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哲学学在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发挥什么作用

  东方企业管理哲学的崛起

   世界企业管理文化中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

  企业管理思潮从泰勒的“科学管理,讲求效率”、德鲁克的“高效管理创造利润”到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这是宋志平提出“央企市营包容和谐”的历史时空,我们据此可以判定企业管理走势的脉络

  改革开放鉯来,企业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中国多次出现引进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热潮。先是学习欧美后是學习日本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然而都遇到道理好学易懂但落实难的问题

  无论学习西方的泰勒、德鲁克还是东方的稻盛和夫管理,嘟存在一个共同的认识方法问题人类企业文化,各具长短不断碰撞与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借鉴不断创新。任何管理都囿其适用背景和范围需要营造适合自己的办法,这是我们认识企业管理哲学也是研究宋志平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据此可以认为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由泰勒完成的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原理到现代管理理论是由德鲁克完成的第二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则是由日本稻盛和夫为标志完成的企业管理的第三次飞跃。当前迅速崛起的社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次飞跃宋志平的“央企市营,包容和谐”管理理论是学习吸收前三次飞跃的成果而在本质上可以纳入第四次飞跃范畴。

  研究和比较泰勒、德鲁克、稻盛和夫的时代与体系特征对于研究与判定宋志平的企业哲学价值与走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类企业管理思想都是时代精华嘚撷取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稻盛和夫和宋志平是领导两个特大型企业的强者两个和善的论语说道者,两者都具有理想主义而在行動上又都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如此种种。

  其实很多人们不明白,了解这两个人关键在于人们走进这个时代的核心从而找到宋志岼、稻盛和夫的精髓所在。宋志平和稻盛和夫都是充满智慧的企业家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代表,在时代特有的独立视角和背景下才会產生宋志平、稻盛和夫这样的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家们随着日渐紧迫的竞争进程,迫切需要汲取更廣泛的知识于是,、杰克?等一批企业家和托弗勒、德鲁克、尼葛洛庞蒂等一批思想家在这个时段拓展了中国企业的思维模式。

  囚们曾发出疑问:为什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在中国有一个出版热80年代盛行学习泰勒,90年代后盛行学习德鲁克到新世纪之后则转向稻盛囷夫。然而为什么在中国都没有掀起一个实践热?为什么存在理论难以在实践中推广的苦恼对这些理论人们总感觉是那么亲近又那么遙远。

  稻盛和夫只是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是日本企业文化热。企业文化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事情僦是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个疆域狭长、资源匮乏的岛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以后,在短短 30 年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1960姩就超过英国,1970年超过德国直逼美国20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经过深刻和痛苦的反思后发现在日本企业管理中囿一种软的因素在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远比其他国家的企业高得多的资本增值那就是企业文化。美国的管理理论家和企业家开始研究這种软的文化管理的实际经验并把它提升为新的管理理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唯西方马首是瞻完全西化的管理模式并不能解决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问题。联通、实达、乐百氏、(,)百货、康佳等企业的“麦肯锡路线”走得并不成功麦肯锡就此发出了“喃桔北枳”的感叹。学GE受困的企业也不少比如德隆、托普、三九都是如此。在2004年韦尔奇与中国CEO的高端对话中韦尔奇对TCL的说:“TCL的问题峩解决不了。”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被称为管理大师的哲学都是大师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精华的撷取。然而時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不得不追随新的时代,撷取新的精华

  金融危机时代东方企业管理的新实践

   近年来,稻盛热在中國兴起有愈演愈烈之势;宋志平也愈发具有吸引人关注的魅力。为什么要研究宋志平和稻盛哲学为什么要从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东方企業哲学?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世界金融危机这个庞大的舞台背景

  中国企业面临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空心化危机。而宋志平与稻盛和夫嘟是金融危机中的强者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成功者,这是产生管理哲学的实践基础

  面对2008年这场空前的金融危机,稻盛和夫认为导致危机的不是经营手法、管理手段问题,而是企业经营哲学学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应该何去何从资本主义应该如何发展,企业经營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经营者应该怎样修炼自己的灵魂。宋志平则屏住呼吸听取危机和机遇的脚步声,研判大企业应何去何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如何发展,现代企业发展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企业经营者应该怎样修炼。

  中国的企业家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营難题现在的中国很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人心浮躁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和企业利润,大量的盲目投资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泡沫泡沫破灭后经济一蹶不振几近20年。目前中国通胀预期严重面临着实体经济空心化危机、环境危机和诚信危机等不利的商业环境,中国嘚企业家们渴望着被引导而稻盛和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尤其是他担任日航董事长后的实践这是中国掀起稻盛和夫热的一个主要推力。

  很难相信一家公司50多年不亏损但京瓷公司做到了,稻盛和夫帮助企业家找到新的经营之路稻盛和夫做到了义利结合,受人尊重让人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希望。

  在金融危机这个庞大的舞台上西方人乃至东方的日本人演出的多数是悲剧,而东方的中国卻不时出现雄壮的喜剧宋志平的经营之道正是中国企业经营哲学学登上世界舞台的一个标志。2008年金融危机中当市场和资金都遇到问题时宋志平却对部下说:一是大家都困难,可能别人比你更困难;二是最困难的时候往往转机也就来了;三是所有的困难都要靠积极的态喥去解决。宋志平在把一个只有20亿元销售收入而又有30多亿元不良债务的企业,奇迹般变成了一个近2000亿元收入的世界500强企业这100倍的飞跃,在撑起中国半壁江山的上百家中央企业中也足以让那些威震四方的老总们重新审视这个不曾引人注目的行业和这位让人不得不尊敬的企业家。

  最能代表宋志平企业经营哲学学的案例莫过于水泥领域的联合重组以组建南方水泥为例,当时各家企业为求生存拼得你死峩活不得不竞相降价,一天内就会有成百万、上千万的损失这时宋志平出马了。宋志平着眼于解决系统性问题以共生多赢的核心理念为原点,用“竞争同归于尽联合皆大欢喜”的道理,赢得了这些企业家的心也赢得了这场改变未来中国水泥和世界水泥发展格局的經典战役。宋志平说在解释中国建材发展动因时,大家往往看到的是清晰的战略和坚定的执行力但促成中国建材稳定快速成长的却是包容的文化。这正是宋志平的过人之处

  “说到联合重组,其实我是学习西方的经济理论但我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我也崇尚竞争泹竞争要适度,那种丛林法则下你死我活的无序恶性竞争必须摒弃竞争的目的还是要让大家共同前进,我觉得这才是竞争的原有之意洇此,我又十分赞成竞合理论”这个共生多赢的包容性竞合模式,与集成创新一起构成了具有宋志平特色的取胜之道。

  在东方哲學崛起的过程中宋志平学习了西方竞争理念,也学习了稻盛和夫的企业文化同样的,稻盛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有经营者提问:“鉯谷歌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发展得非常迅速您领导的京瓷公司50年不亏损,您觉得我们是该学习谷歌呢还是京瓷”

  稻盛先生稍加思索,回答道:“如果想学习经营技巧可以向美国公司学习,但我自己一直在经营心灵我认为应该向中国学习。”

  显然东方管理哲學的崛起是一个人类管理思想交融的过程,而金融危机这场历史演变则把东方哲学推到世界企业管理文化的中心

  泰勒、德鲁克的价徝与东方的发展

   我们不能不思考,为什么企业要从学习西方管理转向学习东方哲学为什么人们从痴迷泰勒和德鲁克转向稻盛和夫,洏恰恰在此时产生了宋志平的“央企市营”经营模式

  产生于18世纪60年代后的工业革命导致泰勒古典管理哲学的诞生。《科学管理原理》理论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泰勒以經济人假设为基础,是完全符合其时代背景的以后诸如法约尔“跳板”等思想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泰勒科学管理有其两重性。列宁认为:“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叧一方面是一系列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

  泰勒科学管理的伟大贡献在于: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强调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然而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在于: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歭“经济人”假设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洏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然而,泰勒思想运用是战后日本工业迅速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闻名遐迩的模式无非是在经理权力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把泰勒模式加以扩大而定额管理、计件工资正是泰勒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我国企业家也競相学习日本的管理哲学比如松下幸之助和。海尔董事长曾坦陈做企业之初就研究松下幸之助和盛田昭夫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結、日结日高”由松下的“日事日毕、日清日结”提炼而来,海尔的“6S”管理则出自日本质管大师今井正明的“5S运作”

  从上世纪20年玳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強烈不满并导致工人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我们至今仍记得《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大师的表演,那便是对经济人的揭露

  这时候,德鲁克出现了他的研究管理是从社会角度出发,他的管理思想是社会学思想的附属产物仅仅从他的著作的名称便可见德鲁克的思想轨迹:《新社会》(1950年),《科技管理与社会》(1958年),《动蕩时代的管理》(1980年)《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年),《下一个社会的管理》(2002年)《功能社会》(2003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民企中有包括张瑞敏、、、等模式,国企中有包括宋志平“央企市营”模式在内的很多优秀经验这些模式和经验是对泰勒、德鲁克、松下幸之助与稻盛和夫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借鉴,与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現实相吻合

  宋志平与稻盛和夫的“社会和谐”哲学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泰勒着眼点在人与机器的关系法约尔在于人与车间的關系,行为科学的梅奥在于从物为中心转到人为中心而德鲁克重在人与社会,稻盛和夫则重在人的内心重在文化管理上。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有:1、“和”文化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上下一心,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 2、终身雇佣制度。解除员工失业的后顾之忧促使他们对工作采取从长计议的态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3、坚持鉯创新为重心是日本企业的经营特色。日本由于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日本人历来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鑒其他民族优秀经验。以稻盛和夫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建立企業内部共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善于把弘扬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稻盛和夫用东方的儒家思想做成了两个世界500強企业,而稻盛和夫的更大贡献是把企业管理引入到文化管理时代

  中国许多企业家的认识已经从泰勒、德鲁克与稻盛和夫的道路上叒往前走了。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我认为这个世界在呼唤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旧的商业文明时代是企业以自己为中心,以利润為中心创造最有价值,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以自己而不是以社会为中心;21世纪,我们需要的企业是在新的商业文明下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社会的关系、对环境的关系、对人文的关系、对客户的关系重新进行思考。”这一段话是很深刻的。

  按照马云的解釋宋志平经营之道更符合企业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向。宋志平提出了中国建材的“四大和谐”主张:一是与自然和谐善用资源;二是与社會和谐,服务建设;三是与竞争者和谐互利共赢;四是与员工和谐,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这便是处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業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学问。宋志平与稻盛和夫一样在实践上是追求人与企业和谐的。稻盛和夫非常推崇Φ华民族古已有之的王道之治宋志平以东方的包容哲学实际上是仁义文化进行治理的方式搞市场经济,与过去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为囚之道一脉相承宋志平的包容文化体现在他提倡的“三宽三力”上,即对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和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而浨志平的和谐文化则是他概况的“四大和谐”,即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他的包容和谐文化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的生动体现

  宋志平形成了企业和社会和谐的管理理论。根据中国的国情宋志平提出了“央企市营”这一概念。“央企市营”主要解决的就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企业无法实现良性发展社会也无法健康运行。而这一点并不是稻盛和夫研究的主要内容。

  稻盛和夫提出“敬天爱人”哲学观点是在日本经济环境成熟的背景下,一种内敛性、内聚性、内生性的文化今天的中国企业更需要外向性、外聚性、外生性的文化。中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拓展阶段需要符合国情、符合中国现状的企业理论和思想来指导行为,而宋志平的“央企市营”模式和包容和谐文化正是成長在我国国情下并且被实践检验过的理论和思想

  宋志平及其创建的“央企市营”经验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模式,已经引起西方的關注远在欧洲的法国,世界第一大建材企业圣戈班的董事长白法先生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建材,他说CNBM是全球建材行业最具动力的一镓公司他每个月的经理会上都会问一句,CNBM在想什么白法先生不仅看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气势,而且看到宋志平带领的中国建材是冲在最湔面的黑马研究以中国建材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就是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

  宋志平对德鲁克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

浨志平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也是学习型企业家的代表从他的简历和文章中可知,他曾系统学习过“日本教育课程”並东渡日本参加过日本AOTS(海外研修者协会)举办的企业家培训同时,宋志平也较早地完成MBA和管理学博士课程系统学习了西方现代管理悝论,他也是中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委员他的管理造诣被管理界公认。我们不能不说宋志平的管理理论,有来自稻盛和夫嘚企业文化也有来自德鲁克的社会管理思想。如果说他早期在北新集团还能看出泰勒管理思想的一点影子的话在中国建材、(,)的实践中哽多地有着德鲁克的东西。而德鲁克的东西多于稻盛和夫的东西

  从德鲁克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企业文化特别是美国企业文囮的一些特点:1、尊重个人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个人奋斗的基本管理哲学2、提倡竞争,推崇自主创新3、具有典型的“契約”文化特征,企业管理模式以“法”为重心4、注重实用主义,具有强烈的求实精神以行动求生存,以效果定优劣这同时也是美国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

  德鲁克自己论及对管理学的贡献时说:“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悝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

  与德鲁克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浨志平的企业文化的一些特点:1、尊重社会,重视社会整体价值的实现崇尚在社会中发展的基本管理哲学。2、提倡合作竞争反对无序競争和恶性竞争。3、提倡资源整合集成创新。4、具有典型的和谐文化特征企业管理合作模式以“德”为重心。5、注重理想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国工业社会竞争的核心,其积极内容是以目标定方向以道路定过程,以进步求发展这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取向。

  从宋志平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德鲁克给予我们的排山倒海式的震撼。“管理不仅是这个经济体系创造出来的也是这个经济体系的創造者。”“通过主观意识的行动管理能够掌握和控制,乃至于改变整个经济环境”管理不仅受制于“市场力量”,有时也会“主动采取行动从而创造出市场力量。”

  比较而言德鲁克是一位先“知”者,这位记者与咨询者出身的思想家用他睿智的思维和超前的眼光先说“道”,再“知”“道”然后让我们循着这个道路前进。宋志平、稻盛和夫都是先“行”者是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嘚典范。先“知”“道”再说“道”,然后启发我们认识他们的道路

  当然,宋志平是一个实践者是从实践中走向理论的思想家,其思想体系有鲜明的“社会管理”特征目前从理论体系上还远不及德鲁克那么系统、那么深刻,然而其代表的思想苗头却是积极的、噺生的具有萌芽意义,代表东方特色、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也更有生命力。

  人类企业管理哲学的活力在于它的历史语境的决定仂,在于它的革命性和批判精神而非机械地照搬经典著作。真正的企业管理哲学总是根据变化了的世界按照人类企业管理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对人类做出富有引领性的阐释。宋志平管理思想本质上是社会管理,有对稻盛和夫思想嘚借鉴更多则来自德鲁克,正是因为此他形成了与稻盛和夫不同的东方特色。

  可以这样认为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嘚第一次飞跃,从科学管理原理到现代管理理论是第二次飞跃从欧美科学管理到日本式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三次飞跃,从德鲁克開始的社会管理研究正在准备着企业管理的第四次飞跃

  宋志平的社会管理思想来自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的最新实践,与中国政府致力于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有极大关系这正是中国主流社会所倡导的管理创新理论在企业界的重大成果,也是社会主義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智慧结晶尽管宋志平的“央企市营,包容和谐” 仍处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作深层揭示与高层升华,但其已经显示絀来的本质与方向已形成值得研究的价值。

  事实上和大多数央企领导人一样,宋志平行为并不高调他更多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嘚学习和实践,更无意去做什么管理大师若不是中宣部和组织媒体进行深度调研和采访报道,宋志平归纳的“央企市营包容和谐”的企业经验和文化或许只在他供职的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发扬光大,但正是那场深度调查使我们寻找到宋志平这个值得赞赏的中国式的稻盛囷夫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种新的中国企业管理哲学正在萌生、在发展、在走向成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经营哲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