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村民一起开发自己的村,建设好后一部分居住一部分楼房出售,这样不但可以住新房居住注意事项还可以分些钱,可以吗

浙江在线 - 绍兴县支站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福全镇龙尾山村好事不断拆旧宅建排屋住新房
日 07:34:27
     [  ][]
  年初以来,福全镇龙尾山村好事不断&&拆旧宅、建排屋、住新房,村民们的话题一直围绕着&住&。&在村民心中,有了&住&,什么都可以安心。&昨天上午,在龙尾山村党支部书记邵仁根的陪同下,记者看到,这里处处呈现出村美、人和的幸福景象。
  村民邵炳土一家三口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他很想住新房,却因经济困难,换房成了奢望。就在今年年初,包括邵炳土在内的全村700多户村民收到了一份《龙尾山村空心村改造住房解困实施意见》通知书,让邵炳土一家感觉多年的梦想即将实现了。
  邵仁根说,今年村里的重要工作是空心村整治,拆旧建新,彻底解决住房困难户,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如今,村口近20亩宅基地已基本平整,将新建一批排屋,可安排村民40多户。根据&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的原则,这40多户村民的旧房一律无条件由村里收回后拆除或调剂。
  &一家人商量了一夜,排屋建不起,觉得能住上比我们好的房子,挺满意的。&看了通知书后,邵炳土表示想房屋调剂。&我们特意在村里帮&双重&困难户留了10多间用于调剂的&新房&。&邵仁根说,为减轻困难户负担,用于调剂的房子村里一律打&对折&出售给他们,此外,困难户还可以用老房子抵一部分价格,村里也在计划实施&分期付款&方式。
  记者看到,村里打算给邵炳土调剂的房子已经腾空,7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式样新、阳光足,只要简单装修一下就能入住。
  &另外29户住房困难户,明年也能住上新建的排屋了。&邵仁根边走边指点着说,他们腾出来的老房子这几天正在拆除,&通过空心村拆出来造新房,然后再安置一批困难户和村民,又能拆出一块空地进行合理规划,如此循环,村民们的住房条件肯定会越来越好。&
  解决住房困难,改善村民住房条件,不仅仅只有在龙尾山村,该镇的峡山村今年年初也已交付农民公寓房32套,无房户何建荣一家五口有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新房。&下面是市场,又靠近集镇,能住上新房真是福气。&何建荣说。
  建造农民公寓成为福全镇解困&主流&,峡山、欣华及大生等村已建成一批并分房完毕,福庆村已建成并形成初步分配方案,兴联村农民公寓已经结顶&&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6月份起,福全镇开始实施农村住房解困工程,据统计,全镇共有238户住房困难户。截至目前,已有168户住房困难户基本实现解困,其中,68户已经分配到住房,34户的住房已动工建设,另有66户的住房已按规定落实,并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剩余的70户未解困的农户,我们将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在今年予以解困。&福全镇有关负责人说,让所有住房困难户安居,这是他们解困工作的目标,更是他们许下的承诺。
王争许东海
&&&图片新闻
&&&本地新闻
&&&绍兴新闻
主办单位:中共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
主管单位:绍兴县报社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发布许可:浙新办[2007]15号 ICP证:浙ICP备号 联系电话:9上下一心建新村 村民住新房开轿车(图)
大路下村新貌。  漂亮大气的村入口牌坊、宽敞笔直的入村水泥道、错落有致的楼房、整洁干净的村巷、宽阔无比的游泳池……恍惚间,你会以为正置身于某度假区,事实上,这里是离浛洸镇中心不足30分钟车程的先锋村大路下村。近年来,该村积极进行土地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与新村建设齐头并进,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民普遍过上了富裕生活。
  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之间相处和睦。平日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在文化室里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每到节假日或者重要节庆,回村的小轿车挤满了村内空地。“美丽乡村建设归根结底必须紧紧依靠村民,只有村民团结一致,才能把家乡建设好。”该村老村长张福源说。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曾慧芳
  早在1995年就开展土地整合
  “事实上,我们村从1995年冬天就开始谋划新村建设,也是从那时开始进行了第一次土地整合。”据大路下村村长、村理事会长张金富介绍,建设初期,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的生活普遍贫困,当时很多村民开始意识到,没有经济收入,无法进行新村建设。为改变这种现状,村里决定成立村民理事会,通过组织村民商议,形成筹资建新村的各种决议。
  首先就是整合土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村将村集体荒坡地统一收回、统一投标发包,使村集体每年增收4万多元租金,租金归村集体统一支配。“以前村里很多山地被丢荒,通过整合后,进行投标发包出去,既盘活了土地,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张金富说,在整合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对该做法不认同,大路下村的土地整合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最终在理事会成员的努力下,村民达成了一致意见。
  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村民理事会成立后,第二项重要决议是发展规模经营增加村民收入。由理事会内部协调,将每户的责任田和耕地进行集中连片调整,解决土地零碎分散和效益低问题。2004年村民抓住机遇连片种植砂糖桔,到2013年全村砂糖桔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人均23000多元。富裕起来的部分村民还发展水产养殖、养猪等产业,普遍过上了宽裕生活。
  按照张金富的说法,大面积种植砂糖桔,也是村民团结一致,借助土地整合契机,共同探索出的致富路。1999年,部分村民到九龙等地学习了当地种植砂糖桔的做法,回村后有一户村民率先种植了小面积的砂糖桔;到2000年,种植户增加到6户;直到2004年,土地第三次整合后,全村达成一致决议,连片种植砂糖桔。从此,村里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砂糖桔,村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尤其是2012年至2013年,砂糖桔喜获大丰收,当年每户单是砂糖桔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张金富说。
  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公共设施
  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进行新村建设。为了保持建设的规范有序,村民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定了村规民约,将全村5个生产队的宅基地集中回收,由村统一管理支配。实行“一户一宅”政策,每宅按80平方米的标准安排宅基地。目前,全村已建成6排楼房共90多套,没有一户违反村规民约,全村楼房布局整齐、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新村建成后,该村还十分注重新村管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成立了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完善了卫生管理公约,商定集体每月出资900元聘请专人负责卫生保洁;设立了农家书屋,集体统一订购了党报党刊与种养书籍供村民学习;添置了音响设备,组建了村健身舞蹈队,每到农闲时组织村民健身。
  此外,该村坚持不懈每年完善一部分公共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了200多万元,将村中街巷水泥硬底化,改造了地下排污管道和村入口牌坊,拓宽了进村通道并铺设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2014年以来,村党支部和村理事会更积极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建设美丽家园,累计投入120多万元,建成了村前绿化带、停车位、游泳池。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灯光球场、杂物房和村后山公园。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南方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20373条
评论116026条
评论108539条
评论103003条
评论101516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大路下村 上下一心建新村
村民住新房开轿车
&&&&大路下村新貌。
&&&&漂亮大气的村入口牌坊、宽敞笔直的入村水泥道、错落有致的楼房、整洁干净的村巷、宽阔无比的游泳池……恍惚间,你会以为正置身于某度假区,事实上,这里是离浛洸镇中心不足30分钟车程的先锋村大路下村。近年来,该村积极进行土地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与新村建设齐头并进,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民普遍过上了富裕生活。&&&&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之间相处和睦。平日里,村民们三五成群,在文化室里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每到节假日或者重要节庆,回村的小轿车挤满了村内空地。“美丽乡村建设归根结底必须紧紧依靠村民,只有村民团结一致,才能把家乡建设好。”该村老村长张福源说。&&&&●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通讯员&曾慧芳&&&&早在1995年就开展土地整合&&&&“事实上,我们村从1995年冬天就开始谋划新村建设,也是从那时开始进行了第一次土地整合。”据大路下村村长、村理事会长张金富介绍,建设初期,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的生活普遍贫困,当时很多村民开始意识到,没有经济收入,无法进行新村建设。为改变这种现状,村里决定成立村民理事会,通过组织村民商议,形成筹资建新村的各种决议。&&&&首先就是整合土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全村将村集体荒坡地统一收回、统一投标发包,使村集体每年增收4万多元租金,租金归村集体统一支配。“以前村里很多山地被丢荒,通过整合后,进行投标发包出去,既盘活了土地,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张金富说,在整合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对该做法不认同,大路下村的土地整合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最终在理事会成员的努力下,村民达成了一致意见。&&&&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村民理事会成立后,第二项重要决议是发展规模经营增加村民收入。由理事会内部协调,将每户的责任田和耕地进行集中连片调整,解决土地零碎分散和效益低问题。2004年村民抓住机遇连片种植砂糖桔,到2013年全村砂糖桔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人均23000多元。富裕起来的部分村民还发展水产养殖、养猪等产业,普遍过上了宽裕生活。&&&&按照张金富的说法,大面积种植砂糖桔,也是村民团结一致,借助土地整合契机,共同探索出的致富路。1999年,部分村民到九龙等地学习了当地种植砂糖桔的做法,回村后有一户村民率先种植了小面积的砂糖桔;到2000年,种植户增加到6户;直到2004年,土地第三次整合后,全村达成一致决议,连片种植砂糖桔。从此,村里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砂糖桔,村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尤其是2012年至2013年,砂糖桔喜获大丰收,当年每户单是砂糖桔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张金富说。&&&&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公共设施&&&&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进行新村建设。为了保持建设的规范有序,村民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定了村规民约,将全村5个生产队的宅基地集中回收,由村统一管理支配。实行“一户一宅”政策,每宅按80平方米的标准安排宅基地。目前,全村已建成6排楼房共90多套,没有一户违反村规民约,全村楼房布局整齐、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新村建成后,该村还十分注重新村管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成立了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完善了卫生管理公约,商定集体每月出资900元聘请专人负责卫生保洁;设立了农家书屋,集体统一订购了党报党刊与种养书籍供村民学习;添置了音响设备,组建了村健身舞蹈队,每到农闲时组织村民健身。&&&&此外,该村坚持不懈每年完善一部分公共设施建设,先后投资了200多万元,将村中街巷水泥硬底化,改造了地下排污管道和村入口牌坊,拓宽了进村通道并铺设水泥路,安装了自来水。2014年以来,村党支部和村理事会更积极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建设美丽家园,累计投入120多万元,建成了村前绿化带、停车位、游泳池。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灯光球场、杂物房和村后山公园。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我们村要搞新农村建设,拆除原有住房后还要每户村民交7万元才有新房可以住!请问合法合理吗-我老家要搞新农村建设,本人条件有限,没有钱建房,可他们... _女装评价网
《我们村要搞新农村建设,拆除原有住房后还要每户村民交7万元才有新房可以住!请问合法合理吗》
出处:nvzhuang.ping-jia.net &&更新日期:|||||||||||||||||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再出8千万让392户村民免费住新房
  裴春亮,全国人大代表、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2006年年初,他自掏腰包3000多万元,建设了裴寨新村,为乡亲们建了160套连体别墅,每户村民无偿分到一套200多平米的楼房。今年的全国两会,裴春亮向小新透露:“再拿出8000万,为太行山里的 大小西沟村 392户,1798口人建房, 在2017年上半年让他们免费住上新房。”
  我生在深山长在深山 建议都是村里事
  裴春亮说, 这次带来了六份建议,都是关于农村的,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自己是农村生、农村养、农村长大的,并且现在还是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就要为农民更多鼓与呼,为农业、农村建设提出好的建议,把民心民意真实的反映到中央。
  谈美丽乡村建设:
(图为:裴寨新村)
  “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提法非常好,也非常符合老百姓的想法,说到了乡亲们的心窝和心坎上了。在政策上要多鼓励,比如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美丽乡村不简单是一个建筑,不简单说是一个房子,乡村要真正有乡村的特色。不管从生态、绿色等方面发展,都需要基层干部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人互相碰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别是基层的村官,更要解放思想,绝不能拍脑袋去决策,要多走走、多学学。
  谈精准扶贫:
(图为:裴寨村 电动温室大棚)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省还有53个贫困县,8103个贫困村,576万贫困人口。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兰考、滑县要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脱贫,省定贫困县2018年以前脱贫,所有贫困县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裴春亮说,如何围绕“三农”做好精准扶贫,实现“减贫”到“脱贫”的转变,“输血供氧”到“造血制氧”的转变还需要我们因地制宜探讨新路径,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7000万人的脱贫任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裴春亮说,对于因病、因残或年迈等致贫的困难弱势群体,可以给予必要的照顾或补贴;而对于贫困人群的大多数,则要通过扶智、励志的途径加以解决。 扶智,就是让贫困人群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创造财富,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同一个道理”。
  谈农村开发:
(图为:新乡宝泉景区)
  裴春亮说,广大农村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能不能挖出“真金白银”,需要政策,更需要魄力和智慧。对此,他建议,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此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例如在旅游 资源丰富的农村,可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绿色种植等,并对以上符合当地发展且与贫困户利益相关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从而以重点产业为突破,加快扶贫进度,提升扶贫效果。
  做企业讲规矩 在村里讲情分
(图为:裴春亮和村里的乡亲在一起)
  对于裴春亮来说,他的身份除了村干部、还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对于他的日常生活如何支配,小新很好奇。裴春亮说:“我 大多数时间在村里,村里是我人生事业的一部分,我搞好企业的同时,村里更牵动我的心。尽管山村小,但是村里每天都发生感人的事,朴素的感情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擦出来的火花。”
  企业是讲规矩、讲程序,村里如果按企业的程序规矩办事有时候行不通。村里讲究情分,你干事不带感情去干,干不成。我们村里一家有事,百家帮忙,这就叫村。我们用朴素的感情去创业干事,这是村。
  虽然村里很多人都在裴春亮的企业里工作,但是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都不一样。“村里比我辈分低的叫叔啊、爷啊,比我年长的,或者一样大的,都直接叫名。在企业里他们就叫裴总,不过下了班之后,大家就又是哥们。所以这就是我们企业、村里能健康发展的原因,只要相聚在一起就是兄弟姐妹。”
  再出8000万 让392户1798口人免费住新房
(在裴寨新村的健身场上,老人们舒展筋骨)
  裴春亮说,现在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河南省重点是三山一滩,自己的家乡就在太行山,中央有号召,村里就要有行动。 离裴寨村 60公里处的地方是 大小西沟村,依然非常贫困。今年年初,他又拿出 8000 万为乡亲们建房,争取让这里的 392 户 1798口人在20 17年上半年免费住上新房。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楼房适合养老居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