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App,哪个攻略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结伴最方便?

结伴旅游APP:强需求领域拿什么俘虏你的信徒
作者:鲁浩
如果身边的小伙伴都不能陪你去旅行,那下载一个APP,输入目的地和时间,自然会有一堆小伙伴来到你身边。这就是结伴旅行APP。
结伴作为一种明确的需求杀入在线这片红海,近日这类APP扎堆出现,其中不少获得了首轮融资,有观点甚至认为结伴旅游将是下一波创业热潮,但身为资深驴友的起点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却认为,目前国内值得投资的旅行应用还未出现,因为这类结伴APP不仅难以导入大流量,用户粘性也是一道坎。
结伴是强需求
在线旅游,看似红海一片。可仍有创业者在这个领域苦苦寻觅栖息地,&结伴旅游&犹如&小清新&给这些创业者带来希望。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日结伴旅游A PP获得融资的有:如搭伴玩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100万投资,行者获得中路集团20 0万投资,约伴网获得门户网站8264投资。
在大多数人看来,结伴旅行A PP或许并非像吃饭、打车一样属于刚性需求,缘何这块蛋糕引得创业者如此追捧?
蚂蜂窝创始人陈罡认为结伴作为在线旅游的一个细分领域,是必然阶段的产物。他分析,在线旅游的第一个时代是以&鼠标+水泥&开始的时代,把线下的资源搬到线上。第二个时代,大家对信息有了对比的需求,于是诞生了去哪儿的模式。而目前第三个时代应该是多样化、细分化,也就有了结伴旅行的出现。
从用户角度上来说,&结伴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戈壁投资合伙人蒋涛对南都记者说:&其实,结伴旅游的需求还是非常明确的,比如之前一些旅游论坛或者豆瓣等网站也都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内容,从活跃度上来看还不错。&捡人网创始人许佐麟分析,以前结伴旅游主要是户外驴友的行为,他们外出爬山、徒步、探险等,必须通过结伴来提高安全度,但随着目前兴起的&穷游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大学生成为了结伴旅游的主要群体。在他发起的一项微博调查中,大多数用户选择结伴的目的都是&结伴&,其次才是节省成本等。
对于第一批&参战&的创业者,用户粘性和产品体验一直是摆在了最重要的议程。
行者创始人沈沛君为了增强用户的粘性,将结伴旅游的概念扩大化。他认为,结伴社交应用其实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实质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标用户,这样社交味更浓、粘性更强。而中路投资高级项目经理张婷在对社交旅游产品进行投资调查时发现,社交是增强用户对结伴旅游产品粘度的重要切入点。她强调:&在投资该类项目时,用户活跃度及粘度是重要指标之一。结伴可以视为一个导入流量的切入点,但关键在于通过社交来增强粘度的能力。&
与这些人意见不同,许佐麟则认为,在线旅游类网站的粘性普遍不强,所以他认为粘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吸引人的因素,最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搭伴的成功率,让用户每次都能&搭到伴、捡到人&,这样这些用户自然会转化为有效用户。许佐麟把这一点视为研发产品的核心。他说:&如果可以提高捡人成功率,就增加,不能提高捡人成功率,就删除这个功能,管它什么粘性不粘性的,满足用户需求才是主要目标。&
粘性是硬骨头
虽说结伴需求一直存在,但说到底,它并非一个持续性需求,蒋涛直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团队可能不会投资这类的A PP。&他认为,虽然说旅游需求越来越变成了刚性需求,但使用频率太低。以结伴为切入点虽然能够聚集一些人气,可并不能提供一些持续性的需求。
而采访中,就产品而言,南都记者发现有些投资人并不满意。拼图网创始人黄效峰分析,现在的约伴服务虽然非常多,大多还停留在信息张贴板式的1.0时代,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用户检索,并且结伴的成功率也不高。所以他在做流量的同时,计划在产品层面对用户及信息引入更多的筛选机制,帮助用户提升结伴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查立直言:&目前在线旅游市场上的应用在产品本身方面做得不够好。&他认为,旅游并不是一个&定一个地方,安排好一切的服务&的过程,而是一次深度学习、一次深度体验、一次充满随机变化的行程。但目前应用大多都是提供一些大路货的信息,而缺少深度的攻略。他说:&对于那些&以目的地为起点而自称解决你一切问题&的A PP,我不是信徒。&对此,蒋涛也向南都记者吐槽:&即便下载国内最大最全的旅游攻略,也要看二三十篇才能找到为数不多的有效信息。&
回到结伴旅游上,蒋涛认为,决定一个结伴应用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是否能结到合适的伴。如果能真正取代之前的论坛和网站,必须在产品上做得足够好。他说:&其实贴个帖子也不是很麻烦,如果能达到的效果比A PP好,可能更多人反倒愿意发个帖子。虽然论坛体验一般,但最终的效果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盈利是老门道
虽然有像查立和蒋涛这样对目前旅游应用不满的用户,但他们仍看好广阔的旅游市场。而创业者或许正是基于此才认为结伴旅行仍存有一片蓝海。
南都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国内目前还停留在&报团&的阶段,结伴旅游显得非常小众,但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更看重未来的市场。根据许佐麟和团队的一份统计,目前结伴旅游大约在整个游客群体中仅占据10%的比例,而且以90后为主。许佐麟说:&虽然看上去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2012年中国旅游人次29.6亿次,相当于有2.9亿次旅游人次是结伴旅游,这样听上去,市场也非常大。&同时,许佐麟认为慢慢00后也加入这一团体,市场份额会越变越大。
蒋涛则认为,从旅游市场上来讲,现在越来越多人会选择自助游,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市民每年都会有一到三次的基本需求,所以乘着东风,结伴旅行的人肯定会增加。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张婷认为,在旅游和社交方面,未来一定是会出一家比较大的网站或者APP。她向南都记者分析,目前国内大多数在线旅游类的应用都比较集中在游记和攻略等内容上,而这些做游记和攻略的应用中社交成分都比较轻,更加偏小清新一些。所以不少创业者选择社交这一个切入点。
一直关注做旅行分享及交友社区的黄效峰也非常认同这一点,他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现,结伴功能用户活跃度很高,所以才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在黄效峰看来,不同于陌陌这类陌生人之间的社交行为,旅行结伴的沟通有明确的切入点,并且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能带来更加真实和独特体验的社交方式。就拼途网的用户分析可以看出,其中20-39岁的用户占到75%,而女性占比约55%。
作为第一批结伴旅游的先行者,南都记者了解到,行者未来的盈利方向还是以预订为主,主要包括车票、门票、机票、酒店等。同时也会考虑对于其他APP的广告收入,或者通过一站式介入到一些收费的攻略应用获取利益提成。
而拼途网目前与一些热门目的地的比较知名的、有资质证明的户外俱乐部合作,推出了名为&拼途召集令&的产品。拼途网帮助召集用户,俱乐部则付给拼途网佣金。黄效峰告诉南都记者,未来这会成为拼途网的一个主攻方向。此外,还会考虑通过&俱乐部的收客佣金&、&旅行产品及服务的精准推送与导购&等增值服务。
目前成熟的渠道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联合运营,而买广告将非常烧钱。
目前手游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但渠道越发呈现分散化的状态,对此,汪东风认为,这需要一个由分散走向集中化的过程。他分析:&所谓内容多了渠道为王,渠道多了内容为王。游戏产业在爆发的过程中,由于研发门槛不高,所以成千上万的团队加入到研发的领域,就变成了渠道为王的局面。&他告诉南都记者:&虽然渠道会存在非常长的时间,但寡头仍会集中在腾讯、360等公司,并不断挤压小渠道,慢慢终究会走向平衡。&至于云游未来在渠道方面的布局,汪东风非常低调:&目前还属于保密的阶段。&
在产品方面,如何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汪东风紧握着两个指标。一是产品指标,二是商业化指标。汪东风认为,产品指标主要是指产品的留存率。他向南都记者解释:&今天来了10000个人,明天还有多少人会回来。更细化的是,在多少级或者多少分钟流失的人最多,有没有补救的办法。&至于商业化指标,指的是游戏本身付费人群的比例,比如单个人付费的金额等。
南都记者留意到,公司内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面孔,汪东风介绍,因为只有年轻人才更了解用户,在研发产品上讲求速度之外,更看重能否在用户提出反馈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行者:陌陌式拼途
匹配同路伙伴,定位出行社交
企业名称:深圳市汉泰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者:沈沛君
创业时间:2010年
团队成员:9人
商业模式:折扣酒店、机票、火车票等预订分成
融资情况:获得中路集团200万投资
发布出行计划、寻找同路伙伴、分享旅游心得&&这似乎是时下以结伴旅游为主题的网站及应用的共同标签。行者&&&寻找同路伙伴(下简称行者)的创始人沈沛君告诉南都记者,旅行社交应用其实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实质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标用户,比起同类型应用,它的社交味更浓。
陌陌+&在路上&
行者虽然今年4月才上线,但这个创业点子沈沛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酝酿。做销售出身的他对市场有种特别的敏感,在关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他渐渐嗅到了机会:以陌陌、遇见为代表的社交产品不断涌现,但绝大多数都是基于LBS位置定位的简单型社交,虽然门槛比较低,能迅速实现用户的规模化,但仅凭地理位置就把完全陌生的两个人拉在一起,注定用户的粘性、互动性非常小;另一类旅行分享类应用如在路上、嗡嗡则重点着眼于分享,淡化社交,而把两者结合或许更有前景&&&以相同的行走轨迹或者共同的目的地作为社交的切入点,更具备沟通交流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自助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沈沛君看来,这种不依附于团体的旅游趋势,正是旅行社交应用发展的机会,可以首先从这部分消费人群身上打开市场;把旅行社交的外延扩大,其实它的重心是社交,在当今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的社会,很多出门在外的人都需要有同路的伙伴。
首页展示社区用户
对于用户而言,旅行社交应用的好处在于既能找到同路伙伴,结识新朋友,又能在预订酒店、机票、景点门票时获得团体折扣,降低旅行成本。纵观目前市场上主打旅行社交的网站和应用,几乎都朝着这个需求,也基本上能实现上述这些功能,行者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呢?
沈沛君告诉南都记者,行者在展现形式上与其他同类产品有不少差异:很多网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论坛,招募同伴的信息以帖子的形式存在,外加一个可以输入目的地的搜索栏;而行者的模式不是发帖,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出行轨迹、交通工具等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同路伙伴,更有效率。即使是没有足迹、没有出行计划的新用户,也可以在个人页面提交资料和照片,行者的首页就是社区用户的直接展示。
目前,行者的注册用户达到20万,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在3分钟以上,而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国内的A PP用户单次使用普遍不到3分钟。
&旅行社交现在还称不上一个行业,只是一个初露端倪的市场热点,尽管前景广阔,但就像两年前LB S定位,做得好可以挖掘出大市场,但做不好就可能成了鸡肋。&沈沛君认为,现阶段重在积累用户、优化用户体验,等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后,盈利模式还可以再深挖,但现在还不便透露。
拼途网:深耕驴友召集令
信息量为王,重点是&拼&
企业名称:杭州麦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者:黄效峰
创业时间:2010年
创业地点:浙江
项目团队成员:6人
商业模式:以&拼途召集令&的形式推荐合作的户外领队的召集信息,获得一定佣金。
融资情况:暂无
拼途网自从2010年推出以来,一直是个游记分享类社区,直到今年1月份,才悄然&变身&为结伴旅行网站。拼途网创始人黄效峰对南都记者说,现在主流做结伴的大多是旅行社区的子频道,而拼途网看好这一市场前景,把精力都集中于此。
论坛直白约伴
事实上,拼途网在改版之前,有关&结伴&的内容也是以子频道的形式存在,持续的高活跃度让黄效峰觉得,与其继续做大而全的社区,不如投身到社交性更强的结伴旅行领域。
黄效峰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出身,有感于生活中很多忙于工作的都市白领都渴望通过互联网扩大社交圈子,他认为,结伴旅行作为其中一个细分领域,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被互联网化的这一代人崇尚自由,乐于接受自助旅行,拼途网就是瞄准那些单身的又喜欢自助游的年轻人。&
大部分结伴旅行网站实际上就是出发前发布召集信息的地方,拼途网也不例外。信息招贴板式的直白展示,乍看与普通论坛无异。黄效峰告诉南都记者,这种展示方式最平常,也是用户最习惯的旅行结伴,首先得有人可以找,帖子的形式能迅速积累大量的结伴信息,所以现阶段暂不考虑产品差异化的问题,而是努力提升人气、扩大信息量。
据了解,拼途网的注册用户有8万多人,平均每天新发的结伴帖在300条左右,用户回应达500多条。黄效峰说,这个活跃度是个不错的开端。
移动即时结伴
如果拼途网只停留在一个论坛式的网站,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这只是他们发结伴信息的其中一个渠道,谈不上有什么粘性。
黄效峰认为,主流结伴网站聚集的都是出发前的信息,很可能最后并没有成行,等于是无效信息。而拼途网下一步重心在旅途中的即时结伴,这类信息准确度更高,也更有利于积累用户;但前提是信息要能及时送达,因此需要相应地开发手机端应用,让用户在发布信息以后,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接收回应。他表示,拼途网会慢慢延伸到移动端,从旅行前到旅行中,一步步扩大服务范围。
与此同时,黄效峰也考虑到结伴旅游本身的局限性,毕竟旅游本身不是高频次的消费行为,喜欢自助游又接受陌生人同行的群体不会特别多。他告诉南都记者,旅行只是拼途网目前的一个切入点,等品牌建立起来以后,也许会多走几条路,比如进一步衍生拼车、拼住等等,分别开发相应的A PP应用,积累更多用户。&拼途网的重点是&拼&,根据用户的需求也许会发展不同的载体,但始终不会离开社交这个核心。&黄效峰说。
[责任编辑:李芳]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打造绿色软件,免费软件下载基地!
所在位置:& >
> 西藏旅游appv1.95 安卓版
西藏旅游app
手机扫描下载
类型:生活健康
版本:v1.95 安卓版
大小:1.94MB
语言:简体中文
厂商:武汉鼎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最热软件最新软件
微信抢红包神器20161
下载:1225
360安卓浏览器2
下载:12673
无限极e帆网3
下载:11611
下载:9906
下载:11141
nice品牌滤镜6
下载:4423
qq自动抢红包软件7
qq红包外挂8
下载:2590
在线小游戏
西藏旅游App安卓版是越玩越野西藏游致力服务广大游客打造的一款旅游app软件,它是西藏纯玩旅游,西藏特种旅游引领者,西藏旅游散客拼团集散中心,大量收集整理了西藏旅游攻略以及景区景点介绍,提供拼团参团,结伴召集,包车定制旅行,精品VIP小包团等服务。
西藏旅游提供西藏旅游全方位服务,主要服务于西部旅游,西藏旅游,川西旅游,川藏旅游,颠藏旅游,青藏旅游,阿里旅游,新藏旅游。
独家推出&去西藏&--三A立体式服务体系:
1、Anytime (任何时间) 无论你选择什么时间,将为您随时提供最优质的西藏旅程。
2、Anywhere (任何地点)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您都会取得我们及时的沟通。
3、Anyhow (任何方式) 无论通过什么联系方式,我们都随时出现在你的身边。
西藏旅游app评论
绿茶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很不错的一款西藏旅游手机app应用软件,这次去西藏帮了大忙了。
绿茶安卓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介绍非常详实,内容非常丰富,去西藏必不可少的手机应用!
绿茶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很不错的一款西藏旅游手机app应用软件,这次去西藏帮了大忙了。
绿茶安卓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介绍非常详实,内容非常丰富,去西藏必不可少的手机应用!
绿茶安卓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很方便,信息全面,顶一个!
绿茶安卓网友[云南省昆明市]
好评,还不错!手把手教你做:国内旅游攻略类App分析 - 91运营网
手把手教你做:国内旅游攻略类App分析
旅游永远是人们的一大刚需,围绕旅游的服务层出不穷。除了携程去哪儿等代理商、平台商,专注于自助旅游的应用也不少。喜欢自助游的用户在旅游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需求,社区、攻略、社交等类别都能与旅游挂钩,设计出不同的产品。其中有蚂蜂窝等PC端旅游社区的大佬,也有很多小型的创业公司。目前该方向的旅游应用大致包含游记分享、攻略、社交等方向的功能,旨在为自助出游用户提供出行前后各个方面的帮助。
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特征
该类应用的用户群体主要是自主旅行的游客,角色细分可分为这么几类:
利用假期好友或者家人自助旅游的白领等;
利用空余时间独自或者同学间出门旅游的学生;
经常在外户外旅行的驴友或旅游群。
用户特征主要有几点:非团体旅游,规划能力强,有自己的游玩方式,爱好旅行交友,旅行开支较少
2、场景分析
●查查目的地有哪些景点,哪些景点比较有名,哪些景点感兴趣
●制定自己的游玩日程,根据自己的出游日期来安排行程
●看别人的攻略,别人的行程与别人的游玩感受,给自己参考
●说走就走的旅行,稍作参考直接到达目的地
●查景区之间的路线,交通方式
●在景点一张张拍照,休息时发朋友圈
●查看景区交通,介绍,游玩线路等详细介绍信息
●找找身边的朋友,搭讪交友
●查看大家对景区照片的分享
●在路上遇到问题寻找周边人的帮助
●说把自己游玩的行程、照片、心得整理成游记分享
●对玩过的地方进行评价
3、需求分析
1、容易地查找到符合自己出行需求的景区介绍信息来筛选自己的目的地
2、游记等能直观地展示行程与景点列表作为参考
3、能够自助制定行程安排与攻略,在离线时随时查看
4、能够了解到目的地各方面的用户评价信息及其他用户信息
1、能够把当地的游玩感受或图片分享让大家看到
2、出行中能够获得实时的帮助
3、能够了解行程中每一环节的交通到达方式
1、能够将自己的照片、感受等方便地整理成游记
2、应用分析
主要应用:
在路上APP依靠用户UGC生成内容,内容以游记和目的地的贴士为主。
功能:贴士:贴士是在路上的ugc的主要内容,形式以是图片和文字结合,附上标签,标签类别包括了景点、游玩方式等。比如用户想评价景点,或约伴,都可以在贴士中附上景点、约伴的标签。贴士覆盖面广泛,用户发表容易,但是由于内容碎片,用户要花比较大的成本查找搜索
游记:游记的形式包含了行程单和游记内容。行程单按游玩时间生成并包括线路图等。游记的内容是由照片串成,照片下附注文字和地点。这种描述行程的游记方便用户查看和参考,只是照片多了点
目的地:目的地页面显示当前旅游贴士列表,支持用户通过标签选贴士。同时也有所有游记和景点的列表。目的地的所有信息都由用户生成,信息量大但不易查找
好友:用户通过加好友关注好友发的贴士。个人页面会记录用户去过的地方,游记列表,勋章等。社交上类似于微博形式
评价:在路上的模式是完全通过用户UGC的分享生成,利用贴士将旅游要素碎片化,整合各种碎片来填充旅行各个方面的内容,满足了用户“在路上”的诉求。
目前在路上还推出了一个旅游电商的APP——淘在路上,从社区向移动端进军。
使用感受:1、标签化的信息太杂乱,贴士检索起来非常困难,且有很多我不需要的信息。
2、对于目的地缺少系统介绍,只有贴士列表。
3、实时添加照片的过程中,拍照后写感受上传的过程太繁琐。用户不会一直在游玩途中写感受。游玩后上传照片与感受需要不断地加地理位置也太麻烦
4、根据实时发表的状态制作游记较为轻松,也很直观
蝉游记的内容是UGC和系统整理相结合的形式。ugc的内容主要是游记,系统再将目的地与用户发表的整理成攻略等。
功能:游记:蝉游记将游记的内容根据景点分隔成类似于贴士的内容,整体按照时间和景点游览次序排列。游记中的每个景点都标出该景点游览时间价格。被分割的游记内容会整理到相应景点栏中,让用户作为参考。分隔游记的形式能够将用户ugc的内容用在多个地方,而且方便阅读
目的地:目的地里包括景点攻略下载,建议行程安排和景点列表。景点的用户评论都是来自用户所发表游记中相应的内容,包括照片和评价。有了系统的攻略信息和用户的游玩感受,目的地的内容比较丰富。
用户:包含用户的游记和收藏内容。支持用户加好友但很少有好友互动的功能。
评价:蝉游记与在路上的不同在于包含自身的攻略等内容,打造了很多专题,同时将用户ugc的内容整合后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很好地利用了海量信息。在攻略上能够多个角度满足用户,但是用户分享交流环节比较少。
使用感受:1、对照片的展示较为直观
2、游记内容细分到每一个景点,但很难让用户做一个整体性的参考
面包旅行也是ugc和系统产生内容结合的方式。用户自主发游记,系统将游记等整合成目的地的介绍信息。
功能:游记:游记中记录了用户游玩地图路程等概况,并附有时间和、线路和经过的景点。游记具体内容和在路上较类似,以照片和附注文字形式串成游记。这些照片在目的地介绍中还会用来展示。比起其他应用面包旅行的游记内容和方式都是更加完善的
目的地:目的地的信息比较多,有系统产生的总体与具体景点等介绍,也有用户UGC的游记、图片展示和评论列表,和动态等。此外还有旅游套餐卖。图片内容来自于游记中,支持用户评论。面包旅行各个细分的景点也有详细介绍和用户图片动态等,而且信息多样化。只是信息类型过多显得有些杂乱,入口太隐蔽。
用户:以地图的形式显示用户旅程,并总结出旅行成就的各项数据,将用户的旅行通过数据和图直观地显示出来,也提供给他人参考。同时支持通过第三方应用加好友。尽管在好友互动方面也很少,但对用户本身的运营比较完善。
评价:面包旅行的特色是直观化用户的旅行成就。同时和蝉游记一样,将用户ugc的内容整合后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用户,突出了用户的分享内容如图片,只是在目的地中海量信息整理稍微有些乱。
使用感受:1、景区分类清晰,每个景区的模块太多。
2、将游记中的图片单独列出来分享,较直观,但贴士和动态有点累赘
穷游客户端是穷游网站旗下的一款应用。
穷游是系统内容和用户发表想结合的形式,更偏重旅行攻略方面的服务,设有行程参考,让用户自定义行程的功能。依托穷游网的大量用户和数据丰富攻略内容,做到用户出游的行程规划助手。
功能:目的地:穷游的目的地页面包含了推荐行程,景点列表,锦囊,游记列表等功能,注重向用户传递攻略内容。每个目的地都有专门的锦囊下载供用户离线查看。
行程:穷游目的地中的具体行程内容来自于穷游网积累的大量用户和UGC内容,然后系统总结用户的精华行程。行程的形式则是按时间和地点排列成列表,每天的内容含有景点,交通,酒店等信息,点击后有具体的介绍。行程表现形式直观且简单。在穷游网上支持用户创建自己的行程,选择目的地等生成旅行单。在行程的推荐和规划上穷游做得很到位。
用户:用户的行程、锦囊与足迹都会有记录。社区方向的功能主要放在了网站上,APP中比较少。貌似也没有好友功能。
折扣:穷游也踏入了电商,在APP中有专门的一栏卖旅行折扣商品,在目的地中也有。
评价:穷游客户端的特色是旅行的行程规划,行程展现形式非常直观,而且比内容过于丰富的游记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自己规划行程的功能能够放在APP中,那么这款应用就是一个完全的行程助手。穷游的游记形式比较简单,类似于状态等实时社交功能也比较少,但网站上的用户已经积累了相当多。
使用感受:穷游PC端的行程规划比较好用
蚂蜂窝的应用
蚂蜂窝打造了好几款移动端的应用,包括了注重旅行社交的嗡嗡,作为攻略的旅游攻略,专门列游记的游记,以及旅行翻译官等。蚂蜂窝凭借着自己海量用户数和游记数,利用整合UGC内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各方面的旅游帮助。
该应用依靠蚂蜂窝社区中海量的用户UGC形成的游记资源,按旅游目的地分类让用户查看
功能:游记是由图文混合组成,用户可以像写文章一样写游记。处理正文,游记包含了目的地的信息和评论列表
评价:蚂蜂窝游记应用只包含了游记功能,对目的地的介绍信息较少。游记以文章形式呈现,可读性不及之前的应用。
旅游攻略专注与提供目的地的旅游攻略下载和相关信息,以目的地分类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信息内容以系统所整理的用户UGC内容为主。
功能:提供锦囊下载离线查看,景点美食等列表,和相关的评论,游记。借助与蚂蜂窝网站的信息量还是不小的
评价:旅游攻略尽管简单,但却是蚂蜂窝最热门的一款应用。路书的形式很好的帮助用户查看旅行信息。尽管功能创意上比较少,但信息本身能让用户满足。
使用感受:
1、目的地的景点列表杂乱,介绍简单,以评价为主,攻略都在路书中
2、游记只是单纯的内容展示,没有分出行程单,看起来比较吃力,写游记也一样。
嗡嗡是一款旅行社交应用,也是蚂蜂窝最具创新味道的一款应用。嗡嗡有点像旅行版本的微博,特色是基于用户的LBS定位,支持用户实时发表状态。
功能:周边:系统会获取用户所在位置,用户可以看到周边发表的所有状态和用户。状态的形式是图片和说明文字。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位置发表状态。这种基于LBS的社交可以满足旅行中用户实时的诉求,但是难以界定用户是否处在旅行状态,微博形式的状态本身不一定会拉近陌生用户的关系
目的地:目的地的功能有相关攻略,活动,宝藏,结伴等,与旅游攻略不同,介绍性质的内容较少,多以各形式的活动、发现等零散信息为主。
用户:除了LBS发表状态,系统支持用户加好友,关注后可以查看状态,也可以私信聊天,如前所述,类似于旅行中的微博。
评价:旅行社交确实是用户在旅行中存在且还未完全被挖掘的需求,比如旅行途中实时需要帮助,或者约伴等。而嗡嗡的场景主要是基于用户好友与地理位置的状态分享。用户可以从中了解目的地的动态,或者与好友分享旅行信息,但是旅行中真正的社交需求则很少涉及到。
去哪儿攻略模块
去哪儿APP的攻略数据来自于网站端,包含了对目的地各方面的介绍和游记离线下载。依靠去哪儿的酒店、门票海量资源,在攻略模块中也有对这些内容资源的引用。
功能:目的地包含景点等列表,酒店等预订信息,游记,点评和路线。攻略都是用户的游记,可以离线下载与筛选。游记中列出行程单。
景点:包含介绍,点评与预订的信息。点评内容来源与游记,以用户感受为主,会比较乱。
路线:路线来源于用户,包含景点顺序、餐饮住宿的信息。图片较多,但是餐饮住宿对路线的影响不大,篇幅占太多。
评价:在去哪儿APP上的攻略模块不详细,以用户UGC的形式形成攻略内容,主要还是参考游记为主,其他功能较为一般。
携程攻略模块
携程的攻略包含目的地的各方面介绍和游记查看,同时支持用户自主写游记。与去哪儿一样,攻略中有各个海量资源的入口。携程APP还有一块旅行日程服务,支持把几个景区添加到旅行日程以便查看。
功能:目的地:景点美食信息,行程推荐,游记,酒店预订甚至是结伴信息都有,覆盖面较广。每项信息介绍比较详细。
景点:除了介绍有用户专门的评价,可以写点评,还可以添加到日程。
日程管理:携程APP日程的一级入口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程。内容包含景点,票等,但是没有具体行程顺序。
行程:来源于系统对精华游记的筛选,分成了行程单,包括景点的顺序,建议时间,以及景点间的交通和基于景点的周边预订信息。行程的形式最为直观而且最符合用户的需求。
评价:除了用户UGC的内容,携程对行程推荐与管理做得最好,行程参考起来最为方便。
产品几大功能点分析
游记如:面包旅行的游记
特点:由用户UGC形成,详细的供参考的行程列表。景点等介绍与感受。能够拆分。
问题:游记内容太多,且以图片分享和游玩感受为主。一篇游记中供用户提取的信息不多。
评价:用户看游记的需求主要是为自己行程做参考,了解目的地状态和行程攻略。其次是好看,了解他人经历,或好友分享。游记本身信息杂乱,用户需要能直观地看到游记中的行程列表、景点列表等核心内容。比如将行程单独提取出来。用户筛选游记信息比较困难,因此其中的细分内容也能让用户做参考,比如单独提出某景点感受、
目的地攻略,行程推荐如:穷游的目的地
特点:整合UGC内容,利用离线路书等形式让用户随时参考。提供推荐的行程,景点列表等。细分的内容中包含用户的感受。
问题:不同用户的旅行需求不同,一套攻略很难打天下。海量UGC攻略的信息筛选机制不好,用户不方便查找
评价:用户需要对目的地信息大体了解,查找到符合自己所需求的攻略,游记等作为参考。由于众口难调,需要有个筛选游记的功能,让符合用户口味的游记或行程安排展示给用户。此外最好能够帮助自己完成行程的规划与安排,如智能的行程助手功能。有些内容用户在旅行中实时需要,因此路书或个别游记需要支持离线查看
用户对目的地的评论感受如:在路上贴士
特点:整合UGC的内容,看到用户对景点等的评价和游玩时的感受等信息。类别非常多,通过标签区分。游记的具体内容也可拆分出来
问题:用户发表的信息类型多样化,很难整合,标签的形式造成用户查找困难。
评价:用户的需求一点是获得来自用户的景点评价与感受信息作为参考,可以包含景点评论和游记中的相关内容截取。另外一点是搜寻到对目的地各个方面信息,比如不同的旅游方式,找伴,活动等信息。用户UGC的信息多且乱,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分类整合。
用户实时动态信息如:嗡嗡
特点:类似于社交应用的形式。结合LBS的位置信息发表状态,以图片为主。用户可以关注身边的状态,以及加好友
问题:好友社交层面比不上专门的社交应用。真正需要帮助的内容太少容易被淹没。用户不在出行的时候不会用到。
评价:每个用户都有向大众分享当时当地感受的需求,比如拍照等。分享状态除了让大家看到,还需要以地点和陌生人为主,有别于传统的熟人社交应用。用户也需要在旅行途中通过动态获得来自周边实时的帮助。此外系统最好能做到区分用户是否为出行状态,因为不出行时不会用到。
作者:互联网产品体验分析pmchanpinfenxi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勾搭小编微信号yueyingzheng88,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铁最丰富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