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区别作动器与动态作动器有什么区别

压电陶瓷作动器静、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2年04期
压电陶瓷作动器静、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介绍了压电陶瓷作动器的静、动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和实际测量系统 .对逆压电效应型作动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其静态特性线性度好、重复精度高 ,在 5 0Hz以下的低频段 ,幅频特性平直 ,相频特性呈线性 .因此 ,逆压电效应型作动器适用于对线性度要求较高的精密控制场合 .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H703【正文快照】:
随着超精密加工、超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 ,微幅、超微幅振动的影响变得十分突出 ,尤其是在亚微米级以下的超精密加工更需要超静环境作保障 ,而作动器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隔振系统的性能[1] .利用压电陶瓷材料构成的精密可控作动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其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凯;阎绍泽;温诗铸;叶青;;[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杨淋;丁庆军;赵淳生;;[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叶长春;余丽霞;宋影松;;[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杨可森;席中慧;李宏伟;程永全;;[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胡元育;郭志敏;;[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周铁英;陈宇;刘辛国;姜开利;张凯;;[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张德俊;程建政;魏志刚;;[A];2005年全国超声医学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陈伟球;严蔚;;[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波;[D];重庆大学;2004年
刘安平;[D];重庆大学;2009年
邱成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宝鹏;[D];吉林大学;2007年
程永全;[D];天津大学;2004年
冯强;[D];吉林大学;2004年
王彬;[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李纪莲;[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杨瑞锋;[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徐自华;[D];吉林大学;2007年
李森;[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王永;[D];吉林大学;2007年
张新宇;[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微摩擦高频宽电液伺服作动器
前宫 电液伺服作动器在飞机、舰艇、坦克等地面模拟器的可动座舱与操纵人感系统中作为驱动和加载的核心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模拟的真实性。 多年来所采用的常规伺服作动器,存在着摩擦力大、频宽低和加速度干扰等弊病,严重地影响着系统的控制精度。 我们研制的LSWZZA001型圆锥式静压支承电液伺服作动器不但具有低摩擦和高频宽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动刚度。 在这里,主要介绍圆锥式静压支承作动筒的构造原理及有关参数,并对LSWZZA-001电液伺服作动器的组成及试验结果加以简要说明。 口锥式静压支承电液伺服作动器的组成 LSWZZA001型电液伺服作动器是一个由电液伺服阀、静压支承作动筒和位移传感器三为一体的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其框图如图1所示。YF07伺服阀侧长支承作动筒 重登L 06% 幅相频宽159Hz SKoZ伺服放大器系属可调综合控制器,可对整个系统的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进行调节。通过对伺服放大器增益的调节...&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美国国防部已计划将飞机操纵系统伺服作 影响。又如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也直接影动器通川规范纳入军用规他之范畴。但在伺服 响作动器的静态性能。因此这些组件是作动器作动器军m规范(编号未定)正式颁布以前,的性能部件,它们直接影响作动器的性能,从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八E)制订的航空与 而在性能部分规定更合适。实际上作动器的设航天推荐标准ARP 1281将作为飞行操纵系 计正向模块化、专业化发展。为了降低作动器统伺服作动器没刊-的暂行舰范,这一点已在 的制造成本,不仅可以采用标准系列的伺服阀,MIL-F-949川)中有明文规定。正是在这一背景 而且也可应用专业厂制造的控制阀和传感器等下,SAE丁1981年8月出版了“飞机飞行操纵 部件,只有作动筒和壳体等组件才是需要专门系统液压助力作动器通川规范”的修订木 进行结构设计的。而对于那些性能部件,无论ARP128lA(以下简称新版)。新版本在内客 采购时提要求或者进行验收,都是只与性能有...&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前古p 航宇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位于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它曾经承担了许多大型空间运载火箭推力向量控制伺服作动器的研究、设计、飞行鉴定和采购工作。这些伺服作动器应用在土星l、土星IB和土星V的各级,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地面试验和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等方面。 航天飞机特别强调推力向谴控制伺服作动器要采用某种程度的余度技术。曾为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的地面试验专门研制了一种三通道伺服作动器。这种设计结构具有旁通伺服阀的能力,并且还备有一个返回零位的机构。固体助推器推力向量控制伺服作动器的最后设计结构就是根据这种设计结构研制成功的。这种固体助推器推力向量控制伺服作动器包含有四个伺服阀通道,从而使那些对一般污秽和电气失效敏感的元件具有失效工作能力,失效工作的冗余度。 航天飞机不仅要求固体助推器推力向量控制伺服作动器采用一定余度技术,而且也要求这种伺服作动器设计寿命为20次飞行任务。此外,它的每次飞行任务的振动环境,比上星系列运载火箭...&
(本文共12页)
权威出处:
1.目的 推荐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位置控制电液机械反馈伺服作动器制定具体规范提供一个指导性文件。2.范围 本规范的内容限于电液机械反馈伺服作动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文中所介绍的资料将有助于名词术语的标准化和结构参数以及性能参数的规范化。 本规范不局限于,也不企图规定伺服作动器内部设计特性。因此本规范同样可用于具有不同内部功能、不同速率、不同结构尺寸的伺服作动器。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为了增加互换性,本规范己为作动器的设计推荐了一些标准,例如引出线的颜色标记和作动器的极性。 本规范足以说明位置控制用电液机械反馈伺服作动器。另外,在为某些特殊的控制系统确定专门的技术要求时,本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动态补偿方法也将在本规范中提到。3.推荐的缩写词ARCC 15C fllC认厂—交流—振幅比—度(摄氏)—英寸/秒—)更米—顺时针方向cCw—逆时针方向db—分贝dc—直流d eg—度emf—电动势F—度(华氏)*译自ARP988gpm—加仑...&
(本文共15页)
权威出处:
0前言飞行模拟器运动系统的伺服作动器的最基本设计目标是加大活塞杆传递运动的平滑性。为了降低系统加速度扰动值,将流体静压技术应用于伺服作动器,便产生了带圆锥静压轴承的伺服作动器,称之为圆锥静压伺服作动器(见图)。流体在圆锥形间隙中收敛流动,隔开运动副之间的接触,大大提高了伺服作动器运动的低速稳定性。设计良好的飞行模拟器的运动系统能为驾驶员提供逼真的飞行运动环境。1$压系统分析问)单向节流阀V;阀VI将限制作动器活塞杆的伸出速度。另外,阀VI的背压作用还使活塞先浮起后伸出,避免活塞轴承的磨损。(2)节流阀VZ、V6这两个阀是手工操纵的,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当打开时能使锁紧的伺服作动器的活塞杆缩回。操作顺序如下:首先打开阀见,这将平衡伺服作动器两腔的压力,使活塞腔的油液只受飞行部件的重力作用,一旦活塞达到力平衡再打开阔W,飞行部件的重量将迫使活塞腔的油液回油箱,这就使锁紧的伺服作动器的活塞杆缩回。(3)单向阀V3、V7阀V3、V7...&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直接驱动阀(DDV)采用直线位移力马达驱动阀芯,通过位置反馈形成闭环,它可以用作伺服作动器的主控阀,组成伺服作动器,即直接驱动阀式伺服作动器。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发DDV,并将其迅速应用于各种飞机的作动系统中。应用DDV式作动器的机种有:F-22、JA S-39、EFA-2000、IDF等。其中很多DDV方案的作动器用于驱动主控舵面。例如,在F-22平尾作动器采用电气三余度液压二余度的直接驱动阀式伺服作动器。对于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采用的余度作动器,直接驱动阀(DDV)方案较伺服阀(EHV)方案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论述了典型的DDV式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与传统EHV式作动器相比的优点;结合国外资料及研制开发的DDV式作动器的工程样机,分析了其伺服回路的结构、电流均衡及监控器的设计,最后进行了该作动器的试验研究。1 DDV式作动器的工作原理1.1工作原理DDV式作动器区别于其它类型的电液余度作动器的独有特点在于:直接由力...&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伺服作动器-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伺服作动器
伺服作动器
servo actuator伺服机构中用于直接启动舵面的动力元件。
与"伺服作动器"相关的文献前10条
针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伺服作动器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机理的不确定性,通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实现对其健康状况等级的评判。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都是静态的表达评判因素与评判等级的隶属关系,
提出基于静压轴承设计原理的伺服作动器。新型静压支承结构是在封油面的出口处加密封,并对出口压力进行控制,研究设计新型的静压支承结构。
本文根据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参数辨识原理推导了最小方差自适应调节器。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文中引进了误差反馈 ,构成了带有误差反馈的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在建立了液控伺服作动
FES (FlightExcitationSystem)试验是通过机上FES系统产生激励、并借助伺服作动器输出舵面偏度信号 ,由此达到激励飞机结构的目的。本文针对蜂窝夹层复合材料
为了改进土星S-IVB级推力向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研制一种新式伺服作动器,以便发生单点故障时,它仍能确保系统继续正常工作。本文讨论的结果是,新的伺服作动器要选用多数表决技术。
正 1.目的推荐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位置控制电液机械反馈伺服作动器制定具体规范提供一个指导性文件。2.范围本规范的内容限于电液机械反馈伺服作动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文中所介绍的资料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先进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并针对我国未来先进直升机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未来先进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些关键技术,为今后国内先进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的发
正美国国防部已计划将飞机操纵系统伺服作动器通刚规范纳入军用规范之范畴。但在伺服作动器军用规范(编号未定)正式颁布以前,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制订的航空与
针对空间对接半物理仿真系统电液伺服作动器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接触碰撞半物理仿真试验系统。从分析空间对接半物理仿真系统建构问题和对接机构的特性入手,提出了运动模拟器电液伺服作动
实时子结构实验中,使用液压伺服作动器作为加载设备时会出现作动器响应的时滞问题。根据作动器的动力特性,提出液压伺服作动器阶跃响应的双线性简化模型。基于该模型,以OS法(Operat
"伺服作动器"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机电作动器控制性能研究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机电作动器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一般要求其具有快速响应、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等特点。  
本系统选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取代传统的有刷电机作为执行机构,控制器设计采用全数字控制。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基础的全数字伺服系统,可以实现各种智能控制算法和先进控制策略,已成为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将模糊PI控制理论与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模糊PI方法的独特优点来提高机电作动器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和鲁棒性,以适应其工作环境。文章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简单介绍机电作动器、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模糊PI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然后详细介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其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矢量控制下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仿真模型。对其中速度环、位置环分别采用传统的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再次,在硬件平台上分别对机电作动器采用传统PI调节和模糊PI调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前面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运用模糊PI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机电作动器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和鲁棒性,验证了理论和仿真的正确性。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广州广精精密仪器是专业的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制造厂家,欢迎您来电咨询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产品的详细信息!了解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的技术支持和安装维修等服务。服务专线:020-
 位置: &
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
来源:时间: 21:42:31字体:
阅读: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
一、产品的制造和检验标准1.GB/T1电子万能试验机;2.GB2611—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3.JJFxxxx-xxxx万能试验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标准规范;4.GB/T1拉力试验机检验。二、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概况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是以电子万能试验机为主体结构,与我公司独有的电子式疲劳试验机动力部分相结合构成试验机的主体。其动、静态性能优异,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微机控制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由主机、全数字测量控制系统、用户软件包、功能附件等部件组成。试验机具有以下特点:1.&主机1.1主机为门式等强度框架,整机刚度&于0.5mm。采用两套驱动系统,通过两套锁紧机构分别实现动、静态的试验功能(见机械简图)。1.2移动横梁锁定在导向光杠上,松开动态作动器锁紧机构,实现动态功能;将动态作动器锁定在横梁上,松开移动横梁在导向光杠上的锁定机构,实现静态功能。&1.3静态部分机械传动采用圆弧同步齿形带、德国霹西公司产滚珠丝杠副传动,主机功率损耗小,无间隙传动,传动平稳,响应快、噪声低[小于60dB(A)]。静态试验时动横梁靠镀铬光杠导向,动态试验时动横梁可锁定在光杠上;动态部分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德国霹西公司产滚珠丝杠副传动,直线轴承导向,结构精巧、外形紧凑,整体安装在移动横梁上。1.4伺服驱动单元均采用日本松下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器。1.5测力传感器安装在主机工作台面上,采用美国世铨产品。 2.&测量控制系统采用两套DTS350测控系统分别实现动、静态试验功能。DTS350测量控制系统采用美国进口SOC片上系统,其特点是高速处理能力,超低噪声,高抗干扰,高采样频率,整个测控器体积仅有50×100×150mm。2.1 测量分辨率高(静态24位;动态16位),内外不分档,全程分辨率不变;2.2 电机调速范围宽(静态0.01mm/min—500mm/min;动态10mm/min—3000mm/min);&& 2.3 开放式数据联接接口,可实现负荷、变形、位移、速度等闭环控制功能,可实现多步骤控方式,可实现恒负荷、恒变形、恒位移、恒应力速率、恒应变速率、恒速控制,在试验过程中在三种方式之间无冲击转换;&2.4 具有自动调零、自动标定等功能;零点漂移和标定值漂移小于万分之一;&& 2.5 具有超载、超行程、过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功能;&& 2.6 配有面板集成移动控制盒,方便于移动横梁调整;具有快/慢、步进等多种控制功能。&&&& 2.7 力通道接口可更换其它类型的力传感器,软件自动识别、自动标定。变形通道接口亦可更换其它类型的变形传感器,软件自动识别、自动标定。& 3.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包(静态)&& 3.1.计算机系统通过串行口与测量控制系统通讯,工作时将全部操作纳入计算机控制,在中文WINDOWS界面上用虚拟键盘操作。3.2. 可根据对试验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试验方案,曲线类型、计算单位、计算精度、静态试验界面显示的信息、试验条件等均可以事先在试验方案中设置完成,用户只需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案,即可得到需要的信息,简化操作。&& 3.3. 可用鼠标在曲线上得到任意采样点的力与变形值。&& 3.4. 可选择应力—应变、力—时间、力—位移、力—变形、位移—时间、变形—时间等曲线;并在试验过程中适时切换,试验过程中自动调整坐标保证曲线直观完整。3.5. 可对试验数据实时采集,绘制曲线,曲线局部放大或缩小,并打印出试验曲线;&&& 3.6. 显示曲线连续、光滑、粗细适宜,曲线坐标,坐标标记清楚。&& 3.7. 同组试验曲线叠加对比。&& 3.8. 试验结果可以任意存取,对曲线进行再分析;包括数据重新计算、曲线重现等。3.9. 可将试验的原始数据和试验结果输出到excel中,打印报表,方便用户。3.10自行设置控制参数,实现程序自动运行。4.试验控制软件包性能(静态)4.1软件分权限管理:软件分级管理:管理人员级,所有试验功能都对系统管理员开放,包括能对力和变形标定值的修改;使用管理员级,除力和变形标定值修改权不开放外,其余试验功能均开放;试验员级,只开放与实验有关的内容,开放的范围和权限由管理员掌握,可根据试验的内容确定。4.2软件操作面板:软件操作面板具有简单、实用、可调节等特点,主要功能包括同时显示试验力、变形、位移、时间、控制方式、试验速度、当前试样信息、力峰值(即试验中的最大力值)等相关试验信息,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每个相关显示项目进行外观尺寸、样式、隐藏/显示等设置。试验曲线窗口,在试验过程中能动态实时地显示应力—应变、力—变形、力—位移、力—时间、变形—时间、位移—时间(可根据操作者需要任意选择),并且同时具有多种类型曲线在同一窗口不同坐标轴对比显示,次窗口各种曲线显示等功能,这对于观测闭环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静态试验曲线4.3软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软件的安全性好,不存在由于软件误操作而引起计算机死机、试验机损坏等现象。为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在试验前增加了出错提示信息;试验参数按步骤进行输入,不完成前一步骤,不能进入下一步骤;在进入试验后,一些容易引起误操作的按钮失去作用,如快速按钮、清零按钮等。4.4控制功能除常规的力、变形、位移(速度)闭环控制功能外,可自动在试验过程中加载或卸载。以及设计试验方案等。同时用户还可以将试验分成若干步来进行,并可以对每一步骤进行详细设置以满足各种试验要求。用户还可以将各种试验的控制信息存储成模板以便再次使用时方便的调出模板内容,无须重新设置。在不中止试验的情况下,随意更改当前的控制方式。软件操作面板上,有“取下引伸计”的按钮,即在力 – 变形试验中,允许在试验过程随时取下引伸计,同时进入力 – 位移试验状态,而不影响试验的进行和试验结果。为保证引伸计使用的安全性,除上述“取下引伸计”的按钮外,在软件试验参数中增加自动取下引伸计的功能。即在软件设置中增加取下引伸计参数输入窗口,在试验前输入该项参数(该参数的范围由引伸计的量程确定),在试验过程中,若操作者忘记取下引伸计,当引伸计的变形达到设置参数值时,计算机会发出警告(如音乐声),提醒操作者取下引伸计。这两项操作是一致的,若先按下“取下引伸计”的按钮,软件的取下引伸计参数指令失效,若软件的取下引伸计参数指令先启动,则“取下引伸计”的按钮,操作失效。4.5静态数据处理分析功能4.5.1数据自动处理根据所测材料不同,自动处理有关材料性能数据。如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应自动判别上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则不应计算上下屈服强度,只计算抗拉强度。对力 – 变形曲线,能自动计算弹性模量(按GB/T 8653 – 1988规定处理),对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计算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按GB/T 228 – 2002规定处理)。在自动处理中,能根据试验曲线自动判断该材料有无明显屈服现象,是该计算上下屈服强度还是计算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数据自动处理软件,除能处理拉伸试验结果外,同时也能自动处理压缩试验结果(按GB/T 7314 – 200x规定处理)。4.5.2人工数据处理a.&功能齐全的曲线分析窗口,可随意改变曲线显示方式,如力 -& 变形曲线、力 – 位移曲线、力 – 时间曲线、变形(或位移)- 时间曲线、应力 - 应变曲线等; b.&曲线分析窗口具有再现试验过程的功能,在再现过程中,可随意选择相应的试验曲线。c.&曲线放大功能,可任意放大曲线(即多次放大),也可人为输入给定的坐标进行放大。d.&可在曲线(或放大的曲线)上,查找并标出曲线中屈服点、最大力、弹性段及各种辅助线等关键数据特征点,并实时显示该特征点的坐标(力、变形、位移、采样时间等)。这时,显示特征点应为真实有效的采样点,若不是真实有效的采样点则不应显示坐标。e.&试验员根据试验曲线,判读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如判读上下屈服力、最大破坏力,计算材料的上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如判读力 – 变形曲线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计算材料的规定 非比例延伸强度Rp;根据力 – 变形曲线弹性直线段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等。f.&人工处理与自动处理结果比较。4.6静态测试(实验)报告测试(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标题、实验内容、试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引伸计的标距)、试样尺寸参数、性能计算结果及试验曲线,还包括试验者姓名,试验时间、试验文件名、环境条件等。&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报表的打印内容、打印样式、报表格局等。打印方式:A4纸,上部为试验内容和结果,下部为试验曲线。&&&&& 测试(实验)报告和试验软件中,出现的术语和符号,均按GB/T 228 – 2002和GB/T 7314 – 200x的要求表示。可根据用户要求编制特点报表。5.动态软件功能本软件是在WindowsXP操作平台上开发出来的,面向用户的通用图形窗口系统软件,适用于Windows下的所有操作系统,如 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Vista。直接通过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便可实现系统功能,快捷、方便、直观地实现试验要求的各种操作。中文图形界面简洁、操作功能齐全、人机对话灵活友好、数据处理完备。&三、电子式动静态综合试验机主要技术指标1.试验力1.1& 最大试验力: 静态2kN &&&&&&&&&&&&&&&&& 动态1kN1.2& 有效测力范围:静态 0.4%-100% F.S(不分档)&&&&&&&&&&&&&&&&& 动态 1%-100% F.S(不分档)1.3& 试验力分辨力: 静态1/300000(全程分辨率不变)&&&&&&&&&&&&&&&&&& 动态1/100000(全程分辨率不变)1.4& 测力准确度:静态±0.5% (相对示值)&&&&&&&&&&&&&&&& 动态±0.5% (相对示值)2.试验速度(位移速率调节范围)2.1试验速度范围:静态0.005~500mm/min(无级调速)&&&&&&&&&&&&&&&& 动态100~3000mm/min(无级调速)2.2 试验速度准确度:0.5% 3.静态位移(移动横梁)3.1测量范围:0~500mm3.2测量分辨力:0.001mm3.3测量准确度:±0.5%(相对示值)4.& 动态位移4.1测量范围:0~300mm4.2测量分辨力:0.001mm4.3测量准确度:±0.5%(相对示值)5.& 静态变形测量测量范围:10-300mm变形测量分辨力: 0.01mm变形测量准确度: ±0.5%(相对示值)6.& 大变形测量输出范围:10-5mm(任选)变形测量分辨力: 1/120000变形测量准确度: ±0.5%(相对示值)7.& 主 机有效试验跨度:600mm移动横梁最大行程:500mm有效拉伸空间大于450mm6. 电源:380V(220V)& 50Hz&&&&& 功率:800w7. 重量: 约900kg
相关产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标题搜索
按内容搜索
············································································································································································
··········
··········
主导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态ram和静态ram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