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带驾证出单车事故如何100%赔付报保险找人顶包,交警没出现场,后来被监控发现顶

男子酒驾出事故找人“顶包” 骗保不成反受罚
腾讯·大渝网
来自渝北交巡警支队的消息:男子自己酒驾出车祸,还找人“顶包”,向保险公司索赔修车款,谁知,被交巡警识破,修车费没得到,反而被记分、罚款和禁驾。近日,驾驶员李某弄虚作假受到了法律处罚。日晚上21时许,民警接报警称:319国道浅水湾路段发生一起轿车撞击道路中间隔离石墩的单车事故。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处置。民警发现,一辆奥迪轿车歪歪斜斜地停在道路中间,车头严重变形,左右大灯、保险杠、引擎盖等均被撞坏,发动机破损漏水,前排气囊弹出,好在车上没有任何人受伤,但修理费估计需要上万元。一位姓王的中年男子告诉民警,他是驾驶员。当时天雨路滑、操作不当,撞上了隔离墩。王某在叙述事故经过时,支支吾吾、神情慌张,不时向站在旁边围观的3个围观的人张望,眼神仿佛在寻求帮助。民警顿觉有些蹊跷,并询问了旁边3个“看客”,其中一个叫李某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车主,事故发生时,自己就坐在驾驶员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看客”李某酒气熏天,神色也很惊慌。为了弄清楚事故原因,民警对车主李某和驾驶员王某进行了酒精测试,驾驶员王某为0mg/ml;而车主李某为53mg/ml。民警对他俩分开询问时,王某说他们几个朋友在北碚喝的酒,而车主李某说他们都在渝北两路喝的酒;王某说他们几个准备开车去保税港区耍,车主李某却说准备开车回王家镇街上休息;这两人对行驶路线、事故经过的描述更是各说一套,大相径庭!民警很快明白:这两人不在一个车上,这里面有人在撒谎。经过查问,王某心理防线崩溃了,承认自己是李某打电话从家里喊来“顶包”的,李某也承认了是自己驾的车,因为知道酒驾保险公司不赔偿车损,于是找来了王某“顶包”。民警对王某混淆事实、顶包作假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鉴于其真诚悔过,没有对其处罚。而对李某酒驾惹祸、还找人顶包的违法行为也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依法作出了处罚。由于李某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他被交巡警处以记12分、罚款1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处罚。保险公司也拒绝赔偿他的修车费。(通讯员 林瑞中)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qmadge]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男子酒驾肇事找人顶包 骗保不成自食其果-中新网
男子酒驾肇事找人顶包 骗保不成自食其果
  酒后驾车撞上马路中央绿化隔离带的林晓,为获得保险公司赔偿,找来好友秦方顶包。谁知保险公司察觉有蹊跷,不予理赔。两人竟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纸诉状”将自己送进了看守所。昨天,在静安区法院,林晓、秦方低头接受静安区检察院对两人涉嫌保险诈骗罪的指控。
  酒驾撞车找朋友顶包
  日晚11时,林晓在共富路上的饭店和朋友聚会,喝了两瓶啤酒。次日凌晨4时许,林晓先开着凯迪拉克把朋友送回了家,再独自开车回家。途经宝安公路潘泾路口时,林晓由于车速过快、天雨路滑,车子突然失控撞上了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等林晓缓过神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酒后驾车,心想警察来了肯定要追究责任,于是,他拨通了好友秦方的电话,说自己的车子撞了,让他到现场来。
  20分钟后,秦方赶到事故现场。林晓告诉秦方自己是酒后驾车,不能报警,而且酒后驾车不能进保险,于是林晓让秦方打电话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过了没多久,巡逻警察到达事故现场,秦方告诉警察是自己开了那辆凯迪拉克撞到绿化带。警察处理好事故后,让秦方第二天去拿事故单。之后,林晓打电话给了一个熟识的修车厂老板,让他帮忙把车拖走并维修,又打电话给附近的朋友来接自己。这一个个电话看似把事情都“搞定”了。
  理赔遭拒竟上诉法院
  3月1日白天,林晓和秦方一起来到交警队拿了事故认定书,秦方在事故认定单上签了字。之后,林晓便开始操作理赔事宜,向平安财保上海分公司提交索赔申请书等。
  经保险公司定损,此次车损金额合计人民币元。在接受保险公司调查时,林晓、秦方隐瞒事实,谎称是林晓把车借给秦方开的。但是,保险公司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并没有立刻报警,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报警,存有疑点。保险公司在日向林晓发出了拒赔通知书。
  林晓拿到拒赔通知书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也没有因理赔受挫而迷途知返,反而认为:“材料我都交齐了,保险公司没理由不赔给我啊!”林晓和秦方找到律师咨询,并于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保险公按照估损单理赔17万余元。
  骗保不成终自食其果
  日,保险公司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综合之前的调查,公司认为林晓、秦方存在替换肇事驾驶员身份,进行保险诈骗的嫌疑,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根据事故路段的监控录像反映,当天驾驶员的面部特征与秦方明显不符,与车主林晓却比较相符。日,公安人员在林晓、秦方的住所地将其抓获归案。
  静安检察院经依法审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林晓伙同秦方,共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企图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应当以保险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文中涉案人为化名)
  【检察官点评】
  据了解,2007年以来,静安检察院共受理11起保险诈骗案件,涉案20人,涉案金额150余万元。除一起为骗取人身损害保险金外,其余10起均为骗取车辆保险。仅2013年以来,骗取车辆保险案件就有4件11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静安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科检察官孙黎文表示,此类案件多发存在以下原因:一是侥幸心理作祟。当事人往往认为单车事故较难查实,找人顶包并不会被发现。二是高回报产生强力诱惑。三是法制意识淡薄。不少当事人对酒后顶包等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认为这是犯罪。事实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诈骗10万元以上就可能面临有期徒刑5至10年的刑罚。
  在此,检察官提醒有车一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车辆驾驶,安全第一。即使真的遇上了车辆事故,也万万不可因为贪图一些小利而触犯了法律。(通讯员 严瑾丽 本报记者 郭剑烽)
【编辑:柳龙龙】
>法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男子酒驾肇事后找人顶包骗保未果|保险公司|酒驾肇事|顶包_新浪新闻
&&&&&&正文
男子酒驾肇事后找人顶包骗保未果
  酒驾肇事找人顶包& 骗保不成自食其果
  酒后驾车撞上马路中央绿化隔离带的林晓,为获得保险公司赔偿,找来好友秦方顶包。谁知保险公司察觉有蹊跷,不予理赔。两人竟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纸诉状”将自己送进了看守所。昨天,在静安区法院,林晓、秦方低头接受静安区检察院对两人涉嫌保险诈骗罪的指控。
  酒驾撞车找朋友顶包
  日晚11时,林晓在共富路上的饭店和朋友聚会,喝了两瓶啤酒。次日凌晨4时许,林晓先开着凯迪拉克把朋友送回了家,再独自开车回家。途经宝安公路潘泾路口时,林晓由于车速过快、天雨路滑,车子突然失控撞上了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等林晓缓过神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酒后驾车,心想警察来了肯定要追究责任,于是,他拨通了好友秦方的电话,说自己的车子撞了,让他到现场来。
  20分钟后,秦方赶到事故现场。林晓告诉秦方自己是酒后驾车,不能报警,而且酒后驾车不能进保险,于是林晓让秦方打电话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过了没多久,巡逻警察到达事故现场,秦方告诉警察是自己开了那辆凯迪拉克撞到绿化带。警察处理好事故后,让秦方第二天去拿事故单。之后,林晓打电话给了一个熟识的修车厂老板,让他帮忙把车拖走并维修,又打电话给附近的朋友来接自己。这一个个电话看似把事情都“搞定”了。
  理赔遭拒竟上诉法院
  3月1日白天,林晓和秦方一起来到交警队拿了事故认定书,秦方在事故认定单上签了字。之后,林晓便开始操作理赔事宜,向平安财保上海分公司提交索赔申请书等。
  经保险公司定损,此次车损金额合计人民币元。在接受保险公司调查时,林晓、秦方隐瞒事实,谎称是林晓把车借给秦方开的。但是,保险公司调查发现,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并没有立刻报警,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报警,存有疑点。保险公司在日向林晓发出了拒赔通知书。
  林晓拿到拒赔通知书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也没有因理赔受挫而迷途知返,反而认为:“材料我都交齐了,保险公司没理由不赔给我啊!”林晓和秦方找到律师咨询,并于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保险公按照估损单理赔17万余元。
  骗保不成终自食其果
  日,保险公司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综合之前的调查,公司认为林晓、秦方存在替换肇事驾驶员身份,进行保险诈骗的嫌疑,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根据事故路段的监控录像反映,当天驾驶员的面部特征与秦方明显不符,与车主林晓却比较相符。日,公安人员在林晓、秦方的住所地将其抓获归案。
  静安检察院经依法审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林晓伙同秦方,共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企图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应当以保险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文中涉案人为化名)通讯员严瑾丽本报记者郭剑烽
  【检察官点评】
  据了解,2007年以来,静安检察院共受理11起保险诈骗案件,涉案20人,涉案金额150余万元。除一起为骗取人身损害保险金外,其余10起均为骗取车辆保险。仅2013年以来,骗取车辆保险案件就有4件11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静安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科检察官孙黎文表示,此类案件多发存在以下原因:一是侥幸心理作祟。当事人往往认为单车事故较难查实,找人顶包并不会被发现。二是高回报产生强力诱惑。三是法制意识淡薄。不少当事人对酒后顶包等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认为这是犯罪。事实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诈骗10万元以上就可能面临有期徒刑5至10年的刑罚。
  在此,检察官提醒有车一族,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车辆驾驶,安全第一。即使真的遇上了车辆事故,也万万不可因为贪图一些小利而触犯了法律。
(原标题:酒驾肇事找人顶包
骗保不成自食其果)
(编辑:SN094)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车事故如何100%赔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