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京东方收购液晶显示屏sw998一手货源,求大神告知去哪里去找客户,万分感谢!!!

当前位置 & &
& 投资400亿!京东方造全球最强液晶屏:完爆日...
投资400亿!京东方造全球最强液晶屏:完爆日韩
18:28:02&&出处:&&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1-30][11-30][11-27][11-23][11-23][11-19][11-18][11-15][11-14][10-3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独家专访:今后不再投资LCD!
我的图书馆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独家专访:今后不再投资LCD!
时间:日人物: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东升中国电子报总编辑 胡春民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理论贡献最为突出胡春民:这些年京东方在显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某些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在你看来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行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王东升:我认为,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贡献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打破垄断、拉动发展、提升自信。先是打破垄断。在京东方进入显示产业前,显示核心技术和产能被日、韩和我国台湾垄断,中国大陆相关整机企业在采购面板时缺乏话语权。京东方从1994年开始,就研究探索这一世界前沿产业领域,2000年制定了“并购、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步走战略。2003年,我们抓住机遇,通过海外收购进入该产业领域。通过快速消化吸收,在北京自主建设中国首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2005年量产。从而开始打破了海外企业对该领域技术和产能垄断,显示屏价格也随之越来越便宜,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再是拉动发展。随着技术垄断的打破和产能规模的扩大,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及上下游配套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大陆的半导体显示及其配套产业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现在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举足轻重的一极,并带动了上游材料、装备和下游终端设备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中国大陆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信。半导体等这类世界前沿产业的特点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投资密集,周期性强、变化快、风险大,加上海外技术垄断,我国在这方面一直非常薄弱,也掣肘了产业升级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京东方近二十年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和质量、新产品的覆盖率、细分市场占有率、产品盈利率等多个方面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位居全球前列,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如此,在发展过程中,京东方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对全球行业发展也做出了理论性贡献。比如,我们对平板显示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半导体显示这一概念,为全球业内采用。我们提出的生存定律业内称为“王氏定律”,有人认为这是影响全球ICT产业走向的六大定律之一。正因为这些出色表现,汤森路透在《2016全球创新报告》半导体领域全球创新企业排名中,将京东方列为第二名,这确实值得自豪。京东方的成功提升了我们中国产业人的自信。胡春民: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京东方在突破半导体显示行业核心技术上有哪些思路和措施?王东升:坦率地说,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我们感到进入了无人区,参考系少了。尽管我们每年新申请专利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业内第一,今年预计将达八千余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不断加快、种类不断丰富,但我自己的危机感有点加剧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更多地推进技术资产的跨界创新应用,提升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地球哪个角落,会不会有什么人发明了一个什么黑科技把我们颠覆了。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必须在显示技术领域进一步夯实现有基础,迈向颠覆性创新;同时,组合好现有资源,推进跨界整合创新,发展新的利润成长点。液晶显示产线不再新增投资,重点布局AMOLED等新一代显示胡春民:有人说,没有京东方就没有中国显示产业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年很多公司也在投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有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论调不绝于耳,你怎么看?王东升: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担心的是一些低水平重复投资,会影响我们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京东方坚持技术领先,每投一条新生产线都有创新,有新的杀手锏技术。明年5月份我们福州8.5代工厂量产,12月份合肥10.5代线量产,这两条是全球LCD领域最具技术水平的产线,满产后,京东方LCD产能规模将跃升全球第一。我们下一代AMOLED和微显示技术领域的发展也在加速,明年10月份京东方在成都的6代柔性AMOLED将量产,这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柔性AMOLED生产线。每个投资,我们都要符合能促进产业升级和收益提升这一原则。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我们原则上不再投资TFT-LCD生产线,未来投资的重点是AM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布局,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不断巩固和提升我们的市场地位。胡春民:今年上半年整个显示产业赢利状况不是特别好,跟大经济环境有关系。这种状况是周期性原因引起的,还是显示产业本身已经到了一个平台期?王东升:今年上半年京东方赢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汇率波动,英国脱欧那几天我们就损失了几亿元。我们目前投资项目比较多,不少债务是美元债务,按会计准则要求,是要计算汇率损失的,但由于我们50%以上的销售收入收的是美元,以美元收入归还美元债务是不成问题的,所以这方面我们并不太担心,当然我们还是希望人民币汇率稳定。下半年,京东方的营收和利润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全年营收增长会超过两位数,盈利稳定。展望明年,显示行业发展总体上是会健康向上的,对于行业周期性波动我并不感到担心。我相信明年京东方的发展会比今年更好。胡春民:我国显示产业这些年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政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们却注意到,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还是“十三五”规划建议,半导体显示都未列其中,你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如何推动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王东升:从《中国制造2025》来看,新一代显示技术还是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国家仍然很重视显示产业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针对性越来越高,财政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匹配度也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正因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我国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了。电子信息领域以前的说法是缺芯、少屏、无魂,现在显示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并有可能实现世界领先,屏的问题应该说初步解决了。现在大家更多提的是“缺芯少魂”。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显示技术领域,寡头间竞争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竞争中获胜,企业自身必须加倍努力,也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与国外企业加强竞合,在“无人区”探索新模式胡春民:现在京东方的发展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更多的是在海外拓展市场。与三星等国际巨头相比,京东方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王东升:三星是受人尊敬的企业,我们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作为在全球舞台上的一个玩家,我们讲求“竞合”,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使我们共同进步,合作让我们共赢。与国际大企业相比,京东方的业务规模还是比较小的,我们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更勤奋、反应更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快、新技术创新应用快、良率提升成本下降速度快、应对市场变化的组织能力提升快。多年坚持在以上“四个快”上下功夫,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创新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我们形成了相当的竞争优势。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市场化、全球化的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完善,我们必须不懈努力,不断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胡春民:你认为京东方的对标公司是谁,或者说在全球电子领域哪些企业是你比较欣赏的?王东升:在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都有相应全球范围内的对标企业。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必须向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学习,但绝不能是简单的模仿,我们要研究他们的创新思维模式和文化,研究他们为何能够成为百年老店。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但要学习成功的经验,也要去研究失败的教训。在我心目中,有不少值得敬佩的海内外企业和企业家,他们的事迹是激励我们不断创新进取的动力,但京东方会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的心态与生态链伙伴携手合作,共创共赢。加快转型寻求突破,立足物联网战略胡春民:我注意到京东方公司在2016年提出转型突破,提出这个口号的原因是什么?王东升:就如我前面所说的一样,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加快转型。显示器件领域,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基础,迈向颠覆性创新;同时,要组合好多年积累的资源,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把企业定位为物联网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企业业务结构从原来单一显示器件向显示器件和薄膜传感器、智慧系统解决方案、健康服务有限多元发展。企业整体向软硬融合、应用整合和服务化方向转型,以提高资产收益性。我们看到了成效,我们会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道路。胡春民:你刚才提到京东方未来的规划,那么在公司治理方面,结合未来发展规划蓝图,下一步京东方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补充的?王东升:公司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体制机制的保证。面对不断加速的全球竞争,体制机制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在互联网时代,京东方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全球化的体制机制转型,使企业的体制机制不断适应公司创新转型发展和全球竞争的需要。这是京东方下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电子报》)京东方合肥10.5代液晶面板线项目介绍日,由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BOE(京东方)投建的全球首条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在合肥动工。BOE(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主要生产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屏,设计产能为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为mm,总投资400亿元,预计2018年二季度投产,届时BOE(京东方)将跃升全球显示行业三甲之列。BOE(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全球最高世代线——合肥10.5代线,其整体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及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将达到业界最高水平。该产线的建设投产将开启全球显示领域新的里程碑,引领大尺寸超高清显示新时代。华星光电11代线介绍8月29日,TCL集团最新公告,为推动华南地区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三方拟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共同投资建设第 11 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以下称“G11 项目”),并设立 G11 项目公司。根据公告,协议各方拟共同投资建设一条月加工 3370mm×2940mm 玻璃基板 9 万张的第11 代 TFT-LCD&及 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G11 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465 亿元人民币。其中,G11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 280 亿元,银行贷款 185亿元(银行贷款由华星光电和TCL集团负责)。注册资本中由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指定的基金公司出资80 亿元,华星光电出资 114 亿元, G11 项目公司其他股东出资 86 亿元。该项目计划于 2016 年 7月启动规划设计、环评等相关基础性工程;2016 年12 月项目开始桩基施工;2018 年 1 月完成厂房封顶;2018年 7 月首台设备搬入;2019 年 4 月完成产品点亮;2019 年 7 月正式达到量产。据了解,G11 项目将主要采用氧化物半导体、Cu 工艺、POA、Super GOA 技术、OLED Printing 技术;生产 43'、65'、70' (21:9)、75'液晶显示屏,超大型公共显示屏,OLED 显示屏。深化车载显示布局:BOE(京东方)携精电国际亮相车联大会说到“外形酷炫、黑白极简风”,你能想到什么?你能想象到,你的“座驾”内,超大全液晶仪表、超大中控大屏、防眩异形后视镜通通都是“外形酷炫、黑白极简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吗!9月2日,就有这样一辆引人注目的“车”,现身鄂尔多斯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会议。酱紫理念超前、外观时尚的智慧辅助驾驶系统,当然是来自BOE(京东方)啦~先上图再说!参观者正在体验BOE(京东方)智慧辅助驾驶系统这辆“车”还搭载了全球首发的手势控制平视显示器(HUD)——这是一款抬头显示装备,可以实现全彩显示、车前路况实时结合、场景切换等等多种功能,再加上装配在方向盘中的手势触控识别传感器,可以用多达7种的手势识别功能完成对HUD的操作和控制。BOE(京东方)的智慧车联系统载有超大全液晶仪表、超大中控大屏、防眩异形后视镜等BOE(京东方)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原烽说:“作为智慧车联下人车互动的主要输出端,屏幕显然已经成为信息输入输出的重要介质,作为汽车智能网联的核心器件之一的车载显示的市场潜力更是不可小觑。大屏 触控、双视、柔性、异型、透明、眼控、手势控制、压力感应等新型显示技术将最大程度解放人的肢体,让车内也实现显示无处不在。“BOE(京东方)副总裁、首席战略市场官原烽在2016车联大会上发表演讲BOE(京东方)透明显示事实上,BOE(京东方)老早就已经发力车载显示市场,车载显示产品已经供货欧洲顶尖车载系统企业大陆集团,而且还成功打入意大利都灵、马来西亚、印度孟买、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等海外市场。今年4月,BOE(京东方)收购了主营车载显示系统产品的精电国际有限公司,吸收其优势平台资源,进一步加速实施车载显示事业全球战略布局。精电国际知道吧?精电国际深耕车载显示30多年,拥有覆盖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营销服务体系,为奔驰、宝马、大众、福特等汽车品牌提供产品与服务。目前,BOE(京东方)车载显示产品提供全车显示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等全车电子系统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到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品牌商中。对,你没看错,是应用到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品牌商!BOE(京东方)智慧车联事业部总经理、精电国际联席首席运营官苏宁表示,抬头显示、车载中控、仪表盘等车载显示产品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未来车载显示空间大、市场广,精电国际将继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车载显示产品及服务。来源:BOE
TA的最新馆藏京东方:液晶面板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_网易科技
京东方:液晶面板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科技讯 5月20日消息,液晶面板厂商今天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称,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发言人张宇透露,京东方目前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他认为OLED与现在主流的TFT技术并没有质的差别。
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据张宇介绍,去年年中17寸液晶面板的售价为120美元,今年1月份跌到了48美元。但从2月份开始,每月已经有3美元到6美元的回调,目前17寸液晶面板的手售价为70美元左右。
“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至于会回调到什么水平,现在还不好说”,张宇表示。
去年的金融危机带来整个液晶面板行业需求与价格的大幅下滑。国内另一家液晶面板厂商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被上海市政府托管。有消息称,托管小组计划剥离五代线业务,对上广电进行重组。
对此,张宇认为,上广电被托管和重组更多是上海市政府对整体产业规划的考虑,并非是因为表面的短期亏损。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外的液晶面板厂商在最初几年中都曾出现过巨额亏损。目前关于上广电五代线是被出售还是重新投入资金发展还没有定论。
关键组件仍需靠国外企业
在京东方位于北京南郊的五代线厂房周边,近1000亩的土地上聚集了15家液晶面板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据了解,液晶面板5代生产线所需的原材料玻璃基板面积为1.1*1.3米,厚度还不到1CM,又薄又大的玻璃基板在搬运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破碎。为了减少搬运中的损耗成本,大多数的玻璃基板供应商都会聚集在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周围。
“世界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就专门在京东方旁边建厂”,张宇告诉网易科技。“不过现在很多关键零部件国内企业还做不了,所以成本还是比较高。另外国内液晶面板的规模也还没有起来,如果有大量的需求,上游厂商的成本自然也会降下来。”
新显示技术OLED与现在相比没有质变
不久前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京东方。张宇介绍,该实验室将主要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目前京东方的研发费用约占其销售收入的5%左右。
张宇透露,京东方已经开始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的研发工作。在国外,基于OLED技术的产品已经开始商用,11寸的显示屏售价折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
与目前主流的TFT技术相比,采用OLED技术的显示屏更轻薄,还可以像纸一样卷起来,携带方便。在张宇看来,“如果说CRT到TFT的转变是质变的话,从TFT到OLED更多只是量变”,张宇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不会像TFT那样完全取代CRT,而是会开拓出另一细分市场。(牛千)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牛千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晶显示屏生产厂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