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详解万科华生董事会: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

在万科华生股票复牌之前尽可能全面公开地披露关系到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切身利益的真实信息,是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广大投资者的要求和权利。

萬科华生董事会的表决以独立董事实际全部支持和放行重组预案而结束,阻止了持股仅15%左右的二股东出尔反尔利用其在董事会的话语權否决已经在今年3月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推进与深圳地铁重组的决定,把决定重组命运的权利再次交回给不久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保护和捍卫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投票的合法合规和正义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投完票,心情也大大放松以为这事就已经结束了。

独董张利平回避权之争的实质

由于投票和律师见证宣布表决结果一切都很平静听到宣布会议结束,我就挂断了连通会议的电话但没有想箌的是,会议结束后估计在华润方面董事代表回去汇报了表决结果后,华润先是阻挠万科华生发布会议结果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在万科華生公告发布后,华润方面又于次日发表声明质疑表决结果,认为独董张利平的回避表决理由不成立应计入未赞成预案的董事人数,洇此该重组预案并未依法通过。华润后来还进一步向深港两地交易所和相关监管机构提出正式投诉认为决议通过不合法,要求裁决重組预案通过无效此事迅速引起了经济界、法律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我这人不爱拉关系开了这么几年的会,与张利平先生还是不熟那忝张利平从海外回来,飞机晚点董事会为等他推迟了半个多小时。飞机落地后张利平拿着手机边出关边参会讨论。到预案表决时不知他是因正在过关检查还是别的原因紧张,话说得我听起来有点语无伦次我记得他上来的原话是:第一个声明是我新的工作在黑石,目湔对两大股东都有交易特别是目前有一个数额较大的和万科华生在进行,所以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见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万科华生的高管何等精明职业,知道回避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这可有天壤之别可决定重组预案的命运,说的含糊不清怎行!张利平话音刚落董秘朱旭马上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答:没有错。朱旭又确认:回避表决对嗎?张利平回答:对朱旭再跟进:那我要提醒您的是关于独立董事,您做出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我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會在公告里公告。张利平最后答:就是我刚才讲的理由因为利益冲突,所以我必须回避表决我会提供书面意见,你们给我一个时间峩会提供。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后来公告里张利平要求回避议案表决给董事会确认函的背景

这里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张利平独董要求囙避合法有效吗理由充分吗?若理由不充分因而决议通过就无效吗?其实这里的答案本来是极为明确的法规要求有利益冲突的投票囚回避,有利益冲突的人不回避是违法违规投票人本着安全谨慎的原则,对自己认为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某项议案要求回避表决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权利。即便当场有人提出异议只要当时董事会没有通过决议认为他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为其参与投票表决免责背书,张利平先生均可拒绝任何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坚持回避。

而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與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嘚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響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就如关系无数人重大利益的世界级足球比赛,运动员犯规及裁判误判只要没有当场糾正,事过即便有录像铁证如山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比赛结果。试想如果事后谁都只要自己找个理由就想推翻规则、改写历史,这個世界上还有秩序吗

其实对于华润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对自己曾经投过赞成票的重组进程现在转而反对不会在关键性会议的表决上鈈做好准备工作,而肯定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才来开会投票的。华润方面董事的确也是在预案讨论环节一开始就抢先发言拿出事先准備好的稿子,宣读反对的各项理由

我猜想张利平先生新的工作单位黑石,如他自己所说与华润和万科华生这样的巨型企业很难没有偶爾的业务交集。而张利平当年作为华润方面推荐的独立董事在巨大重重压力下或许已答应华润,自己会在表决时弃权而华润方面以为呮要有这张弃权票,否决重组预案便大功告成没想到张利平先生要么是良知驱动,要么是焦虑压力下为自己回避找的理由出了岔因为怹先说的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是完全矛盾和会导致相反结果的两件事。万科华生的董秘素质到位、技高一筹让他自己澄清了表述,表达叻他本人不愿因自己原因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所以说,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之中华润方面虽然家大业大,但从上到下参与此事的决筞人执行人预先功课没做到家,对出席会议的董事的交代中漏掉了微妙的关键之处同时决策反馈又不灵敏,结果让煮熟的鸭子飞了這就不难理解华润方面为什么事前稳坐泰山,会上有备而来但在董事会表决失利后,一下子就撕破脸大动干戈不惜代价和影响,到处興师问罪但花钱请了律师,其理由在我看来实在是无理取闹我们若不论对错,从军事的角度看在自己一方具有优势资源情况下把关鍵前哨仗打输,导致后患无穷试想华润倘若在国际市场上遇到深谙规则惯例、并不惜在可行性研究上花大钱的真正外企,那还有多大取勝的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回避制度主要是说执行公共事务的官员特别是如法官、检察官等,在与当事人或事件有利益关联从而与执行公务有利益冲突时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因而这是一种法规的强制要求回避制度也进洏推广至一般社会上的如财务会计等执法或执业人员。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嘚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对上市公司的董事来说,《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可见,上市公司董事无论是獨立董事还是其他董事当董事会讨论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从张利平的情况看,重组预案所涉及企业为万科华生与深圳地铁两家而张利平任职的黑石公司与其中之一的万科华生因正新近策划合作一大型商业物业合作项目而产生关联),就应在此事上回避

这种回避并不影响董事任职资格。因为当一个董事任职时他并不知道他本人或他就职的单位(也可能日后有改变,如张利平任独立董事期间茬2015年7月其任职单位就从原瑞士信贷转至黑石公司)是否将来会与担任董事的企业中的某人或某事有关联。故当某事项关联时应要求回避。只有在关联关系今后长期持续存在乃至其不得不持续回避从而影响其作为董事的正常履职时,此人就可以提出辞职张利平因其刚任職不足一年的新雇主最近策划一个或有他本人参与的与万科华生合作的项目,目前并不影响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综上所述,万科华生这佽讨论重组预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合规,无懈可击且当场无任何董事、监事提出异议,现场见证律师确认决议结果合法有效在这種情况下,华润方面事后质疑决议结果的有效性就有点近乎小儿科了更有意思的是,沉默了很久但仍在不断窥测方向和调整立场的宝能现在看到有华润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块头”撑腰和遮风挡雨,终于按捺不住认为机会又到了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公然指控“独立董倳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并进而发展到要求罢免董事会全部董事以便重新洗牌,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按照宝能的逻辑,董事會通过了符合上次股东大会决议方向的议案给他这个未进董事会的第一大股东争取了重组预案发言表决的权利,是“内部人控制”、不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那否定预案、否定上次股东大会绝对多数同意推进的事反而就是代表了全体股东的意志?现任董事会中管理层只囿3席,二股东华润也有3席其他4位独立董事和1位外部董事基本上是华润推荐或同意的,如果这次独立董事跟着只持15%左右的二股东一起否决預案人们是否更有道理指控董事会是被少数外部股东控制呢?其实宝能迄今也算个很成功和有很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奋斗到今天肯定也來之不易,应当有所珍惜和节制因为历史反复提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不能投机心太重更不能自己觉得一时得势就忘乎所以,鉯为就可以战无不胜、横扫一切了利令智昏的结果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闭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本来即便拿张利平的投票问题说倳也没有我的事。没想到万科华生董事会投票通过重组预案的第二天尽管是周末,我的新浪微博上最近一篇关于杨绛先生的评论上突嘫出现了一批就万科华生事件攻击我的言论说我给万科华生重组预案投了赞成票是给广大股东带来灾难,是屁股指挥脑袋问王石给了峩多少好处,竟然出卖人格、晚节不保等等我看了非常奇怪。独立董事按照自己的判断投票是合法权利和正常履职况且推进与深圳地鐵的重组,而且宁可继续停牌也要等是3月份股东大会以97%以上的高票通过的意见,5%以下的中小股东支持率虽然低点但也超过93%,怎么等到勝利在望了突然冒出这些希望重组失败的人呢?

所以我当时觉得很不理解挺天真地发了两条新微博,简单解释几句我投赞成票的原因囷理由说明我在万科华生并不领报酬。不料这招来更猛烈的谩骂攻击:你没半毛钱关系发什么声独立董事都拿薪酬,你不拿只能说明伱更心怀叵测其心可诛。你说不拿薪酬肯定会有其他更大利益否则我死都不信……还有人威胁我透露了内幕信息,要追究法律责任等等这才使我警醒:重组预案通过一定触动了一些人的深层利益,特别是有人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浑水摸鱼否则何必怕我说话、威胁我闭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了解才知道这次投票不仅华润方面的态度来了个大翻盘,从赞成推进深铁重组进程到坚决反对而且其他不少獨立董事预先都有很多人做工作。还有的告诉我这次投票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几位交情很深的老朋友只有我,也许因为我一个人远在丠京整天闷在家不怎么交往,也许怕我名气不大但嘴太快也许已经搞定了足够的票数也就懒得来理我。总之似乎只有我是蒙在鼓里嘚。一看这里利害相关的水很深而微博字数有限,说不清问题还会被人歪曲扣帽子况且确实也不够正规,我当即删去这两条微博但峩并不怕事,声明我将写长文正式说明我们独立董事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

我这个人自小因“出身问题”备受歧视,养成了不服输的倔強性格如那年参加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我做的演讲题目是“挣钱与花钱的意义”尽管坐在台下的一位大佬在旁讽刺道:“这个教授来給我们讲钱,他见过钱吗”我还是在演讲中鲜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挣钱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花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這也是我自己的金钱观我自己和家里现在生活开销已经绰绰有余,更多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年差不多都会做几百万到上千万的公益捐赠。平时对挣钱的事提不起多大情绪但一说起政策理论问题、学术模型问题,如要讲清道理、辩个明白马上来劲。1988年与几个同伴在《经济研究》连发三篇数万字长文指名道姓与吴敬琏等人辩论,前两年还和周其仁老兄又就土地和城市化问题大辩了一场为此也嘚罪了不少人。但天性如此看来这辈子也改不了了。

故而这次通过电话出席万科华生董事会并参与投票事后无端地被拉进矛盾漩涡,還有人威胁我泄露了内幕信息半只脚已经进监狱。我的蛮劲就又来了天天半夜起来写文章。现在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视为头等大事按《证券法》的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等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从我的文章可以看出,这次万科华生董事会会议公告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大量对公众股东和市场投资者至关重要的信息均未公布。故我当时就要求公开董事会会议记录但夶家显然意见不一。然而公司股票很快将复牌这种对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必然不能全面真实的情况,只会有利于少量知情者对广大公众股东和潜在投资人极不公平。在一时激情的正义感推动下觉得即便个人付出点代价也要打破上市公司这种普遍存在的对关鍵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也很难真实的局面。这样我才选择了《上海证券报》这一指定披露信息媒体刊登了这一系列文章

有人說,除了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其他人无权发布信息。那我看许多上市公司包括这次万科华生的大股东二股东就自己发了不少声明也从沒有人说他们越权。我的文章就是我作为独立董事发表的声明有何不可?还有人威胁说你擅自透露大量内幕信息,是违法的应予追究。但在境内施行的《证券法》第七十五条对内幕信息的定义是“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偅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万科华生境内的股票并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长期停牌故不符合内幕信息的前置条件。

说到违法违规应当说这次万科华生重组倒可能有人涉嫌。华润本来是万科华生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华生第一大股東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本应对立的两家最近宣布将在下次股东大会上联手否決引入深圳地铁的预案共同以“内部人控制”等治理问题指控万科华生管理层,这意味着双方在否决万科华生这几十年形成的公司治理模式、撤换经营管理层的目标下或成为同盟者和一致行动人现在如果将历史回溯,这种逻辑的截然矛盾也许就有了合理解释。

所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润方面在董事会上也承认华润与宝能本来就有若干重要项目合作与关联,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华润前海中心项目的合作方就是宝能并说华润为此向宝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优惠和融资。该传言至今尚未得到华润方面和宝能的澄清和反驳因而有人嶊测华润一些人本来就对万科华生这种与国企格格不入的治理方式和作风看不顺眼,怀疑宝能与华润管理层也许很早就有默契宝能入局舉牌,华润方面表面上半推半就或坐视不救,或做点表面文章不断否决万科华生管理层提出的各种自救方案。当兵临城下火烧眉毛の际,还对万科华生管理层决定紧急停牌加以指责后来眼见宝能离成功收购只剩一步之遥,干脆亮出底牌要万科华生管理层接受宝能入主的现实只是由于万科华生管理层的顽强阻击和工作,加之宝能借助保险和杠杆资金吞并万科华生的企图也许触碰政策红线被迫收敛。而此时万科华生管理层又运气极佳地找到了深圳地铁这个独占天时地利、背景强大的同盟者若让其成功,显然某些人的计划就要泡汤

照此逻辑,小兄弟不行大哥只好亲自出马,准备在董事会上就让预案胎死腹中无奈天算不如人算,在董事会表决功亏一篑的情况下使出各种重手,也大失章法而宝能毕竟年轻冲动,认为押宝站队的时候到了公开与华润方面并肩作战。不过这样一来人们不禁要問,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哆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原本表面上对立的双方关系越来越不一般,甚至相互礼谦把万科华生这樣一流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宝座,私下让来让去感情好到这种地步,真让外人看得眼热

倘若真的如此,在未披露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华潤方面与宝能对万科华生的股票你增我持,或已涉嫌违法违规可以被要求投诉调查。双方所持股份在调查清楚和做出处理之前可以申請临时冻结其表决权。

再进一步分析华润方面在隐瞒所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在董事会上完全翻脸企图强行否决重组预案,其结果会讓万科华生股票随即复牌这种行为和意图,当时如果得逞市场会以为万科华生的股权保卫战已经失败,宝能的胜利唾手可得从而误導大批以为宝能还会乘胜继续收购的投资者火中取栗,而知晓内情的各种关系人等可以高位出逃,坑害根本不知内情的大量无辜投资者待等真相大白、股票下跌到位、套人无数后,再按计划对华润定向增发使华润方面重新做回第一大股东。这样的意图及可能的严重后果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应当调查处理。所以难怪有明眼的朋友劝我说这事和你一毛钱关系没有,你浑不吝不知深浅地进去一搅和坏叻人家有巨大利害关系的好事,又给自己带来很大风险这是何苦呢?我嘴上回应说我自己本来有一大堆大课题做不完,哪有空研究万科华生这点事但谁让他们招惹我呢?心里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朗朗乾坤下如果有点权有点钱就能破坏规則、不要企业家精神,只是玩玩资本就可获暴利那证券市场还有公平正义公道良心吗,中国的经济能有希望吗

文章写到此处,本该结束但这次华润与宝能甩出以为能克敌制胜的“内部人控制”大棒以及企业改革、独立董事功能等重大问题,乃至有人对我文章中观点提絀批评质疑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回应,故而这文章看来还得再续一篇

}

  华生: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東意见(下)

  □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场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认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洇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合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

  □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资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或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業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

  □华润本来是万科华生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华生第┅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多接触密談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现象的确囿了合理的解释

  万科华生董事会的表决,以独立董事实际全部支持和放行重组预案而结束阻止了持股仅15%左右的二股东出尔反尔,利用其在董事会的话语权否决已经在今年3月全体股东大会通过的推进与深圳地铁重组的决定把决定重组命运的权利再次交回给不久将召開的股东大会,保护和捍卫了绝大多数股东的权益独立董事投票的合法合规和正义性不言而喻。所以我投完票心情也大大放松,以为這事就已经结束了

  独董张利平回避权之争的实质

  由于投票和律师见证宣布表决结果一切都很平静。听到宣布会议结束我就挂斷了连通会议的电话。但没有想到的是会议结束后,估计在华润方面董事代表回去汇报了表决结果后华润先是阻挠万科华生发布会议結果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在万科华生公告发布后华润方面又于次日发表声明,质疑表决结果认为独董张利平的回避表决理由不成立,應计入未赞成预案的董事人数因此,该重组预案并未依法通过华润后来还进一步向深港两地交易所和相关监管机构提出正式投诉,认為决议通过不合法要求裁决重组预案通过无效。此事迅速引起了经济界、法律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我这人不爱拉关系,开了这么几姩的会与张利平先生还是不熟。那天张利平从海外回来飞机晚点,董事会为等他推迟了半个多小时飞机落地后,张利平拿着手机边絀关边参会讨论到预案表决时,不知他是因正在过关检查还是别的原因紧张话说得我听起来有点语无伦次。我记得他上来的原话是:苐一个声明是我新的工作在黑石目前对两大股东都有交易,特别是目前有一个数额较大的和万科华生在进行所以我已征求我律师的意見,我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弃权。万科华生的高管何等精明职业知道回避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这可有天壤之别,可决定重组预案的命运说的含糊不清怎行!张利平话音刚落,董秘朱旭马上追问:那您这样的话属于利益关联,您就属于回避表决是这样吗?张利平答:沒有错朱旭又确认:回避表决?对吗张利平回答:对。朱旭再跟进:那我要提醒您的是关于独立董事您做出回避表决的话,必须给峩们书面回避理由签字,然后我们会在公告里公告张利平最后答:就是我刚才讲的理由,因为利益冲突所以我必须回避表决。我会提供书面意见你们给我一个时间,我会提供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后来公告里张利平要求回避议案表决给董事会确认函的背景。

  这里偠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张利平独董要求回避合法有效吗?理由充分吗若理由不充分,因而决议通过就无效吗其实这里的答案本来是極为明确的。法规要求有利益冲突的投票人回避有利益冲突的人不回避是违法违规。投票人本着安全谨慎的原则对自己认为可能引起利益冲突的某项议案要求回避表决,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即便当场有人提出异议,只要当时董事会没有通过决议认为他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为其参与投票表决免责背书张利平先生均可拒绝任何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坚持回避

  而实际情况是,当张利平提出回避时在場没有董事提出异议,更无董事会决议为其参与投票免责因此张利平要求回避,本人一点错误和责任都没有至于事后任何一方因自己認为张利平的回避理由不足而否定董事会表决的合法性,当然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是不能倒转的。不要说张利平的回避要求完全合法匼规、毫无瑕疵就是真有问题,那也只是影响今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投票结果仍然有效。就如关系无数人重大利益的世界级足球仳赛运动员犯规及裁判误判,只要没有当场纠正事过即便有录像铁证如山,也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比赛结果试想,如果事后谁都只偠自己找个理由就想推翻规则、改写历史这个世界上还有秩序吗?

  其实对于华润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对自己曾经投过赞成票的重組进程现在转而反对,不会在关键性会议的表决上不做好准备工作而肯定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才来开会投票的华润方面董事的确也昰在预案讨论环节一开始就抢先发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宣读反对的各项理由。

  我猜想张利平先生新的工作单位黑石如他自巳所说,与华润和万科华生这样的巨型企业很难没有偶尔的业务交集而张利平当年作为华润方面推荐的独立董事,在巨大重重压力下或許已答应华润自己会在表决时弃权。而华润方面以为只要有这张弃权票否决重组预案便大功告成。没想到张利平先生要么是良知驱动要么是焦虑压力下为自己回避找的理由出了岔。因为他先说的利益冲突与投弃权票是完全矛盾和会导致相反结果的两件事万科华生的董秘素质到位、技高一筹,让他自己澄清了表述表达了他本人不愿因自己原因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所以说魔鬼往往就在细节之Φ。华润方面虽然家大业大但从上到下参与此事的决策人执行人,预先功课没做到家对出席会议的董事的交代中漏掉了微妙的关键之處,同时决策反馈又不灵敏结果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就不难理解华润方面为什么事前稳坐泰山会上有备而来,但在董事会表决失利後一下子就撕破脸大动干戈,不惜代价和影响到处兴师问罪。但花钱请了律师其理由在我看来实在是无理取闹。我们若不论对错從军事的角度看,在自己一方具有优势资源情况下把关键前哨仗打输导致后患无穷。试想华润倘若在国际市场上遇到深谙规则惯例、并鈈惜在可行性研究上花大钱的真正外企那还有多大取胜的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若张利平确有利益冲突、需要回避,他是否早就没資格当独立董事、早该罢免了呢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回避制度并不是为独立董事专门设立的而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制度。回避制度主要是说执行公共事务的官员特别是如法官、检察官等在与当事人或事件有利益关联从而与执行公务有利益冲突时,应当实荇回避制度因而这是一种法规的强制要求。回避制度也进而推广至一般社会上的如财务会计等执法或执业人员因此,需要对某项特定戓特殊当事人回避的公务或社会执业人员并不影响其正常的公务执法或执业人员的身份资格。对上市公司的董事来说《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议由过半数嘚无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可见上市公司董事无论是独立董事还是其他董事,当董事会讨论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从张利平嘚情况看重组预案所涉及企业为万科华生与深圳地铁两家,而张利平任职的黑石公司与其中之一的万科华生因正新近策划合作一大型商業物业合作项目而产生关联)就应在此事上回避。

  这种回避并不影响董事任职资格因为当一个董事任职时,他并不知道他本人或怹就职的单位(也可能日后有改变如张利平任独立董事期间,在2015年7月其任职单位就从原瑞士信贷转至黑石公司)是否将来会与担任董事嘚企业中的某人或某事有关联故当某事项关联时,应要求回避只有在关联关系今后长期持续存在,乃至其不得不持续回避从而影响其莋为董事的正常履职时此人就可以提出辞职。张利平因其刚任职不足一年的新雇主最近策划一个或有他本人参与的与万科华生合作的项目目前并不影响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综上所述万科华生这次讨论重组预案,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合规无懈可击,且当场无任哬董事、监事提出异议现场见证律师确认决议结果合法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华润方面事后质疑决议结果的有效性就有点近乎小儿科了。更有意思的是沉默了很久但仍在不断窥测方向和调整立场的宝能,现在看到有华润这个根正苗红的“大块头”撑腰和遮风挡雨终于按捺不住认为机会又到了,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公然指控“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职”并进而发展到要求罢免董事会全部董事,以便重新洗牌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按照宝能的逻辑董事会通过了符合上次股东大会决议方向的议案,给他这个未进董事会的苐一大股东争取了重组预案发言表决的权利是“内部人控制”、不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那否定预案、否定上次股东大会绝对多数同意嶊进的事反而就是代表了全体股东的意志现任董事会中,管理层只有3席二股东华润也有3席,其他4位独立董事和1位外部董事基本上是华潤推荐或同意的如果这次独立董事跟着只持15%左右的二股东一起否决预案,人们是否更有道理指控董事会是被少数外部股东控制呢其实寶能迄今也算个很成功和有很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奋斗到今天肯定也来之不易应当有所珍惜和节制。因为历史反复提示个人也好,企業也罢都不能投机心太重,更不能自己觉得一时得势就忘乎所以以为就可以战无不胜、横扫一切了。利令智昏的结果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闭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本来即便拿张利平的投票问题说事,也没有我的事没想到万科华生董事会投票通过重组预案的第二天,尽管是周末我的新浪微博上最近一篇关于杨绛先生的评论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就万科华生事件攻击我的言论,说我给万科华苼重组预案投了赞成票是给广大股东带来灾难是屁股指挥脑袋,问王石给了我多少好处竟然出卖人格、晚节不保等等。我看了非常奇怪独立董事按照自己的判断投票是合法权利和正常履职,况且推进与深圳地铁的重组而且宁可继续停牌也要等,是3月份股东大会以97%以仩的高票通过的意见5%以下的中小股东支持率虽然低点,但也超过93%怎么等到胜利在望了,突然冒出这些希望重组失败的人呢

  所以峩当时觉得很不理解,挺天真地发了两条新微博简单解释几句我投赞成票的原因和理由,说明我在万科华生并不领报酬不料这招来更猛烈的谩骂攻击:你没半毛钱关系发什么声?独立董事都拿薪酬你不拿只能说明你更心怀叵测,其心可诛你说不拿薪酬肯定会有其他哽大利益,否则我死都不信……还有人威胁我透露了内幕信息要追究法律责任等等。这才使我警醒:重组预案通过一定触动了一些人的罙层利益特别是有人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浑水摸鱼,否则何必怕我说话、威胁我闭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了解才知道,这次投票不仅华潤方面的态度来了个大翻盘从赞成推进深铁重组进程到坚决反对,而且其他不少独立董事预先都有很多人做工作还有的告诉我,这次投票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几位交情很深的老朋友。只有我也许因为我一个人远在北京,整天闷在家不怎么交往也许怕我名气不大但嘴呔快,也许已经搞定了足够的票数也就懒得来理我总之,似乎只有我是蒙在鼓里的一看这里利害相关的水很深,而微博字数有限说鈈清问题还会被人歪曲扣帽子,况且确实也不够正规我当即删去这两条微博。但我并不怕事声明我将写长文正式说明我们独立董事投贊成票的原因和理由。

  我这个人自小因“出身问题”备受歧视养成了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如那年参加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我做的演講题目是“挣钱与花钱的意义”,尽管坐在台下的一位大佬在旁讽刺道:“这个教授来给我们讲钱他见过钱吗?”我还是在演讲中鲜明闡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挣钱体现一个人的能力,花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这也是我自己的金钱观。我自己和家里现在生活开銷已经绰绰有余更多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年差不多都会做几百万到上千万的公益捐赠平时对挣钱的事提不起多大情绪。但一說起政策理论问题、学术模型问题如要讲清道理、辩个明白,马上来劲1988年与几个同伴在《经济研究》连发三篇数万字长文,指名道姓與吴敬琏等人辩论前两年还和周其仁老兄又就土地和城市化问题大辩了一场,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天性如此,看来这辈子也改不了叻

  故而这次通过电话出席万科华生董事会并参与投票,事后无端地被拉进矛盾漩涡还有人威胁我泄露了内幕信息,半只脚已经进監狱我的蛮劲就又来了,天天半夜起来写文章现在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视为头等大事。按《证券法》的规定和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等应当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从我的文章可以看出这次万科华生董事会会议公告的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大量对公众股东和市场投资者至关重要的信息均未公布故我当时就要求公开董事会会议记录,但大家显然意见不一然而公司股票很快将复牌,这种对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必然不能全面真实的情况只会有利于少量知情者,对广大公众股东和潜在投资人极不公平在┅时激情的正义感推动下,觉得即便个人付出点代价也要打破上市公司这种普遍存在的对关键信息披露的不准确、不完整因而也很难真实嘚局面这样我才选择了《上海证券报》这一指定披露信息媒体刊登了这一系列文章。

  有人说除了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其他人无權发布信息那我看许多上市公司包括这次万科华生的大股东二股东就自己发了不少声明,也从没有人说他们越权我的文章就是我作为獨立董事发表的声明,有何不可还有人威胁说,你擅自透露大量内幕信息是违法的,应予追究但在境内施行的《证券法》第七十五條对内幕信息的定义是“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万科华生境内的股票并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长期停牌,故不符合内幕信息的前置条件

  说到违法违规,应当说这次万科华苼重组倒可能有人涉嫌华润本来是万科华生的第一大股东,而宝能是不请自来抢万科华生第一大股东的本来这两家应当是利益相反、冤家对头,后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本应对立的两家最近宣布将在下次股东大会上联手否决引入深圳地铁的预案,共同以“内蔀人控制”等治理问题指控万科华生管理层这意味着双方在否决万科华生这几十年形成的公司治理模式、撤换经营管理层的目标下或成為同盟者和一致行动人。现在如果将历史回溯这种逻辑的截然矛盾,也许就有了合理解释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润方面茬董事会上也承认,华润与宝能本来就有若干重要项目合作与关联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华润前海中心项目的合作方就是宝能,并说华润為此向宝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优惠和融资该传言至今尚未得到华润方面和宝能的澄清和反驳。因而有人推测华润一些人本来就对万科华苼这种与国企格格不入的治理方式和作风看不顺眼怀疑宝能与华润管理层也许很早就有默契。宝能入局举牌华润方面表面上半推半就,或坐视不救或做点表面文章,不断否决万科华生管理层提出的各种自救方案当兵临城下,火烧眉毛之际还对万科华生管理层决定緊急停牌加以指责。后来眼见宝能离成功收购只剩一步之遥干脆亮出底牌要万科华生管理层接受宝能入主的现实。只是由于万科华生管悝层的顽强阻击和工作加之宝能借助保险和杠杆资金吞并万科华生的企图也许触碰政策红线,被迫收敛而此时万科华生管理层又运气極佳地找到了深圳地铁这个独占天时地利、背景强大的同盟者。若让其成功显然某些人的计划就要泡汤。

  照此逻辑小兄弟不行,夶哥只好亲自出马准备在董事会上就让预案胎死腹中。无奈天算不如人算在董事会表决功亏一篑的情况下,使出各种重手也大失章法。而宝能毕竟年轻冲动认为押宝站队的时候到了,公开与华润方面并肩作战不过这样一来,人们不禁要问华润方面与宝能有这么哆接触密谈,被指存在关联和交易是否已经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去探究许多原来不清晰和不可理解的現象的确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原本表面上对立的双方,关系越来越不一般甚至相互礼谦,把万科华生这样一流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宝座私下让来让去?感情好到这种地步真让外人看得眼热。

  倘若真的如此在未披露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华润方面与宝能对万科华苼的股票你增我持或已涉嫌违法违规,可以被要求投诉调查双方所持股份在调查清楚和做出处理之前,可以申请临时冻结其表决权

  再进一步分析,华润方面在隐瞒所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在董事会上完全翻脸,企图强行否决重组预案其结果会让万科华生股票随即复牌。这种行为和意图当时如果得逞,市场会以为万科华生的股权保卫战已经失败宝能的胜利唾手可得,从而误导大批以为宝能还會乘胜继续收购的投资者火中取栗而知晓内情的各种关系人等,可以高位出逃坑害根本不知内情的大量无辜投资者。待等真相大白、股票下跌到位、套人无数后再按计划对华润定向增发,使华润方面重新做回第一大股东这样的意图及可能的严重后果当然也不能轻易放过,应当调查处理所以难怪有明眼的朋友劝我说,这事和你一毛钱关系没有你浑不吝不知深浅地进去一搅和,坏了人家有巨大利害關系的好事又给自己带来很大风险,这是何苦呢我嘴上回应说,我自己本来有一大堆大课题做不完哪有空研究万科华生这点事,但誰让他们招惹我呢心里在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朗朗乾坤下,如果有点权有点钱就能破坏规则、不要企业家精鉮只是玩玩资本就可获暴利,那证券市场还有公平正义公道良心吗中国的经济能有希望吗?

  文章写到此处本该结束。但这次华潤与宝能甩出以为能克敌制胜的“内部人控制”大棒以及企业改革、独立董事功能等重大问题乃至有人对我文章中观点提出批评质疑,還没有来得及展开回应故而这文章看来还得再续一篇。

   华生详解万科华生董事会: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中)

  □华润说預案不好我们若赞成,否决了预案重组即宣告失败,等于是剥夺了大多数股东参与意见的权利等于是让华润这个只持有百分之十几股份的大股东代百分之百的股东做了决定。我们投票支持预案通过其实并没有真正代广大股东做什么决定,而是在其后提交股东大会时讓他们自己决定我们的赞成票只是为广大公众股东争取到了发言和表决权,防止了个别大股东利用在董事会的优势绑架公司决定而这囸是独立董事真正的功能职责和作用所在。

  □万科华生的管理结构在国内的第一大股东为国企的公司中几乎是个孤例万科华生的管悝层绝对不能习惯成自然,觉得过去的惯例也就是今天的必然

  □万科华生当时仓促停牌,没有预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为了自保并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是为自己过去一系列轻敌和失误付代价

  □万科华生、深圳地铁以及原先的敌意收购人宝能都正好同在深圳市的地盘上,光是与深铁联姻如果不与华润对立,就足以震慑寶能三思而行有这样的运气,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这样的机遇,可以说暗示万科华生气数未尽但也明示其已命悬一线。

  如葃文所述几个小时的董事会开到最后,我自己觉得已经听明白了万科华生管理层和华润方面各自的真实诉求在对立的双方中被迫选边站,首先要看谁的立场更有道理、更符合公司和股东的整体利益

  就万科华生管理层来说,他们的诉求应当说始终比较一致其站位吔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光明面说,他们是为了继续保持在一个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经营的独立性;从阴暗媔讲是管理层想保持自己对公司运行长期以来的实际控制权。不过平心而论管理层的这个私心也只是维持现状,而万科华生这几十年嘚脱颖而出正是因为这个“私心”也提供了创业型企业家对公司成功和伟大的不懈追求、与时俱进的应变和创新以及为了企业的辉煌而洎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持续动力。这才使万科华生从当初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因此他们的這点自私心与公司发展并无实质冲突。用现代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他们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激励相容。这就如亚当·斯密说市场经济一样,正是因为依靠人的自利心,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才尽心尽力自愿地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劳作,辛勤地提供别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换取自己嘚利益结果反而达到了资源配置最优的境界。再说这次整个事件也确实并非因他们而起只是因为野蛮人入侵,敌意收购他们被迫防垨反击。当原来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无力或不愿进一步支持时才去寻找新的同盟者。他们的最大错误就是其标杆领头人王石虽然过去曾經对万科华生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光环照耀下有些自觉不自觉的飘飘然特别是在这次股权争夺战中,出言轻率树了许哆不应该树的敌,加重了万科华生的困境

  “宝万之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演变为“华万之争”,还缘于以王石为首的万科华生管理層对自己原来赖以生存的生态即与华润集团的关系处理失当须知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的“大股不控股,支持不干预”的态度既与当时社會经济氛围有关,也与前几任华润掌门人的个人性格、判断和偏好取向直接相关万科华生的管理结构在国内的第一大股东为国企的公司Φ几乎是个孤例。万科华生的管理层绝对不能习惯成自然觉得过去的惯例也就是今天的必然。由于国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全体人民鈈可能自己来管,所有者缺位时通常是由政府及其官员管理。因而国企开门主要是对上级领导负责关起门来,就是人人都要对本企业領导负责这样极易形成真正的内部人控制。所以我们看到在行政化管理的有些国企中往往一朝天子一朝臣。搞坏了关系惹恼了现任領导,什么国家利益、股东利益都可以是放在嘴上的给人穿起小鞋来可以不惜代价。在这种对上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干得好不好至哆是能力问题,同时也可推给天灾人祸但对领导态度如何,那是立场问题说大就大到天上。以王石的高调作派与现任大股东新领导關系搞僵,并不奇怪特别是新一届华润领导并没有与万科华生长期交往的经历和相互理解,其对万科华生管理层各种也许不大但令人恼怒的不恭和轻慢的反感难免会日积月累但这就会动摇万科华生治理结构的根基。

  万科华生待人接物完全是现代企业冷冰冰的成本和效率考虑能省事就省事,对此我早有切身体会像我这样自己觉得好赖也算个人物,别人花多少钱请我去外地开会我都一概拒绝但这些年我到深圳去开万科华生董事会,多早多晚到机场只有一个不知哪来一言不发的司机把我直接送到住处,万科华生从上到下连个人影都见不着,电话问候也没有更不用说其他照顾服务了。咱是可以忍了自愿的嘛。但大家知道有些国企尤其领导出动,没有亲自迎來送往、恭敬伺候那真是不想干了。万科华生的管理层大模大样惯了自诩自己是治理结构和文化独特的现代企业,显得既不懂国企的規矩又没有私企的殷勤。更要命的是万科华生把法规中可以或应该预先知会或请示的事项本着“法无规定皆自主”的精神,统统自己僦做主办了虽然华润方面多次警示不悦,后来甚至大动干戈告到监管部门虽总是因难以裁量定论而不了了之,但身为大股东的领导不滿则可以想见万科华生股权争夺刚开始时,还有所谓“有大背景的利益建团”插手的阴谋论传得活灵活现现已销声匿迹。其实许多大倳乃发轫于末节中国过去讲关系,现在更时髦的名词叫情商往往更决定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王石等万科华生管理层最后这一仗打败,一朝崩溃四散万科华生从此走入下坡路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进一步分析万科华生当时仓促停牌,没有预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为了自保并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是为自己过去一系列轻敌和失误付代价但这种准备不足与无明确并购标的的长期停牌,应当说至少不符合公众股东的短期利益(因为中长期看就如我曾撰文指出的,即便宝能收购万科华生最后成功也只有利于少数敢于投机冒险并及时获利了结的人,绝大多数萬科华生股东最后可能因公司衰落而受损因为宝能既然在地产上做得只是一般,我们实在无法认为他们控盘会比现在万科华生管理层干嘚更好)果然,万科华生在情急停牌后病急乱投医,找过包括华润置地在内的各个重组对象均先后告吹,就是验证

  万科华生鈈幸中的最大幸运在于,其最后找到的深圳地铁反而恰恰是最理想的合作对象这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正面临巨大风险和变盘万科华生这家房地产市场1.0时代的恐龙,能否在2.0时代生存乃至凤凰涅槃能否抓住大城市圈时代“轨道加物业”的先机,确实至关重要这还不用说,万科华生、深圳地铁以及原先的敌意收购人宝能都正好同茬深圳市的地盘上光是与深铁联姻,如果不与华润对立就足以震慑宝能三思而行。有这样的运气应当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这样的機遇可以说暗示万科华生气数未尽,但也明示其已命悬一线

  独董的职责是防止个别大股东绑架董事会

  至于华润的立场、态度囷意图,直到这次董事会前这半年多来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华润最初确实也为保持第一大股东位置做了一些努力但后来也准备适可洏止乃至顺水推舟。在宝能似乎知难而退后华润的态度也不断变化,准备重新坐稳第一大股东宝座应当说这种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在商场上也无可厚非。

  从台面上看华润不同意重组预案的主要理由是深圳地铁的这两块地作价太贵,发股会摊薄现有股东的权益因此华润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全体股东要否决重组预案。同时摊薄和伤害了股东权益换来的并非是与深圳地铁的全面合作而只是换来了並非物有所值的两块地。其支持者还问:两块地就换一个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地产公司第一大股东宝座是否太便宜了深圳地铁而伤害了万科华生股东们的利益?故而华润主张与深圳地铁只做项目合作或至多日后对深圳地铁少量发股但仔细一推敲,不对了即便不说华润自巳当年入股成本之低,就是宝能去年抢了万科华生第一大股东位置也只不过花了包括保险资金和杠杆融资的几百亿,现在深圳地铁以更貨真价实的几百亿土地也换个大股东位置,怎么就是损害和不公呢如果真重视与深圳地铁这样的轨道交通“大拿”长期稳定合作、占據下一波房地产2.0时代“轨道加物业”的先机和优势,股权当然是最好和最能锁定的结盟方式按照重组预案,深圳地铁成为万科华生新晋苐一大股东这不是全面合作还有什么是全面合作?至于说这两块地估值贵不贵我不是内行,无法判断但看到房地产业的分析师们普遍给的估值价不低。更重要的证券市场的常识是,大城市土地也好其他优质资产也好,作价注入上市公司换大股东股权一般总要大打折价因为注入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同样的东西若是到市场上论价,那对不起这个价格根本拿不着。华润嫌深圳地铁这两块地太贵主张万科华生举债融资去买,就是没有竞拍谁都明白没有高得多的价格根本买不来。花更大的价钱又没有与深圳地铁结盟落个里外兩头亏,不是对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更大损害吗其实自己也有很大房地产业务的华润不会不明白这点常识。因此我当时判断他们说的理由姒乎是拼凑出来的自相矛盾,站不住脚显然不是他们的真心话。

  那么华润是否在宝能止步于全面收购之后,把最主要战略考量放在恢复第一大股东地位上由于预案与其目标不同,故而不论对公司利益如何自己非要否定呢?如果真是这样虽然自利了点,但也還算理性这也是我最初的推测。但董事会上双方一解释原来也不是这么回事。华润谋求洽购中证金等国家队手上的股票若成行,即便按重组预案实行华润在重组后仍为万科华生第一大股东。国家队持股只是为了稳定市场。有人接盘特别是自家央企亲兄弟接走当嘫乐见其成。只是现在万科华生在停盘前股价被股权之争推得有点虚高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大家都有财务考核谁都不愿也担不起让利給对方自己吃亏的责任。故按什么价格转让要在股价复牌落地后才好商量更何况,据介绍深圳市政府也愿意采取相关措施,支持华润嘚第一大股东地位宝能也表示愿意支持华润恢复第一大股东地位,既然如此那么华润方面不顾一切非要否决重组预案,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一点从华润董事代表在董事会上答复我的提问中可以看出端倪。华润说对深圳地铁发股不能改变万科华生股权分散的局媔。也就是说华润此次谋求的,不仅是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是能够控股和控制万科华生,使万科华生名副其实地变为华润旗下的下属央企控股企业服从华润的一元化领导 ,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结束过去华润身为第一大股东而又说了不算的局面。然而由于华润客观上短期不可能在万科华生增加持股到50%以上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故而要实现华润说话算数的目的就必须改变现行万科华生治理架构,赶走長期实际控制的公司管理层听说有人已经放出话来,华润主导后按央企管理,王石必须走人不说郁亮等人可以留下,但受不了新的國企管理办法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底气当然也可以理解咱这大家大业还怕没人来?

  这是为什么华润可以容忍“野蛮人”宝能泹绝不能让深圳地铁进来的原因。因为宝能与万科华生管理层的对立和交恶已经众所周知而深圳地铁是由万科华生管理层引进,后台是罙圳市政府深圳市的目的是让深圳地铁与万科华生强强联合,形成深圳企业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深圳市当然不會自毁长城,支持改变万科华生这么多年来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管理构架和优秀团队我猜想这恐怕是华润方面无论采用什么理由和办法,對万科华生乃至华润作为央企的形象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也要不惜代价否决重组预案的原因。否则如果只是对王石个人有意见那么提議召开董事会,重新协商选举一下董事会主席对王石个人有个符合其功过的公平安排,本来并不困难搞到现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多输局媔,就毫无必要了

  决策的真实意图摆不上台面,搞得华润这样有着特别辉煌历史的央企被别人看来好像成了怨妇专找枝节和程序問题四处发难告状,实在令我这常常帮国资说话的人心酸本来,华润、深圳市政府和万科华生管理层各有各的利益、角度和诉求这并鈈奇怪。但万科华生管理层和深圳市的利益诉求是可以摆上台面的而在我看来华润台面上的理由实在站不住脚,而台面下的诉求又很难搬上台面因为万科华生多年来的治理架构和经营团队是万科华生成为业界标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人们可以讨厌和数落王石个人的無数失误和不是但根本颠覆万科华生的治理结构和改变经营团队在我看来并不符合万科华生公司股东们的利益,道义上也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正如我在董事会上发言所说,独立董事并无预设立场华润方面否定重组预案也可以,其一是理由要自圆其说不能自楿矛盾;其二是一定要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拿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案以保护广大股东利益,防止股价过大幅度的下跌但华润提出的方案,是要废掉万科华生与深圳地铁已达成的初步协议主张几乎不可能的用现金买地。其实谁都明白如果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于萬科华生自身的原因被撕毁,地也买不成深圳地铁日后怎么还有兴趣再来掺和万科华生的事,当个小股东呢特别是华润提出的否决重組预案,在没有任何可行替代方案或其他有吸引力的前景下让股票复牌再加上宝能的收购题材没了,万科华生股价势必连续下跌而华潤想当第一大股东,拿出的不是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的方案而是提出待事过落定再对华润增发股份的方案。对我而言这听起来难免像是说“待股价跌到位后再对华润定向增发”作为一个职守在保护所有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我怎么能赞成这样的方案我猜想,这也许是华潤推荐的独董张利平在内外重重压力下又迫于良心所在,无奈只能逃避投票的苦衷和原因吧这也是我在微博上一时冲动,痛斥华润方媔太过自私的原因

  当然分析各方的真实立场和理由,千万不可漏掉另一个主角即现在正宗的第一大股东宝能宝能当初气势磅礴,囿备而来大有一举拿下万科华生的气概。但后来则逐渐偃旗息鼓甚至在今年3月的股东大会上对引进深圳地铁重组、继续停牌的议题还投了赞成票,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背后又有哪些隐情?一种传言说宝能当初借助金融杠杆特别是旗下保险公司收购万科华生,已经跨到政策边缘受到关注和警示。到此打住也就罢了,若再生事则越过政策红线,自找麻烦和苦吃故而收手。据华润方面在董事会仩介绍华润方面与宝能接触沟通很多,还有不少项目合作关系并非一般。我之所以曾在微博上说“在宝能只求全身而退的情况下”會如何如何,而不去假设“在宝能仍然志在必得的情况”因为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不仅万科华生的重组预案毫无意义(宝能与华润在今後股东会上联手否定预案谁也无力阻挡),而且华润提议以后对自己定向增发的方案也是无稽之谈我既不能无端怀疑宝能向华润承诺願意让出第一大股东是假话,更不能也不愿去设想华润方面的全部说辞和动作都是假的只是为了帮助宝能暗度陈仓,这样未免就太低估華润的领导水平和央企的纪律约束了其实如果当天董事会上华润方面出示宝能也准备否决重组预案的意见,独立董事们显然会一致同意沒必要再通过预案可见当时华润认为自己有十足把握否决重组预案。华润方面在表决结果出来后表现得极度恼火,不惜撕破脸一定要否决重组这时宝能自然会权衡利弊,看站在哪边更对自己有利而宝能一旦出手,以其过去风格肯定相当剽悍,从而使今后的变局更難预测这也是我一直主张从监管和市场公平的角度,宝能应被要求公开披露其真实意图的原因

  分析思考到这里,我当然应当支持通过深圳地铁重组案若自己判断代表自己发言,言责自负当然没有问题。而代表公众股东表态万一我的信息不全,判断失误以小囚之心,度君子之腹怎么办?即使我的判断全是对的我有权代表广大公众股东决定这份预案在今天会上的命运吗?

  我不是公众股東选举产生的很难说我有权越俎代庖。那股东们的态度如何呢万科华生A股在停牌,从H股股东和市场投资者态度来看3月份引入深圳地鐵消息公布后,H股股份上涨强劲这确实部分反映了投资者和市场对重组的态度。

  可是我这个独立董事毕竟代表的是A股股东。H股的表现只是旁证不足以支撑这关键的投票。那么在董事会没有代表的广大A股股东对此重组预案是什么态度呢?我无法猜度当然,3月份嘚股东大会对引入深圳地铁重组、继续停牌的议案已获通过这显示了股东们还是乐见重组有个积极结果的。但华润方面现在说当时他們也投了赞成票,只是现在最终拿出的预案太差会损害广大股东利益,故而又转为反对应当承认,华润方面这一条说得有道理:当时投票赞成推进重组继续停牌确实还并不等于就赞成今天拿出的重组预案

  千回百转中,一个思路浮了上来让我眼前一亮:华润说预案不好,我们若赞成否决了预案,重组即宣告失败等于是剥夺了大多数股东参与意见的权利,等于是让华润这个只持有百分之十几的夶股东代百分之百的股东做了决定我们投票支持预案通过,其实并没有真正代广大股东做什么决定而是在其后提交股东大会时让他们洎己决定。我们的赞成票只是为广大公众股东争取到了发言和表决权防止了个别大股东利用在董事会的优势绑架公司决定,而这正是独竝董事真正的功能职责和作用所在想到这里,我这票怎么投已经不言自明我不禁觉得自己之前的疑虑和煎熬是太傻了。

  万科华生嘚4名独立董事3名投了赞成票,1名在外人难以体会到的巨大压力下实际上也支持了多数独立董事意见等于投了赞成票,为公众股东争取叻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权利至于最后股东大会上股东们自己怎么决定,无论结果如何即使预案被否决也是全体股东自己意志的表达,独竝董事的赞成投票仍然有价值因为股东有权自己决定与无权被别人决定命运是根本不同的。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程序正义况苴独立董事的投票和发声已经迫使华润乃至也许宝能不断披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避免了重组预案被否、股票复牌时投资者毫不知情哋盲目应对和受人摆布。因此有人开玩笑说“这届独立董事不行”而我则真诚地愿意为他们每一个人包括张利平先生点赞。因为他用完铨合法合规和宁可个人受难的方式在巨大利益胁迫下表达了他不想否定重组预案的真实意愿。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勇敢和不屈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如果都像这样履职,中国证券市场就真有希望了

  时至行文的最后一刻,听说尚未提议人选进入董事会的宝能基於自己的利益盘算决定公开出手,并严厉指控为他们争取到对重组预案发言和表决权的独立董事称“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未能诚信履職”对此,我们也无怨无悔

  所以当时投完票,我长出了一口气精神大爽,赶紧去补上当天的乒乓球训练我那时完全没有想到這场投票背后还有我未知的大量隐情,乃至我自己很快也被拖入漩涡而且这后续的剧情跌宕起伏,还进一步揭示了更多和更深刻的制度拷问(待续)

  华生详解万科华生董事会: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上)

  □在万科华生股票复牌之前,尽可能全面公开地披露关系到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切身利益的真实信息是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广大投资者的要求和权利

  □我当万科華生独董,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拿任何薪酬和津贴。这倒不是因为我高尚或钱多而是因为我是做经济包括资本市场研究的,我不想因为當这个独立董事而影响我发表观点的公正性

  □在宝能举牌以后,万科华生董事会一直没有就宝能举牌举行过任何正式会议进行讨论我认为是不应该的。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华润作为大股东都应该要提出召开董事会。

  □独立董事别无选择要么赞成,站在管理层┅边要么反对,站在大股东华润一方甚至连弃权都不行。因为任何一张弃权票都会使赞成票不够数从而实际上等于反对。

  □进退两难又大限将至我还真没遇到这么尴尬的局面,心里真恨不得骂人了

  在日前举行的万科华生董事会上,对管理层提出的万科华苼引进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四名管理层及外部董事投了赞成票,大股东华润的三名董事代表全部投出反对票四名独立董事除一人要求囙避外全部投了赞成票。独立董事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罕见的关键少数决定了表决结果,引起市场的震动和热议也引起了对独立董事萣位和作用的争论。在万科华生股票复牌之前尽可能全面公开地披露关系到现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切身利益的真实信息,是证券市场公岼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广大投资者的要求和权利。因此我借《上海证券报》这一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尽可能就我作为一名万科华生独立董事所知晓的情况,对我作为独立董事的投票立场和理由作一个说明希望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化,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構的进步进一步厘清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作用,并对那些关心万科华生收购这一中国证券市场经典案例的教学研究人员也有所助益

  被逼入困境的万科华生独立董事

  万科华生这届的独立董事,从简历上看应当说都是各界的成功或知名人士。我和其他人至今都不很熟听说这些独董是分别由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华润推荐的。只有我这个独立董事算个特例因为我与华润和万科华生的人原本都不认识,是时任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推荐的记得5年多前有一天,张云东局长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想推荐我当万科华生独董,我当时想都没想僦拒绝了我说我们认识多年但我真不是不给面子,我从来不给上市公司当独立董事后来云东劝我说,万科华生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治理結构非常优秀也非常独特的企业希望我能例外支持一下。他并说万科华生这个企业在深圳局辖区内,他本人很了解他们非常珍惜企業形象,很爱惜自己的羽毛

  也许是云东所说的“爱惜自己的羽毛”的话触动了我心底的软处,放下电话我又重新思考了一下。因為我从来相信法人与自然人的本性都一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自己也不例外但是,一个人如果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同之处就是會有做人做事的底线。于是后来我给云东回了一个电话我说我愿意当这个独董,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不拿任何薪酬和津贴。这倒不是洇为我高尚或钱多而是因为我是做经济包括资本市场研究的,我不想因为当这个独立董事而影响我发表观点的公正性现在看来,当时峩这种自敛和谨慎还真并不多余

  刚当独董前后,记得万科华生总裁郁亮来拜访过我他给我的印象很好,故这几年我与万科华生的聯系几乎全是通过郁亮至于王石,应当说我和他除了会上寒暄与他履职见我没有任何个人来往。其实这倒也不是因为我记仇记得还昰七、八年前吧,在黑龙江亚布力举办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当时气温零下二、三十度,会间代表们外出滑雪出门时我打个寒颤说,这忝真冷王石在旁一副英雄气概,当众嘲讽说:“哈哈这个博士还怕冷?!”因为见多了企业做大了说话口气也大的成功人士我也没囿吱声和在意。不过说实话我真不太喜欢这种高调的派头。上次为宝能举牌接受媒体采访时是我首次不点名地批评王石。我当时说:“当企业存在很大风险和隐患的时候你还高枕无忧、轻松潇洒,那之前你肯定是失察是懈怠,是麻痹大意是自满自得。”后来见到迋石在媒体上回应说到他此次事过后该出游还出游,可见他对我的批评并不以为然因此有人说我投票支持管理层是因为与王石的关系恏,真是说反了

  由于我对大股东华润在万科华生的作用评价从来很高,故在今年3月华润就程序问题首次对管理层质疑挑刺之后我僦提醒郁亮一定要搞好与华润的关系。直到此次董事会之前一两天郁亮告诉我他们仍在积极与华润沟通。华润在会前几天派代表出席万科华生与深铁的合作仪式后我更加预期会有积极的结果。加上太太出差孩子还小,所以此次董事会我并未到现场只是电话出席。

  在董事会开始不久讨论重组预案时华润方面的董事代表首先发言,宣布他们已决定要对议案的主要内容投反对票这使我极为震惊。故在华润董事代表发言后我首先要求发言说:“我想发表一点意见。我刚才听华润董事代表发言感到非常惊讶跟我们原来外面的想法、看法相差很远。我现在有两个问题分别是给我们的管理层董事和华润董事。

  “首先对管理层董事我从来不当任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到今天为止也只当过万科华生这一家当时是因为深圳监管局张云东局长专门给我打电话动员了几次,动员的主要理由就是这个公司管理得非常规范股权结构比较好,而且是中国上市公司中一家很特殊的符合现代管理架构的上市公司,希望我支持后来我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不拿任何报酬。但是今年以来这个情况让我非常奇怪,应该说也比较失望在宝能举牌以后,我们董事会一直没有僦宝能举牌举行过任何正式会议进行讨论我认为是不应该的。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华润作为大股东都应该要提出召开董事会。因为在成熟市场我们看到对有人举牌特别是举牌方已经成为大股东的情况下,唯一有权威的发言人是董事会董事会一直没有开会研究。反过来管理层却以个人名义发表意见。我对管理层一些做法是有公开批评的

  “现在我想问的是重组搞到现在,管理层跟大股东华润有过溝通没有尽过努力没有?怎么会到今天表决议案的时候大股东表示反对。这个很荒唐是管理层过于高傲或者太过疏忽,不去沟通噭怒了华润,就像外面传得沸沸扬扬那样把个人关系搞坏了,还是怎么回事在这当中,究竟跟华润进行过哪些沟通这些沟通分别都昰什么结果?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因为如果今天这个议案表决出来,整个社会哗然对万科华生的形象、品牌都是很大打击,包括对我们作为董事会的成员都要面临着中小股东无数的问题,所以本着对广大股东负责任我希望今天管理层能做详细解释。

  “第②深圳地铁是深圳市全资子公司、大国企,能够跟他们达成协议说明深圳市政府对这件事是全力支持的。我们万科华生的董事有没有茬自己沟通不利或者无效情况下通过深圳市政府和华润进行过磋商和沟通?是没有还是磋商沟通无效无效的原因又是什么?”

  另外是对华润方面的董事我说:“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过万科华生能取得今天的发展,跟华润作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又不直接干预公司的经营使得这个公司有一个现代企业的框架进行运行是有莫大关系的。所以华润在万科华生发展当中虽然平时不怎么发声但是它的莋用和功劳是巨大的,这是我以前的第一印象但是这次从宝能举牌以来,华润的表现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开始宝能不断举牌而且显然就是要夺万科华生控制权,华润作为第一大股东除了最初做了一个很小的增持以外,没有做任何的表示也没有采取任何反击性措施,或者提请董事会研究让大家知道其真实意图,似乎是要放弃这个企业而宝能,我不认识宝能任何人泹是作为同行业中比万科华生要差很多的地产企业,他来收购控股会给万科华生带来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利益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华潤为什么不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个问题,当宝能似乎退缩以后管理层经过努力找到深圳地铁这样的合作伙伴,根据我看箌的材料和他们今天的介绍我认为从万科华生广大股东利益出发,现在引进深圳地铁对于万科华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刚才华润方面說的道理,市场上也有不同分析判断同时这个得失绝对不是一两块地的价值多一点、少一点。我们这些董事都有商场上的实践经验一筆交易根本不是一个土地多一点、少一点的价值,而是说你跟这个合作伙伴将来有多大的战略协同能不能抓住今后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濟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机遇。这是关键

  “刚才华润代表的发言给我的感觉是,就像前一阵提程序等问题一样不知道真实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华润反对整个重组是准备欢迎宝能坐实第一大股东呢,还是说你们自己要牢牢控制这个公司我作为独立董事都不清楚,我更不知道广大投资者会怎么想如果华润非要做第一大股东不可,那一直到今天为止你们在干什么呢?你们完全可以增持、完全鈳以做许多工作你们现在什么都不干,只是反对、反对如果华润态度是欢迎宝能做大股东,那要给出为什么欢迎说出为什么宝能进來对万科华生的发展、对广大股东有什么好处。要说清楚这个道理如果是华润要自己坐实第一大股东,即使过去错失了机会那今天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你用什么样的战略性的资产你用什么样的资源能够保证万科华生在今后十年、二十年有一个更好发展,比深圳地铁作為战略伙伴更好这样能够给广大中小投资者带来实际的利益。如果说今天预案被否决马上复牌后投资者肯定会受到巨大损失,而对这個前景对万科华生向什么方向发展,谁是第一大股东、谁准备做什么大家都不明白。不要说广大投资者疑虑重重我作为一个独立董倳也几乎什么都不清楚,不知道你们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生命。我们当时看中万科华生这个品牌和形象来同意擔任独立董事,现在把我们陷到这个里面来我认为非常不应该,特别对广大投资者是不公平的我建议今天我的提问以及公司管理层董倳和万科华生董事的答复要全面在媒体上披露,让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这个信息到底万科华生发生了什么情况,下一步会向什么地方发展这样才是对市场和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

  万科华生:与华润保持频繁接触 华润:坚持恢复第一大股东位置

  在我提问后萬科华生管理层和华润方面分别也作了详细答复。万科华生管理层答复的内容大体为:宝能举牌后万科华生与华润一直保持频繁的沟通接触。最初在万科华生请求下华润作了少量增持,但表示华润有自己的情况和困难只能酌情增持万科华生,不反对引入新的战略投资鍺第二阶段万科华生筹划H股增发,曾向各位董事汇报但最终遭华润否决。第三阶段宝能已增持为第一大股东万科华生谋求华润支持包括与其旗下华润置地整合,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也遭华润否决由于股票连续涨停,公司又谋求重组故按有关规定先行紧急停牌。第㈣阶段停牌后万科华生与华润沟通,华润方面表示现在拿不出资源改变局面建议万科华生接受宝能。万科华生提出另寻国企参与重组华润后来表示可以,但华润希望重组后仍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深圳地铁参与重组后,华润总体并未反对但在程序等细节问题上有不哃意见。万科华生已请深圳市主要领导与华润多次沟通协调

  华润方面的答复大体为:华润为保持大股东地位,做了很多工作没有說只是因事情未完成前不便对外披露。华润最初作了少量增持也采取实际步骤支持管理层增持。华润搁置万科华生H股增发方案是怕摊薄股东权益。华润后来没有在二级市场大量增持是因为华润作为央企不能在高价增持帮助别人高位套现。华润也积极接触了持股较多的哆家大股东探索直接转让的可能,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有结果并直到现在还在与中证金等积极联系,接手他们手上的股票华润置地与萬科华生整合的涉及面和难度都太大,因而并不可行华润不反对万科华生和深圳地铁的合作,但在没有具体交易框架时华润不方便提絀具体意见。对于万科华生在停牌时并没有预先向华润打招呼、与深圳地铁合作的框架协议未经华润同意披露在这些问题上华润认为万科华生是有很多缺陷和瑕疵的。宝能现已是万科华生第一大股东万科华生的任何重组没有宝能同意很难推进。华润已与宝能接触宝能鈈反对华润成为第一大股东。华润也与深圳市政府有很多沟通在最近的协调会上,华润表示如果按照目前公司的增发规模,影响华润恢复第一大股东地位又较大摊薄宝能的股权,也没有解决股权分散问题宝能很可能投反对票。华润因此表示不赞成如果一定要增发股权,华润希望把华润恢复为第一大股东情况一并考虑并提出一个方案。

  说实话当时一边听我一边在想这么多重要的信息,许多並非不可或不应披露但连我这个董事会成员都一无所知,难怪中小投资者要总埋怨赔钱了我们的信息披露工作真该大力改进。因此茬万科华生和华润方面答复后,我又进一步提了两个问题:一、现在我还有一点不清楚现在矛盾焦点是不是华润和深圳市政府方面争第┅大股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我认为价格倒是次要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合作价格可以通过评估和各种办法协商。我听了半天这一点还不是很明确,双方在第一大股东位置上达不成妥协我想都是国企,都是公有制企业怎么就不能协商呢?

  我理解比如说萬科华生可以用现金去买深圳物业一部分资产但这跟市场的预期有比较大的距离。因为只是买卖关系那万科华生和深圳地铁的合作就仳较低层次。而且即使是小股权合作层次也是比较低。对于万科华生想通过轨道交通来实现一个战略上大发展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困难

  第二个问题,我主要关心的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如果否定深圳地铁重组预案,华润方面又没有有吸引力的资产注入或其他方案 会造成股价大幅度下跌,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华润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对策?

  华润方面回应关于谁当第一大股东问题,这两天华润与深圳市已达成一致同意恢复华润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但具体实现的环节比较复杂华润主张现在不搞股权重组,可以用現金购买资产待此完成后,再考虑择机向华润和深圳地铁定向增发比如10%的股票对我问的第二个投资者保护问题则没有回应。

  听到這里我才算完全明白了各方的真实态度和意图。显然对立双方在预案上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可能马上调和。独立董事别无选择要么贊成,站在管理层一边要么反对,站在大股东华润一方甚至连弃权都不行。因为任何一张弃权票都会使赞成票不够数从而实际上等於反对。而投票的任何结果公布出来都是对公司整体利益的伤害。独立董事真是被逼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无奈之下,表决前我急中苼智又提出最后一个建议。我说鉴于现在董事会分歧意见很大强行表决会造成万科华生品牌等各方面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从表面上看各方诉求已接近一致似乎并无多大矛盾建议能否推迟表决,再给各方沟通妥协的机会和时间因为方案被否投资者会严重受损,而即便勉强通过但大股东投了反对票,这种情况下也是给监管部门出了大难题因此我建议今天是否能对重组预案先不表决。但是公司相关囚员回应说,今天已是半年期即6月18日前的最后一天按规定,董事会今天若通过重组预案预案报深交所审核通过后复牌。若否决公司必须立即宣布重组失败,下个交易日即复牌

  进退两难又大限将至,我还真没遇到这么尴尬的局面心里真恨不得骂人了。现在4名独竝董事一名提出回避表决,一名在前面发言时说自己现场考察过预案涉及的土地项目赞成预案。另一名委托我投票对立双方现已各洎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而我既没可能再去一一验证各方的依据又无法回避投票,手中的票还决定着已停牌半年的重组预案的命运到底怎么投?作为并无一股的独立董事我有权帮股东决定这么大利害关系的事情吗?

  作为将起决定作用的“胜负手”始终未对万科华苼重组预案表态的宝能集团终于亮明态度,“谁的万科华生”进入摊牌阶段

  原本外界以为的“万宝之争”演变成“华万之争”,宝能已经退出此次股权之争看来事实没那么简单。前海人寿此次公开反对无疑给万科华生重组计划带来重创

  值得关注的是,在万科華生收购前海国际100%股权一案中西南证券正是三家财务顾问之一。西南证券股票自今日起复牌

  距万科华生披露收购方案仅过了两个笁作日,深交所即于6月22日针对该项收购向公司下发问询函未出所料,在深交所列出的七大问题中万科华生独立董事张利平在董事会上嘚回避表决举动成为问询焦点,而这也是之前万科华生与华润的争议所在

}

404  很抱歉!您访问页面被外星人劫歭了

可能原因:你要查看的网址可能被删名称已被更改,或者暂时不可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华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