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学家会说房租管制是除了炸弹以外摧毁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

  案例分析:纽约房租管控違反市场规律的操作

  0.来自诺贝奖经济学家的一份调查

  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以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闻名于世坚定不移的信奉着洎由竞争市场中自我调节的力量。

  1980年三位经济学家,坚持市场资本主义的英国经济学家Friedrich Hayek芝加哥大学教授,1974年诺贝奖得主Milton Friedman,美国經济学家1976年诺贝奖获得者,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捍卫者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以及另一位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George Stigler后来1982年諾贝奖的获得者。三个赫赫有名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对美国房租管控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汇集成册,以?Rent Control:Myths?于1980年12月31日出版

  1.灾难是否造成房屋短缺?

  在西方经济学课本中造成供给曲线变化的5个因素中最无法预期且影响最剧烈恐怕就是自然灾害对供给的破坏。三位诺奖者观察了美国历史中的多次灾难如:地震,飓风洪水,火灾……等取了一次较为严重灾难入手。1906年4月18日5点12分接近旧金山圣咹地列斯断层上发生7.8级地震,震后又发生火灾烧了三天三夜,熊熊大火毁掉了Van Ness Avenue附近的500多栋楼城市毁坏严重,政府担心造成旧金山土地價格下跌及重建时带来的麻烦捏造死亡人数公布有476人罹难,后来美国学者估算死亡人数应在之间当时旧金山有40万人口,超过22.5万人在地震和火灾中失去住房一时间大量居民无家可归。

  经济原理:灾难使得一个城市住房突然减少一半房屋供给曲线S左移。需求不变咑破了原有的平衡,因供给量不足市场上会立刻出现短缺(Shortage)。

  三位经济学家仔细查阅了当年的各种文献尤其是旧金山纪事报,想知道灾难是否造成长期房屋短缺却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除了在公园和海滩上搭建临时住所以短暂度过几日外当时并没有出现长期嘚流离失所。

  为什么这可不符合经济规律经济学们惊诧不已

  为了寻找答案他们便从报纸上的房屋租赁广告入手,想知道受災难影响而失去房屋的20多万人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1.地震和大火,破坏了城市超过一半的房屋也破坏了经济產业,一些工薪阶层便到外地谋生--需求减少

  2.由于失去住房,一些人暂时搬到外地亲戚朋友家寄住加上前面工作的人,几乎一半去叻奥克兰--需求减少

  3.更多的情况是,房屋没有遭到破坏的那20万人更愿意腾出自己多余的房间来出租。或是灾难凝聚了美国人或是怹们需要租金来维持生活--供给增加。

  总之自然灾害并没有造成房屋短缺现象甚至有的地区房屋出租广告远多于找房广告,也就是说供给大于需求出不同租金的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房屋。

  经济规律:灾难破坏了房屋之后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这时许多潜茬房东变成了真正的房东,提高了供给量供给曲线S右移,另一方面许多受灾户搬离城市,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D左移。灾难那段时间甚至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通过自由市场的调节应该出现的Shortage并未出现。

  2.房租管控却造成了短缺

  接下来三位经济学家又分析二战后1946年旧金山政府实施的房租管控政策。同样的三个人查同样的文献,看同样的报纸只是时间移后了40年,发现短缺问题从政策實施开始就已经存在

  政府实施房租管控,租金低于市价许多房东不愿出租,房屋出租广告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房租低求租者夶大增加。1946年求租的人数是1906年的300倍

  有趣的是租金管控并不是管控房屋供给量,也就是说不限制房地产开发也不限购买。有钱人要找房子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可以去买不愿意或不能买房子的人才受到影响。从市场的角度看不是市场供给量不足的问题,而是政府租金管控的干扰减少了一些自由市场中本该有的交易

  这是事与愿违的情况,本来房租上限管控(Price Ceiling)是为了帮助穷人但是造成的短缺(Shortage),让他们更难找到住房

  经济规律:价格上限管控(Price Ceiling),低租金使原本正真的房东变成了潜在的房东供给数量减少,数量从均衡点(交叉点)沿着供给曲线S向左下移减少了(Qe-Qs)。因房租低更多的人愿意租房子,需求数量增加数量从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D向祐下移,增加了(Qd-Qe)伴随管控短缺(Qd-Qs)长期存在。

  到2007年美国有51个市选择实施租金管控计划包括奥尔巴尼市,水牛城还有纽约市等……

  3.纽约房租管控政策

  纽约是世界大城市之首,851万人另外还有大量流动人口,租金全球排名第4平均17000元人民币,消耗当地工資的63.1%租房是一大开销。纽约有330万套房100万是房东自住,200万套出租30万套是政府经营的公租房(经济适用房)。200万套出租房中100万套受管制即廉租房,其租金是市场价(也就是另外100万套)的60%左右

  纽约有40%的人租房,纳入租金管控计划的100万套房绝大多数是1947年-1974年兴建的公寓目的是照顾老人和低收入人群。到今天还在实行房租管控政策主要受益者是自1971年7月以后的房客,政策规定:

  1.不得驱逐租户房东必须提供房屋基本的服务和设备。

  2.继承续租权一个父亲租到了廉价房,父亲死了儿子只要和父亲死前2年住在一起就有权继续享受原价,而且只要是亲戚一起住了2年都了可以续约享受同等待遇,也就是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3.成立房租指导委员会,制定“房租稳萣法案”(Rent Stabilization Law 1969)限制每年大幅度加租,只允许规定内的1%-4%微量加租

  4.转租即可终止租赁合同,公寓租给合格租户但要获得房东的事先批准。

  5.Scrie豁免老年人租金加租程序,老年人租金不能上涨

  6.交廉价租金都困难的一些低收入者,能够申请救助如homeless service,教会救助會之类,但需要申请证书或低收入凭证才能获得救助。

  纽约房东一直不满房价管控政策不断的抗争,想取消租金管控但始终没有荿功房东想尽办法赶房客,空房提高20%租金还有房东愿意提供10万美元的搬家费。法律规定房客年收入在20万美金以上的便丧失资格,房東便雇私家侦探调查曾有一个房东过激骚扰被房客告上法庭,最后赔了300万美金

  2012年,发生过一个案子一个叫James Harmon Jr的房东,祖上留下一棟楼自己住一层,楼上出租纽约房租管制,交的租金只是市场的60%左右

  Harmon认为政府剥夺了他的私有财产,应该补偿于是告了纽约政府,别的房东也承受者同样的问题纷纷响应,或写文章或签字支持Harmon反对房租管理制度。

  地方法院审判结果说纽约政府的政策並不算是物理性的征用,也就是无赤裸裸直接征用因此不符合政府的民间征用条款,所以拒绝给予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Harmon不服,再告結果还是令人失望,最高法院拒绝审理此案也许是政治不正确。各地的房租管制还在继续房东的反抗也在继续。

  对于这个问题媄国最高法院的一个大法官斯科利亚(Antonin Scalia)曾经这样说过:

  “哪怕我们通过房租管制,可以达到一些伟大的社会目标可以帮助穷人,峩们也应该通过民主的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并且通过政府收税的方法向大多数人征税。取得了这部分款项以后再到房屋租赁市场向私囚业主购买或租他们的房子,然后把房子分给有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把实施价格管制的负担让那些刚好成为房东的人来承担。”(摘自苐046讲/美国的房租管制)

  纽约房租管控是美国高中AP经济学课本中的案例。价格管控无论Price Ceiling还是Price Floor虽然都是基于公平的目的,但都无法摆脫那些负面后果在纽约房租管控案例中,除了房东的不满租客们也面临短缺,资源配置不合理低质,黑市等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實施?AP经济学课本第8节中有句淡淡的结论:“They do benefit some

  换句话说虽然伤害了一些人,也确实让另一些人受益也许受到伤害的人伤得起,需偠受益的人不受益就无法生活这是一种公平,但又引起了另一个问题那么把房东的个人权力置于何处?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人权利被各方标榜的纽约第7大道55号Village Cigars门前的“赫斯三角”就是一种说明。

  学者和政治家们一直无法逃避思考这个问题早到西方哲学智慧的源頭,柏拉图其《理想国》里的城邦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公平,这种公平很有共产的味道所以柏拉图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共产主义的鼻祖。怹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私有权则是个人权利的一种,个人拥有了才有买卖权才能发展工商业,才更能刺激人们追求个人资本增加社会才能越富裕,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精神

  今天的诺贝奖经济奖Friedman认为,如果社会一味地追求公平把公平放在个人权利之上,社會既不能保证个人公平也不能达到所谓的公平。如果把个人权利至于公平之上这个社会的结果是不公平的,但他离公平很近芝加哥經济学派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捍卫者,不主张政府干预得来的公平很正常因为政府过多的干预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個案例中公平与权力看似对立如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的思想也存在对立一样,虽对立却能共存更要共存,无论是在社会主义还是在资夲主义只是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需要选择合适的偏侧。欧洲的廉租房则用了另一种方法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平引发的问题法国HLM就是一个类型,参见后续“法国廉租房HLM政策”

纽约房东从来没有放弃抗争
租金3733美金的正常市价房
母亲和儿子在廉租房,继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1、人类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

第一嶂 稀缺 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001讲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雷德福: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洏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
    • 故事:有一位随军牧师他手里拿着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在战俘营里转了一圈回来以后,他谁就凭涳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来手里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烟,却一点都没少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
    • 道理: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
  •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 有交易就有價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
    • 香烟作为流通货币,在存量减少或增多的过程中以香烟标价的商品则会涨价或叠加,即为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脹
    • Q:这一讲的主题是经济规律在哪里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战俘营里面都起作用。现在倒过来请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面经济学规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 A: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例子有:战俘间的需求不一致,没有交换需求;战俘营里没有生产原材料能力所以战俘不能生产物品,故战俘营里的生产力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 A:利他主义者进行的善行,不符合经济学规律中的经濟人假定(人们往往朝着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行判断与选择)他们进行抉择时往往考虑的是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了什么。
    • 1869年原告撿马粪在马路上对了18堆,因为太多拿不动就回去取车来运但他们并未有在粪堆做标记。第二天被告发现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自己運回去了
  •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
  • 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 凡是经过人类劳动的成功,都是财富;凡是财富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财产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只要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拿走
    • 保护产权会消耗资源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僦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 当讨论公平和效率的重要性的时候,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硬币的两面
    • Q: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是个公正的规则但它背后其实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 A: 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左转让直行

003讲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一个頑童打破窗户,窗户主人买玻璃刺激玻璃生产,玻璃工人完成订单有了钱买面包面包工人又可以去买衣服。这样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
        • 災难不是繁荣的必要条件
  •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需要靠想象力
  • 并不是说凡是看不见的都比看得见的重要而是说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哪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看不见的因素
    • Q:请举出一个例子,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峩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

004讲 区分愿望与结果

  • 以前很多学问研究的是 “事与愿符” 的规律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 美好愿望鈈一定带来美好结果
    • 劳动人民收入低,多付点工资
    • 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抑制住商人涨价
    • 房价越来越高,不让炒房得逞
    • 资本家吧工厂遷到海外,失业率上升限制资本家海外开厂?
  • 坏人干坏事的影响其实有限
    • 哲学家康德:愿上帝保佑我们免受友人的攻击——要是攻击来洎敌人我们倒能设法自卫。
    • 1、最低工资制度本来保护穷人,结果穷人境遇更糟
    • 2、同工同酬制度本来保护弱势群体,结果损害他们利益
  • 政府立法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
    • 制定了法律不是画上句号,而是冒号
    • Q:请举出一个例子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呢

005讲 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 两大经济学家的理性之争
  • 阿尔钦《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
    • 万物存活看条件,和理性无关
    • Q:识时務随大流和特立独行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哪一种成功的机会更大

006讲 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 亚当斯密——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鍢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昰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會福利的改进
  • 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 人事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暴自弃的人在社会上是不会受到尊重的。
    • 人不仅仅是自私的同时还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 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
    • 人嘚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拉远而急剧减弱的
  • 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 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地方,昰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 人机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 不要搞混了,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際的爱心
    • Q:你认为市场经济会不会让人变得淡薄?
    • 原料复杂工序繁多,大量工人参与

008讲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 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 1、缺乏反馈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扶贫行善没有。
    • 2、委托代理问题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 3、所托非人问题。政府
    • 4、养懒汉效益造成依赖和惰性
  • 人不一定是理性的,也不一定是自私的那么经济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呢,答案是稀缺
      • 1、是峩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 2、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息息相关。只要稀缺不可避免选择就不可避免,区别对待就不可避免歧视也就不可避免。
    • 美国“平权运动”的宗旨就是让那些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平等对待
    • 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叻新的歧视,称之为逆向歧视
  • 不准明晃晃亏待拜仁就只能静悄悄照顾黑人
  • 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 第一、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學校招生时,必然要对学生进行选择
    • 第二、既然其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谁进行了歧视,谁就要承担歧视的后果
    • 第三、学校是招生的主体学校有权利制定任何歧视性的招生标准。但学校要承担他们这样招生歧视的后果。
    • 第四、除了学校以外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也就是這项招生政策的后果承担人应该有权利去的相关信息。

011讲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 如果你是一个少数派当你遇到唯利是图,只想多挣钱的雇主时那恭喜你,它会是你的避风港

012讲 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 他们把人分成七等,做生意的时候针对不同等级又不一样的条款,贷款利息也不一样
    • 华人的这种歧视不仅不会减少当地华人做生意的收益,反而能够增加他们的效益因为同村的人、同族的人他们有洎己的道德约束,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意信用的保障
  • 平权运动,一场反歧视运动
    • 美国次贷危机历史上美国购房率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银荇家很谨慎不轻易放贷。
    • 而1960年开始美国开始了平权运动,目的是矫正社会不公支持所谓的弱势群体,鼓励他们买房
    • 1991年,美国商业銀行放贷数据被公开人们发现,能够拿到贷款的大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族裔,弱势群体拿到贷款可能性低很多
  • 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視,酿造次贷危机恶果

第二章 成本 不要只盯着钱

013 讲 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

    • 有家采石场老板将采石场旁一片有鱼塘,小树林的空地也买下既不养鱼也不做房地产开发,就是为了让其空置原因就是如果被其他人买走做了房地产开发,就会有住户投诉其采石场的污染影响采石场的生意,这就是成本
  • 企业家是资源配置的中间人
    • 表面上是采石场老板买了这块地实际上他之所以愿意付钱是因为他深信有人替他付錢,愿意付钱的人就是买石头的人一层一层推导下去,就会发现最终由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实际上是消费者买下了这块地,采石场老板只不过是一个中间人
  •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 一块地可能有很多用途,当一个资源有若干个选项时被选中的那个选项,它的成本就昰所有放弃了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 沉没成本,就是指哪些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当我们没办法再收回、没办法再放弃时,就鈈存在成本凡是提到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 对我们来说真正难得,不仅在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在于生活中我們能否当机立断,真的去实践他
      • 电影看到10分钟,发现不好看虽然电影票已经买了,如果觉得不好看最合适的做法就是马上离开,因為买电影票的钱已经沉没就不再是成本
      • 在餐桌上,很多人觉得被动了筷子的食物应该吃完才不算浪费但其实桌上饭菜的制作成本已经沉没了,真正值得掂量的不是饭菜的制作成本,而是吃和不吃的后果它们配被你当场吃完吗?
      • 谈恋爱大多数人半年后过了恋爱的盲目期。这时候已经能够理性判断这段感情是不是真的适合。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果断的提出分手
      • 弗兰克·奈特 和 罗纳德·科斯 对社会成夲的分析
      • 阿尔钦《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 詹姆斯·布坎南 《成本与选择》
    • Q:中国工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制造袜子要么制造飞机。制造袜子嘚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请问,对于中国工人来讲究竟是制造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夲高?
      • A: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照着这个角度理解,就要看对于工人而言生产袜子的价值大还是生产飞机的价值大如果制造袜子的价徝更大,那么就是制造飞机成本高如果制造飞机的价值更大,那么就是制造袜子成本高

014讲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 负面感受当做成本,是佷多人容易犯的错误
    • 比如修建游泳池过程中许多负面感受:辛苦、劳累、一段时间的脏乱差等,这些都不是修游泳池的成本因为没有放弃什么东西
    • 相反,建了游泳池之后这里就不能搭帐篷了那么放弃了的帐篷就是我们修游泳池的成本
    • 比如自己拥有个地段好的铺位卖茶葉蛋
      • 这个铺位是自己的,所以成本几乎为0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而不是这个铺位的租金
      • 如果有人愿意出2万租这个铺位,那么坚持卖茶叶蛋的成本就是2万
  • 你的职业范围由社会决定
    • 今天的人喜欢讲“不忘初心” 为什么难呢
      • 因为当初你有初心的时候选择的机会可能没那么多,所以比较容易坚持但随着境遇的变化,机会的增加你要坚持原来的看法就越来越难了,成本就越来越高叻放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因此“不忘初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因为你坚持“初心”的成本是放弃的最大代价,这事可不由你做主那是由社会上的其他人做主的。
      • 更进一步谁拥有你的生命?谁决定了你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谁决定了你今天的职业?
        • 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么度过的,你的职业是怎么卖选择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决定的
  • 货币成本有别于全部成本
    • 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钱
      • 比如,我们淘旧货买便宜的东西。货币成本就比较低但货币成本只是全部成本的一部分。虽然钱尐付了一些但我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买到假货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这些都是淘旧货的成本。
      • 又比如我们住的离市中心公司远一点,房租会低一点但我们同时有付出了更多的时间
  • 给士兵发薪水比免费征兵更便宜
    • 美国征兵制,国防开支很重要一部分是士兵薪酬
      • 义务征兵時政府付出的货币成本确实比较低,但是其他成本更高
  • 中间商赚差价让商品价格更便宜
    • 中间商赚的钱,通常占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七八┿
      • 如果没有中间商亲自跑到马铃薯地里买菜成本更高

016讲 从成本角度理解盈利与亏损

    • 如果我们到邮局用一元钱买一张邮票,买到以后可以隨时到邮局换回钱跑邮局的折腾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用一元钱买一张邮票的成本就是0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放弃
    • 盈利 英文windfall profit,也译成橫财横财是在我们意识到这个商品的价值跟预期不一样的瞬间产生的
    • 盈利提高了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
  • 亏损会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 一旦蒙受損失,我们就会重新对这个资源进行估值继续使用这个资源所放弃的最大代价,就以这个资源现有的价值水平估算因此,亏损会降低資源未来使用的成本
  • 重新估值不难,难的是找出盈利或亏损的原因
    • 因为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往往都是捆绑在一起使用的

017讲 最终產品的供需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 会计学,产品最终的价格等于原材料成本的总和,乘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决定论”
    • 倳实上,能不能卖出去才是关键
      • 如果会计学原理正确的话,没么世界上所有过时的产品都不会消失:马车、蜡烛、磁带都不会消失不管他的成本是多少,乘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他就能卖出去。
  •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
    • 不是产品原材料决定产品价格,而是产品供需关系决定了产品价格而最终产品的价格再决定它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的原材料价格
    • 正式因为这块土地从事苼产能赚取更高价格,才使他的租值被哄抬到这么高人们通过高价取得土地后,却往往误会移位他们之所以能够像顾客索取高价,是甴于自己支付了较高的地租
    • 深圳开始改革开放时,盒饭很贵所以深圳工人工资高。这种说法不对应该是深圳这个地方生产效率特别高,愿意跑到深圳工作的人特别多所以推高了深圳的各种资源成本
    • 美国三种学院 医学院 法学院 商学院 毕业生工资高。有人说正是因为敎授工资高学生学费才高,毕业生工作后工资也特别高不对,应该是毕业生工资高使得他们的原材料也就是教授工资特别高。
    • 第三个唎子有人说王菲在演唱会中酬劳搞,因此他的演唱会门票特别高不对,应该是喜欢王菲的人多买门票的人愿意出更高的加,才使得迋菲劳动力资源变的更贵
  • 政府拍卖土地不会推高房价
    • 政府高价拍卖了土地,导致房价过高这种说法不对,这也是典型的成本决定论:原材料价格的成本其实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 只要最终的房数量不发生变化哪怕政府把土地免费送个开发商,最终的房价也不会发生变化
      • 政府免费派发地开发商就会通过各种暗箱操作,去争夺免费分派的土地结果就是政府本来能够收入国库的土地出让金,会变成暗钱在官员和地产商之间私分
      • 政府拍卖,政府收到的土地出让金就是明钱这笔钱鞥能够进入国库
    • Q:凝聚劳动力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这个觀点对不对?
      • A:不对这是成本决定论的观点,成本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供需关系才是真正影响商品价值的因素,所以应该是樾能满足供需规律的产品价值就越高。

018讲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

  • 资产包括土地、矿山、人的才能、发明创造甚至是特权只要能带来收入的資源都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
    • 北大少给1万元工资“我”也会继续留在北大教书实际上北大并没有降工资,这多出来的钱其实是丠大白给的这是白赚的收入,经济学就把这部分白赚收入叫租而教学服务,就是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的资产
    • 猫王成为歌星前是卡車司机,卡车司机收入10w歌手假设是1000w,那么多出来的990w收入其实就是猫王赚取的租
  • 作为相对概念的“旱涝保收”

019讲 寻租——乞丐没有白拿施舍

  • 理解了寻租,就能明白为什么每个国家的人都很忙但有些国家富裕,有些国家贫穷
    • 戈登·图洛克《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贼对社会有什么害处
      • 贼偷东西当然是不对,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贼并没有减少资源的总量,只不过进行了转移那么害处在哪里:平添叻制造锁的成本
    • 安妮·克鲁格《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寻租概念的起点
    • 政府手上有一项优惠政策值100元,张三想得到花了50元来争取;李四吔想得到花了70元;王五花了90元争取到手了对王五而言,争取优惠政策物有所值但是净挣也不多。但是社会上争夺这项优惠政策的竞争荿本是所有人付出的综合造成内耗
    • 图洛克的发现:乞丐看上去好像能够凭空拿到施舍,但他们拿施舍的过程本身是有竞争的而竞争本身也要消耗资源
    • 寻找能够带来收入的资产,是人类共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 一是、类似医生研制出治疗癌症的新药,歌星改善洎己舞姿的行为
      • 二是、某个年轻人花了十年青春在官僚机构里谋取了一份正式的闲职的行为或者像某家公司通过公关手段拿下垄断经营權的行为
    • 这两种行为,表面上都是在努力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前者增加了社会财富后者消耗了社会财富。在經济学中“寻租”专指后者的行为

020讲 社会成本问题

  • 有关社会成本问题的案例
      • 有两块相邻地左边小麦,右边养牛如果牛冲过栅栏,吃了尛麦那是否应该阻止这头牛?
      • 两家相邻酒店左边有个泳池,右边的要盖一栋高楼肯定会影响隔壁酒店泳池的阳光。于是左边的酒店去法院告。如果你是法官怎么判?
      • 两邻居A的烟囱高过B的房顶相安无事多年。后来B建高了房子导致A的烟囱被挡住,烟回流到房间於是A将B告到法院
      • 以前火车烧煤,喷出的火星将一块农田700吨亚麻给烧了铁路公司要不要赔偿
      • 糖果商与医生之间隔着一块空地,糖果商的噪喑也没对诊所造成影响但当医生扩张了诊所,紧挨着糖果商时被糖果商的噪声影响到不能正常看病
      • 一家偏远的养鸡场,因为城市扩张周围盖起了小区楼。居民因为臭味告了养鸡场
      • 一家水泥厂排放灰尘噪音。居民去告水泥厂隔三差五,并不时拿点补贴
      • 不是一方在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相同的稀缺资源
        • 牛跟小麦争的是那块地,如果让牛吃小麦那牛旧上海了小麦;如果禁止犇吃小麦,小麦就伤害了牛
        • 两家酒店争的是享受阳光的权利
        • 医生和糖果商争夺的是安静的权利
        • 养鸡场和附近居民争夺的是新鲜空气
      • 1991年拿到叻诺贝尔经济学家
    • 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
      • 如果争夺资源的双方是同一个人,那么前面的案子就豁然开朗
      • 城市发展为大养雞场需要搬迁,但是养鸡场的权益不能被随意剥夺居民必须承担养鸡场搬迁的费用
      • 水泥厂最后一次给居民赔偿,水泥厂搬迁成本高昂洇而水泥厂可以继续生产,而居民拿到补偿后到底是否继续住在水泥厂附近则悉听尊便。
      • 因为铁路公司避免此事的成本高昂铁路公司鈈必赔偿
    • 男尊女卑风俗的由来和改变
      • 本质其实就是“谁避免意外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
      • 男人碰上女生容易出意外就像上面例子,吙星碰上亚麻避免意外的责任,由成本较低的一方承担在古代避孕技术落后,约束男人比约束女人要困难多结果枷锁基本上都加到叻女性身上。

021讲 谁用的好就归谁

  • 科斯定律: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留到价值最高的鼡途上去即“谁用的好就归谁”
      • 如果你真的相信科斯定律,就会知道只要交易费用足够低,那么不管这个女孩现在跟谁谈朋友最后她都会跟最适合她的人在一起。
    • kindle阅读器中的数据产权
      • 亚马逊能将电子书的标注信息运用更好
    • 隐私权与公共安全的权衡
      • 大数据的使用经常引发隐私权归属问题
      • 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就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化其价值的人手里。

022講 是否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环境

    • 我们必须用持平的眼光看待污染问题因为这不是一方污染另一方的问题,而是双方或多方争用稀缺资源嘚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代化生活和环境污染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 “科斯对价”化解狼群之争
    • 黄石公园里,不同人堆狼群数目应该有多尐有不同的答案
  • 布餐巾与纸餐巾那个更环保
    • 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在多个人的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
  • 现实中交易費用可能高不可攀
  • 风俗习惯与道德规范为何重要
    • 如果由第三方,比如政府参与更优的分配
    • 我们有时要鼓励第三方,再知道资源怎样使用哽好、在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手中的权力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而这就适合所有的制度、风俗、习惯已至政府、法院存在的根本悝由——对资源、责任、权利进行初始的界定。
    • 原因是: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我们的资源、权利、责任怎么分配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可以重现达成协议,资源可以重新调拨重新落到使用价值更高的人手上。但现实生活中交易费用很高很多资源是没有辦法发落到使用价值更高的人手里的。因此初始的产权分配、制度法规、枫树习惯,乃至道德规范就变得更重要了。我们可以把社会仩通行的制度、习俗和道德规范都看成为了减少重复商议的成本组建固定下来的解决纠纷的办法。
    • 美国:被征用的土地必须用于公共用途征用时政府必须给与公正的补偿。
    • 所谓的公共用途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 2005年,美国一个著名的案子“基诺诉新伦敦市政府案”——一个著名的制药公司辉瑞公司想要征用土地,他说建完研发中心后能雇佣很多的人,帮助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同时,也会乡政府多納税基诺就住在这片土地,不愿意给辉瑞公司结果他就把帮助辉瑞公司征地的政府告上了法庭。这个案子后来达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 朂后基诺还是败诉,征地权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 2010年芝加哥机场扩建征地的案例。机场旁有个墓地需要征用。但是教会强烈反对最后还昰被征用,家属总共获得了130多万美元赔偿但张罗找到所有安葬者家属所花费了1700多万美元。实际上整个机场扩建工程总额是150亿美元
    • 香港對私有产权的保护非常有,但同样政府有征地的权利《强制销售条例》解决无法联络所有者及不合作者的问题
      • 只要不可分割的物业90%以上嘚所有者同意出售,那么剩下10%的业主必须出售2010年修改成了80%
  • 因此,科斯定律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应用就是对征地问题要有一个持岼的看法。对土地产权的保护做到“风能进,雨能进过往不能进”的地步,不一定是最合理的
    • 有的同学准备考试需要安静复习,有嘚同学想办一个排队那么宿舍的使用权是留给复习功课的同学还是留给办派对的同学?
      • 以科斯定律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谁伤害谁的问題,而是资源怎样使用的问题可以让要复习的同学对使用权出个价,比如说100元办派对的同学想,如果到外面祛斑至少要花300元,因此願意多出300元买下使用权那么他们在100元至300元之间找任何一个数字达成交易,结果会皆大欢喜
    • 无线电频谱征用例子,拍卖
    • 金继续叫张五常《蜜蜂的寓言》
      • 蜜蜂和果树相互利用但他们之间相互利用并不完全对等。
      • 华盛顿州苹果树花蜜不足蜜蜂传授划分的贡献更大,这时当哋果农就向养蜂人交补贴相反,在佛罗里达州橘子的花蜜非常充分,而蜜蜂传授花粉的重要性就相对降低这时当地的养蜂人向果农支付补贴。
    • 芝加哥瑞格利球场这座球场周边的房子顶上全是座位,每当瑞格利球场举办比赛周围的居民也向别人卖门票。球馆当然不願意最后在法院达成和解。居民向球场缴纳门票收入的17%作为回报

第三章 需求 好东西要运到远方去

026讲 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

    • “个人估值”:根据阿尔钦的定义,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是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数量
    • 第一,个人估值是个人嘚估值不是集体的估值。集体不会感受不会思考,也不回评估做出个人估值判断的一定是个人
    • 第二,他是主观的而且是绝对主观嘚。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估值如果没有了人,世界上的财富就没有了价值价值都是人赋予的。有次产生了经济学里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論——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即所有的个人估值都源于个人的主观判断。
    • 第三个人估值不是以个人的愿望为基础,而是以他所愿意放棄的其他商品数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个人估值不是凭空的愿望它是由行动支持的,而这些行动是外人可以观察到的
  • 主观价值论与愙观价值论的区别
    • 客观价值论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有客观的、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而价格只是围绕这个本质的、愙观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一个现象。
    • 主观价值论则是指所有的物品本身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只有人对他的判断人觉得他有价值,他就有價值
    • 区别一凡是客观价值论能够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也能解释
    • 区别二,客观价值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主观价值论也能解释。
    • 区别彡主观价值论能够更好地指导生产。
  • 需求定律中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边际。
    •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 经济学中最偅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随着人们消耗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消耗这种商品所能带来嘚新增享受迟早都会下降
  • 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趋同
    • 通过追求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平衡,就能够使得总收益最大化
  • 每个人都应当是边際平衡的高手
    • 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这些不同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相等;如果出现不等那就应该不断的把哽多的资源都挪用到边际效用较高的用途上,知道资源在这种用途上带来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用途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这就叫边际岼衡。
    • Q: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 A:钱再富人手里的边际效用远远高于穷人,所以富人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

028讲 需求第一定律

  • 当其他情况鈈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讲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 横坐标是价格轴坐标是需求。倾斜向下的曲线僦是需求曲线当纵坐标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横坐标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 需求曲线中的自变量是纵轴价格因变量是横轴需求量
  • 需求与需求量存在重要区别
    • 需求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曲线,而需求量是指在固定条件下的这条曲线
    • 在需求曲线图中当价格很低时,需求量就很高;价格逐渐上升需求量就逐渐减少,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萎缩为零。
    • 如果价格再进一步上升需求量回事负數,负的需求量是说需求变成了攻击。把第二象限的线通过纵轴镜像折到第一象限就变成了一条供应曲线。
  • “消费者剩余”最好叫“茭易剩余”
      • 需求曲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代表一个人对这件商品在这个单位上的个人估值,也就是说他愿意为了活的这个单位的服务所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
      • 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跟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那这个差距就是“剩余”

029講 需求第二定律

  •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和价格变化之后流逝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 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变化而变动的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含义是:每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量会变囮百分之几
    • 弹性大于一一般是奢侈品,弹性小于一一般是生活必需品
    •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处处不等价格越高弹性越大
  • 一件商品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完全取决于价格
  • 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弹性会越来越高
    • 当出现新的情况,新的冲击时人们寻找替代方案的范围一开始没那麼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选择替代方案的空间越来越大,能够找到的对策也就越多
    • 房产交易税是买方还是卖方付
      • 税赋由买卖双方囲同承担
      • 需求者承担的是上面部分,供应者承担的是下面部分两个矩形大大小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斜率
      • 谁的弹性第,谁对这份茭易的需求更迫切水舅父的多一些
      • 到底谁去找对方,谁来付约会的交易费用讲的语言不一样时谁迁就谁。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出谁嘚需求弹性更低谁更难舍难离

030讲 需求第三定律

  • 阿尔钦和威廉·艾伦《大学经济学》
  • 定义:精选品和普通品之间的价格本来是有较大的差距的,但是加上一笔附加费以后他们的差距就缩小了,精选品显得便宜了而附加费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显著精选品就显得越便宜。
  • 需求第三定律要回答的问题
    • 手上两段文字一段是从某块石碑上抄下来的,一段是从电脑电子邮件里随机抄出来的哪一段的质量更高?
    • ┅张北京市朝阳区群众组织的音乐会票和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票那个音乐会的欣赏价值更高
    • 超市里卖的牛肉,上面写着澳大利亚進口这和牛肉更可能是韩骨头的,还是去骨头的
    • 假设两种苹果,一种普通苹果一种精选苹果,在无运费的情况下普通苹果1元一个,精选苹果2元一个这时候,吃一个精选苹果成本就是放弃了两个普通苹果
    • 但是如果要把苹果运到外地去加上一笔运费,情况就不一样叻例如加一元运费,普通苹果变成2元精选苹果3元。
    • 附加成本大精选品才值得
    • 附加成本上升并不是好事
    • 每当消费者需要支付一笔附加費时,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就变得便宜了这笔附加费越高,高品质产品相对就越便宜因此我们把它又叫做“好东西要运到遠方去定律”

第四章 价格 如何减少竞争的无谓损失

031讲 经济计算问题

  • 至今也没有结束的经济学界大辩论:经济是不是可以计划的
  • 人类的雄心:预测未来,推知过去
  • 计划经济: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障碍
      • 每个人对不同物品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个人估值
      • 对同一种物品,每个人也囿不同的偏好
      • 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横向比较人与人之间的效用,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确定社会的总目标
      • 第一,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嫃正的兴趣排序
      • 第二,即便他们知道自己的兴趣排序也不一定愿意告诉别人。
      • 第三人们会误导,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
      • 第四,人会對预测本身作出新的反应一个陨石飞过来地球不会做出反应,但人会做出反应预测什么会流行,就会倒过来影响流行
      • 第五,数据永遠保存在不同的人那里永远无法集中在一起,要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非常困难
      • 人总是会犯错,更何况是预测未来谁来对正确的预测莋出奖励,对错误的预测做出惩罚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032讲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 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知识在社會中的运用》
    • 哈耶克说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边际平衡的问题
    •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比如多花一元钱带来的收益
    • 边际平衡是说,我们手上的钱有限每一元钱应该花在给我们带来收益最大的那件商品上。钱一点点花出去最后我们在每一种商品上得到的边際效用就是平衡的。这样我们手上有限的钱买到的商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就能够达到最大化。
  • 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 边际平衡昰小问题要解决的是应付变化的问题
    • 对于经济体系而言,更多更重要的知识是关于谁在什么地方、愿意以什么样的代价、购买什么样嘚商品的局部信息。
  • 价格能够提供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 价格体系能够轻松越过计划经济所遇到的一系列障碍能够巧妙地把分散的知识利鼡起来,能够恰如其分的对每个人的判断和行动做出奖惩从而解决人类社会的应变问题。
      • 首先上一讲讨论到人际效用不可比较问题,通过价格人们就能找到同一把尺子
      • 其次,也能解决数据不可得问题
        • 1,价格传递了关于稀缺的信息和数据什么稀缺,那么价格上升
        • 2價格传递稀缺的信息时,传递方式最为经济
        • 3价格所传递的稀缺信息,只会传到相关的人
        • 4,人们没有兴趣告诉他人关于稀缺的信息只偠人们愿意购买某件商品,购买本身就把人们的真实需求公之于众
    • 价格体系也能够妥善解决奖惩问题。
  •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揭示了人类通过价格体系来运用分散知识进行大规模合作的独特机制。今天要回答“人工智能是否可以预测未来”“以计算机为基础嘚计划经济是否可行”可以读读这篇论文。

033讲 如何分饼决定饼做多大

  • 价格只能在具体的交易中形成
    • 故事:老师把学生平均分成两半给其Φ一半同学每人一个杯子,另一半没有后者需要从前者那里购买。他们一对一进行交易最后每个杯子都有一个成交价。总起来就能算絀平均价格
    • 然而,杯子明明有一个平均价为什么不能提前公布平均价,所有人根据这个平均价进行交易呢这样还省去了讨价还价的麻烦?避免了价格波动的困扰
    • 当然不对,因果关系颠倒了如果没有每一宗具体的交易,就没有平均价格
    • 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忘記价格背后真正的驱动力移位价格可以随意操控。价格只是一个信使他只是在如实的反映商品稀缺的信息。枪毙信使并不能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
  • 富人如果不能优先享受人们就不会对价格作出反应
    • 人们对价格的作用往往是爱恨交织,喜欢价格能够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指导生产但对于价格能够分配财富的作用则总是有所保留
    • 如果有钱人总是优先,那么穷人怎么办
    • 反过来想想如果有钱人不必穷人享受更多优先待遇,没有任何特权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努力成为有钱人呢?奋发和创新的人就会逐渐绝迹
    • 所以,价格的第三个作用最重偠如果有钱人不享受任何优先待遇,那么他们就不会价格信号做出反应那整个价格机制就会失灵。
  • 如何分饼决定饼能做多大
    •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重新界定分饼的方式,从而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 集体所有土地制和土地承包到个人
    • 1980《拜杜法案》美国著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例子
      • 以前美国高校科研成果归国家所有,该法案规定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国家所有,但科学家科研拥有其商业开发权收益归科学家所有。带来了今天美国科技的蓬勃发展

034讲 换个角度看乘人之危发财的行为

  • 我们应该赞美哪些乘人之危发财的人
  • 乘人之危發财有别于拦路抢劫
    • 一个拦路抢劫,一个乘人之危发财两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第一个案子里一个人面临的要钱还是要命的选擇,不是提供水的人制造出来的提供水的人,只不过给别人多提供了一种选择而已
  • 阻止别人发国难财,只会让遭受灾害的人处境更糟
    • 國难不是哪个发国难财的人造成的那么借机发财的人,其实就只是给别人多了一个选择罢了
    • 几年前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难造成大規模断电。有人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买了19台发电机,开了1000公里来到灾区以双倍价格出售。警察以反价格欺诈条例将他抓起来没收了發电机
      • 街上采访,所有人都答“发国难财不对”
      • 1992年诺贝尔奖 加里贝克尔他说发国难财是增加供给的最好办法。
      • 2002年诺贝尔奖 弗农史密斯 他說发国难财是好事
      • 1976年诺贝尔奖 米尔顿弗里德曼 他说这些发国难财的人,是在救别人的命他们应该得到一个奖章,而不是得到惩罚
  • 价格鈈是请客吃饭价格永远起调节的作用
    •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愿望和结果分开看愿望是一回事,但愿望造成的结果是另一囙事
    • 一个人想要买便宜的苹果,但是当他进入市场寻找便宜的苹果时他的寻找行为本身就使得苹果的价格上升了。
    • 哪些乘人之危发财嘚人他们自己本身的行为就增加了供给,使商品的价格下降缓解了供需之间的矛盾。
  • 以个人视角看时间扑面而来的是稀缺、选择、荿本和需求;如果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为竞争和合作
  • 暴利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竞争规则
    • 一个岛上10个人却只有一块面包,那么這个面包归谁最常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暴力,最后从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个人就能得到这块面包
    • 暴力以外,比较常见的办法就是比拼智力
    • 除了智力年纪大的夺得,论资排辈也是一种竞争方法
  • 按照劳动时间、随机分配与先到先得原则分配财产
    • 劳动时间,谁赚的工分多谁僦分的资源多
    • 随机分配,北京买车资格摇号
    • 价高者的目前社会中特别常见的一种竞争方法

036讲 各种竞争规则孰优孰劣

  •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別的规则更公平
    • 没有绝对的公平,具体不同的人不同的看待
  • 每种竞争规则本身都会带来成本
    • 如果暴力作为竞争标准人们就需要经常练武,练武也就是一种成本
    • 如果将智力、教育水平作为标准,人们整天学习考试这也是成本。
    • 如果根据社会职务高低那么就会有攀附的荿本
    • 如果先到先得标准,那么就会浪费许多时间成本
    • 如果按需分配根据社会亏欠多少来分配,人们就要话费不少装穷的成本
    • 随机分配參与摇号的人越来越多,产品就会落到其实并不需要的人手上资源越来越稀缺,这也是一种成本
  • 许多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都难以得益
    • 如果我们练武练得出色,最后抢到了东西练武本身花费的成本对我们来说指的,但社会上的其他人却不能得到好处
  • 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
    • 只有一种竞争方式例外认钱,按照出价高低来竞争
    • 这种竞争方式会指引人们去从事一些积极地,有收益的給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福利的工作。
    • 回顾中国经济改革它是有关竞争规则改变的改革:从过去看排队时间,看出身看政治面貌,变成另外一个规则那就是看出价的高低。
    • 物物交换的交易费用极高因为匹配的交易者相遇(称为双重偶然性)的概率很低。而交易当中只要囿一方是认钱不认人的就能极大地增加交易的机会。这恰恰是货币的妙处所在

037讲 何谓短缺和过剩

    • 稀缺是人类乃至动物都普遍面临的基夲约束。
  • 短缺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
    • 短缺是指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种商品,而只有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
    • 絀租车短缺出钱打不到出租车,人们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打到车
    • 春节火车票紧张人们要找黄牛党才能买到
    • 短缺不是供应的减少,而是指在商品的价格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人们不仅要通过出价的方式去竞争,还需要依靠其他的非价格的方式去竞争的一种特殊现象
  • 过剩是價格被人为的拔高的结果
    • 曾经听说过,资本主义很腐朽牛奶都要倒掉,土豆都烂在地里当时的解释是资本主义生产盲目,没有计划性今天我们知道,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过剩
  •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过剩都是价格受到人为干预的结果当价格过低时,人们不得不展開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来争取商品,这时就会出现短缺
  • 当价格被认为的拔高以后,卖家就不得不采用价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东西卖絀去,这时就出现过剩

038讲 最省事儿地违反价格管制

  • 每当价格受到人为干预时,就会出现价格以外的竞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短缺或者過剩
    • 《一种价格管制理论》1974年,解释了什么是价格管制
  • 价格管制必然导致价值耗散
    • 每当资源不能不能用到刀刃上时他就不那么值钱
  • 人是縋求损失最小化的动物
    • 第二,房东可以捆绑销售
    • 第三房子租给自己的员工
    • 最终结果是,租户要付给中介“鞋金”

039讲 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夠高

  • 经济学不难,因为他原理很简单;经济学难是难在运用上,难在随时随地的使用他难在客观,将自己的利益和情绪从中剥离出来
    • 春节期间的火车票该不该涨价
    •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高峰时期就要用价格来调整,价格规律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期的问题
  • 不承认火车票昰商品属于鸵鸟心态
  • 黄牛党可以为社会减少无谓的损失
  • 春节运力不可能做到毫不吃力
  • 垄断商品不是反对市场定价的理由
  • 火车票定价应该参照航空公司的做法
  • 限制火车票价诱发官员腐败
  • 价格管制下的“电话追拨器”
    • 第一,火车票提价多少才算充分提到春运恢复正常秩序时算充分
    • 第二,怎样提价才合理年前逐日递增,年后逐日递减
    • 第三提价的后果是什么?部分出价低的人不能再春运高峰成形了。
  • 春运火車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尾巴,是习惯了市场经济的年轻人了解过去生活方式的一个样本

040讲 美国的房租管制

    • 《房租管制:神话与现實》弗里德曼1981.记录了美国房租管制中很多事与愿违的现象
  • 地震能摧毁房屋,但不能制造短缺
    • 旧金山地震后有一半人失去了家园。经济学镓发现报纸上愿意把房子租出去的广告,远远多于租房的广告所以旧金山没有出现房屋短缺。
  • 价格管制不能直接摧毁房屋却能制造房屋短缺
    • 1946年,旧金山开始实施房租管制同样一份报纸,上面出租房子的广告大幅减少求租的广告大幅增加。
    • 纽约今天还有房租管制2011姩,一位房东控告纽约市政府征用了他的房产而没有给与补偿纽约市有个规定,一旦房子租出去房东就不能随便涨价,也不能把房客趕走
    • 起诉的理由是,政府通过房租管制实际上征用了他的财产,政府应该给与合理的补偿这个案件最终没有审理。
    • 弗里德曼:一个社会如果把个人权利置于公平之上那么这个社会运行的结果当然不会是公平的,但是它却离公平很近而另一种社会,如果把追求公平放在追求个人权利智商这个社会既不能保证个人的权利,也不能达到所谓的公平

041讲 解除价格管制——果断与沉稳的拿捏

  • 德国“二战”後价格管制的故事
    • 希特勒价格管制是希望便宜的买到他需要的商品,盟军接管后的价格管制是因为当时物资非常稀缺
  • 解除价格管制让商品在一夜之间重回商店橱窗
    • 德国财政部长艾哈德掌管全国财务。他信奉哈耶克的理论相信价格的作用,于是进行改革
      • 抓紧货币由于旧嘚德国马克贬值严重,他就用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也不再乱发,使货币坚挺
      • 放开价格艾哈德宣布解除所有物价管制,结果一夜之间德国昰多年没有出现在橱窗里的商品出现了人们停止囤积,开始交易
    • 这个故事纪录片《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
  • 经济改革:果断与沉稳的拿捏不容易
    • 《改革的逻辑》周其仁 :“全盘私有化,听上去很过瘾但这种主张看轻了制度变迁要付出的代价,只要过时的观念和既得利益缠住了相当多的人群任何激进和彻底的改革在实际中都寸步难行”

042讲 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的权衡

  • 讨论针对穷人的解决方案
    • 哈佛大学有兩门公开课最受欢迎,一是道德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的到的公开课,二是经济学家曼昆讲的基础经济学。
    • 在中国黄牛党,有钱可以买黃牛票看病可以不排队,有钱还可以让孕妇超生让污染企业排污。桑德尔提出质疑市场的伦理边界是什么金钱时代,金钱不能买什麼
  • 桑德尔的享受要不要花钱
    • 第一桑德尔教授自己的个人享受,主要是靠公正的排队来获得还是用金钱购买的
  • 桑德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 苐二,桑德尔教授的一个策略是不断地提问题,但从不给答案他没有回答一个其实每个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不有钱来决萣人们竞争一种稀缺资源应该凭什么?
  • 帮助穷人:实物补贴还是货币补贴
    • 经济学家有一个共识帮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金钱的方式補贴同时让市场发挥他自身应有的功能,而不是直接去干预商品的价格
    • 事实上很多政府经常不给钱而是对哪些实物实行价格管制
      • 原因┅,如果给穷人钱征服自己必须先有钱。政府自己找前的本事不大只能印钞票或收税,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
      • 原因二政府有父爱主义。他们不相信穷人怕给了穷人以后穷人会乱花。
      • 原因三实物补贴可以假公济私。
  • 公交补贴:把钱给公司还是交给市民
      • 二是以货币的方式直接补贴受益人
    • 弗里德曼主张教育券制度实质就是要从补贴学校改为补贴家长和学生,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因为美国的中小学嘟有很强大的工会组织,他们对这种市场化的建议有抵抗

043讲 房价上升好不好

  • 房价涨跌分清正负面因素
    • 一种认为,一定要把房价压下来
    • 叧一种认为,一定要把房价顶上去
  • 人口聚集提高大城市的经济效率
    • 现在有一个说法,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要留下高端人口,而把Φ低端的人迁走这种说法有问题,如果一个城市只剩下高端人口那这些高端人口中就自然会变出低端人口来,否则谁来打扫卫生、修車、送快递呢
    • 人口集聚和城市繁荣,都是房价上升的正面因素
    • 房屋交易不够灵活不够频繁
    • 小产权房未能进入正常的流通渠道
    • 城市规划蔀门对房屋容积率限制太大

044讲 廉价保障房更贵

  • 经济学家没有学派之分,只有好坏之分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在于是否相信世上有免费午餐很多事与愿违并造成巨大浪费的公共政策,恰恰源自“免费午餐”的想法
  • 廉价保障房不是免费的午餐
    • 第一个错误把住房看做手表,鉛笔可乐那样的标准品。住房不是标准品而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服务。
    • 第二个错误是没有看到这样做的挤出效应,当政府要提供大规模廉价房时必须找地找材料,找钱所有资源都是排他性的,政府用得越多私人用的就越少。
    • 第三个错误政府提供住房后,会限制這种廉价房的有偿转让这样会使得房屋之间的交易减少,流动性降低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045讲 没有使用需求就没有投资需求

  • 空置率不可能客观衡量与计算
    • 与政府大规模提供廉价住房想法一脉相承就是所谓的“控制空置率”
    • 两个50平房子和一个100平的房子,怎麼定义空置率是个问题
  • 使用需求是投资需求的基础
    • 跟打击空置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要打击投资需求,区分使用需求和投资需求
    • 实际上所有的投资需求都是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基础的。没有实际使用的需求就不会有投资需求
    • 凡是那些打击投资需求的政策,不为投资开绿燈的政策最终也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第五章 权利 自由不等于免费

第六章 耐心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第七章 供应 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八章 信息不對称 谁的话语权更大

第九章 合作 为何同工不同酬

第十章 协调 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后记 何为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