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软件中通风数学建模国赛时间时把45度怎么改成60度

学习BIM过程中需要用什么软件?
我的图书馆
学习BIM过程中需要用什么软件?
BIM就是中文所说的建筑信息模型概念,在工程建设行业主要指建筑、结构、设备三个专业所用到的软件。现在行业内比较流行的BIM软件:建筑:Revit、ArchiCAD结构:Tekla设备:MagiCAD、Revit
MEP一、Revit系列Revit
Architecture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组件、视图和注释之间的关系模式,使得任何组件的改变会自动传播,保持模型内容的一致性。
例如,移动一片墙时,其相邻的墙,地板和屋顶会自动调整,也更正相关的位置和尺寸标示,调整房间面积报表,重绘相关剖面图说等,因此,该模型将保持所有文件的一致性。组件、视图和标注之间的双向关联性是Revit
Architecture最显着的特点。Revit
MEP模块提供3D管线、设备等机械、电气设施的建模工具,可应用在配电、照明、空调、给水、排水、火警、消防、监视等系统,除此之外也提供风量计算等设计工具。Revit
Structure模块提供结构组件,以完成结构塑模,它异于建筑柱的结构柱品类,似乎隐喻建筑与结构各自建模的建议。但至少可利用2D 或 3D
建筑模型作为结构建模之参考,在此基础上独立搭建结构 BIM 模型作为分析使用。二、TeklaTekla
Structures 从原名XSTEEL的软件开发而来,提供结构工程师处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较细致的结构功能。Tekla
Structures最擅长于施工细节的建置,尤其是钢结构之施工图方面,发展得非常完善,在业界有大量应用实绩。Tekla亦可进而导入控制系统,控制钢筋弯曲机,控制预铸混凝土之生产。结构分析所需的非几何信息,如:荷载、荷载组合、支承条件,亦可包括在结构模型中。但目前一般BIM软件均未提供结构分析功能。而采用搭配传统分析设计程序进行分析设计。三、NavisworkNaviswork能汇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BIM软件格式,Naviswork负担了整合、浏览、审核的基本工作,另外较进阶的功能为冲突检讨、4D施工进度仿真。初步来看Naviswork是设计师跨专业整合的工具,也是业主单位成果体验及审查的工具。四、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Ecotect
建筑物理仿真及能源分析的软件,作为建筑设计节效益的评估工具,Ecotect是一套非常直觉的分析软件。支持特定BIM模型格式,经过相关地理条件、物理条件、材质属性…等设定后,可做太阳辐射、热、光、声、耗能评估,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分析成果。五、Autodesk
Civil 3DCivil
是Autodesk公司以AutoCad为平台开发的BIM软件,以3D地形为基础,提供铁公路定线、路廊、整地、土石方、重力管线、压力管线等3D设计环境。由于AutoCad是过去被广泛采用的绘图工具,其2D成图的熟悉度最被广大使用者接受。六、Bentley公司产品另一家工程软件大厂Bentley公司出品的MicroStation
3D塑模软件,在功能上亦属强大,搭配的土木套装Power Civil、RailTrack、下水道系统SewerCad、地质数据库gInt、RM
Bridge等软件,也提供另一选择。七、CATIACATIA是法国达索系统(Dassault
S.A.)公司开发的跨平台商业3维CAD设计软件。CATIA作为达索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平台的核心,主要应用在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就是CATIA的重要用户。由于CATIA出色的曲面建模功能,许多汽车设计制造公司常用其进行车身、车门、车顶等组件的设计。将CATIA移植到建筑业,应用于大型而具有自由曲面的现代建筑,已见其发挥功能,未来亦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关注微信公众号:丝路教育 silujy 下载以上软件。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前 言2014 年 10 月 23 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工程设计分会信息管理工作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政 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组织成立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编写组,由来自全国 17 家国家和省级市政设计单位参与。 《指南》考虑目前市
政设计行业 BIM 应用实际状况,加快《指南》编写速度,争取在 2015 年 年底完成 2015 版编写,因此暂时考虑给水、排水、桥梁、道路四个专业。 《指南》适用对象为设计 人员,BIM 设计考虑规划和设计 2 个阶段,BIM 设计目标为二维视图和统计报表从 BIM 模型中得 到,让 BIM 技术成为广大设计人员生产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指南》总体编写原则参照国家 BIM 标准,对国家 BIM 标准进行深化。从资源、行为、交付、 管理四方面开展编写。总体原则 理念 交付 资源 行为 管理 软件总体框架 第一部分:BIM 认识 第二部分:BIM 模型 第三部分:BIM 构件 第四部分:BIM 设计 第五部分:BIM 应用 第六部分:BIM 软件对应章节 第 1、2 章节 第 3、4 章节 第 5、6、7 章节 第 8 章节 第 9 章节 第 10 章节编写内容 理念、特点、技术、价值、困难、 实 施内容和目标 构筑物等级和各阶段交付内容 构筑物拆分,构件、设备命名和信息 构筑物详细案例:方法、流程 成功案例:软件、接口、表达 特点、接口、成功案例为了使得《指南》编写格式、思路统一,由上海市政总院进行总体编写,然后由各参编单位进 行内容补充和修改。 工作内容 总体编写 原则(内容补充和修改) 给水专业(内容补充和修改) 排水专业(内容补充和修改) 桥梁专业(内容补充和修改) 道路专业(内容补充和修改) 负责单位 上海院 北京院 中南院 华北院 上海城建院 西北院 上海隧道院(设备原则) 济南院、西南院 北京院、深圳院 同济院、广州院、浙江院 天津院、合肥院、大连院 参与单位《指南》目标是提升为《市政设计行业 BIM 标准》 。 《指南》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 监管司《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确定市政工程构筑物建模精度和信息-2-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深度,对国家标准补充市政构筑物内容。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 统一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内建筑信息模 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 适用的建筑工程范围是各类民用建构筑 物, 包括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地下空间 等,普通工业类和基础设施建构筑物, 包括仓储建筑、地下交通设施中的民用 建筑物。市政设计行业补充内容 补充市政构筑物模型体 系、协同建模流程和方法《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 交付标准》补充市政构筑物模型、构 件、信息深度和交付内容《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 分类和编码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 补充市政构筑物信息分类 普通工业建筑信息的分类、 编码及组织。 和编码市政设计行业计划编制 BIM 标准如下: 行业标准名称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应 用标准》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设 计标准》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交 付标准》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编 码标准》 内容 规范软件应用、信息应用、应用表达,目的 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 规范建模流程、协同流程、审核流程、设计 成果,目的控制模型质量和提高设计效率 规范模型、构件、信息深度和交付内容,目 的提高各专业协同设计效率 规范构件和信息名称, 统一编码, 目的提高 信息处理效率,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 《交付标准》 对应国家标准 《统一标准》《分类和编码标准》构件库建立是 BIM 推广应用关键, 构件开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BIM 应用效率, 构件前期策 划(需求分析)是保障质量关键,构件直接关系到信息应用。 企业各自建立的构件库,从全行业的角度看,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浪费 了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共享构件库是促进行业 BIM 发展的有效方法。随着行业资源的 不断积累,构件库逐渐完善,建模效率提高,设计成果从 BIM 模型中得到,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设 计效率和质量。-3-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目录1. 正确理解 BIM ......................................................................................................................... 8 1.1 国内外标准对 BIM 定义 ................................................................................................... 8 1.2 BIM 核心理念 ................................................................................................................. 10 1.3 BIM 特点 ......................................................................................................................... 10 1.4 BIM 设计的核心理念 ...................................................................................................... 11 1.5 BIM 技术与 CAD 技术 ..................................................................................................... 12 1.6 BIM 技术的价值体现 ...................................................................................................... 12 1.7 BIM 技术应用的困难和推动力 ....................................................................................... 13 1.8 BIM 认知的误区.............................................................................................................. 15 1.9 企业决策层对推广 BIM 技术作用 ................................................................................. 15 1.10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 BIM 应用情况 ................................................................................ 16 1.11 BIM 技术未来的发展 .................................................................................................... 18 2. BIM 实施内容和目标............................................................................................................ 19 2.1 实施 BIM 前准备工作 .................................................................................................... 19 2.2 BIM 应用软件选择 .......................................................................................................... 20 2.3 BIM 硬件环境配置 .......................................................................................................... 20 2.4 BIM 实施组织形式和流程 .............................................................................................. 21 2.5 BIM 信息交换和设计协同平台 ....................................................................................... 22 2.6 项目级 BIM 实施内容 ..................................................................................................... 23 2.7 企业级 BIM 实施内容 .................................................................................................... 24 2.8 BIM 实施风险 ................................................................................................................. 25 2.9、实施策略...................................................................................................................... 25 2.10、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 26 2.11 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近期目标 ............................................................................... 26 3. BIM 模型规划和命名规则 .................................................................................................... 27 3.1 模型规划等级总体要求 ................................................................................................. 27 3.2 模型储存和文件命名规则总体要求 .............................................................................. 29 3.3 给水排水工程模型等级 ................................................................................................. 30 3.4 桥梁工程模型等级 ......................................................................................................... 31 3.5 道路工程模型等级 ........................................................................................................ 324.BIM 模型交付 ....................................................................................................................... 35 4.1 交付总体要求 ................................................................................................................. 35-4-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4.2 模型检查规则 ................................................................................................................ 35 4.3 方案设计阶段交付 ........................................................................................................ 36 4.4 初步设计阶段交付 ........................................................................................................ 37 4.5 施工图设计阶段交付..................................................................................................... 38 4.6 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交付 ............................................................................................. 38 4.7 BIM 交付成果指导价 ...................................................................................................... 39 5. 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 .................................................................................... 40 5.1 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总体原则 .......................................................................... 40 5.2 给水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 ...................................................................... 41 5.3 排水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 ...................................................................... 44 5.4 桥梁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 ...................................................................... 53 5.5 道路构筑物构件拆分、命名和设计参数 ...................................................................... 58 6. 设备及管配件命名和信息.................................................................................................... 60 6.1 设备信息总体原则 ........................................................................................................ 60 6.2 给水设备命名 ................................................................................................................ 61 6.3 排水设备命名 ................................................................................................................ 63 6.4 桥梁设备命名 ................................................................................................................ 65 6.5 道路设备命名 ................................................................................................................ 66 7. 构件和设备库建设 ............................................................................................................... 67 7.1 共享方式........................................................................................................................ 67 7.2 构件开发原则 ................................................................................................................ 67 7.3 建模规则........................................................................................................................ 70 7.4 测试原则........................................................................................................................ 70 7.5 审核流程........................................................................................................................ 71 8. BIM 模型建模方法和流程 .................................................................................................... 72 8.1 建模总体原则 ................................................................................................................ 72 8.2 V 型滤池 BIM 参数化设计软件开发(中南院)............................................................. 73 8.2 基于达索平台的滤池 BIM 协同设计(上海院) ........................................................... 77 8.3 基于达索 V6 平台的桥梁建模方法(上海院).............................................................. 83 8.4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建模流程(华北院) ................................................................... 87 9. 市政行业 BIM 实施成功案例 ............................................................................................... 92 9.1 V 型滤池 BIM(中南院) ................................................................................................ 92 9.2 日照岚山净水厂项目(济南院) .................................................................................. 99 9.3 江西赣江二桥工程(上海院) .................................................................................... 105 9.4 酒泉市风电大道道路工程(西北院) ......................................................................... 111-5-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9.5 南宁市东西-南北向快速路立交工程(同济院) ........................................................ 119 10. BIM 常用软件介绍 ............................................................................................................. 130 10.1 Autodesk 公司 ............................................................................................................ 130 10.1.1 欧特克 BIM 系统平台简介 ............................................................................... 130 10.1.2 Autodesk 主要 BIM 软件产品资源 .................................................................. 132 10.1.3 欧特克官方提供的主要资源............................................................................ 135 10.1.4 Autodesk 360 与 BIM 360................................................................................. 136 10.2 Dassault V6 平台介绍 ................................................................................................. 140 10.2.1 达索系统简介 .................................................................................................. 141 10.2.2 3DEXPERIENCE 解决方案 .................................................................................. 141 10.2.3 3DEXPERIENCE 平台.......................................................................................... 141 10.2.4 ENOVIA:项目管理与协同工具 ....................................................................... 143 10.2.5 CATIA:设计建模工具 ...................................................................................... 145 10.2.6 DELMIA:施工模拟工具................................................................................... 147 10.2.7 SIMULIA:计算分析工具.................................................................................. 149 10.3 Bentley PowerCivil 软件介绍 ....................................................................................... 150 10.3.1 项目通用性 ...................................................................................................... 150 10.3.2 灵活性强、可配置 .......................................................................................... 150 10.3.3 使用外业数据 .................................................................................................. 151 10.3.4 集成的地图功能............................................................................................... 151 10.3.5 信息建模 ......................................................................................................... 151 10.3.6 高级设计 .......................................................................................................... 152 10.3.7 确保工程意图.................................................................................................. 152 10.3.8 完成草绘、可视化和发布 .............................................................................. 152 10..3.9 基于要素的表面建模 ...................................................................................... 153 10.3.10 灵活创建几何................................................................................................. 153 10.3.11 上下文道路设计 ............................................................................................. 153 10.3.12 从视觉上验证设计 ......................................................................................... 154 10.3.13 全面评估结果................................................................................................ 154 10.3.14 雨水和污水管网设计 ..................................................................................... 155 10.3.15 项目交付项 .................................................................................................... 155 10.3.17 加快项目交付................................................................................................. 156 10.3.18 与 AutoDesk Civil 3D、纬地、鸿业市政等数据互通 ..................................... 156 10.3.19 i-model 优势介绍 ........................................................................................ 156 10.4 Graphisoft ArchiCAD .................................................................................................... 157-6-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10.4.1 软件平台及功能模块: ................................................................................... 157 10.4.2 软件功能特点:............................................................................................... 158 10.4.3 软件与其它软件数据交换:............................................................................ 160 10.5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BIM 系统平台企业解决方案 ........................................ 167 10.5.1 公司简介: ...................................................................................................... 167 10.5.2 BIM 系统平台企业解决方案 ............................................................................ 167 10.5.3 BIM 解决方案架构图介绍 ................................................................................ 168 10.5.4 BIM 解决方案对应各专业软件模块介绍 ......................................................... 168 10.6 DBWorld 工程云平台介绍 .......................................................................................... 172-7-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1. 正确理解 BIM1.1 国内外标准对 BIM 定义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BIM 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 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 BIM)技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 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将各种建筑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国家《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2.0.1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建筑及其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 表达,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各种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国家《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2.1 建筑信息模型(集合名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或各阶段创建、维护及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进 行项目计划、 决策、 设计、 建造、 运营等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 也可简称为 “建筑信息模型” 。 2.2 建筑信息模型(个体名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 包含建筑全生命期或部分阶段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的数字化模型。建筑信息模型以数据 对象的形式组织和表现建筑及其组成部分,并具备数据共享、传递和协同的功能。北京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2.0.1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 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 方 法和技术。 2.0.2 BIM 模型(BIM model)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所产生的数字化建筑模型。 BIM 模型的信息由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两部分 组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BIM 实施管理标准》2.0.1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简写为 BIM 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维全过程进 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2.0.2 BIM 模型(BIM model) BIM 模型是指基于 BIM 所产生的数字化建筑模型。-8-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 BIM) 以三维图形和数据库信息集成技术 为基础,集成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及智慧城市应用的全生命周 期的数据模型。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 BIM 应用技术标准》2.0.2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 建立建筑模型, 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 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 技术是一种数据化工具,通过建筑模型整合项目的各类相关信息,在 项目策划、 设计、 建造、 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在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3 BIM 模型 BIM model BIM 模型是指基于 BIM 技术所产生的数字化建筑模型。BIM 模型的数据由几何数据和非几何 数据两部分组成。《新加坡 BIM 指南》BIM 包括模型使用、工作流和模型方法,用于从“模型”中获取具体的、可重复的和稳定的信息 结果。 “模型”是指 BIM 过程中生成的模型。 是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基于对象的数字化表达。 它 是设施的共享信息资源,在设施建造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决策提供稳定的基础。 建筑信息模型 (BIM) 的基本假设是: 不同项目成员在建筑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可以相互协作, 插入、提取、更新 BIM 过程中的信息,支持和反映各项目成员的角色。《英国 BIM 实施标准》建筑信息模型(BIM) :不仅包含图形,也包含其上的数据。在设计和施工流程中创建和使用协 调、内部一致且可计算的建筑项目信息。《香港建造业策略性推行 BIM 路线图之最终草拟报告》建BY模型是一Y本O施的w及功能特徵的智能荡a代表。《美国国家 BIM 标准(NBIMS)》1.BIM 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2.BIM 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 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 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 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9-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1.2 BIM 核心理念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 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 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 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 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 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 1、信息完备性 模型信息除了对工程对象进行 3D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 如对象名称、 结构类型、 建筑材料、 工程性能等设计信息; 施工工序、 进度、 成本、 质量以及人力、 机械、材料资源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料耐久性能等维护信息;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 等。 2、信息关联性 信息模型中的对象是可识别且相互关联的, 系统能够对模型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生成相 应的图形和文档。如果模型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对象都会随之更新,以保持模 型的完整性和健壮性。 3、信息一致性 在建筑生命期的不同阶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 同一信息无需重复输入, 而且信息模型能够自动 演化, 模型对象在不同阶段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改和扩展而无需重新创建, 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错误。1.3 BIM 特点1. 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BIM 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 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BIM 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 视,在 BIM 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 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 下进行。 2.协调性 BIM 模型可在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 BIM 的 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 它还可以解决例如: 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 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 3.模拟性 在设计阶段,BIM 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 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 4D 模拟(三维模型加项-10-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目的进展时间) ,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 工。同时还可以进行 5D 模拟(基于 3D 模型的造价控制) ,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 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4.优化性 BIM 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 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复杂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 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 BIM 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5.可出图性 通过对模型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导出设计表达成果(2D 图) 。1.4 BIM 设计的核心理念1、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三维设计是 BIM 最重要最直接的一部分,并不是传统上的效果图,而是整个流程中的 可视化过程,贯穿整个设计流程,包括方案阶段,设计,施工等等整个生命周期。在方案阶段为了 更好的展示方案,给客户更确切更真实的效果,可视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设计阶段正确表达设 计理念,保证设计协同,施工阶段,通过可视化能够正确的表达施工过程。 2、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BIM 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 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设置相应的参 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 是将构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 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计算。 在 BIM 模型中, 构件并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视觉构件, 而是可以模拟除几何形状以外的一些非几何属性, 如材料的耐 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息、重量、受力状况等等。 3、构件关联性设计 构件关联性设计是参数化设计的衍生。当 BIM 模型中所有构件都是由参数加以控制时,如果 将这些参数相互关联起来,那么就实现了关联性设计。换言之,当设计人员修改某个构件,BIM 模 型将进行自动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相互关联的。关联性设计它不仅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而且解决了长期以来图纸之间的错、漏、缺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4、协同设计 协同是 BIM 的核心概念,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已经不再是 简单的文件参照。可以说 BIM 技术将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 BIM 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也将是新的工作流及新的行业惯例。-11-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BIM 时代的协同设计, 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设计交流、 组织及管理手段, 它将与 BIM 融合, 成为设计手段本身的一部分。借助于 BIM 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将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 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 而带来综合效率的大幅提升。然而,普遍接受的 BIM 新理念并未普及到实践之中,从理念到实践 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必然的,并且多种现象表明该过程在中国可能要更长一些。1.5 BIM 技术与 CAD 技术BIM 技术是由三维 CAD 技术发展而来,但它的目标比 CAD 更为高远。如果说 CAD 是为了提高 绘图效率,BIM 则致力于改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性能表现和信息整合。 从技术上说,BIM 不是像传统的 CAD 那样,将模型信息存储在相互独立的成百上千的 DWG 文 件中,而是用一个模型文件(可看作一个微型的数据库)来存储所有的模型信息。当需要呈现模型 信息时,无论是模型的平面图,剖面图还是材料明细表,这些图形或者报表都是从模型文件实时动 态生成出来的,可以理解成数据库的一个视图。因此,无论在模型中进行任何修改,所有相关的视 图都会实时动态更新,从而保持所有数据一致和最新,根本上消除 CAD 图形修改时版本不一致的 现象。 CAD 技术 与 BIM 技术 的比较 CAD 理念 实现 沟通 工作流 信息 满足建筑绘图需求,关注绘图效 率和标准化 以图形为载体,信息分散在独立 或弱关联的多个图文件中 不直观,难以表现复杂形体,不 便于交流协调 大部分精力用于施工图阶段的 反复修改 以图纸为中心,数据传递有损 失。 BIM 提高对建筑的掌控,关注性能、 质量和效益 以模型为载体,数据集中存储在 模型中,图形是模型的实时表达 直观表现复杂形体,大幅度改善 交流协调(碰撞检查) 通过分析模拟,帮助设计人员探 索最佳设计方案 以工程信息为中心,信息传递连 续无损失视图花费大量时间在制图和协调上, 模型自动生成所有视图,并且相 平、立、剖视图之间隔裂,后期 互关联,后期重复工作量减少, 修改工作量巨大。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计算与绘图不能真正关联,图形 与计算结果不能双向更新 计算与模型融合,模型与计算结 果保持实时关联计算1.6 BIM 技术的价值体现理想的 BIM 设计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设计院内各专业均在同一个模型上面协同工作,由主 体专业创建协同模型, 其它各专业在此模型的基础上, 对模型进行信息深化, 进行各自的专业设计。-12-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设计结束后,向业主提供完整的、包含全专业设计内容的综合模型。这个模型里已经实现了可视化 设计、协同设计、性能化分析、以及管线综合的相关内容。业主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BIM 模型,向施 工及运维方向去延伸,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 BIM 能力。 在 BIM 技术的帮助下,我们不仅可以实现项目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建造全程一 体化和运营阶段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维护和设施管理, 同时从根本上将业主、 施工单位与运营方之间 的隔阂和界限打破,从而真正实现 BIM 在建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价值。 从设计角度,BIM 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设计质量,提高企业 核心竞争力,使我们的企业达到一个国际先进的水准。BIM 技术对设计行业价值具体体现在: 1、三维设计:基于非常复杂的项目,BIM 可以进行三维空间变化的表达,利于拆分设计。 2、可视设计:便于业主事前决策,减少设计的返工量。 3、协同设计:各个专业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工作绘图,提高整个设计工作的效率。 4、修改方便:一处修改处处更新,软件会提示调整,实现计算与绘图的融合。 5、管线综合:通过管线自动碰撞检测,解决管线碰撞的问题。 6、自动统计:通过软件,可以将工程量自动统计及材料表自动生成。 7、提高质量:BIM 的工作方式是协同式,可以减少错漏碰缺,提高设计质量。 8、绿色节能:通过软件,支持整个项目可持续和绿色节能环保设计。1.7 BIM 技术应用的困难和推动力虽然 BIM 能为行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我们也看到,目前国内大部分设计院在实施 BIM 方面 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普及二维 CAD 软件相比,普及三维 BIM 软件面临 的阻力和难度只会更大。 1、BIM 技术应用阻力(外因) 现有的二维设计所带来的不足,被当前产业和市场所容忍。比如,施工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较 低;由于设计缺陷所造成的工程问题解决成本也相对较低;国内现在大搞建设,设计院有干不完的 活,这让大家觉得没有时间去搞 BIM 软件的培训;同时 3D 设计的收益和成本未被良好的评估或未 被市场所认可。 3D 设计及 BIM 对构件元素具有一定依赖性,国内软件公司基本没有 BIM 概念的设计软件,而 国外软件产品在构件元素的本土化上做的不够,这就使得国内设计院如果要使用 BIM 设计软件, 就必须自己开发构件,这对于设计院来说,是很难承受的。 BIM 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建筑行业的操作模式,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进行大力推行,大家都不 愿意去打破目前的操作方式;另外国内也缺失一套可参考的 BIM 操作模式的实例。 2、BIM 技术应用困难(内因) 从手工制图到 2D CAD 的迁移,从流程和结果的角度看,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从 2D CAD 到 3D BIM 的转变,从思维的方式到管理的理念,却有太多颠覆性的改变。CAD 和 BIM 不仅仅是两个-13-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工具的区别,无论是过程的协作方式,还是最终利益的分割,BIM 都呈现了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 图景。因此,从 CAD 到 BIM 的转换过程难度很大,需要克服的问题非常之多。现在很多的人在接 触 BIM 后认为 BIM 这个理念很好,但在实际项目中很难实现。 用 BIM 做设计难在需要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在各个环节间无缝衔接;难在必须要考虑很多 CAD 时代不需要考虑的细节表达, 以及不一致的平立剖视图表达; 难在平面图纸和立面设计缺少协 调,合在一起的模型和渲染图相差巨大;难在各个专业自己的模型很完美,如果整合到一起有太多 错漏碰缺。 对于设计企业会关心 BIM 能否省钱,是否赚钱,是不是可以用同样人和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量。而 BIM 是一个长期投入和持续提高的过程,精益求精,厚积薄发。BIM 可以提高协作水平,优 化设计过程,控制设计质量,但是很难在短期内增加企业产量。现在的设计行业非常火爆,多做项 目快出图,在经济效益上更加实惠。而 BIM 不是如此的立竿见影,需要较大的投入和回报周期,甚 至有不确定性和风险。BIM 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做好的设计产品,却不太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多 数业主不会关心你用了什么,你用了 BIM 也不愿多付设计费。3、BIM 技术应用动力 应用 BIM 有内部和外部的推动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用 BIM 做项目,政府相关部门和 行业协会在大力推动 BIM,软件公司和舆论也在积极推广和造势。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合作单位 的需求,也使设计企业不得不去考虑 BIM。 无论外因如何驱动,最本质的动力应该来自内部。应用 BIM,首先要为自己服务,让设计企业 和设计人员从中受益。BIM 可以提高协作水平,优化设计过程,得到高质量的设计结果。通过高质 量的设计交付,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控制施工安装,直至最后竣工建筑的质量。这会为业主带来实质 的好处。同时提高设计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口碑。-14-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1.8 BIM 认知的误区BIM 正在推动一场全面变革的大潮,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等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以期占 据有利的竞争位置。然而,企业高涨的热情,有时不免的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以及对 BIM 只是建 模的保守的看法,或与之相反,认为 BIM 是无所不能的激进观点。 1、BIM 就是三维建模 BIM 不等于三维建模。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去建模,甚至把每一块瓷砖都建模,但建了模型之后 到底带来什么价值并不太清楚、也不明确。有的企业用多媒体设计软件来做 BIM,这样的结果除了 看着漂亮外,真不知道有多少价值。BIM 现在已过了建模的阶段,不要把建模当做实现 BIM 目标, 建模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2、靠模仿标杆企业来应用 BIM。 关注国内几个 BIM 应用成功企业,认为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 BIM 应用。其实 BIM 应用存在 很大的差异,要识别这些差别难度很大,而且,标杆企业 BIM 应用的人员投入和财力投入也是众 多中小型项目不可比拟的。 3、非资深员工牵头企业 BIM 应用 由企业内某一个或几个掌握若干 BIM 软件操作但缺乏工作经验、工程经验的设计人员牵头开 展 BIM 应用,企业资深设计人员因为工作忙、不会 BIM 软件操作等原因对 BIM 保持距离,让年轻 人先去试验,总体来看这种做法的企业其效果也不是很好,技术停留在建模、效果图、漫游层次。 企业应用 BIM 的目的是提高质量、 效率、 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当然最终需要依靠软件来实现, 但是这个任务不是光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工程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新从业人员可以完成的。 4、BIM 型 BIM 团队 BIM 型 BIM 团队是目前比较典型的企业 BIM 应用组织形式之一,BIM 型 BIM 团队作为项目团 队的辅助力量,其主要职责是“做 BIM”而不是“做项目”。 项目团队用传统方式完成各自的工程任务,BIM 型 BIM 团队做的 BIM 应用工作与工程任务没 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和 BIM 形成“两张皮”的问题。1.9 企业决策层对推广 BIM 技术作用BIM 涉及企业的整个设计生产系统,在执行中会影响所有的流程和人员,无论其投入规模,或 者会遇到的障碍,都不是一般的软件推广所能解决。在项目中应用 BIM 流程,涉及利益分配和组 织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必须由控制资源和规则的决策层做出决定,并为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持续 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学习和应用 BIM 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这必然和项目有冲突。 在现实利益面前, 设计团队和 设计人员都会选择做更多的项目,更顺利和更快的出图,而不会耗费人力时间在 BIM 探索中。这 就需要决策层给予相应支持和引导, 在项目选择, 资源安排和收入分配等个方面, 可以给予 BIM 的-15-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优惠政策。 决策层要懂得 BIM。这也是最难之处,因为懂得 BIM,才会真正的相信 BIM;而相信 BIM,才 会去尝试。 在这种现状下, 考察和参考应用 BIM 的成功企业经验, 可以部分的得到一些二手信息。 在懂得 BIM 后, 决策人员会理解 BIM 应用的客观规律, 例如投入和产出的周期, 从现有方式到 BIM 流程的进化过程。懂得 BIM,可以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条件,制订合理的战略和阶段性目标,评估和 定位 BIM 在企业的价值点。懂得 BIM,可以真正的将 BIM 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团队相结合,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懂得 BIM,在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困难时,可以冷静的分析和应变,并且乐 观的面对和坚持下去。1.10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 BIM 应用情况BIM 的概念自 2002 年推出以来,十年过去了,BIM 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许多国家或地区立 法要求施工项目必须采用 BIM 创建工程数据模型。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沙特、香港、台 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应用广泛。BIM 技术受到香港政府的高度重视,香港已经决定于 2015 年起在所 有新建项目中都应用 BIM 技术。可以预计,到 2015 年在国外将会接近 100%的人会去使用这个技 术,这个技术本身将是非常普及的。 我们国内可能起步会比他们稍稍晚一点, 然而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 很快会有更多的工 程企业使用开来。为了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在《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 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 、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 化标准建设,在施工阶段开展 BIM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 BIM 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 用延伸,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BIM 技术的应用已被国家列入提升建筑企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逐步被国内大型建筑设 计、施工、咨询管理等企业及业主认同并着手实施。建筑信息模型 BIM 的应用是建筑工程信息化 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和建筑企业中获得共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 快速发展, BIM 技术产品的应用将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升工程管理的 水平和能力,有助于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发布单位时间发布信息政策要点 “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 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 、基于网络住建部《 年建筑业信息化 发展纲要》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 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 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的建筑企业。-16-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 发布单位 时间 发布信息 政策要点 2016 年以前政府投资的 2 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 共建筑以及省报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采 《关于征求关于推荐 BIM 技术
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用 BIM 技术;截止 2020 年,完善 BIM 技术应用 标准、实施指南,形成 BIM 技术应用标准和政 策体系;在有关奖项,如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 计奖、鲁班奖(国际优质工程奖)及各行业、 各地区勘察设计奖和工程质量最高的评审中, 住建部 设计应用 BIM 技术的条件。 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 的若干意见》 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 效益,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探索开展白 图代替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
辽宁省建设 厅 北京质量技 术监督局; 北京市规划 委员会 山东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意见》 2014.05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 准》 《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 应用指导意见》 《2014 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 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 对 BIM 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提出将于 2014 年 12 月发布《民用建筑信息模 型(BIM)设计通用标准》 提出 BIM 的资源要求、模型深度要求、交付要 求是在 BIM 的实施过程规范民用建筑 BIM 设计 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于 2014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 施。 明确提出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目标:到 2014 年底。启动 10 项以上 BIM 技术 推广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底,基本建立我省 BIM 技术推广应用的标准体系及技术共享平台; 广东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 厅
到 2016 年底,政府投资的 2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 《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型公共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 施工应当采用 BIM 技术,省优良样板工程、省 新技术示范工程、省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在设 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普遍应用 BIM 技 术;到 2020 年底,全省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及 以上的工程普遍应用 BIM 技术。 陕西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 2014.10 《陕西省级财政助推建筑产业 化》 提出重点推广应用 BIM(建筑模型信息)施工组 织信息化管理技术。 目标:通过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BIM 技术试点 和推广应用,到 2016 年底,基本形成满足 BIM 技术应用的配套政策、标准和市场环境,本市 上海市人民 政府办公厅
《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 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主要设计、施工、咨询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单位 普遍具备 BIM 技术应用能力。到 2017 年,本市 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 BIM 技术,规 模以上社会投资工程普遍应用 BIM 技术,应用 和管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17-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 发布单位 上海市建委 时间 2015.05 发布信息 《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 用指南(2015 版) 》 政策要点 确定了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 6 个阶段 23 个 BIM 应用目标1.11 BIM 技术未来的发展1、移动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 人们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来获取信息。 而在建 筑设计领域,将会看到很多承包商,为自己的工作人员都配备这些移动设备,在工作现场就可以进 行设计 。 2、物联网技术 现在可以把监控器和传感器放置在建筑物的任何一个地方,针对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湿 度进行监测。然后,再加上供热信息、通风。信息、供水信息和其他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汇总之 后,设计人员就可以对建筑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 3、云技术 不管是能耗,还是结构分析,针对一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都需要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 甚至, 我们渲染和分析过程可以达到实时的计算, 帮助设计人员尽快地在不同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之 间进行比较。 4、激光扫描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一种激光的扫描,可以对于桥梁、道路、铁路等等进行扫描,以获得早期的数 据。我们也看到,现在不断有新的算法,把激光所产生的点集中成平面或者表面,然后放在一个建 模的环境当中。 5、大数据技术 传统方法无法管理 BIM 应用生成的海量工程数据。 大数据技术是数据创建、 数据积累、 收集和 管理的关键,数据的积累、存储和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6、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延伸了工程项目信息增值服务,这种信息化、扁平化、互动化、可视化、精细化的增值 服务,提升了信息应用产业链价值。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管理、无 纸化的流程,移动化的工作平台,是 BIM 发展的重心。-18-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2. BIM 实施内容和目标2.1 实施 BIM 前准备工作1、工作模式改变 虽然 BIM 能为行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我们也看到,目前国内大部分设计院在实施 BIM 方面 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软件本身还有待完善之外,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 用户对 BIM 的实施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普及二维 CAD 软件相比,普及三维 BIM 软件面临的阻 力和难度会更大。 因为 CAD 只是用电子图板代替手工图板, 并不改变设计人员的工作模式, 而 BIM 代表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不但改变个人的工作方式,甚至会改变设计企业的流程和组织结构。因 此要过渡到 BIM,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围绕 BIM 组建最好的人员流程――找出 BIM 将带来的流程变 更,以及如何为这些新流程配备合适的人员。 2、有效的沟通 关键岗位的有效沟通。再好的思想、技术、体系,最终是要落地,落实到中层、基层。虽然可 以依据行政命令, 强制推行,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半路夭折。 所以。 对关键岗位人员, 主要是技术、 安全、成本条线人员的有效沟通,实施 BIM 的一个关键点。沟通到位,让参与的人理解到,BIM 不 是万能的,BIM 带来的价值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应用深入而不断显现的过程。 3、试点项目选择 由于 BIM 与 CAD 有相当大的不同,因此在开始实施 BIM 时,合理的选择试点项目和培训方式 非常重要。通常不建议整个设计院一开始就全面实施 BIM,而是从试点项目、小型团队开始,积累 经验,逐步推广。试点项目一般是已完成或是已经心中有数的项目,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学习软件, 而不至于产生延误工期的风险。此项目应涵盖各主要专业,规模/复杂性适中,可以让各个专业的 工程师都有机会参与和熟悉 BIM 设计平台,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核心骨干”为将来的大规模推广 打下基础。 选择合适的试点项目。要让企业的人员看到 BIM 带来的价值,就需要以合适的项目试点来推 动 BIM 实施,摸索出一套思路。越三边工程、越大型复杂工程、越工程紧成本压力大的工程,越适 合应用 BIM 技术。这有这样的工程,才能把 BIM 的价值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4、组建 BIM 团队 同步组建自己的 BIM 团队。企业实施 BIM 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的 BIM 团队能够服务用于自己 的项目,从而为项目带来管理效益的提升、利润的提高。BIM 团队成员应是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工程 师,对 BIM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同时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自己的 BIM 团 队有效、持续、稳定的运转。-19-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2.2 BIM 应用软件选择与目前普及应用的 CAD 技术比较,BIM 不是一个软件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国外主流 BIM 设 计软件有 Autodesk Revit 系列、Benetly Building 系列,以及 Graphsoft 的 ArchiCAD 和 Dassault 的CATIA 等。虽然国外的这些软件已进入我国市场,但是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规范要求,而这些软件是 BIM 技术推广的基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各阶段具有很好的应用软件基础,一批专业应用软件已具有较高的市场覆 盖率,可以基于这些软件的系统架构、专业功能、标准和规范集成功能、操作习惯及市场格局等, 提升它们的 BIM 能力和专业功能,并解决各软件间信息交互性问题,即可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的专业 BIM 软件。 BIM 不是一个具体的软件,而是一种流程和技术。BIM 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多种(而不是一种) 软件产品的相互协作。有些软件适用于创建 BIM 模型(例如 Revit) ,而有些软件适用于对模型进行 性能分析(如 Ecotect)或者施工模拟(如 Navisworks) ,还有一些软件可以在 BIM 模型基础上进行 造价概算或者设施维护,等等。不能期望一种软件完成所有的工作,关键是所有的软件都应该能够 依据 BIM 的理念进行数据交流,以支持 BIM 流程的实现。 BIM 软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必须保证工程项目信息的完整性,能够对不同的层次上的信息进行描述和组织; 2.不同的应用能够根据它提取所需的信息,衍生出自身所需的模型,且能添加新的信息到模 型,保证信息的可重复使用性和一致性; 3.应该支持自顶向下设计,特别是概念设计和设计变更。 4.相关的信息和一整套设计文档相互关联,实现了各专业的信息共享。修改或变更在协同工 作平台上实现。2.3 BIM 硬件环境配置BIM 基于三维的工作方式,对硬件的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最基本的 项目建模来说,BIM 建模软件相比较传统二维 CAD 软件,在计算机配置方面,需要合理 CPU、内存 和显卡的配置。 (1)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推荐拥有二级或三级高速缓冲存储器的 CPU。采 用 64 位 CPU 和 64 位操作系统,对提升运行速度有一定的作用,大部分软件目前也都推出了 64 位 版本。多核系统可以提高 CPU 的运行效率,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时速度更快,即使软件本身并不 支持多线程工作,采用多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其工作表现。 (2)内存:是与 CPU 沟通的桥梁,关系着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越大越复杂的项目会越占内 存,一般所需内存的大小应最少是项目内存的 20 倍。由于目前大部分用 BIM 的项目都比较大,一 般推荐采用 8G 或 8G 以上的内存。 (3)显卡:对模型表现和模型处理来说很重要,越高端的显卡,三维效果越逼真,图面切换-20-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越流畅。应避免集成式显卡,集成式显卡要占用系统内存来运行,而独立显卡有自己的显存,显示 效果和运行性能也更好些。一般显存容量不应小于 512M。 (4)硬盘:硬盘的转速对系统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是越快越好,但其对软件工作表现的提升 作用没有前三者明显。 关于各个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软件厂商都会有推荐的硬件配置要求,但从项目应用 BIM 的角 度出发,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个软件产品的配置要求,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BIM 的应用目标,团队应用程度,工作方式等。 对于一个项目团队, 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 配备不同的硬件, 形成阶梯式配置。 比如, 单专业的建模可以考虑较低的配置, 而对于到专业模型的整合就需要较高的配置, 某些大数据量的 模拟分析可能所需要的配置就会更高。若采用网络协同工作模式,则还需设置中央储运处服务器。 在一些特别大型或复杂的项目中,当 BIM 数据呈数量级增加时,计算机的反应速度在数量级 的下降,导致很多用户对 BIM 产生怀疑。其实要用好 BIM,除了前期对硬件的合理规划外,之后的 合理使用也很重要。 (1)明确 BIM 的应用目标,设置合理的期望值,“三维”并不意味着项目中的每个零件都需要 建模。 (2)合理划分 BIM 文件的结构,建立多文件协同方式。 (3)理解 BIM 与 CAD 的不同,建立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4)必要时向有 BIM 项目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我们生活在一个计算机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计算机硬件性价比的不断提高,网络和云计 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硬件不会再是阻碍 BIM 应用的绊脚石。2.4 BIM 实施组织形式和流程BIM 代表一种新的设计模式,而不仅仅是采用一种新的技术,因而企业需要考虑这一变革性团 队的组织结构。 传统设计团队的目标是为了设计图纸, 即便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 也往往把大量时间用于施工 图阶段的枯燥制图。而对于 BIM 团队,根据项目管理、设计、构件创建和制图等职能进行人员分 工。其中构件创建不需要从事设计,只要熟悉软件操作即可,设计人员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设计思考 上。虽然看起来似乎需要更多的人员,但构件创建人员的成本远比设计人员要低,并且随着构件库 的不断积累,这些 BIM 构件可以大量重复利用,从而减少未来的工作量。因此,随着 BIM 应用的 逐渐熟练,BIM 团队往往能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工作。-21-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并行模式串行模式融合模式比较容易推广 优势 提高设计质量发挥各自优势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信息不易脱节 BIM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缺点需要人员投入 信息容易脱节增加项目风险 信息容易脱节培训难度高 项目成本高2.5 BIM 信息交换和设计协同平台1、BIM 信息交换平台 理想的 BIM 信息交换平台是将不同的 BIM 软件, 创建出的 BIM 模型和属性信息, 导入数据库, 并且不受原软件的任何限制,在 BIM 信息交换平台上自由的打开、调用和管理 BIM 模型和属性信 息,为 BIM 全生命期应用,以及 BIM 任何个性化应用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BIM 软件创建了 BIM 模型、 提供有限专业技术应用; BIM 信息交换平台把 BIM 模型用的更好, 价值最大化;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系统性应用。 2、BIM 设计协同平台 设计协同是 BIM 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点,BIM 设计协同平台作为数据和信息的管理平台,也 是 BIM 应用的重要条件。协同平台主要包含和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内置相关的设计标准和业务流程; (2)设计和应用过程中的用户管理 (3)设计内容和相关信息的授权管 (4)BIM 实施流程管理,质量、进度、成果发布等 (5)相关参与放的数据共享管理 (6)交付成果的生成与交付管理、成果的版本管理 (7)项目信息的归档与再利用管理 (8)分布式异地协同 (9)项目信息分析、统计和利用、辅助管理和决策。 通过设计协同平台,为 BIM 项目的相关方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实现对项目实施中各种信息 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确保相关方信息的准确、 统一、 安全, 以及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和传递的准确性。-22-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对于 BIM 设计协同平台的形式, 一种是基于服务器的文件共享方式, 不需要额外的软件平台, 在服务器上按照项目建立文件夹,由 BIM 项目运维管理人员创建项目协同模版,对各文件夹的存 放内容和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和管理。相应的专业配合、进度管理等通过规则进行约定。这种方式相 对简单,投入小,成本低,对设计人员习惯改变不大,适合规模较小或信息化水平不高的设计企业 使用。第二种方式是基于协同管理软件的 BIM 协同平台,它具有管理规则内置、管理自动化、流程 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协作,并提供项目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适合信息化程度高、项目多 的大的设计企业使用。2.6 项目级 BIM 实施内容从现有企业推动 BIM 实施的实际情况看,多数应用 BIM 技术的设计企业成立了 BIM 项目小组 或 BIM 研究部门,并开展了针对 BIM 的应用试验与实践工作。这种模式对提升企业的 BIM 实践能 力有较大推动作用,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项目级 BIM 实施内容: 流程项目目标/BIM目标 BIM流程设计 BIM范围定义 组织职责和人员安排 实施战略/合同 沟通程序 技术基础设施 模型质量控制程序 项目参考信息内容BIM 目标的列表、BIM 应用清单、BIM 应用相关的信息 BIM 应用的详细执行步骤以及每一个动作的信息交换要求 各专业的模型元素、详细等级以及对项目有重要意义的专门属性 要实施的 BIM 应用都需要指定由哪个参与方安排人员负责执行 所有参与方的职责、模型分享、数据互用、模型管理、知识产权 制定电子沟通程序和会议沟通程序,包括模型管理标准的会议议程等 实施 BIM 需要的硬件、软件、空间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模型的创建、组织、沟通、控制、内容、详细程度、格式等达成共识 记录对将来工作有价值的重要项目信息项目级的 BIM 应用对设计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在项目中应用 BIM 是企业推动 BIM 一个不可或 缺的环节,但绝不是全部,更无法成为企业全面转化为 BIM 设计模式的基础。 设计企业基于项目应用 BIM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1)缺乏 BIM 标准的企业 BIM 战略规划,其项目级 BIM 应用只是聚集了一批 BIM 工具应用 高手,难以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2)项目型 BIM 团队缺乏企业高度的责任,在 BIM 应用过程中,难以从企业增值收益的角度 思考。 (3)长期的项目型 BIM 应用不利于企业的人才战略。 近年来,由于 BIM 在行业的持续升温,很多设计企业都产生了一批由 BIM 发烧友蜕变而成的 BIM 应用高手,这些高手克服了 BIM 工具的不完善(尤其是本地化的不足) ,在个别项目的局部或 全部应用 BIM 工具,产生一些 BIM 可视化为主要特征的成果。以至于行业 BIM 大赛的作品规模与 质量逐年提高。但能够将 BIM 作为企业生产力有机组成部分的设计企业仍微乎其微。-23-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2.7 企业级 BIM 实施内容企业级 BIM 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在企业层面上实施 BIM 技术,而项目级 BIM 计划则可以帮助项 目团队实施 BIM 技术。企业级 BIM 实施与项目级 BIM 实施比较 比较点实现目标项目级 BIM 实施完成或执行特定的合同或协议 施标准企业级 BIM 实施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 建立企业 BIM 实侧重点局部技术的实现和突破企业整体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价值提 升,提高设计效率 制定企业的 BIM 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效控制, 提高设计质量 将项目应用成果转化为企业的设计资产, 形 成核心竞争力 重新建立企业的价值分配体系管理重点项目的有效执行和目标实现 完成商业合同或协议规定的项目交付 成果 企业传统价值分配机制交付标准 分配机制由清华大学 BIM 课题组编写的《设计企业 BIM 实施标准指南》是企业级实施 BIM 的应用指导 手册,给出了企业级 BIM 实施的定义、规范和通用原则。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建立,指导设计企业建 立企业的 BIM 实施标准和细则,以推进企业的 BIM 应用和实践。 《设计企业 BIM 实施标准指南》是从设计企业内多专业、全周期的角度对 BIM 整体应用进行 系统性分析研究,以设计企业 BIM 实施标准的建立为目标,从 BIM 设计过程的资源、行为、交付 三个基本维度,给出设计企业的实施标准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内容, 如下图:企业 BIM 实施标准的基本框架-24-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企业级 BIM 实施内容: 资源:资源是指设计企业运用 BIM 技术进行设计所需要的基本应用条件,它包括人力和 BIM 组织、模型创建软件和三维协同平台、构件和构件资源库三个基本方面。 行为: 行为是指模型好信息创建过程。 模型创建的目的就是以模型为载体, 生产和传递具有 BIM 技术特征的设计信息, 它包括模型深度等级和语义信息规范两部分内容, 并通过模型深度等级表来 体现。 交付:交付主要指设计企业的 BIM 设计成果对外提交,它与传统设计成果交付要求和交付形 式有很大的区别。 基于 BIM 技术的设计成果交付内容, 包括依据商业约定(合同)而确定的交付内容、 语义信息、 文件格式, 并能满足开发、 施工、 运维等不同领域直接或二次处理使用要求的设计成果。2.8 BIM 实施风险2.8.1、机制不协调 由于目前的设计成果仍是以 2D 图纸表达的,BIM 技术在 2D 图纸成图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序 的细节不到位、表达不规范的现象。 2.8.2、任务风险 我国普遍存在着项目设计周期短、工期紧张的情况,BIM 软件在初期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会存在技术障碍,这有可能导致无法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8.3、使用要求高、培训难度大 尽管主流 BIM 软件一再强调其易学易用性,实际上相对 2D 设计而言,BIM 软件培训难度还是 比较大的,对于一部分设计人员来说熟练掌握 BIM 技术有一定难度。 2.8.4、BIM 技术支持不到位 BIM 软件供应商不可能对客户提供长期而充分的技术支持。通常情况下,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是 在良好的成规模的应用环境中客户之间的相互学习,而环境的培育需要时间和努力。 2.8.5、软件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 BIM 软件存在一些弱点。本地化不够彻底,工种配合不够完善,细节不到位,特别是缺 乏本土第三方软件的支持。2.9、实施策略(1)在实施 BIM 的初期,最好先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 和人员配置。随着 BIM 应用的不断深入,使用 BIM 的环节越来越多,就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员和 软件工具投入到 BIM 上来。 (2)根据 BIM 应用目前确定建模深度,避免陷入“过度建模的误区。 (3)成立新的专职 BIM 团队,用于辅助现有的设计团队,逐步扩展到使用 BIM 软件完成整个-25-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设计流程。再让现有设计团队学习 BIM 软件并直接用于设计。2.10、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对比传统设计的交付成果, 基于 BIM 技术的设计成果, 其应用有了更大附加价值, 也可以为业 主带来更多收益。如 BIM 设计模型通过施工深化设计并添加适当的必要信息后,可用于施工阶段 甚至项目交付后的运营维护和设施管理阶段。为了体现责任与义务、利益与权利的对等,双方可根 据 BIM 设计模型后续利用的范围及交付要求,商定合理的价格。2.11 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近期目标1、BIM 设计目标 方案设计:使用 BIM 进行造型、体量和空间分析,同时进行成本分析等,使得初期方案决策更 具有科学性; 初步设计:各专业建立 BIM 模型,利用模型信息进行性能分析,进行各种干涉检查,以及进行 工程量统计; 初步设计成果:各种平面、立面、剖面图纸和统计报表都从 BIM 模型中得到; 设计协同:各专业协调,包括设计计划、互提资料、校对审核、版本控制等; 2、项目级 BIM 应用目标 (1)可视化设计: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人员能使用三维的思考 方式来完成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在三维可视化下展现设计方案、阶段性的真实效果图。 (2)性能化分析:利用 BIM 技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 BIM 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 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 BIM 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 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 如今可以自动 完成,这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企业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 业的技能和服务。 (3)工程量统计: BIM 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 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 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通过 BIM 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 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不同设计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设计方案 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4)管线综合:利用 BIM 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 BIM 模型,设计人员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 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 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 这不仅能及 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和冲突, 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 更大大提高了施 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5)场地分析: BIM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对场地及-26-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通过 BIM 及 GIS 软件的强大功能,迅速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结 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 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6)施工进度模拟: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 可视的 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 3、企业级 BIM 实施目标 (1)协同设计: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 CAD 平台,并不能充分实现专业间的信息交流, 这是因为 CAD 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导致专业间的数据不具 有关联性。BIM 的出现使协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 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 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 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2)初设图纸:平、立、剖面初设图纸直接从 BIM 模型中抽取,并添加相应的标注和文字注 释就可以完全满足初设的图纸要求深度。而且当相应的方案进行变化时,只需要修改模型,依据模 型生成图纸的标注会自动进行更新,节省大量的修改时间。 (3)构件库:随着构件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在三维设计时只需调用已有的 构件,提高三维设计效率。3. BIM 模型规划和命名规则3.1 模型规划等级总体要求工程建设项目是随着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从信息积累的角度 观察,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项目信息从宏观到微观、从近似到精确、从模糊到具体的创建、收集和 发展过程。 BIM 建模需要达到何种深度和详细程度?BIM 用户有时会陷入“过度建模”的误区,即在模型 中包含过多的细节。但在项目初期,最好多使用概念性构件,只包含简单的几何轮廓和参数,而随 着模型逐步深化, 再用更多的细节去充实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 要考虑哪些细节信息是确实需要的, 哪些细节实际上并不需要。对于度量衡应统一为国标单位,对于小规格尺寸、小零件可不予建模。 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既能减轻设计师的工作量,也能提高软件运行速度。 BIM 模型中的构件元素表达虽然都有精确的数据, 但和在项目不同时间点项目团队真正知道和 能够确定的精度未必是一致的,因此随着 BIM 的不断推广普及,建立一个框架来定义 BIM 模型的 精度和适用范围就变得非常必要。-27-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深度要求具备基本外轮廓形状, 粗略的尺寸 模型 和形状。图示BIM 应用1、概念建模(整体模型) 2、可行性研究 3、场地建模、场地分析 4、方案展示、经济分析L1包括非几何数据,仅长度、面积、 信息 位置。近似几何尺寸, 形状和方向, 能够 模型 反映物体本身大致的几何特性。 主 要外观尺寸不得变更, 细部尺寸可 调整 。 1、初设建模(整体模型) 2、可视化表达, 3、性能分析、结构分析 4、 初设图纸、 工程量统计、 信息 构件宜包含粗略几何尺寸、材质、 产品信息 5、设计概算L2物体主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几何上 模型 表述准确, 能够反映物体的实际外 形, 保证不会在施工模拟和碰撞检 查中产生错误判断。 1、真实建模(整体模型) 2、专项报批 3、管线综合 构件应包含几何尺寸、 材质、 产品 信息(例如电压、功率)等。模型 信息 包含信息量与施工图设计完成时 的 CAD 图纸上的信息量应该保持 一致。包括所有详图。 4、结构详细分析,配筋, 5、工程量统计、施工招投 标L3详细的模型实体, 最终确定模型尺 模型 寸, 能够根据该模型进行构件的加 工制造。 1、详细建模(局部模型) 2、施工安装模拟 3、施工进度模拟 构件除包括几何尺寸、 材质、 产品 信息 信息外,还应附加模型的施工信 息, 包括生产、 运输、 安装等方面。L4-28-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3.2 模型储存和文件命名规则总体要求1、模型储存规则 在企业中,应建立中央资源文件夹,以保存企业共享数据。同时,对于每个项目,均应创建项 目文件夹,以保存项目本身的数据。 (1)项目文件夹结构 按照进行中的工作(WIP) 、共享(Shared) 、出版(Published)和存档(Archived)的原则,设 置项目的文件夹结构,并在规定的文件夹中保存数据。 如果一个项目包含多个独立元素(例如多个建筑物、区域) ,应在一系列子文件夹中分别保存 各个元素的 BIM 数据。 所有项目数据(除了中心文件的本地副本以外)均应采取标准的项目文件夹结构,保存在中央 网络服务器上(或适当的文档管理系统中) 。 (2)企业中央资源文件夹结构 标准模板、标题栏、族和其它通用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的企业中央资源库中,且应实施严格的访 问权限管理。 (3)本地项目文件夹结构 中心项目模型的本地副本是不需要进行备份的, 因为它会与中心模型保持定期同步。 本地副本 应按照以下文件夹结构保存在用户盘上(不要保存在“我的文档”中) 。2、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市政行业涉及专业较多,参与人员较多,项目规模也较大,大型项目模型进行拆分后模型文件 数量也较多,因此,清晰、规范的文件命名将有助于众多参与人员提高对文件名标识理解的效率和 准确性。 项目代码-分区/系统-专业代码-类型-标高-描述 项目代码(PROJECT) :用于识别项目的代码,由项目管理者制定。 分区/系统(ZONE/SYSTEM) :用于识别模型文件与项目的哪个建筑、地区、阶段或分区 专业代码(DISCIPLINE) :用于区分项目涉及到得相关专业。 类型(TYPE) :当单个项目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拆分为多个模型时,用于区分模型用途。 标高(LEVEL) 、层:用于识别模型文件所处的楼层或者标高位置。 描述(CONTENT) :描述性字段,用于进一步说明文件中的内容。避免与其它字段重复。-29-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3.3 给水排水工程模型等级 构筑物模型: 厂区整体模型1、场地边界、功能分区、总模型信息:L1建、构筑物形式、外形尺寸、位 置。布局图、厂区道路、排水、 绿化、地形地貌等。 2、附属建筑和设施。规模、位置、主要设计参 数。1、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管道、附件 布置。 1、主要设计参数、尺寸、主 2、构筑物选型、基础形式、伸缩 总平面布置,建筑物、构筑 要性能参数。 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井池的体量 模型、位置及尺寸。 3、辅助建筑物主要墙梁板柱和门 窗。 1、建、构筑物四角坐标;构 1、建筑物、构筑物、围墙、 1、构筑物细部构造。 绿地、道路、综合管线、管 筑物的主要尺寸。 2、各种管渠及室外地沟尺 沟、检查井、场地竖向。 或基座等的安装位置及尺寸详图。 2、绿化景观布置示意。 3、钢筋结构位置与尺寸。 3、地质钻孔位置等。 表。 3、总工程量表、主要材料 寸、长度。 2、设备、管道、阀门、管件、设备 物、主要管渠、围墙、道路 2、建筑物、构筑物、工程量 等外形。 统计表。L2L31、管件结合,各节点的管件布置。L4管道综合,管线与构筑物、 2、管渠附属构筑物。 建筑物的相关位置。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管线、地沟等的设计标高及 各管线间的控制标高。-30-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3.4 桥梁工程模型等级 桥梁模型 主线整体模型1、项目范围内基础设施(道 路、航道、管线等)建设现 状、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 1、主桥或高架桥形式 场地,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 2、桥梁总体布置(集成平纵 横设计及桥孔信息) 3、引桥或匝道及引道布置 (集成平纵横设计及桥孔信 息) 道路等级、设计车速、荷载等 级、净空、洪水频率、航道标 准、抗震设防烈度、高程系统、 坐标系统模型信息L12、引桥或匝道及引道形式 3、桥梁建筑及景观1、初定的桥梁主要结构控制尺寸 1、项目范围内基础设施(道 1、主桥或高架桥的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基础 2、引桥或匝道工程的上部结 路、航道、管线等)建设现 状、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 场地,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 2、桥梁总体布置(集成平纵 横设计及桥孔信息) 3、引桥或匝道及引道布置 (集成平纵横设计及桥孔信 息) (桥梁全长、跨度、桥宽、桥高、 基础、墩台、梁等) 2、初定的各主要部位标高(基础 底、基础顶、墩台的顶面、河道 位置梁底设计道路中心线及桥面 中心线等处),坡度(桥面纵坡、 车行道、人行道的横坡) 3、基础埋置深度、桩号、控制点 坐标、桥面纵坡等 4、主要工程数量表、材料及设备 表 1、项目范围内基础设施(道 路、航道、管线等)建设现 状、规划及实施情况,地形, 1、上部结构的细部 场地,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 2、桥梁总体布置(集成平纵 横设计及桥孔信息) 3、引桥或匝道及引道布置 (集成平纵横设计及桥孔信 息) 4、附属设施 1、预应力结构钢束表达、张拉 2、墩柱、桥台及基础的细部和 构造。 3、附属结构细部构造 1、桥梁主要结构控制尺寸(桥梁 全长、跨度、桥宽、桥高、基 础、墩台、梁等) 2、各主要部位标高(基础底、顶 面、墩台的顶面、河道位置梁 底、设计道路中心线或桥面中心 等处) ,坡度(桥面纵坡、车行 道、人行道的横坡) 3、高程系统、坐标系统、荷载等 级、航道标准、地震烈度 4、工程数量汇总表L2构、下部结构、基础、及附属结 构的构造 3、引道工程 4、施工方案L3L4次序 2、特殊构件详细表达 3、钢结构焊缝及联结详细表达-31- 中国市政设计行业 BIM 实施指南(2015 版)3.5 道路工程模型等级 道路模型 主线整体模型 模型信息道路模型: 1、道路等级、车速、名称、高程系统、坐标 系统、平纵横(线位、线形、尺寸方案) 2、路面类型、尺寸 3、边坡坡率 4、附属工程(支挡防护类型、材质、轮廓尺 寸) 5、桥隧类型、轮廓尺寸、总体布置 6、交叉口的类型、轮廓尺寸 主线整体模型: 1、地质(分层)及水文信息、地形地物信息 2、既有或在建设施、管线、构筑物的类型、 名称、轮廓尺寸 3、相交道路名称、轮廓尺寸、路面类型、等 级车速 4、沿线文物古迹、特殊建筑和场地的名称、 轮廓尺寸 道路模型: 1、荷载等级、净空、道路等级、车速、名 称、高程系统、坐标系统、平纵横(线位、线 形、尺寸、控制高程、布置形式等技术指标) 1、平、纵、横 2、路面结构 3、路基、边坡 4、桥涵、隧道(包含过 街设施) 5、交叉 6、附属工程(支挡防 护、台阶、缘石、无障 碍设施、公交车站等) 7、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标志、标线、监控、 信号灯、防护设施等) 8、排水(排水管线、边 沟) 9、照明 10、绿化 1、地形、地物、地质、水文 2、沿线相关的既有或在建道 路、铁路、水渠、驳岸、地 上地下杆线、管线、建筑、 桥梁等设施或构筑物 3、相交道路; 4、沿线文物古迹、特殊建筑 和场地; 2、路面结构(类型、材料、厚度、结构组 合、计算参数信息) 3、路基(边坡坡率、压实度、填料信息、地 基处理信息) 4、桥隧类型、轮廓尺寸、总体布置 5、交叉口(类型、基本尺寸、渠化方式、交 通分析等) 6、附属工程(支挡防护的类型、材质、尺 寸、荷载信息;台阶的轮廓尺寸;缘石的材 质、规格尺寸;无障碍设施以及车站的基本类 型、尺寸、布置信息) 7、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标志标线布置的形 式、种类、尺寸、位置;监控及信号灯类型、 位置;防护设施的类型、材质、长度) 8、排水(管线布置的位置、埋深、长度、材 质、材料信息,检查井的轮廓尺寸、分布位 置、材质信息;边沟等排水沟渠的布置位置、 类型、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次时代建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