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临近退休遇厂房动迁补偿一平米是否能得到n+1的赔偿金

> 本地楼市 > 正文
越城区又一地块划入拆迁范围,最高赔偿12798元/㎡!
&&来源:绍兴房产超市网
[导读]浙东古运河沿岸环境整治工程房屋征收补 偿 方 案1征收目的经绍高新经发项建[2017]1号文件批准,为推进浙东古运河沿岸环境整治工程需要,改善该
浙东古运河沿岸环境整治工程房屋征收
  补 偿 方 案
  1征收目的
  经绍高新经发项建[2017]1号文件批准,为推进浙东古运河沿岸环境整治工程需要,改善该地块居民居住条件实施房屋征收。
  2征收范围
  东至平江路,南至浙东古运河,西至环城河、北至云东路。本项目需征收住宅、非住宅及单位房约610户,总征收房屋面积约 5.1万㎡。
  3征收补偿资金测算
  根据采样评估价格,经综合测算,本项目房屋征收总的费用约 8.48 亿元(含房屋征收补偿、搬迁、临时安置及补助奖励等相关费用)。
  4补偿原则
  1、按“一证一户”认定的合法建筑面积并依法给予补偿。
  2、网格联动,奖励早签早搬,鼓励货币安置。
  5征收补偿
  (一)补偿方式
  1、住宅房屋的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产权调换。
  2、征收非住宅用房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
  3、实行货币补偿的,可在被征收房屋评估价值(不含阁楼、附属物、装修)的基础上,给予被征收房屋评估价值20%的补贴。
  4、住宅房屋的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的,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额。
  5、征收房管部门直管住宅公房或单位自管住宅公房的,按下列方式予以补偿:
  (1)房屋承租人享有按照房改政策购房权利的,房屋承租人按照房改政策由产权单位给予购房后按照被征收人予以补偿;
  (2)房屋承租人未按房改政策购房或承租人不符合公有住房房改购房政策的,按被征收住房原建筑面积最接近的套型上靠,并予以直接安置公有住房,原租赁关系继续保持。
  (二)补偿价值
  1、被征收房屋的价值和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价值,由市区同一家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以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为时点,采用相同的方法、标准评估确定。
  2、经采样评估,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均价):住宅成套房12105元/㎡;住宅非成套房11753元/㎡;商业用房12798元/㎡;办公用房5916元/㎡;工业仓储用房2492元/㎡;被征收房屋的具体价值由房地产评估机构按实评估确定。
  (三)安置择房原则及结算方法
  1、安置用房房源
  (1)本次用于房屋征收的安置房源,主要位于云东路一号B区块(龙骧园西侧)、新湖园、鲁迅东路(阳光新村南侧)、五泄路(秀水苑东侧)等处现房(具体以现场公布为准)。
  (2)安置用房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中心价):①龙骧园高层住宅8496元/㎡;龙骧园多层住宅9136元/㎡;②新湖园高层住宅8859元/㎡;新湖园多层住宅9526元/㎡;③鲁迅东路(阳光新村南侧)多层住宅8700元/㎡;④五泄路(秀水苑东侧)多层住宅8558元/㎡;⑤阁楼按评估价确定;⑥车棚(有管道通过800元/㎡;无管道通过900元/㎡)。
  2、安置房择房原则
  (1)被征收人按择房办理手续顺序号依次择房,房源择完为止。
  (2)被征收人可在公布的房源中任选一套;被征收房面积在100㎡以上的,可在公布的房源中任选两套(但每套面积必须小于被征收房屋面积)。
  3、结算方法
  (1)安置房价值由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确定一房一价,在安置房源公布时一并予以公布。
  (2)安置用房在被征收房屋面积+20㎡(含)内的按评估价下浮20%结算;超过被征收房屋面积20㎡以上至40㎡的部分按评估价下浮10%结算;超过被征收房屋面积40㎡以上的部分按评估价结算。
律师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房产超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中国房产超市网所有,未经许可请勿
转载刊登;资讯信息仅供参考,内容不代表中国房产超市网观点。
相关资讯:
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或使用快捷登录
二手房推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信息、资料、图表等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网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等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本网站资源部分来源于网友上传分享或公开网络,相应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利,请您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据及说明,本网站会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联系电话:。
ICP证:浙B2- 版权所有 &
客服热线:电子公告(BBS)业务许可证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号:0005乐视:因招行发不了工资 招行称不背锅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老师
  基金君最喜欢看热闹了。
  今天乐视跟怼上了,基金君给您细说细说。
  1、乐视发不出工资
  据虎嗅网的报道,有乐视员工爆料,昨天是乐视的工资发放日,也是原裁员合同上写明的、乐视第一批裁员员工赔偿金和工资的发放日,但第一批被裁员工等到临近下班时间(18点),还是未能收到上月工资以及合同上承诺的 “N+1”赔偿金。
  根据他向虎嗅提供的乐视离职员工群里的信息,有人已接到通知称,本月工资延期至下月10号前发,而赔偿金延期至下月10号发,而下月10号本应该是第二批裁员员工的赔偿金发款日。
  不过这些称自己收到通知的离职员工并未发布任何来自乐视的通知内容。
  而在无秘上,(300104,)版面已经被等待工资发放的员工屠版,除了离职员工,在职员工也并未收到本月工资。
  有人在无秘上po除了似乎是来自乐视方面的通知:
  有评论说:当老板不发工资太缺德!你的钱是实现梦想的,员工的工资是养家糊口的。
  2、乐视回应发不了工资:系招行冻结乐视资产所致
  据环球网的记者老师报道,据乐视方面表示,此次乐视非上市体系员工工资发放推迟,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招行恶意超出债务二十倍冻结乐视财产,导致乐视非上市资金卡死,对本就资金危机的乐视雪上加霜。
  乐视方面认为,招行向上海川北支行申请资产保全,成为乐视一系列危机加剧的主要因素。
  7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600036,)(03968)上海川北支行申请资产保全乐视抵押物,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为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冻结乐风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贾跃亭、甘薇名下银行存款共计12.37亿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7月5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及乐视控股持有的公司5.19亿股已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冻结,占公司总股本26.03%,但占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份的比例为99.06%。以乐视网最新价格30.68元计算,贾跃亭及乐视控股被冻结的股份价值159.27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乐视有招商银行欠款12亿,且尚未到最后还款时间,2个月的利息(约3000万),招行方面对贾跃亭及乐视发起了总值近300亿的财产冻结。相关负责人向环球网记者表示,乐视对招商银行的欠款,是一笔乐视手机业务融资贷款,其额度在12亿左右。
  “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目前正在积极与招行沟通,希望在归还利息后尽快解冻相关资产。”该负责人说。
  3、乐视向上海高院提出申诉
  乐视表示自己心里苦,向上海高院提出了申诉。
  同一时间,经济观察网从接近上海高级人民法院人士处获悉独家获悉,乐视方面已就此前招行超额冻结261.62亿资产的事项向上海高院提出申诉,希望解除对贾跃亭持有乐视网全部的股票、乐视控股持有的乐视影业及乐视致新的股权、大圣科技的股权、工三的股权的保全措施。
  经济观察网从乐视递交上海高院的书面申请中发现,招行实际冻结查封的资产总价值达261.62亿人民币,超出裁定书可查封标的价值20倍,并超出招行予以乐视授信额度的两倍,其中包括:
  1、贾跃亭持有乐视网全部的股票;贾跃亭持有乐视网股票51213.33万股,按目前收盘价30.68元,总价值157亿元;
  2、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的股权,价值15.67亿;
  3、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股权,价值58.45亿;
  4、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资额8000万元;
  5、乐视控股2016年9月购买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及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价值29.7亿元。
  2015年7月,招行发放了第一笔贷款,总额27.4亿港元(当时约折合22亿人民币),同年11月,招行给予乐视100亿授信。
  “乐视在招行的实际贷款是22亿,此前完成了10亿的还款,贷款余额12亿。这笔贷款的到期时间应该是在今年7月的中下旬。这个阶段乐视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短板,拖欠招行的是两个月的利息,利息总额3000万。乐视与招商银行的沟通仍在进行,但是因为两个月利息的拖欠,就悍然超额查封了贷款余额20倍的资产,这也让人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上述乐视投资方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
  一位招行对公业务贷后管理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从操作上来讲,只要出现逾期,银行就可以判定贷款主体存在归还本息的风险。对于银行判定没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除了其在银行抵质押的资产以外,对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实际控制人,银行也会申请将其其他财产予以冻结。“一般情况而言,会以贷款实际金额为基础来决定查封情况。部分情况下,对于授信规模未使用额度未予以冻结的情况下,会以授信整体规模为依据。大多数情况下,法院对超额查封的情况不会予以受理,即便受理,超额比例最多不会超过授信规模的一倍。但这具体也取决于银行和法院的沟通。”
  4、招行声明:乐视不发工资与我行冻结其股权无关
  招行不服,作出回应。
  7月11日,招行上海分行发布声明称,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此次保全的乐视系有关资产是依据该行依法应当受偿的债权金额,严格依照有关法律程序办理的。保全的有关资产绝大部分为乐视系公司已经质押给有关金融机构或企业的股权资产,有关金融机构或企业质押权优先受偿后,可供招行受偿的余值或不能完全覆盖招行债权;且部分股权已被有关机构先于招行查封,招商银行最终通过资产保全可以受偿的债权目前存在不确定性。
  招行上海分行还特别声明称,招商银行保全的资产不涉及乐视系任何公司的银行账户、现金或存款,因此不会对资金的划转与结算、工资发放等日常经营造成任何影响,乐视不发放或推迟发放工资与股权冻结无关。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称,目前仍然保持与乐视方面的沟通,不排除通过友好协商的途径解决相关问题。
  5、贾跃亭现在在干嘛?
  据多家外媒报道,法拉第未来已经放弃了位于内华达州的工厂建设项目。一位法拉第未来的雇员透露,法拉第未来将在加州或者内华达州寻找一处工厂,而不再自己进行工厂建设。建厂将花掉8000万至1亿,公司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据新浪科技从内部人士获知的消息,FF已经暂时搁置了在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的组装工厂计划,计划通过代工模式让FF91尽快上市交付。内华达州州长经济发展办公室随后也发表声明验证了这一消息。该声明称,FF已经告知该部门,其在北拉斯维加斯的工厂项目已经暂时搁置。
  今日午间,法拉第未来在其官方微博 @FaradayFuture 中宣布对业务战略进行重大调整。FF在北拉斯维加斯APEX园区继续持有土地,以及在该地区的长期生产计划不变。原北拉斯维加斯工厂一期工程和第二阶段高端工厂全部转移到新厂址。
  随后,贾跃亭在其个人微博转发了这一声明,并且表示,为保障产品按时交付,FF 91高端工厂将迁至新址,并全力改造现有厂房和推进设备采购,尽快实现量产。同时,继续保有北拉斯维加斯APEX工厂地块,建设计划由三期调整为两期。感谢美国内华达州长Sandoval及北拉斯维加斯市官员在此期间对FF的持续支持。
  6、今天乐视还有哪些负面消息?
  今天,乐视商城中所有乐视手机已经全部处于下架或者无法购买状态,酷派手机的所有购买按钮都变成了“敬请期待”,而在包括京东等第三方渠道处于正常销售状态。乐视对此回应称,乐视商城目前是因为其自身原因导致手机产品处于缺货状态,并非停售。
  据澎湃报道,针对乐视商城手机停售一事,乐视移动CEO(代)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表示,乐视商城因为自己内部的原因已经断货一段时间,并不是停售,而是乐视商城目前没货,进货的渠道通路还在进一步的沟通当中。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付健青&RF13564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0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12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6日-07月28日
¥88820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9.3110.05%81983.4010.702.39%67361.6511.2910.04%48053.5711.949.54%42289.34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8.1011.49买入8.6311.00买入22.69--买入18.0324.21当前位置: >>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
分 类 号F270密级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研究生姓 名:刘元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 学 研 科 究 专 方
业 : 向 :郑贵华、教授 企 业 管 理 财 务 管 理湖 南 工 业 大 学 二零零八 年 三 月 十五 日
分 类 号F270密级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研究生姓 名:刘元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 学 研 科 究 专 方 业 : 向 :郑贵华、教授 企 业 管 理 财 务 管 理湖 南 工 业 大 学 二零零八 年 三 月 十五 日
湖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工业大学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湖南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学位 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
摘要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 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各种金融工具特别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 大量涌现,导致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信息严重脱 离现实。为扭转这种局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 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一直为如何更好的反映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 努力,都把公允价值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并把公允价值的应 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目前随着 2007 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公允价值 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并不顺利,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被接 受的过程。为彻底认识公允价值,本文先对比各机构和学者对公允价 值的定义,从价值观并借助有效市场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具体涵义,对 比分析了各种计量属性的关系。传统的现值法和期权对公允价值的计 量做了分析,从实例及技术层面剖析适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然后, 列举了公允价值在国内外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我国公允 价值应用阻力的原因和建议。 本文分六章: 第一章:绪论 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公允价值的涵义I 这部分着重从经济学的价值和市场理念具体探讨了公允价值的定 义和与价值概念的区别,然后阐述了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第三章: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这部分从会计确认的概念探讨了对公允价值的确认,从实例及技 术层面剖析适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第四章: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本章列举了公允价值在三个阶段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变化。 第五章: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运用 这一章主要列举了 FASB 和 IASC 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 变化。 第六章:公允价值在我国面临的阻力及建议 本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从要素市场和会计目标的角度,分析 了我国公允价值面临的困境,为我国大范围推广公允价值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会计准则II ABSTRACTThe most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dopt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arbitrary contemporar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basic materials are easy to get.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Bretton Woods System, there have been lot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especially many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brought out, which leads to the measurements of historical cost mode is hard to deal with the tendency gradually. In order to break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FASB and IASC have being tried their best to find a way to keep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s quality. Fair value is viewed as a crucial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has being expanded. In February, 2006, the Finance Ministry had formally introduced the new principle of accountancy, fair value has been focusing on agai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mainland is not smooth for the sake of every new thing has a course to be accepted. To recognize the fair value thoroughly, this thesis compares the concept of fair value which given by standard-making institutes and experts, and analyze the concept from the viewpoint of value and by dint of the thoery of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Subsequently the measurement of fair value is compared with othe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and the difficult point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sIII illustrated by the way of traditional present value based measurement and Options. The use fair value to measure is illustrated from the technique layer and examples.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are explained both at home and in SFAS and IAS. One the basic of it, the reas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s not smooth and sugges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s put forward. The thesis is consisted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background, meaning. The second chapter clarifies the essence and concept of the fair value from the angle of value and market, and explains the differences of relationships from other measurement arbitrat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recognition of fair value. The use fair value to measure is illustrated from the technique layer and examples. The forth chapter enumerates the applications of fair value in the three steps in details.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s meaning and the chances of the fair value in SFAS and IAS introduced by FASB and IASC. The sixth chapter comments on the causes of the dilemma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mainland from the angle of market and the factor market and accounting goal, and sugges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fair value,measurement arbitrate,principle of accountancyIV 目录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意义 ................................................. 4 1.2.1 研究目的 ................................................ 4 1.2.2 研究意义 ................................................ 5 1.3 研究方法 ..................................................... 7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 ............................................... 8 2.1 经济学中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论 ................................. 8 2.2 公允价值的定义特征 ........................................... 9 2.3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 14 2.3.1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 14 2.3.2 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 15 2.3.3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 16 2.4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 17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 20 3.1 公允价值的会计的确认 ........................................ 20 3.1.1 会计确认的概念 ......................................... 20 3.1.2 会计确认标准 ........................................... 20 3.1.3 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和估计技术 ........................... 21 3.2 公允价值的计量 .............................................. 24 3.2.1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 24 3.2.2 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 28 3.3 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型 .......................................... 33 3.3.1 传统的现值计量模型 ..................................... 34 3.3.2 期权 ................................................... 35 第四章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 43 4.1 提倡应用公允价值阶段 ........................................ 43 4.2 回避应用公允价值阶段 ........................................ 45 4.3 重新应用公允价值阶段 ........................................ 47 第五章 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应用 ........................................ 57 5.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57 5.2 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60 第六章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面临的阻力及建议 .......................... 65 6.1 公允价值运用的环境 .......................................... 65 6.2 我国公允价值面临的困惑 ...................................... 66 6.3 我国的会计目标下面临的选择 .................................. 67 6.4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应用中的建议 .............................. 70 结 语 ........................................................... 73 参考文献 ........................................................... 75V 附 致录 ........................................................... 78 谢 ........................................................... 79VI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 起来的。会计是环境的产物,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基本成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其中历史成本原 则与权责发生制一起构成两大支柱。在计量属性问题上,尽管对历史成本的批评 一直不断,但历史成本原则以其传统观念上无可比拟的可靠性(reliability),即 使是在计量模式已经发展到混合计量模式的今天,仍始终保持着计量属性主体的 地位。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多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原因是,历史成本 数据取得方便,并且一般有相应的原始凭证,可重复计量,符合会计客观性、可 靠性的原则,也便于对经营者的业绩作出纵向和横向比较。但是自二十世纪八十 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种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加上全球的通货膨 胀,以及对商誉、人力资源、技术等要素进行确认计量的需要,历史成本计量属 性很难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它已不可能是会计计量的唯一属性。公 允价值(Fair Value)这一计量属性(measurement arbitrary)慢慢浮出水面。1.1 研究背景“真实与公允(True and Fair)”在会计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它最早 出现在英国,进而影响到欧美大陆。早在二十世纪之前,英国就开始对会计进行立 法。 那时,经常出现的用词有真实(True)、 正确(Correct)、 充分(Full)、 公允(Fair) 和公正(Just)等①。据任世驰、陈炳辉(2005 )②的考证, “公允价值的提出,最早 可以追溯到 1889 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该判例中,高等法院 决定投资者应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 。①②王清刚.试论“真实与公允”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4 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 第一章绪论而会计上正式提到公允价值,亦可上溯到 1953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委员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的会计研究公 报 ARB (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ARB chapter 5:在谈到无形资产初始 获得时, “例如,当无形资产通过证券交换取得时,其成本应当考虑为或是其对价 (consideration )的公允价值(the fair value)或给予财产的公允价值”(第 5 章 无形资产,par. 4, 1953)后来在 1970 年 8 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s,APB)(1973 年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接管其工作)在 规范无形资产成本时同样使用过公允价值概念。 1990 年 9 月 10 日, 美国证交会主席 Hichard.C.Breeden 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 价值作为所有金融工具(而不论其是否可销售)的计量属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 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先后颁布了 SFAS105、107、 115、125、133、140 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 为初始确认的计量和后续期间重新开始确认的计量所追求的目标。公允价值运用 于金融工具首次出现在 1984 年 FASB 发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S80)――《远期合同会计》中。1986 年, 为了解决由于历史成本会计引起的对投资、衍生金融工具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确认 和计量问题, FASB 启动了金融工具项目,旨在为金融工具及其交易的确认和计量提 供指引,并促生了一系列针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和计量的会计准则。此后, FASB 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2000 年 2 月,FASB 在经 过长达 15 年的研究之后,发 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 7 辑(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7,SFAC7)《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 现 值 》 Using Cash 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 Measurements) ,这份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操作指南,对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自 1990 年 12 月到 1999 年 12 月 FASB 共发布了 32 个会计准则。其中 15 个涉及确认和计量问题,11 个涉及现值 技术的使用。2004 年 6 月 23 目,FASB 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 (Fair Value Measurements, FVM)征求意见稿。2006 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 157 号 (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中有超过 40 个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报告主体按照公允价值 计量资产和负债。2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1990 年, 国际 会计 准 则委员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金融工具项目筹委会批准发布了“原则公告草案(DSOP)”,要求 经营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包括投资和筹资项目) 。 此后,系列 IASs 颁布涉及到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2001 年 IASC 发布了 详尽具体的《现值问题文稿》 (Issues Paper On Present Value) 。标志着对公允 价值计量的难点的一个突破。 1996 年,英国的 ASB 发布了 《衍生产品及其金融工具》 讨论稿,打算在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分两步走,先披露,后确认和计量。2004 年 12 月,ASB 发布了一系列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包括内容基本上与 IAS 32 和 IAS 39 相同的 FRS 25《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 FRS 26《金融工具:计量》 。 FRS 25 就披露和列报两个方面对 FRS 13 的规定作了修正,要求增加信用风险的数 字披露,对货币风险的数字信息则不作要求。FRS 26 填补了计量方面的空白,要求 所有交易性的衍生工具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变化在损益 表中确认;而所有其他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损益在总确认 收益表中确认。1996 年,澳大利亚 AASB 和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IAS 32 的基础上发布了 AASB 1033/AAS 33《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 。该准则规定主体应 对每一类别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无论是否确认)的公允价值信息、确定公允价值的 方法以及重要的假设加以披露。2004 年 7 月,为了与其第 4 号政策报告书“国际趋 同和协调政策”相一致,AASB 在重新修订的 IAS 32 和 IAS 39 的基础上发布了 AASB 132《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和 AASB 1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于 2005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对公允价值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包括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分歧,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 另外,由于我国实际国情的限制: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很 不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还不健全,高级经理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由此而造成公允价值计量滥用,甚至成为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给公允 价值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和实际的原因,我国对公允价 值的应用还比较谨慎,这主要体现在几经修订的国内会计准则上:其应用可以说 经历了从无到有、先提倡后回避、继而又谨慎运用的过程。在 1998 年发布的《企 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开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随后的《企业会计 准则――投资》中也提到了公允价值。并且,在 1999 年的《企业会计准则――非3 第一章绪论货币性交易》中,也将公允价值放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由于许多企业特别 是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作,2001 年 1 月财政部发布和修订了八项准 则,取消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投资三项准则中的应用,而改按 帐面价值入账。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的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问题出 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逐步显现,公允价值的出现正是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 39 项企业会计准 则和 48 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并宣布于 2007 年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对比 以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公允价 值的应用成为一大特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 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然而,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正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不当,它所带来的 问题要远远大于历史成本不能更好反映会计相关性的缺点。 鉴于我国要素市场 (特 别是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非常谨慎运用公允价值的主要原 因。1.2 研究目的意义1.2.1 研究目的 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对它的价值如何来进行确认与计量, 因其在实务操作上对其价值计量的选择很难克服人为因素影响。 我国 2006 年颁布, 2007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计量时,一般 应采用历史成本”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从中可看出, 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与运用,由于受到其理论研究上的不成熟,要素市 场不完善,至今对其运用还会有许多难题,也使它在许多方面现在还不能完全取 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原因是:第一,实务运用尚处于探索之中,使许多实际问 题很难把握。由于在理论上还不完善,使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上还是处于探索的 过程。尽管公允价值的原理早就在会计实务中有运用的先例,但在具体处理会计4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实务中还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可 靠性。一般认为,由于具体的价值确认的标准有许多,容易受人为的因素影响, 致使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差。要提高其可靠性,一定要进一步地科学规范对公允价 值在确认与计量上的原则和方法,不要轻易地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加 强对公允价值具体确认标准的具体使用范围与使用原则的规范,使公允价值计量 充分体现其公允性;同时,加快我国要素市场的建设。第二,会计人员的素质跟 不上经济形势的发展。要在我国全面地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首先,要从整体 上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形势的发展, 要不断更新观念,接新的知识。其次,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宣传和 对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尽快地熟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同 时并能尽快地掌握对其的具体运用。使会计职能从监督、核算,还要突出评估这 一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已难以保持其为单一计量模式的主要地位, 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合并应用的混合计量的多元模式已是逐渐得到越来越多 的应用。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在公允价值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和应用的具体操作,从理论进入实际运用当中,试图解决 计量中的问题,并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全面推广运用公允价值会计遇到的 困难。发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或者提出构想。 1.2.2 研究意义 公允价值是一个比较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葛家澍,徐跃①(2006)指出, “在 财务会计中,若普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资产,则作为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最 终为可能的未来净流量)的资产,其定性与定量将趋于一致。同时,经济学总是关 注一家企业的价值(虽然只能用市场价格表现),也有可能借助于公允价值(公允价 格)的计量与会计师的记录和报告趋同。在这个意义上,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对 于财务会计模式的改进与改革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①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会计研究,2006,95 第一章绪论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然而,正如谢诗芬(2003)① 认为的那样:不少人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范围只限于或主要限于金融工具,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金融工具是目前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最主要领域之一,但这 并不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在未来没有更大范围运用的可能。事实上,公允价值会 计的运用范围从来就不仅限于金融土具,而是早已并将继续涉及许多非金融项目。 传统财务报表内、外的几乎所有交易、事项和情况都可能涉及公允价值。在现有 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我们不仅己在金融工具领域局部实施了公允价值计量,而 且在许多其他的非金融领域也己或多或少地涉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如八项减值 就是公允价值会计的不完全运用)。这实际上,是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与传统的历史 成本会计模式的争论,争论的结果将决定我国会计理论的走向。 本文的研究期望为未来会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际操作的一定参考价值。会 计产生于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需要,信息需求者的需要是会计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前 提,会计人员只有认识到投资者、管理层和整个经济系统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才 能满足会计职能,会计学才能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 使得会计行业的传统业务面临挑战。要发展会计事业,除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外,就会计学科而言,首要工作是塑造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使得会计不仅在理论 上具有可行性,更要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本文的目的着力于此。 本文的研究意义具体有以下五点:第一,通过对会计属性的分析,从经济学 的角度对公允价值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识别和分析,试图尽量使其内容清晰; 第二,本文期望通过从公允价值理念角度对相关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分析,将 体现公允价值理念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贯彻到现有会计模式中去,从而提高会计报 表决策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 方法,扩大我国进一步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实际推广,使我国的会计计量理论和实 务能紧跟国际会计发展的步伐,促进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 康发展;第四,提出我国目前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会 计理论,以及相关要素市场作出积极探索;第五,模式的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中间需要实践不断检验,也就是要完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 如果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得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则能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检验。①谢诗芬.基于现值和价值的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博士后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20036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1.3 研究方法本文对比较抽象的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的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法的归纳、 演绎法,对公允价值的披露采用规范研究的伦理法。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涉及到现 金流量的问题,本文先提出一定的假设,对于现值的计量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和 BS 模型来计量。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虽然起源于法律,但是更应该是经济学范畴,从经济学 角度认清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与计量属性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对学术界有着正本 清源的作用。而且,理论上认清了公允价值的本质才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其他深入 的研究工作。不仅如此,理论上的成熟对实务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先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对比分析各机构和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探讨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然后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和其他计计量属性的关系以及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等理论问题和公允价值的计量,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国际上 和国内的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价值而不是价格,市场价格或现值等等都只是其现实 的表现形式而已; (2)公允价值的计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如何准确的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 价值计量是其推广的核心,本文借助有效市场的原理,试图用期权,特别是 BS 模 型来计量; (3)客观评价我国现实环境,特别是从会计目标的角度,指出我国应审慎的 应用公允价值,建议目前在会计处理中采取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共 存的方式; (4) 努力培育我国的各种要素市场的建设, 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 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进一步完善计量方法,为逐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扫除障碍; (5)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现状。7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价值观念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存在,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公允价值这 一概念源于法律。在法律意义上讲,公允价值是指得到公众认可的价值。价值是 否公允,最终是由法院来决定。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取决于 行为人的主观判断。会计界一直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不断探索。2.1 经济学中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论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价值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重农学派从实物增量出 发,认为只有农业才是价值增量(纯产品)的来源,而其他加工工业和贸易部门都 没有使实物量增加,因而没有生产出价值。买方市场时期的价值观认为需求决定 价值。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出现供过于求的经济危机时,人们的注意力逐渐 从价值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问题转向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由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 心理学派,认为资产具有价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有用性(基础)和稀缺性(必要 条件),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人们对商品价值主观评价尺度的边际效用(庞巴维 克); 资本、 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值间接地来自于它所生产的消费品的价值, 并由所生产的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每一生产要素根据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边 际贡献,获得生产总效益中归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价值(维塞尔)。① 数量学派将价值视为商品之间交换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否认价值的实 际和内容,并将交换作为应用数学的出发点,认为交换就是两个商品间的数量关 系,交换成立就是数量相等,一切经济问题都是交换问题。一些瑞典经济学家则 否定价值的存在,主张经济学应该放弃“价值论”而用“价格论”。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统一的市场,人们对价值认识和商品的评价也不同。正 因为如此,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上才有交易的发生,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价值①张培刚,厉以宁.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8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发现的角色。也因为价值发现和价格形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才使人 们认识到“在一切的才能之中,最了不起的是正确估计事物的真实价值的才 能”(拉罗什福科)。资产的价值评估理论就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其 中的重置成本法就是以生产费用价值论为基础,市场法以均衡价值论为依据,收 益法则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依托。2.2 公允价值的定义特征最早提出“公允”概念的国家是英国,而最早明确提出公允价值定义是美国 注 册 会 计 师 协 会 (AICPA) 。 其 起 因 是 美 国 证 券 交 易 委 员 会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与金融界之间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的 论争。代表投资者利益的SEC一直是推行公允价直会计的激进派。而代表银行家利 益的美联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持有异议,一直抵制它的实施。1990年9月,SEC主 席Breeden力荐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Scott, 2003)他的讲话进一步推动了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和实务中的推行。Breeden讲话不久A1CPA、FASTS和SEC 的代表举行会议,决定由AICPA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恰当的会计准则来 达到Breeden主席的要求。后来,FASB取代A1CPA这一工作,于1991年10月正式接 受制定这方而的会计准则。FASB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准则中的各种公允价值指导 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1970 年在 AICPA 的 APB 公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 4 辑(APB Statement No. 4)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都是所包含的货 币金额,(以及)在不包货币或者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从这 个定义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和片面,但是已经表明 历史成本原则下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其的要求了。在学术界的 摸索下,公允价值被人们提了出来。 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等国会计准则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公允价 值,而且可以肯定,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财务会计发展的重要计量基础。所以,如何 界定公允价值,如何在实务中确定公允价值,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会计领域的一个重 要课题。但是在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文献中,除了对公允价值给出定义外,对在9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实务中应当如何确定公允价值较少给出具体的应用指南。其中,尤其是对于公允价 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Input Value)、还是脱手价值(Exit Value),应当是实体 特定价值(Entity specific Value)、还是市场价值(Market Value)上,并不明确。 而在实务中,投入价值与脱手价值之间,实体特定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则往往存 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导致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公司对于相同的资产或者负债 会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换句话说,在上述问题不明确的情况下,所谓的 “公允价值”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这种状况已经使得会计实务有时无所适从,或者 公允价值的计量五花八门,从而影响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之间的会 计信息的可比性。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首先从概念上进一步界定公允价值 的内涵,并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应用指南。 具体包括:明确公允价值究竟应当是投入价值、还是脱手价值,应当是实体特 定价值、还是市场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用投入价值或者脱手价值,在什么情 况下应当采用实体特定价值或者市场价值;在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如何确 定公允价值,在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又应当如何采用一些计价技术等来确定 公允价值等。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 稿来看,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初步意见也有一定默契。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公允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研究机构也先后提 出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以下是几种较有权威性的见解: ――葛家澍教授①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 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就 是说,这项交易不是被迫的或清算的销售,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双方一致同意 的。 ――James.E.Parker 指出:至少有四种不同的计量系统常划作公允价值会计 的范畴:物价水平会计、经济价值会计(即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重置成本会计、 脱手价值会计。②① ②葛家澍. 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上海会计,2001,1 刘萍.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210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黄世忠教授①指出:所谓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现值 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谢诗芬教授②指出:公允价值概念的本质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 达,是对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 。公允价值概念的根本特征 是“真实和公允” 。 ――IAS 32 号准则“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认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 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如果金融 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需经实际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调 整)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 ――FASB SFAS NO.133 中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的交易者间的当期交易 中,资产买卖、债务发生或结算的金额,而非强迫或清算的出售价格。活跃的市 场上,一交易单位市场报价(quoted market price)是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和计量 基础,如果具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就是交易数量(单位)与市价的乘积。 如果没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的估计应基于所处环境中最适宜的信息。公 允价值的估计应参考类似资产、负债和条件适用的估价技术的结果。 ――FASB SFAS157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 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该定义保留了以前对公允价值定 义中的交易价格,阐述了交易价格是在有序交易中,市场交易者在主市场(或最 有利市场)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是从持有资产或承 担负债的交易者的角度考虑,假设在计量日发生的交易。 从上述见解中笔者的理解是: (1)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的各方交换资产或者清偿债务的依据。 (2)公允价值反映了一种信仰、一种信条。因而“公允价值”定义的基础是 基于一系列的假定,在充分有效的理想市场状态下,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的价格 最完美地表现价值的全部经济内涵,换言之,均衡的市场价格等于“公允价值”。 (3)公允价值并非也无法局限于某单一计量属性、单一计量标准。因为均衡 总是动态的,现实市场也并非充分有效,公允价值若要成为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① ②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 21 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 谢诗芬.基于现值和价值的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博士后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200311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计量属性,它必须解决不同市场情形下市价如何运作以及在缺乏公平市价的情形 下,只有通过现存计量属性和恰当的计量估价技术的选择与替代来表现。 (4)在“有效市场” (Efficient Market)中,商品的内在价值就是公允 价值。Fama(1970)①认为有效市场的充分条件有效的市场有三个:A:交易无交易 成本;B: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均可以无成本地为所有市场交易参与者所获取;C: 所有市场交易参与者对每一资产的现行价格的信息的含义和未来价格的分布拥有 相同的看法。在这样的市场中,很明显,证券现行价格将充分反映所有可获得信 息,市场也就是有效的。此时的交易金额从理论讲也是最“公允的” 。 然而,这种理想化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原因是: (1)现实交易中总会存在交易成本和“噪音” (noise) ,噪音产生信息不对 称,市场摩擦性越强,交易成本越大,交易各方的信息就越不对称,这些决定了 交易双方很难做到理性; (2)交易者存在“偏好”,本身价值高的资产对于存在偏好的交易者来说, 不一定愿意接受高的价格; (3)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买卖双方的力量、总体的经济环境、资产的潜在 用途、评价的时间、资产的区位等。 可见公允价值并不是商品的内在价值。 公允价值并不完全等于市场价值: (1) 二者市场假定不同。 市场价值的实现是假定在一个公开和竞争性市场上, 而公允价值对此并无严格的要求,只需双方认可。 (2)实现市场价值的市场可以是国际性的市场或地区市场,市场可以由许多 买方和卖方组成,或者只有数量有限的参与者。为公开出售而展示资产的市场不 得是限制性或压缩性的市场。为保证交易的合理性,市场价值所取的未来收益预 测、折现率等重要参数均来自于市场,反映市场整体对未来收益、折现率的观点, 而不是仅从某个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形成的相关价值和个别资产的价值。而公允价 值则要求交易双方参考了市场信息后最终协商的价格,并不限定在公开和竞争性 的市场上,即使是限制性的市场,双方在考虑到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达成的协议 价格作为公允价值。①Fama.E.F.,1970,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P383-417。12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3)二者采用的计量方法不同。市场价值的确定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和收益 现值法,重置成本法在严格条件下也能用以评估市场价值,即评估中采用的数据、 参数等都源于市场,而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和收益现值法,还可采用成 本重置法等。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第一 我们可以借用 Lorie 和 Hamilton①在分析资本市场时对内在价值的观点: 内在价值是当其他投资者与分析师具有相同洞察力和知识时证券应该具有且将具 有的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理性的信息对称的交易者,在有序的市场上,自愿的 进行交换金额。公允价值从本质上还是蕴含了大量的主观因素的。 第二 公允价值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商品的本身的价值,它反映的是“公允” , 强调的是自愿、非关联交易和“持续经营”的假设; 第三 因为是理性的各方,公允价值不反映偏好,所以公允价值估计精确程度 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一般而言,市场越完善,价格越公允。公允价值并不是 一种确切的计量模式,而是人们面向未来的对资产真实价值的一种近似估计。如 下图 2―1:图 2―1图中,设纵坐标为资产的价值 v,横坐标为时间 t,曲线 ABDEF 为资产在时间 t 上变动的实际价值,曲线 abdef 为市场所反映的价格,当市场完全有效是,两条 曲线应该是完全重合的;例如,当资产的价值由 V2 点变动到 V1 点时,价格会在 t1①Lone.J.H.,Dodd. P. and Kimpton,M.H,1985,The stock market: theories and evidence,,2nd.Richard,D,Irwin,Inc.13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时立即从 B 下降到 C,而实际上直到时间 t2 时才和市场价格一致,反映滞后。市 场越完善,两条曲线的重合度越高。 公平市场价值理论上应该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市场价值可能是公平的, 也可能是不公平的,原因是: (1)作为交易对象的资产,通常没有完善的市场,也就没有完善的价格; (2)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虽然在各个会计准则中都强调了“双方熟 知”这一假设,人们对交易对象会有不同的预期,成交的价格不一定是公平的; (3)价格是经常变,人们不知道那个是公平的,那个是不公平的。①2.3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FASB在1984年发布的第5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5)中列举了五种计 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那么公允价值属性与上述五种计量属性的关系如何?它是否是独立的第六种计量 属性? 2.3.1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历史成本即实际成本,又称“报告成本”。历 史成本是根据生产经营该产品时实际发生的费用而计算的成本。 会计的特点是务实。它所反映的,必须充分论证可以依据的现象。因此,那 些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预期,会计不能给予信任。否则,会计人员就丧失他的职 责――反映经济真实,而成为“说谎者,或造假者” ②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成本 一直以来最受会计人员接受的原因。 两者的区别: (1)从确认原则方面来看: 历史成本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 则,强调收入和费用配比,并强调表内确认;公允价值部分背离符合权责发生制 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强调的是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主张全面确认。① ②郑贵华,刘元军.公允价值计量与在我国应用中的困境.科技资讯导报,2007,21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会计研究,2006,914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2)从计量基础方面来看: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时,某项资产要 求按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价格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历史成本)除非投 人生产被耗用或直接销售以及按其他方式处置(如交换其他资产,出租,作为担保 物等)在该资产存续期间内一般不作调整。而公允价值则是根据交易日双方认可的 价格入账,公允价值则反映是动态的市场中,交易各方在熟知市场的情况下的交 易金额,这一金额会随着生产效率和货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并未强调时态,既 可用于初始计量,也可用于后续计量。 (3)从会计假设方面来看: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是币值稳定假设和劳动生产 率不变假设,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分别以实际交易价格入账,账面记录一般不 作调整。而实际价格的恒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 产率不变;二是货币币值稳定。有了这两个前提,即使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受供求 关系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从长期看,由于商品内作价值的恒定和货币币值的 恒定,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由不变劳动生产率和不变币值货币共同决定的价 格。这样,商品价格在长期内恒定就成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实际价格长期内恒 定,正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关键所在,因此,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 位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先产率不变假设,则是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 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 货币币值稳定,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计量尺度不变),以恒定 的货币计量尺度计量恒定的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当然是不变的。而公允价值则 不受这一假设的限制。 2.3.2 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现行成本(current cost)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为购置与现有的资产相同 或类似的资产,按现实价格所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又称重置成本。现行 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强调站在某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 而后者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对于买方而言是投入价 值,对于卖方而言是产出价值)。对于产成品等企业自制资产而言,其现行成本一 般要低于公允价值,因为后者往往还包括了卖方的利润,对于从市场上刚刚购入 的新资产而言,两者金额可能相等,当然,前提仍为该资产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15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双方的公平交易中取得。 现行市价(current market value)又称脱手价值,是指在正常的清算过程中, 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现行市价一般也用于那些将以低于 以前账面金额的价格出售的资产。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与决 策的相关性较强,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能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 它们的区别体现在:第一,前者并不强调市价的“公允性”,即对交易的市 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问题研究后者则强调市价 的“公允性”;第二,前者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故难于对无形资产、 专用设备或厂房等无现行市价的资产进行恰当计量,而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 价格时,后者还可基于可得到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确定;第三,它无法反映企业 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同时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并且,它违背了 会计上持续经营假设,即假设企业资源随时处于清算状态。一个企业或者是一条 生产线,其各项资产分别出售的价值,要小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 可变现净值 (net realizable)又称预期脱手价值,是指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 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 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区别是:第一,前者是扣除了预计变现过程中的直 接成本后的净值,后者通常不考虑直接成本;第二,对于一项还需要进一步加工 的资产而言(如准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前者要求以产品预期完工后出售所 得的现金流入扣除加工成本及销售费用后的净额来计量,后者则直接指该原材料 本身的公允价值;第三,前者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以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公 允价值显然不会如此。 2.3.3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 允价值。 严格地讲,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present/discounted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不是一项独立的计量属性。因为它本身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属性:即根据 管理当局的特定用途来估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特定个体价值”)和16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从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角度所估计的现值(即“市场预期价 值”)。很显然,以特定个体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 FASB2000 年 2 月颁布的第 7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7)中明确指出,未 来现金流量现值只是一种资产或负债的摊销方法,是在某项资产或负债已经按历 史成本、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确认并计量之后,用于摊销这些成本和价值。 SFAC7 进一步指出, 在初始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 “捕捉” 公允价值,即现值只有符合或大致接近交易双方自愿达成的金额时,才能作为公 允价值。也就是说,现值可能不是唯一的,而反映公允价值的现值只有一个。 可见,按照 SFAC7,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本身不能称为计量属性,在初次确认和 新起点计量中,它仅仅是确定公允价值计量金额的一种手段。 根据坎宁(1929)的名著《会计中的经济学》对于价值计量法的独创性论述,可 以说,公允价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即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 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 的总称;公允价值会计代表财务会计未来发展方向,标志着 会计正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现值的可靠计量往往是价值和公允价值可靠计 量的关键和难点。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在任何国家,活跃的市场并不时时处处存 在,因此现值计量在总体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值相对更难计 量,所以纯粹的现值会计模式难以存在,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的可变现净 值(这时折现的影响不重要) 可以是现值的良好替代,因此首选它们,仅当不存在 同样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上的市价时才用现值。这些可替代现值的计量 属性及现值本身就统称为“公允价值”①(谢诗芬,2003) 。2.4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由于现实中,市场总是处于动态的,并且受各种因素 ,因此公允价值受主观 因素影响。 设交易事项为s,如果公允价值为f,主观价值为v,经济事实为o,那么,f∈ [s,o],并且 lim f ? o=0 。 那么, 从该数学表达式中可以得知, 公允价值与经济事实v ?o之间的契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性判断这一因素。实际上,从法律的视角看,①谢诗芬.基于现值和价值的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博士后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200317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涵义理性判断在其中扮演了自由心证的角色。而理性的判断往往会借助已经成熟的模 型来达到公允的境界, 但是我们知道, 成熟的金融估价模型显然无法应对现实世 界的纷繁复杂的变化。 尤其涉及到现金流量预测、 折现值等因素时,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因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成为其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 问题。 但是, 历史成本计量下的可靠性仅是相对而言, 因为传统框架下的成本和收 入配比往往也是带有较大的主观武断性, 其中包括存货计价、折旧、间接费用分 配、所得税处理等都有很大的盈余空间管理。为此, 历史成本的计量也成为众夫 所指。会计过度谨慎的风格导致了历史成本计量时往往忽略资产价格上升的事实, 仅反映和计量资产非对称的单边下跌信息, 报忧不报喜;相比而言,公允价值计量 下的则需要完整、动态地反映资产价格双边变动信息。假设市场价格为m,历史成 本为h, 记账价格用y表示,那么,历史成本计量下(传统会计框架下) 的记账依据 实际上可以用简单的分段函数表达, 即h, h &m Y = m, h &m而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确认依据的分段函数则是m, h &m Y = m, h &m公允价值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就在于此。 设 Pj,t 为资产或负债 j 在报表日 t 时的内在价值,Vj,t 为该资产或负债的历史 成本价格,E(PV j,tOФ t)为给定一组信息Ф t 是所反映的公允价值,则:? t ?充分反映价格lim[E(PV j,tOФ t)- Pj,t]=0公式(2―1)就有: OPj,t-E(P j,tOФ t)O&OVj,t-E(P j,tOФ t)O 可见,在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更具有可靠性。 总之,公允价值表现了人们对评估价值的普遍认可,是一种从主观去衡量的公式(2―2)18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标准,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客观内涵主要是在交换价值上,即在不受限制的市场条 件下的交换价值,以及在受限制市场条件下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价值变形。 这里还需要补充的是以下观点:第一、历史成本是指据以入账的原始交易价 格,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最确切的表述,传统的会计报表的单一计量基础是历史 成本,计量的单一性对会计报表的可比性是至关重要的,计量的多元性必然损害 会计报表的可比性。 第二、 历史成本计量和现时成本计量之间是一种“非此即彼” 的关系,因为它们是以不同时点作为计量基础的,所依据的是原始交易时日或会 计报表时日的市场交易价格(或近似值)。19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3.1 公允价值的会计的确认3.1.1 会计确认的概念 SFACNo.5认为,确认是将某项交易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之类“正 式记录”(formally recording)或收编进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incorporating an item into the statements)的过程。其金额包括在报表的总计之中。对于一 个项目,既要确认其取得或发生,又要确认其嗣后的变动(包括消除的变动), 所以每一个项目的确认,都可能包括初始确认(记录其取得和发生),后续确认 (记录其增减变动),消除确认(记录它被消除)等步骤。确认的一个特点是既 要用文字(如账户和报表项目)表现各该项目的性质、特点,又要用金额描述这 些项目的数量,即既要定性又要定量。除表内列示的部分外,包括表外附注都不 属于确认,表外附注也包括表内用括号注释的部分,以及表外底注。它们连同其 他表外传递信息的手段皆属于披露。 3.1.2 会计确认标准 由于确认严格限于财务报表表内的内容,因此它提出了四项严格的确认标准: 第一,可定义性。即必须符合要素的定义,因为一个项目要正式记录必须纳入相 关要素所属的账户中,而要编进财务报表,则必须能列入表内某项要素所属的项 目中。第二,可计量性。即必须有符合该项目特点的计量属性。第三,相关性。 所确认的项目与金额应对决策有用。第四,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与金额应能可 靠的计量。 考虑到盈利(收益)是反映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性指标,会计信息使用20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者普遍认盈利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又增加了对“盈利构成内容引用标准的指南”。 以收入来说,它的确认必须再考虑“已实现或可实现” (realized or realizable) 和“已赚得”(earned);对费用来说,有因果联系的销售成本应与销售收入配 比确认,有些费用是逐步消耗,并逐步转移于产品(劳务)成本的,如折旧、保 险,应有系统地摊配;有些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明显减少或完全丧失,应当明确 确认为损失。 FASB的第5号概念是一个对当时会计实务折衷性的考虑,基本上是描述性的, 在分析和解决确认、计量有争议的问题上,几乎没有提出任何概念性基础。特别 是没有提到公允价值计量(何时计量,如何计量等尚未涉及),把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作为一项独立的计量属性并不确切①。FASB的第7号概念公告对第5号概念公 告作了重要的补充。“大多数会计计量均采用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observable marketplace-determined amount)。第5号概念公告对其中3种计量属性(现行成 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的讨论着眼于初始确认以及嗣后的新起点计量。对 历史成本的讨论着眼于初始确认以后期的成本标准。第5号概念公告提到的现值计 量属性是一项摊销方法(an amortization method),可在应用历史成本、现行 成本或现行市场价值计量之后使用”(SFAC No.7,p6)。这说明,按未来现金流 量信息求得的现值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其作用只是对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和现 行市场价值计量之后进行摊销;用于寻求无法观察到的由市场定价的公允价值。② 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对于收入和利得来说,只要己发生,则不论是否已 赚取,都予确认;对于费用和损失来说,只要已发生。则不论是否己消耗或丧失, 都予确认,即要突破实现原则。③ 3.1.3 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和估计技术 (1)公允价值确认的方法 公允价值的特点是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条件下,对意欲进行的现行交易的价格 进行估价。估价通常采用下列估价技术(valuation techniques):市场法(market approach)、收益法(income approach)、成本法(cost approach)。① ② ③葛家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九.财会通讯,2005,9 葛家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九.财会通讯,2005,9 谢诗芬.基于现值和价值的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博士后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200321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①市场法:采用这一方法要求可观察的价格和其他信息产生了实际交易,包 含相同的或相似的或其他可比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估计是建立在这些交易 所显示的价值。 ②收益法:是指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或盈利,按预计的贴现率计算贴现值。因 此收益法应用的主要是现值技术,以及期权定价模型等。公允价值按此法的估计 是给予对这些未来数额的预期。 ③成本法:一般指一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为基础,对有形和无形损 耗进行调整。 在应用上述估价技术应注意下列几项原则: ①所采用的估价技术应保持一贯性; ②估价是为了寻求可靠的公允价值。因此,只有在产生更可靠的公允价值估 计时,才能应变更估价技术,即进行评估技术的更新; ③估计公允价值都必须以市场信息(market inputs)为依据。 不论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估价技术用于估计公允价值,都应当强 调市场信息,包括那些来自活跃市场(active markets)的信息。在 一个 活 跃的 市场中,比如纽约股票交易所,我国的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凡代表真实、 可观察的报价时容易获得并有规则可循的。“容易获得”(readily available)意 味着价格信息是现行普遍可以得到;而“有规则可循”(regularly available)意 味着在一个持续的基础上有足够多的交易来提供价格信息。在决定市场是否活跃, 重点是观察特定资产或负债的活跃程度。 (2)要关注不同市场的市场信息 所谓活跃市场,不是抽象的市场概念,而应当关注的市场信息,也因不同的 资本市场而异。因为资产和负债交易的市场,在交换结构和活跃程度上是各不相 同的。例如: ①交换市场(exchange market)。交换市场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提供高度的可见 性(清晰度)和交易法则。这种市场最典型的是美国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在那里, 各种各样相同的交易单位在交易着。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收盘价(closing prices) 最容易得到也有规则可循。 ②交易商市场(dealer market)。交易商随时准备交易(为他们的自身利益, 既有买进又有卖出),他们为建立市场而支付资金并持有商品,保证了市场的流动22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性。在交易商市场上,买方报价和卖方报价(bid and asked prices)比收盘价更 容易获得,也更有规则可循。在交易商市场上,同样也是各种各样相同单位在交 易中。此外,还有场外交易市场。 ③经纪人市场(brokered market)。在经纪人控制的市场上,经纪人试图找到 匹配的买方和卖方,但他们自身并准备为自己交易。与交易商市场不同,经纪商 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购买并持有商品来建立自己的市场。但他们知道卖方和买方的 报价,而买卖双方均不了解对方的报价,完成了交易的价格就可以获得(经纪人市 场包括电子商务网络)。 ④当事人对当事人交易市场(Principal一to一Principal market)。比如批发商对零售商不通过中介直接协商贸易。在这一市场上,交易成本最低,但交易 的价格信息很少公开。 (3)市场信息衍生各种价格信息 市场信息应该基于独立的交易各方,并由市场参与者在定价决策中使用。它 是其他相关信息,如报价(可以是己完成的交易价格、买方或卖方价格比率并经过 适当调整)、关于利率、产量曲线、提取偿付的速度、违约率、亏损程度、信贷风 险、流动性和外汇汇率、个别和一般的信用数据、行业和前面其他统计数据等的 基础。 (4)公允价值估计的技术 按照FASB2O04年的“Fair value measurement”的ED,公允价值应分为三类 即三个层次,实际上是三级反映公允价值估计质量高低程度的类别: 一级估计:指在活跃市场上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时,所使用该报 价信息所估计的公允价值。 一级估计参考市场是优先度最高的市场,是企业可以立即进人(Immediate access)的活跃的市场。市场存在瓦拉萨斯均衡,? Pi Qid ? ? Pi Qis ,则 Pi 即为公允i=1 i=1 n n价值的价格。特别是,如果企业可以立即进人多个而不是一个活跃的市场,而多 个市场和价格又不同,那么,对购买资产来说,既有相同资产的各种报价,就能 最大化其可收到的现行资产净额,而对清偿一笔负债来说,也因价格不同而能最 小化其现金支付的净额。对于对冲合约(off setting positions),应当用中间价 (mid-market prices)作为配比部分(matched portion),而未结头寸(the net open23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position)则应当采用买方报价和卖方报价比较合适。当收市后但在报告期前发生 一些重要事项, 比如当事人对当事人或经纪人交易或重要公告, 则收市价(closing prices)就不能代表该市场的公允价值了。一个主体必须建立并一贯应用于判断这 些事项如何影响公允价值的估计。 二级估计:指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similar)的资产(负债)的报 价。这种相似的报价可用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计,但应当调整相同与相似之间的 差异。对于二级估计来说,差异带来的影响必须能客观的确定,否则,就不能无 根据地估计差异而改用三级估计。 三级估计:如果既不可能进行公允价值的一级估计,二级估计的差异(相同资 产与负债的价格与相似资产与负债的价格差异)又不能客观确定,那就应使用三级 估计,即采用与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要求相符的评估(公允价值)技术。但是, 应用这些评估技术时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所费成本是否值得估计的效益。三 级估计要求在选择和应用评估技术作出判断。如果使用多种评估技术,其评估结 果即公允价值各种备选指标应评价它们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如果以合理的成本进 行多种评估,就要使用能够最好估计公允价值的评估技术。用于三级估计的结果, 应当关注市场信息。主要指可观察到的、真实市场产生的交易报价并据以调整3级 估计的结果。调整的原因指:价格可能不足以进入一级或二级估计,即价格已失 效。这时,企业应考虑真实交易的时间、相似交易的频率、信用状况、利率等因 素。3.2 公允价值的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它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构成。在会计 理论和实务上,除非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否则计量尺度都是这个 国家或地区的名义货币,所以在会计计量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计量属性。本 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以下探讨。 3.2.1 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对此学术界观点不一:24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公允价值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这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流行的观点, 常勋①(2004) 认为:公允价值决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它不会与各种计量属性不相联 系,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 复合(或综合)的计量属性。(谢诗芬,戴子礼 2005)②认为: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 的最高目标,其他各计量属性不过是现值在一定条件下的替代;即使包含历史成 本的公允价值概念本身,其产生也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只是一个为运用现值计量 属性而需“动用”的众多替代性计量属性的总称而已。陈矜(2003)认为:公允价 值会计计量模式虽然在计量单位上可以做到明确,但在计量属性上却很难做到明 晰,因和其他计量属性相比较,其不是真正意义上新的计量属性,而仅是其他属 性在市场交易条件下的一种再现和重复。因为公允价值的本质只是市场对计量客 体价值的确定,只要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通过某种可观察的市场金额或在允当合 理的基础上通过估计相关的计量属性,从而自愿达成一致的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 值。国外演绎学派会计大师坎宁(1929)的名著《会计中的经济学》即提出了价值 计量的直接计价法(用现值)和间接计价法(用现行市价等替代变量)的对于价值计 量法的独创性论述,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FASB 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并将这一 理念写进具体准则中。如 FASB 在 SFAC7(2000)《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 与现值》中就指出:若无反证,历史成本可以是(过去的)公允价值,但在原始交 易时日,交易成本总是按当时市价计量的,在会计报表时日(或入账后的任何时 日),公允价值没再是原始交易价格,而是按报表时日的市价重新计量。SFAC5 中 所描述的某些计量属性可能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 第二种观点:公允价值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葛家澍、徐跃③(2006)认为:公 允价值是与市场价格、历史成本及现行成本有所区别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虽然 市场价格是公允价值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而公允价值是 有不同于市场价格的许多。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允价值不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 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甚至也不是已建立在现行交易的基础上;二是熟悉交易 的双方意欲进行交易,而参照现行交易所达成的购买一项(或一批)资产,转移(清 偿)一项负债的金额;三是由于契约(双方愿意买卖)已经签订,交易尚未开始进行① ② ③常勋.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财会月刊,2004,1 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 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财务与会计,2005,9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会计研究,2006,925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或正在进行中但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已发生交易的成本或价格。 因此,公允价值只能是一种参照现行交易的估计价格。相反,上述的历史成本和 现行成本和未论及的脱手价格都是实际价格。黄学敏认为:狭义地讲,公允价值 作为独立的一个计量属性,所反映的是一种模拟市场的价格,在尚未交易和非清 算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估价技术对缺乏有效市场的资产或负债项目的价值进行近 似市场定价方式的评估,从而试图得到相对公允、合理的价格,以反映报表截止 日各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静态价值。虽然这种观点不是主流观点,但是其仍存在 相当的合理成分,并且我国在这次新颁布的会计基本准则中也偏向于这种观点, 在会计计量属性中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疽及现值并列为 基本计量属性,突显了其重要地位。 第三观点:公允价值不应作为计量属性。陈炳辉、任世弛①(2005)认为:从计 量属性必须内在于资产、是资产自身的某种特征这一要求看,如果公允价值要作 为一种资产计量属性而存在,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指的一种评判标准;如果公允价 值是指的一种评判标准。那么它就不能成为资产计量属性。在 SFAC7 中,FASB 对 这一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公允价值既不是一种组合计量属性,也不是一种评 判标准。因为如果公允价值是一种组合计量属性,那么它只不过是原来三种计量 属性的一个别称而已,没有单独提出公允价值概念的必要。如果它是作为一种评 判标准,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对改进会计计量而言实际上毫无用处。 那么什么是计量和计量属性呢? IASC在其1989年7月公布的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中指出, 计量(measurement) 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 过程。这一过程涉及选择具体的计量基础。”(para.99)。这里的计量基础即指计 量属性。 FASB定义计量属性(measurement attributes)是“指一个项目要予以数量化 或计量的方面,如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收入等。属性作为一个概 念,比计量为狭。计量的涵义不仅包括辨认要予以计量的属性,还包括计量尺度 的选择(例如,货币单位或不变购买力单位)”(SFAC1,para.2 ), FASB 在 2000 年 2 月发布的第 7 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7)中指出:①陈炳辉、任世弛.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26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SFAC NO.5 中所描述的某些计量属性也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在初始确认时,如 果缺乏相反证据的话,已收或已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通常被假定近似为公允价 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都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之内。而可变现净值和现值,与公 允价值不一致。 但是只要时间不长、物价稳定,对于一些短期的应收应付项目 ” 而言,它们的可变现净值可以近似地代表其公允价值。另外,如果我们排除了以 特定个体(如企业内部管理当局)计量为计量目标的现值,采用市场上达成的现 值(即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也符合公允价值的定 义。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它是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总称。 不过,人们一般在谈到公允价值时并不包括历史成本。 自从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减值会计、重估价会计、部分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会计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因为会计报表不仅 需要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的初始取得成本,而目还需要反映一些资产或者负债在会 计期间的价值变动情况,所以,当代会计计量问题实际涉及到初始计量和后续计 量两个方面的问题。 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初始计量基础主要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 值、最佳估计金额等,而后续计量基础则主要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 低、重估价、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由此可见,在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 无论是初始计量基础还是后续计量基础,种类都较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决定系统梳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基 础与方法问题。 其中,对于初始计量,已经初步决定了五个可供选择的计量基础: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使用价值和公允价值。至于后续计量,则需要深入考察 各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各国的计量实务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进行的其他 项目(如收入和负债概念项目、报告综合收益项目、金融工具项目)后方能作出原 则上的判断。可以预料,现行概念框架中的四个计量基础,除了历史成本将被保留 外,其他计量基础(包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现值)可能都将被修改或者替代。 公允价值在初始计量时,如果属于正常交易所取得的资产和应付债务,应按历 史成本计量,而随着物价变动、资产本身内在价值的发生有形和无形磨损,导致 历史成本不能恰当反映经济内容的价值时,应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持有资产特别是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日至后续期的计量, ISA39 做了如下规定:27 第三章 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1.为交易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由于期公允价值形成的未实现利得或 损失,应当计入当期净损益。 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即可计入当期 的损益,也可以直接在权益中确认在它们实现时再将以前在权益中确认的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房动迁补偿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