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投资净收益与净利润的区别为什么不是所有者权益,而是利润???不是利润要影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合并报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科目怎么调整呢?
合并报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科目怎么调整呢?比如合并报表的时候 子公司的盈余公积科目为200万,其他条件暂时不考虑, & 怎么做合并报表分录呢?是不是冲减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解决时间:<font color="#ff/05/28 22:53回答数:1
&是的。 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执行前,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已抵销的盈余公积按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比例进行恢复,即对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不进行抵销,以符合公司法的要求,并使得合并未分配利润真实反映可供分配利润的情况。这种在经济主体中同时强调法律主体的做法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真正体现其编制目的,违背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样,由于合并财务报表通常不具有利润分配功能,因此,使合并未分配利润真实反映可供分配利润的情况并不能构成盈余公积不抵销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因为恢复盈余公积时不仅需要恢复子公司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而且需要恢复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并相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从集团的角度看,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实际上相当于对子公司的净利润计提了两次盈余公积,从而导致年初合并未分配利润可能出现巨额赤字,使报表使用者误以为集团以前年度有巨额未弥补亏损,或存在超额分配利润的情况,从而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因此,新会计准则讲解明确指出,已抵销的盈余公积不应恢复参考资料: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中盈余公积的合并问题,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依据财政部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其要点是:(1)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相抵消;对于子公司之间相互投资,母公司应当比照上述做法,将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相对应另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有关项目中相应的数额相互抵消。(2)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数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单列一类,以总额反映。(3)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的数额根据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列示。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如下抵消分录:
  借:盈余公积&&&  贷:长期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非全资子公司)
  这样合并的结果是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数额与母公司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数额一致。其理由是:把合并的企业集团看成一个整体,视同一个企业,除非子公司出现净资产负数和外币报表折算差异。合并后,企业集团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是一致的。但实际并非如此,视同一个企业和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毕竟是不一样的,因此,该合并方法值得商榷。
  第二种是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关于盈余公积的合并处理方法,其理由和要点是: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算提取。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另一方面,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已形成子公司内部积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集团内部提取盈公积、内部积累的情况以及集团未分配利润情况,必须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提取的一部分予以反映。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抵消分录将已经抵消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调整回来,既调整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也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的数额。如果合并的是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如果合并的是非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按股权比例享有的数额。这两种调整我们可称为“抵消调整”和“恢复调整”,会计分录为:
  抵消调整:
  借:盈余公积&&&  贷:长期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恢复调整:
  年初: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  贷:盈余公积
  当期:
  借:提取盈余公积(同时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实际上,上述两种方法的唯一区别在于对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予以恢复,也就是盈余公积的合并是将盈余公积按股权比例计算后简单相加。
  假设某企业集团由甲、乙、丙三家公司组成,均系当年新成立企业,乙公司和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家公司当年均无纳税调整,分别盈利1000万元、400万元和600万元,分别按10%计提盈余公积10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其余利润全部分配完毕(假设集团内部当年没有任何内部交易)。
  根据第一种方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部分项目余额和发生额如下:
&&& 合并资产负债表:& 应付利润900万元&&&&&&&        盈余公积100万元&&&&&&&        未分配利润0元
&&& 合并利润表:&&&  净利润1000万元
&&& 合并利润分配表:& 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        应付利润900万元&&&&&&&        未分配利润0万元
  对合并结果的理解:甲公司当年盈利1000万元,完全来源于对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投资收益,企业集团的1000万元利润全部来源于乙公司和丙公司,所以对外可供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对外分配900万元,这种理解完全符合常理,而且企业集团不存在末弥补亏损。但这种方法暗示了一个问题,即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是可以分给母公司的,并且是已经提前作为利润分配了,这样才能保证母公司有可供利润分配的来源,这就和盈余公积的使用产生了矛盾。因为甲公司只能从乙公司和丙公司分来900万元,而母公司是以1000万元作为分配基数,事实上已超前分配,只是会计报表未作为利润分配反映出来,而是通过合并报表减少了盈余公积,这显然不符合利润分配处理方法,因此,该合并方法值得商榷。
  根据第二种方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部分项目余额和发生额如下:
  合并资产负债表:&&& 应付利润900万元&&&           盈余公积200万元&&&           未分配利润-100万元
  合并利润表:&&&   净利润1000万元
  合并利润分配表:&&& 提取盈余公积200万元&&&           应付利润900万元&&&           未分配利润-100万元
  对合并结果的理解:从一般常规来看,未分配利润-100万元的意义是未弥补亏损,但本例绝对不可能是未弥补的亏损,唯一可以理解的是利润超分配了,原因是:虽然甲公司投资收益是1000万元,但由于乙公司和丙公司也需利润分配,能够回报投资者的只有900万元,另外100万元不会再分给投资者,而甲公司以1000万元作为分配基数,明显超分配了。假设这三家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通过货币资金进行交易的,那甲公司对外超分配就更显而易见。如果企业分配利润时都保留部分不作分配,那这种超利润分配就隐藏在未分配利润里,会使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理解产生误差,因此必须对未分配利润作出详细说明。
  根据合并会计报表原理,合并报表是把合并范围内的企业(即企业集团)看作一个整体对外经营,既然企业集团只有1000万元利润,如果提取了盈余公积200万元,那对外分配的利润就只有800万元。反过来,如果对外分配了900万元,那就只能提取100万元盈余公积,但根据利润分配原则和方法,三家公司利润分配都无可非议。那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合并方法,但另一方面也提醒企业在利润分配时,必须分析被投资企业利润分配情况,来确定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具体政策和分配方案。
提问者的感言:
谢谢您的解答!
其他网友的回答共0条
相关已解决问题
网友正在问
赏金求答案
达人飙升榜
请输入您的问题:
Processed in 0.027095 second(s), 36 queries.
Powered by所有者权益——笔记
所有者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之后应有所有者享有的部分。它反映了投资人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应该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1、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第一部分: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第二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其他资本公积。“利得和损失”应重点解释
第三部分: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得和损失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及分类什么是利得和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
总之,利得和损失是指非日常活动形成的,资本溢价不是利得
按照是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另一类是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a、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变动
b、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c、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贷差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差额及重分类
即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
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对应关系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之资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之其他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三部分之和,恰好是所有者权益的四个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有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属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其他资本公积” 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实收资本(或股本)
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关系
1、新建期间:新设公司时,注册资本可以在几年内陆续完成出资。这样,在股东完全认缴出资额之前,实收资本(或股本)小于注册资本
2、稳定期间:增资扩股时,企业确认了实收资本(或股本),但尚未在工商机关变更资本登记,这时实收资本(或股本)大于注册资本。
一般情况:实收资本(或股本)=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已登记的股东出资额注册资金=已登记的净资产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有两种,即发起式和募集式
采用发起式方式的,其发行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采用募集式方式筹集资本的,股票发行费用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股票溢价中扣除;溢价不足的部分,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企业增加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3、所有者投入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应按比例分配到各股东名下。股份公司减资回购“库存股”,注销时依次冲减股本、资本公积(发行时确认的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
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期间冻结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按以下原则处理:
属于溢价发行的,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从溢价收入中抵销;
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属于面值发行无溢价的,冲减留存收益。
其他资本公积:是备抵科目,引起其他资本公积产生的业务一旦消失,则其他资本公积也要结清。
现金股利的发放过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贷:应付股利 &
借:应付股利 & &1
&&贷:银行存款 &
分录合并后成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贷:银行存款 &
股票股利的发放过程:
股票股利发放实质可拆解为两个过程:先发钱、后将钱买股票。
&#9312;分红并支付: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9313;公司发放股票,筹措资金:
借:银行存款        100
&&贷:股本           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
两个过程合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贷:股本           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
接受控股股东的现金捐赠350万元
不能计入营业外收入,而是增资行为
圈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每股面值为1元,发行价格为6元。股款12000元已经全部收到,发行过程中发生相关税费6万元。
借:银行存款       11994
&&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994
注意费用不要计入管理费用
库存股是权益类备抵科目,有点像资产类科目,因为借方增加而贷方减少。
注销股票时,库存股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资本公积抵销的是当初该股票发行的溢价部分,而不是当前时刻的溢价部分。
圈钱股份有限公司截至日共发行股票3000万股,股票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00万,盈余公积400万。经股东大会批准,圈钱公司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300万股并注销。假定圈钱公司按照每股4元回购股票,不考虑其他因素,圈钱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库存股的成本 = 300 x 4 =
借:库存股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借:股本         
3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   
&盈余公积        300    
&&贷:库存股         1200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其实就是被投资方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其他资本公积)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一般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
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期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
800万元,除该事项外,B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9
600万元。假定A企业与B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B企业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亦相同,双方当期没有内部交易。
A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时,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 600万元&30%)28 800 000
& & &——其他权益变动(1
800万元&30%)5 400 000
贷:投资收益                   28 8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400 000
为什么两个增减方向相同呢?因为其他资本公积不计入利润,在报表中和利润是分开列示的,“其他综合收益”
财政部规定:(这规定不知啥时候废除)
外商企业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上述三项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企业董事会确定。其中,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可不提取企业发展基金,其储备基金提取比例不得低于税后利润的10%,当提取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储备基金——用于垫补企业的亏损
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经批准,也可转作投资者增资
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职工非经常性奖励、补贴购建和修缮职工住房等集体福利
用盈余公积补亏,必须用“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利润分配明细科目:
1、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3、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
5、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6、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7、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利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
9、利润分配——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10、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全部累计发生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设置“利润分配”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或应弥补的亏损)和历年分配(或弥亏后的结存余额)后的结存余额。
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划分为:
1、金融资产
2、金融负债
3、权益工具
通常情况下,企业比较容易分辨所发行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但也会遇到难以区分的情况
例如,企业发行的、须用自身股票进行结算的期权,如果采用现金净额结算,则可能确认为金融负债;如果采用固定数量股票结算,则可能确认为权益工具
采用现金净额结算的金融工具,属于发行方的金融负债,通过“衍生工具”等科目核算。以固定数量股票结算的金融工具,属于发行方的权益工具。作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直接通过“资本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注:“衍生工具”科目属于共同类会计科目,所谓共同类,是指既是资产类科目(借方),也是负债类科目(贷方)
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本质:合同
基本金融工具债券、股票等
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互换等
核算:企业购买或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可以看出核算的时候划分为三块: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后两条都是用自身的权益工具支付,前者是非衍生合同、后者是衍生合同)
1、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简单具体化为“预计负债”有不确定性
3、非衍生工具合同,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三点把握:非衍生合同、用自身的权益支付、非固定数量
例如发行权证后
若承诺未来支付固定数量的股票,则属于权益工具
若果承诺未来根据市价情况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股票,则属于金融负债
4、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排除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
把握两点:衍生工具、自身权益结算,排除固定数量换固定。
承诺用自身固定数量的股票换取固定数量的现金,则属于权益工具。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权益工具:(其实就是看看是否满足金融负债、不是的话就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从权益工具的发行方看,权益工具属于其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企业发行的、使持有者有权以固定价格购入固定数量该企业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企业将发行的金融工具确认为权益工具,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或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这一条其实就是排除金融负债
2、该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
&#9312;如为非衍生工具,该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
&#9313;如为衍生工具,该工具只能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此处所指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通过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
企业在进行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某项合同是一项权益工具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可能导致企业获得或交付企业自身的权益工具。
2、在一个合同中,如企业通过交付(或获取)固定数额的自身权益工具以获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则该合同是一项权益工具。
3、一项合同使企业承担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义务时,该合同形成企业的一项金融负债,其金额等于赎回所需支付的金额的现值
如远期回购价格的现值、期权的执行价格的现值以及其他可赎回金额的现值等
4、企业发行的优先股或具有类似特征的金融工具,应分别不同情况,注重其实质进行分类。在特定日期或根据持有方的选择权(可以赎回的优先股)符合金融负债的定义;但发行方赎回该种股份的选择权,不满足金融负债的定义,因为发行方并没有现时义务转让金融资产给股东。如果优先股不可赎回,应根据附着在其上的其他权利确定适当的分类。  
5、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规定,如果可认定合同中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相关的事项不会发生,发行方应当将相关金融工具合同确认为权益工具。
6、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时,企业应考虑集团所属企业和金融工具的持有方之间达成的所有条款和条件,以确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是否由于该工具而承担了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义务,或承担了以其他方式结算的义务,如是,则该结算方式将导致该工具归类为金融负债。
衍生工具若是借方有余额,性质类似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但是不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而是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若在贷方有余额,性质交易性金融负债。所以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责,但不是所有者权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收益 息税前利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