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家赔偿的时效和民事赔偿的区别

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行政监督法
您的位置: &
什么是国家赔偿?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国家赔偿的定义是什么,国家赔偿和民事赔偿又有什么区别,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国家赔偿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给予赔偿,国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的责任,其依据是,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害的人,有依法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和1994年5月台票2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分辨与民事赔偿区别国家赔偿是从民事赔偿发展而来的,因此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国家赔偿是独立于民事赔偿的自成体系的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可概括为:1.赔偿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侵权行为引国家赔偿起;而民事赔偿由民事侵权行为引起。(《》规定的公务侵权与国家公权力的行使有关,公务侵权的实际适用《国家赔偿法》的规定。)2.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抽象的国家,具体的赔偿义务由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互分离。而民事赔偿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民事违法行为人,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一致。3.赔偿的归责原则不同。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而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构成。4.赔偿程序不同。国家赔偿的程序较民事赔偿更为复杂,其区别在于:首先,在提起国家赔偿诉讼之前,除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起赔偿外,请求人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即实行赔偿义务机关决定前置原则,不经该决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赔偿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赔偿请求,无须经过前置程序。其次,证据规则不同。国家赔偿一般实行“初步证明”规则,即赔偿请求人首先要证明损害已经发生,并且该损害是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继而,证明责任转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赔偿诉讼程序中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与国家补偿区别国家补偿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国家对其给予弥补的制度。国家补偿责任在国家赔偿责任之前就已经存在。其与国家赔偿的区别为:1.两者发生的基础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以违法为前提;国家补偿由国家的合法行为引起,不以违法为前提。2.两者性质不同。国家补偿的根本属性在于国家对特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损失的填补,旨在求得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补救,以体现其与普通公众间的利益平衡,并不意味着任何对国家的非难。这可以说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3.时间要求不同。国家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损害的实际发生,即先有损害,后有赔偿;而国家补偿即可以在损害发生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损害发生之后进行。4.两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国家赔偿责任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方式为辅;国家补偿责任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5.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同。国家赔偿制度中有追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以后要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作出违法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偿,但是国家补偿制度中没有追偿制度。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为你介绍的“什么是国家赔偿?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的。遇到此类问题,请你认真阅读以上内容。那么希望以上华律网小编为你提供的答案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的情况比较复杂,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进行。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完文章还有法律疑惑?马上
最新相关知识
相关法律聚焦
地区找律师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法律专题
自媒体文章
无锡在线律师
400-400-400-
专业权威律师在线解答
专业律师优质解答国家赔偿和一般民事赔偿有哪些不同?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通过法 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的所给予的赔偿。一般民事赔偿是指依据民事法律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法侵犯他人或组织人身、财 产权益并造成损害所产生的赔偿责任。国家赔偿与一般民事赔偿的不同表现为:赔偿的主体和赔偿义务履行主体不同。国家赔 偿的主体是国家,具体的赔偿义务由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也就是说,国家赔偿的 主体与赔偿义务人是相互分离的。而民事赔偿的主体和 赔......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通过法 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的所给予的赔偿。一般民事赔偿是指依据民事法律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法侵犯他人或组织人身、财 产权益并造成损害所产生的赔偿责任。国家赔偿与一般民事赔偿的不同表现为:赔偿的主体和赔偿义务履行主体不同。国家赔 偿的主体是国家,具体的赔偿义务由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也就是说,国家赔偿的 主体与赔偿义务人是相互分离的。而民事赔偿的主体和 赔偿义务履行主体是一致的,通常是具体的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赔偿责任产生的原因和归责原则不同。国家赔 偿是因国家权力违法行使而侵犯并损害了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产生,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违法。民事赔偿 的产生不涉及国家权力的行使,归责原则是侵权人主观 上有过错。赔偿的范围不同。国家赔偿的赔偿范围较小,仅限于国家赔偿法的具体规定,并以公民、组织遭受的 直接损失为限,不包括间接损失和精神损失,往往有最高额限制。民事赔偿的赔偿范围较为宽泛,只要法律没 有规定不予赔偿的即可获得赔偿,既可以包括直接损失, 也可以包括间接损失和精神损失,没有数额限制。赔偿的方式不同。国家赔偿的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支付赔偿金。民事赔偿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赔偿金赔偿,也可以采取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消 除危险、赔礼道歉等方式。救济方法不同。提起国家赔偿诉讼之间,受害 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在法定期限内不能达成赔偿协议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 国家赔偿的内部关系上,国家追究主观上故意或者有过 失的工作人员的经济责任不通过诉讼解决。民事赔偿诉 讼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不必经过协议程序;民事赔偿的内部关系出现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是否收费和纳税不同。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 义务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对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民事赔偿的请求人应当按 照规定交纳费用和税款。赔偿费用来源不同。国家赔偿尽管由赔偿义务 机关具体履行赔偿义务,但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国家,赔偿费用由国库支付,而不是赔偿义务机关支付。民事赔 偿费用只能由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支付,其来源可以是公 民个人的财产,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有或者经营 管理的财产。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依法负担经济补偿。
民事赔偿是指损害赔偿义务人由于违法或违约,...
有些公有公共设施虽然是行政机关建立的,但建设本身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也没有明确的行政相对人,不存在行政赔偿的说法。
司法赔偿是指司法活动中出现错判而对当事人采取...
答: 离婚后生孩子算超生吗?麻烦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宝妈们,跟我交流一下。
答: 1、“对方又不是律师”:学长是怎么知道对方不是律师的?既然如此,你是不是也有办法知道对方到底是干什么的了?如果是知名的法学专家、教师、法官、检察官、法律栏目主持...
答: 法律是什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法律一词,但是它的用法如此之多,使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法律的定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它的目的和功能。
在社会中法律的一个...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研究
【摘要】:
通常,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国家依法负担经济补偿。民事赔偿是指损害赔偿义务人因违法或者违约,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这两个不同的制度,有着许多可以渗透之处。在时间上,我国的《国家赔偿法》晚于《民法通则》。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存在相似之处,世界各国国家赔偿的早期阶段在规则原则,构成要件等方面都借鉴民事赔偿理论,适用民事赔偿程序。我国在《国家赔偿法》颁布之前,《民法通则》第121条也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规定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确立国家的民事赔偿责任以解决相关赔偿纠纷。纵观赔偿制度的成长历程,国家赔偿从无到有,从弱小到不断壮大,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后,也不断地走向成熟。日,我国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并于日正式施行。此法的施行,在我国的司法制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法制定与实施以来,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相关问题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在国家赔偿领域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较之于国家赔偿,民事赔偿制度在理论上与实务上的更为发达。在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赔偿范围等等重要方面更为成熟和完善,仍然可资借鉴。这是国家赔偿向民事赔偿迈进的重要表现。从现阶段来看,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存在诸多差异是否合理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确立国家赔偿制度起步较晚,难免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能否利用既有制度,对特定情况下的国家侵权行为适用民事责任,以补充现有国家赔偿制度的不足,从而达到扩大国家赔偿范围的目的,则一向罕有学者论及。我们承认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反对因主体差异导致实质上侵害个体合法利益而夸大这些区别。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最终要回归保护民权的价值取向上来。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是,不但是赋予人民以权益,而且对于受损的权益能得到有效的救济。这才是法律真正的追求。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内容。做一些积极的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实属必要。本文主要探讨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即是否就是一个单纯的赔偿问题,还是存在体系上的差异,如果存在这种差异,能否协调与衔接,到底又怎样地协调与衔接。两者关系的廓清关系到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道路。也说明该论题的价值意义所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D923;D922.11【目录】:
内容摘要4-5
ABSTRACT5-8
一、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演变9-13
(一) 国家不负赔偿责任时期9-10
(二) 国家负相对赔偿责任时期10-11
(三)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逐步融合11-13
二、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主要区别及其理论根据13-21
(一)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主要区别13-17
1. 主体不同13-14
2. 归责原则不同14-15
3. 赔偿范围不同15-16
4. 赔偿程序不同16-17
(二) 区别的理论依据17-21
三、我国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立法与司法现状21-27
(一) 我国国家赔偿的立法司法现状22-26
1. 行政赔偿方面23-24
2. 刑事赔偿方面24-26
(二) 我国民事赔偿的立法司法现状26-27
四、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重构27-34
(一) 重构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关系的理论依据27-28
(二) 国家赔偿适用范围的限制与民事赔偿适用范围的扩张28-29
(三)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适当调整29-32
1. 一般行为的国家赔偿归责标准30-31
2. 特殊行为的国家赔偿归责标准31-32
(四) 国家赔偿范围的扩张32-34
参考文献35-3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笑;[D];浙江大学;2011年
周琴;[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侯东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丽;[D];辽宁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伟;[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王周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麻昌华;[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赖梁盟;;[J];法学杂志;2007年02期
廖海;[J];法学评论;1996年01期
张永平;王美丽;;[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刘秀清;;[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温明月;;[J];理论观察;2006年03期
梁利,骆元卡;[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高峰;滕银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王晓林;;[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韩秀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叶明;吴太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颜良伟;陈慰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林喜芬;;[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范婷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邢昊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胡艳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李明发;[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辉;;[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焦晓菲;;[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杨延昭;邵兴全;;[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林国荣;;[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刘长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马洪;;[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刘振江;;[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任诗君;龙健梅;;[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王启亮;;[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蒋浩;;[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旅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沈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陈琦;[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田园;[D];吉林大学;2011年
汤媛媛;[D];吉林大学;2011年
徐鹏;[D];吉林大学;2011年
张俊峰;[D];吉林大学;2011年
周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许俊强;[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穆随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若蓓;[D];河北大学;2009年
范俊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乔淑惠;[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王冲;[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吕海涛;[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杨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丁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韩鑫;[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汤尧;[J];当代法学;2003年07期
李燕芳;丁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邓志伟;;[J];法律适用;2007年03期
王霖华;;[J];法律适用;2008年09期
杨建顺;;[J];法律适用;2009年05期
程琥;;[J];法律适用;2009年05期
江必新;;[J];法律适用;2011年06期
马怀德,张红;[J];法商研究;2003年04期
张新宝;[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立新;[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李俊;[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方恩升;[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向芸;[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叶洁琼;[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周华;[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谢焕斌;[D];武汉大学;2005年
叶晋明;[D];清华大学;2005年
詹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易攀;[D];郑州大学;2006年
阎静;[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卢国杰;[D];郑州大学;2007年
胡天昊;[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晶晶;[D];浙江大学;2012年
张丹丹;[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周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麻昌华;;[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张新宝;[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杨解君;[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廖海;[J];法学评论;1996年01期
汤唯;[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顾慧华;[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孙笑侠;[J];法学研究;1994年06期
陈涛,高在敏;[J];法学研究;1995年02期
莫湘益,孙聚高;[J];理论月刊;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俊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陈丽洪;赖锦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孙重秀;;[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张卫英;王梅霞;;[J];河北法学;2006年05期
张红;;[J];政法论坛;2009年02期
丁嘉慧;;[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王晓冬,马玮;[J];河北法学;2005年09期
徐亮;[J];辽宁经济;2005年02期
商宏伟;;[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20期
刘慧;;[J];前沿;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杨育洪;王冬梅;;[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董正伟;;[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邰平;;[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周书民;;[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许兰亭;;[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刘光洪;;[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张秋荣;;[A];中国航海学会199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7年
蒋尧明;;[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葛福资;;[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梦寒;[N];甘肃日报;2007年
袁仕友;[N];人民代表报;2007年
周芬棉;[N];法制日报;2003年
范晓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记者 楼欣建 通讯员 慕雨;[N];浙江日报;2005年
李利 整理
白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张秋雁;[N];长春日报;2006年
王杰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金冰 国华;[N];法制日报;2006年
张阿久;[N];宁波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铭聪;[D];苏州大学;2013年
杨华国;[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冯娜;[D];吉林大学;2008年
李欣;[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李伟芳;[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李俊;[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杨三正;[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张寒;[D];外交学院;2013年
牛锋;[D];吉林大学;2011年
周雪梅;[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姚仕真;[D];暨南大学;2010年
汤晓烨;[D];湘潭大学;2010年
任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陈梦之;[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江笑;[D];浙江大学;2011年
王秋根;[D];华侨大学;2011年
赵尧;[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王中伟;[D];山东大学;2012年
罗方方;[D];安徽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请国家赔偿的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