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必须美国遏制中国国光伏产业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美国双反案袭来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走出困境
一周前,美国商务部在光伏反倾销案中开出高额罚单,引发中国各界强烈不满。24日,尚德、英利等4家企业高调成立“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抱团应对;中国商务部也发布公告,认定美国部分可再生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违反WTO规定。光伏“双反”案对中国企业影响几何?中国政府和业界该如何应对?遭遇困境的中国光伏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任由“双反”成真 中国或被挤出美国市场中美之间的这场光伏纠纷源自于去年10月,美国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继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0%至4.73%的“象征性”反补贴关税后,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德胤告诉记者,如果美方实施“双反”,预计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将增加36%左右的成本,基本不再有价格优势。很显然,如果10月份美国商务部在终裁中维持原判,中国光伏产品将被挤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有分析认为,美国发起光伏“双反”调查,并非完全出于大选的需要,遏制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其目标之一。因为美国本土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中国企业是有力的竞争对手。抱团抗争 “绕道而行”面对美国的“双反”大棒,中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反制措施。早在“双反”案立案之初,中国商务部就曾表示,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24日,中国商务部初步认定美国6项被调查措施违反WTO有关规定,对正常贸易造成扭曲。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向商务部申请,要求对美、韩两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原料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光伏企业在积极抗辩、应诉的同时,也开始审慎地走国际化道路,将生产线和订单转移他国(地),规避征税风险。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协调下,中国14家主要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组成了联合应诉团队,以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进行联合抗辩。在积极应诉的同时,包括晶澳在内的一些大陆企业正在酝酿“绕道而行”,即将相关制造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台湾等地,以此规避反倾销税。  事实上,美国国内也有支持中国的声音。美国大型太阳能制造商以及代表全美1000余家制造商的美国太阳能工业联盟,均对此次初裁措施表达了强烈反对。认为此初裁决定是短视行为,是奥巴马政府推行清洁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严重倒退。专家指出,全球化环境下打贸易战,从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双方保持克制和沟通,化干戈为玉帛,方是上策。破除“两头在外”困境光伏“双反”案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和市场在外的巨大风险。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扩大内需,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几年,在欧美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刺激下,我国光伏产业获得飞速发展,目前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9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缺乏最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也让中国光伏产业一直受制于人。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双反”调查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影响下,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产品价格跳水、银行不给贷款,原本积极性很高的地方政府也放缓了发展速度。“一旦国外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国内晶硅制造业就会出现大量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说。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太阳能市场正悄然启动。2011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全国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今年2月,财政部启动第四期“金太阳”光伏屋顶工程,主要针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终端,加快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中国光伏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了新一代薄膜技术,在传统晶硅电池遇到危机时,企业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该集团薄膜电池的太阳能转化率已达到10%,成本低于晶硅电池。业内人士指出,一旦通过提高太阳能转换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业将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变,整个行业将迎来变革式的大发展。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雷敏 吴宇 郑晓奕)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6438条
评论36534条
评论11200条
评论10795条
评论10670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焦点】中国光伏企业如何破解“两头在外”困局(图)
图为2012年5月,江苏一家能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司伟 摄  中国光伏产业与美国“双反”调查之间的斗争再度升级。
  5月24日,由中国机电商会组织,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国内主要光伏企业参与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针对一周前美国商务部做出的反倾销初裁裁决,中方阐明了自身的立场和应对举措,并决定组建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共同保护行业的利益。
  5月25日,在上海“滴水湖”畔举行的“2012年中美清洁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以学者身份,对美国政府“唱双簧”行为提出批评。“一头热一头凉,政府中间唱双簧,跟中国有竞争关系的挺冷,跟中国有合作关系的挺热。”他说,拿太阳能领域来讲,美国的企业也是两个阵营,有几个涉及到切身利益竞争的,希望对中国惩罚,但是也有150多家和中国有贸易关系的企业又结成另外的联盟。希望美国政府不要对新能源产品进行惩罚,实际上影响了美国自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有分析认为,美国发起光伏“双反”调查,并非完全出于大选的需要,遏制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其目标之一。因为美国本土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中国企业是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双反”大棒让企业很受伤
  中美之间的这场光伏纠纷源自于去年10月,美国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
  继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0%至4.73%的“象征性”反补贴关税后,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德胤告诉记者,如果美方实施“双反”,预计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将增加36%左右的成本,基本不再有价格优势。
  2011年之前,光伏产业在美国还不那么惹人注目,虽然有政府补贴,但是相比曾经慷慨的欧洲政府,美国业界还抱怨补贴不够多。
  随着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大幅跳水,美国光伏发电的成本迅速下降,市场安装量大幅攀升。与快速缩水的欧洲市场不同,2011年美国光伏发电达到2000兆瓦。美国市场的迅速启动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机会,大部分新增的多晶硅电池组件产品从中国进口。
  廉价的中国产品对美国光伏市场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也为惹上“双反”诉讼埋下了隐患。
  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之一晶科能源表示:“美国光伏市场占国际市场的10%,同样占到晶科销售额的10%,而未来的欧洲市场能够维持现在水平就已经非常乐观,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与南美洲新兴市场将是未来德国、意大利市场规模下降之后光伏企业的重要生存空间。所以美国的光伏市场虽然不大,但也绝对重要,美国‘双反’调查关上贸易之门,对中国光伏企业是直接的打击。”
  据调查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副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中国反制措施悬而未发
  商务部5月24日称,经初步调查认定,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定。但是,相比美方的“双反”税率数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气势咄咄逼人,中国商务部未说明将采取何种措施。
  事实上,早在“双反”案立案之初,中国商务部就曾表示,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我们已经做好了反制准备,但是希望不要出台,因为这对中美两国都没有好处。”在5月18日光伏反倾销初裁结果解读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
  李俊峰说,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合理地选取泰国的价格进行不公平比较,从而人为抬高了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
  全球第四大光伏组件生产商、阿特斯阳光董事长瞿晓铧说,中国企业还将进一步继续申诉,用事实和数据争取在终裁赢得一个很好的结果,“初裁的惩罚性关税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光伏企业在积极抗辩、应诉的同时,也开始审慎地走国际化道路,将生产线和订单转移他国(地),规避征税风险。
  “从去年四季度起,来自大陆的订单量大增,估计今年可以占据昱晶20%的产量。”台湾最大的电池片厂商昱晶总经理潘文辉透露,大陆的这些采购基本上都会从台湾销往美国。
  与大陆产能利用率的低迷形成对比,自“双反”案提出以来,台湾的开工率基本上都超过80%。研究机构EnergyTrend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台湾厂商从硅片厂、电池厂到组件厂都有不少急单涌现。
  中盛光电董事长王兴华承认,因应客户的要求,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即已将部分美国订单交由台湾同行帮助代工,但也削薄了利润,“成本增加了8%-10%左右”。
  目前尚德、阿特斯阳光各在美国、加拿大有制造工厂,天合新近同样在欧洲有所布局。不过在目前行业负债普遍超过70%的背景下,无论是已设点企业,抑或是未设点企业,都难以再有充足资金到海外布点。
  “虽然有反倾销,但美国市场是一个增长的市场,中国有那么多产能,中国企业肯定会找到这么一条路线进入美国市场,这在别的行业也发生过。”世界最大晶硅设备供应商、美国GTAT亚洲区总经理JeffFord说。
  “双反案”凸显“两头在外”的危机
  201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的爆发式增长,光伏产品价格大跌,导致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亏损,部分企业停产甚至破产。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披露,“目前我国80%的多晶硅企业已停产”。
  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市场将会呈现指数增长。但短期内,产业仍将承受较大的供需压力。据赛迪智库统计,仅当前我国的产能已可满足未来2-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光伏市场的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
  但是,即使如此,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有20多个地区规划建设光伏千亿产业园,一些大型企业也欲乘产业低谷期大举进军光伏领域。
  “我们不认为对光伏产业的投资本身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个产业整个就是恶形恶状,是之前投资流动性过大,资金过度充裕,带来的投资冲动。”正略钧策合伙人、低碳研究院副院长梁瑞芳说,“最大的挽救就是加强行业的市场化,不要只关注那点政策。现在做过多的政策,只会授人口实。”
  梁瑞芳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大多集中在与晶硅技术相关的生产制造环节,业务重心偏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即由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到光伏组件的生产环节。“中国处在最容易被阻击的环节,聚集了四成至六成的产能,九成多的市场都在外面。”
  中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结果是,利润不断被摊薄,也极易招致所在国的贸易保护。“一旦国外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国内晶硅制造业就会出现大量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说。
  “痛了”,我们也应该“醒”了。有专家提出,应该清醒的看到当下的光伏市场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商业化模式,而是一个“畸形”的没有规律性的过渡市场期。而“双反”一针见血的,刺痛了我们的先天不足之处,那就是核心技术的极度匮乏。
  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摆脱“两头在外”困境,实现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业内人士指出,一旦通过提高太阳能转换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业将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变,整个行业才能迎来变革式的大发展。
(本文来源:中工网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47099条
评论202240条
评论125472条
评论110752条
评论106213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视频]新闻观察:美国为何盯上中国光伏?意在遏制中国新兴产业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美国为何要对华光伏企业下狠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美国为何要对华光伏企业下狠手
|0|0|暂无简介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环保|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为什么要遏制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