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些途径可以相对准确估算出企业的真实营业额和销售额的区别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中的应用实施中的,应用,实施,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中的应用实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企业估值的几个问题
企业估值的几个问题
三.定量分析价值
&五.价值投资思维框架
&七 估值都是浮云(转)( 10:35:19)
提到价值,我们首先要分清楚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市场定价),账面价值(净资产)等不同“价值类别”的区别。简单来说,投资者寻求的是通过衡量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来确定安全边际,并通过内在价值的不断释放来获取收益的。对于内在价值,巴菲特给出了经典的定义: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折现。
我们不卷入让人昏头脑涨的数学模型或者形而上的学术讨论里去,我们还是沿着上述定义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在《高价值企业的奥秘》中提出过以DCF视角来看,必须符合下述条件的企业才有可能是个好企业:
第一,企业的经营的存续期间足够的长(否则当前现金创造能力再强,3年后over了,总共能创造多少?)
第二,企业在存续期内的经营结果以赚取并保留到了大量现金为标志(否则虽然存在了100年,但是每年赚的钱都要投入到下一年的扩张或者经营必须的现金支出里,100年后手里也留不下几个子儿)
第三,对于企业的上述预期必须辅以较高的确定性因素支持(否则到时候神马都是浮云)
&其实从上面的叙述和标准来看,解释一个企业内在价值的大框架已经构建起来,而且是很简单和清晰的。从这三大指标延伸出去,可以各自展开一些更详细的观察视角:
存续期方面: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与稳定性,企业外部需求的持续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企业在此行业中的相对低位和当前的绝对规模等等
现金积累方面:企业的扩张边际成本如何,固定资产占比如何,为了维持必要经营的现金耗费占利润比如何,生意属性上是赊货拿钱属性还是相反,行业的供需结构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等等
确定性方面: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牢靠,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健康,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且可执行,企业的过往经营历史如何等等
再进一步,上述的每一个观察视角都可以进一步的进行拆分并开始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了,比如:“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和稳定性”,那么这个行业到底能有多大?这个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是怎样的?产业链中的强势者和利润掠夺环节是哪个?这个行业存在短期内被别的行业取代或者自行没落的因素吗?这个行业的竞争要想胜出主要靠的什么?这个行业是否容易很快的被颠覆格局?等等......
分解到这一步,企业的内在价值还虚无吗?还那么飘渺不定或者无从下手吗?
是的,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并且予以合理的分类和综合分析。但投资本来就是“不容易”的,没有这个觉悟就不必再进行下一步了。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分解,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着眼点。在这样一种严密思维引导下的“信息搜集和分析”才不会湮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才不会被各种“正确但片面”的信息蒙蔽,才可能形成高度逻辑性的推理、系统性的观点和一针见血的结论。
当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以“经营的存续期、生意本质中的现金存量、结果的可确定性”3个方面和其后续的分解要素展现的时候,“内在价值"就不再是个充满学术味儿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名词,而是一个生动而充满细节的企业运营生态!当然,理解这个逻辑并不带来认知,认知需要自己真正去做功课,这个神仙也代替不了,再明白但不做那能咋办?
所以把握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简单来讲就是去把握其商业的本质。上述的分解充分体现了DCF的内在实质,他不需要你去设定过多的变量和代入复杂的公式,他需要的就是你对于一个生意的感觉和理解。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折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你理解了这个企业拥有非常好的行业成长空间,又属于一个本质上的好生意,又拥有比较好的确定性,排除了财务上的隐患和治理结构或者管理层方面的缺陷因素后,还难吗?简单的逻辑告诉我们,越是贴近上述3条的则越应该享受相对高的估值,再结合其历史估值区间的中枢以及同业对比,真的还困难吗?
这个时候才谈得到所谓的“估值”问题,这个问题理解和得出结论之前所有的估值都只不过是主观意义上的刻舟求剑--不管你用多复杂的公式,或者设定多么低廉的目标价格,都是如此。相反,在对于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有了上述这种“丰满而具体”的认知后,即便大致上用pe,pb的历史区间和中枢等因素来设定买入的安全边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再精益求精一点儿的,就需要对于估值溢价现象的本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以后还会谈这个问题),并结合一些中期的风险机会比(很多博文中都有具体借用此思维模式考虑问题的案例,比如中铁二局,泸州老窖,2400以下介入的案例等等)的估算,最多在交易的时候再把握一下技术上的一些明显态势,已经足足够了。
所以我常说,理解了内在价值就自然而然的理解了估值。总想逆着来,对企业一无所知也不想去知道,却想直接去搞什么估值,那岂非就像是还没怀孕却硬要测量胎儿身高体重一样荒谬?水晶苍蝇拍
日中国石油上市。由于头顶“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名号,因此在上市前半个月,各路英雄好汉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一些基金经理甚至扬言:只要有40元以下的价位就通吃。笔者周边的一些朋友也都跃跃欲试,特意嘱托笔者好好研究一下:上市当天什么价位可以买,最高能炒到多少元。
对这类股票,老实说笔者向来很惧怕。一是名头太响,不会有合适的价位供你买入;二是大盘已经过2年多的飙涨,正处在最癫狂的时候,在这种背景下,猛然来一个众望所归的超级蓝筹股,十有八九要坏事。但朋友的嘱托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就花了一天时间,对它做了一些测算,然后在上市前一周向朋友们包括华东师大的一次讲课中宣布了测算结果:1.如果上市当天能见到33~34元,可以炒一把,否则就应放弃;2.中石油上市后的极限最高价为48.30元,这个价位只有在最疯狂的大牛市的最癫狂阶段才会有的最高博傻价;3.中石油真正所值应该以48元为基准,对折再对折,12元以下。
后来的事实大家都知道,中石油上市后的最高价为48.35元,最终又跌到了12元以下。
这件事过去了一年多,迄今一些朋友依然在谈论它,把它作为一个成功范例。
任何表面神奇的东西,说穿了就很简单。这源自于笔者对定性与定量的一个基本看法。定量与定性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准确的定量,就不会有准确的定性;但反过来,没有准确的定性,一切定量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尤其在股票市场中,先定性,后定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避免掉入分析陷阱。
对中石油的分析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首先,所谓亚洲最赚钱公司,对股东来说没有意义。因为它只表明赚的钱最多,不表明这家公司的股票最有价值。因为股东的利润只能通过你所持有的股份来计算。打个比方,A公司的税后利润10亿元,B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1亿元。从盈利规模来说,肯定是A公司比B公司赚的钱多。但是,A公司有100亿总股本,B公司只有1亿总股本,那么,分到股东头上,前者每股只能分到0.10元,后者却能分到1元/股。因此,“亚洲最赚钱公司”只有站在宏观层面上讲才有意义,对仅持有一部分股票的股东毫无意义。
其次,中石油能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主要靠地底下的石油,因此这只股票我们可把它归为资源类股,这是对中石油的定性。有了这个定性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去测算中石油的内在价值。因为所有资源类股都有一个终极价值,那就是它所拥有的资源总量的经济总价值。
- 金学伟:估值从定性开始_
本着这一思路,笔者查了中石油拥有的可开采石油储量,然后将它除以发行后的总股本,得出每股0.072桶的结果。将0.072桶乘上当时的原油价格每桶96美元,得出6.912美元;再乘上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7比1,得出的结果是每股48.38元。换言之,按中石油所拥有的可开采储量以及当时的油价和汇价计算,把它地底下所有的石油都挖出来卖掉,每股可分得48.38元的销售额。中石油上市后48.35元的极限价格就是由此而来的。
48元的销售收入转换成净利润是多少?查一下中石油历年的营业利润、净利润和销售收入之比就可知道,大体上说,它的营业利润约为销售收入的50%,而净利润约为营业利润的50%。48&0.5&0.5=12,每股可分到12元。算完这笔账后,笔者讲了一句话:别把巴菲特看作傻瓜——巴菲特在13港元把中石油全部卖掉,当时许多人是把他当大傻瓜看的。
不同性质的公司,需要有不同的估值方法和估值标准。不管公司性质,胡子眉毛一把抓,动不动就来个市盈率、市净率的横向比较,就无法知道估值的精髓在哪里。
比如,对大型工程机械和大型机械装备依赖性很高的重装备企业,我们就不能把它同其他公司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市盈率、市净率等价值指标的比较,也不能过于看重它的每股税后利润,因为这类企业维持再生产的成本极其高昂,往往是数年的盈利还不够它做一次设备更新。因此,这类企业的盈利总是看得见,摸不着。也许会分一点红利,但最终它总会通过融资让你加倍吐出来。这类公司,与其说是公司为股东打工,不如说是股东为公司打工。它的利润常常是供投资者观赏用,最多是供机构炒作时作为理由用的,而难以真正地让股东分享。不信我们可以查一查,有多少这类公司上市以来所创造的利润总额是超过其融资总额的。这类公司,理所当然地要有一个较大的估值折扣。与此相反,一些维持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成本很低的公司,如旅游类、商业类以及其他一些轻资产公司,它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就应该比前者高一点,甚至高很多。还有,同样的资源类公司,有的虽然眼前的盈利很低,甚至亏损,但也许它的资源的经济总价值很高,这类公司就无法简单地以市盈率等价值指标来衡量其真正的价值。再如,一些周期性特征很明显的公司,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它在经济衰退期的盈利和景气循环高潮期的盈利作为估值依据。前者会极大地低估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和价值,后者会极大地高估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和价值。还有,一些股票投资收益占比较大的公司,如果我们以牛市中的公司盈利和业绩增长作为依据,对它进行所谓的价值比较和成长性定位,那你肯定是极大地高估了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和成长能力。
遗憾的是,这种建立在准确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我们见到的不多,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估值则随处可见,于是我们就常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牛市中,我们的机构投资者在价值投资的旗号下,把一只只股票送上最高博傻价;而在熊市中,同样的机构投资者又在估值的名号下,把一只只股票抛到极限的最低价,最后还给你一个说法:没有建仓的理由。理由,仅仅是理由而已。
在估值上需要先定性,后定量。在常见的技术分析中,也要先定性,后定量。比如技术分析中的KD线、相对强弱指数之类的摆动指标,按设计思路,它们都属超买、超卖指标,大于80为超买,应该抛;小于20为超卖,应该买。但真的按此操作,结果常常会“千日拾柴,一场腊八粥”。原因很简单,股票市场中,真正决定我们赚与赔的不是占总交易时间80%的常态市道,而是只占20%的非常态市道。而超买、超卖指标只有在寻常市道中才有意义,在非常态市道中是“宋江的军师——吴用”。比如,当大牛市来临时,所有的摆动指标都会出现极度超买现象,这是大行情的最重要标志。用笔者的话说,只有会超买的行情才是好行情,会极度超买的股票才是好股票。反之,当大熊市来临时,所有的摆动指标都会出现极度的超卖,会极度超卖的调整才是最可怕的调整。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认识,不在事先对行情先做一个基本的定性判断,光知道看着指标做股票,我们就会在牛市和寻常市道中赚点蝇头小利,然后又在大调整中亏完。千日拾柴,只够烧一顿腊八粥。“人人都说股市好赚钱,放眼望去尽是赔钱人”,原因就在于此。
股价涨跌目标预测也是如此。这是一种纯粹的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有多大,成功率有多高,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测算方法,更取决于我们能否事先对行情有相对准确的定性判断。因为任何一次技术测算我们都会得到好几个选项,诸如上涨目标1、上涨目标2、上涨目标3、下跌目标1……等等,究竟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成为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我们对行情的定性是否准确。比如,1664点行情开始后不久,笔者曾提出过一个预测目标:2720点,随后又提高到2953点以上。原因很简单,这是一轮牛市,既然是牛市,那么,它的第一波至少会到达6124点到1664点的0.236的黄金分割位即2720点。然后,依据牛市“顶在顶上”的规律,超越去年2566点反弹的最高点2953点也就顺理成章了。知道了这一点,其他更低的测算结果你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先有准确的定性,后有准确的定量,道理就是如此的简单。
三.定量分析价值
石波:各位尊敬的投资者、各位尊敬的深圳朋友,晚上好!我来自上海尚雅投资管理公司,我8月份离开了华夏基金,华夏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好的一个基金管理公司,他们今年回报率在所有基金里面都排名前列。现在我遇到很多的投资者,很多人跟我讲,他说如果这次股票反弹后,他们就会把股票卖掉,以后再也不碰股票了。现在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首先我们讲投资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股票市场和储蓄是不一样的,储蓄是风险比较低,除非国家经济出问题,你的储蓄本金是保得住的。但是参与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就比较大。
面对风险怎么办呢?很多人会茫然失措,会后悔。有一个例子很有意思,有两个人到了森林里,看到老虎来了,一个人就慌张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另外一个人就在系鞋带,另外一个人就很奇怪,你系鞋带干什么?你能跑过老虎吗?他说我只要跑过你就可以了。面对风险,你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诺亚并不是在下雨的时候才打造方舟的,我们投资股票,你必须对股票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没有知识,你就是在赌博,这样风险就非常大。因为你有50%的亏损概率。所以我们做投资一定要有备无患,一定要做好功课。股市和上帝一样,他会帮助自己的人,但是他绝对不会原谅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我们有些人对股票市场不了解就进入了这个市场,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市场。所以我们讲我们要做价值投资,过去很多人都讲价值投资,到现在价值投资不流行了。特别是530之前,每个投资者只要进入股票市场都能够赚钱,赚的比基金经理还要多。现在发现,你如果不是价值投资的话,你这个股票涨上去,早晚还要回去的。我们买一个商铺、买一个房子要花多少钱,和你在股票市场买一个拥有资产公司的价值,比如20元我买了小商品城市场,总股本1.3亿股,股价20元,总市值不超过25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你在股票市场上可以用25亿的价格可以买到180万平方米中国最大的商铺。按2万计算的话,它的实际价值是多少,是360亿,这样安全边际就非常高。因为你是用25亿价格买了一个360亿的市场。比如你在房地产公司,我让我的研究员把每个行业都有估值表来测算,哪些公司在深圳有土地储备,面积是多少,当时的价格就可以算到股票实际价值。把它全部买下来要花多少钱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哪些公司是低估的。比如去年3季度的时候,那个时候万科2300万平米土地储备,市场价值是2300亿,那个时候苏宁环球是14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但是总市值不到20亿,你说这个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轻松比较出来。这个资产在股票市场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这是房地产的例子。我们根据估值表可以发现在房地产行业里,有很多的公司,实际上你在二级市场买他的股票,比你买他一块地要便宜10倍。过去三年很流行去炒煤矿,买5万吨锌矿要5个亿。我发现有一个公司总市值80个亿,可以买一个1400万储量的锌矿,这个矿实际价值是1400亿,你用80亿可以买1400亿,这就是价值投资。我们再看看煤矿,煤矿也是这样,你可以核算一下,根据我们的测算,这个B股价值远远被低估。西山煤电也是被低估了。我们这个是定量的分析,看这个公司有多少量,如果这个产品价格往上走的话,就意味着资产价值在增值,增值阶段你买他的股票就可以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好处。但是资产价值往下走,你拥有越多资源的总量,你受的压力就越大,亏损概率就越高。这是第一个方面。做投资第一点首先要会算帐,算出这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现实生活中我们去建一个电厂、钢厂或者买一亩森林,你可以用这个公司拥有的资源量根据当时市场价格来算出它的价值。然后在股票市场上就很轻松的可以买到一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这就是价值投资。但是光会分析这个量还不行,为什么呢?有很多公司虽然有很好的资产,它的价值也是被低估的,但是它的管理层有问题。你就不能投资。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投资有时候很简单,如果按价值投资法来看是很简单,但是如果不做定性分析,不对人进行研究,不对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投资,你的风险就特别大。所以我们说定量分析后,要进行定性分析。我们在基金行业里,我第一个提出要品质投资。就是要对人做出判断。我们发现所有好公司虽然你的价值被低估,但是如果有一个傻子在那里经营的话,这个股票不值得投资,或者你投资的风险非常大。资源其实是可以用钱买到,但是企业的人品是买不到的。这个就是企业带来的价值。所以我们到现在这个阶段,人均GDP到了3000美金后,大家越来越重视品牌、品质。过去20年,中国股票市场上最多的股票是什么?就是品质最好的公司,就是万科。万科做出来什么样的品质,20年前我们在深圳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万科的房子品质很好,回头率特别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特别高。他在上海垃圾场造的房子,上面飞机到处飞,但是他的房子卖的比别人贵。他在武汉垃圾堆造的房子也能卖出去。他提供了社区、提供了售后服务、提供了人文环境,提供了诚信的品质,这样的公司才有品质,这个品质使这个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增长。所以我们基金经理说自己很厉害,我们可以分析三年后这个企业利润的变化,但是你和王石相比的话,你就会差过他。他看问题看得比你要远,他想的是5年以后的事情。他总是讲5年后万科会怎么样怎么样。他的眼光看得更高。这样的企业,不会因为宏观调控、利率变化而就抛掉。
我们的投资者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放远,视觉站高。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中国哪些资产最赚钱,我们用倒视镜看看以前发生什么事情。99年猪肉价格5元,现在15元。买猪肉,10年你只赚了3倍。鸡蛋价格只涨了2倍。房子涨了多少。我在上海买的是5000元的房子,现在价格是3万,十年是上涨了6倍。99年买了新华基金,8年多现在是多少回报,12倍的回报。你再看看茅台酒,15年时间上涨了20倍。回过头来看看上市公司里面真正最赚钱的,这些都还不算可观的回报,最高的回报是什么?是上市公司给你提供的。苏宁电器最近4年涨了60倍,万科过去20年上涨了1000倍。我们看看未来是什么情况。我们现在这个始点就处于日本1964年的阶段,1964年是日本奥运会的阶段,那个时候日本人均GDP水平、健康指数、人口红利、储蓄存款余额、外汇储备增长和我们现在的始点惊人的相似。但是日本股市从60年代开始到1985年广场协议,土地大幅升值后,他上涨了多少倍?从1000多点上涨到3.9万点,上涨了39倍。中国离泡沫经济还很远,股市就是一个证明。另外从房子来看,日本房子上涨了多少?住宅上涨了100倍。办公楼上涨了200倍。上市公司提供的回报就更高了。比如丰田汽车、索尼电子,上涨了3000倍以上。如果有一个时间隧道把我们送到日本1964年的阶段,你就知道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事情,我们该投什么资产,我们该买什么样的股票,投资有风险,但是不投资的风险更大。十年前你买一套房子的价钱现在只能买一个厕所。美国40年是什么情况?100美元现在只值7分,这个风险很大的。你把钱放在银行里,你被短期的波动吓跑了,你就会错过财富积累的阶段。就是人民币快速升值的阶段,人民币资产会大幅增值,所以回过头来,我们还要品质投资,一定要看看这些企业管理层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对投资是什么态度,他们有没有想法,有没有理想,那个时候大家都说苏宁电器是假的,我去看苏宁电器,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就是3、4年前,那个时候店才100多家,他说2010年开店数是1000家。然后他开始招人。零售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人的管理风险,他每年招3000名大学生,他们没有受过污染,他们就把他们培养成店长,然后培养人。对这些人进行教育、复制,这是对人的管理。那个时候说要建15个配送中心,解决现在的物流。他甚至想到更远,想到2010年怎么跟国美竞争,他说要做信息系统,网上购物、积分卡。哪怕国美把后面三家店都收购了,他也不怕国美。去年苏宁500家店,今年增加300家,他是60%的增长。国美是一个家族企业,如果一个企业不透明的话,他这个商业态度就是有问题的。你在商业里是一个什么习惯,你就会反映在股票上。所以我们说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投资人。你要看这个企业背后的这些人是什么人,是诚信的还是不诚信的,是想做事情的还是不想做事情的,这一点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企业后面的灵魂。比如格力电器,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做事情的,他们的工作态度。其实企业最核心的,能够带来伟大回报的企业一定是有一个精神,这个精神是隐藏在财务报表后面的,能够真正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增长的真正企业的资产。所以我们说不要光做定量分析,必须要对企业管理层有一个判断,他们是怎么样做事情的,然后你才能享受跟他共赢。格力讲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你不要让我做股票,但是我会像对待经销商一样对待投资者。我一下子就兴奋了,我说你这个公司很好,为什么呢?它的经销商很赚钱。我到成都看了他们经销商,一个店投入就是30万,但是他们赚钱80多万。有这么好的收益,经销商都开这个店了。开店太赚钱了。所以,全国的店他也是几何基数的增加。去年2500家店,到现在6000家店。所以这个企业,过去研究人员说国美、苏宁开到农村后,格力就完蛋了。格力专卖店虽然小,但是效率非常高。空调卖的比美的贵,但是还卖的好。这背后有很多东西支撑他们,因为他们坚持做渠道,坚持做工业,坚持做提高生产方式进行改变。所以我们说品质很重要。一个企业管理人的品质决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获得回报。这是第二点,定量跟定性相结合,才能做好投资。
第三点,要做科学投资。现在很多人说自己是股神,中国有无数个股神,美国只有一个巴菲特。巴菲特能看到40年的情况,最后造就了他的成功。一个人的眼光,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眼光,我们做了13、14年的证券,我们能看到3年的情况。但是巴菲特可以看到40年的情况。所以有一本书写的非常好,《投资者的未来》,40年上涨的最多的股票是什么?消费者。飞利浦莫瑞斯香烟、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这些企业。这个市场空间很大,他跟经济周期无关,跟你这家店能做的水平有关。比如万科,现在这么大了,还只是1%的市场份额。这和宏观调控无关,只要行业有多大空间,他就能做多大的事情。所以我们叫做要科学的投资。不要迷信,其实投资是很简单,只要用心思考。有很多人从来不思考,他们就知道看K线图,听噪音,听到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传言就怕的不得了,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医生的角色,不断的捍卫投资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就是最大的风险。就像打牌,你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企业,这是投资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需要克服,怎么克服?要用科学的办法。就是用我们的选股模型、竞争力模型、财务数据。很多人是不看年报的。不看年报的话,你就是在赌博。你如果不动脑筋的话,不经过自己头脑,你就是跟着羊群。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年报,看年报可能比较麻烦一点,但是我们有专业的投资者,我们做这方面筛选,比如ROI水平、利润率水平、存货水平,我们经过这些数据一筛选就知道哪些股票有投资价值。其实中国大部分股票都没有投资价值。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人要一辈子做好事,那是相当难。在美国40年持续增长的企业就6个。在中国,过去10年业绩每年都增长的公司有多少个?不超过20个。所以长期投资很难的。这些公司你今年赚钱很容易,散户也在赚钱,很多ST股都赚钱,但是你沿着这个时间走,你会发现他明年不赚钱了,你的风险就特别大。我们考察一个企业要用财务数据、要用各个方面比较科学的办法进行筛选。很多人说我用他的消费品,观察一下,这个地方有卖他的红酒,就敢买他的股票。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如果你没有观察很多很多地方的情况,你如果没有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总体情况有一个了解,你就是盲人摸象。我们必须要用一个科学的办法,把它的历史、各个方面的情况、原材料采购、销售方式、管理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投资才有安全的边际。所以我们说要做科学的投资,要相信科学,不要去迷信,不要去盲从,盲从对投资是最大的危害。
第四方面,要做长期投资。很多人说做长期投资,大家都死了,还怎么长期投资?如果不做长期投资,连活的机会都没有。你很难在股票市场上赚钱。市场每天都在波动。很多的投资者本来是做房地产的,但是他到股票市场上不会买房地产股票,比如我原来那个研究员做医药研究的,他做基金经理后,他从来不买医药,他做医药研究是全行业最好的研究员,但是一旦做基金经理后,他认为这个行业没有价值。他们看不清楚自己的情况。你只有站在外面才能看清楚,你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我们这个公司跟别人综合比较是不是有比较优势,是不是能够增长。所以我讲了这四个方面。这是我们尚雅向投资大众普及的观念:第一,价值投资。第二,品质投资。第三,科学投资。第四,长期投资。
怎么运用这些理念呢,这涉及到对行业的判断,我们的行业现在已经开始产生价值了。十年前、二十年前每个行业都有上千家企业在经营,你很难判断哪个成为龙头。巴菲特讲双寡头仅次于垄断。我们现在很多行业都处于双寡头阶段。比如电信行业,现在剩下华为、中兴通讯了。过去牛奶行业有蒙牛、光明、三元,现在只剩下蒙牛、伊利了。我们每个行业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竞争,他们都把周边的企业打倒了。所以我们两个企业当中,一定要选择最有核心竞争力的。比如我举一个例子,水泥行业,海螺水泥的成本是140元,行业平均成本是200元,06年水泥行业很不好,全行业亏损,就海螺水泥赚钱。为什么?因为成本比所有企业都便宜。他一家企业是后面九家企业之和。如果你认为水泥行业未来往上走的话,就可以选择它。04年水泥价格450元,现在200元,但是它的价格在复苏。今年国家环保要求,把水泥厂炸掉,产品价格就会往上走。比如环保的要求,比如矿石,如果没有矿石的话,小水泥厂就跟房地产公司没有地一样,就会被干掉。未来三年我们预计水泥价格会逐步复苏。因为你已经价格下跌到成本线了,这个行业没有赚钱的话,很多小水泥厂就会退出。所以我们对水泥行业比较看好。印度水泥54美金,美国水泥大概20美金。你买到一个行业第一,你会赚到很多的钱。巴菲特讲竞争有害健康。你如果开了一个餐馆,别人在旁边开了一个餐馆,利润马上就下来了。你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你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就会上涨10倍。你要判断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比如有些企业比较容易判断,比如可口可乐,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个秘方。所以卖水的公司很赚钱,卖水可以卖这么贵,利润率80%以上。云南白药很赚钱,毛利率80%多,他甚至说100%都有,为什么?关键是国家保密的秘方。你知道云南白药很赚钱,你不能生产它。因为他是国家保密的秘方。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没有竞争对手。找不到第二个企业再做云南白药。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就很强。比如微软,他做电脑软件已经成为行业标准了,他的核心竞争你很难学。这就是可口可乐型的企业,就是有核心竞争力,就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企业。
还有一类企业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就像麦当劳这样的企业,不断通过复制、开店的一种竞争优势。比如过去的沃尔玛也是这样。现在的星巴克也是这样。中国国美、苏宁也是这种商业模式,不断的开店,他可以从美国开到欧洲、再开到中国。我提出要投资伟大的企业,什么叫伟大的企业?像可口可乐、沃尔玛这种企业,伟大的企业第一个标准是他必须创造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这个企业跟别人企业的基因不一样,比如沃尔玛,过去它的价格卖的特别便宜,很多人说沃尔玛是亏损的。但是它是现代的物流、信息流、人流,专业化、连锁化。我批发一千万茶叶和你卖50块茶叶的成本不一样。价格越便宜,消费者越愿意去他那里买东西,他就比你其他百货公司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任何国家,他都会把你单个企业战胜。这就是商业模式不可复制的地方。沃尔玛1972年到2002年,每天销售收入增长30%,股票上涨5000倍。中国苏宁电器16年时间,平均销售额以60%速度增长。他的商业模式和你传统的企业不一样。麦当劳也是一样,麦当劳做汉堡包方式不一样,他是集中生产、集中配送,有9000多条标准,这样的汉堡包比你家庭式的汉堡包价格便宜一半。我们观察企业,我们买股票,什么是价值投资,只有稀缺的才有价值,如果不稀缺的就没有价值。你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你的生产模式不行,那就有问题。现在大家说宏观调控就会把房价卖掉。日本造就了最伟大的汽车公司,他采取了新的商业模式,过去汽车都是流水线生产,但是他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叫做零库存、零缺陷、及时化生产,就造就了伟大的汽车公司。能源危机、日元升值都不能阻止这个伟大的汽车公司。我们找股票也一样,你有专业眼光的话,有可以看出他不一样的地方。过去光明也一样,他对终端掌控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由于蒙牛、伊利采取新的配送方式,就决定了他更有优势,它使保鲜期可以延长15天。然后可以快速送到全国去。其实茅台也是有创新的,茅台年份酒就是一种创新。如果没有年份酒这种经营模式,茅台很难跟传统企业区别开来。按照时间价值提高品牌忠诚度,就和传统企业区分开了。现在五粮液也标一个十年装的五粮液,过去大家认为这个不科学,现在要跟他学,因为他是一个行业的标杆。我们很多企业为什么能够赚钱,他最重要的基因就是她必须有一个创新的产品或者一个创新的生产方式、或者有一个创新的销售方式、或者有创新的专利,这是企业能够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点,除了创新的商业模式之外,更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我们很多企业没有发展战略。新希望我记得他进乳业市场的时候,他说要打造乳业彩电业,其实他不知道这个行业已经没有机会了,他不可能经营的比光明还要好。他其实没有看天,走路不看天,这个行业已经被瓜分完毕了。你做得再好还是第三名,这样就会亏损,亏亏损就会被人收购。云南白药市场战略最好,每年出一个新产品,价格上涨10元。用的白药越来越少,但是受众在扩大。毛利率越来越高。这个企业就是他的产品战略做得非常好。他有很有谋略眼光的人,他把这个产品企业变成一个消费品的企业。所以企业战略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
第三方面,要看管理层。我们一定要投诚实的、可信的,有发展眼光的管理层。他们的品质是保证持续增长的根本因素。
最后一点,我觉得企业发展的执行力很重要。很多人说的头头是道,但是看他的执行力怎么样,就要看看这个企业怎么样。原来看到一个汽车公司,他的厕所里面还有管理办法,但是厕所脏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企业就是说得好听。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看他做了什么。格力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后我再跟大家讲讲市场的情况。大家现在对市场比较担心,觉得市场下跌的有点难受。但是我觉得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平衡市吧。温总理说过两句话,第一,防止股市泡沫。但是他后面还有两句话,要防止大起大落。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投资者非常的幸运,有政府指引方向。他要照顾感情。所以这个市场跌不到哪去,只要下跌的话,大家大胆的买入股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政府给你兜底。这是对市场的看法。哪些股票未来有很好的成长空间呢,今年主线是股指期货,大家很多人把钱堆在大盘股里,但是后面会出问题。我们投资不要投热门股票。今年反而小股票跌的特别多,明年行情还是小股票有很多投资机会。这是我对市场的一个看法。
&一、价值的理解:(满足定性前提下的定量分析)
1、A股无风险受益率=7.23%
格雷厄姆指出股票合理受益率=4/3无风险长期利率, 我国历史平均利率5.42%
(表1),意味着A股无风险受益率=4/3*5.42%
=7.23%,这与金融学上的72法则相一致,金融学的72法则:假设最初投资金额为100元,复息年利率7.2%,利用“72法则”,将72除以7.23(增长率),约得10,即是10年收回成本.实业投资要求5年收回成本,股权投资至少7-10年收回成本,10年收回成本是最低要求.
2、价值型(不成长)公司简易估值模型:PB=ROE/(1-ROE)
- 价值与成长&(上)_境界_新浪博客
估值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巴菲特都不轻易谈估值,问及估值的问题,只用”模糊的正确”来应付,比较简单明了的方法是基于长期平均ROE(7-10年,不短于5年)的PB估值。凡是能够深刻领会巴菲特理论的人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股票最重要的指标。整体公司的长期平均ROE是12.45%(表2),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平均ROE是12.45%,那么,最多只能给予净资产本身的价格,不然还比如买指数。如果一家公司的长期平均ROE高于12.45%(期前ROE=本年末受益/本年初净资产=12.45%/(1-12.45%)=14.22%,可以予以7.23%的倍数.(PB=14.22%/7.23%=1.97
&3、低估买入:PB买入=PB价值&2/3
格雷厄姆的雪茄烟蒂理论:2/3
内在价值买入,33%安全边际,2年回归内在价值完成交易,套利利润50%,年均受益25%。
买入价格:PB买入=ROE/(1-ROE)
/5.42%&2,卖出价格:PB价值=ROE/(1-ROE) /7.23%,
&二、成长的理解:(满足定性前提下的定量分析)
1、增长率的确定:净资产增长率=平均ROE&(1-分红率N)/(1-平均ROE)
成长投资鼻祖费舍尔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侧重于定性分析,很少提及定量分析。格雷厄姆注重净资产,巴菲特把他发扬光大,无疑注重于净资产受益率。净利润的增长往往带有欺骗性,ROE稳定或增长的前提下,净资产的增长率才比较可靠。平均期初ROE
=期末ROE/(1-期末ROE)
不分红情况下,净资产增长率=期初ROE=期末ROE/(1-期末ROE)
分红情况下,净资产增长率=期初ROE&(1-分红率N)
- 价值与成长&(中)_境界&
&&2、2、成长型公司(不分红)估值模型动态PE=PE/G=PE
/& 平均ROE&/(1-平均ROE)=1&
(ROE呈增长趋势)
费舍尔提到“主要目标在于寻求资本大幅度增值的投资者,应该降低股利的重视程度,最有吸引力的投资最有可能发生在能获得利润,但是股利较低或根本不发放股利的公司”。彼得林奇秉承费舍尔的投资理念,“一生寻找快速成长的公司”,加进定量指标,把费舍尔理论发扬光大,把受益率倒数(PE)与增长率(G)结合起来,PE/G=1为合理估值。注重定性,寻找ROE可增长甚至加速增长的公司,让动态PE加速降低,受益率升高(动态市盈率倒数)。
3、买入价格: PE/G=PE /&
平均ROE&/(1-平均ROE)=&1 &
卖出价格: “持股直到公司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成长型公司注重定性,合理估值可考虑买入。“真正出色的公司很少。它们的股票一般无法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低估时候买入,“集中全力买入那些处于不利境地的公司,由于整体市场状况或者当时金融圈错误判断了真正价值,使股价低于更好理解的真正价值的公司”。
&&三、价值与成长:(关键词)努力寻找成长型的股票、价值型的买入标准、金融界错误判断&
1、“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这来自于威廉姆斯的现金流折现模型,股价=市值/股本,价值股中显而易见的得到体现,10倍PE表示10年收回成本,平均年受益率10%,加进复利因素,折现率7.23%。意味着稳定盈利/不成长的公司,PE不超过10倍PE才有投资价值.
- 价值与成长&(下)_境界
2、“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有着定性功能,意味着只要公司能成长,内在价值能提高,公司目前的内在价值能得到保证依据之一.预测具有不确定性,成长能确定目前的价值,成长能确定就足够了,具体能成长多少,上帝才知道.彼得林奇比兔子还勤劳,目的是为了尽量接近上帝
统计分析表明:20多年来,美国的“价值型”基金的平均长期收益率与“成长”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基本相仿,并且略高于成长型,但市值的波动率也高于成长型。牛市中根本无法执行价值型投资,熊市中寻找成长股容易掉进成长的陷阱中。
3、tenbagger,是彼得林奇对寻找长期投资的股票极品的一种称呼,10年赚取10倍——年平均25%,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很高的长期平均收益率。深沪2市10年复合增长率25%太少了,能达到20%就不错了。格雷厄姆并不拒绝成长股,建议投资者慎重选择成长股,原因是成长股太少,而且大多数已经高估,买入机会往往在于“金融界错误判断”时出现,或说成黑天鹅事件,这是费舍尔的绝招之一,巴菲特把他称为击球点。要想确定的盈利并让利润最大化,必须以价值股的买入标准买入成长股。过渡高估也是“金融界对成长过渡乐观的错误判断”,投资进、投机出也许能获取超越10倍甚至20倍以上的受益,把握好时点3-5年就能达到。
不过敢于重仓执行以上操作,必须定量与定性的完美结合,以及情绪面、资金面的充分理解、不排除精通技术分析,还有超凡的心理素质。也许只有索罗斯能做到这点。
&努力寻找成长型的股票、价值型的买入标准、金融界错误判断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定性、定量、定时点,也许集合了格雷厄姆、费舍尔、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投资理念的精髓。
五.一位价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思维框架
用价值投资获取的收益应该是和趋势投资的收益本质不相同的,这种收益表现为:股票的分红、企业成长性带给你的股价增长,表现为股价上涨;另外股价在极端高估时候卖出,在极端时候买入的差价收益;价值投资的收益基本就是这三种,如果还有别的,很可能不是价值投资的范畴。整个投资的过程不完全是单纯的估值和选择企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心态管理,资金管理,应该是这三者完美的结合体。
第一,企业的选择和估值,企业的划分按照业绩波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强周期性的企业,一种是弱周期性的企业;对于强周期性的企业估值较难把握,但是如果投资者把握的较好,其收益往往是超出其他企业的投资机会,当然这样的行为其后代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估值和买卖价格的风险。另外一种弱周期性的企业,由于其业绩稳定性较高,不轻易随大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估值较容易判断,但是由于波动小,出现低估的买入机会和高估的卖出机会都是很小,更适合于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持有。这样的企业由于偶然的不利影响造成的股价下跌往往是较好的投资机会,当然这样的不利消息应该是不会伤害到企业盈利本质的因素造成的。
企业的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就是成长股和蓝筹股之分,成长股所处的行业大部分是新兴行业,或者是这个企业属于大品牌小市值,这样的氛围预示着这个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业绩增长也是确定性很高的。投资者买入这样的企业,主要目的就是获取企业成长性带给我们的投资收益,由于成长性的巨大空间,带给投资者的回报也是很高的。但是投资这样的企业缺陷就是,高成长后面的低成长的陷阱,也就是实际增长远远小于预期,由于高预期造成的较高估值最后反而成为影响我们收益的绊脚石,所以对于成长股,合理估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03年的茅台。对于蓝筹股,投资者买入和持有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过于注重其分红的回报,由于这样的企业往往是市值非常庞大了,所以想获取高速成长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企业业绩稳定,分红相当稳定,所以其分红才是真正吸引投资者眼球的重要因素。既然是以分红为主,那么其估值要相对成长股要低得多,同时买入价格是影响你分红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买入这样的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安全边际,否则投资回报将非常低,比如现在的茅台。
第二,资金管理的问题是投资过程中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这种管理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心态,如果投资者不是很注意市场的短中期波动,而注重于长期持股,那这种资金管理做起来就不必非常严格。但是很多投资者趋势投资出身,对于短中期波动过于敏感,总是有着患得患失的想法,那严格的资金管理对于帮助将是非常大的,这种严格的管理会使你获取相对大的收益,同时使你有着良好的投资心态。可以试想一下,在股市大跌之后没有钱进行买入的痛苦是多么大,同时还要注意你的资金管理的心态会受到股市大环境环境影响,市场好的时候会非常的放松,市场坏的时候会非常的谨慎。
严格的资金管理框架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要持有不同行业属性、不同经济周期属性的企业,经济向好的时候仓位侧重于强周期行业;同时还应该将持仓品种划分为成长股和蓝筹股,另外要有一定的现金,成长股属于进攻的范畴,蓝筹股属于防守的范畴,同时蓝筹股的现金回报可以作为一部分现金,作为流动性较高的现金储备。这样的投资框架即使是资金量很小,也要尽量保持,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进可攻,退可守,攻防兼备,当然这都是战术的问题。
我见过很多投资者,心态相当坦然激进,单一持股,差一点的就是分散持股,但是都是满仓,这需要投资者有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投资理念,同时对投资标的相当的了解和把握。对于不成熟的投资者和新手还是需要严格一点的资金管理比较好。由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还是很大的,所以完备的投资资金管理还是相当有作用的,否则投资者面对大幅的市场波动会非常难受的,这是心理上的。我认为严格的资金管理可以结合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及股市中期指数来综合判断运用,不必要分的太细,但是要有所划分。
第三,心态管理的问题是股市投资的重中之重,上面的企业的选择、估值、资金管理如果说是战术的问题,那心态管理就是战略问题。心态管理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首先明确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收益来源于什么,明确这些之后,对于市场中的机会就要懂得取舍,那些是应该获取的,那些是应该放弃的,如果不明白这个,投资就没有方向感,就会陷入投资的迷途。如果你认为自己投机做的好,那你尽可能的去做投机,如果你认为投资适合自己,那就不要看着投机眼红,专心做好自己的投资。我认为价值投资就是股市中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只有高举这个理论,才能保证你的投资持久稳定的胜利。
投资心态还需要战术上的配合,谁都知道,打了败仗,任何人都会有沮丧心理,打了胜仗,往往是沾沾自喜,这是人之常情。运用合适的战术,比如上面所说的合理的选择企业和估值,运用正确的资金管理,就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打胜仗的机会,经常打胜仗的人心态会非常好。同时这种战术又是在正确的投资理念指导之下的战术,二者是有机的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同时,以上的一些策略方法,很多人包括我,不是不知道,关键是能否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说起来一套套的,做起来却不延续正确投资方法,(包括我也经常犯这样的低级投资错误)这里面主要是还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所以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不光是要了解,明白了,还要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投资修养和投资理念的巩固,最终要养成自己对于价值投资宗教般的信仰,和坚强的价值投资的理念。我还认为这种学习永远没有止境,要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人的一生面对的繁华世界的诱惑,面对浮躁的社会百态,没有始终如一的持久学习,人的投资心态总会发生变化的,因为变才是不变的常态,所以对于投资我还是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投资投资再投资!
- 一位价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思维框架_Tenbagger_新浪博客
给公司估值就如给人算命,是个永恒的难题。
估值究竟是科学、艺术还是玄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按最经典的理论,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估值的困境也就在于此,世界上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即使股神巴菲特也一样。2008年,巴菲特花了24.4亿美金买了两间爱尔兰银行的股票,但因为次贷危机的加剧,公司基本面恶化,年末他只好把股票低价卖出去,2.7亿美金,损失了89%。(所以林奇说,任何投资本质上都是赌博,些许的差别在于胜面概率,但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即使坚定了价值投资信念,也不要信心百倍的认定找到了打开宝藏的密钥。即便如格雷厄姆此等价值投资之父,也躲不过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非常认同波顿建议保持适度而非过度的自信心,谦虚和谨慎有助于平静的度过市场的喧嚣和灾难。)
可见,估值时我们至少面临两大障碍:一是人会犯错,二是公司是动态的。没有人能永远正确的估值。(巴老也会犯错,因此不要在国内市场实践价值投资时总去想巴老投资哪个行业公司我也投哪个行业公司,事实上,我认为巴老青睐的行业在国内由于巴老效应普遍高估,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伟大的成功从来就不是精确复制出来的。)不过,投资就好比一系列“商业”击球,我们的幸运就是可以在有把握时候才挥棒。我们应该明白,要对某些公司正确估值确实不可能,近乎玄学。而对某些公司估值,确实是可行的。我们需要的就是选择自己能力圈内的公司进行估值。下面,我们给出了摆脱估值困境,提高估值准确率的一些建议。
估值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估值
公司就如人一样,也有它的生命周期。所以初创期的公司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要估算出它们的合理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说自己能正确估算出每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估值的最高境界不是万能,而是无为。有时候不估值就是最好的估值方法。譬如,巴菲特在网络股狂潮中,就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他在股东大会上坦诚地说:“我们了解科技产品,也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益处,只是不理解科技企业未来10年会如何发展……你可以了解钢铁、房屋建造,但让你分析一家房屋建造商未来5年或10年的发展前景则是另一回事。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预测企业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并非我们不去尝试理解科技股,只是我们无法理解科技企业,我们看不清它们的未来。对我们来说,有许多事情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很佩服不懂科技企业的他居然懂电动汽车。尽管我认同他的意思,但我仍主张应当像波顿、聂夫那样积极的去学习和摸索自己不懂的东西,投资本质就是与人合伙做生意,如果不懂这个生意当然应该努力去学。只有在努力尝试了之后确实仍然不懂才可放弃投资,而不应让“不懂”仅仅作为自己投资偏见的一个理由。)
要提高估值的正确率,最关键的就是坚守我们自己的能力圈,尤其是选择那种业务简单易懂的公司。(林奇倡导关注自己工作、生活密切接触的行业、公司,本意也就是这样的公司你更能看的懂。)
定性与定量
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而未来永远是个未知数,所以内在价值只是一个估计值,而非精确值。而且内在价值还是一个动态值,会随着利率、竞争等变量的变化而变化。那些证券分析师经常把每股盈利精确地算到几毛几分,显然是个“精确的错误”。而在估值时,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我们需要的是确定性,很多时候通过公司竞争力,发展前景等定性分析,更能把握公司的价值。而每年现金流是多少,折现率取多少等定量分析却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这也正是我不太认可DCF作用的原因。)
我们估值时,应该专注于选择那种有强大“经济护城河”的伟大公司。因为一个随时可能破产的公司,再精确的定量分析还是难以避免投资亏损的风险。记住,在投资上,罗盘比时钟更重要。(回到40年前,该买20倍市盈率的可口可乐还是5倍市盈率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罗盘比时钟更重要,但究竟重要多少,这个平衡度是我追求的价值投资核心所在。)
避开增长率陷阱
成长股一直是大家追捧的对象,新浪微博正好具有高成长的特点。所以我们估值时更要注意避开增长率陷阱。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前期投入超过了建成后其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成长反而会摧毁企业的价值。那些分析师口口声声将“成长型”和“价值型”列为两种投资风格,只能表现他们的无知。成长只是价值评估的因素之一,一般是正面因素,但有时是负面因素。
估值时候,一定要合理地估算增长的价值。避开定价过高的股票,避开过度竞争的产业,才是成功之道。(林奇、波顿都不喜欢热门股,本意也就是这些股票普遍定价过高,而非排斥成长股。热门概念股其中不乏有些伟大公司,但同样有数量不少的滥竽充数者,一旦糟糕的业绩本性暴露,迎接投资者的就是戴维斯双杀,风险不言而喻。但并不是说因此就应转向价值取向的极端,唯够便宜、够低市盈率才买,行业成长性和公司优异性比纯粹的依靠财务报表估值仍然来的重要。非常认同作者所说:成长是价值评估的因素之一,但这个因素是很难量化的。那些主张投资市盈率不超过20之类精确数字的价值投资者,在我看来没有很好的理解“大概”这个词的内涵,是很难抓住苏宁、三一、茅台这些超级大牛股的。)
对公司估值,本质就是用人的有限理性去挑战未来的无限不确定性,犯错在所难免。如何摆脱估值的困境,提高估值的准确率,安全边际是最重要的方法。所谓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通过在大幅低估时买进的方法,投资者可以减少估值错误带来的损失。所以安全边际之内的区域,才是投资者的“击球区”。(价值投资就是要在成长性和估值水平的矛盾中前行,重要的是掌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度。了解自己的承受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获得合理的、可持续的收益并非难事。但要成为如巴老耀眼者,还需更多的机缘巧合,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功的投资者远少于成功的企业家的原因。)
估值都是浮云(转)( 10:35:19)
(夕注:这种毛估估的方法终是投资的真谛,再加上利用好大众恐惧贪婪的群体心理所造成的机会,对于投资可能就足够了。坦伯顿一生的成功就是利益于他的极度悲观法则。)
大家都知道买东西要买便宜的,买股票应该也一样。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贵?什么样的股票便宜?
美国资本市场上有几美分一股的股票,有13万美金一股的股票。
那么我说几美分的股票就比13万美金的便宜,大家肯定会哑然失笑。但我真的经常听到人跟我说,google600多美元一股,真贵呀买不起。酷六股价才3块多,真便宜。
以单价看贵贱真不是完全没有的事,否则你无法理解为什么百度要搞一拆十,网易要搞一拆四这种数字游戏。
当然严格来说,股票的贵贱真是跟股票的单价毛关系都没有。股票是分拆的部分公司资产,它的贵贱,理论上取决于股票价格与它占有的公司资产之间的关系。如果价格低于资产价值,就可以说它是便宜的;如果股票价格高于资产价值,那么就可以说它是贵的。
每股股票的价格是很明确的,但它所包含的资产价值就不是那么清晰的。你打开股票终端,每只股票都会有一个与此最接近的值: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与股价比值,叫市净率。市净率曾是很多投资者衡量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
但现在这个指标快破产了。比如吧,香港市场上的很多地产股,都是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出卖的,但你不能说那股票一定是便宜的;相反,百度腾讯这些互联网公司,净资产可能只有它的股价的几十分之一,但你也不能说它的股价就是贵的。
所以投资者逐渐明白,公司的土地厂房生产线这些“净资产”,除非破产,一般和投资者不会发生什么关系。和投资者发生关系的是盈利。所以直到现在,市盈率PE(每股价格与每股盈利的比值)就成了投资者衡量股票贵贱最重要的指标。为了看到长期的市盈率变化,还衍生了另一个指标PEG,即PE与每股盈利增长率的比值。
当然,因为CFO们高明的财技,和错综复杂的会计手段,一会减计、一会计提,企业的盈利经常很有猫腻。所以更专业的投资者不看盈利,看现金流,那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正向现金流畅旺,一般说明企业现在经营状况是好的。
但问题是,市盈率现金流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如果认为市盈率低,股票就便宜,那么投资也未免太简单。事实也是这样,很多市盈率低于10的股票,股价连年下跌;很多市盈率上百倍的股票,股价还连年上涨。今年现金流是正的,明年可能变成负的。
所以,问题出在投资投的是将来,不是过去,资产、盈利、现金流这些估值指标只能衡量过去的企业经营状况,而决定股价的则是将来的盈利和增长前景。所以啊,估值什么的,都是浮云。
什么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增长?大体上是这些因素:
公司所处行业的增长前景。
公司在行业里的竞争优势和定价能力,公司所提供产品、服务受用户欢迎的程度。
公司的团队、管理和文化,给长期的竞争优势提供的支持。
这些在股票终端机上能找到指标吗?没有。
评估这些东西难吗?难。要了解这些,你得阅读大量的企业、行业信息,得尽量去接触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尽量去接触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并在消化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这比做CEO还难吧?这就对了,这个世界上,成功的投资人,比成功的CEO要少多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厅营业额估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