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区大概有一百户居民 应该选用多大电缆的选用

请问100户人每户用电4KV要选择多大的变压器呀_百度知道
请问100户人每户用电4KV要选择多大的变压器呀
安满负荷要选630KVA,500KVA的也可以考虑,但考虑到居民用户不可能同时达到满负荷应该是每户4kw
如果用2个三相的315KVA的可以吗,你是怎么算的呀,是不是100*4=400KW后面怎么选呢
可以,不过现在好像不让并列运行,你算出功率后就可以算出电流,变压器有额定电流,简单计算的话100KVA变压器140多安培电流,
采纳率:44%
用315的就行
用电也不可能一块用吧
如果用2个三相的315KVA的可以吗,你是怎么算的呀,是不是100*4=400KW后面怎么选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变压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4000以下10000以上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30万以下30-50万50-80万80-100万100-150万150-200万200-300万300万以上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一室二室三室四室四室以上
500元以下500-1000元元元元元8000元以上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4000以下10000以上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4000以下10000以上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高新区
成都出台首个社区用房建设标准 每100户居民至少有20平的社区用房
发布时间:| 来源:四川日报|浏览次数:653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数字社区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但是就城市寸金寸土的现实,社区服务对于很多小区来说只是个空谈,然而,成都在全省率先出台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保证每一百户居民至少有20平的社区用房,在物质空间上保证了社区服务的实现。
8月26日,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服务中心内,居民唐黎与邻居王建新在“谊动生活馆”里下棋聊天。“舒适又有趣。”唐黎这样形容眼前的社区服务中心。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他对社区两个字的理解还停留在“办事的地方”上。
唐黎的转变,源自新规——今年5月,成都市率先在全省出台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每100户居民至少应配置2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等写入标准。
新标准下,寸土寸金的城区,社区用房建设能落实吗?社区服务如何同步提升?
社区用房盼扩容
锦城社区书记李鑫,曾为社区用房深深苦恼过:原来的社区用房仅仅140平方米左右,大半位置都用于各类业务办理,剩下的地方大家“打拥堂”办公。“群众来办事儿,遇到排队,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别说做服务了。”
自上而下,亦有要求:这两年,成都不断为社区“减负”,促进社区自治职能尽快归位。“社区两委的根本职能是引导居民自治,为居民提供服务。”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副处长高伟说。
做好服务,建设阵地首当其冲——社区用房的扩容升级,迫在眉睫。
今年5月,《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正式出台。成都明确标准:社区用房建筑面积按照社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社区位置配置,每100户居民至少配置2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其中,城区已有社区房屋的不得少于300平方米、涉农及建制村已有社区房屋的不得少于400平方米……
除了面积,成都还对社区用房的功能分区提出要求。“社区用房要轻办公、重服务,城市社区必须设办公用房、服务用房、活动用房。”高伟说,在服务用房和活动用房,将为居民提供法律、助残、调解、文娱等各类服务。
探索多种建设途径
由于城乡资源条件不同,成都把建设途径交给各区县探索,要求“灵活根据社区情况,建设适合本社区的‘阵地’”。
受限于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紧张,武侯区主要采取国有资产调剂和公建配套移交两种途径。“摸底发现全区有35个社区需要进行扩建。”武侯区民政局社区建设二科陈磊说,民政和组织部门牵头,与社区一道,在区域范围内首先寻找大小和位置合适的国有资产,再由区上统一协调。
锦城社区崭新的社区用房,就是如此调剂而来。“现在的用房所在地,是中海锦城楼盘建成后移交给文体局的活动用地,协调后交给社区使用。”陈磊介绍。社区两委对新的社区用房进行了规划设计,打造了“谊动生活馆”、“青少年成长空间”、“正能量剧场”等,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服务质量。
在土地资源相对富集的二、三圈层,新建的方式,也挺受欢迎。“有20多个村、社区都采用了新建的方式,资金由市、区、镇三级配套共同支付。”温江区民政局社区建设科科长吴光伟说,温江“新建标准”下的社区用房,基本能达到700平方米,有的村、社区还超过了1000平方米。“未来三年,成都将投入25.5亿元,对全市范围内的社区用房进行提档升级,完善社区活动阵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有“阵地”更要有服务
如何让“社区阵地”发挥出服务效应,避免成为“盆景”?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两委职能进一步回归,是成都给出的答案。“光有阵地,没有人,再美的社区用房也只能是摆设。”吴光伟说,温江引入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让居民享受更专业的社区服务。依靠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温江区金马镇光明社区的青少年服务、为老服务等,都做得有声有色。
除了引入社会组织,锦城社区还在提升自我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社区是一个涉农地区的新型社区,商品房居多,很多都是朝九晚五的白领,要来社区办事,时间常常不对。”李鑫说,锦城社区创新了服务方法,将业务办理人员排成两班,增加夜间业务办理服务项,晚上6-9点,节假日双休等上午均可办理。
服务环境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让李鑫觉得社区工作“更加顺手”了:居民之间有了一起沟通的平台,邻里关系融洽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居民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到社区参加活动,多几次就熟悉了,关系也就融洽了。”
服务群众有阵地还得有内容
社区,是做好群众服务的第一线。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区用房紧张、活动空间不足,常常成为社区开展活动的制约。
成都市率先在全省出台的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终于让社区的困局得以突破。而“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的规条限制,也让社区的“服务”属性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不过,有了阵地,只是为社区的群众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能不能真正把活动搞起来、搞得好,让群众喜闻乐见,让阵地真正成为群众享受社区服务的“主战线”,才是决定社区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
阵地建设和内容服务缺一不可,没有阵地,谈不上开展活动;有了阵地而无活动,阵地形同虚设。只有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创造出最佳效果。
邀请社会组织加盟、创新服务形式……成都当前基层社区的这些成功探索,无不都在阵地建设和服务功能上下功夫,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然而,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是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群众服务也应当与时俱进,应需而动。
在阵地保障的基础上,为群众服务的创新探索永无止境。
均价:11000元/㎡
均价:5500元/㎡
均价:11000元/㎡
均价:12000元/㎡
4室1厅售价:175万
3室2厅售价:146万
2室2厅售价:49万
3室2厅售价:118万
400-800-0011
扫一扫,手机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缆选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