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经济发达地区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如何看待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如何看待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12-02 22:36
【英盛观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当前,如何破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着未来改革全局。所以我们今天也来谈谈高等教育和二元结构的关系。舆论普遍反感二元结构,实质就是二元结构涉及公平问题。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是历史的必然,也就是我们说的城市化。从西方文明初始,城邦文明建设就是早期的城市化,这样的趋势一直发生着。因为城市相比较于农村,有更多的机会和就业。换句话说,如果农村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就业,那么酣福丰凰莶好奉瞳斧困城市人口也会涌向农村。比如改革开放时期,大批人口下海经商。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并且越发展,产业中人的作用就越来越巨大。因此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人对资本积累的作用会超过资本和机器。因此人作为一种资源所聚集的地方本身是具备巨大潜力。一个地区或者城市发展人这种资本常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一种是人口转移。教育投入可以增加人的生产率,所以教育投入是必要的。人口转移指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去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比如现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现象。当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农村培养农村人才,农村人才流向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因此农村间接培养了城市人口。农村和城市关系密切,双方对彼此具有外部性。但是他们之间的转移还是会造成差异。因此当面对这样的问题——这种转移是否对农村带来负效应,我们就要去衡量城市对外部性和转移给农村带来的损失。作者:李家翔来源:知乎
热心网友12-03 09:58
友情链接:怎样看待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前,请先允许我先拿我家乡的教育情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吧。
&&&&&我来自湖南省——一个中部的农业大省,益阳市南县——洞庭湖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县。尽管经济欠发达,但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县一中也具有优良的传统,曾培育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连年都有许多优秀的学子升入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科大这样的名校。为了能让县里的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县政府在零五年拿出几乎相当于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的1.4亿元为县一中新建了一个硬件设施在省内一流的花园式校区。为了方便家长陪伴孩子读书,学校甚至在校区内专门修建了十六幢所谓的“陪读楼”专门供陪读的家长居住。学生读书的条件可谓优越。
但尽管硬件设施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但学校教学成绩却在走下坡路。每年都有大批尖子生流失,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尽管“留守”在县一中的学生们学习非常刻苦,苦苦追赶,却仍然无济于事。自2005年以来,县一中再也无人能考取清华北大这两所顶尖学府,甚至连考上复旦、交大等名牌大学的人数也屈指可数。为此,县一中收到了全县人名的质问和诘责。因为教学成果的下滑,导致生源流失现象更加严重。生源减少,学校财政入不敷出,教师待遇始终无法提高,优秀教师纷纷出走,另谋高职。优秀教师的出走又带来的教学质量下降必引起教学成果的进一步下滑。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家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是在我的家乡,在我国广大的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普遍存在。2010年8月5日的江西日报就以《掐尖之争:戴着应试教育镣铐的跳舞》为题深度报道了江西省众多名校内抢夺优质生源,挤压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剧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事实。(相关链接见:)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资源分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导致了教育城乡资源的不均
&&&&&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大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占据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里可以提供最好的教学设施,最广阔的信息渠道,以及最好的老师。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无法投入足够资金改善当地教学资源。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又往往是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大城市对人才、对教育的需求促使了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教育资源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因素不是唯一原因,还有其他因素也在影响教育的公平。
1.&教育投入不足。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的教育经费长期由乡镇政府承担,而乡镇财政又无力承担。就变成了要农民自己负担,造成本来已很低的农村教师工资被长期拖欠,农村校舍危房师生伤亡事故不断,许多地方的农村教育都是负债运行。大批农村孩子失学。许多地方的小学义务教育名不副实。杯水车薪的“希望小学”,竟成了农村教育的希望。大量农村代课教师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却仍然面临着被“清退”的命运,得到的所谓“补偿”低得令人愤慨。
  2.&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某些非重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设施都还不错,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3.&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4.&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后果
&&&&&&1.广大农村学生无法进一步在学校深造。虽然国家已于2006年在全国全面贯彻实施了九年免学费的义务教育,农村的学生也都基本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知识要求的提高,九年的义务教育已显得远远不够了。但是现在的农村,以我的家乡为例,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除非考上重点高中,否则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众所周知,重点学校门槛较高,对于这些从小就并未接受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的农村籍学生来说,考上重点高中并非易事。于是,大量考不上重点中学的农村孩子刚读完初中就背起行李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工队伍。虽说这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却严重阻碍了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况且,日后中国经济必将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对劳动者的知识要求将大大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如果不能得到提升,必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城乡学生综合素质差距加大。大城市以其文明、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里的学生通过优质的资源可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生存技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相比起那些只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学生,他们往往有更多渠道选择。笔者以一名农村学生的身份苦读10年由高考考入复旦,但进入复旦后却发现自身综合素质与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相比差距实在太大,而他们大都是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复旦。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复旦的学生中成绩优异的往往是那些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复旦的。
3.择校热的盛行。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 一方面是优秀学生纷纷逃离普通学校校园,使得普通学校优生大量流失,教学资源出现闲置;另一方面重点中学里的学生如同沙丁鱼版塞满整个教室。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很多家长不惜抛家舍业来到县城,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从而出现了庞大的陪读大军。高考状元县甘肃会宁共有4.5万名中小学生,却有上万名陪读家长。重点学校也趁机加收高昂的择校费,加上陪读所付出的高昂生活成本使得许多地方的家庭出现“因教返贫”的现象。会宁则把这一现象发挥到了极致,由“教育立县”走向“教育破产”。(详情参见《南方周末》)可当我们把跟踪目光投向那些当初选择择校的学生,几年后他们是否真能如愿以偿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以我的家乡为例吧,那些当初去省城名牌中学就读的尖子生们,并无一人有缘清华北大。这是因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当人人都挤破头去争抢这一资源时,优质资源本身也会打折扣。择校,并不意味着选择了一个好前途,甚至会伤害择校的孩子、伤害家庭。
4.学校之间的畸形竞争。重点学校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在全省全市范围内抢夺优秀生源,抢夺方法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免学杂费、免生活费、以及高额讲学金等优惠条件,甚至出现了“为父母安排工作”这样荒唐的方法。当然,普通学校为了打好生源保卫战,也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感情不行就谈钱。这样畸形的抢夺战,学生看似得到最多实惠,其实却是受伤最深。这些学习上的佼佼者们,在这场抢夺战中学会了“以钱择校”,甚至要为人师者低着颜面“求”其到指定的学校读书,读书人清静的耳根受到玷污,孔老夫子,尊师的美德被践踏。今天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从乡下往小城里跑,小城里的往大城跑,或许明天他们就会从大城的往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外国名校跑。国家要留住人才,不仅要提供优良的条件,更要从价值观念上加以正确诱导上。畸形的学校竞争,只会加速人才的流失,与国家的人才战略背道而驰。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1.&&国家、省、市、县的政策应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从校舍、教学仪器、其它设施等方面舍得投入。使农村也能办得起学,办得好学。
2.&&加强教育立法,规范办学,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让贫困学子上得起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完备的法制确保教育的公平。对于贫困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招生制度,需要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试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统一调配专业。破除高招不公平的现象,譬如京津沪等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优于贫困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在高招录取线上进行同等对待。
4.&&提高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并加强对各地师范学校的建设,培养更多志愿到乡镇一线工作的青年教师,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来提升农村办学质量。
5.&&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多媒体远程教学等措施实现与名校教学同步化,并经常组织教师互访,同时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到郊区任教、轮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从中心城市向乡村的辐射。
6.&&迁建新建部分优质高中及分校,让越来越多的名校走入县、乡一级,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名校读书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教育公平、公正、关系着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在当今党中央号召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树立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强调,要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为此,各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成乡居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到教育公平的构建中来,为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献言献策,让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同一片教育的蓝天下,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
||文档简介
总评分4.3|
浏览量25261
&&从​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两​方​面​来​论​述​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于基础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简单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基础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简单分析
上传于||文档简介
&&近​十​年​有​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后时代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摘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发展后,实现了办学;关键词: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84年12月,为首批;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发,“十一五”初期,作为经济;一、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的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1.教育均
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后时代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摘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发展后,实现了办学条件均衡、入学机会均等、师资力量整体均衡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区域进入教育均衡后时代,在课程改革、教学过程、学业评价等教育公平上存在问题,正向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公平先导区迈进。
关键词: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84年12月,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经过26年的开发建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经济实力迅猛发展,在国家商务部对全国5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的综合评价中,天津开发区综合排名连续十三年位居全国之首,人均生产总值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滨海新区”的龙头、天津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
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发,“十一五”初期,作为经济龙头的开发区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提出了“办区域居民满意的教育,为区域招商引资服务”的教育追求,确立了“基础教育均衡”的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发展,“十一五”末,天津开发区已经成为天津市“基础教育均衡”的示范区,正向教育公平的先导区迈进。
一、 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要切实维护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重点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Z教育资源。
1.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
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1]。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教师资源方面,实现相对均衡,保证所有学生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平等和公平。均衡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质量的均衡。
2.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意义概念,它的内涵在于:同一社会的个体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受教育的结果上都应是平等的,任何受到区别对待或条件不均等都被视为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就层次而言,教育公平可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各自表现为教育权、教育机会、受教育者成就机会的均等 [3]。
二、推进教育均衡的举措
目前,人民群众比较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Z,希望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与支持;二是关注受教育者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机会;三是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及条件 [4]。第一个层面是描述硬件均衡情况,后两个为软件均衡的描述情况。
1.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发展
首先是强化政府责任。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坚持做到“教育问题优先讨论,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规划”的均衡发展政策,逐步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2010年,管委会批准了开发区国际学校和泰达枫叶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用地,投资1.4亿用于国际学校发扩建。二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2010年,管委会投资3000万用于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在校舍、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等硬件上建成相对统一的标准。实现了每所学校的硬件水平均衡发展。
2. 多元化入学方案,实现入学机会均等
入学机会均等是实现公民享受受教育权的核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受到宪法保护。开发区管委会制定了多元化入学方案。
一是本区户籍的居民选择就近入学的方式,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在开发区居住(有租房合同)选择就进入学,三是大型企业入住开发区,企业人员子女随时办理入学。实现了本区内入学机会均等。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整体均衡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最终体现是区域内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开发区管委会对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的一是所有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以留住教师,二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的全国招聘,三是大力引进骨干教师。实现了每所学校的师资均衡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及条件。
三、教育均衡后时代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教育起点公平,即每一个公民公平的享有受教育权利,公平的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须要的教育资源,公平的享有对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其衡量的标准可定位于“让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公平,体现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在教师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因材施教等,其标准可定位于“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成就,从而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条件,最终体现为学业成绩和教育质量的公平,其衡量标准是,“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起点公平是前提,过程公平是保障,而结果公平则是教育应追寻的真正目标,只有实现结果公平,才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涉及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重要问题。从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和正义,开发区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受到了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在“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实现了入学机会均等;法学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指的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从经济学上的观点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Z,包括硬件实施和教师配备。开发区也完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配Z;从社会学上看,开发区也完全做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以上只解决了教育公平中的起点公平问题,我们认为已经达到了教育均衡,正如韩国 [5]一样。但是没有解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问题。下面我们着重从教育学角度去分析。
目前,作为教育公平主体的教育活动本身,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主要是课程改革、教学形式和学业评价等方面 [6],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些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1. 课程改革方面。
课程蕴含着实质的、内在的教育权利与机会。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教育学存在两种范式: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基于学科课程的内容安排方式,另一种则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基于活动课程的内容安排方式。前者认为,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严谨的、学科化的、学术性的知识体系为主,旨在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精英式的人才,它应该有学科专家来安排求知内容;而后者认为,课程的内容应该以实用的、经验化的、非学术性的知识体系为主,以便培养对民主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才,它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规划与设计。受精英教育和升学的影响,目前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开设的选修课程,“不能充分满足高中学生发展个性、追求升学和就业的愿望 [7],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是形同虚实设。在课程的实施上,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仍然是知识或学术理主义的课程观,仍奉行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课程实施观,缺乏与课程开发与管理意识,这些都易使教师被动地受制课程,丧课程实施中自主权力。“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教师提供了参与程开发的机会,但教师却因课程知识的缺乏,而不知如何利用 [8]。
2.教学过程方面。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态度与期望、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影响着学生受教育的公平。如学生的学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同伴的影响,拥有良好的、积极的同伴关系的学生通常也在学业成就上成为获益者,而在这方面,来自贫困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学生由于较为封闭和具有较强的自卑感,从而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和沟通,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同样,就机会公平来说,那些地位低的学生参与程度往往较低。
在我们对我区新建第二中小学调研中,选取了二小3-6年级学生共12个班、424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二中7-9年级学生共6个班、201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在教师态度与期望上,在中学问卷中,77?的学生老师给予过学习上的帮助,在小学问卷中,88?的学生老师给予过学习上的帮助。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上,中学有30?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小学有39?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堂上的讨论。
在师生关系上,大多数学生对师生关系有正面的评价,但也有近三分之一(37.4%)的学生不认为与语文老师的关系很亲近,有近三分之一(31.5%)的学生不认为与数学老师的关系很亲近。在同伴关系上,绝大多数学生对与的关系持正面评价,表现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88.4%) 、认为“有问题时同学愿意帮助自己” (86.7%) ,以及认为“集体活动时,同学愿意和自己一组”(86.3%)。这些数字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该存在着不公平。
3.学业评价方面。
研究表明,学业成就与学生的社会阶层存在紧密联系,考试不仅是学生的一种个体行为,与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都有联系。如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上不起好的学校,很难考上好的大学。
根据我们的调查,中学有 22?的学生家庭是租房子居住,39?的学生父亲享受过高等教育,38?的学生父亲只有初中和小学毕业。26?的学生母亲享受过高等教育,42?的学生母亲只有初中和小学毕业。小学有32?的学生家庭是租房子居住,37?的学生父亲享受过高等教育,29?的学生父亲只有初中和小学毕业。28?的学生母亲享受过高等教育,38?的学生母亲只有初中和小学毕业。所以说,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分数线仅仅是表面上的公平,看似公平的考试实质上并不公平。为了保证学业评价的公平,就要考虑学生在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方面存在的差异,实施多元化的学业评价制度才能体现真正的公平。
四、教育均衡后时代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的发展,教育均衡后,推进教育公平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每所学校都需要突出个性,走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一个人享受什么样的教育服务,由他自己去选择,选择真正适合他的个性化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9]。因此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
1. 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要实施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引导学校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教育的适切性、复杂性与多种可能性,并由此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巨大潜能,鼓励学校树立品牌、推崇品牌,通过实施多样化、特色化的品牌战略办出特色,为每个孩子发展营造广阔空间。特色是在每个学校挖掘自身实际,分析学校的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37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龙源...的差距还有持续拉大的 趋势,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经济发展差距难以...  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_教学反思/汇报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今日...实现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 暂无评价 3页 ¥3.00 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公平存....  因此, 本文就市场经济下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给予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较快,老少边穷等地区的教育发展缓慢, 人才紧缺,教育已经...  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与对策_远程、网络教育_成人教育_...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各教育...而且过去计划经济对人才的刚性制约不断弱化,使得农村...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对策 1、 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东西部差异:相对来说,东部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为 雄厚,相应的...  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公平存... 7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三、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  基础教育公平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http...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众多,资源的分配不仅关系着教育公平,也关系社会公平...出现了教育产业化 参照发达国家,我国对于教育投入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欠发达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