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农民28岁了 转行能干什么干什么能挣钱

该提问来自:
我来帮TA回答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擅长:这家伙很懒,还没设置过
简介:未设置个人简介
可以选择做点小生意&比如速冻食品,饺子,汤圆,雪糕等等&天气寒冷直接在外面就能卖就是遭点罪是真的&现在这年头赚的就是辛苦钱&是吧&希望对您有帮助
微信号“zcm3158”,在线提问轻松找项目,样样都行!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陆3G触屏版,功能和PC版一样强大
项目加盟/咨询
电话:023-请在工作日9:00-17:00与我们联系种植秋菜入不敷出 农民转行另谋生路(图)
  齐齐哈尔新闻网10月20日讯 (丁宁 苏牧) 储存秋菜,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习惯,那些年,家家户户都有地窖,土豆、白菜、大萝卜等等,各式各样的菜品可一直存放过冬。时至今日,秋菜上市后,市场里买菜的人,绝大多数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而且购买量也有所减少。“现吃现买呗!”“扔的比吃的多!”……市民储存秋菜的热情逐年冷淡,供大于求已经形成趋势,种植秋菜的农民,更是每年丰产不丰收。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个自家种地的农户,菜地空空如也,但腰包却是干瘪。
  种菜收益低转行另谋生路
  市场里卖秋菜的人,大多数是从农民手里收菜,倒卖挣钱的商贩,真正的农民,几乎没有时间到市场上售卖。赵大姐五十多岁,爱人体弱多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家里只有她一人能干农活。她结婚后种过秋菜,坚持了十几年,直到丈夫患病,她终于坚持不住,转行养猪。“种菜太熬人,俺家没钱雇人,从刨土下种,一直到收菜都是我一个人,一茬收了还得种下一茬。”赵大姐消耗大量时间种植秋菜,得到的收入却非常有限。
  近几年,冬季外埠菜大量涌入,秋菜市场供大于求,菜价连年下降,很多种植秋菜的农民都挺不住了。“这些年我卖秋菜,很多市民的心态已经起了变化。中、青年人,大部分都是现吃现买,图个新鲜;上了年纪的市民,买白菜时不停地念叨,存十棵白菜,满打满算得扔六七棵,还不新鲜。家里不腌酸菜的话,根本没人买太多白菜。”赵大姐介绍道。
  常年奔走于市场,赵大姐很清楚秋菜种植的走向,鉴于这种形势,她决定转行养猪。坚持了几年,养猪的收入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丈夫治病的医药费也有了着落,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大姐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腰间盘突出,风湿病,几乎每个农民都有。现在大部分人家,也都放弃了种菜,外出打工的、转行种葡萄的等等,都比种菜收入多。”赵大姐挽起裤腿,厚厚的护膝裹住膝盖。
  外债“滚雪球”生活入不敷出
  告别赵大姐,记者来到了附近的一户人家。女主人苏大姐正在大棚里干活儿,只身一人穿梭于田间,略显孤独。记者冒昧打扰,苏大姐放下手里的活儿,拿着几根豆角迎了过来。她的双手遍布老茧,清晰的纹路间沾满泥土,很难想象这是一双女人的手。
  苏大姐是附近为数不多的菜农,她一直坚持种菜有很多苦衷。“现在的菜不好卖,我早就想过转行,但转行投资大,苦于没钱,一直没能实施,只能硬挺坚持种菜。”苏大姐无奈地笑了笑。闲聊间,记者得知苏大姐的丈夫患有心脑血管病,不能务农,家里的四亩地,靠苏大姐一个人打理。“菜价一年比一年低,没办法,只能便宜卖,总不能烂在地里。丈夫需要钱治病,孩子需要钱上学,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吧!”
  苏大姐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半亩地种一茬豆角为标准,菜籽一袋四五十元,半亩地需要近十袋;半亩地施肥需要一千多元;人工费苏大姐没算,所有活儿都是她一个人干,成本大约一千五百元。产出四千斤豆角,平均一斤卖七八毛钱,收益不到两千元,四亩地一年收入万余元。“看着挺多,但一用到家庭生活,收入赶不上支出,花钱如流水啊!”
  前几年,苏大姐把积蓄都投入到大棚上,手里没有闲钱。每年过完年,她就要到处借钱,准备春耕,到了秋收,再把收入的一部分用来还债,但债务就像雪球,越滚越多。“前几年我还种点白菜、萝卜啥的,但收益实在是太低了,近年改种的豆角,一直守着家里的几亩地。”
  今年的秋菜市场调查告一段落,记者探寻秋菜从种植,到进入市场的过程,进而深入农民家里,和他们唠唠心里话,内心颇有感触。秋菜只是一系列菜品的代名词,种植、买卖,环环相扣,包罗万象。让记者感受最深的,还是秋菜的源头,农民的辛劳。忙碌是为了生活,一亩三分地,承载着每个农民家庭和孩子的寄托。(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本文来源:东北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3882条
评论152644条
评论109224条
评论99174条
评论96953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转行能干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