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问题现状题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⑴中国存在的粮食问题: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近13亿人,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到18亿亩的警戒线;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⑵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④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粮食问题 许璇著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Z121.6/11:689
保存本阅览室(209室)
610.31/0817
昌平储存馆
昌平储存馆
特藏阅览室(318室)
图书馆公告原始耕种、珍品天成
国人的第三种主粮
膳养天下、食粟为康
为人民健康服务
> 粮食问题
& & 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逐渐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供应的疑虑。但在形势出现转机的时候,问题也随之显露。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整体呈现产量大幅上升、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和单产不断提高的趋势。
7×24h客服电话
周一到周日 9:00-17:00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
客服电话:400-0471885
| (邮箱)
Copyright(C) 三主粮集团股份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 呼和浩特市如意工业新区阳光大街思源北路三主粮集团企业家:中国粮食问题不是够不够吃 而是能不能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有机农业完全禁止使用化肥、化学合成的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并杜绝“反季节种植”。
  【产业?公司】上膳源们的“有机困境”
  “一半人吃好了,另一半人就吃不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克|江苏报道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就“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污染源,占到我国全部污染排放的半数以上”的说法,向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求证。张桃林称: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非常突出,总体上讲不容乐观,但是也有不少地方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一些好转,为今后打好攻坚战提高了基础。
  这一新闻话题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其中,就包括一些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家。在他们看来,在农业面源污染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完全禁止使用化肥、化学合成的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并杜绝“反季节种植”的有机农业,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但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比如在有机农产品需求和销量最大的上海,有机农田的面积仅9700亩,全国有机农产品在全部农产品中的比例至今仍未超过0.1%,国内有机食品销量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
  有机农业为何没有大规模推广
  “现在中国的粮食问题不是&够不够吃&而是&能不能吃&,保什么样的&供给&?”4月23日,在位于江苏省泰州市胡庄镇的“上膳源生态农场”,“上膳源”创始人、上海容邦集团总裁李相军开门见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达了他对粮食生产的看法。
  4月2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将以“12连增”达到6.1亿吨。李相军认为,“在耕地面积逐渐萎缩的情况下粮食连年高产,化肥、农药的&贡献率&非常可怕。”
  据了解,虽然从2005年开始,中央连续6年将“发展有机农产品”写入“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有机农产品”,但一些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家表示,政府出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有机农业的产量不足以抵御粮食风险。一些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如果一半人吃好了,另一半人就不能吃饱”。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最发达国家都没有让国民只吃不施化肥、农药的农产品,如果那样肯定会面临饥饿的危险。
  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按照“有机”标准,普通农田必须要有3年左右的“转换期”乃至需要“撂荒”(即停止种植以及停止使用化肥、农药及受污染水源),如果大规模推广,粮食供给很可能会出问题。
  对此,“海归新农民”、江苏海之客农业发展公司CEO姜方俊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供给安全”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与此同时,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枯竭现象同样值得我们警惕,此外,“产量大小更多的是由作物品种决定的,而且可以通过有机方法增强地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包括上膳源和姜方俊的壹号农场在内,华东地区一些较具规模的有机农场大都刚刚起步,由于地力恢复缓慢、病虫防治困难以及反季节作物的自觉禁止,产品总量目前确实不如常规农业,在产量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尚有待时日。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支持开办有机农场,更多的是出于“招商引资”的考量。
  有机农产品被误读为商业噱头
  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明确规定,有机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然而,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严苛的要求,有机农业的社会认可度出现了问题―不少人认为有机农产品的“健康”概念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因为中国已经很难找到大规模的“有机”土壤,有机农业的“逻辑起点”就不正确。
  还有媒体报道认为,不用农药、化肥就需要饲养更多畜禽获得肥料、开垦更多农田增加总产,不仅无法保护环境,反而会加剧粮食和环境危机。而检测数据并没有发现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高于常规农产品,有机农业拥趸者们极力推崇的“口感”又不能运用常规方法测定,因此有人认为,追求“有机”是食品安全不断爆出丑闻给消费者心中造成的死结,有机农产品的“商机”正缘于此。
  李相军认同“有机土地很难寻找”的说法:“现在我们能够找到的符合有机生产条件的地域的确非常稀少。”但他同时坚持认为,这不是放弃有机农业的理由:“上膳源的实践证明,认真打好3年的基础,相当多土地是能够通过转换达到有机条件的。”
  李相军的“3年转换说”,在壹号农场同样得到了证实―该农场2010年5月土地撂荒,2012年2月顺利通过IF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和OFDC的“有机转换认证”。
  姜方俊认为,现在尽管国家不断地加大低毒高效化肥农药的研发和推广,但以生物和物理方式替代化学方法消灭农作物病虫害还是应当成为农业的技术方向,否则无法消除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了几年化学植保的周文,正在变身江苏仪征江扬生态农业公司的生物植保专业人员,他认为已经没有所谓的净土,但“努力改造环境以生产出最好的农产品是&有机&的追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药,4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国内最大的拟除虫菊酯原药生产基地江苏扬农化工集团,该公司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农药的技术指标逐步走向高效低毒,科学使用可以保证安全,但农民尤其是老一代农民极易导致农药残留的用药习惯仍然有待矫正。对于“不用化学农药能否确保农业高产”,专家的看法与李相军、姜方俊们差异很大―“不用化学农药肯定不行,凭借既有的技术手段,生物和物理方法还很难抵御不断&强化&的病虫害,以农村现存劳动人口数量,人工除草也不能满足大规模农业的需要。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农业根本不能摆脱农药,化学合成则依然还是农药生产的主要手段。”
  “问题就出在这里,”李相军说,“许多农民不懂也不愿&精确投放&,他要的就是产量―种子还没有下地就已经浸泡在药水中了!”
  有机农产品价格为何畸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甚至达到常规农产品10倍以上,这也成为人们不看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的重要理由―价格高企使得这一市场过于“小众化”。
  例如,在上膳源农场,白萝卜一斤30元、散养鸡一只150元;在壹号农场,青菜一斤14元、韭菜一斤17.5元、鲫鱼一斤38元。
  对于有机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李相军和姜方俊都不认为是产量导致的“物稀而贵”,成本巨大才是核心因素。姜方俊说:“高出常规农业许多的人工不计,一亩农田就要施4000公斤左右、经过近一年时间熟化的有机肥料,仅此一项成本就很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上膳源农场看到,存栏量只有7000只的草鸡占用了100亩土地,为了改善鸡的生长环境,农场还专门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了6000棵香樟树和5种牧草。此外,上膳源农场的西红柿生长周期不低于120天、散养鸡的生长周期不低于210天,而同类常规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只需要3个月甚至更短。
  江扬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窦业云则从另一个侧面阐释了有机农业高成本的由来:“一旦发现病虫害蔓延,而现有的生物和物理方法又无法立即扑灭,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将相关地块的作物彻底销毁。”
  即使不作简单的成本比较,李相军也认为,真正的有机农产品就应当卖出好的价钱来。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交流中,李相军多次提到一个观点―“价廉的一定不物美,物美的一定不价廉。”据他介绍,在2015年1月的一次农业品牌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农产品应以满足民生需求和农民增收为前提,不分高低贵贱,并举例说如果没有短期速成鸡便无法应对市场需求。李相军反驳称:“5毛钱一斤的白菜你如何让它安全?一斤白菜只卖5毛钱你又怎么让他增收?”
  李相军和姜方俊都认为,有机农业其实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业形式,强调“有机”只是为了在概念上跟“现代农业”区别开来。但“反现代农耕”不是简单地师法古人以致重新“刀耕火种”,而是要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农业物理实现农业的“革故鼎新”。记者在上膳源和壹号农场都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设施,甚至有德国、日本当今最先进的农业机械。
  一些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家表示,因为没有大量的国家投入,有机农业在我国进展缓慢且收益不高。李相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民间投资有机农业至少是10年一个周期,5年后或许才慢慢有所回报。”姜方俊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农场都可能不会挣钱,但他会一直做下去。
  据了解,不少颇具规模的有机农场,因“前景不明”或“不堪重负”已经悄悄转变经营方向,改种并不严格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因而产量、价格接近常规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地方物价部门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有机农产品明显贵于常规农产品”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因为常规农产品有很多价格因素被排除在商品售价之外,比如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而这些代价最终还是要人类自己来清算甚至被迫加倍偿还。
  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绿色食品: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对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通常比无公害标准要严格。(据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un649)
&&&&&&</div
近期你会去韩国旅游吗?[]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粮食问题似乎是众所周知的重大问题,这个就无须解释了。很多人都觉得我国粮食很多靠进口,很容易造成危机。尤其是如果发生战争的时候。  如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以及将来的长期隐忧,大家都在思考。  减少人口这种饮鸩止渴自取灭亡的做法很愚蠢,我们需要找到其他方式。  事实上单是粮食问题其实问题不大,比如现在的我,一顿饭吃一小碗米饭就饱了,换到建国初期的人,大概三大碗也不够饱,为什么呢?当然是油水问题。吃肉多了,身体对粮食的需求就小了。但同样的,家畜饲养需要的粮食更多。  也就是说,现在粮食作为主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直接喂到人的嘴里,而是间接的喂进人的嘴里。好处是大家的营养需求均衡了,对于提高人体素质有好处。坏处是肉类消耗的粮食更多一些。  但这种选择多了的形式,对于解决粮食隐患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我们就可以选择很多高产的粮食作物,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饲养家畜。同时那些不适合农作物的地域可以大量的繁殖牧草,中国对于农作物的改良一直很重视,但是对于牧草的改良却很少关注,如果能够如精心种植粮食一样研究改造优化牧草,使得牧草一茬茬的储备下来,用于饲养,就能大大的缓解粮食问题,减少饲料浪费。  现在的家禽家畜的养殖都使用饲料,事实上,从前的农家割草都能喂养家禽家畜,这些草类经过历时证明是非常受家禽家畜的欢迎的,应该在这些项目上下些功夫,改良优化这些生殖力非常强大的草类进行生产,减少对饲料的依赖。  在粮食的改造上,人类已经用尽了方式,短期内是无法进行更大的提升,那么我们何妨换一种方式?人虽然无法改变粮食类型,但我们可以将方向改到家禽家畜上,改良改造牧草和各种适合饲养的野菜野草,使之能替代饲料用在饲养家禽家畜身上,这样的话,就大大的缓解了粮食问题。  有了大量的肉类,在主食上必然会大大减少需求,也适合人体对营养的均衡吸收。  另一方面,草食类鱼类也非常适合,养殖起来也快速得多,想想美国的中国鲤鱼吧,就这方面来说,中国人得天独厚,大家不像外国人那样不适合吃鱼。  一味的靠进口是非常不明智的,我们要把精力主要放在自己能做到的。如果大致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那么从外国进口一些作为调剂,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过于依赖进口,导致对农业开发研究的不力,无法进一步开发各种渠道,就算不发生世界大战,这也是将弱点放在别人手里,非常不智。  总的来说,我国的粮食问题其实问题不大,虽然很多农地抛荒,但是拾起来也不费事。食谱的丰富化,也是粮食问题不大的原因,我是希望大家的食谱更加丰富,这样对于主食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小,反正我很久没见过能吃几碗饭的人了。  肉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粮食构成了人类的营养需求,就这点来看,其实粮食问题也不是大问题,至少我没觉得是大问题,就算不需要进口,我国也能解决粮食问题。  就这方面来看,我国进口粮食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吃好的需求而非吃饱的需求,如果仅仅是为了吃饱,我国自己的农业已经足够提供了。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看到一个帖子忧虑粮食问题,楼主这里安慰一下大家。  很早以前楼主吃饭要吃一大碗的,现在就一小碗都觉得多。除了饮食多样化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从事重体力消耗巨大的了,所以饭量就小了。  当然你非要依旧大饭量偏偏还不是消耗巨大体力的话,也没什么,请看美国大胖子们,就是未来。反正楼主自己每天干活很少,所以吃的也不多。
  家庭牧场,人工草场模式是不错。  
  楼主这是在想些啥啊。。。。。。。。粮食问题的重点不是你一顿吃一碗还是三碗的问题,而是十三亿张嘴还是二十亿张嘴的问题。。。。。。。。
  @紫剑出鞘1
14:51:35  楼主这是在想些啥啊。。。。。。。。粮食问题的重点不是你一顿吃一碗还是三碗的问题,而是十三亿张嘴还是二十亿张嘴的问题。。。。。。。。  -----------------------------  中国能养几千万人口的时候,西方国家连几万人口都要有挨饿的。同样的土地,中国能养几千万人口的时候,西方连几百万人口都养不活。  中国现在能养活13亿人口,将来也能养活20亿人口。不然,你以为几百年前的中国人能想象得出这片国土上能生活13亿人口吗?  如果中国不能养活20亿人口,那么地球同样也不能养活超过现在人口的数量,要减丁自然是大家一起减丁,没道理中国减了,腾出地方给别人增加。这就是道理,我们自以为养不活太多人口的时候,自己减丁。  别人增加的话,就自己养着,养不活就自己减丁,无论是用战争还是计划生育都不关中国的事情,没道理中国替世界减丁为了让别人多生。中国不是圣母,所以既然减了,自然是不许别人进来占空位的,否则自己何必减丁。  所有打着让中国减少人口好方便自己扩大人口的,都别自以为得计了。中国既然减了,别人自然也要减,不是用计划生育,就是用战争,但别想打主意到中国头上。想靠这个占便宜的,都滚一边去。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是否存在粮食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