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组之华夏为什么称为‘华夏’

&【国学小常识】中国为何又称为“华夏”?
解读:学校国学研究发展中心 作者:“子曰师说”微信公众号 曹雅欣&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中国的别称、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 &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
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区分布著许多部落,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 &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 &
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 &中华、华夏、中国,在词义上有啥区别?
我的图书馆
中华、华夏、中国,在词义上有啥区别?
中华、华夏、中国,在词义上有啥区别?
&&&&&&&&&&&&&&&&&&&&&&&&&&&&&&&&&&&&&&&&&&&&&&&&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网络
中&& 华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寓意颇深。追溯起来,它是公元300年前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因此,“中华”是一个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伟大实体,寓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美好心愿。 《辞海》:我国者时多就黄河流域建都,因称其曰中华。中者,言居四方之中;华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华美也。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来,中华逐渐成为我国的称号。 《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经过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 中&& 国 “中国”一名,原指“国中”,意为“国之中央”,也就是国都。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这时的中国,已经变成为一个地域概念,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古代“中国”作为地域概念主要指的是:   1: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2: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3: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4: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所以后来,通常会把占据了中原地区的政权国家称为中国,《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中国作为国家概念的指代也许早已有之,但是中国正式作为国家的称呼是近代的事。而古人通常不会自称我是中国人,而是说我是某个朝代的人或是华夏人。以前的人的文章,没有几个人自称中国人,他们绝大多数称为“中华人”“华夏人”。虽然在清末,现代的国家民族概念开始进入中国,但是当时人对国家名称“中国”的认同,还比不上对“支那”的认同,直到民国的建立,才把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家代名词。 华&& 夏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华,是为“章服之美”也, 夏,是为“礼仪之大”也。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由。 链接 &&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中国和华夏的区别中国是洋人给咱的称呼 我们称自己是天下 九州 四海 华夏 中原 中国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称号华夏指的是没有被四夷血统玷污过的纯种汉人 华夏又是一种汉人的精神 华夏民族统称汉人不包含55个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指的是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中国人 中国一词最早是西汉年间出现的词语。愚昧的中国人以为自己呆的地方是地球的中心,中国是天下的中心就堂而皇之的称自己是中国人了.
发表评论:
馆藏&2265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查看: 2305|回复: 23
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叫中国?
阅读权限65
& && & “中国”一词的来源&&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2 [6 G$ p0 _3 O6 Z. \' o6 [
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5 E+ R8 F1 u( B
“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4 d$ a( T&&Y/ _& k8 ^% R( ]
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9 d6 Q7 ?1 }9 }! O, [
“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 && &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
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
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
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
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
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
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5 ~8 G* f! p&&D( u4 i0 n
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
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 x' {% G4 K/ K& ^1 O* U: a2 W% `6 W
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
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 &&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8 c! x! T* D, `2 l3 N. }' u3 V, f
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 k# y6 e& Z7 Q) w3 U# B
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
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 O0 m( |1 F/ Q9 _1 h5 B( K
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
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事实上,“中国”7 L" E/ T8 O; R0 Y
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9 j2 Y- L% J( j% v. Y* K
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
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 Z6 L" r) d! y# R6 Z# l! j9 D
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9 U: M& j) y1 J0 z$ f
& && & 三、“中国”一词别名&&“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 |&&q- q$ b8 Y! F9 v, z+ `
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
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
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
“华侨”。&&“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 n" Q9 J$ e& W0 S' G
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1 ?, x6 @5 F7 X
《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
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
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
直沿用至今。&&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5 i/ Z$ j6 |5 v$ i% w
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
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 y3 G; f/ j7 O4 @1 l6 L" F
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
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4 K2 F$ T: }2 a) A
& && &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
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
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 Y' X- V3 z0 L&&l. f&&Y6 u# I' Y
”或闽南话的“茶”。&&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
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
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感谢分享美妙的心灵鸡汤!加分奖励!
阅读权限85
这是一个演变过程,理还乱……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100
他们代表了伟大的中国人民!
中心之国。&
阅读权限75
全世界的中心国家,简称中国,中国人民的骄傲…& && && && && && && && && && && && && &
阅读权限110
学习了!!!!!!!!!!!!!!!!!!!!!!受教了!!!!!!!!!!!!!!!!!!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阅读权限85
路过,学习。& && && && && && && && &&&
阅读权限90
学习知识是硬道理 千万别放过机会
阅读权限75
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够字数狠学习。
阅读权限120
类似历史知识可以多掌握一些。
阅读权限70
! J" W) Y/ j- F' G
全世界的中心国家,简称中国,中国人民的骄傲…&&
阅读权限100
学习了,增长了见识,
阅读权限75
中国,中央之国& && &&&
阅读权限110
这是一个演变过程,理还乱……
阅读权限110
看过了,谢谢!& && && && && && && && && && &&&
阅读权限110
!!!!!!
阅读权限75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
阅读权限90
如果一个人充满了自我中心意识,那肯定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必然会遭到周围人的唾弃,而且他也会因处理不好自身与周围的关系,导致人生和事业的惨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为什么叫华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