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方银行涌入外地四种形态提出意义何在在

主力资金涌入银行地产 指数过山车
日 16:29来源:凤凰财经
广州万隆•证券研究中心
1、好股道-板块资金流向
今日资金净流入较大的板块:房地产、银行类、券商、上海本地、农林牧渔。
今日资金净流出较大的板块:中小板、创业板、节能环保、医药。
2、大盘后市观点及预期分析
两市今日的总成交金额为2144.1亿元,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增加58亿元,资金净流出约6.5亿。今早两市指数平开冲高回落,除银行、上海本地板块有小量资金活跃外,绝大多数板块资金大幅流出。下午高铁、深圳地产股及小贷概念再次疯狂拉高,并带动了人气,场外资金又重新回流,全天市场大幅震荡。根据好股道资金统计:房地产、银行类、券商、上海本地、农林牧渔板块排名资金净流入前列。上证指数涨0.01%,收在2388.83点。
近期一直强调,指数的下一个压力区间在。目前指数在上述区间大幅震荡,成交放大,意味着筹码开始松动,因此阶段涨幅较大的股票应适时获利了结,他们仍有下跌空间。而涨幅较小的股票仍有反弹机会。
3、好股道-热点板块及个股如下:
房地产,净流入较大的个股:金丰投资、浙江广厦、上海新梅、京投银泰、正和股份、天宸股份、世纪星源、多伦股份、、海泰发展、华联控股、中弘股份、深振业A、轻纺城。
银行,净流入较大的个股: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
上海本地股,净流入较大的个股:金丰投资、新黄浦、中国船舶、上海物贸、同济科技、中船股份、上海新梅、天地源。
券商,净流入较大的个股: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山西证券。
4、两市各板块资金流向全景表:
4月24日两市各板块资金流向
今日成交亿元
昨日成交亿元
净流入值亿元
上周资金流向亿元
上海本地股
锂电池、磁材概念
相关报道: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明星分析师荐股
39225.59万元
35284.59万元
34820.30万元
30207.63万元
25483.47万元
24902.90万元
24193.54万元
24102.40万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温州金融特区”意义何在?
我的图书馆
“温州金融特区”意义何在?
  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一直充满了“下推上动、以点带面”的渐进色彩,人们自然期待金融改革的“温州模式”,最终实现突破并星火燎原。
  3月28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温州建立“金融改革试验区”,通过金融体制创新,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创新已从商品市场进入了“人力、土地、资本”三位一体的要素市场,户籍改革、土地改革与金融改革,正成为中国确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试金石。金融改革核心问题是金融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发展,它包括金融机构多元化、利率市场化、监管保险制度化、货币兑换自由化等“四大改革目标”。
  从这次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十二项内容(“温州十二条”)看,“四大金融改革目标”都不同程度被触及,其范围和规模超过温州在1987年和2002年的两次金融改革试验。如果说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那么,温州无疑是中国金融改革发源地。因此,温州试点哪怕程度有限,意义仍非同寻常。
  在金融机构多元化方面,“温州十二条”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包括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引导民间资金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温州十二条”还涉及金融产品多元化,提出推进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金融机构多元化的目的,是使民间实体在存款、贷款和投资等三个主要方面确立合法的市场活动空间。银监会规定,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20%。这事实上极大限制了民间资本的热情,尚不清楚改制“符合条件”所指为何,但必须营造更宽松的环境。银行之外的投资公司方面,2012年2月底,温州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瓯海区信通民间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试营业,“瓯海信通”注册资金达1亿元,主要开展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服务,但不能吸储或放贷。随着“试验区”的设立,乐清、瑞安两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也将开始试营业。 1980年10月,温州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就开始了存贷款浮动利率的试验,但此次“银行利率市场化试点”并没有到位。如此,合法吸收存款的民间机构,最高存款利率依然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同档次存款基准利率;合法发放贷款的民间机构,“借贷利率不能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高利贷限制仍然有效。不过,如果存款利率浮动合法化,就必然使各地资金涌入温州,导致全国存款市场动荡,温州特区制度创新也就变成了特区制度套利。所以,“温州十二条”的变通做法是,把温州民间资金引向合股村镇银行、合股贷款公司、合股投资企业、企业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
  这样,能吸收存款的民间机构,将被迫通过提高资信和服务来进行存款业务竞争;而不愿接受低息存款的人,则能通过合股机构进行放贷和投资。经过如此的“放贷投资合股化”,没有吸引力的低息存款,就会被引向高股息竞争的新空间。在贷款方面,民间金融机构的主体规范化,等于为利率的自由浮动空间注入合法竞争的元素;竞争只会使市场利率产生向下的压力,所以,高利贷的问题将得到缓和。“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创立,无疑将有利于这一市场过程的发展完善。实际上,过去借贷利率的向上压力,主要由“放贷主体非法、求贷主体无路”造成,是制度推动型的资金短缺,也是宏观紧缩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制度根源。
  在我看来,上述的“放贷投资合股化”是这次“温州金融特区”最妙的一着。它不仅通过温州本地“股息竞争产生的高股息压力”,绕过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全国存款市场的冲击,而且还通过温州本地“放贷竞争的低利息压力” ,绕过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高利贷法规的冲击。因此,“放贷投资合股化”是“没有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主体市场化试验”。当然,接下来国务院和温州将会出台一系列试验区改革的细则(可关注控股权、企业债门槛、区外贷款及金融衍生品等问题),这个“合股机制”能否真正生效,最终还要看政府的市场管理能力和有关制度的配套实施情况。
  在监管保险制度化方面,“温州十二条”要求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及监测制度,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信用市场监管,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及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及责任机制。
  显然,这方面有很多复杂的具体工作,需要温州政府仔细落实,特别是在涉及存贷业务的保险机制方面(包括资信审核、融资担保和存贷保险)。在中国民间金融历史上,明中叶以后出现在南方的“钱庄”和北方的“票号”,其发展的危机都与保险机制缺失有关。另外,有关的税收政策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化。
  最后,关于“货币兑换自由化”,虽然中国相关宏观政策一直没有大变动,但变通性的自由兑换实际已经有了:日,人民币就实现了外贸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等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迄今已放松或部分放松管制的资本项目也有20-30项。“温州十二条”提出的“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将可望突破目前仅适用于证券投资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温州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实际已有了一些变通做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多少是对现实的合法化。但另一方面,它还是有利于减轻外汇储备较多的压力,有利于人民币自由兑换范围的扩大和内外投资的自由流动。随着国家放松对内外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的管制,人民币或有望在不久的未来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最终使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货币。
  此外,“温州金融特区”的做法还将有利于消减“非法吸储”、“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现象,“地下钱庄”也将成过去。如此,民间企业特别是民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温州更多民间大企业家和民间金融大亨涌现,或将不是天方夜谭。
  总之,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对中国民间金融和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作用,再怎么高估也不过分。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一直充满了“下推上动、以点带面”的渐进色彩,人们自然期待金融改革的“温州模式”,最终实现突破并星火燎原。(作者:方绍伟 旅美学者
馆藏&1561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地方银行蜂拥A股意义何在? _ 东方财富网()
地方银行蜂拥A股意义何在?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地方银行蜂拥A股意义何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冲击、地方经济持续放缓,作为地方经济输血工具的地方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日益沉重,融资迫在眉睫。
  市场化进程加快、冲击、地方经济持续放缓,作为地方经济输血工具的地方资本补充压力日益沉重,融资迫在眉睫。  不过自首批三家地方银行登陆A股市场8年过去,至今再无第四家实现A股上市。这背后主要是监管层基于城农商行大量上市将动摇市场信心的考虑,放慢银行上市节奏。  监管层的对城农商行上市的担忧主要集中于:首先,城商行在市场发展、业务发展方面的预期空间相对显得薄弱,利润高增长难以维系;其次,有些城商行资产质量、监管指标、风控水平不能与此前已上市的银行相比;第三,某些城商行治理结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将来能否很好地完成信息披露成疑。  在A股上市需要漫长等待、资本补充需求加大的情况下,地方银行做出两个选择:转战H股、继续坚守A股。  相对而言,地方银行在港上市要比登陆A股容易得多,近年来通过在港上市得以快速实现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的银行多达5家,超过A股上市地方银行数量,此外还有青岛银行、郑州银行、锦州银行处于审核状态。  赴港上市要面临的困难是,估值偏低、股价长期低迷、融资规模有限、无法实现境内股份流转,对地方银行来说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以说,H股上市对这些地方银行来说,实现了资本快速补充,为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自身品牌价值也得到提升,赚了“里子”;但由于估值较低,对城商行的认可度不高,是否真正赚到“面子”还难以确定。  苦守A股也存在苦恼,不能实现一级资本的快速补充,提交A股IPO后很多事情都需要向监管层报批,给经营带来不便。  对于股价被低估的在港上市城商行来说,A股无疑是个寻求估值认可的绝佳之地,这些银行的主要客群和市场也集中在内地,回归A股可以完善内地市场。对于已有H股融资渠道,短期资本需求不那么强烈的H股上市城商行来说,在行情火爆时先回A股“占位”,拿到入场券,意义重大。  对于专注A股的地方银行来说,与其面对H股上市所出现的估值、融资规模及监管严格等问题,不如只将注意力放在规则熟悉、融资规模较大的A股市场,加之A股存在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的预期,政策环境愈加宽松,灵活性也将增强,预计未来市场前景不错,此时先排队并非坏事。  在经历IPO暂缓四个月后,上周末迎来了IPO重启的消息。可以确定的是,除正在排队的第二批地方银行外,第三批申请A股上市的地方银行成功的砝码也已增加。不过,资本市场真的准备好迎接这些融资“巨无霸”了吗?
(责任编辑:DF155)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aravel vue 意义何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