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又不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人 ,很早就断掉了的 .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多次说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的遗体十七日由长荣班机运抵台湾,灵堂设在桃园县的长庚大学活动中心。图为棺木安放在灵堂内景。 中新社发耿军摄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如同所有在身后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王永庆不可避免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一生正是台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信息时代的缩影  文/亢霖  10月15日,一个由美国新泽西州传出的消息震惊台湾,台塑集团创办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因心肺衰竭辞世。
  王永庆由于担忧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11日由台湾奔赴美国视察企业生产线,不料就在女儿王瑞华在美国的住宅里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10月17日,王永庆的遗体返抵台湾,随后的治丧事宜便不仅仅事关王氏家族和台塑企业,而成了整个台湾的一件大事。马英九等蓝绿头面人物悉数前往哀悼,大陆有关部门负责人发出唁电。这样局面在所有人预料之内。如果要找到这大半个世纪里真正代表“台湾精神”的人物,王永庆应该比那些重量级政客或明星更有资格。  “经营之神”的根本精神  祖籍福建泉州的王永庆1917年出生于台北一个贫苦茶农家中,15岁到茶园当茶工时,他当然无法想象会在67岁成为台湾首富。然而,无论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以勤俭拼搏的精神,做明智正确的抉择,是这位“经营之神”逐步积累,变小成功为大成功的秘诀。  16岁,王永庆向父亲借钱在嘉义开了一家小米店。那时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强调“服务附加值”的重要性,他却以一种最质朴的道理抓住了这个重点。他主动上门服务,并且搜集顾客用米的信息,估计谁家的米完了,便送货上门,米店的门也是开得早,关得晚。这样的做法让他的营业额远远超过了同行。除米店外,王永庆又开办碾米厂、砖厂,积累了更多的商业经验。  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改变了王永庆成长的大环境,台湾经济的发展让建筑业发展迅速。王永庆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木材生意,获利颇丰。在木材业竞争更趋激烈之际,他又果断退出这个行当,转向新兴的塑胶业。  当时台湾几大化工企业都认为台湾的塑胶业做不过日本,王永庆却在1954年与人合伙创办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三年后建成投产,果然出现了销售问题,合伙人萌生退意。王永庆决定背水一战,变卖所有财产买下公司全部产权。王永庆判断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并非供过于求,而在于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便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这个判断使他后来拥有了世界最大的塑胶生产企业。  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后,王永庆重新将目光投向木材业。他发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利用的只是树干部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被白白浪费了。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王永庆决定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于是他创立了世界首家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此后,“经营之神”的名号传遍了宝岛。  1980年代初,台湾岛内投资环境改变。王永庆看准了美国土地便宜、石油储量丰富和法制相对健全的条件,经过多年努力,以新泽西州为中心,在美国设立了多家石化公司。王永庆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事业由从石化扩及到电子、医疗等,直至麾下拥有近十万员工。然而他魔术般生意经万变不离其宗,始终秉持着那些从开米店时就积累下来的根本精神。  在与当代管理大师彼得·罗伦基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谈后,王永庆得出结论,东西方之间的管理原理是完全相通的,管理没有中西之分,只有制度推行得合理不合理,彻底与不彻底的差别。王永庆谈的是管理,却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表明,一个代表世界最高水平、总能在逆境中创造希望的企业家,也不仅仅存在于西方。  褒贬不一但影响深刻  大陆民众对王永庆逝世前的最后一次深刻印象,是在四川汶川地震之后。消息传出,王永庆当即决定捐款1亿元人民币赈灾。  在王永庆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没有机会在大陆一展身手,直到70岁他才看到了曙光。  1989年,王永庆由美国绕道日本到达北京,受到邓小平的接见。1990年1月,王永庆再次经香港飞抵北京,确认了在厦门海沧投资的“海沧计划”(大陆称为“901计划”)。在大陆方面同意提供1万公顷土地的情形下,王永庆的想法是以70亿美元兴建石化塑胶特区,打造一个横跨两岸的石化王国。然而,这跟李登辉酝酿中的“戒急用忍”的方针相悖,计划曝光后,台湾当局称,“海沧协议”一旦签订,将对台塑集团停止股票交易,冻结资金,限制人员出境,实际上终结了这个设想。  “海沧计划”胎死腹中是王永庆一生中的重大遗憾。他后来多次公开抨击“戒急用忍”政策,并曾在2001年向当时的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提交“万言书”,呼吁开放“大三通”。  近年,台塑化整分零,在大陆多处城市兴建石化厂,捐建10000所希望小学、兴办医院系统。  2004年笔者在台北采访王永庆之际,他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几次表达说,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两岸的纽带是割不断的。  王永庆有三位妻子和众多子女,一般人自然会关注这个家族有没有“豪门恩怨”的情节。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  1995年,已婚的长子王文洋跟台湾大学研究生吕安妮发生“婚外恋”,导致和王永庆之间的父子决裂。2006年王永庆正式退休,将决策权交给一个由侄子和女儿领衔的“七人决策小组”。王永庆逝世使台塑的股票迅速下跌,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还是受到了打击。  王永庆的创业传奇,包括他本人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都是台湾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环保人士便在最近指出,不应该在王永庆过世后一边倒地赞扬,而忽视了台塑集团带来的环境问题。这让人想起当年王永庆打算设立第六轻油裂解厂时,遭到各地环保人士的抵制。  实际上,“经营之神”还被送了一个称号叫“暖化之神”,便是提醒公众台塑企业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暖化。  如同所有在身后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王永庆不可避免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没有人能否认,他的一生正是台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信息时代的缩影。
(责任编辑:黄芳)
08-10-18 08:23·
08-10-17 09:21·
08-10-17 08:52·
08-10-17 07:50·
08-10-17 06:42·
08-10-16 20:18·
08-10-16 13:24·
08-10-16 09:4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台媒对台独分子忍无可忍了: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独|两岸关系|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台媒对台独分子忍无可忍了: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观察者网报道,岛内极端绿营人士从来对“中国人”身份认同抱持敌意,国台办曾表示,民进党上台后不但不思如何改变目前两岸关系的僵局,反而在岛内放任和助推“去中国化”等“台独”分裂活动,阻挠两岸交流合作,煽动两岸民意对立,这是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对于岛内那些意图“去中国化”的极端分子,台媒也看不下去了。据中国台湾网6月2日消息,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评指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社评指出,“台独”主张者既可悲又可怜,却又有些可恶。为了自己狭隘的意识形态一意孤行。鄙视中国人,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血液。为了台湾好,请那些基本教义“台独者”放下切割两岸认同的屠刀。请记住:我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我们都是台湾人,我们也是中国人。
  旺报截图
  社评摘编如下:
  岛内极端绿营人士从来对“中国人”身份认同抱持敌意,认为“中国人”是落后、没有是非、劣根性、残暴,不值得肯定的民族,并以否定“中国人”身份为起点,建构分离运动的合理性。但“台独”必须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完成,要实践就必须有策略。“台独”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又没有足够军事力量来应对可能引发的武力冲突,台湾人更没有为“台独”流血牺牲的决心。“台独者”的策略只能转而用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及用仇恨、敌视对方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渴求。
  1999年以前,“台独”主义追求“正名制宪”,也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新宪法”的“台湾共和国”,为了赢得选举,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宣称台湾已经“独立”了。这表示以前那些为“台独”坐牢的人都是白坐了,因为台湾是否“独立”是民进党说了算,精神胜利法从此成为民进党的特质。
  是否要改“国号”为“台湾共和国”,陈水扁在2005年公开宣称,“我不能够骗自己,也不能够骗别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说,李登辉过去12年任期没做到,相信“纵使今天给他做,他也做不到”。
  这些“台独”主张者既可悲又可怜,却又有些可恶。他们明明知道“台独”是一条几乎不可能成功的道路,甚而是一个以战争为代价,造成台湾被加速统一的主张,但是为了自己狭隘的意识形态,却仍然一意孤行。这些“台独”主张者所实行的策略,就是不断地进行“去中国化”的历史文化教育,以强化年轻人的“去中国人”身份认同。
  台湾民众打出“坚持九二共识”等标语 来源:大公网
  仇恨永远是切割认同最利的刀子,愈把对方妖魔化,愈能够让人勇敢地砍下去。为了要切割台湾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某些“基本教义派”的图像中,中国人被刻意描绘为一个落后、陈腐、欺骗、残暴、不正义的人种,且这些人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
  大陆是一个正在改变的地方,这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是事实。“台独基本教义派”受限本身的意识形态,为了要敌视中国,总是从负面角度,甚而带着谎言来看所有中国的历史、大陆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他们必须回答的是:把大陆与中国人完全丑陋化、邪恶化,真的对台湾好吗?高唱“中国崩溃论”20年,中国大陆崩溃了吗?把“台独”运动建立在敌视大陆、厌恶中国人上,就可以成功吗?
  民进党还必须回答一个小学生应该都可以回答的问题:请问台湾的文字、语言、宗教信仰、礼俗文化、民俗习惯,哪一项不是来自中国?
  对人仇恨,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鄙视中国人,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血液。为了台湾好,请那些基本教义“台独者”放下切割两岸认同的屠刀。请记住:我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我们都是台湾人,我们也是中国人。
  [新闻链接]
  国台办:只有确认体现一中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才能化解两岸关系僵局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
  针对记者关于蔡英文上台已满一年,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安峰山5月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5月19日我办发言人已就当前两岸关系应询表明我们的立场和态度。
  一年来,台海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两岸联系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中断,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受损,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造成当前两岸僵局的根源就在于民进党当局上台以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单方面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而民进党当局不但不思如何改变目前两岸关系的僵局,反而在岛内放任和助推“去中国化”等“台独”分裂活动,阻挠两岸交流合作,煽动两岸民意对立,这是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安峰山强调,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台湾当局应以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为念,正面回应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这才是化解当前两岸关系僵局的唯一正途。(来源:观察者网)罗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但台湾有些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_凤凰卫视
罗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但台湾有些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要:美国鹰派白邦瑞指责中国政府不愿意承诺排除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罗源将军答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就是承诺。凤凰卫视7月27日《震海听风录》,以下为文字实录:邱震海: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我要问你
核心提要:美国鹰派白邦瑞指责中国政府不愿意承诺排除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罗源将军答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就是承诺。凤凰卫视7月27日《震海听风录》,以下为文字实录:邱震海:所以这也是一个问题,我要问你罗将军,中国方面有没有战略雄心战略野心,这个首先是一个ambition是让他们感到非常担忧的。罗援:中国的现在我们首先是我们还是一个国土防卫,然后是近海防卫,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我们再一个就是我们要中国要走出去,你现在我们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我们要变成一个海洋强国,海洋强国你必须要冲出第一岛链,冲出第一岛链,你就要维护我们海上通道安全的问题。我们这个完全是一种自卫性,它不是一种完全进攻性的。邱震海:OK,你相信吗?白邦瑞:台湾问题是不是讲的海洋利益问题,台湾问题从1953年,不是,讲错了,1955年开始,我们一直问人民政府,你可不可以排除以武力来解决这个台湾问题,可是到了今天中国还不愿意说,好了,我们千万不要用武力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呢。罗援:我们中国作出了一些承诺,我们作出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个就是一种承诺,但是呢如果说是台湾那边的,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又霸占了我们的宝岛台湾,你说这时候我们中国人应该怎么办,比如你们美国如果你一个州他现在要独立出去了,你美国会怎么办?白邦瑞:我们可能要问解放军来忙。邱震海:如果中国那时候足够强大的话。白邦瑞:所以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如果我站在中国的看法来讲,台湾问题是很难解决,我很同情中国,第一中国要同意对不对,第二实际上有一些人在台湾真的恨中国,真的要独立,可是这些人影响不大,包括今天的蔡英文,她很怎么说,很小心,她没有刺激中国。罗援:没有刺激吗,把驻美国代表处都给升级为大使了,驻美国代表她自己升级为大使,这就是两国。邱震海:但美国没承认。罗援:美国没有承认,她是有这个想法的。白邦瑞:按照美国的对华政策来说,我们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所以台湾说这个统治是一个大事,我们不接受,我们说是台湾的,台湾某一个党委的一个代表,所以我们对台湾的没有什么官方的关系,其实北京政府的高级官就一个中华民国,对我们来说我讲的是外交话,中华民国不存在,实际上我们的总统从肯尼迪总统开始,公开的讲话我们不支持台独,可是人民政府没有谢谢我们,完全相反继续抹黑我们说这个美国卖给台湾武器等等的对台湾的政策,不是说我们保卫台湾,我们不保卫台湾。罗援:有个对台关系法。白邦瑞:是的,谢谢,可是我们所主张的双方要找一个和平的解决,那是我们的政策,当然。邱震海:但是现在中美关系。白邦瑞:和平解决以后不需要一个台湾关系法,也不需要保护台湾。邱震海:但是现在在中美关系当中,坦率来讲台湾问题只是一个部分,过去。白邦瑞:很重要的一部分。《震海听风录》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主持人:邱震海首播时间:周三19:20-19:50重播时间:周四05:50-06:25 11:25-11:55想看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陈晓爽 PV077]
责任编辑:陈晓爽 PV07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5733
播放数:593632
播放数:1838986
播放数:5808920我的位置:
这个湖南人主动去台湾工作,最后当到李登辉的副手,却问“难道台湾人不是中国人?”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修文
据说,李元簇选择在苗栗县头份市隐居,就是因为这里的言语、习俗都与湖南的家乡相似。
他1923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年轻时当过记者,后来参加中华民国司法人员考试,考出最优等第一名的成绩。当时国民政府希望他能留在首都效力,然而他以抗战胜利后“台地新复,亟需公正清廉法曹”为由,要求去台湾工作。26岁那年,他成为台湾新竹地方法院推事,从此开始了在台湾的70多年生活。
快进到1990年。作为李登辉的副手,67岁的他成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一改过去“法曹”的严厉性格,他变得默默无闻,成为站在李登辉影子下的那个人。而在卸任后,他淡出政坛,不再参与岛内的蓝绿之争,与他相对应的是,之后的多位副领导人,无论是吕秀莲还是吴敦义,依然是人退心不退,继续翻云覆雨。
3月8日凌晨4时15分,这位受肾病困扰多年的老人辞世于苗栗县头份市寓所,享年94岁,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旧保持低调。据管家陈进丁说,先生不喜欢麻烦别人,生前交代三件后事:不插管急救、身后树葬于法鼓山、若凌晨过世,要等天亮后才通知至亲好友。
他就是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李元簇。
严己苛人的“酷吏”
其实,李元簇不是生来的好好先生,相反是严己苛人的“酷吏”。他长期游走于台湾政、学两界,1973年担任台湾政治大学校长,1977年担任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1978年调任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在他任内,司法行政部门改组为法务部门,1988年被任命为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深受蒋经国以及之后的李登辉的器重。
有资料写道,在担任政大校长期间,他严整校风,不准学生留小胡子和长头发,还规定学生要穿制服上学;禁止男女学生在校内牵手。半夜里,这位校长还会带着校警突袭教员和学生宿舍,捉拿打麻将聚赌人士,还会拿着手电筒搜索花丛中有无幽会的男女学生。由于要求严苛,他在政大任职期间,竟然没有研究生找他当指导教师。
等他执掌当局教育部门时候也是如此,他要求部下准时上班、推迟下班,原本懒散的教育部门一时变得颇有规矩。在担任司法行政部门以及法务部门负责人的时候,属下到他办公室汇报,都得站着讲话,从不让人坐下,听到对方讲得不妥时,他会直斥“狗屁”。跟他同年龄的“高检处”首席检察官曹德成因为常挨他骂,弄得提心吊胆神经紧张。某日,这位曹检察官从李元簇的办公室出来,忽然心脏病发作离世。
在担任位高权重的领导人办公室秘书长期间,为了避免提名官员时受到外界干扰,李元簇明言:“提名过程中,我不见这些人。”
终止台湾“万年国会”
在台湾,李元簇的最大功劳,被认为是他协助当局终止了台湾的“万年国会”。
国民政府的国会产生于1947年,这一年国民党政权在南京正式行宪,选出了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后,随蒋介石当局退往台湾的“国代”仅有1080人。这就出现了问题,国民党要想再从大陆各省改选“国代”已然不可能,但“国代”如果仅在台湾一隅选举,又丧失了“国民政府代表全中国”的意义。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动用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赋予他的权力,于1953年9月批准第一届“国大代表”全部留任,继续行使职权。由于“动员戡乱时期”维持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于是老蒋与小蒋也就不断批准第一届“国大代表”留任,只有老的“国代”离世,才象征性地进行增补。
于是,每当“国民大会”开会,外界看到的是柱拐杖的、被人搀扶的、坐轮椅的老人聚到一起开会,台湾人民称他们是“万年国代”。
1991年迫于激烈的民意,李元簇受李登辉指派,作为召集人两次主导修“宪”工程,他仔细聆听各方意见,从不对外随意发言,与80多名“国代”分批沟通会谈,顺利推动修“宪”,保证1992年第二届立法机构选举能如期举行,这被视作台湾的“宁静革命”,也被认为台湾走出威权统治的标志。李元簇起到的作用,用昔日台湾省省长宋楚瑜的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耐心、沟通。”
除了在“宁静革命”过程中站在第一线,在1990年到1996年的6年副领导人任内,他扮演着“没有声音的副手”角色,一方面他是法曹出身,很清楚自己的副领导人的位置,恰如其分地扮演此职;另一方面,在更加强势的李登辉面前,他昔日“严己苛人”的性格,收敛了许多许多。
退隐之所与湖南家乡相似
1996年,李元簇卸下副领导人的光环,婉拒了李登辉安排的其他高位。他对身边人说,1949年他一个人提着一只箱子到台湾来时,没有任何朋友和亲人,一辈子能从法官、教授、校长到两任“部长”、“副总统”已经很够,现在退休很满足,没有必要再留在官场。之后,他顶着国民党副主席的头衔,退居乡间。
1998年,李元簇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强烈质疑党内为何设计“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的问卷,并对“国民党两岁(1996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开始算起)”的说法深表不满。李元簇说,怎么能以“台湾人”、“中国人”、“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作为族群分类的选项?李元簇说,“难道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他心目中认定的最重要目标,仍然是“‘光复大陆’,统一中国”。
尽管退出政坛,但由于在担任公职时积累的威望,不仅宋楚瑜、连战、马英九等蓝营与他保持联系,陈水扁、吕秀莲也亲自登门拜访。但无论是蓝来还是绿来,李元簇都不再指点江山。
不过,希望淡泊自在的李元簇,还是没有被政治忘掉。2001年10月,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指派李元簇以“特使”身份,参加10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陈水扁的如意算盘是,李元簇具有前副领导人的身份,如果他能出席,不仅可以突破台湾APEC的代表必须由经济官员担任的惯例,还能提升出席官员的层级。陈水扁的图谋自然未能得逞,而“少小离家”的李元簇,最终也未能在60多年后踏上大陆的故土。
据说,李元簇选择在苗栗县头份市隐居,就是因为这里的言语、习俗都与湖南的家乡相似。
(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题图来源:台海网 图片编辑:朱瓅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二届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不承认是中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