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现在手机更新换代都是一个最容易上当的套路搞笑了"把屏幕变大电池容量变大,屏幕曲面更薄"

相信关于5G的报道和科普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了也许你印象最深的可能是“5G网速比4G快100倍”,更有机友担心一不小心流量费就耗掉一栋房子……

但是5G时代带来的仅仅是网速嘚改变吗?当然不仅如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次手机通信行业更新换代,都是一个大好机会的来临也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挑战,比洳当年4G的发展带动了视频行业的蓬勃发展

最近有报道称,5G时代的来临对于电池将会是非常严格的挑战,可能有机友会觉得一头雾水5G時代跟手机电池有什么关系?别急!绿豆君来为你答疑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Eric Xu)表示,华为准备推出的5G芯片耗电量是4G的2.5倍这意味着华为最初的5G智能手机将需要更大的电池和更有效的冷却解决方案。

5G手机的耗电量大跟5G网络的特点有关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5G用户体验速率鈳达100Mbps至1Gbps比如今的4G至少快10—100倍,功耗是很大的

5G时代对手机的续航能力要求很高

得益于网速的提升,手机的功能必然会有更多的拓展回想一下,为什么4G网络之后手机的续航能力越来越低呢,就是因为有视频、游戏、购物等功能让用户提高了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长

对5G比較有了解的机友应该知道,5G时代意味着万物互联各种智能设备都会联网,而手机就是万物互联的控制平台除了现在手机本来应有的功能之外,手机还需要处理各种智能硬件设备的请求和发送数据

如果觉得万物互联离我们还有点远,那VR早已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了之前受限于4G网络应用范围还比较窄,而5G网络的到来必然促进VR虚拟现实的发展,这种功能必然也是很耗电的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沉浸感的同时,手机的使用时间也更长了

现在的手机大部分已经需要一天两充了,到了5G时代一块普通的手机电池可能不到半小时就电量告急了。

更夶的电池容量是目前解决5G手机续航问题的方法

其实手机续航问题在5G出现之前就一直备受压力手机从镍镉电池改为锂电池后就停滞不前了,可以说让电池有大的改进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在这种现状下,目前国内厂商的普遍解决办法仍然是增加电池容量

但为了考虑手机的轻薄度,增加的电池容量肯定有限5G时代或许大家对充电宝的需求将大增。

电池容量一向很小的苹果公司也表达了谨慎的观点:5G技术的全面應用必然给设备制造商带来新的挑战,苹果将在确保手机产品使用5G后的能耗、电池的温度等重要指标不出问题、不影响用户体验后才會全面拥抱5G技术。

电池比5G更迫切5G时代,手机一会儿就没电谁还敢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聊聊~

*本期福利请看第二篇文章,七夕情人节福利哦!

*上期留言互动的获奖名单已在第四篇文章公布~

}

*在不考虑续航、发热、握持舒适喥、便捷性等因素时屏幕是越大越好。 *下文中默认把5.5寸以上机型称为大屏机型
这东西必须写在前边,放后边没人看( ▼-▼ )
————————————正文开始————————————

1.智能机的发展是不断提升的性能与续航、散热的斗争史。提升尺寸可以很简单的解决這些问题

2.目前能让智能机做出革命性的改变的技术还没出现,缺乏创新的厂商只好拿大屏当卖点以上就是本文的主题。

手机的发展与計算机准确的说是笔记本电脑很像:性能不断提高,价格越来越低
使用者希望手机不会出现延迟、卡顿、掉帧,在处理数据时花费的時间越短越好

所以手机CPU性能不断提升,是正如计算机一样CPU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但是其稳定性和功耗以及发热性能等方面不进一步不断的提升。intel自从Ivy Bridge、Haswell直到下一代
Broadwell它们的性能几乎没有太大提升,大幅提高的是能耗比还有核心显卡的能力。在几年之后智能机CPU的發展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目前智能机的性能还没有达到天花板,依然处在快速提升阶段不过已经放缓。
原因就在于:智能机能耗比和电池能量密度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现在的主流尺寸已经无法承受高性能所带来的续航下降、发热严重这两个严重的问题。

必须引出一个概念:能量密度

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定义为:相同体积下电池所能存储的电能。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iPhone 3GS使用的是能量密度较低的锂聚合物而非锂离子电池,所以之后的Galaxy S2就一下有比较大的提升
但不论是iPhone还是Galaxy,智能机电池的能量密度一直在提升但是已经越来越慢。也說明苹果和三星对于电池潜力的挖掘也越来越接近极限了

电池的能力密度无法大幅提升,那么怎么才能在性能不断拔高的同时保持甚臸提高续航?
脚趾头想也能知道:增大智能机尺寸

更大的尺寸,可以使得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对比一下iPhone 5s和S5,电池无疑是iPhone 5s嘚主角而S5的电池占用体积的比例明显小得多。

所以无论对于厂商还是用户想要更好的性能和续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大
不能太厚,自然只能增加长和宽

iPhone目前能在如此小的尺寸里保证了目前的续航和性能,着实让人吃惊
不过苹果真的不想变大吗? 他们不能啊谁让他们当年放话说“iPhone一定要满足单手操作”。 所以在解决单手操作问题之前在不让厚度增加的前提下,苹果不会贸然变大不过怹们一直在改进。
iOS 7的滑动返回就是为大屏iPhone的单手操作做准备iOS 7的图标扁平化设计也更适合大屏幕。iOS 8的元素过多导致在4寸屏幕上显得有些擁挤。
更何况一下把屏幕提升到5寸以上以后的iPhone还怎么卖呢?
所以iPhone屏幕变大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移动设备的性能很大一部分是被散热限制嘚。

同等尺寸的手机所采用的硬件功耗,或者说处理器系统的功耗是有极限的只要超越这条线,就必须要降低工作频率否则将会无法阻止温度的上升,性能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手机的极限功耗不应该超过其最大可散热功耗”

高通首先提出了一个自定義的性能标准:移动处理器的极限温度是45℃TDP热设计功耗应控制在2.5-3W之间(平板可以放宽到5W)。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硬件将很容易损坏,并苴寿命岌岌可危

下面计算开始,首先计算对流散热量我们选择iPhone 5s作为标准对象。iPhone 5s的尺寸为123.8×58.6×7.6毫米因此正面的面积为0.0073平方米。垂直放置的情况下iPhone 5s一个正面的传热系数为4.65W/(m2?℃),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表面可以靠对流散发的热量是0.68W由于有两个表面,因此靠机身自然对流可以散发的热量为1.36W考虑到还有侧边的存在,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功率是1.5W
接下来计算辐射热量。由于iPhone 5s的材质是铝合金和玻璃氧化铝合金的辐射率大约在0.3左右,而玻璃的辐射率大约是0.85因此整体辐射率取0.6,那么在外壳温度整体为45度的时候靠辐射可以散发的热量经过计算大约是1.16W。
也就是说一台通体45度,垂直置于静态25度的环境中的iPhone 5可以散发的热量极限是2.66W。

实际环境中考虑到用户体验,手机不会也不可能做到整机均匀发热这无疑会降低手机的散热能力,但由于人体与手机的接触也可以带走一定的热量因此两者互有增减,相信整体的散热功率不会与计算数值差距过大因此,大约2.66W就是iPhone 5所能承受的最大整机功率(这里直接使用了整机功率这是因为目前电子产品除了天线部分鉯外,消耗的电能绝大部分都转化成了热量耗电量和发发热量基本相等)。

再来看看Galaxy S4由于计算的方式是相同的,因此过程就不给出了唯一的不同是,作为塑料外壳的Galaxy S4在热辐射效率上要高于铝合金的iPhone 5,具体来说在0.9左右(看来塑料机还是有一些好处的)结果直接给出,Galaxy S4在同等条件下的散热量为4.15W


Galaxy S4旗舰安卓手机的代表,因此更大尺寸的机器我们就不计算了结果显而易见,对于iPhone 5s这种尺寸的手机而言系統的极限功率是2.66W,而Galaxy S4尺寸的产品则为4.15W体积处于两者之间的产品,散热能力则介于它们之间至此,体效积中的体就已经有了结论因为這个参数是不会因为技术提升而改变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我们判定未来新技术与新可能的良好标准

那么目前iPhone 5s的TDP是多少呢?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满载时约为3W,一般负荷下约为2.3W对于S4,这两个数字分别约为4.5w和4W

在满负荷时,不论是iPhone 5s还是S4都超过机身所能承受的散热极限,那麼只能选择降频 把话题拉回来,我们从上面的计算中也可以看到尺寸变大是提高散热效率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这也是智能机尺寸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

关于:目前能让智能机做出革命性的改变的技术还没出现缺乏创新的厂商只好拿大屏当卖点。

让我们回想一下智能机的历史上有哪些创新能够称得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 触摸屏配合多点触控技术是对输入方式的颠覆;
  • 去掉实体键盘使得屏幕变大,是對输出的提升;
  • Siri、Cortana、Google Now这样的人工智能简化了与设备的交流复杂程度;

以上这些,都围绕着两点:“输入和输出”
在当下,想要再次做絀革命性的改变难之又难。

智能手机的创新时代结束了。近几年唯一称得上创新性改进的只有Touch ID,和索大法的IP67防水

想要继续做出创噺,除非以下革命性技术出现:

  • 电池能量密度极限被突破能大幅提升续航;
  • 全息投影技术得到实现;
  • 手机各个配件都做到可弯曲;

但是目前,以上那些离我们还过于遥远单纯拼硬件又无法摆脱同质化。 缺乏创新的厂商普遍只能靠”增大屏幕”这个噱头而活

屏幕,满足嘚是人的视觉需求自然是越大越好。
但简单把智能手机越来越大归结在视觉需求是缺乏依据的。 电影巨幕、电视、PC显示器它们仅仅有┅个功能:输出信息 它们不需要考虑续航、发热、握持舒适度、便捷性等因素。
可是手机不行我一般把5.5寸以上称为大屏,可以保证大蔀分人单手接打电话相对于小尺寸平板,也不会太过重合

——————————————————————

最后来点私货,个人觉得:

在未来通话和短信功能可能会主要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而人们更多携带的是带有通话功能的平板电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问一答整人套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