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如果采购人手不够够了,赶紧找人吧!快照反反复复,不知道怎么了?

拥有1个小站,订阅0个话题,关注0个小站
10年考研失败,现已工作
不过越来越觉得,必须从失败中得到一些教训,不然就白失败了
好好想了一下考研失败的真实原因
关于时间管理、耐力、决定
希望对所有想达到自己目标的人有一些借鉴和警醒
也算是写给我自己吧
妓女不能靠**工作
同理,你也不能靠励志决心支撑你学习的日日夜夜
鸡血是一种tri...&
10年考研失败,现已工作
不过越来越觉得,必须从失败中得到一些教训,不然就白失败了
好好想了一下考研失败的真实原因
关于时间管理、耐力、决定
希望对所有想达到自己目标的人有一些借鉴和警醒
也算是写给我自己吧
妓女不能靠**工作
同理,你也不能靠励志决心支撑你学习的日日夜夜
鸡血是一种trigger一样的东西,但是它无法让你达到目标
让你达到目标的,是一种习惯
习惯就是把你打了鸡血后的一种热情凝固下来
固定成一种模式
以便在你心情不好时、不想学习时、没有状态时
你仍能按照之前定好的路往前走
而不是被你的情绪所左右、阻碍以至停滞不前
有了一个学习习惯,比如:上午学数学,下午学专业课,晚上看英语和政治
那么究竟上午该如何学数学,这个习惯的效率如何呢?
你在schedule上写你9:00到12:00学习数学3个小时
但其实,这3个小时包括你15分钟找座位坐定、15分钟冲咖啡、刷微博20分钟、回短信N条、学不进去发呆累计半小时......
如果你详细记录你这3个小时时间的流向
你会发现,你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甚至更少
所以我听过很多人说什么我7点去图书馆占位
我每天学习12个小时
可是我还是没考上的时候
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表示对他们坏运气的同情
因为,说实话,学习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了
但前提是,你一定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学习时间
有些时候,你只是&准备学习&或者&在做与学习有关的一些周边工作&而已
并没有真正的&学习&
在我近一个月刷豆瓣中,我只遇见过一句对我的生活特别重要的话
原话我记不太清楚了,也记不得是谁说的了
大意就是:作者曾经记录了她每天刷豆瓣微博的时间,发现这些时间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不是刷社交网站占用了我们的时间,而是刷社交网站填充了我们无所事事的时间
因此,我第二天开始把schedule排得又满又紧凑
我先把要做的事先一股脑的列出来
然后再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可以零碎时间做的
然后把它们排到时间表里
甚至划分到10分钟的单位
我惊喜地发现,那一天我过得特别充实,我所有要做的事情全部都完成了
而且,也没耽误我刷社交网站
因为我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迅速、集中地浏览了信息
李笑来老师说过,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能管理的是自己
其实,对我来说,时间的确不能被管理,而被管理的是事务
事务流淌在你的时间河床里
不要让时间河床干枯,这样你就只会发现在那些干枯的河床上,散落着&刷微博&、&发呆&这样搁浅的破船
你要把思考&我是否考研&&我该考那所学校&当成一件写在list上的事
也就是,你不能在学习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反复去琢磨这件事
而是,你专门拿出一个时间段
比如:我现在用3天的时间好好想想我未来的走向
我要不要考研?我要不要考这所学校?
把考的好处、坏处,你的优势、劣势
搜集学校的信息
与父母朋友学长交谈等等做一个决定所需要考虑的各种问题全部考虑清楚
你做出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很简洁&&我考(不考)研!我考XX学校XX专业!
好,结束了!
你现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把你决定的事情做到!
而不是你一边复习,一边还在怀疑
&我到底要不要考研呢?听说今年的分很高啊!听说明年要缩招啊!&
进而到&考研究竟有什么用呢?现在不到处都在说研究生泛滥了。况且,我真的要考这个专业吗?我不是太喜欢耶...难道我一辈子就要做这个吗?&
当年我就是这样的,从7月份就对要考的学校突然学硕缩招的消息郁闷、愤懑、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没希望了、是不是该换个学校等等一系列与学习无关的浪费能量的心理消耗,那时还离考试有半年之久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缩不缩招
半年的时间足以让你考上中国的任何一所研究院
不管它有多难
时间可以被用来花在甚至挥霍在做决定上面
但一旦做了决定,时间就必须全部用在执行决定上面,而不是反复思疑你做的决定
反复思疑,那是你做决定的一部分
【5】追求形式感,完美主义
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女生身上比较明显
其实从小学中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女生的笔记总是做得一丝不苟、甚至相当漂亮整洁
但问题在于,小学时的知识毕竟不多,而考研时候需掌握的知识量就很大了
笔记做的整洁清楚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真的有必要吗?
你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难度级别
你一定要按顺序听网络课堂
你一定要把做错的题重新誊在一个本子上
你一定要把做得不完美的那页笔记重新做一遍
你一定要按照一个特定的routine去实行复习计划
这都没问题
但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有一个清楚的意识
那就是,你的目的是考上研究生
你的目的不是做一本整齐的笔记
你的目的也不是按一个特定的routine把事情做完
一本整齐的笔记、一个好的学习routine都是为了达到目的而是用的手段
就像那个著名的禅宗公案一样
禅师伸出手指向你指出明月
但你没看到明月,只看到手指
目的性不强烈明确,很容易在各种眼花缭乱的手段中迷失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个好习惯是
经常问自己:这样做对我达到考上研的目标有帮助吗?
只做最必要的事
只做最有效率的事
飘忽不定最害死人了~~
我的建议是:做比想要聪明的多
即使失败,即使证明这条路是错误的,至少你拥有一个失败的教训
而如果只是在想,只是在犹豫
时间反正都会过去
最后还是随波逐流
不管怎么样,你要给自己一个主动选择权~~
神马方法能让自己沉下心来安静高效学习吗 有神马方法能让自己沉下心来安静高效学习吗 ?
其实不用特别想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安心学习
只要坐下来、翻开书、从第一个字开始学就行了
我以前要开始学习前总觉得买杯咖啡先、收拾一下桌子先什么的
后来我发现,你根本就不要管你脑子里的那些&我现在状态不好!&&我现在学不进去!&这样的声音
你就当成一个小孩在你脑子里瞎闹
just leave it alone
你就想:麻麻现在不理你~~麻麻在学习~~你哭闹去吧~~过两个小时后麻麻再给你买糖吃~~
虽然很好笑,但真的有效哦
【6】规避困难的、只愿做自己擅长的。
冯仑有句话大意是:假如你有一个问题,你逃避它,那么你就有了两个问题。
当年考研的时候,我对数学和专业课这两个大头确实相当头痛
所以总是拖延学习数学和专业课的进程
仿佛这样问题就可以自行消失一样
而不停地将时间大量浪费在已经不错的英语和政治上
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
就像上面说的,你开始有了两个问题
1.你没有复习最难的数学和专业课
2.你为你每天没有复习它们而感到愧疚,为时间的临近而焦虑
学习中,什么是简单的,什么是困难的?
就像流行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里讲的一样
停留在你的学习舒适区里是简单的
而去探索舒适区和未知区中间的部分是困难的
每天只是做做英语阅读、画画政治书的线当然是简单的
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的脑袋的CPU占用率很低
但是解一道二次积分的数学题是困难的
你的精神会比较紧绷,CPU微微发热
当你为了躲避最困难的事情找诸如&看英语和政治也是在学习呢&
别骗自己了
你知道你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冯仑那句话的后半句是:如果你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你就只有半个问题
【7】犹豫不决、停滞不前
相对于从普通本科考到名校研究生的难度
高考就考进名校还是容易些吧
相对于从普通研究生到国外名校读博的难度
考研考到名校还是容易些吧
人生不过就是用手里有的筹码去换另一些筹码
而人生初期的筹码相对来说比较好获得
比如高中你只要成绩好就能考上清华北大
而当你大学要申请出国的时候,就不止是成绩了
而当你到社会上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来的时候,因素就更多了
所以,如果你曾经像我一样犹疑不决,思前想后
以我得到的教训,我想说
先把你能拿到的筹码拿到手
不管它以后有没有用,不管你是否喜欢它
就像打地主摸牌一样
你不能摸到个3就扔了吧
没准等等就有个炸弹呢、再不济也可以三带一出出去啊
这些都是筹码
即使你现在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你要什么
但是等到你喜欢的东西出现了
你要有筹码去换
你以为那些一路清华北大全奖出国读名校华尔街高薪的人是比你多牛吗
是人家初期就开始积累小筹码
高中搞好成绩、大一开始找实习、找学长学姐提携、与教授多接触、不放松GPA、寻找各种机会
一步一步的累计换来的
最后得到那些,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没有什么神奇的
就像ebay上什么别针换别墅这种事情一样
随着筹码的增加,你的话语权越重,你的选择权越大,你能换到的东西更好
这就是滚雪球
而且还有可怕的复利!!
【8】工作了是否考研
有很多人鼓吹考研、读博有风险,入市要谨慎什么的
排除那些在校生,为什么依然还是有很多工作了的人也在考虑是否要考研
这就证明,以自身的条件、人脉、背景来说
至少考研还是一条走出目前不如意状况的出路
不管读出来是否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
但是,大多数在考虑这条路的人还是觉得
至少选择的机会和范围会大一些吧
其实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上面说的,每个人手里的筹码是不一样的
一个手里捏着3.8+GPA、交换生身份、有科研项目的人
鼓吹你:读什么国内的研啊,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根本就是个屎啊!
一个手里捏着N个名企实习经历的人
鼓吹你:读研有什么用啊?逃避就业!越早出来经验累积得越多!
你怎么想?
小马过河吧
有人对考研趋之若鹜
有人对考研不屑一顾
都是不同的经历和机会造成的认知不同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看清楚你自己的现状!
你自己最清楚你自己的现状
你最清楚在现状上你能做什么
而不是&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一个因为偶然的机会没有读研
却在工作中越做越好的人当然会觉得&幸好当年没读研&并鼓吹那些想考研的人不要考
但是,他又不是你
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多苦逼或者是多困兽之斗
而考研对于目前的你来说
真的就是the best hope了
那你不考你在等什么?
你在等筹码自行出现吗?
PS.以上仅供参考,结合自己的情况最重要,不要轻信别人,大家都是小马过河,没有谁比谁更高明
【一些补充的话】
每年这么多人考研,考上的必定是少数
大多数都不幸炮灰了
在考研之前,我读过很多考研成功人的所谓经验帖
但是我觉得几乎大同小异
正是成功的人都相似,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
而我现在越来越觉得
失败的人的经验才是真正要学习的
因为有些成功的经验是马后炮
使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他只是选了一些他想写的写出来了而已
真实的原因谁又能知道呢?
可能连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吧
但是刚才看了写回帖的童鞋
有些考研失败的人表示对这段失败的经历有点不堪回首
不想再提,只想翻页
曾经LZ也有过这样的一段日子
觉得没考上研,自己顺遂的人生从此开始跑偏了一样
因为虽然不是清华北大,但本科还说得过去
你们又知道,经管院是大学里A型人最多的地方
大家都出国保研,再不然也是银行四大证券什么的
卢瑟尤其容易被鄙视
当时就觉得
由于自己在大学里太过散漫,而没有积累到相应的筹码
而且由于筹码的复利效应,可能债务越积越多
当时就很没出息地跟麻麻大哭:觉得我不能以后一直都在还大学的这笔债啊!我永远都是卢瑟了!
毕业后LZ阴差阳错进了现在这个跟金融完全不搭边的行业
期间萌生过在职考研的念头不下5次
觉得这个行业怎么这么low
但是奇怪的是
你在牌桌上坐久了
不管你是真有耐心,还是被迫坐在那里
好牌会慢慢出现
不会有人总是背运的
LZ毕业半年了,开始觉得机会慢慢出现
即使我今年真的再去考研
我也不会放弃现在的工作
即使我考上研,我也会在现在这个行业做兼职或是怎样
因为我发现我能在这里发挥我的创意和那些想法
而且工作中的一部分是我真心觉得特别热爱的
如果我积累的时间够长,我总有一天会遇到我心仪的那个机会的
当那个机会出现时,我将有足够的能力把握住它!
至于你说:既然你现在干得挺开心,那你究竟还考研干什么
诚实地来说
我的确有些主流心结
我不想成为完全的非主流,也不是完全的主流
而是主流中的非主流,很矫情吧
而我觉得我的四年大学生活的确有非常多的遗憾
我很想再重回学校弥补一些东西
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不管有些人会对我这个想法多么嗤之以鼻
但是这就是我内心的想法
我不想矫饰成什么更好听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欲望(不说梦想了)都是别人的欲望
那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曾经LZ在大学的时候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偏信他人
丧失了交流、保研、出国的各种最好时机
有人说金融不好出国,LZ就放任GPA
有人说保外校的研很黑,LZ就放弃努力
有人说本科不好就业,还是要考研,LZ就去考研
各种**的事情LZ在大学都干过
1是确实没有独立思考
2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不过我觉得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
LZ现在也不知道
但是LZ现在知道不要因为任何人讲的任何话而放弃努力!!
喜欢的东西会变,想要的东西会变
但有一个不变的: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获得筹码的机会!并为之努力!
不管失败的经历你是多么不想提起,多么想让它过去
但是,这都是你
它塑造成了现在的你
它塑造成了现在想考研重回学校弥补遗憾、同时又不放弃正在积累的行业经验的你
这没有好羞于承认的
不管别人是多么的高端多么的有梦想
但都不是我
就像《学徒》里的一句话:
我的能力并不比在座的各位低,我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希望你能和我一样
努力让这句话并不只是卢瑟的一句自我安慰
我当时也挺纠结年龄这个问题的
后来我想通了
这是在给自己作茧
因为我们总是想顺顺当当随着大流走着铺好的人生路
但是如果你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
你就想象一下她
如果是她现在看你考虑的这个所谓年龄的问题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很幼稚
其实考虑年龄这个问题
说白了还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导致的结果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大学毕业了就直接读研,你工作后再去读好像&老人家&
因为很多人告诉你,女孩子读出来都这么大年纪了,不值得
如果我现在因为所谓&读出来年纪都多大了&而放弃考研
就跟当初别人告诉我不好出国、不好保研我就放弃了努力一样
真的不要再犯第二次了
不管你选择考还是不考
都要是自己独立思考做出的选择
我考研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目标
不是为了走一个什么本科、研究生、工作的routine的而考的研
读研既然只是我的一个手段
我为什么还要在乎该在什么年龄做这个routine的什么部分呢?
我为什么还要在乎我身边的研究生同学都是什么年龄呢?
年龄这个问题
对我弥补大学的遗憾、为自己增加筹码、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很大的影响吗?
大到我要放弃我以上所有想在研究生期间做成的事吗?
如果是,那证明你对你想做的事并没有足够的热情,你只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选项
如果我脱产读研
我也只是把在学校的生活当做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会继续在我现在的行业兼职积累经验、实习、结识朋友、赚钱、旅行、做我想做的各种事情
什么脱产不脱产、年龄不年龄
其实相对于你内心的梦想,不说那么大,相对于你内心的欲望、你强烈想做的事
好像并不是一个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1:什么是同步逻辑和异步逻辑?
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各触发器的时钟端全部连接在一起,并接在系统时钟端,只有当时钟脉冲到来时,电路的状态才能改变。改变后的状态将一直保持到下一个时钟脉冲的到来,此时无论外部输入 x 有无变化,状态表中的每个状态都是稳定的。
异步时...&
1:什么是同步逻辑和异步逻辑?
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各触发器的时钟端全部连接在一起,并接在系统时钟端,只有当时钟脉冲到来时,电路的状态才能改变。改变后的状态将一直保持到下一个时钟脉冲的到来,此时无论外部输入 x 有无变化,状态表中的每个状态都是稳定的。&&&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电路中除可以使用带时钟的触发器外,还可以使用不带时钟的触发器和延迟元件作为存储元件,电路中没有统一的时钟,电路状态的改变由外部输入的变化直接引起。
2:同步电路和异步电路的区别:
同步电路:存储电路中所有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都接同一个时钟脉冲源,因而所有触发器的状态的变化都与所加的时钟脉冲信号同步。
异步电路:电路没有统一的时钟,有些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与时钟脉冲源相连,只有这些触发器的状态变化与时钟脉冲同步,而其他的触发器的状态变化不与时钟脉冲同步。
3:时序设计的实质:
时序设计的实质就是满足每一个触发器的建立/保持时间的要求。
4:建立时间与保持时间的概念?
建立时间:触发器在时钟上升沿到来之前,其数据输入端的数据必须保持不变的最小时间。
保持时间:触发器在时钟上升沿到来之后,其数据输入端的数据必须保持不变的最小时间。
5:为什么触发器要满足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
因为触发器内部数据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不满足建立和保持时间,触发器将进入亚稳态,进入亚稳态后触发器的输出将不稳定,在0和1之间变化,这时需要经过一个恢复时间,其输出才能稳定,但稳定后的值并不一定是你的输入值。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两级触发器来同步异步输入信号。这样做可以防止由于异步输入信号对于本级时钟可能不满足建立保持时间而使本级触发器产生的亚稳态传播到后面逻辑中,导致亚稳态的传播。
6:什么是亚稳态?为什么两级触发器可以防止亚稳态传播?
这也是一个异步电路同步化的问题。亚稳态是指触发器无法在某个规定的时间段内到达一个可以确认的状态。使用两级触发器来使异步电路同步化的电路其实叫做&一位同步器&,他只能用来对一位异步信号进行同步。两级触发器可防止亚稳态传播的原理:假设第一级触发器的输入不满足其建立保持时间,它在第一个脉冲沿到来后输出的数据就为亚稳态,那么在下一个脉冲沿到来之前,其输出的亚稳态数据在一段恢复时间后必须稳定下来,而且稳定的数据必须满足第二级触发器的建立时间,如果都满足了,在下一个脉冲沿到来时,第二级触发器将不会出现亚稳态,因为其输入端的数据满足其建立保持时间。同步器有效的条件:第一级触发器进入亚稳态后的恢复时间 + 第二级触发器的建立时间 & = 时钟周期。
更确切地说,输入脉冲宽度必须大于同步时钟周期与第一级触发器所需的保持时间之和。最保险的脉冲宽度是两倍同步时钟周期。所以,这样的同步电路对于从较慢的时钟域来的异步信号进入较快的时钟域比较有效,对于进入一个较慢的时钟域,则没有作用 。
7:系统最高速度计算(最快时钟频率)和流水线设计思想:
同步电路的速度是指同步系统时钟的速度,同步时钟愈快,电路处理数据的时间间隔越短,电路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数据量就愈大。假设Tco是触发器的输入数据被时钟打入到触发器到数据到达触发器输出端的延时时间(Tco=Tsetpup+Thold);Tdelay是组合逻辑的延时;Tsetup是D触发器的建立时间。假设数据已被时钟打入D触发器,那么数据到达第一个触发器的Q输出端需要的延时时间是Tco,经过组合逻辑的延时时间为Tdelay,然后到达第二个触发器的D端,要希望时钟能在第二个触发器再次被稳定地打入触发器,则时钟的延迟必须大于Tco+Tdelay+Tsetup,也就是说最小的时钟周期Tmin =Tco+Tdelay+Tsetup,即最快的时钟频率Fmax =1/Tmin。FPGA开发软件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计算系统最高运行速度Fmax。因为Tco和Tsetup是由具体的器件工艺决定的,故设计电路时只能改变组合逻辑的延迟时间Tdelay,所以说缩短触发器间组合逻辑的延时时间是提高同步电路速度的关键所在。由于一般同步电路都大于一级锁存,而要使电路稳定工作,时钟周期必须满足最大延时要求。故只有缩短最长延时路径,才能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将较大的组合逻辑分解为较小的N块,通过适当的方法平均分配组合逻辑,然后在中间插入触发器,并和原触发器使用相同的时钟,就可以避免在两个触发器之间出现过大的延时,消除速度瓶颈,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这就是所谓"流水线"技术的基本设计思想,即原设计速度受限部分用一个时钟周期实现,采用流水线技术插入触发器后,可用N个时钟周期实现,因此系统的工作速度可以加快,吞吐量加大。注意,流水线设计会在原数据通路上加入延时,另外硬件面积也会稍有增加。
8:时序约束的概念和基本策略?
时序约束主要包括周期约束,偏移约束,静态时序路径约束三种。通过附加时序约束可以综合布线工具调整映射和布局布线,使设计达到时序要求。
附加时序约束的一般策略是先附加全局约束,然后对快速和慢速例外路径附加专门约束。附加全局约束时,首先定义设计的所有时钟,对各时钟域内的同步元件进行分组,对分组附加周期约束,然后对FPGA/CPLD输入输出PAD附加偏移约束、对全组合逻辑的PAD TO PAD路径附加约束。附加专门约束时,首先约束分组之间的路径,然后约束快、慢速例外路径和多周期路径,以及其他特殊路径。
9:附加约束的作用?
1:提高设计的工作频率(减少了逻辑和布线延时);2:获得正确的时序分析报告;(静态时序分析工具以约束作为判断时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标准,因此要求设计者正确输入约束,以便静态时序分析工具可以正确的输出时序报告)3:指定FPGA/CPLD的电气标准和引脚位置。
10:FPGA设计工程师努力的方向:
SOPC,高速串行I/O,低功耗,可靠性,可测试性和设计验证流程的优化等方面。
随着芯片工艺的提高,芯片容量、集成度都在增加,FPGA设计也朝着高速、高度集成、低功耗、高可靠性、高可测、可验证性发展。芯片可测、可验证,正在成为复杂设计所必备的条件,尽量在上板之前查出bug,将发现bug的时间提前,这也是一些公司花大力气设计仿真平台的原因。另外随着单板功能的提高、成本的压力,低功耗也逐渐进入FPGA设计者的考虑范围,完成相同的功能下,考虑如何能够使芯片的功耗最低,据说altera、xilinx都在根据自己的芯片特点整理如何降低功耗的文档。高速串行IO的应用,也丰富了FPGA的应用范围,象xilinx的v2pro中的高速链路也逐渐被应用。
11:对于多位的异步信号如何进行同步?
对以一位的异步信号可以使用&一位同步器进行同步&(使用两级触发器),而对于多位的异步信号,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可以采用保持寄存器加握手信号的方法(多数据,控制,地址);2:特殊的具体应用电路结构,根据应用的不同而不同;3:异步FIFO。(最常用的缓存单元是DPRAM)
12:FPGA和CPLD的区别?&
Product term(基于乘积项)
Look up Table(基于查找表)
内部EEPROM/FLASH
SRAM,外挂EEPROM
组合逻辑资源丰富
时序逻辑资源丰富
完成控制逻辑
能完成比较复杂的算法
PLL、RAM和乘法器等
一般不能保密
13:锁存器(latch)和触发器(flip-flop)区别?
电平敏感的存储器件称为锁存器。可分为高电平锁存器和低电平锁存器,用于不同时钟之间的信号同步。
有交叉耦合的门构成的双稳态的存储原件称为触发器。分为上升沿触发和下降沿触发。可以认为是两个不同电平敏感的锁存器串连而成。前一个锁存器决定了触发器的建立时间,后一个锁存器则决定了保持时间。
14:FPGA芯片内有哪两种存储器资源?
FPGA芯片内有两种存储器资源:一种叫BLOCK RAM,另一种是由LUT配置成的内部存储器(也就是分布式RAM)。BLOCK RAM由一定数量固定大小的存储块构成的,使用BLOCK RAM资源不占用额外的逻辑资源,并且速度快。但是使用的时候消耗的BLOCK RAM资源是其块大小的整数倍。
15:什么是时钟抖动?
时钟抖动是指芯片的某一个给定点上时钟周期发生暂时性变化,也就是说时钟周期在不同的周期上可能加长或缩短。它是一个平均值为0的平均变量。
16:FPGA设计中对时钟的使用?(例如分频等)
FPGA芯片有固定的时钟路由,这些路由能有减少时钟抖动和偏差。需要对时钟进行相位移动或变频的时候,一般不允许对时钟进行逻辑操作,这样不仅会增加时钟的偏差和抖动,还会使时钟带上毛刺。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采用FPGA芯片自带的时钟管理器如PLL,DLL或DCM,或者把逻辑转换到触发器的D输入(这些也是对时钟逻辑操作的替代方案)。
17:FPGA设计中如何实现同步时序电路的延时?
首先说说异步电路的延时实现:异步电路一半是通过加buffer、两级与非门等来实现延时(我还没用过所以也不是很清楚),但这是不适合同步电路实现延时的。在同步电路中,对于比较大的和特殊要求的延时,一半通过高速时钟产生计数器,通过计数器来控制延时;对于比较小的延时,可以通过触发器打一拍,不过这样只能延迟一个时钟周期。
18:FPGA中可以综合实现为RAM/ROM/CAM的三种资源及其注意事项?
三种资源:BLOCK RAM,触发器(FF),查找表(LUT);
注意事项:
1:在生成RAM等存储单元时,应该首选BLOCK RAM 资源;其原因有二:第一:使用BLOCK RAM等资源,可以节约更多的FF和4-LUT等底层可编程单元。使用BLOCK RAM可以说是&不用白不用&,是最大程度发挥器件效能,节约成本的一种体现;第二:BLOCK RAM是一种可以配置的硬件结构,其可靠性和速度与用LUT和REGISTER构建的存储器更有优势。
2:弄清FPGA的硬件结构,合理使用BLOCK RAM资源;
3:分析BLOCK RAM容量,高效使用BLOCK RAM资源;
4:分布式RAM资源(DISTRIBUTE RAM)
19:Xilinx中与全局时钟资源和DLL相关的硬件原语:
常用的与全局时钟资源相关的Xilinx器件原语包括:IBUFG,IBUFGDS,BUFG,BUFGP,BUFGCE,BUFGMUX,BUFGDLL,DCM等。
20:HDL语言的层次概念?
HDL语言是分层次的、类型的,最常用的层次概念有系统与标准级、功能模块级,行为级,寄存器传输级和门级。系统级,算法级,RTL级(行为级),门级,开关级
21:查找表的原理与结构?
查找表(look-up-table)简称为LUT,LUT本质上就是一个RAM。目前FPGA中多使用4输入的LUT,所以每一个LUT可以看成一个有 4位地址线的16x1的RAM。当用户通过原理图或HDL语言描述了一个逻辑电路以后,PLD/FPGA开发软件会自动计算逻辑电路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把结果事先写入RAM,这样,每输入一个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就等于输入一个地址进行查表,找出地址对应的内容,然后输出即可
22:IC设计前端到后端的流程和EDA工具?
设计前端也称逻辑设计,后端设计也称物理设计,两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涉及到与工艺有关的设计就是后端设计。
1:规格制定:客户向芯片设计公司提出设计要求。
2:详细设计: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根据客户提出的规格要求,拿出设计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架构,划分模块功能。目前架构的验证一般基于systemC语言,对价后模型的仿真可以使用systemC的仿真工具。例如:CoCentric和Visual Elite等。
3:HDL编码:设计输入工具:ultra ,visual VHDL等
4:仿真验证:modelsim
5:逻辑综合:synplify
6:静态时序分析:synopsys的Prime Time
7:形式验证:Synopsys的Formality.
23:寄生效应在IC设计中怎样加以克服和利用?
所谓寄生效应就是那些溜进你的PCB并在电路中大施破坏、令人头痛、原因不明的小故障。它们就是渗入高速电路中隐藏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其中包括由封装引脚和印制线过长形成的寄生电感;焊盘到地、焊盘到电源平面和焊盘到印制线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通孔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许多其它可能的寄生效应。
理想状态下,导线是没有电阻,电容和电感的。而在实际中,导线用到了金属铜,它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导线足够长,积累的电阻也相当可观。两条平行的导线,如果互相之间有电压差异,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你想象一下)。通电的导线周围会形成磁场(特别是电流变化时),磁场会产生感生电场,会对电子的移动产生影响,可以说每条实际的导线包括元器件的管脚都会产生感生电动势,这也就是寄生电感。
在直流或者低频情况下,这种寄生效应看不太出来。而在交流特别是高频交流条件下,影响就非常巨大了。根据复阻抗公式,电容、电感会在交流情况下会对电流的移动产生巨大阻碍,也就可以折算成阻抗。这种寄生效应很难克服,也难摸到。只能通过优化线路,尽量使用管脚短的SMT元器件来减少其影响,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24:用flip-flop和logic-gate设计一个1位加法器,输入carryin和current-stage,输出carryout和next-stage?
carryout=carryin*current-stage;与门
next-stage=carryin&*current-stage+carryin*current-stage&; 与门,非门,或门(或者异或门)
module(clk,current-stage,carryin,next-stage,carryout);
input clk, current-stage,
output next-stage,
always@(posedge clk)
carryout&=carryin&current-
nextstage&=
25:IC设计中同步复位与异步复位的区别?
同步复位在时钟沿变化时,完成复位动作。异步复位不管时钟,只要复位信号满足条件,就完成复位动作。异步复位对复位信号要求比较高,不能有毛刺,如果其与时钟关系不确定,也可能出现亚稳态。
26:MOORE 与 MEELEY状态机的特征?
&Moore 状态机的输出仅与当前状态值有关, 且只在时钟边沿到来时才会有状态变化。
&Mealy 状态机的输出不仅与当前状态值有关, 而且与当前输入值有关。
27:多时域设计中,如何处理信号跨时域?
不同的时钟域之间信号通信时需要进行同步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新时钟域中第一级触发器的亚稳态信号对下级逻辑造成影响。
信号跨时钟域同步:当单个信号跨时钟域时,可以采用两级触发器来同步;数据或地址总线跨时钟域时可以采用异步FIFO来实现时钟同步;第三种方法就是采用握手信号。
28:说说静态、动态时序模拟的优缺点?
静态时序分析是采用穷尽分析方法来提取出整个电路存在的所有时序路径,计算信号在这些路径上的传播延时,检查信号的建立和保持时间是否满足时序要求,通过对最大路径延时和最小路径延时的分析,找出违背时序约束的错误。它不需要输入向量就能穷尽所有的路径,且运行速度很快、占用内存较少,不仅可以对芯片设计进行全面的时序功能检查,而且还可利用时序分析的结果来优化设计,因此静态时序分析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验证中。
动态时序模拟就是通常的仿真,因为不可能产生完备的测试向量,覆盖门级网表中的每一条路径。因此在动态时序分析中,无法暴露一些路径上可能存在的时序问题;&
29:如何防止亚稳态?
亚稳态是指触发器无法在某个规定时间段内达到一个可确认的状态。当一个触发器进入亚稳态时,既无法预测该单元的输出电平,也无法预测何时输出才能稳定在某个正确的电平上。在这个稳定期间,触发器输出一些中间级电平,或者可能处于振荡状态,并且这种无用的输出电平可以沿信号通道上的各个触发器级联式传播下去。
解决方法:
1 降低系统时钟频率
2 用反应更快的FF
3 引入同步机制,防止亚稳态传播(可以采用前面说的加两级触发器)。
4 改善时钟质量,用边沿变化快速的时钟信号&
作者简介:Windforce Authorization,风力,资深电竞行业从业者,也是一个涉猎广泛的高端玩家。
本文是DOTA与LOL装备系统的优劣分析报告。将从基础资料,细节对比,物品特效,特色介绍等多个方面讨论双方的装备系统差异!
  dota与lol的装备系统可谓各具特色,但是dota的装备选择跟英雄出装套路上跟LOL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
作者简介:Windforce Authorization,风力,资深电竞行业从业者,也是一个涉猎广泛的高端玩家。
本文是DOTA与LOL装备系统的优劣分析报告。将从基础资料,细节对比,物品特效,特色介绍等多个方面讨论双方的装备系统差异!
  dota与lol的装备系统可谓各具特色,但是dota的装备选择跟英雄出装套路上跟LOL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基础属性提升:力、敏、智、HP、MP
回复:直接回血(个体/群体)、直接回魔(个体/群体)、逐渐回血、逐渐回魔
攻击属性:攻击力(固定值/基础百分比)、攻击速度(被动/主动,个体/群体)、物理爆击、目标指向破甲、残废、降低魔抗、触发物理伤害、直接法术伤害、击晕(主动/被动触发)、指向降速、群体法术伤害、
防御属性:防御力(被动/主动并持续,单体/群体)、魔抗、伤害降低(普通/英雄,固定/几率触发)、闪避、承受伤害加深、林肯、
法球:吸血、法力燃烧、破甲、毒性DOT、链闪、
光环:吸血、防御、法力恢复(百分比与固定值)、生命恢复、降低攻速、辉耀、攻击加速、降低护甲
特效:隐身、移动加速(被动/主动)、指定传送、对小兵伤害加深、侦测隐形、以血换魔、闪烁、虚无(自身/自身+目标)、支配野怪、点金、伤害反弹、推送、臂章、死灵书召唤、吹风、隐刀、净化、烟斗特效、魔免、缴械、沉默、溅射、虚灵冲击、血精、制造幻影、刷新、雷锤静电、龙心、羊刀、冰眼
其他:信使、守卫、真视守卫、砍树、储存神符、A杖、真视宝石、圣剑、肉山盾
基础属性提升:HP、MP、DCD、
回复:逐渐回血、逐渐回魔
攻击属性:攻击力、攻击速度(被动/命中提升)、爆率、法伤(固定/百分比/命中提升)、吸血(固定值/百分比)、法术穿透(固定值/百分比)、施法提升伤害(追加物理/追加法伤)、法术吸血、破甲(被动/主动叠加,固定值/比例)、指向减速、触发减速(百分比/固定)、重伤、攻击附加伤害、降低魔抗、法术减速、直接伤害(按HP最大值/固定,法术/物理)、
防御属性:防御力、魔抗(被动、攻击触发)、格挡(固定/百分比)、降低攻速、韧性、净化、女妖面纱、
光环:回魔、回血、护甲、魔抗、英勇、吸血、攻击力、法强、法术吸血、降魔抗、火甲、降攻速、
特效:野怪伤害提升(百分比/固定值/固定值触发)、移动加速(单体/群体)、金钱增加(固定速率/按击杀)、圣杯、减速抵抗、脱战加速、击杀提升属性(攻击力/吸血/法伤/护甲)、杀人刀、杀人书、升级触发恢复、幽魂之灯、救主灵刃、极冰碎片、铁盒吸收盾、双生暗影、溅射(被动/主动)、焚烧、幽灵精魄、家园卫士、失真、喧哗、统帅、魔宗/魔切、获得治疗提升、反伤甲、神圣之剑、莫雷洛秘典、米凯尔的坩埚、阿塔玛之戟、晋升、卢安娜的飓风、电刀、守护天使、鬼索狂暴之刃、圣杯击杀回魔、大天使杖/炽天使拥、樱花刀、按时间提升属性(HP/MP/SP)、红双穿人特效、狂徒回血、干扰水晶、兰德里的折磨、骷髅头、兰顿、破败王者、按失血提升攻击力、冰手、沙漏无敌、科技枪刃、水银弯刀近战加速、爆击伤害提升、
其他:守卫、真视守卫、侦测隐形、提供守卫、守护者号角、伊丽莎的奇迹、海克斯探测器、光明使者、霸王血铠、奥岱恩的面纱、吉泰的夺命剃刀、血色之刃、沃格勒特巫师帽、冰霜战锤、黯炎火炬、
专用:骨齿项链、核心强化
  以上是来自数据库的资料。任何一个粗通游戏的人,通过观看各大网站的数据库,应该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当然我们注意到由于LOL有多个模式,所以部分在匹配中不会出现的装备应该要去掉;有两件装备是英雄专用,基本上也可以去掉;除此之外,要对比一下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复,相同的项要约掉等等。这在数学上就叫&整理&,整理后得到第二步的结果。
  所有被认为是相同的项都已经去掉了,剩下的都是独特的,另一个游戏必定没有或是用法完全不同的。为了清晰起见,加了注释,你可能需要一些游戏相关的知识才能理解注释。
  基础属性提升:力、敏、智(树枝)
  回复:直接回血(魔棒/魔杖、梅肯)、直接回魔(魔棒、魔杖、奥术鞋)、比例回魔(坚韧球)
  攻击属性:攻击力基础百分比(祭品)、攻击速度群体提升(战鼓)、物理爆击与装备相关(水晶剑、大炮/代达罗斯之殇)、
  防御属性:防御力主动提升(玄冥盾牌)、防御力群体提升(玄冥盾牌)、英雄伤害格挡(穷鬼盾)、几率格挡(先锋盾)、闪避(闪避护符)、承受伤害加深(Debuff,疯狂面具)、
  法球:法力燃烧(散失)、固定值破甲(黯灭)
  光环:攻击加速(强袭甲)、降低护甲(强袭甲)
  特效:群体隐身加速(雾)、指定传送(回城)、以血换魔(灵魂之戒)、闪烁(跳刀)、虚无自身(灵魂权杖)、虚无自身+目标(虚灵之刃)、支配野怪(支配头盔)、点金(点金手)、推送(原力法杖)、臂章(臂章)、死灵书召唤(死灵书)、吹风(风杖)、隐刀(隐刀)、净化(散失)、魔法吸收盾(烟斗)、魔免(黑皇)、缴械(天堂之戟)、沉默(紫怨)、血精石、制造幻影(分身斧)、刷新(刷新球)、雷锤静电(大电锤)、变羊(羊刀)、目标指向破甲(徽章)、指向晕(深渊之刃)、触发晕(碎骨锤)、冰甲AOE
  其他:信使、撒粉、A杖、砍树(补刀斧)、储存神符(魔瓶)、死后掉落特效(真视宝石、圣剑)
  基础属性提升:DCD(被动/按动作/按击杀,智慧合剂/科技枪/神圣之剑)
  回复:
  攻击属性:攻击速度命中提升(鬼索狂暴之刃)、爆率(格斗手套)、法伤(固定/百分比/命中提升,小黄书、帽子、鬼索狂暴之刃)、吸血固定值(多兰剑)、法术穿透固定值(小面具)、法术穿透百分比(虚空杖)、施法追加物理伤害(三相)、施法追加法伤(巫妖之祸)、法术吸血(科技枪)、无视护甲(残暴之力)、攻击叠加比例破甲(黑切)、重伤(死刑宣告)、法术减速(冰杖)
  防御属性:魔抗攻击触发(智慧末刃)、百分比格挡(忍者足具)、降低攻速(守护者之甲)、韧性(水银鞋)、净化(水银系带)
  光环:魔抗(军团盾)、英勇(号令之旗)、固定攻击力(基克的使徒)、法强(远古意志)、法术吸血(远古意志)、降魔抗(深渊权杖)
  特效:Creep伤害提升固定值(打野刀)、Creep伤害提升触发(灯笼)、群体加速、金钱增加固定速率(贪婪之刃)、金钱增加按击杀(贪婪之刃)、法力加速恢复(圣杯)、减速抵抗(轻灵之靴)、脱战加速(五速鞋)、击杀提升属性(攻击力/吸血/法伤/护甲,杀人刀/饮血剑/杀人书/探索者护臂)、升级触发恢复(催化神石)、侦测隐形(幽魂之灯)、救主灵刃(饮魔刀)、群体减速(极冰碎片)、召唤幽灵(双生暗影)、家园卫士、喧哗、统帅、魔宗/魔切、获得治疗提升(振奋甲)、必爆(神圣之剑)、米凯尔的坩埚、阿塔玛之戟、晋升(号令之旗)、卢安娜的飓风、复活(守护天使)、大天使杖/炽天使拥、按时间提升属性(HP/MP/SP)、干扰水晶、兰德里的折磨、兰顿、按失血提升攻击力、冰手、沙漏无敌、爆击伤害提升(无尽)
  其他:充能守卫(蓝水晶/红水晶)、伊丽莎的奇迹
  *DCD=Decreased Cool Down,冷却缩减
  **Creep=野怪或小兵,在DOTA里不包括远古野、肉山,在LOL里不包括小龙、大龙
  首先,所有装备带的效果大致可分三类,基础类、特效类、其他类。基础类就是最普通的,几乎任何MOBA甚至任何游戏里都会有的属性,就算不叫这个名字,挂着羊头的它卖的还是那些狗肉;特效类可能是最精彩的部分,MOBA是不是好玩,关键就是看有什么特效,就像LOL一直被诟病说没有羊刀和黑皇,变羊和魔免都是特效;最后是其他类,是一些游戏的特色设定,不一定有决定性影响,但也许比较有趣。
  基础类
  DOTA2里的力、敏、智实际上可以分解为基础属性,即HP、攻击力、攻击速度、防御里(护甲)、MP、回血速度、回魔速度。一个装备+1力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个装备+25HP,+0.02回血,对力量英雄+1攻。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属性叠加的情况,比如Sven开大。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通过把攻击力分解为&基础攻击&和&附加攻击&来实现正确加成,这在LOL里已经做到了。所以,力敏智不是一个必须的系统。
  DCD是一个决定性的基础系统。它影响所有英雄,并且几乎所对有技能有效。结合某些英雄,这个系统有奇特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是Ryze。它的显著意义是你不一定能把握战斗的节奏,比如在DOTA里,当你对面一个Nuker(Lion、火女),如果他正在和你的队友打,技能都放了,那么即使你只有很少的血,你也照样敢上,因为你知道他技能还在CD,在若干秒之内是不可能威胁到你的(贫弱的普攻不算)。对于有经验的玩家,这些英雄的技能节奏他会很熟悉,对于真空期的把握也很好。但是在LOL里,这个规律就不存在了。目前主流的打法里不太有DCD流,主要还是走SP-DR-沙漏的路子,用沙漏来错过技能CD,后期可能会附加巫妖之祸来提升伤害输出。这说明DCD某种程度上为人所轻视了,当然这与40%的上限也有关系。在装备系统还不完善的时代,CD鞋还是有很多人出的,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了。纵然如此,像瑞兹、小法、红天使等人还是必出DCD的。
  DOTA2的回复体系比LOL完善。用于模拟梅肯和奥术鞋的是治疗和清晰术,是召唤师技能。但是,没有任何技能能模拟魔棒的效果,而这个物品也正是彻底改变了DOTA格局和节奏的罪魁祸首之一。印象里它是6.55版加入的,当时没有CD限制,可以无限地用,配合绕树林时常上演反杀和反反杀的效果。一直到今天,魔棒依然还是许多英雄的前期必备道具。相对于治疗、清晰的长CD,个人使用的魔棒让你在对线时更能得心应手,从而在游戏层面上阐明了DOTA系列更注重个人的理念(这从Carry能以一敌五也可以看出来)。
  暴击也是一个基础概念,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处理,两个游戏截然不同。LOL里人人皆可暴击,你可以通过符文和天赋获得基础暴击,而装备只影响你的暴率(以及无尽影响你的暴击伤害加成),伤害加成则通常总是固定的200%(除了潘森)。而DOTA2里,不同的英雄各自有自己的暴率和暴击伤害,通过被动技能体现,典型代表是骷髅王和混沌骑士。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通过购买水晶剑、大炮获得暴击能力,代表人物是小黑。当然,不管是哪一个游戏,暴击这个概念总是&面板伤害*伤害加成系数&,大炮之强于水晶剑,主要还是伤害系数从1.75提到了2.4(这数字改过很多次)。LOL里提升暴率的装备更多,配合英雄特性可以达到100%暴的效果,比如蛮王。但由于系数、最大加成和游戏整体系统的限制,LOL里没有任何英雄能打出幻刺那华丽的数字,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攻击属性方面,LOL多了两个大系,法伤/法术穿透/法术减速(SP系),施法后追加伤害(追加物理/追加法术/追加力场,施法追加系)。其中SP系实际上对应PD系(SP=SpellPower,PD=PhysicalDamage),即物理伤害/物理穿透/物理减速,但施法追加伤害则是全新系统。这个系统由来已久,在第一批测试英雄中,狗头就是其杰出代表(他的Q实际上就是一个施法追加伤害效果),而三相在当时就是狗头的必出装备(并且如同今天一样,狗头经常因为要出三相而疯狂农兵,要么出了三相发现本方另外4人已经推上高地,要么还没出三相就被迫投降)。在那个时代,追加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有了耀光、巫妖之祸和三相之力,至于冰脉护手则是后来追加的。这个系统原则上完全可以加到DOTA2里,因为它的本质大致就相当于猛犸或狼人的Buff,施法后给你提升攻击力,只存在攻击力的算法取值问题而已。
  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是LOL里有重伤效果。这不是决定性的,很多时候很多人会遗忘有它的存在,其实这个属性很有用,更是蒙多这类英雄的噩梦(但我在S1的排位里用了几十把蒙多,只见过1次有人出死刑宣告来对付我,倒是丢点燃的人不计其数)。它之所以有用,除了LOL里治疗英雄相对多,并且分路体系成熟(也可以说是单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治疗是一个召唤师技能,即人人都可以有梅肯,因而重伤效果就格外有意义一些。
  至于DOTA2,它独特的攻击属性是法球里的法力燃烧。这个效果的精髓在于它可以被近战的影子继承,也就是常年以来猴子的核心装备必然是散失的原因。很多人可能还是习惯先出3800,那也是很好的,但真要说攻击力,必然是出散失高,因为影子不继承辉耀的加攻,但是继承散失的法球,5个影子围着砍很快就会把对方砍到没魔,而DOTA2这个游戏里没魔基本上就彻底废了,哪怕是U鬼这种大后期,丢不出大和D,也就是个肉盾罢了。而LOL里没有分身系(虽然慢慢地有了一些这个概念,从小丑开始然后是猴子、劫),而且也并非所有英雄都有魔法,所以就没有设计散失的效果。
  光环方面,唯一值得说的是英勇光环,也就是一个小兵伤害提高、加速回血的&带线光环&。这个效果在DOTA2里一般是通过祭品来实现的,不过号令之旗同时还有晋升的特效,说明LOL尝试做一种&带线流&。在实战里我不记得有人这么打,倒是在形势不利时有人喊团,在形势不行说有人喊&易/蛮王,你怎么还不去偷&,从来没有人说过要好好带线的。这个概念到底要怎么造,恐怕还得好好想一想。顺便说一句,晋升本来是一个召唤师技能,因为效果实在不好而被移除了,就像&战意激增&。事实上,从光环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为了团战或为了群体战斗而设计的道具,而在过了6级之后,小兵基本上对英雄就不再构成威胁了(除非是破了兵营出的大兵),尤其是在今天游戏节奏越来越快,带线几乎已经成了被遗忘的历史名词。那种兵线推过河就老实回来守着,期待本方4保1的英雄&起来&然后拯救世界的想法早就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
  特效类
  这里把有意思的特效重新列一次:
  DOTA2:开雾、传送、血换魔、闪烁、虚无自身(物免)、支配野怪、推、臂章、死灵书、吹风(自己或敌人)、隐刀、净化(自己或敌人)、吸收盾、魔免、缴械、沉默、血精、分身、刷新、变羊、指向晕、触发晕
  LOL:Creep伤害提升、工资、脱战加速、群体加速、击杀提升属性(杀人书、杀人刀)、升级触发恢复、侦测隐形、救主灵刃、群体减速、家园卫士、喧哗、统帅、魔宗/魔切、必爆、多重箭(飓风)、大天使杖/炽天使拥、干扰水晶、兰德里的折磨、按失血提升攻击力、沙漏无敌
  可以看出两个游戏的特效数量相近。要怎么来分析这些特效?首先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战斗相关,一种是战斗之外,或者可以叫战术/战略类和战斗类。比如开雾就是一种典型的战术行为,开雾就等于要抓人,这就是一个战术。另一方面,如果你出的是打野装,那就意味着你的前半生很可能都是在野区里度过。这种事先知也能干,不但能干而且他还能爬上山去干,但是毕竟不像专门有装备的人干得那么好。又比如虽然现DOTA2经常是113分路,但下路的两个游来游去的好汉,其实是没什么钱的,如果有一两件工资装,那可能整个情况都会大不一样。那么现在我们来分类:
  战略战术类 战斗类
  DOTA2&开雾、传送、支配野怪、死灵书、血精血换魔、闪烁、物免、推、臂章、吹风、隐刀、净化、吸收盾、魔免、缴械、沉默、分身、刷新、变羊、指向晕、触发晕
  LOL&打野、工资、脱战加速、击杀奖励、升级恢复、家园卫士、统帅、干扰水晶侦测隐形、救主灵刃、群体加速、群体减速、喧哗、魔宗、多重箭、大天使、兰德里、喉刃、沙漏
  这只是粗略分类。跳刀、隐刀当然也可以用来逃命,而击杀奖励必定与战斗有关。但从大局来看,出跳刀多半还是为了战斗时来个跳大,而出杀人书的英雄肯定相信自己的英雄能杀人,而出了之后他并且必定会去杀人,不然他出这书干什么?这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他的思路。然后通过这么一比,事实就很清楚了,DOTA2的特效以战斗相关为主,而LOL的,以战略、战术为主。这一点其实两个游戏都玩过的人心里应该很清楚,DOTA2里打架的时候你要是只用一件装备,要么手残要么已经被压爆了。别的不说,相位得一直按着吧(或者你也可以学HaiTao切切切),魔棒要吃吧,黑皇该开得开吧,这就已经3件了。先手跳大、隐大要用装备,打不过了钻树林绕两下回城也要用装备,DOTA2里你要找个不用装备的时候真的还挺难。而LOL呢?很多英雄身上的装备全是加属性的,一件能用的都没有!真打架的时候打不过了你也没有树林可以钻(极少数像奶大力之类的可以),回城8秒一碰就断你根本想都不会扣去想,所以,要这么多有特效的打架装备干什么?以战斗类装备为例,DOTA2的装备几乎全都可以使用,而LOL里的几乎全都不能用或不需要用。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大家会有&LOL的装备体系好像不如DOTA&的想法的原因,DOTA/DOTA2里打架不但甩技能,还要用装备,LOL就只是甩技能,技能还没前摇,2秒里把键盘滚完,剩下就是平射平砍,这就难怪LOL被认为是小学生游戏了。偶然看到个把瞎子插眼W过去就惊为天人觉得好神奇,大概DOTA玩家钻树林的自豪感也正是由此而来吧。由此也就产生了DOTA2惊心动魄的战斗,团战的配合当然好看,但并不见得比LOL更好看&&DOTA2真正的美学是在1对1或2对2的小规模局部战斗,看高手如何合理地用阴影走位,把握技能的CD,预判走位,盲穿盲抓盲钩,配合魔棒、传送等道具,打出一场场精彩的反杀。这在LOL里是几乎不可能看到的,LOL里的单挑一般情况就是你跳我也跳,你甩技能我也甩技能,然后在草里对砍&&很多时候都是这样。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可以说&战斗中LOL可用的装备变化不如DOTA2丰富&,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虽然在绝对数量上是LOL要多。
  在这方面DOTA2几乎秒杀LOL,因为DOTA2里有很多特色系统。
  信使:围绕着信使产生了无数话题,比如送鸡先知,至今依然为玩家们所津津乐道。信使最辉煌的时代是当年还能用大根的时代,现在它已经沦为交通工具和卖萌道具了。这个系统可以确定LOL永远都不会有,否则免费的8秒回城就没意义了。
  撒粉:撒粉看起来只是一个反隐动作,实际上它是DOTA装备体系的一部分,即&装备共享&是可实现的。可以由有钱的队友买粉,然后辅助的队员拿来撒,类似的还有给别人上药膏,给吃树等操作,原则上即使在比赛里也都是允许的,而LOL里就没有这种可能性了。这个也可以确认LOL不会有,因为它会破坏LOL的经济体系。
  A杖:A杖是一个伟大的发明,通过标准化接口,成功地实现了72合1&&很多英雄都可以通过A杖来提升大招效果,而且游戏还逐渐给他们设计了特效,这些特效本来都是可以卖钱的,这是DOTA最人性化的地方之一,当然到了DOTA2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但从游戏本身来说,要设计这样的装备其实不算太难,万金油一点即可(比如现在的A杖就是加三围加血加魔,全都是用得着的属性)。LOL之所以没有设计可能是由于涉及的英雄过多的缘故,如果做一个这样的道具,那么拥有它的英雄得到怎么样的强化,哪些人可以拥有,都很成问题。
  砍树:也许有一天LOL也会有割草技能或是除草机道具,但我不能告诉你会是什么时候。目前DOTA2里用到这个技能或这个装备的时候并不多,除了拿来对付先知以外,很少会看到砍掉一棵树然后开心跑走的情况&&大家都是老玩家了,一眼就能看出你是怎么跑的,塔下绕树都不好使了,砍一棵树能值得甚么。不过,这依然是一个有趣的设定。
  神符:又一个根本上的不同。就是因为这个系统,DOTA的中路发动Gank要容易得多,不会出现插一个眼就能防住的情况,如果对方吃到加速,有时甚至看着他过来越塔你也没办法。LOL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太好,如果插有眼,看到打野过来了你缩回塔下,无论上路或下路,要强杀几乎都不太可能,这就导致游戏变成了插眼和反眼的互动。这并不是说这两个动作有问题,没有问题,但不能说游戏只有插眼和反眼,还应该有些别的变化才是。
  死后掉落:用到这个系统的东西不多,一般就两件,真视和圣剑,现在真视也改成不能A了。如同撒粉一样,它也是DOTA2的特色。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允许一件带有赌博性质的装备进入游戏?我丝毫不怀疑某些有连杀能力的英雄像阿卡利之类,如果设计一件威力强大的装备比如强化版科技枪,也许她真的能反复上演1V5,但如果死了要怎么设计掉落?在现实里确实有过&火枪出圣剑,死了被PA拿到结果翻了盘&的情况,但更多时候我们记得的是xxx四圣剑救世的传说,或是更早的剑盾组合&&剑是圣剑,盾是肉山盾,当时肉山盾还能叠加。作为DOTA里至高无上的代表,这也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
  LOL的特色系统有三个
  第一个是装备吞噬,即伊丽莎的奇迹如果你带着它升了3级,就能吞噬它并永久获得它的效果,另外它使你的特定召唤师技能的CD减少,这种减少与DCD无关。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可吞噬的装备,可能是由于辅助要带各种眼,包格不够的缘故(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到其他理由)。这个道具当然还不错,但也绝对没有到必出的地步,辅助有很多路数,比如狂想曲的群体加速也很重要,而你总不能出两个贤者之石吧。这个装备如果加以改动,相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DOTA是否能设计这类装备?理论上是做不到的,尤其是你需要它作为一个永久Buff存在并且吞噬原有装备&&一个可以接受的方式是设计一个任务,比如你带着装备去到某地(假设就是泉水),然后装备消失,地上掉了一本书,吃了三围各+5,这样来模拟永久Buff的效果,这倒是有可能,以前在RPG里也实现过。但是由于它不是一个Buff,所以理论上就有反复刷这个道具的可能。并不是说Icefrog设计不出这种装备,但为了实现它所需要的努力过多,而它的意义又不是那么大,这可能才是DOTA2不做这类装备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系统是充能守卫。这个系统里有两件装备,即红蓝宝石,这两个装备都有足够大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一个辅助来说,插眼当然是他的任务,但宝石只提供2/3个可用的眼,往往又不是那么的够用。另一方面,这东西价格不便宜,第一件如果出它,以辅助的经济能力,要出工资装就得是10分钟以后了,这也会影响辅助的发育。它提供的HP肯定有用,只是辅助多个180血团战也未必就能多活1秒&&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特定道具,而不是一个辅助道具。盲僧和卡特拉娜会喜欢它,别的人就不一定了。DOTA2设计这类道具在技术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难以处理眼的队列&&你需要在插一个新眼时取消一个旧眼,这真的有用吗?
  第三个系统就是英雄特色道具了。目前有两个,第一个没什么人出,或者说狮子这英雄本身就太弱以至于没人肯用;另一件是机械师的核心,机械师之前挺弱,后来还是弱,E技能很考操作(和兰博鼠的大一样),本身定位又不明确,总的来说不好用。但是必须承认,商店里有卖某些英雄特定的道具,这个想法本身挺酷的,也许有一天,DOTA2也会有很多英雄能通过购买装备来强化特定的技能?其实这不是新鲜概念,且不说A杖,很多英雄的技能实际上和装备的属性是一致的,比如小黑的大。
  总的来说,真正影响游戏进程和节奏的是信使和神符。
  综合来看,DOTA2的特色依然比LOL要多,真的是这样吗?之前我们提到,LOL的装备总数比DOTA2多,那么多出来的装备都到哪里去了?假如LOL的战斗只需要出一些装备,上去甩完技能就砍,为什么战斗还能如此激烈?以特效装备对照而言,LOL的装备体系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有其长处?答案是,为了选择正确的装备,你需要思考,乐趣在思考中。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假设你现在用U鬼,大后期。你一般是斧头树枝吃树出门,你可以有的选择是,先锋盾,散失或辉耀,龙心,你不会出双刀,虽然双刀也很好;你不会出黯灭,虽然黯灭也不错;冰眼?当然是好东西,然而你得什么时候才出它?反之,假设你现在用的是一个蛮族之王泰达米尔,你当然也还是格斗手套+2血出门,但接下来你可以选择:红双/无尽/破败/樱花刀/电刀/灵风/饮血/黑切,甚至还有轻语和杀人刀。这10件装备蛮王都可以出,大多数人会先出电刀,然后弯刀,然而你照样有其他的选择,而且所有这些装备都适合你用,你只是要根据局势来选择其中的几件。如果对方控多你可能就要出灵风,如果对方的英雄逃命厉害弯刀/破败就要早出,如果对方是喜欢站着和你对砍的像赵信盖伦之流,出黑切就很合适,等等。
  不仅如此。在之前的版本里,蛮王的Q直接是200%AP加成而E也有100%AP加成,所以还有AP蛮王的打法,也有混合蛮王的打法。今天蛮王已经被改过,但像易、小炮、提莫等英雄,都是有至少两种发展路线的,也就是你可选的装备一下子拓展到了十多二十件。你必须正确根据局势来判断要出的是什么,一旦发现情况不妙还有可能要卖掉装备立即换成另一套(LOL卖装备回收70%资金,DOTA是50%,前者转型更容易)。但是在DOTA里英雄只有一种发展路线,再加上死了掉钱的系统设定,你基本上没什么翻身的机会(当年651时代我见过太多太多打了半小时一个假腿一根短棍的巨魔战将,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虽然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装备,你却没有太多的选择。以我当年爱使的Carry虚空假面为例,要么双丝袜双树枝1树1罐出门,要么补刀斧出门,但是接下来不出假腿疯狂头,队友脸色马上就有点不好看,觉得你不会玩。而你也得承认,要么疯狂头配合杀人要么狂战刷钱,接下来多半是大炮,然后分身斧。要是对面很猛可能你得出个黑皇,但作为一个JBL,你试图出辉耀、黯灭、双刀甚至电锤都是错误的,赢了没什么,输了绝对要被喷,是不是这个道理。是牛你就要出跳刀,是大树你就要出刷新,是修补你如果不抽筋一般出个飞鞋三条线换着刷,那你简直就是个废物。这种只有一条路的感觉,真的不太好。
  以我对DOTA2的理解,出装最随意的英雄之一大概是剑圣Jugg,主流是堆攻速出狂战靠无敌斩,但也有出散失定人跟着转的,黯灭的也有,双刀碎骨锤的也有(一般都先出个夜叉,视情形转双刀或分身),这几乎已经是随意出装的极限了。但是你看不到剑圣出羊吧,就算出羊,他肯定不会出风棍,不会出紫怨,不会出虚灵刀(设想一下,你见面虚了对方过去转,对方回城,你怎么想。你肯定会先追着砍,留无敌斩来打断,转也不敢转,那出虚灵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出碎骨锤)。他的回血棍子很厉害,可惜没有DCD,这棍子也就是偶尔用一次。魔棒已经足够,他不需要回魔,所以法系装备没有意义。
  而LOL里你就有这些选择。不但蛮王有出装选择,防御类的装备也有诸多选择,就连辅助都有出宝石和出工资装的选择。换句话说,LOL多出来的20个装备不是无的放矢,它们存在的意义让你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些选择不一定是对的,可能似是而非,并且重要的是,并不一定说因为你选择了,局势就变得更好(我就曾异想天开用蛮王出过兰德里的折磨,因为W中就是群体掉血12%,我觉得会很强,当然后来事实无情地碾碎了我的梦)。但,在一定的范围内,你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真的经验丰富,并且善于做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LOL的装备虽然大多数不能使用,大家却依然玩得很开心的原因。
  我并不想比较这两个游戏哪个更好玩,我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装备得出结论,两个游戏的精髓各在什么地方。DOTA2由于可选的装备相对少,你就不得不对你的英雄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借助环境(也就是阴影、树林)和其他系统设定以及操作、走位来谋取胜利,而LOL环境变化要少得多,装备体系就有更大的余地。在DOTA2里,6分3秒,中单的你往下河道走,对面的影魔也跟了过来,你血少,但是你插了眼,你知道那是一个加速,你认为你可以靠加速躲过他的连压,从而有机会制造一次精彩的反杀。在LOL里,6分3秒,你扫了一眼全局形势,上路对线稳健,双方没有建树,下路互相杀了一次,人头1:1。你看到对方的打野正从小龙门口往下走,于是猛点地图,同时心里想,就对面这安妮的补兵,要压她不让她起来是不可能了,第一件装备出冰杖不现实了,还是先出时光吧,得撑血啊&&你说哪个更好玩?
摄影师的世界平常人或许不懂,不论是追求意境还是巧妙构图,大师们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作品来。下面我们将看到的这几组图片就是来自几位&玩命&摄影师的超强力作。没有围挡、没有保护,这么高的建筑趴着往下看都眼晕,他们这么自如的拍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么震撼的角度,一定不要错过。...&
摄影师的世界平常人或许不懂,不论是追求意境还是巧妙构图,大师们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作品来。下面我们将看到的这几组图片就是来自几位&玩命&摄影师的超强力作。没有围挡、没有保护,这么高的建筑趴着往下看都眼晕,他们这么自如的拍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么震撼的角度,一定不要错过。
昨日(2月25日),正是奇虎360所有APP产品被苹果全面下架一个月的日子。
就在此前,360的CFO亲赴美国&负荆请罪&,但360相关产品并未重新上架。
知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国家版权局内部已讨论确定,360搜索引擎严重违反Robots国际规则,目前正在拟定相关处罚决定,近期将在行政处罚会议上责令360停止侵权,进行整改。
昨日(2月25日),正是奇虎360所有APP产品被苹果全面下架一个月的日子。
就在此前,360的CFO亲赴美国&负荆请罪&,但360相关产品并未重新上架。
知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国家版权局内部已讨论确定,360搜索引擎严重违反Robots国际规则,目前正在拟定相关处罚决定,近期将在行政处罚会议上责令360停止侵权,进行整改。
据悉,有&两会&代表委员正在草拟严惩不正当恶性竞争破坏产业,以及&3&15&应该将隐私保护列入重点的议案提案。
《信息方略》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回答&拒绝安装360&的企业比例高达60%。
一家以声称安全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正面临&不安全&的声讨&&
360到底怎么了?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数月调查,并在微博名人&独立调查员&等一批程序&猿&的帮助下,揭开了360的层层内幕。
360创始人周鸿?一直对外宣称,360成功的秘诀是 &破坏性创新&。但记者调查发现,360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创新型破坏&:破坏才是目标。通过破坏,打破既有规则,从中获得市场与利益。
而这一破坏的基础,便是对互联网世界最基本的准则&&最小特权原则的践踏。
为全面还原360的真实面目,&独立调查员&们以超人的技术能力与艰辛的劳动,剥茧抽丝般一层层揭开,将其内部机制破解成功。
360发家于 &360安全卫士&、&360安全浏览器&,而这两款产品甫一面世,便携带了这家公司的癌性基因:以违反&最小特权原则&为基石而构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一次查清,360是如何在其庞大的以安全著称的&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软件中,植入非法程序,并通过该非法程序中的&后门机制&与360云端配合,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秘密内部机制。
最令人惊诧的,是即使在360内部也属高度机密的 &V3升级机制&。当360要发动一场讨伐竞品的战争时,其便启动&V3机制&&&通过&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在用户电脑中私自卸载竞争对手的产品,私自安装自己要推广的产品,从而以最便捷的方式一举占领市场,这就是360常胜不衰的真正秘诀。
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360表现出两个粗暴:粗暴侵犯网民的合法权益(隐私权、知情权、同意权)、粗暴侵犯同行的基本权益,肆无忌惮地破坏行业规则,从而实现其&一枝黄花&式的疯狂成长。
360现象,不仅对行业有巨大的破坏性,对互联网秩序产生严重的破坏力,更是对整个社会产生&癌性浸润&。
这种&癌性浸润&,让原本的市场竞争转向了底层控制力的交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百度即将砸重金投向安全领域,最快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这与经历&3Q大战&的腾讯进驻安全领域如出一辙。
更为可悲的是,为了防御360的&癌性浸润&,从底层控制到应用层几大巨头均涉足其中,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未来中国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腾讯、百度、阿里、360&四国顶立&的擎天柱式体系。而这将让一个个丰满、丰富的热带雨林式生态环境变成巨无霸们为生存而生灵涂炭的地方。
360会&立地成佛&么?这或许会是一场持久战&&
《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出于保护记者人身安全的考虑,本组稿件记者署名均为化名)
调查员独白:我为什么反360?
  我先讲一个故事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小区的保安公司都是必须向业主收取服务费的。但是,某年某城市的一个小区,来了一个K保安公司,宣布他们将为小区提供免费服务。经过几轮波折,最终K保安公司实现接管小区保安业务。
K公司入驻后,当然全部换上K保安人员,并迅速换上K公司特产的小区监控系统&&在小区的每一个视角都安装了监视体系。业主们觉得,这真是天下难找的大好事啊,居然能够免费获得最好的安全保卫。
不久,K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将物业公司辞了,换上K安全物业公司;再接着,小区园林服务公司也换成K安全园林公司;再接着,业主所有私家车都装上了K安全GPS导航;再接着,K安全物流、K安全农贸、K安全服饰、K安全电视、K安全电脑、K安全冰箱与热水器、K安全门控与门锁&&小区业主的所有一切都被换上了K安全的标志。
K安全公司能将业主的这一切统统换掉,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一切&安全&方面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但有一天,B业主夫妇在家中行房事时,黑暗中发现家中有异样,打开灯一看,一个保安正在床前监控着这对夫妇的云雨过程。这对夫妇羞愤难当:你是怎么进来的?
保安说:我有钥匙,出于对你们性生活安全的考虑,我有权保护你们。
B业主夫妇找来安全方面的专家,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隐私,结果却发现,保安不仅在夫妇行房事时可以进来&免费观赏&,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进出业主的房间;他们不仅在小区的任何公共空间安装了监控系统,同时在业主室内的任何一个视角,都秘密安装了监控器。
这对夫妇决定召集全小区业主反对K保安公司的所有侵犯行为。
但让小区所有业主异常惊讶的是:就在开庭前一天,网络上突然出现大量B业主夫妇的信息,比如,B业主女臀部有三颗痣的图片在网络上大量流传;B业主夫妇的工资单被晒;B业主男与前女友10年的情书来往从其前女友的电脑中被挖出来。
B业主夫妇顿时陷入网络漩涡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360所充当的,就是这个K保安公司。
在中国,为什么360能够获得如此重要的市场地位,除了用户在隐私权、知情权、网络自主权方面的意识不强外,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网民对互联网来说还是&小白&,他们没有办法看清360干了什么,也没有办法辨清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也不清楚360的一些行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在明天又将意味着什么。
我脑海中,一直在重复卡夫卡小说《城堡》中的场景,你不知为什么,你也不知是怎么了,然后,你就任人宰割了。
森白的月光下,那把霍霍磨着的长刀&&
&&来自独立调查员的自白
360:互联网的癌细胞
每经记者 秦俑
深圳,红树林,旁边就是深圳湾公园,有蜿蜒的海堤风景带;海的那端是云雾间的山峦以及错落的建筑,那是香港特别行政区。
经过前期网上100多天艰苦的技术交流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终于约到了&独立调查员&。这是我们之间的第二次见面。这一次,我们相约只做一件事情:将360(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本文简称为360)在幕后所做的一些难以见光的行为,在网上重新演绎一遍。
这一过程漫长而复杂。几天几夜里,独立调查员展开的网络实证让人触目惊心,许多动态的过程无法通过平面文字呈现。事实上,独立调查员曾经在网上披露的内容,绝大多数网民也不可能看懂。
2012年10月,一个署名&独立调查员&的微博开始向360发难,时至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已跟踪此人整整3个月:初始时基本上通过网络实现沟通,渐渐地,有了电话中的直接交流。
在思维碰撞中,记者发现,&独立调查员&对360的反感是深切的;他对360的研究也是深刻的。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万分好奇而且不解的是:他的动力来自何方?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独立调查员反问道,&那一定得赶快把它切除掉!而360正是网络社会的毒瘤。此瘤不除,不仅中国互联网社会永无安宁之日,整个中国都永无安宁之日。&
独立调查员分析说,不要小看了苹果对360产品下架一事,这种下架的期限极有可能是&永久性&。为什么一个在中国能够获得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公司,会在一家全球性大公司处遭遇截然相反的待遇?&这只能说明眼下的互联网空间没有能力排除自身的毒瘤。而苹果下架360,背后正体现出对肿瘤的自体免疫排斥性,这是一个网络社会健康的标志。&
独立调查员认为,他作为一名程序员,就是要从技术层面来理清360这个&DNA&的基因突变。&这个突变的基因,就是360安全卫士或360安全浏览器,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互联网其实与人体一样,本身具备着抗癌的免疫力。一旦发现癌细胞,自身会启动自动识别与排斥机制,比如&最小特权原则&就是互联网江湖防止自身&癌变&的免疫机制。
所 谓 最 小 特 权 (LeastPrivilege),指的是&在完成某种操作时所赋予网络中每个主体 (用户或进程)必不可少的特权&;最小特权原则,则是指&应限定网络中每个主体所必须的最小特权,确保可能的事故、错误、网络部件的篡改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最小&。
这一特权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你不要代替用户行使权力,你的特权越小越少越好。这样,才是对用户最大的保护。能不作为处,不作为。
&而奇虎360的&基因变异&正体现在此处,表现为 &奇虎360原则&&&以安全的名义,在用户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代表网民行使权益。&独立调查员说,&其实,最小特权原则非常简单。比如一个电话检查员,为了检查你家的电话是否正常好使,便在主人不在家时,直接打开你家的门,试用了一下电话;或者说,因为你家的狗在叫,物业打开你家的门,直接将狗杀了。这都是违反了最小特权原则。而360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安全的名义,践踏了这一原则。&
360是如何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设计,就像本文开头部分的K保安公司监控业主夫妇房事一样,或就像电话检查员径直打开主人房门查线一样,或就像物业工作人员直接打开业主房门进去把主人的狗杀掉一样,在用户的电脑里横冲直闯、恣意妄为?本文将为读者揭开360相关产品背后的层层暗箱操作链条。
技术篇之一&黑匣子
360产品内藏黑匣子:工蜂般盗取个人隐私信息
每经记者 秦俑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多年前,业内一家知名IT公司一个产品将上线,但蹊跷的是,该产品上线前一天,360的同类产品突然上线。而且,360上线产品的页面与该公司准备上线的版本几乎一模一样。这家IT公司的此款产品不上线已不可能,而改版也已不可能。被逼无奈之下,该产品只能硬着头皮上线。让这家IT公司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此款产品上线时间比360同类产品晚一天,所以用户普遍认为,该公司的产品抄袭了360产品。
此类诡异怪事,在业内已不止一次发生。
谁是泄密者?上述IT公司最终未能找到&卧底&,不过开始将质疑对象聚焦在360产品身上。因为实查结果发现,该公司不少员工电脑上安装了360相关产品。
出于安全考虑,该公司要求所有员工的工作电脑中不得安装360产品。与此同时,公司内网环境中,全面禁止360产品。从此,确实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泄密情况。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内最早全面禁用360产品的企业为腾讯、百度、金山等一批公司。在这些公司的办公环境中,完全屏蔽360产品,如确因公司研究性工作需要,才可以安装虚拟机使用360产品。
国内几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均以安全为由禁止使用一家以互联网安全著称的公司的相关产品,这在中国IT界构成了一道未解的谜团。
大型公司尚且对360产品避之不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360相关&安全&产品,安全吗?
在中国有&黑客教父&之称的安全技术专家&黑客老鹰&,即IDF互联网情报威慑防御实验室创始人万涛认为,从隐私保护和用户权益的角度讲,360产品确实存在需要澄清的地方。但中国用户目前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并不强,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对许多用户来说,&我上网就是看看新闻,玩玩游戏,我没有隐私&。这一观点非常流行。
万涛表示,而在另一方面,多年来尽管民间在破获360侵犯隐私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并查获了许多证据,但360在这方面的&反应&也非常&严密&。此外,获得的一些突破性证据因为过于专业,也不易让普通用户看懂,因此也就缺乏相应的感知。
黑客揭秘:360安全产品背后的&安全&陷阱/
  在深圳红树林,独立调查员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现场演示。他特意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360安全浏览器,并打开网络通信监视工具,这时可以看到,360安全浏览器在其电脑后台上就像一只工蜂,始终不停地忙碌着。
然后,独立调查员又打开IE、腾讯、猎豹、chrome等浏览器,每一个浏览器都很安静,没有任何动作。
&360安全浏览器在干嘛呢?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忙碌呢?作为浏览器,其作用就是可以显示网页服务器或者文件系统的HTML文件内容,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交互的一种软件。根据最小特权原则,你是没有理由在我的电脑里不停地&工作&。你要问他在做什么,他就说,是为了你的安全。&
&明明知道360在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但不知道发生的是什么事情。这就是360留给中国所有安全专业人员最大的课题。&独立调查员解释说,这是因为360在这方面做了非常缜密的设计,其防御体系相当严密,要突破防线有所收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这,也正是许多从事安全的专家们感兴趣的事情。
2010年2月6日,360多年的宿敌&&瑞星拿出了一份 &证据&,其发布的《奇虎360利用&后门&拿走了用户什么》一文,利用大量技术细节说明360安全卫士在安装进用户电脑时,会偷偷开设后门,并时刻监视用户访问网站,将相关信息上传至360网站。
此事标志着360第一次露出&不安全&的真面目,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国内有一大批黑客对破获360的防线,以及搞明白360这个黑匣子内到底有什么非常感兴趣,想通过攻击360而获得其侵犯用户隐私信息的证据。他们之间甚至有一个松散型的组织,经常交换这方面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也有些黑客最终被360&招安&,成为其公司成员。
2010年12月31日,在黑客狂轰滥炸360服务器后,360防线被攻破,存储于其服务器上的大量用户隐私数据喷涌而出,被谷歌搜索爬虫自动抓取,并公告天下。360多年来宣称的 &用户隐私大于天&的谎言正式被揭穿。
这份意外泄露的文件详细记录了大量360用户的全网访问过程,包括浏览的网页、下载过的应用、搜索的关键字等,并将这些访问记录与唯一用户挂钩。在这个服务器中,每个用户对应一个字符串,通过查询字符串,可以了解用户的所有个人信息、上网浏览记录、账号密码,例如用户在百度搜索关键字、淘宝购物记录、金蝶、奇瑞等企业内部财务网络数据、某政府机构官方邮箱用户名及密码等链接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一份对泄露日志文件分析统计的结果显示,此次泄密事件涉及总条数141万条,其中涉及用户名信息的条目有247326个,既包含用户名又包含密码条目有816个。而这对于360收集的海量数据来说只是冰山一角,截至目前为止,360从没有公开解释被泄露的数据总量有多少,被下载了多少次。
然而,有关360如何&利用&用户的信任,如《全民公敌》影片中的卫星一样&间谍&式地监控着用户的电脑,这个谜团却依然没有办法破解,至今没有一家安全厂商拿出这个过程的有力证据。
独立调查员告诉记者,360安全卫士、360安全浏览器,其内部运作流程就像一个暗箱,外部人可以听到里面有动作,但却没有办法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以及它如何阻止外部人破解它。
而独立调查员却偏执地选择了这条破解之路。他先制作了一张简单的图表,以揭示360拳头产品360安全卫士内部的操作模型(如图)。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360安全卫士对用户在电脑上进行软件操作、文档操作等所有操作举动均秘密进行监视、记录,然后进行压缩后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过去,上传的过程为明文上传,这对用户的隐私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在经历过几次大的泄密事件后,目前上传文件已经加密。
文件上传到360云端存储后,文件会立即在本地被删除,这招防御术非常凶狠,即使有人破解其行为,并获得文件证据,但因为随时的删除,很难将证据做实,变成死无对证的孤证。
用户电脑中的360安全卫士这一套运行机制都是事先预设好的,可以独立操作完成;但实际上,360云端(360安全数据中心)对用户客户端的360安全卫士具备直接控制能力。360云端不仅可以下达专门的指令(后文还将详述),同时一旦360安全卫士发现有人在监视其通信操作等,会发出安全警告以阻止继续操作并限时自行禁止。这也给破获工作带来相当程度的干扰。
据一名多年研究360产品的黑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设置如此高难度障碍的人一定是行业的高手。可以断定,360内部一定有国内顶尖级的黑客高手。他们才有可能做到既做暗事,又不留任何把柄。这就像是一个江洋大盗,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作案后现场不留任何痕迹,实在是高精尖的设计。&
这名黑客发现,360安全卫士的暗箱操作行踪越来越没有规律可循,换句话说,其运作规律经过精心策划,非常不容易被外界掌握。同时,其获取信息的区域半径越来越由中心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延伸。这样的话,要想抓到证据就更为艰难。&中国拥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336个二级行政区,还不包括数以千计的三级、四级行政区,这就相当于360安全卫士在中国网民的生活中布下了天罗地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不止一家公司准备投入大量人力来破获360的违法行为,但最终都偃旗息鼓。原因就在于,360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 &就像空中划过的彗星,茫茫夜空,布下天罗地网,时刻守候,才有可能有所斩获,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黑匣子现身:对用户个人信息涉嫌暗箱操作/
   &破解360安全卫士的非法操作,是一件很好玩的猫捉老鼠的事情。&上述黑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说,360安全卫士的技术架构非常复杂,组件有很多程序,软件包有几十个可执行的程序,还有扩展库。如果要查清楚是否侵犯用户隐私,则需要对每个程序进行分析,就像分析病毒一样地分析每个文件,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名黑客给记者展示了许多&同行&间来往的邮件,此中展现出破解之后的喜悦,以及经验的交流。
而独立调查员宣称,他&已基本破解了360安全卫士的谜局,但离发布还为时尚早&,因为他要做&铁板钉钉的事情&。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保证不会将其操作思路披露的情况下,独立调查员将其操作的核心步骤进行了详尽的现场演示。在征得其允诺的情况下,记者可以告知的是:针对360的设置,进行反向操作,反向分析而破解。
到目前为止,已经披露的最重要证据为独立调查员于2012年12月6日在其微博上发布的一个视频(http:///z8BUvfWqe)。这份视频详尽地破解了360安全卫士秘密获取用户信息的过程。
独立调查员告诉记者,这份13分36秒的视频以完整的手法记录了破获360窃取用户隐私的证据。它证明了360在用户电脑中收集、上传用户信息的&动作&,&猖狂到任何简单的、常规的软件操作行为都将被记录,与安全问题完全无关,而这些信息都在用户个人隐私范畴&。
但据独立调查员宣称,这份视频资料并非其采集、制作,&而是来自一名自称是安全领域专家的匿名人士&,他通过微博私信向独立调查员爆料:自己已经掌握了360安全卫士7.3窃取用户隐私并上传到360服务器的司法证据,现在可以无偿将这段司法证据给他。
而关于这份证据,独立调查员认为,将是未来给360的&一颗小小的炸弹&,在法庭上是有力的呈堂证供。
据记者了解,去年11月28日,在易观国际主办的&易士堂&网络安全论坛(第二季)论坛上,这份视频资料也曾分享给包括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安全业界人士;而最初制作这段视频并进行司法公证的正是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不过李铁军否认自己就是给独立调查员爆料的匿名人士。
据李铁军透露,2010年11月,卡饭安全论坛有人爆料称&360安全卫士7.3的某个版本会窃取用户隐私上传到360服务器&,爆料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暗示:需要用户在360loginfo目录对删除权限做一个修改才有可能捕捉到360的罪证,帖子不久就消失了。
李铁军首先尝试重现帖子描述的问题,而不是对软件进行逆向分析,经过数月才完成了这一个证据的抓取。
&反反复复不知道试了多少回。&李铁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终于找到了关键所在,比如有窃取隐私问题的360安全卫士版本号为7.3.0.2003l,数字签名时间为2010年11月8日,要想重现必须将360loginfo访问权限修改为&所有人不可删除&;再比如安装时修改系统时间与2010年11月8日不能相差太久,安装前须断开网络(禁用网卡或拔网线)。
即使这样,也有一些情况在李铁军&意料之外&。
&开始想到的是禁用网卡和改360loginfo目录的访问权限,但奇怪的是,有时能在安装后几分钟内即可在360loginfo目录看到日志生成,有时等几小时都不能重现,于是尝试将系统日期从单数修改为双数或从双数修改为单数,结果很快看到奇怪的日志文件出现了。&李铁军表示,这几条重现规则是反复多次尝试之后才总结出来的。
而上述结果也在曝光之后第一时间得到IDF互联网情报威慑防御实验室的验证。2012年11月25日,该实验室发布报告表示,360安全卫士v7.3.0.2003l所搜集用户软件操作信息,对用户隐私造成风险,若用户运行 某 一 程 序 ,360安 全 卫 士v7.3.0.2003l会把程序所在路径搜集并未经加密上传至360服务器。若360公司所存放信息的数据库泄露或传输数据被黑客截取进行社工分析,可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
万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根据之前的评测报告,360安全卫士v7.3.0.2003l对用户信息的处理涉嫌未遵守其中的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及禁止权,并在未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下记录和上传用户行为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已于2月1日正式生效的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获得者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需&具有特定、明确、合法的目的&。基于此,在收集前要采用个人信息主体易知悉的方式,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确告知和警示如下事项: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式和手段、收集的具体内容和留存时限;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被收集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个人信息主体的投诉渠道;同时提醒个人信息主体提供个人信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个人信息主体不提供个人信息可能出现的后果。且&只收集能够达到已告知目的的最少信息&。而信息获得者如需将个人信息转移或委托于其他组织和机构时,也需要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确告知转移或委托的目的、转移或委托个人信息的具体内容和使用范围、接受委托的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很明显,360公司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转移、删除等环节,明显将行业的游戏规则抛诸脑后,一意孤行地进行着暗箱操作。
技术篇之二&后门
360后门秘道:&上帝之手&,抑或&恶魔之手&?
每经记者 秦俑
&作为宣称&最安全的浏览器&的360安全浏览器,被发现存在极大潜在安全威胁的&后门&。毫无疑问,&独立调查员&是第一人。即使给他颁发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发现奖也不为过。而且,多少年后,人们一定会感谢这位幕后的英雄,为了广大用户的上网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百度安全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360安全浏览器&后门&发现者。
按照独立调查员的理解,所谓360的后门,不仅存在于360安全浏览器,也存在于360安全卫士。他说,&你这样来看,在你的小区,保安说,因为安全的需要,你们要将房门的钥匙放一把在我身上,我可以随时来检查你家庭的安全。这本身已经非常大的不安全了,但你更不知道的是,这个保安公司,还在地下挖有一条通道,可以直接从地下通过地道悄悄进入你的房间。而这个地道,就是后门。&
360后门秘道浮出水面/
2012年10月,当时&方周大战&正酣,独立调查员才注意到了360安全产品,因为他一直是裸机,从未想过要关注360。但这一关注,他敏锐地发现,360&非常异类&&&许多行为不仅是反安全的,甚至是&反人类的&。
独立调查员特意在用于测试的虚拟机中安装了全套360产品,并由此发现360产品的许多 &不规矩行为&,他随手将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人手不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