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近期发生外来人员进入中大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这几天,中大学生们也陆续接到了一条通知,通知显示这可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校方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设置了校门查证的措施。
事实上,中大校代会已经对是否设置“门禁”进行了多次讨论,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在内的多方都提出大学首先应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环境,希望学校加强门禁。上述负责人透露,包括中大珠海校区在内,入校管理规则会逐步在全部校区实施。
回应 加强管理不是“一刀切” 正常办事凭有效证件通行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因而校园管理要紧紧围绕这目标,确保校园有序、师生安全。”中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校园管理并非“一刀切”不允许所有人进入校园,广大校友、正常办事人员等凭借校友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顺利通行。这也意味着,目前能够进入中大校园的证件共四种,分别是校园卡、学生证、校友证以及工作证。
针对“限外令”导致普通市民无法入校园散步观光等后果,该负责人提到,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校园周边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也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专家观点
“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大作为华南知名学府,也是广州著名旅游景点,大量的人流会对校园管理造成巨大压力,校方采取管制措施有其合理之处。”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说,“但我并不赞同用‘堵’的方法将校园封闭起来,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校园治理的下下策。”
梁理文认为,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中大不仅仅是中大的中大,还是广州的中大,中国的中大。”他表示,中大是广州的文化象征,“限外令”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形象。“另外,高校更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地方,是要去培养这种精神的地方,是应该更加有活力、更能够创新的地方。中大的做法,却与此定位背道而驰。”
梁理文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中大的“限外令”。“到2020年,国家要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高校可以去探索更多社会治理的好路子、好方法。”。
“中大应该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对待校园治理中发生的种种情况。”梁理文建议,校园开放,可以从定时、定员以及定点等方面入手进行规定,这方面国内多所高校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此外,校园治理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环,中大可以与周边社区、与游人一同制定规章,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作为全国知名高校,中大还可以借此机会,探讨大学校园安全模式的构建等问题”。
■他山之石
清华大学: 参观需按照 规定路线进行
2010年6月,清华大学规定,校园参观时间为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具体日期见学校通告)期间的每日8:30-11:30,13:30-16:30。正常工作日不对外开放参观。学校内有重要活动时则暂停开放参观。
在校园开放的规定时间内,团体参观须提前3~15天进行网上预约。
参观有明确的路线规定,可参观荷塘月色、水木清华、日晷、二校门、大礼堂等著名景观,其它区域不对参观者开放。
游客刷二代身份证入校
从日开始,厦门大学对校外人员实施有限度开放。
厦门大学规定,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游客只能从大南校门、群贤校门入校,私人参观车辆禁止入校。在开放时间上,思明校区周一至周五的开放时段是12:00-14:00,以及17:00后,其余时间不接待游客;在开放人数限制上,12:00-14:00限1000名游客入校,17:00后不限人数。在开放条件上,来访人员、游客一律刷二代身份证入校。此外,双休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学校寒暑假期间(具体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校园正常对外开放。编辑:林润栋
对《中大发布“限外令” 凭校园卡学生证进入》表态
对《中大发布“限外令” 凭校园卡学生证进入》发表评论
·····
·····
·····
羊晚2016年度表彰会
交警先罚款后捐款 徐娇被吐槽胖
法驻华使馆发声明 遇王珞丹卖唱
马景涛离婚
中国三星关闭网站
·&&·&&· &&··
· ···· ··· ··
··········
·····中山大学南校园突然全面封校,外人勿入!网友吵翻了!你怎么看…-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中山大学南校园突然全面封校,外人勿入!网友吵翻了!你怎么看…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3:26:30
广州的朋友不能到中山大学校园内赏花遛娃啦?周末这一消息在朋友圈各种转发: 9日,中大南校园大门口多了一份“温馨提示”:教学科研场所,请主动示证,谢谢合作。
一些想进入中大校园的市民,被学校保安告知“持有学生证、校园卡等有效证件,才能通行”。 学校保安人员正在解释“温馨提示” 近期,中大加强了南校园、东校园的管理,要求师生进出教学楼时自觉出示校园卡或学生证。其中,4月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广州校区(东校园)公共教学楼出入管理措施的通告》提出,4月10日起加强东校园公共教学楼的出入管理,教学楼凭证进出。 这一“限外令”,引起了热议。有人不赞同,认为“这么多年来,中大校园是周边住户欣赏中国美丽校园的地方”。也有人表示支持,大学校园主要是教学场所,现在反倒成了公园,每天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有的大声喧哗嬉戏打闹,随意践踏草坪,甚至衣衫不整,影响了大学形象,校园教学、科研和安全秩序。 反对派:@晶胖小清新:强烈建议,持有学生证(所有高校的学生证)也可以进~ @蓬山此去:附近居民很遗憾。 支持派:@李超:大学首先是教育机构,要实现它教书育人的目标,其次才是社会公益场所(包括出现灾难的紧急避难所,有限对外借书等)。 还有个新问题,很多社会流氓混在群众中,进校园打架斗殴盗窃抢劫强女干偷拍,严重侵害了师生利益,让校园人人自危,这笔帐你们谁算?谁为校园安全出过一份力?你去巡逻过,还是你捐助过?你没有为它做过贡献你为什么厚着脸皮让人家供奉着你?所以,我们要多了解情况,将心比心。 @O斗:为了保障校园安全,每一间学校都应该有相应的限外令。 更有人提出建议――@ftmn:从管理的角度,限制无可厚非,但是也要人性化,武大校园的樱花,接受网上预约前往,中大可以参照之。
大学校园是否对外开放,此前在国内已引发了多次讨论。大学校园“限外”已有先例,例如清华、北大、厦大等国内高校加强了校园管理,上课期间不开放、节假日登记身份证入内或常年(固定时间)限定入校人数。 记者了解到,此次中大“限外”导火索是近期校园内发生几起校外人员冲击课堂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师生安全。因此,校方决定加强南校园、东校园管理,师生及办事人员凭借有效证件出入校园,以保障师生安全、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宜教、宜学环境。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因而校园管理要紧紧围绕这目标,确保校园有序、师生安全。”中大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加强校园管理并非“一刀切”不允许所有人进入校园,广大校友、正常办事人员等凭借校友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顺利通行。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校园周边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也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中山大学不仅是中大师生的康乐园,其南校园更是广州的一道风景线,市民、游客无不沉醉其中。 近期大多人无法再亲眼欣赏的中大,用图片来看看吧……
超过百年的办学历史,也让中山大学的校园成为一个建筑文物聚集地。尤其是中山大学南校区(校本部),整个校园古色古香,给人非常强烈的穿越感。 怀士堂。由美国克里夫兰州的华纳和史怀士公司的总裁安布雷?史怀士(机床和天文仪器生产商)出资为岭南学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会馆。1915年动工,1916年建成。为纪念捐赠者,命名为"怀士堂"。 黑石屋。于1914年落成,由芝加哥的伊沙贝?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修建。该楼过去是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著名教育家钟荣光的寓所。 马应彪夫人疗养院。1917年由马应彪夫人捐建。上世纪90年代,其后人又捐资扩建和装修。现作为中大医院的一部分。 十友堂。于1929年建成,由林护、蔡昌、李煜堂、李星衢、梅彩乃、黄世煦、黎拾义、马应彪、邹敏初、邹殿邦等十位岭南大学校友捐建的四层(含地下室)建筑,故称“十友堂”。当时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大楼。 马丁堂。于1905年动工,1906年落成。建筑面积约2335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四层大楼,墙面由硬制红砖砌成,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 格兰堂。位于马丁堂东侧,建于1912年。由美国肯尼迪夫人(Mrs Kennedy)捐建,为纪念董事格兰,命名为格兰堂。由于该楼楼顶设有报时大钟,故又称大钟楼。 羊城热门景点 出于对著名高等学府的向往以及对百年文物的好奇等原因,中大老校园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和游客的游玩之处,是当仁不让的羊城热门景点之一。
来源 | 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上学了、南方视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 | 大方猜你喜欢20岁小伙为自拍发朋友圈,掉进了珠江!华师男生从三楼掉下,也是因为…【花地文学榜】我们大声呼吁,文学创作要回归“初心”!【酱紫FM】好的婚姻要学会不断归零 对中大南校园进行全封闭式管理你怎么看?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请点下方手指↓赶紧在文末写留言吧~
微信号:wanbaoweix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校园网dn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